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教师发展的若干现实问题及其破解之道——专访人民教育家于漪先生

时间:2023-06-18 10:50:03 来源:网友投稿

于 漪,李瑾瑜

(1.上海市杨浦高级中学,上海 200092;
2.西北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于漪先生是上海市杨浦高级中学名誉校长。她1951年于复旦大学教育系毕业后长期从事中学语文教学,1978年被评为全国首批特级教师,曾任全国语言学会理事、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副会长。从教至今,于漪先生共撰写了600余万字的教育著述,主要著作有《我和语文教学》、《语文教学谈艺录》、《于漪文集》(6卷)、《于漪新世纪教育论丛》(6卷)、《于漪语文教育论丛》、《于漪与教育教学求索》、《教育的姿态》、《语文的尊严》、《于漪知行录》、《岁月如歌》(手稿珍藏本)、《于漪全集》(20卷)等;
先后共主讲了2000多节探索性、示范性公开课,其中50多节被公认为我国语文教改的标志性课例。1978年,于漪先生首次提出“教文育人”的语文教学改革思想;
1995年发表《弘扬人文 改革弊端——关于语文教育性质观的反思》一文,提出“语文学科作为一门人文应用学科,应该是语言的工具训练与人文教育的结合”(1)于漪.《弘扬人文 改革弊端——关于语文教育性质观的反思》,《语文学习》,1995(6):2-5。,推动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写入2001年出台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并成为21世纪语文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在当代语文教育思想发展史上具有深远影响;
1999年主编出版了中国第一部教师学研究专著《现代教师学概论》,主张科学地推动教师队伍专业化发展。(2)于漪.《现代教师学概论》,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

于漪先生被学界誉为“精心育人的一代师表,潜心教改的一面旗帜”。她相继荣获上海市先进教育工作者、上海市劳动模范、上海市优秀共产党员、上海市“教育事业杰出贡献奖”、全国及上海市三八红旗手、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先进工作者、2009教育年度新闻人物、全国“改革先锋”等称号,2019年被授予“人民教育家”国家荣誉称号。

于漪先生是根植于中国大地、中国文化、中国教育的人民教育家。她毕生在用自己的教育教学研究、实践和创新**中国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密码。她的至理名言“一辈子做老师,一辈子学做老师”已成为全国教师熟悉的金句。这不仅是于漪先生通过身体力行的实践感悟发出的肺腑之言,也深刻地诠释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特性:“一辈子做老师”是为师的坚定信念,“一辈子学做老师”是基于信念的终身学习。正是“一辈子”的“做”和“学”,成就了于漪先生“人民教育家”的专业形象。

2022年11月14日,就我国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一些现实问题,我们在线访谈了93岁高龄的于漪先生,探寻**这些问题的知行策略。

李瑾瑜:尊敬的于漪先生您好!您是我们敬仰的人民教育家,能有机会向您请教是我们的荣幸,也感谢您的支持。因为疫情的影响,我们只能以在线的方式进行这次访谈,对由此给您带来的不便表示歉意。为了使这次访谈收获更好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我之前做了一些功课,认真研读了您的书籍文章和关于您的新闻报道,今天就“教师专业发展”这个主题向您请教十个问题,这些问题也是当下我国基础教育和教师发展面临的重要现实问题。我们就这些问题向您 “荒原问道”,衷心期望您为全国的教师指点迷津,启智明思。

于漪:感谢你们百忙之中对我采访。你们对教师教育事业的挚爱深情及对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的责任担当令我感动!我这名老教师特表深深的敬意。

李瑾瑜:1947年您考入复旦大学教育系,大学四年教育专业的学习受到了曹孚、周予同等教授严谨治学品格和精神的影响。在学习您的教学实践与教育思想成果的过程中,我们能够清晰地感受到您教育理念和相关概念、话语的深刻与专业。您认为教育专业学习的经历对您的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具体有什么样的影响?您认为教育教学理论对教师学习与发展有怎样的作用?现在师范院校对教育专业的课程与教学重视程度不高,许多师范生也不愿意学习教育专业课程,因此职后教师培训常常是在补救职前教育专业上的“先天不足”,对此您有什么看法和建议?

于漪: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对教师的专业发展究竟起怎样的作用?我根据自己的切身体会,认为学习教育专业特别是教育教学理论,对教师的发展成长起着基础性、引领性的重要作用,能够受益终身。教师从事的是教育工作,对于教育工作的性质、目的、任务、对象、功能、原理、原则以及方式方法,需要上升到理论高度做理性的思考。如果老师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在理论上不甚了解,怎么可能将其作为安身立命的专业并得到充分发展呢?因为理论上的模糊,一定会导致实践中的盲目。回想一下自己的经历,教育教学理论起码在以下三个方面对我来说起了很大作用。第一,教育教学理论帮助我清醒地识别教育现象,坚持正确的教育方向。如我看到应试教育甚嚣尘上、题海题库机械操练泛滥成灾、把分数看成像原始社会图腾一样膜拜甚至分分计较等现象时,用教育教学理论分析就会十分清楚这是违背教育规律的做法。因为教育本身是培养人。我们古代《大学》开宗明义地指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3)语出《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参见:李学勤.《十三经注疏整理本·礼记正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1859。教育归根到底是要彰显人内心的美德,要促使教育对象不断地自我提升,达到至善的境界。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也曾讲过,“任何真正的教学不仅是提供知识,而且是予学生以教育。”(4)第斯多惠.《德国教师培养指南》,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5。因此我就鲜明地提出,教育的目的是“育人”而不是“育分”(5)参见:光明网.于漪:一辈子做老师,一辈子学做老师.https://m.gmw.cn/baijia/2022-02/23/1302816640.html。,“育分”是违背了人全面发展的过程与规律的。由此看来是教育理论指引我清醒地识别并坚持正确的教育方向。第二,教育教学理论使我少犯低级错误。记得有一年,语文高考题型中有改错题,分值大概是五六分,于是开始有了铺天盖地的练习。我当时教高三,学校发给我们300道改错练习题,但我没有给学生做。因为我思考,这违背了教育原则。教育应是正面教育,要让学生“饮琼浆”,要给他们“灌醍醐”;
在学生对语法、修辞、逻辑知识还不十分熟练掌握的情况下,要让他们做300道改错题,让他们脑子里犹如马蹄杂沓,这显然有违教育规律,也不符合教育常识,所以我是不会让学生机械练习的。第三,教育教学理论给了我一辈子坚持教学改革的动力和标尺。教育教学理论给我们展现的是理想状态,作为老师我们要不断地追求这种教育理想状态,因为教育本身就是信仰,没有理想就没有好教育。在教学过程中是理论指导我思考与发现很多问题,并不断地加以改正。比如,我开始做老师的时候认为只要课教得一清如水,学生就一定都能够学得很好。但现实是,不管讲得怎样好,学生学习的状况都是不一样的,是我的想法违背了教育教学理论。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任何一个教师都是无法替代学生学习的。如果学生不是学习的主人而只是听众、观众,那么他是没有办法学好的。正是得益于教育教学理论的指导,我逐渐把“以教为主”转换成为“以学为主”,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再比如,早年我们的班级规模比较大,高中每个班50~60个学生,两个班级就100多人,学生个性差异很大。因此,我在班级教学时就考虑怎样因材施教,根据不同情况的学生设计不同的问题,让每个学生都能够有获得知识的满足感和成就感,这也是教育理论告诉我的。我一辈子所开展的大大小小的教学改革都是以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的,它作为一种标尺,让我来量一量自己实践做法有没有违背教育教学理论原则和方法。所以,教育教学理论对我来讲,它不仅有基础性的作用,而且有引领性的作用,使我受益终身。

