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高一试卷第1篇答案:BE(“对文化之‘雅’和‘俗’的两种不同理解意味着……”错,据第2段,应是“根据文化品质的高低优劣”来区分文化的“雅”与“俗”,意味着……;武断,“雅文化”就是“精英文化”,“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高一试卷热门11篇,供大家参考。
语文高一试卷 第1篇
答案:BE(“对文化之‘雅’和‘俗’的两种不同理解意味着……”错,据第2段,应是“根据文化品质的高低优劣”来区分文化的“雅”与“俗”,意味着……;武断,“雅文化”就是“精英文化”,“俗文化”就是“大众文化”说法绝对,原文只是说两者之间“相联系”。)
答案:C(“只要……就”的推断与原文“只有……才”不合;把原文的特称判断“大都”变为全称判断“都”;因果推断不成立。)
(恨:遗憾。)
(A,”以”都是凭借的意思;趁机(于是),通过;C,主谓之间取独,的;D,表承接,表转折。)
(“已使他到了不攻自破的地步了”,于文无据。事实上项羽的军事实力依然很强大。)
(1)(项王)又违背了义帝的盟约,把亲近的人、喜爱的人封为王,诸侯心里不平。(得分点:“背”“亲爱”“王”各1分)
(2)适逢双方使者的车辆往来频繁,元军邀约我朝主持国事的人前去相见,大家认为我去一趟就可以解除祸患。(得分点:“会”“交驰”“当”“纾”各1分)
(3)这时候,沛公站起来,整理衣服向他(郦食其)道歉,邀请(他)坐上座。(得分点:“摄”“谢”“延”各1分)
评分注意:在考点准确落实的基础上,还要看语意是否把握准确,每句的句意不通扣1分。
远处的云彩渐渐归返太华峰际,残云远去,天将放晴;稀疏的细雨缓缓地路过中条山区,给人一种清爽感;诗人的情绪也从离愁别苦中陡转过来,胸襟也因之开阔起来。
诗人赴京应考即将到达目的地,却仍然梦着故乡的渔樵生活;委婉含蓄地表白了自己并非热衷功名之人,写出了诗人(动摇于出仕与退隐之间)的矛盾心态。
略
(1)①将上文的“而今它仍然具有生命力”具体化;②丰富人类之外的其他生命的存在形式——猫、狗代表了动物,树木等则代表了植物;③以恶劣生存环境下树木、野草、杂草的繁盛,揭示生命简单而野蛮的本质;④以繁盛的生命不被人承认,迟早要被人割除和改造的事实,表现出人对生命本质的肤浅的认识。(答出任意3点即可,每点2分)
(2)①人类因为情感、理性、制度、规则等,让原本应该简单而野蛮的生命变得不再简单(2分,意思大体相同即可)。
②狗因为生命简单而野蛮,故而坚韧;人为生命附加了太多的东西,反而脆弱(2分,意思大体相同即可,注意对狗和人两方面的分析,只分析一方面,得1分)。
(3)比喻,以“房间”喻指人类狭小的生命视野(2分);对比,在世界对待生命的态度和人类对待自己的态度对比中,呈现人类行为的可悲(2分);比拟(或拟人),赋予世界以无比宽容的情感,体现世界的包容性(2分);排比,一方面将“无比宽容”具体化,另一方面,告诉人们应让所有生命都有自己的存在状态(2分)。(答出手法1分,简析1分;四种修辞,答出任意三个即可。)
(4)①以在城市中流浪的猫们是否会幸福,体现作为人的“我”对幸福的关注;②以小猫是否能和猫妈妈团聚,体现作为人的“我”对亲情的关注;③以废弃厂房中“不被承认”的生命,体现作为人的“我”对生命价值的关注;④以小狗长大后是否会继续流浪,体现作为人的“我”对安宁生活的关注。(评分建议:每点2分,答对三点即可。)
(1)BC(A、“说明他的运气非常差”属于无中生有;D、“认为应该独善其身”理解错误,原文说“张謇远离官场并非出于文人的清高或英雄迟暮的消极“;E、”性格上也是非常孤僻的“理解错误。)
(2)【答案示例】第一次突围是科举考试,26年间参加了五次考试,最终考中;第二次突围是辞官回乡,实业强国,开始经济突围;第三次突围是人格突围,一生清廉。
(3)【答案示例】①不怕吃苦,执著,不服输。从他努力读书,五次参加科举考试就可以看出来。②热爱祖国,以强国为己任。辞官还乡,有一腔“救亡图存、振兴民族”的爱国情怀,“予为事业生,当为事业死”。③有胸怀和眼界。不仅经营好自己的集团,还努力发展整个地区的经济。④清廉。墓穴中仅有礼帽一顶,眼镜一副,折扇一柄。⑤甘于寂寞,忍受孤独。(每点1分,答全得满分)
(4)【答案示例】示例一:孤独有助于事业成功。因为只有孤独,才会使自己静下来,不受外界干扰,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如张謇不畏别人的眼光,为了中举付出26年的时光,参加五次科举考试,正是这种甘于孤独的精神使他最终获得成功。
示例二:孤独与成功没有必然联系。张謇的成功,源于他内心崇高的社会理想和念念不忘的兴国之梦。人可以甘于寂寞,但不能过于孤独,孤独会使自己变得狭隘,不容易打开思路,遇到困难时也更容易陷入绝望,不易脱离困境。由此可见孤独与成功没有必然联系,应该多与人沟通、交往。(言之成理即可)
【参考答案】A
(“左支右绌”指应付了这一面,便应付不了那一面。春意阑珊,春天将要过去了。用错对象,“相敬如宾”比喻夫妻相互尊敬。不合语境,“焚琴煮鹤”指糟蹋美好的事物。)
【答案】B(A多层定语顺序不当,改为“哈工大物理系的一位有30多年教龄的优秀的教授”。C“冒着”不能和“泥泞的小路”搭配。D杂糅,去掉“在作怪”。)
【参考答案】(3分)A
【答案解析】结合材料语境,注意前后语句的承接关系和对应关系。
略
24、最早发现、命名黄岩岛并将其列入中国版图,实施主权管辖(“最早发现”“最早命名”“最早将其列入中国版图”“最早实施主权管辖”,一处1分,共4分,语序1分,超字扣一分)
【参考译文】
汉王刘邦在采用滕公夏侯婴、丞相萧何的意见后,提拔韩信,拜他为上将军,(拜礼完毕)领韩信坐上座,汉王问(韩信)说:“丞相多次在我面前称赞将军,将军拿什么计策来指点我呢?”韩信表示感谢后,于是问汉王说:“现在大王向东争夺天下,对手难道不是项王吗?”汉王说:“是的。”韩信说:“请大王自己判断,勇敢、仁慈、强悍,您比起项王来,哪个厉害些?”汉王沉默了好一会儿说:“我比不上项王。”
韩信拜了两拜祝贺汉王说:“我也以为大王比不上项王。但我曾在项王手下做事,请让我说说项王的为人。项王发怒大声呼喊,千人听后吓得避退,(他有如此威风)却不能任用良将,不过是匹夫之勇罢了。项王见到他人时恭敬谨慎,说话很温和,别人有了病,(他便)伤心得流泪,把自己的饮食分给病人吃。到了别人有功劳应当封赏爵位的时候,直到官印磨损了棱角,绶带破旧了,他还不舍得给人家,这些所说的是妇人的仁慈。项王虽然称霸天下,使各诸侯王臣服,不驻扎关中,定都彭城,又违背了义帝的约定,把亲近的人、喜爱的人封为王,诸侯心里不平。诸侯看到项王把义帝迁徙到江南,也都把他们原来的君主赶走,自己在好地方称王。项王所过之处,没有不被摧残毁灭的,百姓怨声载道,不愿依附他,只不过被他的威力胁迫,勉强服从罢了。项王虽然名义上是霸王,实际上失去了民心,所以说他的强大已变成脆弱。如果大王真能反其道而行,重用天下英武勇敢的人,还有什么敌人不能被消灭?把天下的城邑封给有功之臣,还有什么人会不服从?率领正义的军队使思念东归的将士跟随,还有什么敌人会不被击溃?况且,分封在秦地的三王都是原来秦朝的将领,他们统领秦地的子弟几年来,被杀死的,数也数不清。又骗众多兵卒投降诸侯王到新安,项王设计坑杀了投降的秦军二十多万人。只有章邯、司马欣、董翳三人得以脱免,秦地的父兄痛恨这三人,深入骨髓。现在项王强迫民意,凭借威力使这三人仍在秦地为王,秦地百姓并不爱戴他们,大王的军队进入武关之后,秋毫无犯,废除了秦朝的苛刻的法律,与秦民约法三章。而且秦地百姓无不希望大王在秦地称王。同诸侯的约定,大王先入咸阳,应当在关中称王,百姓们都知道这件事。大王失去了关中王的职位,到了蜀地,老百姓们无不感到遗憾。如今大王发兵东进,三秦大地只需要传递您声讨项王的檄文就会立马平定下来。”
在这时,汉王非常高兴,自以为得到韩信太晚,于是听从韩信的计策,部署诸将进攻。八月,汉王向东进攻,秦地百姓都归顺汉王,汉王杀了被项羽封在秦地的三个王,平定了三秦大地,收集了诸侯的军队,讨伐项羽,奠定了帝业:这些都是韩信的计谋。
语文高一试卷 第2篇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过去几年,真人秀这一从西方舶来品,在体验了超乎寻常繁华的同时,也深藏着隐而未现的危机。在不加节制和恶性竞争的市场环境中,开始变得越来越“假”,甚至在公众言谈中成为“过气艺人”夺眼球、搏出位的“孤注一掷”。“我们将毁于我们所热爱的东西”这是赫胥黎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的预言。他所担心的正是文化演变成感官刺激和物质欲望的概念碎片,而真理则被掩盖于日常生活的琐屑狂欢之中。
从规律上看,任何一种节目形态发展的过程都要解决三个问题:第一个是“有人看”,第二个是“有意思”,第三个是“有意义”。目前中国的真人秀节目已较为顺利地完成前两个阶段的任务,如《中国好声音》等现象级节目为代表的真人秀的节目形态,在很短时间内完成了对外国模式的完整移植和精细改造,并将自己打造为当代社会最显著的视觉奇观之一。当前应着力解决第三个问题,它不但最难解决,而且也最“性命攸关”。
“真人秀”的本质虽是“秀”,但特色在于“真”。这个“真”字,既包含节目形态设计上的真实性考量,即以“记录”而非“虚构”作为叙事和表现的主要手段;也明确要求节目在文化价值上承载一种不造作、不浮夸、不炫耀的本真的生活态度。我们发现,在电视业更为发达的国家,真人秀是以普通参与者为主要形式的,明星真人秀并不是主流。素人真人秀节目对普通人的人性、情感和存在状态的真实呈现,以及赋予普通人的生活更高的透明度和合法性,被广泛视为电视文化的一种高贵态度。
也许是因为处于初级阶段的原因,中国的真人秀仍高度依赖“明星制”,在价值倾向上也极为倚重商业逻辑和消费主义。“素人”的概念虽很早即被提及。但囿于电视产业的独特结构,真正有影响力的节目罕见。反而是在网络自制领域,一些新潮的生产者更好地捕捉了真人秀在形态和内涵上的发展规律,推出了兼容“有意思”和“有意义”的素人实境秀,比如腾讯视频《我们15个》将15个背景迥异的普通人置于平顶的封闭空间,进行全天24小时、一年365天的完全呈现,便在形态上十分符合真正意义上的真人秀文化要求。
不过,如果将中国的素人秀和欧美国家的主流素人秀相比,我们发现,风靡全球的《幸存者》和《泽西海岸》等节目更多强调冲突的因素,如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冲突,这与西方文化对个人英雄主义的推崇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却也不避免带来低俗化的可能;而《我们15个》等素人秀却更强调“社群”的概念,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这显然也是中华文明传统的要旨所在。
概而言之,真人秀节目与文化和价值的土壤相脱离,则必然会演变成“为娱乐而娱乐”的虚无态度。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互联网视频行业的崛起,新兴的节目生产主体逐渐意识到随着明星资源的耗尽和观众审美的疲劳,那种以“外国模式、明星出位、粉丝互掐”为传播特征的真人秀必将走向“真实”的对立面并将其在过去几年中积累的文化资源消耗殆尽,形态上的“素人”和“真实情境”以及文化价值上的回归主流,才是令真人秀焕发青春活力的必由之路。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项是
中国目前的真人秀节目应扭转渐趋于“假”的趋势,追求形态上的“素人”和“真实情境”以及文化价值上的回归主流。
以《我们15个》为代表的素人实景秀,兼容了“有意思”“有意义”,从形态角度看很是符合真正意义上的真人秀文化要求。
中国真正有影响力的素人真人秀很少,这与尚处于初级阶段的中国真人秀在价值倾向上极为倚重商业逻辑和消费主义有关。
欧美主流真人秀多强调冲突因素,中国素人秀更强调社群概念,与西方文化强调集体主义而中华文明推崇个人英雄主义相关。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国内真人秀节目是从西方舶来的,现阶段已完成了对外国模式的移植和改造,并且被打造成了当代社会最显著的视觉奇观之一。
国内真人秀节目因“假”而受到公众批评,与不加节制和恶性竞争的市场环境有关,甚至成为某“过气艺人”搏出位的平台。
国内真人秀节目太依赖“明星制”,素人秀尚未成为主流,但在网络自制领域,“有意思且“有意义”的素人秀已经出现。
国内真人秀节目很多不追求“有意义”,如果渐渐与文化和价值的土壤脱离,就会演变成“为娱乐而娱乐”,这不利于其成长和发展。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真人秀节目的“真”是指在节目形态设计上以“记录”而非“虚构”作为叙事和表现的主要手段,在文化价值上承载本真的生活态度。
赫胥黎关于真人秀节目“演变成感官刺激和物质欲望的概念碎片”的担心,在不加节制和恶性竞争的时常环境中很有可能会变为现实。
以“外国模式、明星出位、粉丝互掐”为传播特征的真人秀将走向“真实”的对立面。两个重要原因是明星资源耗尽和观众审美疲劳。
真人秀节目从形式上看,可以分为两种:明星真人秀和素人真人秀。前者是明星出镜,后者是普通人上场,后者比前者更有发展前途。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贾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文称于郡中。河南守吴公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文帝初立,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故与李斯同邑,而尝学事焉,征以为廷尉。廷尉乃言谊年少,颇通诸家之书。文帝召以为博士。
是时,谊年二十余,最为少。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谊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诸生于是以为能。文帝说之,超迁,岁中至太中大夫。
谊以为汉兴至二十余年,天下和洽,宜当改正朔,易服色制度,定官名,兴礼乐。乃草具其仪法,色尚黄,数用五,为官名悉更,奏之。文帝廉让未皇也。然诸法令所更定,及列侯就国,其说皆谊发之。于是天子议以谊任公卿之位。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乃毁谊曰:“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于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议,以谊为长沙王太傅。
谊既以谪去,意不自得。及渡湘水,为赋以吊屈原。屈原,楚贤臣也,被谗放逐,作《离骚赋》,其终篇曰:“已矣!国亡人,莫我知也。”遂自投江而死。谊追伤之,因以自谕。
后岁余,文帝思谊,征之。至,入见,上方受厘,坐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谊具道所以然之故。至夜半,文帝前席。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乃拜谊为梁怀王太傅。怀王,上少子,爱,而好书,故令谊傅之,数问以得失。
是时,匈奴强,侵边。天下初定制度疏阔诸侯王僣拟地过古制淮南济北王皆为逆诛谊数上疏陈政事多所欲匡建。
梁王胜坠马死,谊自伤为傅无状,常哭泣,后岁余,亦死。贾生之死,年三十三矣。
(节选自《汉书·列传十八》)
【注】①受厘:厘,胙肉,祭过神的福食;受厘,一种祈神降福的仪式。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天下初定/制度疏阔/诸侯王僣拟地/过古制淮南/济北王皆为逆/诛谊数上疏陈/政事多所欲匡建。
天下初定制度/疏阔诸侯/王僣拟地/过古制淮南/济北王皆为逆诛/谊数上疏陈政事/多所欲匡建。
天下初定/制度疏阔/诸侯王僣拟/地过古制/淮南/济北王皆为逆诛/谊数上疏陈政事/多所欲匡建。
天下初定制度/疏阔诸侯/王僣拟/地过古制/淮南/济北王皆为逆/诛谊数上疏陈/政事多所欲匡建。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诸家”:指“诸子”,先秦时期的各学派。
“博士”:旧时指称某些从事服务行业的人。
“正朔”:一年的第一天。古代改朝换代,要改定正朔。
“国”:指诸侯或侯王的封地。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皇帝每次下令讨论的问题布置下来,年长的意见,等年龄最小的贾谊一一回答后,才各自说出他们的意思,以此显示自己的才能。
贾谊提出了改订历法,改变车马服饰的颜色,订立法令制度,确定官职名称,振兴礼乐的主张,虽未及实行,但却受到了皇帝的赏识。
贾谊的才能遭到当时的权贵们的嫉妒、诋毁,以致汉文帝后来也疏远了他,不采纳他的意见。贾谊因被贬官,意志没有得到施展,而以屈原自喻。
汉文帝征召贾谊回京城长安,通过对鬼神的原本的谈论,汉文帝认为自己仍然远远比不上贾谊,于是任命贾谊作梁怀王的太傅。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文帝初立,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故与李斯同邑,而尝学事焉,征以为廷尉。(5分)
(2)屈原,楚贤臣也,被谗放逐,作《离骚赋》,其终篇曰:“已矣!国亡人,莫我知也。”(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其二)
李白
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
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
【注】①唐肃宗乾元二年秋天,李白历经流放夜郎、途中遇赦、幻想被用、希望破灭的一连串大喜大悲的心路历程之后,与贬官岭南,行经至岳州(今湖南岳阳)的族叔刑部侍郎李晔相遇。②耐,通“奈”,如何,怎么。
第三句“赊”字有怎样的特点和表达效果?请简要分析。(5分)
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在《蜀道难》中,诗人运用五丁开山的神话,写出了蜀道的险阻的诗句是:, 。
(2)《咏怀古迹(其三)》中杜甫用高度概括的语言叙写王昭君远嫁异域荒漠的悲凉的诗句是:
, 。
(3)苏轼《赤壁赋》中“客”的箫声悲凉异常,“ , ”两句极尽描写了这一音乐声足以让天地万物为之动容。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牛角梳
高薇
“你,你这个死脑筋啊,就是不听人劝……”一推开病房的门,就听到了娘一连声的嘟囔。
“怎么了,爹又有什么让你不开心的?”我放下手里的东西,问娘。娘见是我,高兴地迎上来,说:“你咋回来了?听你表叔说,政府对当年战争中为解放军担过担架的人都有补助,可你爹是救了一条命啊,咱们手里又有证据。唉,这个死脑筋啊……”娘说着话,张张合合的嘴里,不断露出几颗透风的缺齿。
“娘,现在生活好了,爹不愿说就算了。”我一边说,一边从提来的塑料袋里往外拿东西,水果、食物和日常用品都有。
“娘是想,小强马上就大学毕业了,得找工作,咱们两眼一抹黑,没个帮忙的人也不行啊,听说你爹救的那人可不得了,现在是省里的大官了,要是能联系上……”娘晃动着胖胖的身体,拿起暖壶,往杯子里倒了一杯水,放到床头柜上,然后,背对着爹的病床,目光朝着窗外呆望着。
“这……”一说到儿子小强,我心里不由一动。前几天,我在千里之外的广州接到了儿子从东北打去的电话,儿子说他想去大西北。一起打工的同事就有那边过来的,他们说平时连水都喝不上,更何况儿子是学矿业开采的,还能到什么好地方?
