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广西崇左市江州区逐汪山岩洞葬调查简报

时间:2023-06-18 18:00:04 来源:网友投稿

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

崇左市壮族博物馆

第四纪哺乳动物化石与边境考古(崇左)研究中心

逐汪山岩洞葬位于广西崇左市江州区那隆镇岜王村逐汪屯东面逐汪山东北近山脚的洞穴内。地理坐标为北纬22°45′26″,东经107°30′57″,海拔150米(图一)。逐汪屯地处丘陵地区,周边几平方千米地势较平坦,分布大片稻田,间有低缓的土岭和山丘。屯西面的岜町河向东南流10千米后汇入渌江河,再向南流10千米汇入左江。岜町河上游距逐汪屯约2千米的峙后山北面悬崖上有一处宋至明时期的岩洞葬,下游距逐汪屯约2.5千米为一处新石器时代洞穴遗址——那隆独山遗址。逐汪屯东南约10千米处为楞庙山岩画。另外,东南约10千米的渌江河流域亦分布有多处大石铲遗址。逐汪山坐落于岜王村东面,山高30余米,是一座混杂大量泥土的石山。岩洞葬位于山东面的山腹,距离地面约10米。

图一 逐汪山岩洞葬位置示意图

2019年3月7日,逐汪屯群众谭正科向崇左市文物管理局报告,其在村边独山逐汪山开采石矿时,捡到一些石器和陶器。3月21日,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确认这些文物是先秦岩洞葬的典型器物。现场调查发现,原洞穴已被炸毁,但仍可见洞穴尾部部分洞壁,洞内葬具、葬式和器物摆放位置等情况不明。调查人员在炸碎的石块堆积中采集到几片夹砂陶片,另在逐汪山山顶上采集到一些碎陶片和碎陶纺轮。从采集遗物和现场发现情况,结合广西其他地方发现的先秦岩洞葬来看,这应是一处与岩洞葬同期的山顶遗址。现将调查结果简报如下。

采集遗物5 7 件。包括玉石制品、陶器(片)、鹿角等。其中玉石制品包括器物成品、毛坯、残件、废料以及砾石、玻璃陨石等,编号为2019GJZ采∶1~2019GJZ采∶57(以下省略“2019GJZ”)。

(一)石制品

共40件。类型有石锛、石凿、石锛毛坯、石器废料、砾石和玻璃陨石等。

1.石锛

17件。多通体精磨。根据刃部数量的多少,可分为两型。

A型 1件。双端刃。采∶5,黑色,近玉质,器体光滑、精致。平面形状大致呈梯形。一面十分平整,另一面略平。双侧面平整,其中一侧较厚,另一侧较薄。双端刃位于器体同一面,其中一端刃刃面稍宽,可见少量未磨尽的打制疤痕,刃缘斜直;
另一端刃刃面较窄,刃缘斜直,可见使用痕迹。长5.1、宽2.4、厚0.9厘米(图二∶6、图五∶1)。

B型 16件。单刃。根据刃部形态的不同,可分三亚型。

Ba型 6件。斜弧刃面,刃面与器体形成相对自然的弧面。

采∶3,灰褐色,近玉质,器体光滑、精致。平面形状大致呈梯形。顶端磨制。一面较平,另一面稍弧凸;
双面均磨制精细,不见打制疤痕。双侧面精磨,平整光滑。刃缘平直,不见使用痕迹。长3.9、宽2.2、厚0.5厘米(图二∶4、图五∶2)。

采∶9,灰白色,近玉质,表面风化严重。平面形状大致呈梯形,顶端有残断痕迹。一面较平,另一面略弧;
较平面可见较多未磨尽的打制疤痕。双侧面稍加磨制,平整;
其中一侧较厚,另一侧较薄。刃面较宽;
刃缘平直,可见使用痕迹。残长4.1、宽3.6、厚0.8厘米(图二∶7)。

采∶11,灰黑色,近玉质,器体光滑、精致。平面形状大致呈梯形。顶端未经磨制,留下大量打制痕迹。双面略弧,两面均有少量未磨尽的打制疤痕。双侧面平整。刃面较宽;
刃缘呈弧形,可见使用痕迹。长7.1、宽5.2、厚1.3厘米(图二∶3)。

采∶12,黑灰色。平面形状大致呈梯形,顶端一侧有缺痕。双面较平整,两面皆可见少量未磨尽的打制疤痕。双侧面稍加磨制,平整;
其中一侧较厚,另一侧较薄。刃面较宽;
刃缘平直,可见使用痕迹。长4.7、宽3.4、厚0.7厘米(图二∶1)。