当前师范院校对教育专业课程与教学普遍缺乏高度的重视,我觉得这个要放在特定社会背景下来认识,很难说应由谁来负责任。根据我的观察,这种现象既有历史根源,也有现实原因。一是市场经济大潮对教育的冲击。教育从来就没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市场经济的开放性使教师的地位和工资待遇都不理想,教师流失一度很严重。在这样的情况下,师范院校要生存发展就要争取资源,不得不向综合性大学靠拢,有的师范大学甚至想把“师范”两个字挖掉。可见,师范院校对教育专业课程与教学不重视是受历史影响的,要下功夫慢慢消减这种消极影响。二是社会普遍存在对“教育”的一种偏见。现在我们理直气壮地讲,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但在几十年之前人们不是这样认识的;
甚至有人认为只要有一点文化和知识就可以做老师,老师是没有专业的,教育是没有科学理论依据的;
更有甚者还认为教育是“伪科学”,没什么可学;
等等。我觉得存在这种偏见的人,究其原因是没入教育的门,处在无知的状态。教育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只要人类社会存在,教育就永恒存在。文明社会的传承与发展,离不开教育的支撑。教育教学理论是把培养人成长成才的复杂教育现象上升到理性层面,寻求人全面发展的规律所形成的思想体系。教育是系统的长线工程,育人的艰巨性复杂性是难以言表的;
教育本身就是十分科学的,是需要用科学的理想、思想、概念和精神来研究的。教育也必须要与时俱进,时代飞速发展,我们的教育理论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对于师范生不喜欢甚至不愿意学习教育专业课程的现象,拿教育理论来分析,我觉得是两个“缺乏”所致。一是师范生对教育专业课程重要性和价值意义缺乏足够的认识。二是师范生对教育专业课程缺乏端正的学习态度。师范生缺乏做教师的实践体验,很难一下子就能把握教育教学理论所概括的丰富内涵,所以在学习过程中,基本上理论是脱离实际的,从概念到概念,从术语到术语,因此就会视之无用,进而产生不端正的学习态度。要想解决这些问题,我有三点建议。因为理论是行动的指导,所有的教育行为、教育活动一定要有正确的教育教学理论指导,才不会事倍而功半。所以,第一条建议是,师范院校首先要提高认知,对教育的科学意义和战略意义要有深刻认知,对教育专业课程的价值要有深刻认知。这样的认识达到什么程度,行动步伐就会跟到什么程度。第二条建议是,齐心协力让“强师计划”落地生根。今年教育部等八部门印发的《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提出要加强高等师范院校建设,加大对其支持力度。(6)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印发《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的通知.http://www.moe.gov.cn/srcsite/A10/s7034/202204/t20220413_616644.html。如果社会都能充分认识到师范教育的重要性,那么师范生对教育专业的认识和渴求就会大不一样。第三条建议是,高等师范院校的教育专业课程要深化改革。面对缺乏教育教学实际经验的师范生,教师教育在教理论的时候一定要面向实际、面向学生,使教育专业课程教学生动、鲜活、丰富多彩。而且要有开放性,让教学不仅发生在课堂、校园,还要发生在社会、中小学一线教育教学的实践中,这样教育教学理论精彩丰富的生命活力才能够被发掘出来,对师范生也才有感染力和吸引力。

李瑾瑜:您1951年从复旦大学教育系毕业后,在中学教了八年历史课程,后改行转教语文课程。按照您的谦虚说法,自己是“三无”教师(一是非中文系科班出身,二是未经过职后培训,三是无听老教师课的福分),为此坚持自学自修,用了三年的时间,把大学中文系的全部课程学完。这为您后来六十余年语文教学和专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助力您开启了“语文教学的大门”。从无学科到有学科,从历史到语文,这两个转折其实是您职业发展的两个重要节点,您最大的体会是什么?现在的城市和乡村学校普遍存在着“教非所学”问题,许多教师需要兼自己学科外的其他课程,或者根据工作需要担任与自己所学学科不一致的课程。全国师范院校每年也有相当一部分教育专业的本科生通过教师资格考试成为教师,这些新教师的教学也面临着“学科知识欠缺”的困扰。基于您的体会对这些老师的教学和专业发展有什么建议?

于漪:对于“教非所学”和“学科知识欠缺”给老师造成的困扰,我的经验体会是,学科转行看似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其实不然。学科之间从来都是互通的,比如说我教语文,跟历史、哲学是完全相通的;
数理化也是相通的,教物理的老师如果数学底子不好是根本教不好的。我学教育,它的原则原理、方式方法对我后来教语文也有很多指导意义;
我教过历史,再教语文我就不会犯历史知识方面的低级错误,比如讲与先秦时代相关的学科知识,就不会说哪个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是皇帝。再如,讲到“安史之乱”,我绝对不局限于语文文本的那一点,我会把“安史之乱”的历史背景融入语文教学中,这个时候语言就活起来了。所以教师的“学科转行”并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实际上能让你的视野更广,思考问题的角度更多,而且立足点更高。其实我们也都知道,中外古代有很多人都是通才,能够很好地融合各个学科和领域的知识。而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反映到教育上也就是分科知识越来越细。它的优点是便于对某一个领域精深探究下去,但反过来也可能阻碍生产的发展,影响社会的进步。因此从上个世纪下半叶开始,人们就强调学科之间要整合,跨学科、综合学科、交叉学科等新兴学科门类层出不穷。从传统教育的惯性看,由于我们过去是学什么教什么,许多老师确实存在着“一学定终身”的情况,专业对口、所教即所学是顺理成章的事。如果我是数学专业毕业的,那么可能一辈子当数学老师。今天,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新事物新需求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许多大学数学专业毕业生虽专攻数学,但他也可能转行到大企业里搞信息、搞统计。我们一直强调教育要有前瞻性,学校开设课程也要适应社会发展的多变性和不确定性,但即使这样,也很难跟上时代的步伐。因此“教非所学”本身即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而且将来会成为一种常态。这些年我们为什么越来越强调要不断地提高教师的学历,因为学历高了,教师所接触到的课程门类就多了,视野就广阔了,文化底蕴就厚了,自学的能力就强了,转教学科也就比较容易,就能够把所做的工作与原来学习的学科门类融会贯通。