摸摸杯子,水不是很热了,我端起来,递到爹嘴边,一直闷着头不理人的爹这时才抬起头看了我一眼,然后长长地出了一口气。爹朝我摆摆手,终于说出一句话:“不喝。”然后,又把头勾下去。
“爹,娘说得其实也有道理……”我把杯子重新放下,小心翼翼地说。爹突然抬起头来,瞪了我一眼。我从口袋里掏出烟盒,抽出一支,给爹递到手里。
“不行,医生嘱咐过,不能抽的!”娘这时转过头,着急地朝我摆手。
“酒不让喝,烟再抽不上一口,你还想不想让我活!”爹的话一出口,娘刹时闭了嘴,脸上一阴,不再说话。
“真想一口气喝上一杯老白干,那才叫痛快!”爹沉静的目光朝我望了一眼,马上转向窗口,脸上现出一种幽思的神情。爹的话向来不多,只有喝了酒后才会滔滔不绝,娘总是说爹一喝酒就不是爹本人了,那是神魔附了体。就是那一次,爹在和表叔一人喝了半斤老白干后,才向我们说起他当年救人的事,末了还翻箱倒柜找出一个幽黄色的牛角梳,摸着上面的名字对我们说,看看,这就是省里那个大人物,在电视上经常露面呢。他在咱后园里待了半个月,他家里是地主,爷爷给每个孙子一个牛角梳,上面刻着名字。正为穷日子发愁的娘一听来了劲,说那还不赶紧去找啊,找到这大人物,就不信他不帮咱。爹一听,马上闭了嘴。第二天,娘和我再问时,爹闭口不提,只说是喝醉了说胡话,一点不记得了。此后,那个牛角梳也不见了。
烟雾盘旋着,一圈圈从爹的嘴里涌出来,爹的脸在我面前变得模糊起来,屋子里一片沉寂,我们三个人都沉默着,谁也不想先开口。
半晌,爹终于对我说:“你说,当年咱们救人,是为了今天让人家回报吗?”
“这……”
不是求回报,可真正遇了事,让他帮帮忙,对他那种位置上的人来说,不过是举手之劳,又有什么不可以?我心里这样想着,但当着爹的面,却没说出来。
“当年的事,谁遇到也会那么做,救人,是凭了做人的良心,现在看到人家发达了,再去求回报,就不嫌丢人?”爹终于吐出最后一口烟,将烟蒂扔进床前的垃圾桶里。
爹的话让我无话可说,娘只是喘着粗气,不再理爹。
没想到的是,这次在医院里的见面,却成为我和爹的永别。和爹临别的最后时刻到了,我忽然想起了那个刻着名字的牛角梳,娘似乎明白我的意思,颠着脚四处翻箱倒柜地找。还没等我从娘手里接过来,紧靠着我的儿子一把拿过去,看了看上面的名字,若有所思地问:“爸,这牛角梳,是怎么回事?”
“这个……”
“这个人的东西怎么会在咱家里?”
我一把从儿子手里夺过那把泛着金黄光泽的牛角梳,用手抚了抚,然后郑重地向爹的灵床走去。
“爸……”
“儿子……”
儿子和娘的喊声在身后响起,我迟疑着,站住了。
那把牛角梳,在我手里,泛着幽幽的黄色的光。
(略有删改)
(1)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这篇小说通过一家人围绕牛角梳展开的对话,写了一个感人的故事,集中展现了人物的性格冲突,凸现了“爹”的高贵品质。
“爹的话一出口,娘刹时闭了嘴,脸上一阴,不再说话”这一细节表现了母亲既心痛“爹”,又理解“爹”的行为的矛盾心理。
“摸摸杯子,水不是很热了,我端起来,递到爹嘴边……”从前后文推断,“我”端水的动机是想跟“爹”提要求。
“此后,那个牛角梳也不见了”是“爹”怕我们一不小心把这么珍贵的东西弄丢了,而把牛角梳藏起来了。
结尾有关娘和儿子的语言描写,成功地烘托了人物的内心活动:他们都希望“我”留下牛角梳,当作求人的信物。
(2)这篇小说以“牛角梳”为中心来叙事写人,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6分)
(3)小说在刻画“爹”这一形象时,突出了他什么形象特征?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
(4)小说为什么以“那把牛角梳,在我手里,泛着幽幽的黄色的光”结尾,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鬼斧神工黄永玉
杨先让
黄永玉著了一本《比我老的老头》,最后列写了我,其实他比我大五六岁。那是他一贯的幽默调侃,也说明他对我在为中国民间美术上流的汗水的同情、鼓励和肯定,更说明我们之间的友谊。
我和黄永玉在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风风雨雨相处几十年,应该说知根知底。细想不然,他总有让你刮目相看、让你惊叹不已的时刻。
1953年,他带着全家来到北京,进入中央美术学院执教。各种政治-运动他都经过了,挨批判也批判过,斗也斗过,被红卫兵毒打过。人们的身心都在被改造、被扭曲着,而黄永玉他那艺术家的性情依然故我,照样该玩猎枪玩猎枪、该养狗养狗、该养猴养猴、该听音乐听音乐、该谈古今名著谈古今名著、该讲笑话讲笑话……照旧不变的黄永玉。
在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队伍中,他绝对是个异类。他不属于徐悲鸿教育体系里的成员,他的技艺是在他常年流浪的生活中,在抗战动荡中,一点一滴锻炼自学出来的。他深知艺术上独树一帜、不雷同的重要,因此他的插图、漫画、木刻版画都姓“黄”。当他来到中央美术学院这座洋学堂时,看到徐悲鸿带领众教师在画素描写生时,他说:“我和张光宇都看傻了。”其实他才不傻,他都看在眼里。他不会放过吸收好的技能与事物的一丝一点。
1972年,我们都在河北省石家庄的农场接受劳动改造,忽然上面宣布可以适当练练笔作画了。我和黄永玉拿起水彩对着向日葵写生。后来他提出互换作品,他说:“你的画法我想给儿子黑蛮看看。”又悄悄对我说:“将来回北京,我要大画、画大画……”后来果然如此,他的确大画特画,而且越画越大。
“-”后,黄永玉的才气简直是一种爆发性的“井喷”,当然,国家的形势也发生了大的变化。人们都在加倍努力地去补偿失去的年月,可是很少能有人比得上黄永玉所发挥的奇光异彩那么夺目。劳丁(丁井文)生前曾感叹:“黄永玉是个鬼才,画得好,文章好,肚子里东西太多、太神奇。”我更料想不到他的雕塑、诗歌也那么精彩。他一直在写长篇小说《无愁河上的浪荡汉子》,大家说,越写越好。真是神了。
他80岁大展时,曾问我:“你在北京吗?”我回答:“我在休斯敦,恐怕回不去。”他叹了一口气。这次他的90岁大展的开幕式我是参加了,使我惊叹不已。
从80岁到90岁这10年,黄永玉拿出来的作品,以荷花为主,横的竖的、长的方的、工笔的写意的、浓的淡的,每幅都体现的是不同情调。一会儿是交响乐,一会儿是四重奏,一会儿是小夜曲,一会儿是诙谐曲,将荷花画得千姿百态,美不胜收,每幅都具备着精湛的技艺和诗意,引人入胜。他真不愧是万荷堂主人,吃透了荷花的神韵,怎么画都美,都耐看。
从当年中央美术学院北面的两间小屋,到北京火车站旁边的罐儿胡同的小暗室,再到后来的万荷堂、家乡凤凰城内的玉氏山房以及香港、欧洲,黄永玉都坦然地一一走过,都在那里创造过自己的艺术辉煌。
前年,当我在万荷堂看到他给荣宝斋画的巨幅富丽堂皇的《彩荷》时,我是真傻了。我说:“永玉呀,在你的画前我不会画了,望尘莫及了……”
对黄永玉我是这么想和理解的。正如高尔基写《我的大学》,是生活的磨炼哺育成长的。黄永玉正是接上了中国20世纪20年代到30年代和40年代的文脉地气。他从自己具备现代知识的父母那里、从后来的文化界精英那里、从美术界一些精英人物身上、从中外古今书本杂学里陶冶汲取滋养,加上在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中的所见所感,他那特有的土家族的天性,再加上他的聪明和勤奋,这些都是认识黄永玉的前提。
而今我们看他的巨幅彩绘,充满了朝气,哪里像是90岁老人之作?去年画的巨作《春江花月夜》,更不能不令人赞叹。
黄永玉有一种人格魅力。他不大下馆子,不会喝酒交际。他的伙食:辣子加大米干饭就是了。可是他的各路朋友很多。
与黄永玉在一起,哼着20世纪30年代的歌曲,聊起各种典故,再听着他讲讲笑话。他抽着烟斗,我们喝着茶。呵,那真是一种享受。
黄永玉的出现,是中国当代文艺界的一大骄傲。他的名言:活着就是胜利。那么,祝他健康,继续多多地创作出沁人心脾的艺术财富来,准备下一个10年大展吧。
(选自《人民日报》,20XX年9月22日)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虽然杨先让比黄永玉年轻,但黄永玉为了表达对杨先让在为中国民间美术上所作贡献的鼓励和肯定,还是把杨先让写进《比我老的老头》。
黄永玉当年亲历了各种政治-运动,但是因为他在艺术上能够独树一帜,所以环境对他影响不大,他该做什么就做什么。
黄永玉之所以够创造过自己的艺术辉煌,不仅因为他天资聪明,更主要是因为他既汲取古今文化艺术的养分,又接上了中国20世纪20-40年代的文脉地气。
黄永玉是生命力和创作力都很旺盛的艺术家,他90岁画的《春江花月夜》没有暮气,反倒比年轻人更有青春朝气。
黄永玉喜欢画荷花,从80岁到90岁的十年里,作品几乎都是荷花题材,形式多样,情调各异,但都具有浓郁的诗意。
(2)文中引用劳丁的话,起到了什么作用?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3)文中“我和张光宇都看傻了”和“我是真傻了”之间存在怎样的联系?请结合文意,简要赏析。(6分)
(4)为什么说“黄永玉的出现,是中国当代文艺界的一大骄傲”?结合文意,谈谈你的看法。(8分)
第Ⅱ卷 (表达题 共80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胡歌坐下来看剧本时, 。等到他表演时,他仔细揣摩人物心理、台词,完美演绎了“梅长苏”这个角色。
②卢嘉川不说话了,他好像陷入了沉思,正襟危坐, ,苦苦地思索着、回忆着过去发生的一切。
③那时候,知识的总量还没那么大,如果你几十年 ,就可把所学专业的门类全
部拿下。
目不转睛 目不斜视 目不窥园 目不斜视 目不转睛 目不窥园
目不窥园 目不转睛 目不斜视 目不斜视 目不窥园 目不转睛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央视对电影《狼图腾》做出特别报道,不仅是由于该片的口碑及其社会影响力,更是因为其在春节期间排片比例与票房规模呈现出的逆势增长。
网友们指责四川凉山某县的高考状元大学毕业后以一种自暴自弃、自甘堕落的方式沦落为流浪汉的行为是不负责任的。
中国传统民居由正房二东厢、西厢、倒座和中间天井构成,无论是北方四合院、南方厅堂或上海石库门,都是这种适于合家聚居的结构。
普通人身上涌现出的道德力量,向整个社会传递出强大的正能量,在广大群众中形成了一种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争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者。
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3分)
黑火药是在中国最先使用的,外国人也很喜欢中国的烟花,但是对春节期间的这种集中燃放则不感冒。
。总之,烟花爆竹并不是我们必须保留的一种传统,并不是可以去称之为民族骄傲等等的。
并且中国的烟花文化受外国人喜欢,而鞭炮文化则较少有人接受。
并且鞭炮文化较少有外国人接受,而中国的烟花文化则受他们喜欢。
并且外国人喜欢中国的烟花文化,却较少有人接受鞭炮文化。
并且较少有外国人接受鞭炮文化,而他们却喜欢中国的烟花文化。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下超过15个字。(15分)
作为立国之本的教育是需要有理想主义色彩的。无论追溯孔子的传统,还是古希腊的传统,从本质上说,教育的真谛都蕴含在独立和自由当中。教师要凭着独立、自由之精神,在知识和精神世界里驰骋。学生 ① 。老师与学生,老师与老师、学生与学生,他们的生命相互碰撞,相互连接,在课堂内外彼此启迪,彼此建造,彼此成全。通过教育每个人的思想天空进一步拓宽,每个人精神的翅膀进一步展开。这样的教育才是令人向往的,也是现实中所匮乏的。
② ,教育绝不可能成为立国之本,在一个教育普及的时代里,。
阅读下面两则招聘广告,按要求答题。
某外国银行:(1)高中毕业。有实践经验者优先。(2)细心,注意细节;耐心,友好。(3)能够意识到销售机会,主动向客户介绍企业产品。(4)有很强的服务意识和沟通能力。
某国内银行:(1)本科学历。英语4级以上,电脑2级以上。(2)身高米以上,五官端正。(3)有较好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长于沟通。(4)附5寸生活照片。
请就两则广告的招聘条件加以对比评述。(6分)
六、写作(6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日前,湖北某大学出台规定,所有学生在校期间必须参加一定课时的义务劳动,并纳入素质学分,不参加或者参加次数不够的,将不能拿到毕业证。该校负责此项工作的团委副书记介绍,劳动课纳入素质学分,本意不在打扫卫生,重在培养95后大学生劳动意识,该自己做的事自己做,如洗衣、打扫卫生等。
这一举措引发了人们的热议。有人反对,也有人支持。
对于以上材料,你怎么看?请你以“吾亦鸣”为笔名给该校团委写一封信,阐述你对这件事的看法,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语文高一试卷 第3篇
下列各句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改革开放以来,国人的素质在提高,但是有些人在外宾面前却故意显出穷形尽相,伸手乞讨,丧失了人格、国格。B《祝福》中的鲁四老爷十分顽固守旧,祥林嫂被绑架后,他只说了“可恶,然而……”真是惜墨如金。C参加国庆_的队伍洋洋洒洒,延续了数公里,规模空前。
D每当夜幕降临,各大酒店灯红酒绿,热闹非凡。
2下列各句的意思明确、无歧义的一句是()
A老师见到我们非常高兴,叫师母拿出水果来招待我们。
B在校运动会开幕式上,校长和分管体育的教导主任以及其他学校的领导登上了**台。
C河北省邦相剑,一面刻有铭文两行十七字,另一面刻一行六个字,字小如米,笔细如发。
D多美的杜鹃,可惜它常常使我想起蜀帝杜宇的传说,在美丽中充满了哀伤。
3将下面六句话,填在下面的横线上,顺序最恰当的一组是()
江苏省的无锡梅园始建于1912年,独具特色。
①遥临太湖②依山植梅③背倚龙山翠屏④以梅饰山⑤山因梅而幽⑥梅以山而秀
A③②④⑤⑥①B①③②④⑤⑥C①③④⑤②⑥D①③②④⑥⑤
4有关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刘勰是南朝梁文学理论批评家,主要著作有《文心雕龙》,这是我国古代文学理论巨著。
B陶渊明,东晋末年诗人,也是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其代表作有《归田园居》等。
C《华盖集续编》是鲁迅的杂文集,《记念刘和珍君》就出自这本杂文集。《社戏》是鲁迅写的一篇小说,选自小说集《彷徨》。D金圣叹是明末清初文学批评家,他曾经批改过《水浒》。
5《记念刘和珍君》中五次写到刘和珍“微笑着,态度温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说明刘和珍是个和蔼可亲、乐观坚毅的青年,决非_所说的“”
B_杀害了这样的好青年,更说明他们的凶残C表达了作者深沉的怀念之情,表达了对_的愤慨,以激起读者的共鸣D鲁迅不赞成徒手_,这样写说明鲁迅认为对_不能温和
6鲁迅在《记念刘和珍君》中写到“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对这句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哪怕希望是微茫的,真正的革命志士也会勇敢地前进B即使是苟且偷生的人,也会从这流血事件中看到希望C苟活者不应该悲观,因为真的猛士在为希望战斗
D这句话十分恰当地评价了“三?一八”死难烈士对将来的意义
7对下面句子的修辞手法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那夹江两岸连绵起伏的高山,有的耸峙云霄;有的横枕江面;有的像虎豹迎面扑来,似躲不及;有的像天女腾空飞起,仿佛转瞬即逝。(排比,将三峡的景物描绘得细腻深刻,增强了语言的分量)
B前面的路有多长?这峡道会不会有几千几万里,会不会直通到海底甚至通到地狱?他不知道,也没有想。(设问,数问一答,自问自答,加强语言美,有利于抒发丰富的感情,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C人类的历史,对于我如同远在云天之上、不可端倪的飞鸟,此时忽如栖落在手指上,简直可以数一数它的翎毛。(比喻,新颖而美妙的比喻,来自作者对事物的丰富联想,给人以无穷的回味)
D海水东流,撞击、啃噬着东边的大山,年深日久,终于“凿开”一条通道,就是“三峡”。(借代,以部分代整体,造成美辞,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避免了呆板和浅露,收到含蓄委婉的表达效果)
8依次填入下面各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在总统选举投票现场门外,着各大新闻媒体的上百名记者。这些记者都在等待接受“缉查犬”的检查,以探明是否携带武器。②如果没有丰富的生活积累与深厚的文艺功底,没有较高的语言文字修养,是很难写出高的作品来的。③曹操四言诗的雄浑,陶渊明田园诗的恬淡,自然受人称誉;而张旭草书的奇伟飞动,颜真卿楷书的厚重雄伟,也同样令人。
A聚集品位赞扬B云集品位赞叹C云集品味赞叹D聚集品味赞叹
9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为什么对于这种浪费人才的现象,至今没有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呢?B根据人才交流中心的统计,现在一天的登记数量是过去的两倍。C包括4个原山东省泰安市市一级干部在内的23个经济罪犯,被推上了审判台。D这本书出自一位蛰居海外二十多年的加拿大籍华裔之手。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夏意(苏舜钦),完成13-14题。
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10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句点明时令、环境,一开始即构成清幽的气氛。小院深深、曲径通幽,在这极清极静的环境中有小轩一座,竹席一领。B第二句“帘”字承上,点明夏席铺展在轩屋之中。诗人欹卧于其上,闲望窗外,只见榴花盛开,透过帘栊,展现着明艳的风姿。这一句是从诗句“五月榴花照银明”化用而来的。
C末两句写树阴,写莺啼,句句从空际着笔,遂构成与昼寝相应的明丽而缥缈的意境。
D此诗写昼寝梦中所见所闻,四句诗无一句不切夏景,又句句透散着清爽之意,读之似有微风拂面之感。
11下面四句诗的意境和写法有一句与其他三句不同,这一句是()
A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B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C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D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12对下面这首臧克家的诗《三代》赏析不恰当的是一项是()
孩子/在土里洗澡;/爸爸/在土里流汗;/爷爷/在土里埋葬。(1942年)
A这首诗由三个排比句组成,没有任何的修饰和形容,质朴、简洁到了极点,诗人直抒对土地的感慨,宣泄自己的感情。B“孩子”“爸爸”“爷爷”这三个主语独立成行,把原本三行的排比句拆成了六行;“在土里”在诗中连续出现了三次,不避重复之嫌。诗人这样安排是经过精心考虑的,饱含着他的一番苦心。
C诗人扣住农民和泥土的关系这个独特的角度,作为自己构思的核心,表现了诗人对旧社会农民的深切同情。
D诗人所强调的子孙“三代”同泥土的关系,正是旧社会农民生活的缩影,农民牢牢维系在那巴掌大的土地上,尽管日月穿梭,四季更替,但他们对土地的执着追求和眷恋始终不变。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33分)
㈠我凭舷眺望,望着茫茫的江水。①据科学家说,在洪荒时代,四川盆地本来是个内陆海。②这江水是在什么时候凿开三峡的呢?它的源头为什么总是无穷无尽,它的流动为什么总是无止无休,它的去处为什么总是不盈不溢呢?③当它以摧山坼地之力凿开三峡洋洋东去之时,可曾想到后来竟变成那渺小的生物──人的胯下坐骑么?④“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也许还要高远。⑤人类的历史,对于我本来如同远在云天之上,不可端倪的飞鸟,此时忽如栖落在手指上,简直可以数一数它的翎毛。
能使用工具的人类的出现,据说距今已有两三百万年。不要小看第一个使用石器的人,第一个燧木取火的人,第一个弯弓射箭的人,第一个跨上马背的人,他们越过了人类儿童时代一座又一座真正的“三峡”──不,他们的步履更为艰难,他们的业绩更为伟大。人类在漫漫的行程中,每一分钟都在向着难以数计的未知的领域进军,都有难以数计的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开拓道路。于是,历史昂然前行。(8分)
13文中划线的句子用飞鸟比喻人类历史,而飞鸟的两种形态,又各有喻意。请用简洁的语言表达这两个不同的意思。(4分)①远在云天之上,不可端倪:②栖落在手指上,可以数它的翎毛:
14下列两个句子放在何处可使文章的思路连贯()
①海水东流,撞击、啃噬着东边的大山,年深日久,终于“凿开”一条通道,就是“三峡”。
②我的思想向着更遥远的空间和时间飞去。(2分)A①④B②④C②⑤D①⑤
15作者由江水凿开大山洋洋东去,想到人类历史的发展。请根据文意概括“历史昂然向前”的原因。(2分)
㈡五四断想(闻一多)
旧的悠悠死去,新的悠悠生出,不慌不忙,一个跟一个,──这是演化。
新的已经来到,旧的还不肯去,新的急了,把旧的挤掉,──这是革命。
挤是发展受到阻碍时必要的现象,而新的必然是发展的,能发展的必然是新的,所以青年永远是革命的,革命永远是青年的。
新的日日壮健着(量的增长),旧的日日衰老着(量的消耗),壮健的挤着衰老的,没有挤不掉的。所以革命永远是成功的。
革命成功了,新的变成旧的,又一批新的上来了。旧的停下来拦住去路,说:“我是赶过路程来的,我的血汗不能白流,我该歇下来舒服舒服。”新的说:“你的舒服就是我的痛苦,你耽误了我的前程。”又把他挤掉,……如此,武戏接二连三的演下去,于是革命似乎永远“尚未成功”。
让曾经新过来的旧的,不要只珍惜自己的过去,多多体念别人的将来,自己腰酸腿疼,拖不动了,就赶紧让。“功成身退”,不正是光荣吗?“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这也是古训啊!