采∶15,灰黄色,近玉质,器体光滑、精致。平面形状大致呈梯形,顶端残缺。一面较平,另一面略弧。双侧面平整。刃面较宽;
刃缘斜直,可见使用痕迹。残长3.9、宽2.8、厚0.7厘米(图二∶5)。

采∶16,灰褐色,近玉质,器体光滑、精致。平面形状大致呈梯形,顶端和刃端一侧残缺较多。双面较平,两面均有少量未磨尽的打制疤痕。双侧面磨制平整,其中一侧可见加工时的切割痕迹。刃面较宽;
刃缘平直,可见使用痕迹。长5.7、宽4、厚0.9厘米(图二∶2)。

Bb型 8件。窄陡刃面,刃面与器体分界线明显,彼此之间形成一个较大的锐角。

采∶2,灰褐色,近玉质,器体光滑、精致。平面形状大致呈梯形。一面较平,另一面略弧凸;
弧凸面可见少量打制疤痕。双侧面磨制,其中一侧平整光滑,另一侧可见较多打制疤痕。刃缘斜直,可见使用痕迹。长3.9、宽2.2、厚0.6厘米(图三∶8)。

采∶4,黑色,近玉质,器体光滑、精致。平面形状大致呈梯形。顶端稍磨制,一侧略有残损。双面较平;
一面光滑,另一面可见较多打制疤痕,带疤痕面还有一条切割时留下的浅凹槽。双侧面磨制平整,其中一侧较厚,另一侧较薄。刃缘平直,可见使用痕迹。长4、宽3、厚0.7厘米(图三∶5)。

采∶6,黑灰色,近玉质,器体光滑、精致。平面形状大致呈梯形。一面较平,另一面稍弧凸;
较平面近顶端处可见少量打制疤痕。双侧面精磨,平整光滑。刃缘平直,不见使用痕迹。长4、宽3.6、厚0.9厘米(图三∶6、图五∶3)。

采∶7,黄褐色,近玉质,器体光滑、精致。平面形状大致呈梯形。顶端未经磨制,留有大量打制痕迹。一面较平,一面略弧;
两面靠顶端处都有打制疤痕,略弧面一侧有一个较大的切割石料时所形成的内凹。双侧面磨制平整。刃缘平直,可见使用痕迹。长6、宽4.3、厚1.3厘米(图三∶2)。

采∶8,灰白色,质地粗糙,风化严重。平面形状大致呈梯形,顶端残缺。两面较平。双侧磨制。刃缘平直,钝厚。残长5、宽2.6、厚0.9厘米(图三∶10)。

采∶10,黑灰色,器体光滑、精致。平面形状大致呈梯形,顶端一侧残缺。双面较平,其中一面可见少量打制疤痕。双侧面磨制平整。刃缘斜直,不见使用痕迹。残长5.1、宽4.1、厚0.9厘米(图三∶7)。

采∶13,灰白色,近玉质,器体光滑、精致。平面形状大致呈梯形,顶端稍有残损。双面较平,其中一面一角有一块崩裂的疤痕。双侧面磨制平整。刃缘平直,可见使用痕迹。残长5.4、宽4.3、厚0.8厘米(图三∶1)。

采∶17,黑灰色,近玉质,器体光滑、精致。平面形状大致呈梯形,顶端残缺。一面较平,一面略弧;
较平面光滑,略弧面可见较多打制疤痕。双侧面磨制平整,其中一侧较薄,另一侧较厚。刃缘斜直,可见使用痕迹。残长2.6、宽2.8、厚0.6厘米(图三∶4)。

图三 逐汪山岩洞葬采集石锛(二)

Bc型 2件。三角弧刃,刃面与器体形成相对自然的弧面。

采∶1,黑灰色,近玉质,器体光滑、精致。平面形状大致呈梯形,顶端残缺。一面较平,另一面弧凸;
双面均光滑平整;
较平面靠顶端处有残断的疤痕,较弧面正中可见一条竖向切割凹槽,靠顶端处有一大块崩疤。双侧面磨制,平整光滑。刃缘平直,可见大量使用时留下的疤痕。残长9.9、宽5.6、厚1.2厘米(图三∶3、图五∶4)。