当然,我们要理解现实中青年教师特别是刚入职的新教师,他们容易被“教非所学”和“学科知识欠缺”的问题所困扰。那么,怎样**新教师面临的“学科知识欠缺”的困扰呢?第一,要有良好的心态。任何老师都生活在特定的时代发展之中,一定要认清楚历史发展的必然,以自己的身体力行来回答时代之问。“教非所学”是新时代新事物的新要求,所以不能以一种委屈的心态面对,而应该看到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是一种常态。第二,要认识到本科毕业、研究生毕业并不是学习的结束,踏上教师工作岗位是新学习的开始。所以要清醒地认识自己角色的转换,从大学生、研究生转换成为教学生的教师,会碰到许多做学生时从来没有遇到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结合工作学习,不断获得新的启示、新的领悟、新的快乐。我们还可以冷静下来想一想,即使一个老师所教就是所学,难道就没有“学科知识欠缺”的困扰吗?我认为,一个老师即使所教与所学对口,仍然会有“学科知识欠缺”的困扰。因为任何一个独立的学科,内涵都是极其丰富的,也是处在不断发展中的,学习者在几年学习中不可能什么都掌握,更不可能把学科的宝藏尽收囊中,做到运筹帷幄。从我自己的体会来讲,学科的困惑会跟随教师一辈子的,不过时起时落、时大时小而已。如果一个教师对自己“学科知识欠缺”缺乏正确的认识,又没有很好的学习追求,也就难以有好的专业发展。第三,要锤炼扎扎实实的自学能力。教师对所教学科的性质、目的、任务、功能、特点等要有总体的了解和把握,也要善于运用自己原本所学的专业来比较,系统梳理学科自身体系是怎样的?要培养的能力体系是什么?能够给学生怎样的核心素养?如何在学科的“知识仓库”中检视自己的短板?这些都需要教师有不断学习和解决问题的钻劲和恒心。我一辈子的教学,都在不断地排找自己“学科知识欠缺”的问题。记得为了培养青年骨干教师,我从高中转到初中教课,当时没有想到我在课上就被初中的娃娃给“将”住了,回答不出问题。范文澜先生曾讲过,乐府有双璧,一个是《孔雀东南飞》,写刘兰芝和焦仲卿的爱情悲剧;
一个是《木兰诗》,写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沙场的故事。(7)范文澜认为《木兰诗》“足够压倒南北两朝的全部士族诗人”。参见:范文澜《中国通史》第二册325、662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我在教《木兰诗》的时候,要求学生认真阅读理解,有一学生噗嗤一笑很不以为然。我问他为什么?他说《木兰诗》的故事不可能——同行十二年,竟不知木兰是女郎,这个军队里的人全是傻瓜吗?于是学生们哄笑起来,我再跟他们解释,又有一个学生站起来说,古代女子是要裹小脚的,十二年里战争间歇一定会要洗脚,鞋子一脱洋相就出来了。当时已下课,我随口回了一句,说那时候女子还没有裹小脚,结果学生不罢休,就问我:“于老师,中国古代女子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裹小脚的啊?”我从来没有研究过这个问题,备课时没有这样发散性的思维——从《木兰诗》追溯中国古代女子裹小脚的起源。回答不出学生的问题,我就“挂黑板”了,我告诉他们马上去查。结果正史上查不到,我就查风俗史、野史,最后在清朝史学家赵翼的《陔余丛考》中找到了,其中《弓足》一篇记载:南唐后主令宫嫔窅娘,以帛绕脚,作新月状,后人皆效之。(8)赵翼《陔余丛考》卷三十一“弓足”下称:“妇女弓足,不知起于何时。有谓起于五代者,《道山新闻》谓,李后主令宫嫔窅娘以帛绕脚,令纤小作新月状,由是人皆效之。”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教海无涯,学无止境。学生问到你的问题,你自己能够知道在什么地方就很不错了。所以,我一辈子都有“学科知识欠缺”的困惑。比如说教到“红杏枝头春意闹”,这个“闹”字了不得,是诗眼,但就一个“闹”字已经争论了上千年,我怎么能够全部了解呢?所以新教师有“学科知识欠缺”不可怕,它是一种内驱的动力,关键就要扎扎实实地学习,缩小欠缺的差距,逐步地成熟起来、优秀起来。

李瑾瑜:在分科教学制度中,每个教师其实都是“学科教师”,教师对所教学科的认同、理解非常重要。您作为我国第一批从讲台上成长起来的语文特级教师,特别强调语文学科的特性是始终指向人,与人的思维、情感、品质和能力密切相关;
语文学科被冠以“语文”二字,其本质就是引领学生学习母语,理解与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传统优秀文化;
语文教学要带有浓厚的文学色彩,语文教师应是对中国语言最有感情、传统文化底蕴丰厚的人,是“腹有诗书气自华”的人。为此您对语法、修辞、逻辑以及中外文学史,甚至哲学、天文、地理、航海等所有与语文教学相关的知识都学习。而且您以充满激情的表达、逻辑缜密的讲解、工整飘逸的书写、思想深刻的写作诠释和展示着一个语文教师的基本功。从您喜欢语文、理解语文、修炼语文素养,成为名副其实的“语文教师”的职业生活中,您体会一名教师与所教学科之间应有什么样的关系?一个老师如何涵养鲜明的学科气质?教师对所教的学科教材与所教学科的整体知识体系之间的关系应该怎样处理?现实中有一种较为普遍的情况,就是大部分教师仅仅“教教材”,学科知识非常有限;
还有一些教师对所教学科缺乏认同,也不善修炼学科的必备素养与关键能力,对此您有什么建议?

于漪:现实中教师“教教材”一定要融入整个的学科体系中去思考。只教教材而对学科知识体系不重视,对所教学科缺乏认同,本质上还是对教师职业不认同的问题。我一直认为,选择教师职业就是选择了高尚,就是选择了与国家命运、民族命运、人民生活幸福血肉相连的事业。一个老师如果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没有发自内心的深度觉醒,就难以成为合格的教师。这种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要求教师在师范院校求学时就扎扎实实地打好基础。这个问题解决好了,教师的思想、感情、知识、能力、智慧、潜能就会被充分地调动起来,也就不会是“学校要我做什么,别人要我做什么”才去做,而是自己主动积极地思考,为教育这个伟大事业奉献青春贡献智慧,推动社会更加进步、人民更加幸福、国家更加繁盛。这样,教师就一定会想到自己教什么学科,担当怎样的学科责任,进而努力使学生学到真正的本领,提高综合素养。当教师把职业认同这个根本性的问题解决好了,他就会在所教的学科宝库里主动探宝,脑子里就会涌现出许许多多的问题,并且想方设法带领学生、激励学生主动取宝。也只有这样,教师对自己所教的学科才能有挚爱深情,教育生命才能有依托,教育激情、热情和学科专业的追求才能有坚实的基础。也就是说,教师只有对党和国家的教育事业有感情,对学生有仁爱之心,才会在实践中不断锤炼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才会对学科有满腔热情满腔爱,从而产生巨大的教育智慧和力量。

教材与学科之间有密切关系。教材是体现国家意志、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依据。怎么样用好教材,同样是一个需要深入研讨的问题。教书育人、立德树人,体现着任教老师的必备素养和关键能力。所以,教师不能只看到教材,只围着教材转,最为重要的是要对所任教的学科有整体认识,脑子里要有知识体系的框架。比如说我转行教语文,就一定要对语文在高中这个阶段的知识框架建立点、线、面、体的整体观念,我教的课文是一个点,这个点在线上是什么位置?我教记叙文、说明文等,这个点在线上是什么样的位置?在整个文体教学的面上是怎样的?在什么阶段学习、教到什么程度?要对这一系列问题有清晰的规划。以语文教学为例,语文学科是一个庞大的家族,字、词、句、篇、语、修、逻、文、听、读、说、写,一条一条线索教师都要梳理清楚,整个知识体系和语法、修辞学到什么程度,高中阶段教到什么程度要搞清楚。所以,建立点、线、面、体的观念,脑子里有知识框架,把具体的知识点放在哪一个条线上,这几条线构成怎样的面,这几个面如何构成了语文核心素养的整体,一定要十分清楚。尤其是语文学科的社会关系极其复杂,我们通常讲文史哲,其实语文的社会关系体现在上至天文下至地理无所不包,人类创造的所有精神文明,都可以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因此,语文教师对学科的认同,体现在不断学习,不断提高学养。

