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晋江市晋兴职业中专学校 陆继筠
在教育改革专业转型、1+X证书制度的冲击下,中职学校俨然成为给社会培育合格幼儿照护与保育人才的重要场所。作为专业教师,我们要积极大胆探索幼儿相关职业证书与保育人才培养的融合方式,借鉴优秀的经验,在教学的理念与模式等诸多方面加强创新,全面提升保育技能教学水平,促使基于1+X证书制度下的课证融通体系应用价值得以充分发挥。
(一)1+X证书制度
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界定了职业教育的标准、要求,促使中职教育改革得以正规化进行。一方面1+X证书制度的提出,对幼儿保育从业人员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在专业教育中,升级以往固化的人才培育模式,以学历证书为核心,促使多种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人才培养模式尽快成型。另一方面紧跟社会发展需要,借助多种职业证书,提升专业人才的素养和培养理念。1+X证书制度的推广成效理想,能够促使专业人才培养更符合市场需求,在教学中逐步渗透1+X证书的从业理念,可以提升中职学生的综合能力,确保其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支撑其就业,为今后的岗位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专业转型背景
中职幼儿保育专业逐步取代了以往的学前教育专业,尤其是在“二孩”政策全面实施后,适龄学前儿童的数量逐年增多,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前景更加广阔,与此同时社会对学前教育事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供需矛盾不断扩大的情况,幼儿教师师资短缺、师资力量薄弱等问题不断提出,推进保教质量的持续改进显得尤为重要。要想提升幼儿教师队伍的职业素养、提高保育保教能力,就需要在职业教育改革方面下功夫,促使相关专业培养重点落在保育保教能力上。将学前教育专业转型为幼儿保育专业,更符合教育主管部门对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新要求,积极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托育人才和后备力量。
(三)幼儿照护证书背景
1+X证书是指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是学生职业技能水平的直接评定标准,更符合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对婴幼儿的养育要求已不仅仅停留在吃得饱穿得暖这个层面上,对幼儿的照护提高到一个更高的水平。幼儿园强化教师的幼儿照料力量,提高公共幼儿托育服务水平,对减轻女性就业压力,真正促进二胎、三胎政策的落实,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等方面都有着积极意义。幼儿照护证书位列于1+X证书制度试点的第三批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和标准内,在托育领域推行1+X证书制度,可针对性地解决托育从业人员能力评价不准确、不全面等方面的问题。在专业转型的背景下,培养合格的幼儿照护与保育人才,俨然成为促进社会托育服务行业稳中求进的基础保障。
(一)教学观念落后
在1+X证书制度的要求下,专业教师应积极整合前沿知识,更新教学理念,丰富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的专业素质和职业能力持续发展。然而部分教师仍采取固化的思维模式和传统的教学手段,单一的教学方法未能使学生从传统的学习理念、方法及态度中脱离出来,导致学生的实操能力发展受限,难以应对实际生活中出现的对婴幼儿安全、营养与照护的需求。
(二)重理论轻实践
大部分中职学校各专业基本上采取“2+1”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在学校学习两年,顶岗实习一年。保育课程开设时间晚,课时短,以理论讲授课为主,未专门设置实操课程,课程课时安排不合理,学生接触实际操作的机会少,无法规范与标准地掌握保育技能。
(三)“考”“用”脱节
在1+X制度背景下,幼儿照护证书成为保育专业学生必须获取的一本技能证书。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受到课时安排以及教师旧理念的约束,出现过于片面追求证书考过率的情况,只要通过考试就行,要求学生直接死记硬背考试涉及的理论知识,对学生是否真正规范、标准地掌握保育技能相对忽视,促使学生“考”与“用”明显脱节,无法支撑学生的就业需求及职业发展。
(一)提升自身专业素养,服务专业发展