采∶14,黑灰色,近玉质,器体光滑、精致。平面形状大致呈梯形。顶端未经磨制。一面较平,另一面弧凸;
双面均磨制,但仍可见大量打制疤痕。双侧面平整光滑。刃缘平直,可见使用痕迹。长3.5、宽2.5、厚0.9厘米(图三∶9)。

2.凹刃石凿

3件。均磨制精美。

采∶18,灰白色,近玉质,器表略风化。平面形状大致呈梯形,刃端残缺。顶端未经磨制。一面稍平,另一面弧凸;
双面均磨制。双侧面平整光滑。凹刃位于较平一面,从残存的部分刃面判断,刃部应下凹较深。残长7.2、宽4.2、厚1.4厘米(图四∶3)。

采∶19,黑灰色,近玉质。平面形状大致呈梯形。顶端未经磨制。一面稍平,另一面弧凸;
双面均磨制,弧凸面可见少量打制疤痕。双侧面平整光滑。凹刃位于较平一面,刃部下凹较深;
刃缘可见使用痕迹。长6.3、宽3.4、厚1.3厘米(图四∶2、图五∶5)。

采∶20,灰褐色,近玉质。平面形状大致呈梯形。顶端未经磨制。一面稍平,另一面弧凸;
双面均磨制。双侧面平整光滑。凹刃位于较平一面,刃部下凹较深;
刃端右侧部分崩掉缺失;
刃缘可见使用痕迹。长5.5、宽4.2、厚1.6厘米(图四∶8)。

3.石凿

2件。均磨制精美。

采∶21,灰黄色,近玉质。平面形状大致呈长条形。顶端未经磨制。双面均磨制,光滑平整;
两面靠顶端处有一块崩掉缺失。双侧面磨制,平整光滑,其中一侧可见切割留下的切痕。斜弧刃面;
刃缘钝厚,可见使用痕迹。长5.1、宽1.5、厚0.7厘米(图四∶7)。

采∶22,灰褐色,近玉质。平面形状大致呈梯形。顶端磨制,但有缺痕。双面均经磨制,光滑平整,其中一面近顶端处有缺痕。双侧面磨制,平整光滑。刃面微凹;
刃缘锋利,可见使用痕迹。长4、宽1.4、厚0.6厘米(图四∶6、图五∶6)。

图四 逐汪山岩洞葬采集石制品

图五 逐汪山岩洞葬采集石器

4.石锛毛坯

1件。采∶28,灰色。平面形状大致呈长条形,顶端稍尖。一面较平,另一面稍弧凸;
较凸面可见大量打制疤痕;
疤痕较大,单面打击。刃部已打制成形。整器未经磨制。长7.2、宽3.3、厚1厘米(图四∶1)。

5.石饼

1件。采∶29,灰色,质地较软。平面形状呈圆形。一面较光滑,另一面略粗糙。未经磨制。直径5.5、厚2厘米(图四∶5)。

6.石芯

1件。采∶27,黑色。平面形状呈圆形。一面较光滑,另一面略粗糙。从留下的钻痕来看,原为单向钻孔。未经磨制。直径2.6、厚0.7厘米(图四∶4)。

7.石器残件

12件。包括穿孔石器残件、斧锛类顶端残件、斧锛类中部残件、未知器物残件四类。

穿孔石器残件 2件。

采∶42,灰褐色,近玉质。平面形状不规则。中间有一圆形穿孔,单向钻成,孔内可见穿钻时留下的弦纹状痕迹。长3.8、宽2.8、厚1厘米,孔径0.5厘米(图六∶4)。

采∶43,灰白色,外表风化严重。平面形状不规则。一面中间有一圆形穿孔,未穿透。长5.4、宽4.9、厚0.7厘米,孔径0.4厘米(图六∶8)。

斧锛类顶端残件 5件。

采∶35,灰褐色。平面形状大致呈梯形,下端残缺。顶端未经磨制。双面较平;
均经磨制,靠侧面处仍可见少量打制疤痕。双侧面磨制平整。残长4.4、宽2.3、厚1.1厘米(图六∶3)。

采∶36,灰褐色,近玉质。平面形状大致呈梯形,下端残缺。顶端未磨。一面较平,另一面略弧。双侧面磨制平整。刃部大部分残缺,但仍可见少许刃面,刃面与器体形成相对自然的弧面。残长5.1、宽3.7、厚 0.9厘米(图六∶5)。