教材又是学科的精华。所以,在教师的学科素养里,读懂教材是教师最起码的能力。平常教师总是习惯于看教学参考书,甚至使用现成的教学资源。我们年轻时没有教学参考书,开学了教务处就给你一本教材,让你自己上,没有任何其他东西可参考。虽然很困难,但是也很好啊!教学需要教师对教材独立阅读、分析和理解,如果没有一定的文化底蕴做支撑,教材是很难读懂的。什么叫备课?备课不仅备文字的表象,更要深入思考:作者为什么要用这样一个词?为什么要用这样的句子?为什么这样组织段落、结构篇章?文章不只是字句堆砌,更要有内在的思维逻辑,真正的备课就是要把这些搞清楚。我转行的时候,把读懂教材作为基本功锤炼,更作为我教语文的必备素养和关键能力,通过对上百篇文章的独立阅读思考,才领会了“庖丁解牛”的意味。所以,教师要尊重教材,把握教材体现的国家意志,又要切实用教材来教,用教材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这又需要教师本身具备学科教学的核心素养。比如说我教语文,必须要有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语言是人独有的,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理解、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因此作为语文教师,我给自己树立了一个目标,就是“出口成章,下笔成文”:我一出口一动笔就可以成为文章,语言规范、条理清晰、逻辑严密,可以成为学生的榜样。为此我就苦练,练自己的口头表达,练自己的文字功夫。什么是文化?朱自清先生讲“文化就是人自身”,同理,学科教学的功夫就看教师本人的素养。我教语文,我身上就有语言文字的气质;
语文就在我身上,是跟我血肉相连,有骨肉亲情的。这些关键能力是需要教师不断锤炼的。

说到关键能力的锤炼,教师一定要关注提问的能力。教师的提问如果不痛不痒,学生怎么会动脑筋呢?我在备课时,除了备教材、备学生,还要备提问。有时候为一个问题我会一而再再而三地推敲甚至推翻重来。我认为提出的问题,一定要支持学生思考,活跃他们的思维,让他们的心灵起波澜,这样才能使他们主动学习并有所受益。举个例子,我教初中的《七根火柴》时,课文中无名战士牺牲的场景非常感人。我开始这样设计问题,这个场景作者做了怎样的语言描写和细节描写?我写了这个问题又马上划掉了,这样苍白无力的问题怎么能够搅动学生的心潮呢?于是,我一而再再而三地更换,最后我把问题改成了“无名战士留给人间最后的话语是什么?留给人间最后的动作是什么?这些话语和动作表现了他怎样的心灵?对我们又有怎样的启示?”这个问题就能直击学生的心灵。教学不仅是科学,而且是艺术。有了好问题,学生学起来就非常专注也非常激动。由于有直击学生心灵的提问,当学生学到课文的最后,对无名战士牺牲的场景就有了立体化的感觉,就不仅仅停留在茫茫草原,而是通过对关键话语和动作反复体验的辨析,对无名战士心灵的理解与反复体验,课文中由衷赞颂的无私忘我的高尚灵魂就植入到了学生心中,经久难忘。对于语言的敏感以及判断正误的能力,是要不断地修炼的,这也是一种生活的修炼、思维的修炼、人生价值取向的修炼。现在有那么多的培训帮助教师发展,当代教师在这些方面完全有足够的条件,可以闯出一条新时代教师成长、成熟进而成为优秀教师、卓越教师的康庄大道。

我已经是90多岁的人了,但至今写文章不要打草稿,发表的所有文章是没有草稿的。当然,这与我所接受的良好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有关,但更多的是我在工作实践中持续锻炼的结果。在我评上特级教师后,每次考试后学校都要分析教育质量,我仍然像初任教师一样,认认真真地分析自己的教学质量,把每一项工作都作为提升自己专业素养的机会。如果每一项工作都能够向前进一步,你就会觉得每天的生活非常充实,学科素养和专业素养再也不是空洞的概念,而是鲜活的,充满了生活的真善美,你就会越来越热爱教师这个工作。

李瑾瑜:您认为教育本质是“育人”而不是“育分”,教师发展的目的就是增强教书育人能力。您教育生涯里是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学科育人”中,并形成了鲜明独特的教学风格。“胸中有书,目中有人”“弘扬人文”“德智融合”“既教文又育人”“树魂立根”,把学生培养成堂堂正正、表里如一、言行一致的,具有中国心、中国情的中国人,是您“学科育人”的坚定信念;
(9)于漪的“人文说”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她认为:“教文”是手段,是过程,“育人”才是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
那种认为“教文”是语文教学的硬任务,“育人”不过是招牌或幌子、是可有可无的软任务的看法,是不足取的。而“育人”是要育“中国心”和“民族魂”。参见:于漪.《点亮生命灯火》,商务印书馆,2019:109;
《培养有中国心的现代文明人》,《语文教学通讯》,2011(10):1。“语文教育的基本特征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更是您旗帜鲜明的教学主张。(10)于漪.《语文教学现状的思考》,《语文教学通讯》,2016(28):13-18。为此您在实践中充分依据语文学科特性,挖掘语文学科内在的育人价值,立体化施教、全方位育人,真正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到学科主渠道、课堂主阵地,把语文教学与情操熏陶、知识传授、智力开发融为一体,让每堂课的每一个教学环节都具有育人的功能价值,为学生培植爱国主义、民族精神、理想志向、道德情操、健康人格的根。尤其是您认为随着各种文化思想相互激荡及信息技术的发展,学生获取文化信息的渠道已经远非仅限于书本和课堂,随时面临着多元价值的影响,这就更需要教师结合学科教学努力培养学生的文化判断力。您的“学科育人”思想智慧与实践财富,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当下我国课程改革深化的重要使命,是如何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如何在核心素养视野下充分挖掘各类课程的学科育人价值。许多老师存在“学科核心素养如何落地”的策略困惑,也存在着“学科育人不得要领”的问题,对于提升教师们的学科(课程)育人能力您有什么建议?

于漪:学科育人和学生核心素养如何落地,我觉得需要加强对两个问题的深入思考。首先,教师一定要思考清楚教育本原的问题:我们究竟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思考这个问题一定要以历史唯物主义和唯物辩证法为指导。我们老师习惯于对教育教学某一个问题作技术层面的思考,但是我们必须要搞清楚,教育就是培养人,我们的教育要培养的是有中国心的现代文明人,要把自己的教育责任放在中国历史的纵轴和世界历史的横轴所构成的广阔背景下来掂量。我们党经历百年奋斗,艰苦卓绝,才取得今天这样来之不易的成就。我们从事教育的人,一定要让红色血脉代代相传,后继有人,要培养学生成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才智的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但实现这个教育目标又是极其不容易的。为什么?因为我们所处的世界越来越开放,西方价值观的侵蚀是很严重的,在部分人群中自我中心、享乐人生、国家意识淡薄等问题已显现出来。我们所处的世界,随时都在进行争夺下一代的无硝烟战争。西方总是以各种手段传播他们的价值观,以影响其他国家人民的观点、态度、情绪和行为。这样的文化侵略和颜色革命,就好像是温水煮青蛙,其危险性是不易察觉的。美国电影《功夫熊猫》,用的是中国熊猫形象,宣传的却是美国价值观,这种颜色革命的方式应引起高度警惕。我们的孩子本身就缺少文化积淀,缺少生活经验,因此这种思想会对孩子产生很大影响。曾经有家长告诉我,小学生毕业互写的祝福语是什么?是祝你成为总裁、祝你成为富婆、祝你成为百万富翁,“学而优则钱”已经深入到某些人的毛孔,一夜暴富的梦想不断侵蚀我们孩子的纯洁心灵。所以,老师一定不能忘掉我们教育的根本,要恪守我们的教育初心。要真正做到“学科育人”,必须首先深入思考“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提高教育的责任心和自觉性。其次,就是要攻坚克难,立德树人。怎样培养人?党的十七大提出了“育人为本”“德育为先”(11)参见:胡锦涛在中共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全文.http://www.gov.cn/govweb/ldhd/2007-10/24/content_785431_8.htm。,党的十八大提出“立德树人”作为我们教育的根本任务,(12)参见:胡锦涛在中共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全文.http://www.gov.cn/ldhd/2012-11/17/content_2268826.htm。这是我们党的教育理论的创新。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是全方位全过程的,学科是主渠道,课堂是主阵地。我们讲了多年的德育,往往得不到预期的良好效果。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反复思考,认为德育的堡垒在课堂、在学科里,这个堡垒不攻破,立德树人不可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成就。学生到学校求学,绝大部分时间是在课堂里度过的,接受学科的教育,因此学科教育立德树人一定要全方位全过程。而我们在这方面受到工具理性的很大干扰。德国著名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讲,理性有两种,一种是价值理性,一种是工具理性;
(13)参见: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上卷),林荣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56。价值理性关怀人性的世界,讲究良好的动机,求得最好的目的,而工具理性只讲究效果,功利第一,这才是促使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关键。1903年我国新学制的建立,几乎全部课程都是引进的,包括语文,它的指导思想是工具理性的,就是“实用”两个字。为了“实用”,甚至于有些人提出要全部推翻我们的语文传统,重起炉灶。这就造成各个学科的教学总是被工具理性的实用主义倾向牵着鼻子走,而缺失价值理性,这是历史形成的原因。为了突破学科与课堂上的德育堡垒,我很早就提出了“学科育人”,提出了语文教学要“既教文,又育人”,将“教”和“育”、“文”与“人”融合为一个整体的观点。

