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美君 杨起
【摘 要】 目的:探讨体外膜肺氧合ECMO技术联合俯卧位通气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和护理情况。方法:选2017年1月-2020年1月,从本院收治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中选择30例进行研究,全部患者接受体外膜肺氧合ECMO技術联合俯卧位通气治疗,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配合开展集束化护理,对比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出现出血、凝血、感染及溶血等并发症的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经由积极对症处理后均痊愈出院,随访2个月未发现明显后遗症。结论:针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体外膜肺氧合ECMO技术联合俯卧位通气治疗效果理想,同时配合集束化护理更利于促进患者病情恢复,减轻并发症严重程度,值得推荐。
【关键词】 体外膜肺氧合ECMO技术;俯卧位通气;集束化护理
【中图分类号】R1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20)22-143-01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情危重,多在重症监护病房进行抢救,并且这类患者容易发展为急性呼吸衰竭等,病情恶化速度较高,若治疗不及时会威胁患者生命安全,目前临床治疗以体外膜肺氧合ECMO技术联合俯卧位通气为主,可改善患者病情,但治疗过程及患者恢复受多因素影响,因此需配合科学护理干预服务[1-3]。本文探讨了体外膜肺氧合ECMO技术联合俯卧位通气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并分析集束化护理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2017年1月-2020年1月,从本院收治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中选择30例进行研究,全部患者接受体外膜肺氧合ECMO技术联合俯卧位通气治疗,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各15例,其中对照组男8例,女7例,年龄25-56岁,平均(40.23±3.92)岁;观察组男9例,女6例,年龄26-58岁,平均(44.71±3.28)岁,患者一般资料对比,P>0.05。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全部患者均接受体外膜肺氧合ECMO技术联合俯卧位通气治疗,体外膜肺氧合ECMO技术:具体模式选择为V-V ECMO模式,确定患者股静脉,使用离心泵将血引到体外,随后使用氧合器,进行气体交换处理,处理后在输入颈内静脉,并配合呼吸功能、循环功能支持处理,保证患者动脉氧分压处于较高水平;俯卧通气治疗:引到患者取俯卧位,提高其功能残气量,促使其膈肌位置及运动方式转变。
1.2.2 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ICU护理干预,观察组则辅助进行集束化护理,措施:(1)组建专业护理团队,主要包括体外循环医生、ICU医生和护理人员,对团队进行系统培训,定期外派骨干进行进修学习,接受理论及实操技能培训,考核通过后入组工作,同时日后表现与自身绩效挂钩。(2)强化前期准备工作,做好器械和辅助材料准备工作,对患者进行密切监测,做好实验室检查指导工作,评估患者置管部位状态,并协助医生完成动静脉置管工作。同时做好管路预冲工作,在V端接入盐水,进行预冲,促使管路、氧合器、离心泵头中空气排出,将两端盐水夹闭,此过程中保护好离心泵头;(3)强化上机后护理,上机后每天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加重呼吸支持,严格监测其血氧饱和度变化情况,同时做好管路和气道护理,由专人护理,定期帮助患者翻身;强化抗凝管理,使用肝素抗凝管,插管前使用负荷剂量,在支持阶段采取小剂量维持操作,抗凝目标设定:有活动性出血:ACT:160-200S,无活动性出血:ACT:130-160S;(4)并发症处理,严格遵照无菌操作原则,定期消毒,观察患者机体状态,同时保证各管道紧密相连,按照规定冲管,及时更换输液瓶,预防栓塞发生;(5)撤机干预,当患者呼吸窘迫症状改善,血流动力学稳定,Svo超过65%时可以考虑撤机,随后逐步下调ECMO血流量,到达1L/min为宜,氧浓度下调至21%,平台压低于30mmHg,观察4-24h后撤机,撤机后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发现异常及时上报。
1.3 观察指标
统计患者治愈情况和死亡情况,统计并对比两组治愈患者中出现并发症的情况,观察对症处理后并发症问题恢复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SPSS20.0,计量资料表示:(x±s),t检验,计数资料表示:n,%,x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15例患者中14例治愈,1例患者由于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观察组15例患者均治愈,治疗效果对比,P>0.05。观察组患者出现出血、凝血、感染及溶血等并发症的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经由积极对症处理后均痊愈出院,随访2个月未发现明显后遗症。
3 讨论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起病急且病情恶化较快,若处理不及时或治疗效果不当会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在临床治疗中,ECMO技术效果显著,其为一种呼吸循环支持技术,原理在于借助导管将患者静脉血引到体外,利用血泵驱动,在膜式氧合器作用下将血液在回输体内,从而引起心肺替代作用,同时治疗时配合仰卧位通气,可进一步增加功能残气量,改善患者症状[4]。但治疗过程较为复杂,且考虑患者病情危重,临床配合集束化护理干预,为患者提供系统且具有循证依据的护理方式,保证治疗顺利开展,并预防风险事件发生,更利于患者病情恢复。
由此可见,针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体外膜肺氧合ECMO技术联合俯卧位通气治疗效果理想,同时配合集束化护理更利于促进患者病情恢复,减轻并发症严重程度,值得推荐。
参考文献
[1] 刘丽香.1例体外膜肺氧合治疗冠心病患者支架植入术后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8,15(7):158-159.
[2] 刘静兰.应用体外膜肺氧合技术抢救5例ICU急危重症患者的护理体会[J].中外医学研究,2019,17(11):89-91.
[3] 游彤阳.ARDS病人静脉-静脉体外膜肺氧合期间采用俯卧位治疗的研究现状[J].护理研究,2020,34(2):279-282.
[4] 金煜红,陈雪妹.一例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应用体外膜肺氧合治疗患者的护理[J].天津护理,2017,25(5):453-454.
猜你喜欢通气综合征病情无创正压通气对胸外科术后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中国典型病例大全(2022年13期)2022-05-10喉罩双相正压通气在中老年人无痛纤支镜诊疗术中的应用中国典型病例大全(2022年7期)2022-04-22经鼻持续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效果研究中国药学药品知识仓库(2022年5期)2022-04-11考前综合征儿童故事画报(2020年12期)2020-06-23THE FAREWELL汉语世界(The World of Chinese)(2019年5期)2019-11-11听诊器儿童故事画报(2017年4期)2017-05-26开学综合征小天使·二年级语数英综合(2017年3期)2017-04-01一毛学琴记琴童(2016年9期)2016-05-14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与心血管疾病相关的研究概况右江医学(2014年1期)2014-03-22离退休综合征的调治方祝您健康(1999年5期)1999-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