采∶41,黑色,近玉质。平面形状大致呈梯形,下端残缺。顶端未磨,其中一侧崩掉缺失。一面较平,另一面微凸;
双面皆磨制,但可见打制疤痕。双侧面磨制平整,其中一侧有少许疤痕。残长4.7、宽2.4、厚0.8厘米(图六∶9)。

采∶44,黑色,近玉质。平面形状大致呈梯形,下端残缺。顶端未磨。一面较平,另一面微凸;
双面磨制,微凸面靠顶端处有一块崩疤。双侧面磨制平整。残长2.6、宽1.4、厚0.6厘米(图六∶6)。

采∶45,黑色,近玉质。平面形状大致呈梯形,下端残缺。顶端未磨。一面较平,另一面微凸;
双面磨制,较平面可见切割痕迹。双侧面磨制平整,其中一侧靠顶端处有一崩疤。残长3.1、宽2.1、厚0.5厘米(图六∶7)。

斧锛类中部残件 2件。

采∶31,灰褐色。平面形状大致呈梯形,上下两端残缺。一面较平,另一面微凸;
双面磨制精细,微凸面可见少量打制疤痕。双侧面磨制平整。残长7.3、宽5.1、厚1.4厘米(图六∶2)。

采∶32,灰褐色。平面形状大致呈梯形,上下两端残缺。一面较平,另一面微凸;
双面磨制精细,微凸面有一大块崩疤。双侧面磨制平整。残长3.7、宽4.7、厚1厘米(图六∶1)。

图六 逐汪山岩洞葬采集石器残件

未知器物残件 3件。

采∶34,灰褐色。平面形状大致呈梯形。双面均经磨制,微凸。双侧未磨,有崩疤。残长3.7、宽2.5、厚0.9厘米(图七∶3)。

采∶38,灰褐色。平面形状大致呈梯形,横竖截面均为三角形。共五面,较长侧面磨制精细;
另外两侧面未经磨制,有大量打制疤痕;
剩余两个较宽面中,一面未磨,有大量打制疤痕,另一面一半磨制较精一半未磨。残长4.3、宽2.4、厚1.2厘米(图七∶4)。

采∶39,灰褐色。平面形状大致呈三角形。只两面有磨痕,其余面粗糙,或有崩疤,或有打制疤痕,有些面上隐约可见切割痕迹。残长4.6、宽3.2、厚1.1厘米(图七∶2)。

8.石料

1件。采∶46,灰褐色。形状大致为方柱体,两端残缺。一面未磨,其余面磨制精细。面上可见切割痕迹。残长11.5、宽6.1、厚3.8厘米(图七∶6)。

9.砾石

1块。采∶30,褐色,表皮光滑。形状为椭圆体,体积较小。岩性为辉绿岩。长4.8、宽4厘米,最大横截面直径2.8厘米(图七∶1)。

图七 逐汪山岩洞葬采集石制品

10.玻璃陨石

1块。采∶47,黑色。近半圆体,体积较小。表面有较多凹坑,可见少量微小气孔,光泽较好。内部较纯净。最大直径2.6厘米(图七∶5)。

(二)玉器

共7件。包括玉锛、玉镯和玉器残件三种类型。

1.玉锛

3件。

采∶23,灰白色,器表有少许风化。平面形状大致呈梯形。顶端未磨。一面较平,另一面弧凸;
双面磨制精细。双侧面磨制平整。刃部位于弧凸面;
刃面较宽,与器体形成相对自然的弧面;
刃缘平直,可见使用痕迹。长5.8、宽4.1、厚1.1厘米(图八∶1、图九∶1)。

图八 逐汪山岩洞葬采集玉锛

图九 逐汪山岩洞葬采集玉锛

采∶25,灰白色,局部泛黄,器表光滑。平面形状大致呈梯形。顶端未磨。双面磨制精细,较平。双侧面磨制平整。刃面较宽,与器体形成相对自然的弧面;
刃缘平直,可见使用痕迹。长4.8、宽3.5、厚0.8厘米(图八∶2、图九∶2)。

采∶24,灰黄色,器体光滑、精致。平面形状大致呈梯形。顶端略经磨制,一半有崩疤。一面较平,另一面稍弧凸;
双面磨制精细,可见少量打制疤痕。双侧面磨制,其中一侧平整光滑,另一侧可见较多打制疤痕。刃面较窄、较陡,与器体分界线明显,彼此之间形成一个较大的锐角;
刃缘平直,可见使用痕迹。长3.6、宽3.1、厚0.5厘米(图八∶3、图九∶3)。