就我的实践、认识和体会,想要攻坚克难实现“学科育人”目标,第一要提高认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确立抓住了教育的本质,抓住了教育之魂。新世纪的课程改革也使我们从多年来的知识教学为本转换到学生发展为本,是极大的进步。这不仅是教育理念上的突破,更是教育本质的回归,凸显了学科教学蕴含的育人价值。西方教育界讲过教学的教育性,陶行知先生也曾经讲过,“学习知识与修养品行是受同一学习心理定律支配的。我们如果强为分家,必致自相矛盾,必致教知识的不管品行,管品行的不学无术”(14)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一卷),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623。,不能人为地把学习知识跟修养品行割裂开来。我也一直认为德行和智性同为学生生命成长之魂,德行是做人的方向,智性是人生存发展的保障,二者互相渗透互相融合互相制约,共同构成一个人的综合素质。所以教师首先在认识上要真正从以“知识为本”转移到以“学生发展为本”,改变“教书”与“育人”割裂的现状。第二,要转换思维方式。我们通常习惯于线性思维,但如果用历史唯物主义和唯物辩证法看问题,任何学科的教学都需要用系统论的思维方式来思考。比如语文教学,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的、多元的系统工程,高中语文的核心素养包括四点:语言建构与应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这本身是一个综合性的统一体。但它又是多元的,是由多个要素构成的,除了语言文字,还涉及德育、美育的范畴,比如,美的鉴赏与创造是美育的,文化传承与理解是德育的。语言文字是跟思维紧密结合的,语言文字为表,思维内容为里。我们机械操练犯的一个错误,就是把语文要素与人文内涵割裂开来。判断一个语句或文字用得精不精当,一定是看它能不能表情达意,“表”是语句文字,“情”是意蕴内涵,二者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关系,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相互塑造不可分离。我曾经以洋葱打比方,洋葱剥了皮就剥了肉,剥了肉皮也剥掉了,说明语言文字为体,人文内涵是魂,上课魂要附体、体要有魂。这些年来受工具理性的影响,我们的课程只重视了实用功能,而忽略了它的思维功能、发展功能、熏陶功能、感染功能和教育功能。所以核心素养的落地生根,就是强调学科教学要回归其本体价值,这个价值取向是完整的,给学生的培养教育也是整体的。也正是因为多个要素构成了语文学科系统,其中任何一个要素对于系统而言都不具有整体性,只有当系统中的诸要素共同发展、和谐发展的时候,各个要素之间才相互作用,实现整体发展,教学质量才能整体提高。这样的系统思考也是课标精神的综合性体现。我们对核心素养的理解常常是不得要领,往往习惯于用二元对立的思维或一加一加一的线性思维,将学科和育人人为地割裂开来,其实“学科育人”是不可分割的、相互融合的整体。语文就是语文,语言建构与应用是其基础,在这个基础上根据文本单元的特征,融合审美鉴赏与创造和文化传承与理解。所以,思维方式的转换,最关键在一个“融”字,融合不是简单相加,或是在学科之外刻意地穿靴戴帽或讲大道理,而是在备课和教学的时候深入挖掘文本原有的内在教学价值。

在“融”上下功夫,有多种多样的方法,我举两个例子。有一个青年教师教《老人与海》,他并没有给学生讲多少大道理,而是给他们发了一篇海明威写的短篇小说《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让学生将此与《老人与海》共同阅读,然后问学生一个问题:这两篇小说你们看哪个写在前面,哪个写在后面?这个问题学生没有想到,一下子兴趣就调动起来了。学生们满怀自信地讲,当然是《老人与海》写在前,《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写在后。理由是什么呢?学生说《老人与海》里面的老人是充满了斗志的,而《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中的老人又丧又颓废,所以是《老人与海》写在前面。但当老师告诉学生其实《老人与海》写在后,而《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写在前时,学生非常吃惊,整堂课学生的思维就活跃起来了。这位青年教师为什么要这样设计教学?因为他看到了社会上有些人要“躺平”、要“佛系”等现象对学生产生的影响,因此他要用这样对比的方式引发学生对人生价值的思考。学生也马上领悟到,由拼搏到平静再到颓唐这是常态,但由平静、颓丧到拼搏这才是海明威的深刻之处。这对学生学习小说要素、发展探究意识、熏陶感染其精神成长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所以学生的思考深度如何,在于教师的思考与引领是不是得法。又比如,我们教杜甫的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读到“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的美好愿望时,已经被杜甫对寒士的同情之心、恻隐之心所感动了,但如果再深入下去看,最后面还有一句是“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可见杜甫的草房不仅屋破雨漏,而且还有断炊之危,他表达的不仅是同情之心,能够使“天下寒士俱欢颜”,而且是“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这个“足”字是最后的主旨,有千钧之力:大家有好房子住,即使我的茅屋被秋风吹破毁坏,即使自己冻死、饿死也足够了值得了!我们都知道,人生最艰难的莫过于战胜自己的私欲。杜甫在自己如此艰难的情况下所袒露的恻隐之心、仁爱之心是光照人寰的。当你把人放进去思考比照,让学生受到精神养料的滋润,他们做人的境界就会不断地提升,不断地远离享乐人生和娱乐至死等颓废的人生追求。所以一个“融”字,给老师很大的施展才能的空间。如果每一堂的课都能够用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高尚品德去熏陶一代一代学生的心灵,使学生得到健康成长,民族素质的提升就有了非常坚实的基础。