教师作为1+X证书制度的实践者和推动者,也是发展专业知识技能及素养的重要媒介。因此,教师必须在准确理解1+X证书制度内容和意义的基础上积极响应,精准落实学生素质发展和能力构建的新要求。首先,教师应积极提升自身专业素养,获取更多更高级别的相关专业证书。如,高级婴幼儿照护、高级育婴员、高级保育师、婴幼儿早期教育指导师、家庭教育指导师、心理健康咨询师等证书。因为教师自身获取更高级别相关证书的过程就是向社会不断吸取新知识和新理念的最好机会。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学习到更多前沿的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很好地把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教学中,也更容易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起到以身作则、表率示范的作用。其次,专业教师在提升自身素养取证时,还要努力获取各类证书的考评员资质,要不怕辛苦,克服困难,积极参加各级各类考评工作,因为在参加各类考评工作的同时就是加强与社会各界专业教师的交流、汲取先进教学经验的最好机会。以此进一步丰富教学手段,全方位、全过程传授科学的保育知识与技能,更好地指导学生的考证培训和专业发展。
(二)改变传统教学方法,构建课证融通教学模式
教师应在课程教学中潜移默化地融入与职业技能等级标准有关的内容及要求,不仅要达到“1”的教学要求,也要促进“1”与“X”的融合。首先在教学内容方面,教师拓展课堂容量,将考证技能要求有机融入课堂教学。例如,将安全事故防范、意外伤害事故现场救护、自然灾害防范和现场救护等职业技能引入婴幼儿急救技术课程中;
将进餐照护、饮水照护、清洁照护、出行照护和睡眠照护等技能引入婴幼儿卫生保健、营养与喂养等课程中,在丰富学生的眼界和知识面的基础上,促使学生构建完善的知识技能应用体系;
将幼儿卫生保健课程知识有机转化为考证内容中的日常保健、生活照料、安全防护等技能,让学生在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中提高个人的教育价值和教学潜力。
其次,要很好地利用“婴幼儿卫生与保健”“婴幼儿营养与喂养”“婴幼儿早期发展与指导”“婴幼儿亲子活动设计与指导”等课程中的教学内容作为理论基础服务于考证,采取理论检验联合实操练习的方式,聚焦幼儿照护中级证书考核要点,注意课程内容的补充、强化和多维度拓展,保证学生所学知识要点对应学前教育专业从业人员的专业资格要求,帮助学生吸收内化核心知识。重视采用项目化的教学方式,拉近理论与实践的距离,让学生清晰认识工作岗位任务,锻炼专业技能操作,以实现保育技能水平的持续提升。此外,在学期末可以以幼儿照护职业等级证书考核的形式,完善保育技能评价内容,以满足证书制度下学生专业素质发展和能力构建需求。如表1所示。
表1 婴幼儿保育专业幼儿照护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初级、中级)课证融通方案
续表1
(三)结合就业场景更新教学理念,加强课程转化,完善课程标准
首先,将教学技能性课程转化为保教技能性课程,幼儿园的教育教学还是以保教为主,展示艺术类技能的机会少。随着专业转型和社会需求的变化,原有的中职学前教育专业技能考核倾向于一日活动组织技能、游戏技能、美术技能、幼儿教学活动技能、手工技能等艺术类技能培育模式的不适用性越发突显。而在1+X幼儿照护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推动下,面向社会需求岗位的核心技能将摆在首位,将早期发展、生活照护、安全防护、日常保健等实训课程贯穿于专业学习的全程。
其次,将理论型课程转化为应用型课程。原有的课程体系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课堂教学与综合实践失衡等现象,倾向于理论性知识的讲授,不利于学生实践综合能力的发展,难以培育出复合型人才。在职业教育改革的进程中,倡导从工作岗位中分解出典型工作任务,根据职业能力合理设置课程。1+X证书制度倡导课证融通就是对这个倡导的积极响应,根据职业能力、工作领域、工作任务等要求,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对接职业证书标准、应用型课程内容,在教学中联系真实的工作情境,反映出典型岗位所需的知识技能和素质,强调实现教学资源共享及注重学习成果导向。学生充分掌握保育知识技能后,组织学生参与职业技能的考证,通过考证强化学生的保育技能素质,为就业持证上岗创造良好的条件。
最后,针对婴幼儿保育专业的课程,我们应该结合实际社会工作持证需要,例如幼儿园教师资格证、幼儿照护证书、早期婴幼儿教育证、育婴员、保育员证等证书,以及对一些早期教育专业保教技能竞赛、育婴员大赛等内容进行修订。在“婴幼儿卫生与保健”“婴幼儿营养与照护”“婴幼儿亲子教育与家庭指导”“婴幼儿早期发展与指导”等课程中融入了幼儿照护中级证书的内容,以“婴幼儿卫生与保健”课程为例,将幼儿照护安全防护和日常保健模块的内容融入“婴幼儿的疾病与预防”与“婴幼儿意外伤害的预防与急救”章节中,如表2所示。
表2 “婴幼儿卫生与保健”课程标准
(四)紧跟时代步伐参与技能大赛,“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
