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初探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

时间:2023-06-29 11:10:04 来源:网友投稿

凌小桃

德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 育人先育德,做好高中德育教育,是当代中学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高中地理学科教学也不例外。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种文化、价值观的交流、碰撞,人们的思想意识、道德观念也变得多元化和复杂化,为了避免不良风气的腐蚀,德育教育显得日益重要。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渗透德育,是进行中学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本人结合高中地理教学实践经验,对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一、结合教材内容渗透德育

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主要内容是地理知识的传授,一般来说进行德育教育时要注意不冲淡知识传播的主题内容,只能是在讲解知识的同时,有意识地点出德育教育的素材,把德育教育贯穿于每章、每一節、每一堂课中,不是几次课就可以完成的。地理的不同部分突出了不同的德育教育内容,其中《中国地理》突出了国情教育;《世界地理》除了能进行国际主义教育外,还包括爱国主义教育内容;《高中地理》中的人与环境关系及其客观发展的自然规律,重点反映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题材。

二、分析地理事物渗透德育

辩证唯物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是研究自然科学的理论依据。辩证唯物主义是地理德育的思想基础和方法。认识人类、资源、环境、社会与发展的辩证关系,能够更好地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内容丰富、内涵深刻。在教学中,应加强以下观点的教育:物质观,教材中涉及的内容有“宇宙是物质的”、“大气的物质组成”、“陆地环境的物质组成”、“自然资源的物质属性”等;运动观,教材中涉及的内容有“地球的运动”、“大气的运动”、“海水的运动”、“陆地水的循环和转化”、“地壳物质循环”、“生物循环”等;联系观,教材中涉及的内容有:`旧、月、地三者的关系”、“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地理环境为人类提供资源”、“自然灾害及其防御”、“工业、农业、交通和商业的区位选择”、“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全球性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影响”等;发展观,教材中涉及的内容有:“天体演化”、“气象气候变化”、“海陆变迁和地表形态的变化”、“工业、农业、交通、商贸、旅游等的发展”、“城市聚落的形成”、“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产生”等。自然地理的各章节普遍贯穿了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这给教师挖掘教育点,抓住时机,培养学生用唯物辩证法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辩证思维的素质提供了契机。

三、关注历史时事渗透德育

适当、有机地补充历史故事和当前发生的时事要闻,让地理教学充满时代信息和活力,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又能帮助学生理解巩固地理知识,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国情国策和世界形势。如在讲授海洋环境保护和海洋权益时,可联系钓鱼岛之争讲述关于钓鱼岛争议的历史由来、经过;指出我国东海钓鱼列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培养学生学会用历史的、客观的、发展的、全面的、辩证的眼光看待问题,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和集体荣誉感。

四、开展生活实践渗透德育

“学习对生活有用和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是当代地理教育的一个重要理念。地理本身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我们身边蕴藏丰富的与地理学科相关的案例。以柳州为例,针对2012年龙江水污染事件调查柳州的水资源现状与问题,以及柳州的旅游资源与旅游活动、柳州的工业发展与变迁、柳州的城郊农业发展现状、柳州城市交通现状及问题、柳州的城市化及其问题、柳州的城市规划的变迁、柳州的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柳州的气候变化、柳州的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等,这些我们每天接触到的信息与地理课程有着密切联系,都可以成为学习地理的真实案例,如果我们把视野再扩大,在地球上,我们所听到、看到和所发生的事只要与地理学研究的内容有关就可以成为我们学习地理、进行德育渗透的有效案例,而且生动、形象、真实、有说服力。

五、亲身体验渗透德育

情感价值观的形成本身就是一个漫长的内化过程,在地理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是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感悟,在老师所设计的教学活动中自我教育。比如:在“旅游活动与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这一内容的教学中,让学生分析旅游活动中的常见问题和如何对旅游资源开发进行评价是常见的教学方法,为了让学生对旅游活动有更深刻的感受,我在课前设计了八个研究性课题,要求学生根据所选课题到龙潭公园实地考察。通过设计问卷调查、实地考察,学生对旅游活动中出现的种种破坏旅游环境的问题、旅游开发中出现的旅游超载问题有了直接而深刻的感受,许多学生提出了建议。课堂上学生各抒己见,我适时引导,为本课设计了一个“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示意图”,由于有了前面的铺垫,这里就水到渠成地将旅游三要素,即旅游资源、旅游者、旅游业作为三个系统来看,它们之间是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人的调控起到了关键作用,点明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这一主题,这样就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认识《旅游活动》整个单元的知识及相互关系。

总之,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内涵相当丰富,我们高中地理教师应充分利用地理教学的德育资源,始终把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作为高中地理教学的一项必不可少的重要任务加以落实。认真分析教材,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思想道德教育因素,确定中学地理教学的思想道德教育内容,选择科学的思想道德教育方法,达到良好的思想道德教育效果。

猜你喜欢柳州思想道德德育甘肃陇西农村留守儿童思想道德建设及对策新西部(2022年3期)2022-04-13袋装柳州螺蛳粉产销突破百亿元农产品市场周刊(2021年1期)2021-05-04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7期)2019-05-28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6期)2019-05-28思想道德建设研究助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世纪桥(2018年4期)2018-07-04文言文阅读指津语文教学与研究(读写天地)(2017年10期)2017-11-03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中国德育(2015年11期)2015-06-18“编读零距离”柳州、柳江见面会散记学苑创造·A版(2009年6期)2009-12-07高校“德育为先”的理论、实施及评价研究中国德育(2009年6期)2009-09-21中学生良好思想道德养成之我见师道·教研(2009年11期)2009-01-11

推荐访问:初探 德育 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