其实青年并非永远是革命的,“青年永远是革命的”这定理,只在“老年永远不肯让路的”这前提下才能成立。
革命也不能永远“尚未成功”。几时旧的知趣了,到时就功成身退,不致阻碍了新的发展,革命便成功了。
旧的悠悠退去,新的悠悠上来,一个跟一个,不慌不忙,哪天历史走上了演化的常轨,就不再需要_的革命了。
但目前,我们用“挤”来争取“悠悠”,用革命来争取演化。“悠悠”是目的,“挤”是达到目的的手段。
于是又想到变与乱的问题。变是悠悠的演化,乱是挤来挤去的革命。若要不乱挤,就只得悠悠的变。若是该变而不变,那只有挤得你变了。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乎,不舍昼夜!”古训也发挥了变的原理。(16分)
⒚“演化”与“革命”有同有异,请揣摩作者的不同表述,用自己的语言简答。(9分)
相同点:(不超过15字)不同点:“演化”是(不超过25字);“革命”是(不超过25字)
⒛(3分)作者倡导“功成身退”,这是因为:
(4分)联系上下文看,“逝者如斯”的寓意是:
㈢如果说瞿城峡像一道闸门,那么巫峡简直像江上一条迂回曲折的画廊。船随山势左一弯,右一转,每一曲,每一折,都向你展开一幅绝好的风景画。两岸山峰连绵不断,山势奇绝,巫山十二峰各有各的姿态,人们给它以很高的评价和美的命名,使我们的江山增加了诗意①。而诗意②又是变化无穷的:突然是深灰色的石岩从高空直垂而下、浸入江心,令人想到一个巨大的惊叹号;突然是绿茸茸的草坂,像一支充满幽情的乐曲。特别好看的是悬崖上那一堆堆给秋霜染得红艳艳的野草,简直像是满山杜鹃了。峡陡江急,江面布满大大小小的漩涡,船只能缓缓行进,像一个在崇山峻岭之间慢步前行的旅人。但这正好使远方来的人有充裕的时间欣赏这莽莽苍苍、浩浩荡荡长江上大自然的壮美。苍鹰在高峡上盘旋,江涛追随着山峦激荡,山影云影,日光水光,交织成一片。(9分)
选出对两个“诗意”的表达作用理解正确的一项()
A诗意①是就人们给巫山十二峰以很高的评价和美的命名而言的,诗意②是就眼前不断展开一幅幅风景画而言的。B诗意①是就三峡的美而言的,诗意②是就巫峡的美而言的。C诗意①和诗意②都是就人们给巫山十二峰以很高评价和美的命名而言的。D诗意①和诗意②都是就眼前不断展开一幅幅风景画而言的。
选出对划曲线句子含义分析正确的一项()
A突然发现深灰色石岩从高空落入江心,那落下的轨迹像个巨大的惊叹号。
B深灰色石岩从高空直垂而下,浸入江心,那形状像个巨大的惊叹号。
C这个句子既描写了直垂而下、浸入江心的石岩状似巨大的惊叹号,又表达了如此壮美的景象令人惊叹的感情。
D突见石岩直垂浸江的景象,产生石岩“从高直下”的动感,不禁发出惊叹。
对“绿茸茸的草坂,像一支充满幽情的乐曲”的表达作用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A用听觉形象比喻视觉形象,描绘了恬静、安适的意境。B绿茸茸的草坂给人的感受,与一支充满幽情的乐曲给人的感受相通。C用听觉形象使视觉形象具体化,描绘了恬静、安适的意境。
D欣赏那绿茸茸的草坂,仿佛是在听一支充满幽情的乐曲。
三、填空(22分)
下列一段话,有多余的语句可删掉,请指出三处,把序号填在横线上。(2分)
我①一紧张,猛地捏车的②前闸,致使我的③身体一下失去了平衡,从车上④摔了下来,把我的⑤左臂和左腿都⑥摔破了。
在下列横线上各补写一个句子,使这段文字观点鲜明、结构清晰。(4分)
不少人并没有学过写作方法,文章却写得很好,这是事实,(不超过18字)。民间歌手并没有学声乐,但我们不能因此而反对人们学习声乐;建筑天坛的工匠没学过建筑学,但我们不能因此而反对人们学习建筑学。我们认为。(不超过20字)
本单元的几篇文章思路明晰,《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一文主体的思路是:
→→;《记念刘和珍君》的全文思路是:→→;《过万重山漫想》在漫想时由穿过三峡的第一个,想到了,想到了,想到了。(9分)
“真的猛士,,。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此句中的哀痛者是指猛士为而感到哀痛,以为幸福。“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作者无话可说的原因是;衰亡民族默无声息的缘由是。(7分)
【答案】
BDADDBCDADBDDCA
⒗①历史悠长久远,神秘莫测②感悟到了历史发展的真谛
⒘B⒙不断开拓,不断战胜自然
⒚相同点:新的取代旧的;不同点:“演化”是新老悠悠的交替,按常规运作,即旧的悠悠死去,新的悠悠生出;“革命”是新的挤掉老的,即采取强行手段迫使旧的变化
⒛功成者退了,新的才能上来,社会就会正常演化,不再需要_的革命
人类社会的新旧演化如不息的流水一样,悠悠不断,永远向前
②③⑤
但我们不能因此而反对学习写作方法;学习写作方法对提高创作水平还是有用的
回顾历史→直面现实→展望未来;写作缘起→记念主体(相识和遇难经过)→教训意义;想到了“绝然不是第一个”,想到了人类历难以计数的“第一个”,想到了千百年后他们会崇敬我们的精神。
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为国家和民族的惨淡前景和人民的悲惨命运而哀痛,以为了改变黑暗现实,勇往直前,奋斗献身为幸福。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原因是_的凶_虐让人瞠目结舌,缘由是惨象和流言,即反动军阀的血腥_和御用文人的无耻诬蔑。
语文高一试卷 第4篇
题号1234567131415
答案CBACDBBACD
一、现代文阅读(6分,每题2分)
选项因果倒置,他是地主士大夫矛盾心情最早的鲜明人格化身是“因”。在中国文艺有巨大影响是“果”。
选项所说的是苏轼在美学追求上的根源,并没有体现他在中国文艺的意义和影响。
选项中在原文第二段中说“苏轼诗文中所表达出来的‘退隐’心绪,已不只是……而且是……”,为递进关系,选项中为“不是……而是……”,变为了否定。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本来)固一世之雄也(本来)
及其所之既倦(到,去)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主谓间取独)
不能喻之于怀喻:明白。
况修短随化修:修为,修养。(长)
正襟危坐而问客曰危:危险。(端正)
举匏樽以相属属:聚集。(嘱托、劝酒)
金、宋之季,俱遣使来召季:先后交接的时候。(一个朝代或一个季节的末了)
太祖大猎于东山,马踣踣:跌倒
盖蹀血战场,避寇叛域蹀:踩,踏。
其徒尹志平等世奉玺书袭掌其教袭:继承。
齐彭殇为妄作。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等同。
处机每言欲一天下者。数作动,统一。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名作动,打渔、砍柴。
重阳一见处机,大器之。名作动,器重。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名作状,向南
侣鱼虾而友糜鹿。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伴侣、以……为朋友。
天锡仙翁,以寤朕志。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醒悟。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名作动,攻占。
选项中“举策试之”意思为举起马鞭(抽打)来测试(积雪的深度),“策”为马鞭。
(1)有的人把自己的胸怀抱负,在室内畅谈;有的人就着(随着)自己爱好的事物,寄托自己的情怀,不受约束,自由放纵地生活。(或、悟、因寄所托、放浪形骸各1分)
(2)像蜉蝣一样将短暂的生命寄托在天地间,渺小得如大海中的一颗米粒。为我们短暂的生命而哀叹,羡慕无穷无尽的滚滚长江。(寄蜉蝣1分,沧海一粟1分,哀1分、须臾1分)
(3)因此,成为别人奴隶的人,有机会能恢复为良民,快要走投无路濒临死亡的人,有机会得到一条生路。这两种获救的人不必计算(考虑)也有两三万人。(由是、滨死、毋虑各1分,全句通顺1分)
参考译文:
丘处机,是登州栖霞人,自号为长春子。小时候,有看相的人说他以后会成为神仙或大师。十九岁时,丘处机出家当了道士,在宁海的昆仑山学习,与马钰、谭处端、刘处玄、王处一、郝大通、孙不二一起拜王重阳真人为师。王重阳一见到丘处机,很重视他。金朝和南宋末年,金宋双方都派人来邀请过丘处机,丘处机没有去。
乙卯年(1219年),元太祖成吉思汗从乃蛮国命令亲信札八儿、刘仲禄带着诏书来邀请丘处机。有一天,丘处机突然告诉自己的-,吩咐赶紧整理行装,说:“天子的使者来召见我,我应该去了。”第二天,果然来了两位使者,丘处机就决定与十八位-一同去拜见成吉思汗。第二年,当一行人停歇在山北时,丘处机派人带上奏章先行奔赴成吉思汗那里表示感激,并诚恳地劝谏太祖停止杀戮。又过了一年,丘处机一行遇到了成吉思汗派来催促他们赶路的使者,于是从抚州出发,历经了几十个国家,行程一万多里。期间曾在战场上踏血而行,在叛乱地区躲避贼寇,在沙漠断绝粮食,从昆仑山经历了四年才到达雪山。经常骑着马在深雪中前进,在马上举起鞭子抽打积雪测试深度,鞭痕还不到积雪的一半深。当丘处机拜见太祖成吉思汗后,成吉思汗非常高兴,很恭敬地赐给丘处机食物并安排住宿。
太祖当时正率军西征,每天从事进攻作战,丘处机常常对成吉思汗说,想要统一天下,最主要在于不喜欢-。等到成吉思汗向丘处机询问治理天下的方略时,丘处机就回答,应该把敬畏上天、爱护人民作为施政的根本。当成吉思汗询问起长生不老的道术时,丘处机就告诉他,关键在于保持心地清净、减少欲念。成吉思汗很认同丘处机的看法,说:“上天将您这位仙翁赐予我,来使我认识到自己应有的志向。”成吉思汗命令随从将丘处机的话记录下来,并且用这些语录来教导自己的儿子。其后,成吉思汗把虎符以及诏书赏赐给丘处机,不直接称呼丘处机的名字,只尊称为“神仙”。有一天打雷,成吉思汗请教丘处机打雷的原因,丘处机对他说:“雷鸣,是天道威严的表现。人的罪过中没有超过不孝的,不孝就是不顺应天命,所以上天用雷电来警告不孝的人。我好像听说您统治的地方不孝的人比较多,陛下您应当明示上天的威严,来教导众人。”成吉思汗遵从了他的话。癸未年的时候,成吉思汗在东山大规模狩猎,他的马跌倒了,丘处机请求说:“上天爱惜生灵,陛下年纪渐大了,经常打猎,有些不合适。”其后成吉思汗许久不曾打猎。其时,成吉思汗的军队践踏中原,河南、河北兵灾严重,老百姓或被俘、或被杀,往往没有地方逃命。丘处机回到燕地后,派他的徒弟在没有打仗的时候手持着朝廷的文书征求信众,因此,成为别人奴隶的人,有机会能恢复为良民,快要走投无路而死亡的人,有机会得到一条生路。这两种获救的人不必多计算也有两三万人。中原人至今都称赞丘处机。
乙酉年(1225年)的时候,火星冲撞了尾宿(古代燕地分野,主灾异),灾祸可能在燕(今河北)一带降临,丘处机作醮祷告,最后灾星消失了;丁亥年(1227年),天大旱,丘处机又作醮祷告,预告三天后将下雨,一定会出现祥瑞的应兆,后来果然应验。成吉思汗命令将天长馆改名长春观(今白云观),并且派遣使者慰问,他的诏书上说:“我经常想念神仙,希望神仙也经常想念我。”这一年的六月二十一(农历),丘处机在东溪洗澡;两天后(六月二十三),天上雷雨大作,太液池岸崩溃,水流全部汇入东湖,水流的声音几里外都听得到,鱼类和鳖类全部随着水流流走了,北口山崩摧了,太液池变干涸了,丘处机感叹的说:“山崩摧了,太液池干涸了,我大概也要化鹤西去了。”几天后(七月初四),丘处机去世,终年八十岁。他的-尹志平等人依据朝廷命令世袭了丘处机的掌教职位,元至大年间受到朝廷封赏的金质印玺。
(二)古代诗歌阅读(10分)
“扫”字写得极有力度,使人想见寒风阵阵,木叶尽脱的景象,渲染出了秋天的肃杀气氛(2分)。“侵”字极具表现力,写出了深秋夜晚气候的的寒凉逼人。(2分)
诗中抒发了作者送友而去的离愁别绪(1分)。诗歌先说朋友行旅匆忙(1分),接下来想象朋友旅途所见秋月高照、寒风扫落枯叶,以及雾露浸湿了衣衫,关山在晨曦中露出了面貌,描绘出肃杀的景象,极言其行路之苦,蕴含着对朋友的不舍(2分);最后说自己和朋友分别后难以再见面,直抒因朋友离别而悲伤的心情(2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10分,每空1分)
(1)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2)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3)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4)夙兴夜寐(5)伏清白以死直兮(6)鼓瑟吹笙
(7)所以游目骋怀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4分)
(1)①诗文抒发的情怀相似;②人生经历和结局相似;③都是对社会有清醒认识的清醒者。(每点1分)
(2)郁达夫形成“深沉忧郁”文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①悲惨的童年经历,影响了他日后的创作风格,其作品的苍凉沉郁,那种与生俱来的忧伤,那种心灵深处的苦闷,无不带有童年时代的烙印;
②对乱世清醒的认识,他的创作流露着暗夜的哀叹;
③胸怀家国天下,他的创作中充满强烈悲悯意识和人道主义色彩的悲悯情怀。(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3)同意胡愈之的评价,郁达夫在中国文学和在中国人民反法西斯的战争中都有突出贡献,他的名字必将被永远铭记。(1分)
理由:①郁达夫对中国现代文学有杰出贡献,塑造了“零余人”这一形象。表达了希望自己有利于国家与民族的强烈的民族意识,富有充满人道主义色彩的悲悯情怀(1分)
②郁达夫为反法西斯战争于在异国惨死于日本宪兵之手,具有强烈爱国情怀的郁达夫以身殉国。(1分)
③社会需要郁达夫一样的有爱国情怀和民族担当的作家。现实生活中一些人评判作家,唯销量、金钱马首是瞻。殊不知,人道主义色彩的悲悯情怀,才是一个优秀作家不可缺少的价值立场。文学可有流派的分野,作家可有不同的立场,但如果没有人道主义色彩的悲悯情怀,文学必将是轻漂无价值的,这样的作家无论其才高几斗,注定是要速朽的。(2分,大意符合即可)
四、语言文字运用(10分,13-15题每题2分,16题4分)
选项正确;B选项应为敛裾(jū);C选项应为慰藉(jiè)、背道而驰;D选项应为房檩(lǐn)、闲情逸致。
选C。“不绝如缕”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络绎不绝”形容人、马、车、船等前后相接,连续不断,①句应选“络绎不绝”。“息息相关”形容事物之间或人与事关系密切;“休戚相关”指彼此间祸福互相关联,一般指人与人之间,②句应选“息息相关”。“明察秋毫”形容为人非常精明,任何小问题都看得清楚;“一叶知秋”比喻发现一点预兆就料到事物发展的趋向,③句表达的意思是经济学家对经济走势的预测,应选“一叶知秋”。“安之若素”指遇到不顺利情况或反常现象仍像平常一样对待,毫不在意;“泰然自若”形容镇定,毫不在意的样子,一般用在面对危急、危难情况,“泰然自若”更符合④句的语境。
项正确。A选项滥用介词导致主语残缺,删去“因为”;B选项成分残缺,在“抄袭、剽窃、非法改编他人作品”后加上“的行为”;C选项语序不当,应将关联词“不仅”放在“高考的考试科目”之前。
答案略。修辞手法运用正确、表意通顺得2分,能体现出人文特点(与所学课文的关联)得2分。字数超出或不足20字视具体情况扣1分以上。
五、写作(30分)
写作提示:这则材料所反映的情况较为普遍,与学生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语文高一试卷 第5篇
一、现代文阅读
(D“与西方文化强调集体主义而中华文明推崇个人英雄主义相关”错,应为“与西方文化强调个人英雄主义而中华文明推崇集体主义相关”。)
(A以偏概全,原文中“完成了对外国模式的完整移植扣精细改造,并将自己打造为当代社会最显著的视觉奇观之一”说的只是《中国好声音》等节目,并非指所有国内真人秀节目。)
(B张冠李戴,原文说“他所担心的正是文化演变成感官刺激和物质欲望的概念碎片”,本项把“文化”说成了“真人秀节目”。)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天下初定,制度疏阔。诸侯王僣拟,地过古制,淮南、济北王皆为逆诛。谊数上疏陈政事,多所欲匡建。)
(博士:古代学官名。西汉时为太常属官,汉文帝置一经博士。)
(见翻译。)
(1)汉文帝刚即位,听说河南郡守吴公政绩为全国第一,过去与李斯同乡,曾经向李斯学习过,于是征召他做廷尉。(“同邑”、“焉”、“征”各1分,句意2分)
(2)屈原是楚国一位贤明的臣子,遭受谗言而被放逐,写作《离骚赋》,在篇末写道:“算了吧!国家无人,没有了解我的。”(判断句、 “被”、“亡”、宾语前置各1分,句意1分。)
①用拟人手法。洞庭湖俨然是富有的主人,慷慨好客,不吝施与,自然地流露出诗人酣畅的游兴。(2分)这样写,语言显得幽默诙谐。(1分)
②用虚写(侧面描写)手法。侧面描写月光可“赊”,以见洞庭湖月色之皎洁明净,凸显出诗人对月极度喜爱之情(2分)
①对皎洁明净的人间仙境的热爱与痴迷;(2分)
②对暂解羁绊的生活境遇的愉悦与超脱;(2分)
③对无以为用的人生遭际的失落与无奈。(2分)
(1)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2)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3)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1)A (3分),E( 2分),C(1分)。(C 项概括不够全面,为“爹”端水也发自本心,还有想让“爹”趁热喝水之意。B项“理解‘爹’的行为”错,应是不理解;D项“爹”藏牛角梳是为了不让我们去麻烦那位省里的领导。)
(2)①“牛角梳”是全文的线索,全文围绕牛角梳展开,使故事情节更集中、紧凑。
② 以“牛角梳”为中心叙事写人,围绕“施恩该不该图回报”这一主题展开讨论,有利于主题的表达。
③以“牛角梳”为中心叙事写人,使“娘”“我”“儿子”三者的形象更为鲜明,有力地烘托了“爹”的形象。
(每点2分,共6分)
(3)①施恩不图回报。解放战争时期,冒着危险让那个大人物在自家后园待了半个月,事后却不愿去麻烦他。
②沉默寡言,只有喝了酒后才会滔滔不绝,面对老伴的嘟囔也是闷着头不理人。
③原则性强,面对家人的劝说,就是不动摇,甚至还把梳子藏了起来,怕家人给人家添麻烦。(共6分,每点2分,言之成理即可)
(4)答案示例:
①在思想内容上,“泛着幽幽的黄色的光”含蓄地表达了人们对待义与利的态度,深化了小说的主题。
②情感表达上,写出了“我”内心的挣扎,强化了“我”的迟疑,委婉地表达了作者的批判态度。
③人物形象的塑造上,通过“我”的犹豫,使人物形象更加真实。
④在结构上,照应标题,以“泛着幽幽的黄色的光”结尾,余韵悠长,耐人寻味。
(每点2分,共8分)
(1)C (3分),E(2分),A(1分)。(A项分析不全面,把杨先让写进《比我老的老头》原因还有黄永玉的幽默调侃及二人的友谊; B项“因为他在艺术上能够独树一帜,所以环境对他影响不大”错,应该是他善于坚守自我;D项“反倒比年轻人更有青春朝气”错。)
(2)① 用来佐证作者对黄永玉创作旺盛状态的评价。
②高度评价黄永玉是个艺术的多面手。
