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尹海月
《老年天地》是目前国内唯一一本朝鲜文老年专门期刊,自2016年创办至今,发行量和知名度均位于朝鲜文期刊前列。本文对《老年天地》的办刊思路加以分析,为的是更深一步探索少数民族文字类老年期刊的发展路径。
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老年人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对象,因语言、饮食、生活习惯的不同,少数民族老年人作为其中的特殊群体,他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应得到足够重视。相较于一般的期刊,民族类老年期刊承担了更多的社会责任,有更强的公益属性。
(一)精准的信息投放和必要的精神食粮补给
因风俗、习俗以及语言、地域的不同,少数民族老人在信息关注方面往往略显独特,所以民族类老年期刊应有针对性地将少数民族老年人所需信息进行精准投放。为此,《老年天地》针对朝鲜族老年人汉语阅读能力相对有限和不能通过汉语媒体深刻领会当前时政变化的实际,专门开辟了时政类栏目,对当前的时政要闻和国际风云进行深度报道,实现媒体传播方面的科学转化。此外,他们还根据地域发展特点,开辟了《东北亚之韵》等栏目,为本民族的老年人获得相关信息建立了专门通道。
(二)更具特色的人文关怀
少数民族聚居区大多地理位置独特,并且在社会发展上有着不同寻常的经历,民族类老年期刊须因地制宜、与时俱进,突出更具特色的人文关怀。《老年天地》针对本民族聚居地为革命老区的情况,开辟了《悠悠长白山,高歌图们江》等特色栏目,专门回顾和搜集朝鲜族革命先辈在战争年代、建设年代和改革开放年代参加老区革命和建设的光辉事迹。与此同时,杂志又针对朝鲜族人口在国外工作和定居较多的情况,开辟了《身边法律》栏目,专门介绍、解读在国外常遇到的法律难题。这些栏目的开辟,突出了民族类老年刊物的民族特色,从媒体传播角度来看,更能直达本民族、本地区老年读者内心。
(三)强烈的内心情感共鸣
老年人的情感需求是社会性话题,而少数民族老年人的情感需求又有其特殊的地方,如何沟通,在什么地方沟通,建立这样的窗口显然是必要的。在调查研究时我们不难发现,现在能反映少数民族老年人情感需求的平台较少,朝鲜族聚居区中空巢家庭的比例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朝鲜族老年人在文化生活方面的需求更有自身特点。鉴于这些情况,针对一般刊物缺乏明确指向的问题,民族类老年期刊就要确实照顾到本民族老年群体的内心情感需求。例如,《老年天地》有的放矢,深度策划讲述国外朝鲜族中老年人和国内故乡家人骨肉情的《我家的故事》等栏目,以及反映朝鲜族老年人情感生活的《黄昏ABC》栏目,贴心地反映了本民族本地区老年人的情感需求。
(四)牢记特殊使命
作为民族类老年刊物,可以以民族地区的独特视角向民族地区的老年人深入浅出地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讴歌各民族大团结、民族融合、边疆稳定、社会安定的大好局面,根据朝鲜族老年人的特点、需求组织和策划丰富多彩的栏目,传递积极向上的信息。《老年天地》专门针对这个主题设计了《日新月异》《家乡新貌》等栏目,重点介绍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团结一致共同建设家乡的盛景,颇受朝鲜老年读者欢迎,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作为一种针对专门人群的期刊种类,民族类老年期刊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难与挑战。
(一)市场容量不足
《老年天地》的读者多以吉林省、黑龙江省、辽宁省等朝鲜族聚居地区的朝鲜族老年人为主,民族性、地域性鲜明。根据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境内朝鲜族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总数约为31.15万人,仅占全国老年人总数的0.17%,出版市场相对狭小。由于市场容量不足,通过市场获取利润能力有限,且随着大众阅读习惯不断改变,老一辈读者逐渐老去,读者群体存在日益缩小的风险。
(二)与老年读者互动性不足
传统媒体的天然属性也决定了老年期刊的短板,时效较差,互动性不足。另外,纸质媒体受制于版面,不可能对每一个读者的要求进行回应,尤其在空巢率较高的朝鲜族聚居区,朝鲜族老年人对于精神世界的需求更加复杂。朝鲜族老人对于老年期刊包含的时政信息、情感世界、健康养生、知识休闲等模块的需求更加多元化、差异化,而纸质媒体难以第一时间对中老年读者需求做出及时反应和调整。
(三)主要读者年龄分布不均
以《老年天地》为例,该杂志的主要读者是我国朝鲜族老年人口,现阶段呈现以下几点特征:一是老年人总人口大幅增多,占比急剧上升,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截至2000年,我国朝鲜族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约12.35万人,占朝鲜族总人口比约为6.42%,在第六次人口普查的2010年,这个数字分别上升为31.15万人,占比17.01%,且60岁以上老年人占比高于全国水平4个百分点;
二是老年人年龄人口构成比例呈金字塔形,其中60岁到69岁之间的有相当阅读能力的人口占全部老年人口的57.94%;
三是受教育程度稳步提升,依据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中,具有小学以上文化程度且有相当阅读能力的人口将占全部老年人口的一半以上,据相关研究显示,中国朝鲜族人口文化教育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相较于读者人口结构的不断变化,老年期刊的相应模块相对比较单一,所涉及的面不够广,多数栏目关注的是人文情怀心理方面,但实际上随着中老年人受教育水平不断提高,高学历、阅读能力较强的中老人越来越多,这些中老年人对期刊的知识诉求和深度分析报道的诉求远远大于人文情怀,这就需要老年期刊针对不断变化的老年读者的具体情况,对读者感兴趣的话题进行深度的分析和报道,并适时对期刊的整体结构进行必要的调整,以更好地契合老年读者的需求。