2.玉镯

1件。采∶26,残,仅剩约三分之一。褐色,器体光滑、精致。原平面形状应为圆形。肉体扁薄。直径4.3厘米,肉厚0.25厘米(图一〇∶3)。

3.玉器残件

3件。均为斧锛类器物中段残件。

采∶33,灰白色。平面形状大致呈梯形,上下两端及一侧残缺。双面较平,磨制精细。一侧面磨制平整,另一侧缺失不详。残长3、残宽2.4、厚0.8厘米(图一〇∶4)。

采∶37,灰白色。平面形状大致呈梯形,上下两端残缺。一面较平,另一面微凸;
双面磨制精细。双侧面磨制平整。残长4、残宽4.1、厚1厘米(图一〇∶2)。

采∶40,灰白色。平面形状大致呈梯形,上下两端残缺。一面较平,另一面微凸;
双面磨制精细。双侧面磨制平整。残长4.1、残宽3.9、厚0.9厘米(图一〇∶1)。

图一〇 逐汪山岩洞葬采集玉器残件

(三)陶器

采集陶器数量较少,仅有纺轮4件和小陶片5片。陶片均夹细砂,烧制温度不高,十分残碎;
陶色较斑驳,外部均为灰褐色,内面有灰黄、灰褐两种颜色;
1片饰粗绳纹,其余素面。

纺轮 4件。均为圆饼状。

采∶49,残,只余一半。灰黑色泥质陶。一面素面;
另一面边缘有三圈凹弦纹,内孔与弦纹之间有针眼大小的戳点纹。直径3.4、厚0.9厘米,内孔径0.3厘米(图一一∶4)。

采∶50,灰黄色泥质陶。一面有少许残缺。素面无纹。直径2.7、厚1.4厘米,内孔径0.5厘米(图一一∶3)。

采∶51,灰黄色夹砂陶。两面均有少许残缺。一面素面,另一面边缘有一圈凹弦纹。直径4、厚1.2厘米,内孔径0.4厘米(图一一∶2、图一二∶1)。

采∶52,灰黄色夹砂陶。两面均有残缺,其中一面残缺较多。一面素面,另一面内孔外有四组外向的指甲纹。直径3.8、厚1.4厘米,内孔径0.4厘米(图一一∶1、图一二∶2)。

图一一 逐汪山岩洞葬采集陶纺轮

图一二 逐汪山岩洞葬采集陶纺轮

(四)鹿角

1根。采∶48,灰黄色。尾端残缺。残长6.9厘米(图一三、图一四)。

图一三 逐汪山岩洞葬采集鹿角(采∶48)

图一四 逐汪山岩洞葬采集鹿角(采∶48)

从发现的器物来看,逐汪山岩洞葬以玉石器为主,另见少量陶器和陶片。石器选料讲究,多近玉质;
以磨制为主,且大都磨制精美;
器类以锛为主,另有凿、凹刃凿、穿孔石片、圆饼形石芯、圆形石饼等。其中凹刃石凿是左江流域岩洞葬中首次发现。玉器有锛、镯等,玉石器残件也多为锛、凿类器物。一些石器和废料可见切割痕迹。陶器只有纺轮一种,均为圆饼形,有的有戳点纹。陶片极少,均夹细砂;
陶色较斑驳,外部均为灰褐色,内面有灰黄、灰褐两种颜色;
多为素面,仅见1片饰粗绳纹。

左江流域目前发现的早期岩洞葬有10余处[1],如大新歌寿岩岩洞葬[2],龙州宝剑山A洞洞穴遗址二期岩洞葬[3]、更洒岩洞葬[4]、八角岩岩洞葬[5]、三洲头岩洞葬[6]、三洲尾岩洞葬[7],宁明珠山岩洞葬[8]等,年代主要为新石器时代晚期到商周时期。从玉石器来看,歌寿岩岩洞葬和更洒岩洞葬均发现双肩石器,制作相对粗糙,而逐汪山岩洞葬多是磨制精细的无肩玉石器,不见双肩石器。因此初步判断,后者应晚于前两者。歌寿岩岩洞葬为新石器时代末期,更洒岩洞葬年代为商代早期,据此判断逐汪山岩洞葬应晚于商代早期。