③增加传记的真实性和感染力。
(每点2分,共6分)
(3)①两者相互照应。
②“我是真傻了”暗示当年黄永玉所说“我和张光宇都看傻了”是“假傻”,因为黄永玉能欣赏徐悲鸿的技法并能很好地吸收。
③作者对黄永玉的《彩荷》全是震撼,突出表现了作者对黄永玉画作的赞赏。
(每点2分,共6分)
(4)① 黄永玉在人生恶劣的环境中能够善于坚守自我。
②黄永玉谦虚好学,在艺术上善于汲取优秀文化和技能的长处,不但提高自己的艺术水平。
③黄永玉聪明和勤奋,笔耕不辍,90高龄仍然坚持创作,并且其作品充满了朝气。
④黄永玉不但在艺术上独树一帜,形成了自己的风格特点,而且兴趣广泛,在雕塑、诗歌及长篇小说也有精彩之作。
(每点2分,共8分。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
(“目不转睛”形容注意力集中。第①句中表现胡歌看剧本时凝神专注,用“目不转睛”。“目不斜视”形容态度严肃,遵守规矩,不左右乱看。第②句中表现人物神情严肃庄重,用“目不斜视”,且与前文“正襟危坐”语境一致。“目不窥园”用来形容埋头读书,与第③句语意契合。)
(A项语序不当,“不仅”和“更”两词之后的内容互换位置。B项,语意不明,“……的行为是不负责任的”有歧义。
D项 缺“形成”的宾语中心语,应在句末加上“的风气”。)
①学习也要拥有独立、自由之精神;②一旦失去独立与自由的精神;③我们到底要什么样的教育,当深思
参考答案:都要求银行职员有较强的沟通能力(2分),但外国银行更注重职员的内在素质和实际能力(2分),国内银行更看重文凭、学历、相貌等外在条件(2分)。
语文高一试卷 第6篇
第Ι卷阅读题(60分)
一、现代文阅读(6分,每题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韵外之致——苏轼的意义
苏轼是中国后期封建社会文人们最喜爱的对象,因他是一个诗文书画无所不能、异常聪明敏锐的文艺全才。其实,苏的文艺成就本身并不算太高,比起屈、陶、李、杜,要逊色一筹。然而他在中国文艺却有巨大影响,是美学史中的重要人物,道理在哪里呢?我认为,他的典型意义正在于,他是士大夫矛盾心情最早的鲜明人格化身。他把中晚唐开其端的进取与退隐的矛盾双重心理发展到一个新的质变点。
苏轼一方面是忠君爱国、学优则仕、抱负满怀、谨守儒家思想的人物。但要注意的是,苏东坡留给后人的主要形象并不是这一面,而恰好是他的另一面。这另一面才是苏轼所以为苏轼的关键所在。苏轼一生并未退隐,也从未真正“归田”,但他通过诗文所表达出来的那种人生空漠之感,却比前人任何空头上或事实上的“退隐”、“归田”、“遁世”要更深刻更沉重。因为,苏轼诗文中所表达出来的“退隐”心绪,已不只是对政治的退避,而且是一种对社会的退避;它不是对政治杀戮的恐惧哀伤,而是对整个人生、世上的纷纷扰扰究竟有何目的和意义这个根本问题的怀疑、厌倦和企求解脱与舍弃。这当然比前者又要深刻一层了。对政治的退避是可能做到的,对社会的退避实际上是不可能做到的。这便成了一种无法解脱而又要求解脱的对整个人生的厌倦和感伤。
正是这种对整体人生的空幻、悔悟、淡漠感,求超脱而未能,欲排遣反戏谑,使苏轼奉儒家而出入佛老,谈世事而颇作玄思;于是,行云流水,初无定质,嬉笑怒骂,皆成文章。苏轼在美学上的追求是一种朴质无华、平淡自然的情趣韵味,一种退避社会、厌弃世间的人生理想和生活态度,反对矫揉造作和装饰雕琢,并把这一切提到了某种透彻了悟的哲理高度。无怪乎在古今诗人中,就只有陶潜最合苏轼的标准了。苏轼发现了陶诗在极平淡朴质的形象意境中,所表达出来的美,把它看作是人生的真谛,艺术的极峰。但与陶渊明、白居易等人毕竟不同,其中总深深地埋藏着某种要求彻底解脱的出世意念。无怪乎朱熹最不满意苏轼了,他宁肯赞扬王安石,也决不喜欢苏东坡。他感受到苏轼这一套对当时社会秩序具有潜在的破坏性。苏东坡生得太早,他没法做封建社会的否定者,但他的这种美学理想和审美趣味,却对从元画、元曲到明中叶以来的浪漫主义思潮,起了重要的先驱作用。直到《红楼梦》中的“悲凉之雾,遍布华林”,更是这一因素在新时代条件下的成果。苏轼在后期封建美学上的深远的典型意义,其实就在这里。
(节选自李泽厚《美的历程》,有删改)
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两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苏轼因其多才多艺、异常聪明敏锐,而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读书人的喜爱。
作者认为,虽然苏轼的文艺成就不及屈、陶、李、杜,但他在中国美学却有重要的影响。
因为苏轼在中国文艺有巨大影响,所以作者认为,他的典型意义正在于,他是地主士大夫矛盾心情最早的鲜明人格化身。
作者认为,苏东坡留给后人的主要形象不是谨守儒家思想,而是他通过诗文所表达出来的那种比前人任何退隐要更深刻、更沉重的人生空漠之感。
根据原文内容,不能说明苏轼在中国文艺史和美学的意义和影响的一项是()
苏轼是士大夫矛盾心情最早的鲜明人格化身。他把中晚唐开其端的进取与退隐的矛盾双重心理发展到一个新的质变点。
苏轼的对整体人生的空幻、悔悟、淡漠感,无法超脱,难以排遣,使苏轼奉儒家而出入佛老,谈世事而颇作玄思。
苏轼在美学上的追求是一种朴质无华、平淡自然的情趣韵味,一种退避社会、厌弃世间的人生理想和生活态度,并把这一切提到了某种透彻了悟的哲理高度。
苏轼的这种美学理想和审美趣味,对从元画、元曲到明中叶以来的浪漫主义思潮,起了重要的先驱作用。直到《红楼梦》中的“悲凉之雾,遍布华林”。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苏轼文章中表达出来的“退隐”心绪,已不是对政治的退避,而是一种对社会的退避。但他对社会的退避实际上是不可能做到的。
苏轼在文艺领域中更充分而深刻地透露出对整个宇宙、人生、社会的怀疑、厌倦、无所希冀、无所寄托的深沉喟叹。
陶渊明诗歌中极平淡朴质的形象意境中表达出的美,被苏轼看作是人生的真谛、艺术的极峰。
朱熹感受到的苏轼思想中埋藏着的某种要求彻底解脱的出世意念,对当时社会秩序具有潜在的破坏性。
二、古代诗文阅读(40分)
(一)文言文阅读(20分,4-7题每题2分,第8题12分)
阅读下面的三段文言文,完成4-8题。
选文(一)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节选自王羲之《兰亭集序》)
选文(二)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糜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节选自苏轼《赤壁赋》)
选文(三)
丘处机,登州栖霞人,自号长春子。儿时,有相者谓其异日当为神仙宗伯。年十九,为全真学于宁海之昆仑山,与马钰、谭处端、刘处玄、王处一、郝大通、孙不二同师重阳王真人。重阳一见处机,大器之。金、宋之季,俱遣使来召,不赴。
岁己卯,太祖自乃蛮命近臣札八儿、刘仲禄持诏求之。处机一日忽语其徒,使促装,曰:“天使来召我,我当往。”翌日,二人者至,处机乃与-十有八人同往见焉。明年,宿留山北,先驰表谢,拳拳以止杀为劝。又明年,趣使再至,乃发抚州,经数十国,为地万有余里。盖蹀血战场,避寇叛域,绝粮沙漠,自昆仑历四载而始达雪山。常马行深雪中,马上举策试之,未及积雪之半。既见,太祖大悦,赐食、设庐帐甚饬。
太祖时方西征,日事攻战,处机每言欲一天下者,必在乎不嗜-。及问为治之方,则对以敬天爱民为本。问长生久视之道,则告以清心寡欲为要。太祖深契其言,曰:“天赐仙翁,以寤朕志。”命左右书之,且以训诸子焉。于是锡之虎符,副以玺书,不斥其名,惟曰“神仙”。一日雷震,太祖以问,处机对曰:“雷,天威也。人罪莫大于不孝,不孝则不顺乎天,故天威震动以警之。似闻境内不孝者多,陛下宜明天威,以导有众。”太祖从之。岁癸未,太祖大猎于东山,马踣,处机请曰:“天道好生,陛下春秋高,数畋猎,非宜。”太祖为罢猎者久之。
时国兵践蹂中原,河南、北尤甚,民罹俘戮,无所逃命。处机还燕,使其徒持牒招求于战伐之余,由是为人奴者得复为良,与滨死而得更生者,毋虑二三万人。中州人至今称道之。
岁乙酉,荧惑犯尾,其占在燕,处机祷之,果退舍。丁亥,又为旱祷,期以三日雨,当名瑞应,已而亦验。有旨改赐宫名曰长春,且遣使劳问,制若曰:“朕常念神仙,神仙毋忘朕也。”六月,浴于东溪,越二日,天大雷雨,太液池岸北水入东湖,声闻数里,鱼鳖尽去,池遂涸,而北口高岸亦崩,处机叹曰:“山其摧乎,池其涸乎,吾将与之俱乎!”遂卒,年八十。其徒尹志平等世奉玺书袭掌其教,至大间加赐金印。
(选自《元史?卷二百二?列传第八十九》)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①若合一契②太祖深契其言
①虽趣舍万殊②趣使再至
①固知一死生为虚诞②固一世之雄也
①及其所之既倦②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对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①不能喻之于怀喻:明白。
②况修短随化修:修为,修养。
①正襟危坐而问客曰危:危险。
②举匏樽以相属属:聚集。
①金、宋之季,俱遣使来召季:先后交接的时候。
②太祖大猎于东山,马踣踣:跌倒
①盖蹀血战场,避寇叛域蹀:踩,踏。
②其徒尹志平等世奉玺书袭掌其教袭:继承。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活用方法相同的一项是()
①齐彭殇为妄作②处机每言欲一天下者
①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②重阳一见处机,大器之
①月明星稀,乌鹊南飞②侣鱼虾而友糜鹿
①天锡仙翁,以寤朕志②方其破荆州,下江陵
对选文(三)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丘处机十九岁时出家,皈依在王重阳真人门下,成为王真人嫡传的“全真七子”中的一员。
丘处机与十八名-一行不远万里,历尽艰辛,历经四年抵达成吉思汗驻地,他们此行意在止杀,为此甚至在雪地里都经常拿起经卷彼此讨论。
当成吉思汗向丘处机询问长生之术时,丘处机坦言关键在于清心寡欲。成吉思汗非但没有责怪丘处机,反而极为敬重他,赐给他虎符和玺书,尊称他为“神仙”。
凭着度牒,丘处机师徒借入教的名义拯救了大量汉人,受到百姓称赞。后来,元太祖将丘处机所居道观改名为长春宫,并派遣使者慰问丘处机。
将选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每小题4分)
(1)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兰亭集序》)
(2)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赤壁赋》)
(3)由是为人奴者得复为良,与滨死而得更生者,毋虑二三万人。(《元史?丘处机传》)
(二)古代诗歌阅读(10分)
阅读下面这首南北朝时期的古诗,完成9、10题。
答柳恽①吴均
清晨发陇西,日暮飞狐谷。
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
雾露夜侵衣,关山晓催轴②。
君去欲何之?参差间原陆③。
一见终无缘,怀悲空满目。
【注】①这首诗是吴均与柳恽的赠答之作,柳恽要远行之前写了《赠吴均三首》,吴均这首诗正是答他的诗而作。②催轴:即催车上路。③原陆:高原和平陆。
诗歌第四句中的“扫”和第五句的“侵”都极具表现力,请赏析这两个词语的妙处。
(4分)
诗中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作具体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共10分,每空1分)。
(1)屈原在《离-》中表现自己同情百姓的苦难生活,并由此而流泪叹息的名句是
“,”。
(2)苏轼《赤壁赋》中从侧面描写客之箫声幽怨感人的两句是“,”。
(3)陶渊明在《归园田居(其一)》中以鸟、鱼作比,抒发自己渴望归隐的情感的两句诗是“,”。
(4)三岁为妇,靡室劳矣。,靡有朝矣。(《氓》)
(5),固前圣之所厚。(《离-》)
(6)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短歌行》)
(7),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兰亭集序》)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乱世才子郁达夫
唐宝民
如果要在群星灿烂的中国现代文坛选择一位名士之风和传奇色彩的作家来,恐怕非郁达夫莫属了。深沉忧郁的文风,惊世骇俗的婚恋,以及最后在异国他乡以身殉国的凄惨结局,使他的人生更具悲壮色彩。
郁达夫出生在一个风雨飘摇的乱世,似乎冥冥中注定了他的一生都将在离乱中度过。在自传中,他形容自己的出生是“悲剧的出生”。他的家庭,虽然是一个知识分子乡绅家庭,但彼时早已家道中落。更为不幸的是,出生三年后,他的父亲就去世了,从此日子过得更加艰难。多年以后,他曾这样回忆自己的童年:“儿时的回忆,谁也在说,是最完美的一章,但我的回忆,却尽是些空洞。我所体验到的最初的感觉,便是饥饿;对于饥饿的恐怖,到现在还在紧逼着我。”童年的这种经历,无疑影响了他日后的创作风格,其作品的苍凉沉郁,那种与生俱来的忧伤,那种心灵深处的苦闷,无不带有童年时代的烙印。
作为乱世才子,郁达夫与清代诗人黄仲则十分相似,黄仲则慨叹“有酒有花翻寂寞,不风不雨倍凄凉”,而郁达夫则抒发了“牵情儿女风前烛,草檄书生梦里功”这样的情怀。二人的经历和结局也相类似,黄仲则流落到山西运城,以三十岁的壮年客死他乡;郁达夫一袭青衫走马江湖,最终在印尼的苏门答腊命丧日本宪兵之手。他们是同样的清醒者,黄仲则生长于康乾盛世,但他却发出了盛世的哀音:江山惨淡埋-客,身世凄凉变楚音;郁达夫则在暗夜中叹息:悲歌痛哭终何补,义士纷纷说帝秦。郭沫若曾说:“达夫似乎很喜欢清代诗人黄仲则。他不仅喜欢他的诗,而且同情他的生活。他似乎有意去学他。”
19世纪俄罗斯文学家们塑造了“多余人”这一文学形象,成为世界文学不朽的经典,郁达夫对中国现代文学的杰出贡献,则是塑造了“零余人”这一形象。在强调自己是无用的“零余人”的同时,表达的是内心希望自己有利于国家与民族的强烈的民族意识,这与鲁迅先生致力于对国民劣根性进行疗救的努力如出一辙。虽然只是一介书生,却胸怀家国天下,“河山两戒重光日,约取金门海上盟”。罗素曾经提出过支撑人生活下去的三种动力,即“对爱的渴望,对知识的渴求,以及对于人类苦难痛彻肺腑的怜悯”。郁达夫即是这样的作家,他的创作是一个充满强烈悲悯意识的过程,而这种充满人道主义色彩的悲悯情怀,恰恰是一个优秀作家不可缺少的价值立场。
他是一个性情中人,在爱情上更是如此,一旦爱了,便不顾一切地向温暖靠近,丝毫不顾及被灼伤的危险。在与王映霞那场惊天动地的婚恋中,他表现出了火一样的激越之爱。他为她筑下了象征着爱之永恒的风雨茅庐,并发出了“死后神魂如有验,何妨同死化鸳鸯。百年人世多风雨,不及泉台岁月长”这样的感慨。然而,正所谓“浓情生爱,因爱生怖”,两个原本属于不同生活环境的人朝夕相处在一起,各自的矛盾便暴露无遗,最终导致分手的无奈结局。
1945年8月29日20时许,在印尼苏门答腊家中与朋友聊天的郁达夫被一个土著青年叫出去,从此神秘失踪。后有消息证实,郁达夫于1945年9月17日惨死于日本宪兵之手,彼时,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已取得决定性胜利,具有强烈爱国情怀的郁达夫也等到了祖国抗战的胜利,然而,尚未来得及欢呼,就以身殉国,令人扼腕叹息。郁达夫的一生,胡愈之先生曾做这样的评价:“在中国文学,将永远铭刻着郁达夫的名字,在中国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纪念碑上,也将永远铭刻着郁达夫烈士的名字。”
(选自《福建日报》)
(1)郁达夫与清代诗人黄仲则有哪些相似之处?请简要概括。(3分)
(2)作者说郁达夫的文风“深沉忧郁”,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郁达夫形成这种文风的原因。(6分)
(3)胡愈之先生曾对郁达夫的一生做了这样的评价:“在中国文学,将永远铭刻着郁达夫的名字,在中国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纪念碑上,也将永远铭刻着郁达夫烈士的名字。”请结合文本和现实,谈谈你对这一评价的看法。(5分)
第Ⅱ卷表达题(40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10分,13-15题每题2分,16题4分)
下列各组词语中,字音、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踱步(duó)蕈菌(xùn)罪愆砥砺风姿绰约
敛裾(jù)桂棹(zhào)訾詈猗郁义愤填膺
慰藉(jí)椽子(chuán)肄业袅娜背道而弛
房檩(lǐng)啮噬(shì)勖勉贻误闲情逸志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20XX年10月底,位于兰州市城关区滩尖子的万达百货盛大开业,从早到晚商场里的购物者,充分显示出兰州市商贸行业蓬勃发展的势头。
②甘肃省教育厅的领导指出,提升教师的人文素养是一个必须引起重视的问题,因为这与育人质量的提高。
③金融危机从发生到蔓延,经济学家曾先后用英文字母V、U、L、W的形状来为世界经济走势画像。这给我们传达出一个信息:金融危机现象复杂、形势严峻,即使是受过专门训练的经济学家也难以做到。
④诸葛亮地坐于城楼之上,抚琴远望,只见司马懿在城下按兵不动,疑虑重重。
不绝如缕息息相关明察秋毫安之若素
络绎不绝休戚相关明察秋毫泰然自若
络绎不绝息息相关一叶知秋泰然自若
不绝如缕休戚相关一叶知秋安之若素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大革命失败以后,因为严酷的斗争现实使朱自清陷入极度的苦闷和彷徨,因而心里“颇不宁静”。
上个月,109名编剧就琼瑶女士起诉于正一案发表联署声明,表示在道义上支持琼瑶依法-的主张,谴责一切抄袭、剽窃、非法改编他人作品。
记者从20XX年9月出台的教育部高考招生新政中了解到,高考的考试科目不仅发生了变化,而且高校自主招生等方面也将有所调整。
习-在南京-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上发表讲话时强调,历史不会因时代变迁而改变,事实也不会因巧舌抵赖而消失。南京-惨案铁证如山,不容篡改。
在语文必修2的课文中,我们随着几位作者游览了不少风景名胜。假如你到下列景点中的其中一处去旅游,请你在景点的留言簿上写一段话。要求运用比喻或拟人的修辞手法,能够体现出该景点的自然、人文景观特点,表达要鲜明、生动,不超过40个字。(4分)
①浙江省绍兴市兰亭景区
②湖北省黄冈市东坡赤壁景区
③安徽省含山县褒禅山景区
五、写作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30分)
女孩满怀感激地吃完老婆婆端给她的馄饨,眼泪止不住地流。“你怎么啦?”老婆婆关切地问。她忙擦眼泪,说:“我跟妈吵架,妈把我赶出来了。你不认识我,却愿意煮馄饨给我说,比我妈还好。”
老婆婆听了,平静地说:“孩子,你怎么会这么想呢?难道-煮了十多年的饭给你吃,还抵不过我的一碗馄饨?”