(四)数字化时代带来的挑战
数字化时代,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对老年期刊的发展带来深度影响。根据2021年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12月,全国60岁以上的老年网民约为1.11亿,老年人网民群体占比为11.2%,且仍在快速增长中。在老年网民数量快速增长的同时,新媒体以其涵盖范围广、时效性强、个性化订制等多方面的先天优势在与传统期刊的竞争中取得了一定的优势地位,给老年期刊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
另外,老年期刊数字化程度较低。仍以《老年天地》为例,作为一本影响力较大的民族类老年期刊至今还没有自己数字化版本,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老年期刊在信息化时代的进一步发展。
(五)抢占市场份额处于弱势
当前,老年人的娱乐休闲方式越来越多元化,尤其是近年来,随着老年娱乐消费市场规模不断增长,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媒体也通过开辟专门针对老年受众的版块来吸引老年人关注。例如,根据一项研究表明,2019年1月至8月,在全部电视受众中,55岁以上年龄段的受众占全部电视观众的40.4%,已经成为了电视媒体的主要受众群体。相较于期刊的月刊、半月刊的出刊频率,电视、广播等媒体可以全时段、多视角的不间断播放,更能吸引老年人受众。
民族类老年刊物的发展面临着许多的现实困难,但也承载了更多的社会责任,我们有理由也必须把民族类老年刊物进一步发展下去,用更高的办刊质量丰富少数民族老年读者的精神生活。
(一)明确目标定位,突出民族地域特色,加强与读者的交流互动,提升办刊灵活度,以更加丰富的栏目内容吸引读者
首先,应明确民族类老年期刊的办刊宗旨,即服务于少数民族老年读者,要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的需求,策划选题时做到有的放矢。民族类刊物所先天具备的地域及民族特点也是一把双刃剑,既有弊也有利,弊端是发行有所限,优点是可以更有效地避免一般老年期刊容易出现的内容同质化的问题。这就需要民族类老年期刊的编辑人员要主动“走出去”,不能“埋头办刊”,而应该通过各种渠道,如采用电话调查、网上投票、读者茶话会、座谈会等形式,精准定位目标读者的需求,通过有效地交流互动,提升选题和策划的针对性,创建具有自身特点、特色的版块和栏目,提升办刊灵活度。例如,当事关老年人切身利益的热点事件发生时,可以在专题栏目中结合当前当地实际进行深度解读。通过关注目标老年读者生活的方方面面,凸显期刊服务功能,提升对目标读者吸引力。同时,也应考虑老年人生理特点,结合自身的民族文字特点,适当调整字体、开本,便于老年读者阅读。
(二)以明确的政治导向、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办精品刊物,打造知名期刊品牌
民族类老年期刊要政治导向正确,有自身更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情怀,要为少数民族老年人发声,反映他们的需求,回应他们的呼声,尤其在社会热点问题、焦点问题上要正确引导老年人的舆论走向,在老年人读者群体中树立品牌公信力,提升、优化组稿策略,尤其注重选用推介原创性强的文章,注重选题的时效性,注重当下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走有自身特色的办刊道路,办一些精品栏目、特色栏目、品牌栏目。提升品牌的影响力、号召力,打造一个老年读者认可、社会赞誉度高的期刊品牌。
(三)创新经营理念,紧跟时代潮流,实现“深度阅读体验”,满足读者更加多元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
当前,老年读者群体也在追求多元化和个性化,尤其是一些学历高、收入高、消费需求也相应较高的读者群体,他们不仅仅满足于人们固有观念中的“老年读物”,而是要求更为时尚、更为潮流的精神世界,这就需要民族类老年期刊创新自身的经营理念,紧跟时代发展潮流,实现读者的“深度阅读体验”。例如,可以依照少数民族老年人审美和传统,创办专门针对少数民族老年人的时尚专栏或时尚专刊,介绍当前老年时尚潮流,如日常穿着搭配,新潮的少数民族服装,灰白头发如何搭配衣物,如何针对当地当时气候进行护肤等。
(四)积极推动少数民族老年期刊适应信息化时代发展需求,推动少数民族老年期刊的媒体融合发展
在风起云涌的“互联网+”时代,少数民族老年期刊走融合发展道路是大势所趋,在这个发展过程中要注意避免同质化,避免出现“网络期刊”仅仅是将纸质期刊机械地搬运成“电子版”的问题,要注意探索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媒体融合发展道路。要坚持一体化的发展,利用各种媒介资源、生产要素进行有效整合,实现信息内容、技术手段、平台终端、传播方式等互通共融,放大一体效能和传播效应,推出更精准、更切合实际、更个性化的组合。杂志社(编辑部)可以结合本民族语言和老年人的自身生理特点,推出由少数民族语言朗读的有声读物,甚至在条件成熟时创办期刊App,推动纸媒和新媒体的深度融合、精准融合。
注重培养少数民族老年期刊编辑人才,培育稳定的作者群体,为期刊发展注入长远动力。少数民族老年期刊的编辑绝不仅仅是一个文字工作者,还要有对本民族老年事业发展相当的热爱,责任心强,善于和老年人沟通,能体会目标群体的所爱所求,做一名传媒界的“老龄问题研究专家”。出版社对于少数民族老年期刊的编辑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要有重点的培养。一是选择编辑时,注重选择对此项工作有兴趣、有责任心的编辑;
二是尽可能地给老年期刊编辑提供外出学习培训或者与老年人面对面交流的机会,使老年期刊编辑能在实践中学习,在交流中提高。另外,杂志社还要注重与作者沟通,少数民族老年期刊不仅要培养忠实的读者群体,还要培育一批有水平的、了解少数民族老年人需求的、稳定的作者群体,保证高质量的具有原创性的稿件的稳定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