首先,利用实践化教学经验支撑保育技能课程。组织相关人员展开保育课程的实践化教学,全面提升学生的保育技能水平,实现实践对理论学习的有效反哺。紧跟信息时代的发展步伐,注重现代教育技术的整合,利用现实虚拟技术、现实增强技术等手段,为学生创造身临其境的教学环境,提高学生参与保育课程实践教学的积极性,加强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记忆。引入小组学习合作、角色扮演等现代化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互动中激发学习的潜能及主观能动性,验证学生的理论水平。引入学生自评及互评等方式,让学生互相分享有效的学习经验及方法,实现优势互补,取长补短,进一步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如在“婴幼儿卫生与保健”课程的“婴幼儿的疾病与预防”章节的教学中,针对婴幼儿常见的护理技术、婴幼儿常见传染病的预防与护理、婴幼儿常见疾病的预防与护理、婴幼儿生命体征的测量等教学内容,借助道具与多媒体等辅助教学设备展开情境教学,把解决问题规范化、保育技能动作标准化,使实操训练更有实效性,实现知识的学以致用、触类旁通。
其次,参与保教技能大赛。在“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的背景下,组织学生参与校内外举办的各种保教技能大赛活动,让学生在比赛中明确自身的不足和学习方向。如育婴员赛项主要考核幼儿照护安全防护、日常保健等内容,参与保教技能大赛,利于考核学生的综合素质,检验学生对婴幼儿照护的实操技能,巩固幼儿照护的教学效果。
最后,还需要重视加强岗位实践。岗位实践是保育课程中尤为重要的环节,也是“X”蕴含的关键内容。保育课程教学忽视岗位实践的安排,将无法满足课程学习的要求。通常在学习的第二、三学年作为校企合作的重要内容,会定期安排学生到托育机构、早教机构、幼儿园等机构进行岗位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真实环境中切实了解保育工作的特点及岗位能力需要,学生在保育岗位实践中,将获取证书的保育技能,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地转化为履行岗位职责的能力。促使幼儿保育工作的思想行为更加标准、规范,让学生做好就业后的知识技能储备和心理思想准备。
对中职幼儿保育专业的学生来说,大多数学生在毕业后将从事幼儿保育工作,要胜任这份工作不仅需具备丰富的保育知识,还应有扎实的保育技能。通过课堂学习获取课本知识技能的方式不足以满足学生专业素质发展和能力构建的需求,不利于学生提高岗位竞争力。而参与考证学习能够改变学生的学习观念、方法与态度,且利于学生多维度拓展知识面,强化实践操作技能,对于提高学生保育保健能力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安全保育保健是幼儿园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学生未来从业最基本的技能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深化学生的安全保育保健意识,通过“婴幼儿卫生与保健”课程传授安全护理知识,结合职业技能证书中的考核要点,采用讲故事、做示范、放视频、角色扮演等教学方式,手把手教授实操技能,教会学生如何识别安全风险,如何处理意外伤害,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积累充足的理论和实操技能,获取职业技能证书,为学生持证上岗创造条件,也为学生今后的岗位运用保驾护航。
在中职幼儿保育专业保育技能教学中,坚持德技并修育人机制,加强1+X证书制度实施工作经验的总结,推进中职教育改革有序进行,以此作为教学设计调整、课程内容重构的依据,确保中职幼儿保育专业教学更加贴近学情及社会需求,提高证书的含金量,让学生在开放性的氛围中,学习到更多更全更加实用的专业知识技能,促使各项教育改革政策部署得以贯彻落实。
猜你喜欢职业技能婴幼儿证书《针织婴幼儿及儿童服装》标准探讨纺织标准与质量(2022年1期)2022-07-12WJCI 收录证书林产化学与工业(2022年3期)2022-07-07CSCD收录证书草原与草坪(2022年1期)2022-05-11收录证书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2022年1期)2022-03-09人社部将组织开展2021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在线学习(2021年4期)2021-09-10大英县职业技能培训调研四川劳动保障(2021年5期)2021-07-19试析职业技能鉴定质量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及落实方案消费导刊(2020年19期)2020-07-12收录证书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2020年1期)2020-02-06我们真的懂孩子吗?——一个教育工作者谈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华人时刊(2019年23期)2019-05-21图解婴幼儿窒息紧急处理健康管理(2017年4期)2017-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