语文高一试卷 第7篇
第Ⅰ卷 (阅读题共70分)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过去几年,真人秀这一从西方舶来品,在体验了超乎寻常繁华的同时,也深藏着隐而未现的危机。在不加节制和恶性竞争的市场环境中,开始变得越来越“假”,甚至在公众言谈中成为“过气艺人”夺眼球、搏出位的“孤注一掷”。“我们将毁于我们所热爱的东西”这是赫胥黎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的预言。他所担心的正是文化演变成感官刺激和物质欲望的概念碎片,而真理则被掩盖于日常生活的琐屑狂欢之中。
从规律上看,任何一种节目形态发展的过程都要解决三个问题:第一个是“有人看”,第二个是“有意思”,第三个是“有意义”。目前中国的真人秀节目已较为顺利地完成前两个阶段的任务,如《中国好声音》等现象级节目为代表的真人秀的节目形态,在很短时间内完成了对外国模式的完整移植和精细改造,并将自己打造为当代社会最显著的视觉奇观之一。当前应着力解决第三个问题,它不但最难解决,而且也最“性命攸关”。
“真人秀”的本质虽是“秀”,但特色在于“真”。这个“真”字,既包含节目形态设计上的真实性考量,即以“记录”而非“虚构”作为叙事和表现的主要手段;也明确要求节目在文化价值上承载一种不造作、不浮夸、不炫耀的本真的生活态度。我们发现,在电视业更为发达的国家,真人秀是以普通参与者为主要形式的,明星真人秀并不是主流。素人真人秀节目对普通人的人性、情感和存在状态的真实呈现,以及赋予普通人的生活更高的透明度和合法性,被广泛视为电视文化的一种高贵态度。
也许是因为处于初级阶段的原因,中国的真人秀仍高度依赖“明星制”,在价值倾向上也极为倚重商业逻辑和消费主义。“素人”的概念虽很早即被提及。但囿于电视产业的独特结构,真正有影响力的节目罕见。反而是在网络自制领域,一些新潮的生产者更好地捕捉了真人秀在形态和内涵上的发展规律,推出了兼容“有意思”和“有意义”的素人实境秀,比如腾讯视频《我们15个》将15个背景迥异的普通人置于平顶的封闭空间,进行全天24小时、一年365天的完全呈现,便在形态上十分符合真正意义上的真人秀文化要求。
不过,如果将中国的素人秀和欧美国家的主流素人秀相比,我们发现,风靡全球的《幸存者》和《泽西海岸》等节目更多强调冲突的因素,如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冲突,这与西方文化对个人英雄主义的推崇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却也不避免带来低俗化的可能;而《我们15个》等素人秀却更强调“社群”的概念,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这显然也是中华文明传统的要旨所在。
概而言之,真人秀节目与文化和价值的土壤相脱离,则必然会演变成“为娱乐而娱乐”的虚无态度。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互联网视频行业的崛起,新兴的节目生产主体逐渐意识到随着明星资源的耗尽和观众审美的疲劳,那种以“外国模式、明星出位、粉丝互掐”为传播特征的真人秀必将走向“真实”的对立面并将其在过去几年中积累的文化资源消耗殆尽,形态上的“素人”和“真实情境”以及文化价值上的回归主流,才是令真人秀焕发青春活力的必由之路。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项是
中国目前的真人秀节目应扭转渐趋于“假”的趋势,追求形态上的“素人”和“真实情境”以及文化价值上的回归主流。
以《我们15个》为代表的素人实景秀,兼容了“有意思”“有意义”,从形态角度看很是符合真正意义上的真人秀文化要求。
中国真正有影响力的素人真人秀很少,这与尚处于初级阶段的中国真人秀在价值倾向上极为倚重商业逻辑和消费主义有关。
欧美主流真人秀多强调冲突因素,中国素人秀更强调社群概念,与西方文化强调集体主义而中华文明推崇个人英雄主义相关。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国内真人秀节目是从西方舶来的,现阶段已完成了对外国模式的移植和改造,并且被打造成了当代社会最显著的视觉奇观之一。
国内真人秀节目因“假”而受到公众批评,与不加节制和恶性竞争的市场环境有关,甚至成为某“过气艺人”搏出位的平台。
国内真人秀节目太依赖“明星制”,素人秀尚未成为主流,但在网络自制领域,“有意思且“有意义”的素人秀已经出现。
国内真人秀节目很多不追求“有意义”,如果渐渐与文化和价值的土壤脱离,就会演变成“为娱乐而娱乐”,这不利于其成长和发展。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真人秀节目的“真”是指在节目形态设计上以“记录”而非“虚构”作为叙事和表现的主要手段,在文化价值上承载本真的生活态度。
赫胥黎关于真人秀节目“演变成感官刺激和物质欲望的概念碎片”的担心,在不加节制和恶性竞争的时常环境中很有可能会变为现实。
以“外国模式、明星出位、粉丝互掐”为传播特征的真人秀将走向“真实”的对立面。两个重要原因是明星资源耗尽和观众审美疲劳。
真人秀节目从形式上看,可以分为两种:明星真人秀和素人真人秀。前者是明星出镜,后者是普通人上场,后者比前者更有发展前途。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贾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文称于郡中。河南守吴公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文帝初立,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故与李斯同邑,而尝学事焉,征以为廷尉。廷尉乃言谊年少,颇通诸家之书。文帝召以为博士。
是时,谊年二十余,最为少。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谊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诸生于是以为能。文帝说之,超迁,岁中至太中大夫。
谊以为汉兴至二十余年,天下和洽,宜当改正朔,易服色制度,定官名,兴礼乐。乃草具其仪法,色尚黄,数用五,为官名悉更,奏之。文帝廉让未皇也。然诸法令所更定,及列侯就国,其说皆谊发之。于是天子议以谊任公卿之位。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乃毁谊曰:“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于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议,以谊为长沙王太傅。
谊既以谪去,意不自得。及渡湘水,为赋以吊屈原。屈原,楚贤臣也,被谗放逐,作《离骚赋》,其终篇曰:“已矣!国亡人,莫我知也。”遂自投江而死。谊追伤之,因以自谕。
后岁余,文帝思谊,征之。至,入见,上方受厘,坐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谊具道所以然之故。至夜半,文帝前席。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乃拜谊为梁怀王太傅。怀王,上少子,爱,而好书,故令谊傅之,数问以得失。
是时,匈奴强,侵边。天下初定制度疏阔诸侯王僣拟地过古制淮南济北王皆为逆诛谊数上疏陈政事多所欲匡建。
梁王胜坠马死,谊自伤为傅无状,常哭泣,后岁余,亦死。贾生之死,年三十三矣。
(节选自《汉书·列传十八》)
【注】①受厘:厘,胙肉,祭过神的福食;受厘,一种祈神降福的仪式。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天下初定/制度疏阔/诸侯王僣拟地/过古制淮南/济北王皆为逆/诛谊数上疏陈/政事多所欲匡建。
天下初定制度/疏阔诸侯/王僣拟地/过古制淮南/济北王皆为逆诛/谊数上疏陈政事/多所欲匡建。
天下初定/制度疏阔/诸侯王僣拟/地过古制/淮南/济北王皆为逆诛/谊数上疏陈政事/多所欲匡建。
天下初定制度/疏阔诸侯/王僣拟/地过古制/淮南/济北王皆为逆/诛谊数上疏陈/政事多所欲匡建。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诸家”:指“诸子”,先秦时期的各学派。
“博士”:旧时指称某些从事服务行业的人。
“正朔”:一年的第一天。古代改朝换代,要改定正朔。
“国”:指诸侯或侯王的封地。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皇帝每次下令讨论的问题布置下来,年长的意见,等年龄最小的贾谊一一回答后,才各自说出他们的意思,以此显示自己的才能。
贾谊提出了改订历法,改变车马服饰的颜色,订立法令制度,确定官职名称,振兴礼乐的主张,虽未及实行,但却受到了皇帝的赏识。
贾谊的才能遭到当时的权贵们的嫉妒、诋毁,以致汉文帝后来也疏远了他,不采纳他的意见。贾谊因被贬官,意志没有得到施展,而以屈原自喻。
汉文帝征召贾谊回京城长安,通过对鬼神的原本的谈论,汉文帝认为自己仍然远远比不上贾谊,于是任命贾谊作梁怀王的太傅。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文帝初立,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故与李斯同邑,而尝学事焉,征以为廷尉。(5分)
(2)屈原,楚贤臣也,被谗放逐,作《离骚赋》,其终篇曰:“已矣!国亡人,莫我知也。”(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其二)
李白
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
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
【注】①唐肃宗乾元二年秋天,李白历经流放夜郎、途中遇赦、幻想被用、希望破灭的一连串大喜大悲的心路历程之后,与贬官岭南,行经至岳州(今湖南岳阳)的族叔刑部侍郎李晔相遇。②耐,通“奈”,如何,怎么。
第三句“赊”字有怎样的特点和表达效果?请简要分析。(5分)
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在《蜀道难》中,诗人运用五丁开山的神话,写出了蜀道的险阻的诗句是:, 。
(2)《咏怀古迹(其三)》中杜甫用高度概括的语言叙写王昭君远嫁异域荒漠的悲凉的诗句是:
, 。
(3)苏轼《赤壁赋》中“客”的箫声悲凉异常,“ , ”两句极尽描写了这一音乐声足以让天地万物为之动容。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牛角梳
高薇
“你,你这个死脑筋啊,就是不听人劝……”一推开病房的门,就听到了娘一连声的嘟囔。
“怎么了,爹又有什么让你不开心的?”我放下手里的东西,问娘。娘见是我,高兴地迎上来,说:“你咋回来了?听你表叔说,政府对当年战争中为解放军担过担架的人都有补助,可你爹是救了一条命啊,咱们手里又有证据。唉,这个死脑筋啊……”娘说着话,张张合合的嘴里,不断露出几颗透风的缺齿。
“娘,现在生活好了,爹不愿说就算了。”我一边说,一边从提来的塑料袋里往外拿东西,水果、食物和日常用品都有。
“娘是想,小强马上就大学毕业了,得找工作,咱们两眼一抹黑,没个帮忙的人也不行啊,听说你爹救的那人可不得了,现在是省里的大官了,要是能联系上……”娘晃动着胖胖的身体,拿起暖壶,往杯子里倒了一杯水,放到床头柜上,然后,背对着爹的病床,目光朝着窗外呆望着。
“这……”一说到儿子小强,我心里不由一动。前几天,我在千里之外的广州接到了儿子从东北打去的电话,儿子说他想去大西北。一起打工的同事就有那边过来的,他们说平时连水都喝不上,更何况儿子是学矿业开采的,还能到什么好地方?
摸摸杯子,水不是很热了,我端起来,递到爹嘴边,一直闷着头不理人的爹这时才抬起头看了我一眼,然后长长地出了一口气。爹朝我摆摆手,终于说出一句话:“不喝。”然后,又把头勾下去。
“爹,娘说得其实也有道理……”我把杯子重新放下,小心翼翼地说。爹突然抬起头来,瞪了我一眼。我从口袋里掏出烟盒,抽出一支,给爹递到手里。
“不行,医生嘱咐过,不能抽的!”娘这时转过头,着急地朝我摆手。
“酒不让喝,烟再抽不上一口,你还想不想让我活!”爹的话一出口,娘刹时闭了嘴,脸上一阴,不再说话。
“真想一口气喝上一杯老白干,那才叫痛快!”爹沉静的目光朝我望了一眼,马上转向窗口,脸上现出一种幽思的神情。爹的话向来不多,只有喝了酒后才会滔滔不绝,娘总是说爹一喝酒就不是爹本人了,那是神魔附了体。就是那一次,爹在和表叔一人喝了半斤老白干后,才向我们说起他当年救人的事,末了还翻箱倒柜找出一个幽黄色的牛角梳,摸着上面的名字对我们说,看看,这就是省里那个大人物,在电视上经常露面呢。他在咱后园里待了半个月,他家里是地主,爷爷给每个孙子一个牛角梳,上面刻着名字。正为穷日子发愁的娘一听来了劲,说那还不赶紧去找啊,找到这大人物,就不信他不帮咱。爹一听,马上闭了嘴。第二天,娘和我再问时,爹闭口不提,只说是喝醉了说胡话,一点不记得了。此后,那个牛角梳也不见了。
烟雾盘旋着,一圈圈从爹的嘴里涌出来,爹的脸在我面前变得模糊起来,屋子里一片沉寂,我们三个人都沉默着,谁也不想先开口。
半晌,爹终于对我说:“你说,当年咱们救人,是为了今天让人家回报吗?”
“这……”
不是求回报,可真正遇了事,让他帮帮忙,对他那种位置上的人来说,不过是举手之劳,又有什么不可以?我心里这样想着,但当着爹的面,却没说出来。
“当年的事,谁遇到也会那么做,救人,是凭了做人的良心,现在看到人家发达了,再去求回报,就不嫌丢人?”爹终于吐出最后一口烟,将烟蒂扔进床前的垃圾桶里。
爹的话让我无话可说,娘只是喘着粗气,不再理爹。
没想到的是,这次在医院里的见面,却成为我和爹的永别。和爹临别的最后时刻到了,我忽然想起了那个刻着名字的牛角梳,娘似乎明白我的意思,颠着脚四处翻箱倒柜地找。还没等我从娘手里接过来,紧靠着我的儿子一把拿过去,看了看上面的名字,若有所思地问:“爸,这牛角梳,是怎么回事?”
“这个……”
“这个人的东西怎么会在咱家里?”