李瑾瑜:与您“学科育人”思想一脉相承的是,您相信“学生就是教师的天下”,教师的生命是通过学生来延续的,教师的价值是在学生身上体现的。为此您从自己七十余年奋斗不息的“做”与“学”的历程中,总结出了教师的“青春密码”——学生至上。您相信“每个学生都是‘发光体’”(15)于漪一直认为:“不止教师是一个发光体,而是人人都是发光体,每个学生都是发光体,这才是教学。”参见:于漪.《把教育信仰写进课堂》,《中国教师报》,2018-12-26(10)。,“以生为本”是一切教育行为的出发点,教师第一本领是要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点。基于这样的信念,您从教学方法的改进入手,在课堂上注意启发引导,将“我讲你听”式的线性教学改为网络式、辐射性的师生、生生互动教学,放手把时间还给学生,更把学习权利还给学生,从根本上改变了课堂中一部分学生是旁观者的现象,教师与学生在课堂共建“一幢立意高远的精神大厦”。课堂教学的这种改进,其实就是重构了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和地位,重建教师与学生的教学关系。这样的重构与重建,不仅是对学生的“解放”,让学生受益无穷,并且学生因为角色地位的变化,不再只是教师教学的对象,也成为促进教师发展的资源和力量。就您几十年基于“学生至上”理念的课堂教学改革经历和体会,您觉得学生一旦获得自主学习与自主发展机会,对教师发展的推动和促进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于漪:关于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调动起来以后,教师专业发展受到怎样的影响,这个问题其实古今中外早有回答。《学记》当中早就讲了,“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知困,然后能自强也”(16)李学勤.《十三经注疏整理本·礼记正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1226。,所以说“教学相长”,也就是古人所说的“斅学半”。教别人能促进自己知识的增长,这早已被实践证明。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对于我的专业发展产生极大的促进和推动作用。简单地说,明显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促进我对学生生命世界的深入了解和研究。我们都知道,眼里有人,教育才有温度。我的教学不能眼里只有书而没有人。但是这个“人”是一个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概念,因此要对学生生命世界深入了解研究,不仅仅了解他的认知世界,还有他的情感世界、生活世界、心灵世界;
他不仅与别人有共性而且有个性,还体现着鲜明的时代特征。我教过50年代的学生、60年代的学生、70年代的学生,他们跟现代学生有极大的不一样,每个生命都是独特的。我们古人把生命视为“天地之大德”,认为生命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人是高于一切的。这些使我认识到做教师一定要尊重学生生命,敬畏学生的生命。什么叫真正好的教育?好的教育就是使每个学生的生命都获得健康成长和良好发展。我不是只教几个尖子生,或者只教少数人,我要让每个学生的生命都能够健康成长,都能够有良好的发展。这也促使我持续地研究学生实际。第二,不断地修正教育理念。学生的状态不是静止的、凝固的,你不能用静止的、凝固的观点看待学生。学生是动态成长的,始终处在发展变化之中。也就是说,一定要把学生学习当中一些看似不可能改变的事情,经过你的教育引导、感化,让它产生变化的可能。学生的发展变化,有的非常细微,是微澜,但也有的会给你突然的、巨大的惊喜。我在上课的时候,经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形,如在高中教《过秦论》,教到最后,有学生讲他不同意秦灭亡的原因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这个观点,为什么?他的理由是,某月某日《人民日报》发表的郭沫若文章持有另外的观点,但这篇文章我根本就没有看到。学生的这种探求给我极大的教育,他们不断地提出问题,使我非常惊喜,有时候也使我甘拜下风。记得有一次突然100多人来听我的课,我在教《变色龙》。契诃夫的《变色龙》学生都非常喜欢,讲变色龙变来变去,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它的本质是什么学生易忽视。因此我上课就设计了两条线,一是多变的现象,二是不变的本质。就在我的课快要结束时,一个女生举手站起来说:“于老师您教错了”。我吓了一跳,听课的人也都愣住了。这个女同学初来时语文考试是不及格的,但她胆子大,课堂上随便什么问题,有道理没有道理她都敢问。当她说我教错了时,我真的没有反应过来到底错在什么地方,我就请她上台来讲。她说,当奥楚蔑洛夫知道小狗是将军哥哥家狗的时候,他溜须拍马的愿望就更强烈了,您怎么还用跟原来一样的方式表达,您这样表达没有能够完全表达出当时的状态。她的理解是有深度的,我是单向思维,只是从一个角度去思考,而她是多向思维;
我是着眼于现象与本质的关系,而她还看到现象本身在变化。学生是非常可爱的,不能以成绩高低、家庭背景论高下,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都要受到爱护。第三,要锤炼激发学生求知欲、点燃学生生命灯火的本领。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其中必定充满艰难,工作要做到每个人的身上,关键在于慧眼识宝,倾心爱护。教师要有发现每个孩子优点特长的本领,哪怕是学习很困难、成绩不理想的同学,他也有优点,也有特长。因为你不能代替他成长,所以教师要长善救失,充分发挥他的长处和优势,这样他就会在成长过程中愿意努力克服他的不足。在这里,十分重要的是要建设与学生思想交流、情感交流、生活交流和智慧交流的通道,要因势利导。当然对学生除了扬长,还要弥补短板和不足,但许多老师非常习惯于补课、补知识,而我认为学生有的要补知识,有的要补学习态度,有的要补学习方法,有的要补学习兴趣,有的要补思维的弱点,每个学生所需补的是不一样的,关键看是哪一环断裂而造成整个学习发展链条的断裂。这就要建立一个知识、思想、情感、智慧交流的通道,让学生品尝到学习和成长的快乐。当有学生偷偷告诉我她的秘密并要我保密时,我就感到非常荣幸,那种信任感,就是我们建立情感、智慧、思想交流通道的结果。教师只有把所有孩子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以后,你才会品尝到这种快乐。什么叫好老师?好老师就是把学生越教越聪明,越教越有求知欲,越教越能“将”老师的“军”并逼着老师去学,这就是教师的成功。我曾有一个从农村转来的学生,思维非常迟钝,我在请他做教科书上非常简单的填反义词的书面练习时,其他都填对了,有一个“骄傲”的反义词他不填。我问他为什么不填?他说这里的“骄傲”没有反义词。这个题是《谁是最可爱的人》课文后的练习,这位同学说,“骄傲”的反义词一般是“虚心”,我们这里志愿军的骄傲不是“骄傲”,而是“自豪”的意思。可见学生是有极大潜力的,对此老师往往是估计不到。我认同这个学生的理解,也给人教社建议把教科书上这个练习题修改了。第四,坚持不懈地学做老师。我提出“学做老师”绝对不是口号,是因为我一辈子都觉得学科知识欠缺,因此我就要不断地学习。学生什么问题都会问,所以我体会到教师的字典里没有“够”字。如果有教师觉得业务专长已经“够”了,那就得反思:你的文化积淀、学科素养、科学素养、艺术品位等等能够支撑你回答学生的全部问题吗?学生什么问题都问得出来,我的口袋里经常装着记录学生提出的不能立即回答的问题的小本。因此教师应不断努力丰富自己的知识并提升智力水平,让开阔眼界、厚实底蕴、提升气质伴随着教师整个的教育生涯,让坚持不懈的学习成为教师的一种生活方式,教育的人生就是学习的人生。所以说,学生积极性调动起来以后,才有真正的“斅学半”,不仅是教师教学生学习,学生也推动着教师进步,如此教师才能真正尝到与学生共成长的甜头,也才能品尝到教育学生的幸福。

李瑾瑜: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过教师成长公式:教师成长=经验+反思。(17)参见:苏贵民.《经验、反思与教师专业发展之间的关系》,《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12):37-38。反思就是反求诸己,其作用是定位现状、发现意义、建立联系,让教育不断回归教师本身,进而寻求改进的策略。综观您教育教学思想发展轨迹和实践探索之路,我们会发现一条非常清晰的专业发展演进路线,其背后的重要推动力,就是您对教育教学的不断反思。在您的师者生涯中,反思是您学习与发展的内在方式。您说自己有两把“尺”,一把是量别人长处,一把是量自己不足,只有看到自己的不足或缺点,自身发展才有驱动力;
您也不断地追问自己:我上的课,有多少是写在黑板上的,有多少是教到学生心中的,孩子的精神生命是不是成长了;
您坚持每一次课下来都有“教后记”,一是记学生的闪光点,二是记自己的不足;
您给自己立下规矩:“不抄教学参考书,不吃别人嚼过的馍”,既“照镜子”,又独立思考,寻求教与学的规律。尤其是时代在发展,教学理念、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学生学情也在不断地变化,您就更加强调反思对促进教师与时俱进的作用。在当今的教育现实中,反思对教师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也渐渐成为教育人士的普遍共识,各地各校也都积极推动教师反思,“写反思”成为许多专家为教师发展给出的有效策略。但存在的普遍问题是,许多学校和老师把反思简单地理解成回头看、找问题和自我批判,再“表决心”;
虽然在教案设计、教研活动、培训学习中写了不少“反思”,但“反思”的意蕴与效果欠佳。对此,您认为教师进行怎样的反思才有利于专业发展?反思的有效方式有哪些?