右江流域发现的早期岩洞葬较多。目前已发掘的主要有武鸣弄山岩洞葬[9]、岜旺岩洞葬[10]、敢猪岩洞葬[11]、岜马山岩洞葬[12]和独山岩洞葬[13]等几处,年代为新石器时代晚期到战国时期。从器物特征来看,逐汪山出土的玉石器如锛、凿、凹刃凿等器物与敢猪岩洞葬出土的同类器物基本一致,两地圆饼状陶纺轮形状及其弦纹装饰手法也较为相似。逐汪山发现的石锛、凹刃凿、细点戳印纹纺轮与那坡感驮岩第二期[14]出土的同类器物也基本相同。由此可见,逐汪山岩洞葬应与敢猪岩洞葬、感驮岩二期的年代基本一致。敢猪岩洞葬和感驮岩二期年代为商代中晚期,据此可以认为逐汪山岩洞葬年代也应为商代中晚期,这同前述与左江流域岩洞葬对比的结果相符。

逐汪山岩洞葬器物精美,年代较早,是桂南早期岩洞葬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研究左江流域早期历史和广西岩洞葬等方面具有极高的价值。

项目负责人:杨清平

调查:韦 宁 杨清平 韦浩东

杨丽云 吴肖桦 李 妮

整理:杨清平 杨丽云 焦秋燕

摄影:杨清平 荣获奖

绘图:李 锋 荣获奖

执笔:杨清平 杨丽云 吴肖桦

注释:

[1]杨清平:《左江花山岩画分布区域内早期岩洞葬研究》,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编:《广西博物馆文集》第14辑,第3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年。

[2]广西文物考古研究所、南宁市博物馆编著:《广西先秦岩洞葬》,第48~50页,科学出版社,2007年。

[3]杨清平:《左江花山岩画分布区域内早期岩洞葬研究》,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编:《广西博物馆文集》第14辑,第4~5页。

[4]广西文物考古研究所、龙州县博物馆:《龙州县更洒岩洞葬调查清理报告》,广西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著:《广西考古文集》第3辑,第63~73页,文物出版社,2007年。

[5]杨清平:《左江花山岩画分布区域内早期岩洞葬研究》,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编:《广西博物馆文集》第14辑,第6页。

[6]杨清平:《左江花山岩画分布区域内早期岩洞葬研究》,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编:《广西博物馆文集》第14辑,第8页。

[7]杨清平:《左江花山岩画分布区域内早期岩洞葬研究》,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编:《广西博物馆文集》第14辑,第8页。

[8]杨清平:《左江花山岩画分布区域内早期岩洞葬研究》,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编:《广西博物馆文集》第14辑,第9页。

[9]a.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工作队等:《广西武鸣县岜旺、弄山岩洞葬发掘报告》,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工作队编:《广西考古文集》第2辑,第206~237页,科学出版社,2006年;

b.韦江、杨清平:《广西武鸣河流域先秦墓葬的初步研究》,《南方文物》2007年第3期。

[10]a.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工作队等:《广西武鸣县岜旺、弄山岩洞葬发掘报告》,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工作队编:《广西考古文集》第2辑,第206~237页;

b.同[9]b。

[11]广西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武鸣县敢猪岩洞葬发掘简报》,广西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著:《广西考古文集》第3辑,第74~93页。

[12]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工作队等:《广西武鸣岜马山岩洞葬清理简报》,《文物》1988年第12期。

[13]武鸣县文物管理所:《武鸣独山岩洞葬调查简报》,《文物》1988年第12期。

[14]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工作队、那坡县博物馆:《广西那坡县感驮岩遗址发掘简报》,《考古》2003年第10期。简报推断那坡感驮岩第二期年代为距今3800~2800年,笔者认为其年代应为商代中晚期。

猜你喜欢玉质岩洞双面石性与玉质视野(2022年15期)2022-10-21双面威尔逊小哥白尼(野生动物)(2021年12期)2021-03-29本草,一场不动声色的“双面修行”金桥(2020年7期)2020-08-13双面人学生天地(2020年20期)2020-06-09“岩洞女孩”:生活虽然不容易,但我从未自卑环球慈善(2019年6期)2019-09-25史上最强的双面间谍海外星云(2016年7期)2016-12-01中国玉文化的玉质美和玉德美知识力量·教育理论与教学研究(2015年4期)2015-10-21公主传奇(大结局)中学生博览·文艺憩(2009年4期)2009-06-03公主传奇(三)中学生博览·文艺憩(2009年3期)2009-04-09

推荐访问:崇左 广西 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