我一把从儿子手里夺过那把泛着金黄光泽的牛角梳,用手抚了抚,然后郑重地向爹的灵床走去。
“爸……”
“儿子……”
儿子和娘的喊声在身后响起,我迟疑着,站住了。
那把牛角梳,在我手里,泛着幽幽的黄色的光。
(略有删改)
(1)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这篇小说通过一家人围绕牛角梳展开的对话,写了一个感人的故事,集中展现了人物的性格冲突,凸现了“爹”的高贵品质。
“爹的话一出口,娘刹时闭了嘴,脸上一阴,不再说话”这一细节表现了母亲既心痛“爹”,又理解“爹”的行为的矛盾心理。
“摸摸杯子,水不是很热了,我端起来,递到爹嘴边……”从前后文推断,“我”端水的动机是想跟“爹”提要求。
“此后,那个牛角梳也不见了”是“爹”怕我们一不小心把这么珍贵的东西弄丢了,而把牛角梳藏起来了。
结尾有关娘和儿子的语言描写,成功地烘托了人物的内心活动:他们都希望“我”留下牛角梳,当作求人的信物。
(2)这篇小说以“牛角梳”为中心来叙事写人,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6分)
(3)小说在刻画“爹”这一形象时,突出了他什么形象特征?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
(4)小说为什么以“那把牛角梳,在我手里,泛着幽幽的黄色的光”结尾,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鬼斧神工黄永玉
杨先让
黄永玉著了一本《比我老的老头》,最后列写了我,其实他比我大五六岁。那是他一贯的幽默调侃,也说明他对我在为中国民间美术上流的汗水的同情、鼓励和肯定,更说明我们之间的友谊。
我和黄永玉在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风风雨雨相处几十年,应该说知根知底。细想不然,他总有让你刮目相看、让你惊叹不已的时刻。
1953年,他带着全家来到北京,进入中央美术学院执教。各种-他都经过了,挨批判也批判过,斗也斗过,被红卫兵毒打过。人们的身心都在被改造、被扭曲着,而黄永玉他那艺术家的性情依然故我,照样该玩猎枪玩猎枪、该养狗养狗、该养猴养猴、该听音乐听音乐、该谈古今名著谈古今名著、该讲笑话讲笑话……照旧不变的黄永玉。
在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队伍中,他绝对是个异类。他不属于徐悲鸿教育体系里的成员,他的技艺是在他常年流浪的生活中,在抗战动荡中,一点一滴锻炼自学出来的。他深知艺术上独树一帜、不雷同的重要,因此他的插图、漫画、木刻版画都姓“黄”。当他来到中央美术学院这座洋学堂时,看到徐悲鸿带领众教师在画素描写生时,他说:“我和张光宇都看傻了。”其实他才不傻,他都看在眼里。他不会放过吸收好的技能与事物的一丝一点。
1972年,我们都在河北省石家庄的农场接受劳动改造,忽然上面宣布可以适当练练笔作画了。我和黄永玉拿起水彩对着向日葵写生。后来他提出互换作品,他说:“你的画法我想给儿子黑蛮看看。”又悄悄对我说:“将来回北京,我要大画、画大画……”后来果然如此,他的确大画特画,而且越画越大。
“-”后,黄永玉的才气简直是一种爆发性的“井喷”,当然,国家的形势也发生了大的变化。人们都在加倍努力地去补偿失去的年月,可是很少能有人比得上黄永玉所发挥的奇光异彩那么夺目。劳丁(丁井文)生前曾感叹:“黄永玉是个鬼才,画得好,文章好,肚子里东西太多、太神奇。”我更料想不到他的雕塑、诗歌也那么精彩。他一直在写长篇小说《无愁河上的浪荡汉子》,大家说,越写越好。真是神了。
他80岁大展时,曾问我:“你在北京吗?”我回答:“我在休斯敦,恐怕回不去。”他叹了一口气。这次他的90岁大展的开幕式我是参加了,使我惊叹不已。
从80岁到90岁这10年,黄永玉拿出来的作品,以荷花为主,横的竖的、长的方的、工笔的写意的、浓的淡的,每幅都体现的是不同情调。一会儿是交响乐,一会儿是四重奏,一会儿是小夜曲,一会儿是诙谐曲,将荷花画得千姿百态,美不胜收,每幅都具备着精湛的技艺和诗意,引人入胜。他真不愧是万荷堂主人,吃透了荷花的神韵,怎么画都美,都耐看。
从当年中央美术学院北面的两间小屋,到北京火车站旁边的罐儿胡同的小暗室,再到后来的万荷堂、家乡凤凰城内的玉氏山房以及香港、欧洲,黄永玉都坦然地一一走过,都在那里创造过自己的艺术辉煌。
前年,当我在万荷堂看到他给荣宝斋画的巨幅富丽堂皇的《彩荷》时,我是真傻了。我说:“永玉呀,在你的画前我不会画了,望尘莫及了……”
对黄永玉我是这么想和理解的。正如高尔基写《我的大学》,是生活的磨炼哺育成长的。黄永玉正是接上了中国20世纪20年代到30年代和40年代的文脉地气。他从自己具备现代知识的父母那里、从后来的文化界精英那里、从美术界一些精英人物身上、从中外古今书本杂学里陶冶汲取滋养,加上在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中的所见所感,他那特有的土家族的天性,再加上他的聪明和勤奋,这些都是认识黄永玉的前提。
而今我们看他的巨幅彩绘,充满了朝气,哪里像是90岁老人之作?去年画的巨作《春江花月夜》,更不能不令人赞叹。
黄永玉有一种人格魅力。他不大下馆子,不会喝酒交际。他的伙食:辣子加大米干饭就是了。可是他的各路朋友很多。
与黄永玉在一起,哼着20世纪30年代的歌曲,聊起各种典故,再听着他讲讲笑话。他抽着烟斗,我们喝着茶。呵,那真是一种享受。
黄永玉的出现,是中国当代文艺界的一大骄傲。他的名言:活着就是胜利。那么,祝他健康,继续多多地创作出沁人心脾的艺术财富来,准备下一个10年大展吧。
(选自《人民日报》,20XX年9月22日)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虽然杨先让比黄永玉年轻,但黄永玉为了表达对杨先让在为中国民间美术上所作贡献的鼓励和肯定,还是把杨先让写进《比我老的老头》。
黄永玉当年亲历了各种-,但是因为他在艺术上能够独树一帜,所以环境对他影响不大,他该做什么就做什么。
黄永玉之所以够创造过自己的艺术辉煌,不仅因为他天资聪明,更主要是因为他既汲取古今文化艺术的养分,又接上了中国20世纪20-40年代的文脉地气。
黄永玉是生命力和创作力都很旺盛的艺术家,他90岁画的《春江花月夜》没有暮气,反倒比年轻人更有青春朝气。
黄永玉喜欢画荷花,从80岁到90岁的十年里,作品几乎都是荷花题材,形式多样,情调各异,但都具有浓郁的诗意。
(2)文中引用劳丁的话,起到了什么作用?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3)文中“我和张光宇都看傻了”和“我是真傻了”之间存在怎样的联系?请结合文意,简要赏析。(6分)
(4)为什么说“黄永玉的出现,是中国当代文艺界的一大骄傲”?结合文意,谈谈你的看法。(8分)
第Ⅱ卷 (表达题 共80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胡歌坐下来看剧本时, 。等到他表演时,他仔细揣摩人物心理、台词,完美演绎了“梅长苏”这个角色。
②卢嘉川不说话了,他好像陷入了沉思,正襟危坐, ,苦苦地思索着、回忆着过去发生的一切。
③那时候,知识的总量还没那么大,如果你几十年 ,就可把所学专业的门类全
部拿下。
目不转睛 目不斜视 目不窥园 目不斜视 目不转睛 目不窥园
目不窥园 目不转睛 目不斜视 目不斜视 目不窥园 目不转睛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央视对电影《狼图腾》做出特别报道,不仅是由于该片的口碑及其社会影响力,更是因为其在春节期间排片比例与票房规模呈现出的逆势增长。
网友们指责四川凉山某县的高考状元大学毕业后以一种自暴自弃、自甘堕落的方式沦落为流浪汉的行为是不负责任的。
中国传统民居由正房二东厢、西厢、倒座和中间天井构成,无论是北方四合院、南方厅堂或上海石库门,都是这种适于合家聚居的结构。
普通人身上涌现出的道德力量,向整个社会传递出强大的正能量,在广大群众中形成了一种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争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者。
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3分)
黑火药是在中国最先使用的,外国人也很喜欢中国的烟花,但是对春节期间的这种集中燃放则不感冒。
。总之,烟花爆竹并不是我们必须保留的一种传统,并不是可以去称之为民族骄傲等等的。
并且中国的烟花文化受外国人喜欢,而鞭炮文化则较少有人接受。
并且鞭炮文化较少有外国人接受,而中国的烟花文化则受他们喜欢。
并且外国人喜欢中国的烟花文化,却较少有人接受鞭炮文化。
并且较少有外国人接受鞭炮文化,而他们却喜欢中国的烟花文化。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下超过15个字。(15分)
作为立国之本的教育是需要有理想主义色彩的。无论追溯孔子的传统,还是古希腊的传统,从本质上说,教育的真谛都蕴含在独立和自由当中。教师要凭着独立、自由之精神,在知识和精神世界里驰骋。学生 ① 。老师与学生,老师与老师、学生与学生,他们的生命相互碰撞,相互连接,在课堂内外彼此启迪,彼此建造,彼此成全。通过教育每个人的思想天空进一步拓宽,每个人精神的翅膀进一步展开。这样的教育才是令人向往的,也是现实中所匮乏的。
② ,教育绝不可能成为立国之本,在一个教育普及的时代里,。
阅读下面两则招聘广告,按要求答题。
某外国银行:(1)高中毕业。有实践经验者优先。(2)细心,注意细节;耐心,友好。(3)能够意识到销售机会,主动向客户介绍企业产品。(4)有很强的服务意识和沟通能力。
某国内银行:(1)本科学历。英语4级以上,电脑2级以上。(2)身高米以上,五官端正。(3)有较好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长于沟通。(4)附5寸生活照片。
请就两则广告的招聘条件加以对比评述。(6分)
六、写作(6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日前,湖北某大学出台规定,所有学生在校期间必须参加一定课时的义务劳动,并纳入素质学分,不参加或者参加次数不够的,将不能拿到毕业证。该校负责此项工作的团委副书记介绍,劳动课纳入素质学分,本意不在打扫卫生,重在培养95后大学生劳动意识,该自己做的事自己做,如洗衣、打扫卫生等。
这一举措引发了人们的热议。有人反对,也有人支持。
对于以上材料,你怎么看?请你以“吾亦鸣”为笔名给该校团委写一封信,阐述你对这件事的看法,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语文高一试卷 第8篇
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高一学生有了学习语文 的乐趣,才会发觉其中的乐趣。而发现了学习语文的乐趣,才能有利于高一学生去持之以恒的学习语文。很多高一学生学不好语文的根本原因就是觉得语文很无聊,要记要背的东西太多,所以根本不想去学,所以成绩也就提高不了。
2、语文是需要长期积累的。学习语文是需要有一个积累的过程的,不能一蹴而就,只有长期积累才能使语文学的更好。平常积累语文,就需要高一学生大量的阅读和背诵,这些不仅能够丰富你的语文知识,还能陶冶你的性情。在这个过程中,高一学生还可以准备一个记录与摘抄的本子,在阅读的过程中,把好句子或是你认为有意思的句子摘抄下来,把他们变成自己的东西。坚持下去,你的语文水平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
3、积累作文素材 。作文 是语文试卷中的必考题,想要写出一篇高分作文,就要在平常的时候多看书,多积累素材,尽量把书中所讲的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这样写作文的时候才会文思泉涌。在积累作文素材的时候,不要单纯的记背内容,你可以去思考它的内涵、写作方法以及作者的思路,再把其中好的方面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取人之长以补己之短。
4、很多高一学生还不能很好的转变自己的学习思维和思考方式,导致高一学习语文的过程中还存在很多不良的习惯,像是书写不规范,课堂听课效率不高,复习不及时,课堂上讲过的内容,或是已经训练过的内容,甚至是反复训练的内容,掌握的还不够好,这些都是高一学生语文成绩得不到提高的阻碍,想要学好语文,一定要改变这些问题。
语文高一试卷 第9篇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化自信需要有底气,要强化文化自信,我们一定要弄清我们自信的底气何在中华传统文化是文化自信底气之根。中华传统文化在发展的早期,各种思想学派精彩纷呈,多角度地体现中华智慧的全面性和丰富性。恩格斯说过:“在希腊哲学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中,差不多可以发现以后的所有观点的胚胎、萌芽。”这个论断同样适用于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历思想学派众多,各有持论,各有辉煌,虽有差异,但不是彼此隔绝。中华传统文化是由各派思想从各种角度切入的关于宇宙人生、治国理政、立德树人相异相成的大智慧,取之不竭、常用常新。
以儒学为主导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是人文文化,它最关注的是现世而非来世,中华传统文化的现实关怀,并非没有超越性和神圣性。中华传统文化把为国家为民族而勇于牺牲作为价值,其自身就包含超越性,即超越个人的利益,心中有“大我”而不是“小我”;具有神圣性,因为它怀有崇高的理想和信仰,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以身殉道、以身殉国,而不是临难图苟免,贪生怕死。
中华文化的创造性和时代性特征,中华文化的生命力,也是我们文化自信的底气存在。我们的文化历经5000年发展从未中断,全赖这种创造力。一种没有创造力的文化,就是没有生命力的躯体。尤其处在发展迅速、风云变幻、竞争激烈的当代世界,一个国家仅仅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而不能创造出与时代相符合的当代文化,不会拥有足以自信的文化底气。文化遗产是历史,它代表先人的创造和智慧。一个民族的文化不仅要有传统性,还要有现代性。因为传统文化遗产要发挥它泽被子孙后世的作用,不能只依靠祖先的荫应,而应该是后世子孙的继承、发展和创造。历史证明,民族文化遗产无论怎样丰富,后代都不可能坐享其成。这是北非、西亚曾经辉煌的文明古国的当代命运告诉我们的真理。
文化自信的底气不仅来自传统的辉煌,而且更有赖于现实的灿烂。当代的红色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增强了我们文化自信的底气。红色文化承载着多少代共产党人和革命者的心血,无论是昂首阔步带镣长街行,或是被暗暗处决,或者是战死沙场,都是在为理想和信仰而牺牲。这种为国家为民族为人民而牺牲的理想和信仰,是神圣的和超越自我的。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以人民利益为中心的文化,是为了人民过上最美好生活的文化。可以这样说,当代中国文化自信的底气,既来自我们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丰富性与和而不同的包容性和创造精神,也来自体现自强不息民族精神的红色文化的革命性、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性和导向性。在当代,如果不重视红色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作为中华文化重要构成这一现实,就很难全面理解当代中华文化的底气由何而来。
(摘编自陈先达《文化自信底气来自中华文化的特质》)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中华传统文化思想学派精彩纷呈,各个流派坚持自己的观点,彼此观点截然不同。
中华传统文化具有超越性和神圣性,其集中表现为心中有“大我”而不是“小我”。
中华传统文化要发挥泽被子孙后世的作用,离不开后世子孙的继承、发展和创造。
中华传统文化丰富性与和而不同的包容性和创造精神才是中国文化自信的底气所在。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文章引用恩格斯关于希腊哲学的论断,论证了早期中华传统文化的全面性和丰富性。
文章第四段重点阐述文化自信的底气与文化源远流长的生命之力的内在联系。
文章用北非、西亚曾经辉煌的文明古国的当代命运为例反证了文化创造力的重要性。
文章先提出问题,接着从多个角度逐层进行分析,论证严密,逻辑性强。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只有清楚地知道了我们文化自信的底气,才能真正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
中华文化之所以历经5000年发展从未中断,是因为中华文化具有创造力。
一个国家只有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才能创造出与时代相符合的当代文化。
要弄清当代中华文化的底气,就必须认识到红色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当代文化重要构成。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每题共3小题,15)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4~6题。
枪王胥得意
就在新兵老兵汗淋淋地背着枪唱着歌从操场上归来的时候,中尉出现在了连队的门口。踏步的队伍立定后,向左转。中尉正好在队列前站着。
干部科的干事指着中尉说这是新来的指导员。连长从队列一旁跨出,三步并成两步。连长的手握住了中尉的手。
连长一脸的欢迎。在干部科干事介绍过中尉的经历和优点之后,连长的掌声就像是点燃了爆竹一样,连队的门前响起一片掌声。经久方息。中尉的脸被掌声击得通红。中尉把左右两侧的眼镜腿正了两下后,又在鼻梁上推了一下。中尉点了一下头。算是和战士们认识了。然后,中尉退到了队伍的尾上。
战士们在值班排长“解散”的口令音还没落时,大喊一声“杀”后,一下子就散在了楼里。中尉在连长、排长们的陪同下往楼里走。
老兵端着一盆水从走廊急急地走。水珠从盆里跳出来,在中尉的脚前溅成了水花。急什么你?连长吼。老兵刹住身,放下盆,贴墙站住,一动不动,紧绷着嘴。连长拿手指在老兵眉心处用力点了一下后和中尉一起往楼梯上迈。中尉回头看了一眼,老兵吐了下舌头,把拇指和食指勾成两个圆圈罩在了眼睛上。中尉心中顿时有了一种被枪刺扎了一下的感觉。
中尉在不到一周的时间内已经把老兵从家庭到爱好了解透了。其中仅有的一次和战士洗澡时,中尉还发现老兵的肚脐处有三个痦子呈三角形长着,一大两小。大的像黄豆般,小的如绿豆,左边的小痦子上还长了一根一厘米长的汗毛。由此可见,中尉对老兵是相当“关心”了。同时,中尉还发现,老兵在连队有着极高的威信。可以说,一呼百应,包括连长也高看他一眼。因为老兵的档案里装着三个三等功。团里、师里、军里三级比武的,都是第一。在他班里待过的兵,再孬的军事训练在连队也能排个前十名。老兵跑五公里时,在腿上缠两个沙袋落谁几百米不叫欺负人。尤其老兵打枪,瞄七不打八,说十不是九,指哪儿打哪儿。人称枪王。老兵的缺点就是文化少,脾气暴。
中尉每次见了老兵都笑。老兵感觉就是皮笑肉不笑那种笑。有时笑得老兵心里就没了底。
因为老兵是老兵,是连里最老的兵,老兵就要拿出老兵的架子。那次射击之后,老兵把枪在空中抛出一条弧线。枪落在了中尉手里。老兵说,让指导员给大家表演一下枪法。空气一下子凝住了。兵们愣愣的。中尉从左边正了一下眼镜,从右边正了一下眼镜,从鼻梁上又推了一下眼镜。中尉笑了。这么多人,都留点面子。枪在空中划出了一道弧线又落在了老兵手里。
老兵一屁股坐在地上。枪托“啪”地折了回去。老兵挥手骂,你们新兵蛋子看什么热闹,训练去。
火辣辣的太阳正当头的时候,老兵枪膛里的子弹在靶子的中央穿出了五个洞。老兵把迷彩帽倒扣在头上。老兵把靶子往中尉眼前一扔。老兵冲中尉嘿嘿地笑。老虎连可不养不行的人呢。
中尉接过枪。一个点射清脆地响过。中尉问,我眼神不好使,打两枪服不?