于漪:反思是教师应有的一种思考问题的能力。现实中许多教师通过反思,明确学习与实践中哪些是对的,还有哪些不足甚至是错误的,不断回顾梳理加以改进,取得了很好的实效。但是,我觉得更应该将反思看成有效担当教学使命的一种内心的渴望。教师有了这样一个主心骨,反思就会焕发潜能,从而形成一种精神的力量,推动教师更好地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怎样来反思才能取得更加实际的效果,对教师成长更有帮助呢?第一,要面对教学现场。反思不是上完了课自己简单回忆一下,而是一定要面对教学现场,发现或者查找倾向性的问题,及时抓住影响自己教育教学质量的真问题,寻找自己专业发展中的盲点和弱点,所以,反思首先要直面真实的教育教学,在真实的教育教学场景中找到真实的问题。我们教师总是习惯于检视自己的一些细节问题,这也无可厚非,因为教学中许多细微问题也是需要改进的。但是更要有整体思维,对发现的问题有整体性的思考,也就是要“聚其纲、抓其要”,精准抓住倾向性的问题,或者本质性的问题,如此就能够**一连串的细微问题。那种只看到小问题,然后自我检讨一下,简单表个后续行动的决心,是不能真正解决问题的。第二,要真诚对待,深入剖析。发现或找到了自己存在的“真问题”,教师就要在行动中认真对待,而不只是在纸面上“写明白”。我从来都认为“说在口上、写在纸上”虽然对教师也是重要的,但它不能真正解决问题,一定要通过实践来解决问题。真诚对待又深入剖析,才能够抓住问题的症结所在,不会隔靴搔痒。所以,反思是要对某些教学行为不断追问,为什么会有这样一种教学行为?为什么会这样来处理?当时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这样想?这些追问实际上就是对教师心灵深处的叩问,乃至是对灵魂的拷问,这不仅牵扯到教师的教育教学思想、观念和方式方法,更是教师对自己教育人生的反思,是对肩负教师育人使命的深层次回应。只有这样,反思才不会浪费时间和精力,也能够更加凸显它应有的价值。第三,促进思想改变,努力见诸行动。反思的目的是改进,是提升。教师为什么要反思?重要目的是要促进教师思想的变革,通过反思促进教师教育教学思想的觉醒,获得专业上的指路明灯,反思可以使行动的改进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举个例子,在我刚改教语文时,学校举办报告会,会后我问一个同学主讲人讲了什么内容,他说什么内容我没听到,但我已经给他统计“这个这个”讲了158次。我突然意识到,如果我的教学语言也不纯净,不能给学生做榜样,我怎么做语文老师?因此我下决心改造自己的教学语言。开始用“以死求活”的办法,把自己所要说的每一句话都写出来,然后修改,把可有可无的字词句和不符合逻辑的话语去掉,然后把它背出来,再把它口语化,用比较规范的书面语言来改造自己不规范的口头语言。就这样花近两年的时间,去掉了语言的杂质,丰富了自己的词汇,也让语言表达更有力量,更有文化的含量。所以,反思不仅要意识到真问题,更要拿出真行动,下深功夫,不断自我否定、自我改进、自我超越,千锤百炼,方可炼出对党的教育事业的无比忠诚,炼出学术专业的无比精湛,真正使得我们的头脑散发灵光,思维更加活跃,专业能力更加完善。

李瑾瑜:您认为上好课是一个老师最重要的本分。您的教育生涯是教育思想和教学实践同步创新的过程。从评上特级教师后,您几乎每节课都是公开课,少则二三十人听,多则三四百人听,而且是随堂听,没有任何预演。哪怕是讲同一课也都有创新。有人估计,近七十年的教学历程中,您主讲过2000多节省市级以上探索性、示范性的公开课,其中50多节被公认为是语文教改标志性课例。这也要求您的公开课不能出现一丝一毫的失误,既要体现“教文育人”新理念,也要内容精练、互动活跃、方法新颖,这就需要课下付出诸多努力才能达成。您的这些公开课对我国中学语文教学改革和教师学习起到了重要的引领和示范作用。时下的教学实践中,举行各种公开课已成为促进教师改进教学的常态,如示范课、观摩课、研讨课、汇报课、过关课、教改课等等名目繁多,层出不穷;
围绕着各种“课”的教研活动,如观课议课、同课异构、集体备课、磨课赛课等也是应接不暇。但是,老师们普遍感觉这些公开课的活动效果不佳,尤其普遍反感许多公开课的做假作秀和表演性质,呼唤真实自然的常态课。针对这些问题,您有什么建议?您认为公开课对构建教师专业发展机制的具体意义体现在哪些方面?如何开展公开课活动和课例研究才能对教师发展产生效果?

于漪:老师们呼唤自然的常态课,反感作秀、做假和表演的课,我觉得这种崇真向善的专业态度,表达了他们对专业发展的渴求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真诚,不仅可以理解,而且值得称赞。现实中确实有各种名目繁多的“课”,有一些公开课和示范课磨了几次乃至几十次,力求尽善尽美,最后和原本的面貌已经完全两样了,已经不是他本人的课,别人也高不可攀。但尽管出现了这样那样的情况和问题,我认为课例的交流研讨形式还是有借鉴意义的。尤其在深化课程与教学改革,使用新课标、新教材的过程中,我们会碰到前所未有的难题与困惑,乃至陷入迷茫和困境,从学科整个价值理念到学科内容的重构,以及整个教学方式方法的改变,都出现了许许多多的新情况。因此,进行教学研究,上好具有探究性的各种“课”,这是必要的,也是应该的。