打一百枪老虎连也有子弹。
通信员从远处靶沟边跑了过来。两只血淋淋的麻雀落在了老兵和中尉之间。老兵看见麻雀的眼睛已被穿得血肉模糊。
老兵背起枪走了。
圆满完成任务。通信员把一支沾着鸟血的长铁钉举在了中尉的面前。中尉和通信员相视一笑。
老兵再从训练场上出现时比以前训得还认真,辅导新兵比以前更耐心。老兵再也不允许任何人叫他枪王,只不过他一直没弄明白,指导员看似无意的两枪怎么就那么神奇地击中了两只鸟的眼睛。而且有一次指导员和他唠嗑时,还讲到他肚脐处长了三个两大一小一个长着一根一厘米长汗毛的痦子。老兵觉得中尉的身上有一种威慑,尤其是他习惯性地用手左边一下右边一下中间再一推眼镜,然后一笑时。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中尉把左右两侧的眼镜腿正了两下后,又在鼻梁上推了一下”一句运用动作等描写,勾勒出一个文质彬彬的指导员形象。
中尉心中有“一种被枪刺扎了一下的感觉”,是因为他受到了老兵的羞辱,这也为后文他接受老兵挑战埋下伏笔。
中尉仅仅用了不到一周的时间,就对老兵有了通彻的了解,哪怕是身上的痞子也了如指掌,可见中尉对工作细致认真的态度。
结尾写到“老兵觉得中尉的身上有一种威慑”,表明老兵心中已认为枪法过硬的中尉才是真正的“枪王”。
请简要分析老兵这一人物形象。(6分)
有人认为画线段有多余之嫌,可以删除;也有人认为该段内容是情节发展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不可删除,你同意哪种观点?请说明理由。(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全国两会期间,“三点半难题(学生三点半放学后的托管问题)”备受关注。
全国范围内的学校,是否要利用放学后的时间办托管班,在过去十年里经过了一个反复的过程,从儿童成长发展利益化的角度看,大量实证显示,由学校延时看护的解决问题方式,总体上并不利于儿童成长发展。
之所以有很多人倾向于学校看护,是由于他们在观念上进入一个误区,认为孩子只能在学习和家庭两点一线的空间里生活,要么在学校,要么在家庭,父母没有时间看管的时候就交给学校。
事实上,在这种观点的支配下,中国儿童损失了很多成长发展中必要的亲身体验。小学阶段的孩子对自然最为敏感,需要机会去感受自然,当下除了农村孩子还有些这样的机会,城镇孩子这样的机会少之又少,造成孩子后期成长发展的缺陷;中学段的孩子开始对社会敏感,使他们了解社会问题的时期。
而当下由于把孩子几乎封闭在学校和家庭里,只有闻知,缺少亲知,养成大量宅男宅女。知性不是和性格缺陷,让他们此后的发展受到局限,这也是中国学生与国外学生存在差距的一个方面。
(摘编自储朝晖《不能把责任全推给学校》)
材料二:
下面是一小学生对同学进行的调查数据统计:
你三点半放学后常做些什么(选择最主要做的三项)?统计结果是:
如果你能任选而且条件差不多,三点半放学后你愿意常在哪里学习或玩耍(可以多选)?统计结果是:
材料三:
我国有不少群国组织。这是一种独特的制度优势。改革开技以来各类社会组织日渐发达.构筑了广阔的社会空间。不妨借着改革的东风。把”三点率之后”的时间交给群团组织和社会组织。各级共青国.少先队组以可以通过丰富多形的团日,队日活动进行植心价值观教育。妇联可以开展青少年自教育.科协为孩于们半办科晋讲座,文联开设文艺课堂,作协的老师讲讲文学经典,记协拉起小记者的+-其化各类专业性公益性社会组织以及有资质的培训机构也可以各尽所长专与其中。
(摘编自胡一峰(“课后三点半”不应成为一种负担》)
材料四:
近年来,不少地方的教育行政部门尝试通过“弹性离校”的办法,破-解“三点半难题”。据报道。自20XX学年开始,上海市教委就在全市小学逐步试行放学后“快乐30分”活动,供学生自愿参加,一般每周安排四天,每天活动时间不少于30分钟。“快乐30分”结束后,为家庭看护确有困难的学生继续提供看护服务,并鼓励适度延长放学后看护服务时间。20XX年2月,教育部也出台了《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将“弹性离校”课后服务合法化,并明确定位:开展中小学生课后服务,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帮助家长解决按时接送学生困难的重要举措,是进一步增强教育服务能力,使人民群众具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的民生工程。
破-解“三点半难题”需综合施治。一方面,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应该听到民众的呼声,并从政策的高度来认识这一问题,确保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前提下.引导各地、各学校通过适度提供校内课后服务,来缓解家校之间的时间冲突。必要的时候,可以通过“政府购买服务”“财政补贴”等方式给予学校适当补助,也可以采取向家长适当收费等方式保障三点半课后服务活动经费。在这个问题上,政府要切实负起监管责任。对各类第三方机构的性质,安全级别以及收費等进行鉴别,并建立起健全的考核机制和追责机制。此外,家长不要一提收费就神经高度紧张,学校也不要一旦允评适度收费就失去约束。当下的问题在于合理安排学生的学习时间,而并非将这段时间搞成有偿教育。
另一方面。在三点半之后的活动内容上,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学校还要精心谋划,科学合理配置内容。比如像天津市教委要求的,安排学生做作业、自主阅读,开展体育、艺术、科学普及、娱乐游戏、拓展训练社团及兴趣小组活动,播放适宜儿童的影片等。提倡对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免费辅导帮助,严禁将课后服务变相成为集体教学或“补课”。
(摘編自胡印斌《破-解"三点半难题”需综合施治》)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许多家长认为孩子只能在学校和家庭两点-线的空间里生活的观念导致他们倾向于三点半后由学校看护。
从儿童成长发展利益化的角度看.学校利用放学后的时间办托管班不是解决三点半问题的方式。
小学阶段的孩子对自然最为敏感,当下城镇孩子亲身去感受自然的机会少之又少,造成城镇孩子后期成长发展不如农村孩子。
当下有些孩子只有闻知,缺少亲知,存在知性不足和性格缺陷的问题,这与孩子几乎封闭在学校和家庭里是分不开。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材料二显示,选择“在家看电视、上网.玩耍”的超过四分之一,选择“帮父母千活”的近四分之一,说明小学生三点半后活动贫乏。
材料二显示,三点半放学后选择愿意在同学、朋友家”学习和活动的学生有%,选择愿意在“家里”学习和玩娶的同学最少。
开展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可以帮助家长解决按时接送学生困难,可以使人民群众具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
天津市各学校采用安排学生做作业、自主阅读等多种方式,已较好地解决了三点半难题,值得全国各地学校学习和借鉴。
结合材料概括如何破-解“三点半难题”。(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0~13题。
萧颖胄,字云长,弘厚有父风。起家秘书郎。高帝谓萧赤斧曰:“颖胄轻朱被身,觉其趋进转在美,足慰人意。”迁太子舍人。遭父丧,感脚疾。数年然后能行,武帝有诏慰勉之,赐以医药。
颖胄好文义,弟颖基好武勇。武帝登烽火楼,诏群臣赋诗。颖宵诗合旨。上谓颖胄曰:“卿文弟武,宗室便不乏才。”上以颖胄勋戚子弟,自中书郎除左军将军,知殿内文武事,得入便殿。出为新安太守,吏人怀之。后除黄门郎,领四厢直。迁卫尉。
明帝废立,颖胄从容不为同异,乃引颖胄预功。建武二年,进爵为候,赐以常所乘白瑜牛。明帝每存俭约.欲铸坏太官元日上寿银酒枪,尚书令王晏等咸称盛德,颖胄日:“朝廷盛礼,莫过三元,此一器既是旧物,不足为侈。”帝不悦。后预曲宴银器满席,颖胄日:“陛下前欲坏酒枪,恐宜移在此器也。”帝甚惭。
后为庐陵王后军长史、广陵太守,行衮州府事。是年魏扬声当饮马长江帝惧敕颖胄移居人入城百姓惊恐席卷欲向南度颖胄以魏军尚远不即施行魏军亦寻退。和帝为荆州。以颖胄为西中郎长史、南郡太守,行荆州府州事。时江祏专执朝权。此行由祏,颖胄不平.曰:江公荡我辈出。”
初、梁武之起也,巴东太守萧惠训子瓚、巴西太守鲁休烈弗从,举兵侵荆州,败辅国将军任漾之于峡口,颖胄遣军拒之,而梁武已平江、郢,国建康。时颖胄辅帝王,有安重之势。自以职居上将,不能拒制瓚等,忧愧发疾而卒。州中秘之,使似其书者假为赦命。及建康平,萧瓚亦众惧而溃,和帝乃始发丧,诏赠颖胄丞相。丧还,武帝车驾临哭渚次.葬依晋王导、齐豫章王故事。谥日献武。
(选自(南史.萧颖胄传》有时改)
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是年/魏扬声当饮马长江/帝惧教颖胄/移居人人城/百姓惊恐/席卷欲南度/颖胄以魏军尚远不即/施行/魏军亦寻退
是年/魏扬声当饮马长江/帝惧救颖胄/移居人人城/百姓惊恐/席卷欲南度/颖胄以魏军尚远/不即施行/魏军亦寻退
是年/魏扬声当饮马长江/帝惧/敕颖胄移居人人城/百姓惊恐/席抡欲南度/颖胄以魏军尚远/不即/施行/魏军亦寻退
是年/魏扬声当饮马长江/帝惧/收颖胄移居人人城/百姓惊恐/席卷欲南度/颖胄以魏军尚远/不即施行/魏军亦寻退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高帝:帝王溢号,正式的名称为高皇帝,与“太祖”庙号一样通常给予王朝的。
烽火楼我国古代边防作为嘹望或利用烟雾或火光来报警而建造的高楼。
候:封建制度中的爵位等级。我国春秋时期将爵位等级刘分依次为公候、伯、仲、季。
三元:“元”为始开端的意思,农历正月初一这一天为年.季.月之始.故称“三元”。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萧颖胄孝行感人。父亲去世后,他因伤感患上脚疾。数年后才能行走,武帝下诏书安慰劝勉他,并赏賜他医药。
萧颖胄文采出众。齐武帝登烽火楼时,下令朝廷群臣赋诗.颖胄所写的诗十分符合武帝的心意.得到了武帝的高度称赞。
萧颖胄敢于直言。萧颖胄参加官内宴会,见银器满席,就直言陛下应把节俭之念放在这些银器上.明帝听了后很惭愧。
萧颖胄忧愧而死。和帝时,萧瓚举兵进犯荆州,颖胄亲自带兵迎敌却被萧瓚等击败.以至于忧愧交加发病而死。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明帝每存俭约。欲铸坏太官元日上寿银酒枪,尚书令王晏等成称盛德。(5分)
(2)时江祏专执朝权,此行由祏,颖胄不平,曰:“江公荡我辈出.”(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郧上送韦司士归上都旧业①
刘长卿
前朝旧业想遗尘,今日他乡独尔身。
鄖地国除②为过客。社陵③家在有何人。
苍苔白露生三径,古木寒蝉满四邻。
西去茫茫问归路,关河渐近泪盈巾。
[注]①这首诗作于刘长卿任随州刺史之时,写这首诗的时候.诗人也已离开家乡三十多年了。②国除。指书司士的爵位被废除。③杜陵:诗中指书司士的家乡。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这是一首送别诗,首联中“旧业”和“他乡”点明了友人韦司士的游子身份。
“独尔身”三字既写出了对友人处境的同情.同时寄寓了自己的羁旅愁恨。
“杜陵家在有何人”写出了诗人对家人的担优,表达了诗人思念家乡的情感。
本诗将身世变迁与家园旧业兴衰融人一-体.给人挥之不去的感伤情绪。
“关河渐近”应该是高兴,但诗中却说“泪盈中”,这矛盾吗?请结合诗句内容分析这样写的艺术效果。(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写词人自感苍老,与年轻气盛卓有建树的周公瑾形成对照的两句是
“,”。
(2)苟子《劝学)中认为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句是“,”。
(3)李商隐《锦瑟》中,以锦瑟起兴,引起对华年往事追忆的两句是“,”。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陶渊明的诗文表面平淡补实,有时甚至感觉味同嚼蜡.但是当你细细品味,却分明有测洌甘泉、缕缕清香。
②在第23届技能大赛上,他作为华电四川公司代表队的一员,为团队荣获大赛团体前三名立下了贪天之功。
③时间真快啊,一转眼,当初非阁着要坐在爸爸肩膀上的小丫头就长成了玉树临风的大姑娘,也到了成家立业的时候。
④大片有大片的鸿篇巨制,短视频有短视频的短小精悍,不能用大小长短来街量视频存在的价值,而是要以内容为王。
⑤近年,该镇充分发挥城乡接合部的优势积极打造特色小城镇建设,对集镇改头换面,集镇品位得到大幅度提升。
⑥如今,读书也不再受限于书籍本身,电子书、网络阅读微博、微信等大行其道,许多读客沉浸其中,乐此不疲。
①②④②③⑤③④⑥③⑤⑥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被列为肥西县20XX年大建设波工项目之一的董氏宗祠修缮工程,目前工程勘探设计等前期工作已完成正在招募施工图设计单位。
当前正值汛期。各地面临严峻的防讯抗灾形势我们相信,有了领导干部的率先垂范,有了全民动手参与,任何灾害都可以解决.
在无人机“黑飞”愈发猖鳜的今天,部门性规章已无法适应新时期的要求,及时出台法律和采取强有力的措施确保航空安全已刻不容缓。
各个村组都在创建“生态文明村组”.村里的环境也越来越好,村里有今天这样优美的环境靠的是大家共同努力付出才实现的。
下面是清代诗人袁枚的诗《苔)的四句话.排序恰当的一项是()(3分)
①苔花如米小②白日不到处③也学牡丹开④青春恰自来
①③②④①④③②②③①④②④①③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老百姓经常说多吃菠菜有助于补铁,这是有一定的误区的。其实,_①,每100克中仅为毫克。另外,②,如菠菜中的草酸含量较高。草酸含量较高使得口感比较涩,也会影响钙铁等矿物质的吸收,所以有人提出菠菜不能和豆腐等一起吃。其实只要先把菠莱在沸水中掉一下。再和豆腐等一起主调,这样既可以享受到菠菜的美味,③_。请阅读下面文字.仿照示例展示文中的推理过程。(5分)
请阅读下面文字,仿照示例展示文中的推理过程。(5分)
我国刑法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国有财产的是-罪。法院现已查明.某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张某利用职权侵吞了国有财产。判处张某犯有-罪。,
示例:只有年满十八岁,才有选举权。(大前提)他有选举权。(小前提)所以他年满十八岁。(结论)
四、写作(6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材料一:芬兰教育部宣布正式放弃使用了几个世纪的书写系统,全面取消写字课,采用包括发短信和打字技巧在内的新式教学内容。“抛弃墨水,拥抱键盘”。正式进入数字时代。
材料二:英国BBC称:“对小学生而言,开始使用钢笔书写是一种重要的仪式。”法国心理学家也指出,让学生抄写课文对提高阅读能力有重要帮助,尤其是对于小学三年级以前的孩子。
你认为,在当今时代.取消写字课应不应该?请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思考.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要求:自主立意,自拟题日,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语文高一试卷 第10篇
一、分析试卷结构:
由主观题和客观题(题型就见下表)组成。答卷时间120分钟(比正常高考少了30分钟),卷面分值120分,客观题多了两道选择题,主观题少了一道仿句题。现代文阅读分值20分,与高考比少了5分,但题量没变;文言翻译分值少了2分,题量仍然没变;诗歌鉴赏8分,少了3分,题量同样没变;作文40分,比高考少了20分,但题量也同样没变。由此可见,试卷题量安排欠妥当。
二、分析试卷试题难度:
整套试卷,试题区分度不够明显。区分度小。
三、成绩分析和对策
(一)客观题成绩分析(及格率对照表)
通过以上数据分析,我校学生在基础知识的掌握上要显得好一些,但也存在不足,现总结如下:
(1)字上的失分太大,学生的课内字形书写还是要重视,以免日后作文错字太多而轻易丢分。
(2)语言方面的运用还是应该在平时加强渗透和训练,通过考试可以发现前一段时间的训练是有用的,所以在这方面我们还会继续坚持以往的打法,不能放松对语言运用的训练。
(3)文言文阅读学生的基础还是有待加强,考查课内知识应该是满分才行,平时对学生的文言基础还是要想办法加强。方法如下:文言文课文留抄写或翻译作业,通过抄写原文,翻译课文,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从而更好地消化课内文言基础知识,夯实基础,为日后的课外文言阅读打下坚实的基础。
(4)古文阅读中最后一道大题学生答的不好,学生对荆轲的身份和刺秦的动机理解不准确,可能是课堂上学生没有认真听讲,也可能是学生想当然理解问题,不动脑思考的结果。以后会在教学中设计类似的问题,引导训练。
(5)现代文阅读的这种选择方式是学生第一次遇到的,选最准确的,这就要求学生对问题的分析不能肤浅,只停留在问题的表面或不通过联系上下文来全面分析思考。平时在阅读训练中多加以侧重,并注意思维方法的指导。
(6)科技文阅读即现在高考中谈的论述类阅读,学生第一次接触这样的题型,除理解文字的能力有待提高外,学生还应该掌握一定的答题技巧,这同样要在平时的教学中重点训练,因而语文的任务,不仅仅就是课堂上的40分钟,它涉及到学生一以贯之的语文学习习惯,我们所有高一的老师从一开学就开始了一个长期的计划,每个阶段训练的侧重点都有明确的要求,希望能通过大家的努力将语文基础薄弱的孩子们引领到正确的学习语文的轨道上。语文不单单是在学知识,也是在学习一种学习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在涵养心灵。想办法把学习语文的功利心和人的未来发展结合起来。
(二)试卷主观题成绩分析(每题得分对照表)
主观卷的成绩普遍低于白山二中,原因如下:
(1)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把握还需要提高,如阅读17题,学生思维方向是错的,没有从“题目”入手分析在表现主题、安排结构、塑造人物上的作用,而是单纯从主题、结构、人物的角度入手分析,本末倒置,使该题丢分严重。
(2)平时训练时教学生分析人物的方法与本次考试给定的答案有距离,如阅读的15题,问的`是人物的形象,并加以简要分析。分析应该是拿人物具体的表现分析形象特点,而答案是没有分析的(答案:①好强,渴望成功又害怕失败;②完美,追求完美又缺乏自信;③有责任感,心系观众但又缺乏勇气;④热情认真,终于走向成功)。为了尊重出题学校和各学校间的比照,我们按照答案批了。
(3)主观题批卷时,我们“严”字当头,要求要规范准确,含糊不清,表意不清的一律不得分,只有这样训练才会让学生重视语文的学习,端正态度,认真学习,在高考批卷相对松的情况下我们的学生得分就会高;如果平时就养成“差不多”的毛病,不求甚解,那高考就会“差很多”,一旦严批该怎样办?另外严谨也该是一个好的品质。
(4)作文的批卷严格要求卷面书写的工整大方。今年去长春开高考总结会,发现近几年的作文批阅都是以卷面为主,教研员读的高考满分作文,有的没等读到后面就已经经不起推敲了,这样的情况太普遍了。所以,我们在批作文时,制定了新的批分标准。在作文的批分上我们感觉学生的平均分27.5都有点高了,一定要把作文的水分挤出去,这样无论高考怎么批,我们的学生都是能经得起考验的。
语文高一试卷 第11篇
第Ⅰ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6分,每小题3分)
怎样理解文化的“雅”和“俗”
李德顺
①对于文化的理解,不少人认为“精英文化”就是“高雅”的,而“大众文化”则是“低俗”的。其实,文化历来就有“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之分。那么,这种划分的依据是什么,又意味着什么?
②对文化之“雅”和“俗”有两种不同理解。一种理解,是取它们的价值评价含义,就是“根据文化品质的高低优劣”来规定什么属于“雅”文化,什么属于“俗”文化。这里的“雅”和“俗”意味着评判一种文化现象品位的高低、情理的深浅、形式的文野、制作的精糙、走向的提高与普及等等。这也意味着社会文化建设要以追求真、善、美为己任,扶持高雅文化,抵制庸俗文化。
③但是,在日常的语言和应用环境中,人们却还是要给“雅俗”加进另一种含义,就是“根据什么人来占有和享用”来规定什么属于“雅文化”,什么属于“俗文化”。这样,“雅文化”就可以和“精英文化”等联系在一起,是指以社会上层人群为主体、满足有较高地位人群需要的文化;而“俗文化”自然也就与“大众文化”、“平民文化”乃至“市井文化”相联系,指以社会下层人群为主体、满足一般大众需要的文化。从逻辑上说,这种理解和划分只是反映文化有不同的主体类型和层次,如果不加进身份等级歧视和阶级偏见,应该说并不意味着“高低、优劣、贵贱”之分。
④对于“俗、雅”与“大众、精英”之间的联系,要有具体的、实事求是的分析判断,不能轻易在它们之间画等号。不要以为“大众文化”只能是粗野简陋的,而“精英文化”则必然是高雅精致的。事实上,文化的“雅俗高低”是要在每一次的创造中具体地显现和接受评判的。我国千古名篇《诗经》中的作品,原本是当时的民谣俚曲,却可以成为后世的风雅之师;而许多当年被视作风雅之极的宫廷御制、状元文章等,如今却大都和其他文化糟粕一道成了历史的垃圾。《水浒》、《西游记》等小说,京剧等戏剧,中国传统工艺等,原都是来自民间的“大众文化”、“俗”文化产品,现在则成了传统文化中的瑰宝,成了雅文化。历史证明,“大众文化”也可以有自己的精品,有自己的高贵和优美;而“精英文化”也难保不出粗俗之作,也有它们的俗气、无聊和空洞。只有凭借创造的智慧和精心的劳动,而不是凭借某
种身份,才能产生精品。对任何人和任何文化形式说来,都是如此。
⑤现实生活中,人们对“雅”和“俗”有一些严重的误解,甚至偏见。在某些人的潜意识中,一味地视古为雅、视今为俗;以寡为雅、以众为俗;以远为雅、以近为俗,等等。这是应该摒弃的陈腐偏见。因为说到底,“大众文化”才是民族文化最深厚的基础,是最本真的“文化文本”,是民族文化伟力的根源。没有了普通大众的世俗生活,人类文化就将失去生命力的源泉。
⑥“雅俗”本身是对文化现象品位的一种描述和判断,它以文化产品和文化行为的质量为中心,并不是对文化主体的界定,不应该将二者轻易地等同或混淆。同时,在如何看待“雅、俗”与“精英、大众”之间相互关联的问题上,则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出人们在文化观念上的根本立场和思维方式的差别。
⑦就我国具体情况而言,伴随着整个社会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在文化领域也出现了“重心下移”的趋势,普通大众的文化需求日渐成为市场的主导力量。一些人称之为“文化世俗化”或“俗文化泛滥”。对此应有冷静的思考。“文化重心下移”应该说是一种具有历史合理性的进步,是我们的文化“为人民服务”之必须。
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文化历来就有“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之分,它们之间的划分依据是有所不同的。
对文化之“雅”和“俗”的两种不同理解意味着社会文化建设要以追求真、善、美为己任,扶持高雅文化,抵制庸俗文化。
文化的“雅”“俗”可以通过其品位的高低、情理的深浅、形式的文野、制作的精糙及走向的提高与普及等来进行评判和区分。
从逻辑上说,“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只是反映文化有不同的主体类型和层次,一般情况下并不意味着它们有高低、优劣与贵贱之分。
从“什么人占有和享用”的角度来划分的“雅”与“俗”,那么“雅文化”就是“精英文化”,“俗文化”就是“大众文化”。
根据文意,下列理解与推断中合理的一项是()
文化工作者只要凭借创造的智慧和精心的劳动进行文化艺术创作,就能产生文化精品。
昔日风雅之极的宫廷御制及状元文章如今却都成了历史的垃圾,可见“精英文化”也会出粗俗之作。
人们在文化观念上的根本立场和思维方式的差别可以直接或间接地从如何看待“雅、俗”与“精英大众”之间的相互关联问题上反映出来。
“大众文化”才是民族文化最深厚的基础,没有“大众文化”就不可能有“精英文化”。
二、古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21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3~6题。
汉王既用滕公、萧何之言,擢拜韩信为上将军,引信上坐。王问曰:“丞相数言将军,将军何以教寡人计策?”信谢,因问王曰:“今东向争权天下,岂非项王耶?”曰:“然。”“大王自断勇仁悍强,孰与项王?”汉王默然良久,曰:“不如也!”
信再拜贺曰:“唯信亦以为大王不如也。然臣尝事楚,请言项王为人。项王喑噁恶叱咤,千人皆废,然不能任属贤将,此匹夫之勇耳。项王见人恭谨,言语呴呴,人疾病,涕泣分食饮,至使人有功当封爵,印勭繁祝?滩荒苡耄?怂?礁救酥?省O钔跛浒蕴煜露?贾詈睿?痪庸刂校?寂沓牵?直骋宓墼迹??郧装?酰?詈畈黄健V詈钪??钔跚ㄖ鹨宓劢?希?嘟怨橹鹌渲髯酝跎频亍O钔跛???薏徊忻鸲嘣梗?傩詹桓剑?亟儆谕?糠??C?湮?酝酰?凳?煜滦模?试黄淝恳兹酢=翊笸醭戏雌涞溃?翁煜挛溆拢?尾恢??以天下城邑封功臣,何不服?以义兵从思东归之士,何不散?且三秦王为秦将,将秦子弟数岁,所杀亡不可胜计。又欺其众降诸侯至新安,项王诈坑秦降卒二十余万人。唯独邯、欣、翳脱,秦父兄怨此三人,痛入骨髓。今楚强以威王此三人,秦民莫爱。大王之入武关,秋毫无所害,除秦苛法,与秦民约法三章,且秦民无不欲得大王王秦者。于诸侯约,大王当王关中,民户知之。大王失职之蜀,民无不恨者。今大王举而东,三秦可传檄而定也。”
于是汉王喜,自以为得信晚,遂听信计,部署诸将所击。八月,汉王东出,秦民归汉,汉王遂诛三秦王,定其地,收诸侯兵讨项王,定帝业:韩信之谋也。(节选自刘向《新序》,有删改)
注:?(wán):磨损。
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大王自断勇仁悍强,孰与项王断:判断
项王虽霸天下而臣诸侯臣:使……臣服
百姓不附,特劫于威强服耳附:依从,依附
民无不恨者恨:痛恨
下列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今楚强以威王此三人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
因问王曰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大王之入武关而不在使者之目
今大王举而东今人有大功而击之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汉王刘邦采用滕公、萧何的意见,提拔韩信,拜韩信为上将军,并放下架子,虚心请教韩信,终于战胜了不可一世的楚霸王项羽。
当刘邦问计于韩信时,韩信为感谢刘邦知遇之恩,把自已在项羽军营里了解的情况和项羽犯的错误都告诉了汉王刘邦。
韩信认为,项羽的匹夫之勇、妇人之仁、扎营彭城、放逐义帝、任人唯亲、任用降将、失去民心,已使他到了不攻自破的地步了。
汉王深为韩信推心置腹的谋划而高兴,并采纳其计策,马上部署将领落实韩信的谋划,最终有了“收诸侯兵讨项王,定帝业”的局面。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1)又背义帝约,而以亲爱王,诸侯不平。(4分)
译文:
(2)会使辙交驰,北邀当国者相见,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4分)
译文:
(3)于是沛公起,摄衣谢之,延上坐。(4分)
译文:
(二)诗歌鉴赏(11分)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7~8题。
秋日赴阙①题潼关驿楼
许浑
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②。
树色随关迥,河声入海遥。帝乡明日到,犹自梦渔樵。
【注】①阙,指长安。此诗作于作者奔赴长安应试途中。②太华,陕西的华山;中条,山西的中条山。两山分别耸立在潼关南北。
“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两句中运用的动词历来被人称道,请结合诗句作简要赏析(5分)
答:
简要分析“帝乡明日到,犹自梦渔樵”一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6分)
答:
(三)名篇名句默写(10分)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___________,挥斥方遒。(《沁园春?长沙》)
那河畔的金柳,___________;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再别康桥》)
真的猛士,___________,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记念刘和珍君》)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___________。(《荷塘月色》)
桑之未落,___________。(《氓》)
,悠悠我心。(《短歌行》)
是日也,___________,惠风和畅。(《兰亭集序》)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___________,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赤壁赋》)
羁鸟恋旧林,___________。(《归园田居》)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游褒禅山记》)
乙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4分)
生命的滋味
①几年前的一个夜里,我走在马路上,路边停满了车,走着走着,一只,两只,几只小猫从车底跑出来,似乎想跟我玩。我朝它们走去,才看见猫妈妈紧张地看着这几只小猫,更紧张地看着我。这一家人在城市里流浪,它们会幸福吗?
②更早几年,还在学校,夜里我们骑着车,经过学校里的小河,一只猫妈妈带着自己的几只小猫正在行进的途中,它们大概是搬家了,顺着铁栅栏往校墙外走。见到我们,猫妈妈加快了步伐,一溜烟消失了,小猫也紧紧跟随,但还是有一个落下了,嗷嗷地叫唤。同学想把小猫抱走,我说,一会它妈妈会来找它的,我只是这么说。它们最后团聚了么?
③前几天,我们去一处废弃的厂房考察,天气已经变凉,我们穿着厚厚的衣服小心翼翼地穿过铁丝网,来到一片荒废的建筑里。厂房里的机器早已搬空,玻璃都被敲碎,剪断的铁丝电线从高高的房梁上垂下。地面上堆放着杂物,墙上留下了涂鸦,有个地方写着:“阿凡提到此一游”。同事拽着我,感觉很害怕,说如果天再暗一点,真的像电影里的绑架现场。这是被城市遗忘的地方,曾经机器轰鸣,而在我们的眼里,未来它将熙熙攘攘。而今它仍然具有生命力,厂房的东侧空地长满了树木和没膝的杂草,周边的水泥地上长出了许多的野草。只是这生命不被承认,迟早有一天它们要接受割除和改造,成为与一片欣欣向荣的商业所匹配的景观。
④当我们准备离开时,我受好奇心驱使,来到一间小屋,想看墙上还未揭掉的字纸,却在地上,一处辨不清是毛毯还是沙发皮套的堆放物里,发现四只团在一起的小黑狗,它们的身体半截盖在被子之下,虽然简陋,却能给它们足够的温暖。离开之后,我们沿着马路继续考察,一只母柴狗甩着奶子穿过花坛,遥遥地看了我们一眼。厂房已经荒废多年,沿着马路的一边为了美观故意刷上了明亮的漆色,我曾预想会在那里遇到流浪汉,却发现那里有狗的一家。它们会不会饿肚子,小狗长大之后,会继续流浪吗?
⑤不得不承认,这些疑问其实包含了作为人的我的自我关怀。生而为人,我们为生命赋予了重重的意义和价值。我们会为自己庆生,为亲友厚葬,我们设计并遵守种.种制度和规则,并且一生都在理性和非理性、守序和失序之间挣扎。然而在人群之外,在更广阔的空间里,生命简单而野蛮。一只小猫从无到有,从一团肉泥成长为捕食能手。一只从未受过宠爱的流浪狗照例每天觅食、哺育,却从未听说有哪只狗因为生活压力而自杀。生命脆弱,死亡的威胁从未消失过,然而这些生命却从未因为顾虑明天而自断。
⑥人生之中有许许多多无可奈何的事情,痛苦与烦恼常存,有时出自强烈的打击,有时出自难以更改的性情。幸福圆满常常难以企及,想要得不到,得到不想要,骚动的欲望更加重了不幸的感觉,记忆里的伤痕和幻想里的末日让人更容易离开现实,变得像亡命之徒,与自己作着旷日持久的追逃噩梦。然而在计算收入和个人颜面的房间之外,世界以无比宽容的态度对待每一个生灵,让它生,让它快活,让它以本能延续自己,而非用道德和律法、成文和不成文的规矩裁定它的本质,羁押它的未来。
⑦当有一天,我们迎来了死亡。人生中曾有的痛苦喜乐也随我们一同死亡。生命中的各种滋味与我们同生同死,并且,因为苦,我们识别出了甜,因为甜,我们识别出了苦——残缺与完美,虚浮与实在,与我们同生同死,并因为我们身处其中一端,我们也同时拥有了另一端。(选自20XX年第1期《散文》,有删改)
(1)第③段中,作者为什么要描绘树木、杂草、野草的繁盛景象?(6分)
(2)联系全文,简要分析第⑤段中两处划线句的含意。(6分)
①生而为人,我们为生命赋予了重重的意义和价值。(3分)
②从未听说有哪只狗因为生活压力而自杀。(3分)
(3)第⑥段中,画线部分运用了哪几种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6分)
(4)结合全文,探究第⑤段中“不得不承认,这些疑问其实包含了作为人的我的自我关怀”句的丰富内涵.(6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4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24分)
一个人的突围
张謇是中国传统文人中的异类,是思想和行动的“先知”。“先知”往往意味着孤独,意味着不被理解,意味着遭遇世俗的非难和抵制。无论是形而上的思想,还是形而下的实践,张謇一生都在进行一场艰苦卓绝、惨烈无比的突围,一介书生张謇,常常独自以横刀立马的姿态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
科举考场是他人生突围的第一个战场。初次参加州试,张謇名列百名之外。先生宋蓬山训斥道:“就算一千个人去考,如果录取九百九十九人,只有一个人不取,那就是你!”张謇羞愤交加,回头就在屋子里都贴上写有“九百九十九”的纸条。睡觉时,他用青竹板将辫子夹住,身体一翻转,辫子牵动头皮就疼醒了,看到满眼都是“九百九十九”,立刻爬起来点起油灯读书,每夜必“尽油二盏”。夏天蚊子多,张謇就在书桌底下摆两个坛子,把脚伸入坛里苦读。一次次“卧薪尝胆”,张謇不仅中了举人,而且获得了“江南才子”的美誉。但后面的科举之路却走得十分艰难。从16岁到42岁,张謇的科举苦旅历经26年,直至42岁第五次进京应试,才大魁于天下。
如果张謇止步于科举上的成功,满足于高官厚禄的前程,中国不过多了一个幸运的读书人,多了一个光宗耀祖的官员,但他没有,他在酝酿着一场更为精彩、更加宏伟的突围。
张謇高中状元之时,正值列强环伺、民族危亡的时代,他审时度势,毅然辞官回乡,“遁居江海,自营其事”。张謇远离官场并非出于文人的清高或英雄迟暮的消极,而是以强国拯民为己任,将一腔“救亡图存、振兴民族”的爱国情怀,书写在江海大地。
清末是中西方文化冲突最为激烈的时期,很多醉心于传统文化的人,抱有历史偏见和民族情绪,抱残守缺,张謇却表现出难得的气度和远见,将“国学”和“西学”融会贯通。为探究“明治维新”后日本一跃而成东亚强国的原因,1903年4月,张謇51岁,他第一次踏上了日本的土地。大阪博览会展示了日本工业革命取得的成果,当时电灯等电器在大清国尚属罕见,而日本已经极其普遍了。这令张謇大开眼界。在日本考察的两个多月中,张謇先后8次前往博览会参观。他认为,中国要在世界贸易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须大力发展工商业。回国以后,一场轰轰烈烈的经济突围开始了。
在张謇的倡议和推动下,我国第一个全国博览会——南洋劝业会成功举办,吸引了30多万人的目光,展览会起到了“开一时之风气,策异日之富强”的作用。与此同时,张謇“实业救国”的宏大计划也以人们难以想象的速度有序推进。
张謇说:“一个人办一县事,要有一省的眼光,办一省事,要有一国之眼光,办一国事,要有世界的眼光。”到20世纪20年代初,大生集团旗下超过70家企业,成为当时中国的民营企业集团。难能可贵甚至令人叹为观止、不可思议的还在于,这些企业组成了产业链上下游纵向联系和相关产业横向联系的经济生态网络。为确保纱厂原料供应的稳定,他创办了盐垦公司;为解决棉花纱布的运输和仓储,他创办了轮船公司,建造码头、货栈;为保证纱厂设备的修造和维护,他创办了铁厂、冶厂;为充分利用纱厂的剩余动力和棉花的副产品棉籽,他又创办了面粉厂、榨油厂;为解决各企业资金的“流动和融通”,他还创办了银行、发行了股票。很多年里,大生股票是市场上最抢手的股票之一,上海报纸天天刊登它的行情。1920年张謇筹建了南通绣织局,并在美国、法国、瑞士、意大利等国设立分局和办事处,成为中国民族资本走向世界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在筹建张謇纪念馆时,人们赫然发现,因张謇创办实业的门类太多、成果太丰,竟无法找到一个合适的体系加以概括和划分。面对一个人的业绩后人连概括、分类都颇有难度,当年创办之时的艰辛可想而知。
张謇依然抱持着“兼济天下”的士人梦想。他没有将目光局限于大生集团,他追求的是整个南通地区的均衡发展。在张謇的努力下,在中国最艰难的时期,偏居长江北岸的南通构建了相当完备的经济、文化、医疗和慈善体系,拥有从学前教育、初等教育、高等教育、师范教育到职业教育、特殊教育、社会教育的完整教育体系,以及全国第一所博物苑、图书馆、气象台。南通成为万人瞩目的“全国模范县”,给了很多人一个梦想的现实参照和慰藉。有人看到过当年国外发行的世界地图,中国许多大城市都没有标注,却标有“南通”这个小城。
1926年8月1日中午,张謇已感不适,但为了察看长江保坍工程进展情况,他还是冒着酷暑和工程师一起来到施工现场。察看工地后,张謇因病情加剧卧床不起,8月24日与世长辞,应验了他曾说过的“予为事业生,当为事业死”的豪言。
“-”期间,造反派以“破四旧”为名掘开张謇墓穴,开棺后,发现内中仅有礼帽一顶,眼镜一副,折扇一柄。这一刻,张謇完成了他一生中最后一次人格突围,这次突围深深感动了后人。
张謇常说自己一生办事做人,只有“独来独往、直起直落”八个字。“我要去做东家,难有伙计,要做伙计,难有东家。”他一生孤独,精神支撑是内心崇高的社会理想,是念念不忘的兴国之梦,为了这个梦想,他奋斗一生,不断突围。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6分)()
A、科举考场是他人生突围的第一个战场,但他从16岁到42岁参加了五次科举考试,最终才取得成功,这也说明他的运气非常差。
B、从张謇读书时“卧薪尝胆”的行为来看,他是一个不服输、肯吃苦的人。这也为他以后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C、张謇认为干事业应该放开眼界,正是在这种思想的指引之下,他筹建的南通绣织局成为中国民族资本走向世界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D、张謇屡经磨难高中状元,但他审时度势,认为应该独善其身,便毅然辞官回乡,“遁居江海,自营其事”。
E、张謇说自己一生办事做人,只有“独来独往、直起直落”八个字。从中可知人无完人,张謇在性格上也是非常孤僻的。
(2)张謇一生完成了几次“人生突围”?请简要概括。(6分)
答:
(3)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概括张謇是个什么样的人。(6分)
答:
(4)文章结尾说张謇“独来独往”“一生孤独”“我要去做东家,难有伙计,要做伙计,难有东家”,可见他的一生确实是孤独的,孤独与成功有什么关系?请对此进行探究。(6分)
答:
第Ⅱ卷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18分)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高等教育在教育模式上有欠缺,在课程设置上也有诸多不足,加之要偿还基础教育的欠债,因此难免左支右绌。
初春的校园,篝火晚会上,大家陶醉在春意阑珊的氛围中,有的在唱着,有的在跳着,有的在谈着……欢乐围绕在每个人的身边。
当中产阶级以暴力应对房产跌价、文人以暴力对待观点分歧时,要求小贩和城管相敬如宾,就显得有点儿幼稚了。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我们要刻苦学习,积极进取,以古人为楷模,焚琴煮鹤,磨炼坚强的意志。
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一位优秀的有30多年教龄的哈工大物理系教授因病去世了,全校师生以各种方式表示哀悼。
根据他的描述,周总理生前总是和人民同甘共苦、风雨同舟,赢得了全国人民的尊敬和爱戴。
红军战士凭借顽强的毅力,冒着滂沱的大雨和泥泞的小路快速前进,最终打败了装备精良的敌军,取得革命的胜利。
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人做事总是以失败告终,其根本原因是懒惰在作怪,所以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偷懒。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朴学又称考据学。清代朴学的兴起,首先与清代文化的高度成熟关系密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学术上的争论最终促进了朴学的繁荣。
①清代人认为宋明理学空谈义理,把儒家治国平天下的传统丢掉了
②文化高度成熟的一个表现是图书典籍的极大丰富
③要想真正把握孔孟的精神,只有回到儒家原典中去寻找依据
④这直接带来了清代图书事业的繁荣
⑤学术界对宋明理学的反对,也是其兴起的重要原因
⑥随之而来的是一些人专注于校勘,辨伪工作,从事文字训诂的学者越来越多
②④⑥⑤①③②④⑥⑤③①⑤①③④②⑥⑤③①④②⑥
仿照下面诗歌首节三、四行的句式,在后两节的横线上填写合适的句子。(4分)
让我怎样感谢你
当我走向你的时候
我原想亲吻一朵雪花
你却给了我银色的世界
让我怎样感谢你
当我走向你的时候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让我怎样感谢你
当我走向你的时候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所给材料的内容,在下面画线处补写恰当的句子,不超过30个字。(5分)
材料:据史料记栽,1279年,元代天文学家郭守敬奉旨进行“四海测验”,在南海的测量点就在黄岩岛。这说明,至少在元朝中国就已发现了黄岩岛。
1935年1月,中国政府组成的水陆地区审查委员会公布的南海诸岛132个岛礁沙滩中,黄岩岛以斯卡巴罗礁之名,并作为中沙群岛的一部分列入了中国版图。1947年10月,中国政府核定和公布的南海诸岛新旧名称对照表中,将斯卡巴罗礁改为民主礁,列在中沙群岛范围内。1983年中国地名委员会授权对外公布“我国南海诸岛部分地名”时,将黄岩岛作为标准名称,同时以民主礁为副名。
中国历代政府出版的官方地图均将黄岩岛标为中国领土。黄岩岛一直不间断地在中国广东省、海南省的管辖下。
结论:中国对黄岩岛拥有领土主权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写作(6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你可能委屈,你可能不服,但是你被淘汰了。”这是央视“挑战主持人”马东送给挑战者下台时的一句话。面对失败,有人说我还会再来,有人说我能走上这个舞台就是成功。
面对生活,人们有不同的心态。请以“生活的态度”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要拘泥于材料,字数不少于800字。
推荐访问:高一 试卷 语文 语文高一试卷热门11篇 语文高一试卷(热门11篇) 语文高一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