要使公开课对教师发展产生意义,我觉得关键在这几个方面。第一,要明确为什么举办这样的课,目的何在?公开课、示范课的目的是要提升广大教师的教学能力,而不是培养几个第一名或优胜者。现实中大量的公开课、示范课乃至各种赛课,常常具有功利目的,就是凸显出几个教师,广大教师基本是观众和听众,少有参与权和发言权,他们的积极性无从发挥。所以,举办各种各样“课”的活动要去功利化,没有功利不可能,但必须防止被功利目的引导与裹挟,要强调其公益性目的,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初衷,从理论和实践结合的高度进行学科教学规律和学生认知规律的探讨,集思广益、共同提高。从关注教师“个体优秀”走向强调教师“全体提高”,这样才能促进教育质量的整体提升。为此,这类活动要少而精,要明确解决什么问题,更要考虑对广大教师的作用。第二,强调示范,但定为样板要慎重。我们举办公开课、示范课,总是要找到示范别人的样板,因为我们习惯于标准化和一刀切。但教学不仅是科学,而且是艺术。各个地区、各个学校是不一样的,不同地域也有不同的历史文化,师资队伍差异也很大,如果都要照着一个样板去做,许多教师只能望而生畏、退避三舍。正因为这样,我们常会看到公开课的最终效果:你表演你的,我做我的。事实上,任何一堂课都难以成为标准的样板,更不可能完美无缺。我教了一辈子课,每次下课后想一想都有遗憾,不是这里有毛病就是那里有缺点,每节课都有改进和提升的空间,更何况教师之间的差异是那么大。所以公开课、示范课的活动一定要让大家感觉到,这样的课跟我是贴近的,我是有可能把它学会的,千万不能成为只可远观的课,你教你的我教我的,甚至最后只剩“表演专业户”。第三,要善于倾听,走好群众路线。组织和参与公开课、示范课等活动,一定要善于倾听,调动各个层面教师的积极性。有的时候高手就在民间。就如同教师所面对的学生,每个学生都是一本丰富的书,有的是打开的,有的是半开的,有的是关闭的,教师要善于倾听学生的心声。同样,教师公开课、示范课的组织必须坚持群众路线,倾听教师的内心愿望,尤其要了解他们教学中的沟沟坎坎到底在哪里?他们对课堂教学的期望是什么?他们面临的问题和想解决的问题是什么?这样的倾听就会使各种课的活动有层次有角度,所有老师的积极性都能被调动起来。第四,要化繁为简,抓课堂教学质量的基础性建设。许多时候,各式各样的“课”的活动,都是展示技能、技巧和技法,而对课堂教学的基础性建设关注不够。比如仅展示使用技能怎么教,但对为什么教、为什么这样教等问题重视不够,而这是课堂教学的基础性问题、根本性问题。课堂教学改革应体现“大道至简”的智慧,千万不能把简单问题复杂化。在学校中一线教师是最辛苦的,尤其不能再用烦琐的复杂的教学给他们加重负担。而要抓课堂教学的基础性建设,就要读懂教材,对许多教师来说,要读懂教材尤其是高中教材很不容易,但这决定着学习任务群、大单元教学等能否顺利开展。我了解到有一些大单元教学的四五节课,涉及中外古今、名人名言文章不少,虽然现在有网络技术查阅起来很简单,但教师必须要深入阅读理解。因为学生是十六七岁的未成年人,教学是教知识的核,要训练学生最基本的自学本领。如果教师像拉洋片一样去教,那怎么行?因此,抓课堂教学质量先要把基础性建设搞好,围绕着教材阅读,老师们多一些相互交流学习,少一点上课展示,如对课标的学习有什么认识、对教材有怎样的理解,要将这些最基础的活动开展起来,避免照搬照抄。如果展示课是把简单问题复杂化,名词术语大会串,那老师要把它们背出来都不容易,更不要说融会贯通。所以,教师自己多一点扎扎实实的业务学习,有了这个基础,再与课例的交流展示结合起来,才会对教师专业发展产生良好影响。广大教师是教改的主人,只靠占有资源的少数人,是难以完成深化课程改革大事业的。

李瑾瑜:您认为教育不是牺牲,而是享受;
不是重复,而是创造。有人评论您既是“脚踏实地的实干家”,又是“仰望星空的探路者”。这也准确地表达了您作为人民教育家兼具理论性、实践性、经验性、方法性、思想性的专业特征。您的教育生涯既是守正创新的过程,也是积极反思学习的过程,更是勤奋研究的过程。您写下的600多万字的论文专著,已成为中国基础教育的精神财富,也成为源于现实思考凝练而成的理论资源和实践智慧。您的研究是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再上升到理性层面来探讨,进而辨别正误,实现理论认识与实践探索的共同推进和相互印证。这样的研究和思想既体现了理论的实践自觉,也体现了实践的理论自觉,让您始终站在教育教学改革的最前沿。当前,基础教育实践中也积极倡导“教师即研究者”的理念,对研究型教师、教育家型教师、卓越教师、领军教师等高层次教师人才的培育成为我国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各地“三名工程”(名师、名校长、名班主任)和骨干教师的评审与管理也成为常规工作。这些举措与工作共同要求教师必须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有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但是许多教师在开展研究上面临着重重困难,既有理论与方法储备的不足,也有工作负担重、时间不足的制约,尤其不能很好地平衡和处理教学实践与教学研究的关系,研究与实践“两张皮”、为研究而研究的问题明显存在。对此您给老师有什么好的建议?

于漪:要解决研究与实践两张皮、为研究而研究的问题,第一,要扫除心理障碍。一线教师普遍地认为,教学研究和教学实践是两回事,教学研究高不可攀。其实教学实践与教学研究的关系十分密切,难解难分。因为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发现了问题就想找到解决的办法,于是要寻找原因,寻找方法,以对症下药去解决,这就必须要提升到理性层面来探讨,从更高的维度去剖析、挖掘深层次的原因,揭示其本质与规律,寻求攻坚克难的路径与策略。当思想观念、方法方式有所改变,上了新的台阶,转而再用于指导教学实践,就可以取得改进教学的效果。所以,教学研究和教学实践二者是相互印证、共同推进的,那种认为是两回事、教学研究高不可攀的心理障碍要克服。比如我曾经在上世纪80年代就提出,必须要把思维训练与语言训练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思维是对外界事物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思维是借助于语言来实现的。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没有语言的思维是不存在的;
思维是语言的内容,没有思维就不可能有语言。学生要学好语文,提高语文能力,取得综合效应,思维方面应进行扎扎实实的训练。如果忽略这一点,学生不认真进行思维训练,读,就有口无心;
看,就浮光掠影;
说,就不得要领;
写,就内容干瘪,词不达意。之所以有这样的认识,是因为我教学生写作文,在技术层面对学生运用语言做了大量的训练,有的学生作文写得文从字顺,但是文章内容却平淡如水,一点价值都没有,因此我就想为什么学生作文能力总是提不高?因为他的思维问题没有解决。语言为表,思维为里。思维有条理有深度,语言才不会杂乱无章,内容才会有新意。有的学生总是句子纠缠不清,实际上是思维不清,只有抓思维训练,才能促进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我曾经有一个女学生,她的思维始终是慢半拍,反应比较迟钝,课堂发言时我以为她口吃,语言表达有问题,但深入了解后发现,是她的思维反应比较慢。因此,我就给她单独布置个性化作业,让她每天来学校时,注意看路旁有什么树,有什么花,校园荷花池里的荷花是怎么开的,看到什么反映什么,如此训练了半年,结果这个女生的思维慢慢就跟上来了。持续抓思维训练,促语言表达,结果到初三年级的时候,她的思维就比较灵敏了,在全国作文比赛中可以拿到三等奖。因此,教学中发现的问题,和对这个问题的思考研究是紧密结合的,并不是两回事情,而是在研究中解决问题。第二,研究自己真想解决的问题。教学研究从问题开始。所以,教师到底想解决什么问题,一定要搞清楚,要研究自己真想解决的问题,而不是先搭个理论框架,或者搬用国内外某个理论框架,然后再找一些材料来论证,为别人的理论做论据,这并不能解决自己的问题。我们搞教学研究,一定要有开放的视野,接纳人类文明的多样智慧。但是不能以单向迎合西方思想的倾向,把我们自己具体的教学实践简单地用西方某一个概念、某一个理论来统摄。举个例子,有一次评特级教师,某位申报者说他的科研是强项。我就问他,你的这个科研项目是怎么来的?他说是从学校到区级到市级再到教育部层层申报审批的。我又说,请问你解决了你自己的什么问题?他沉默而思,讲不出来。他有一整套的名词术语,但是并没有解决他所要解决的问题,这就是典型的为研究而研究。教师的研究是要解决自己实践中的问题,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只有根植于自己的教学实践,解决我们中国的教育教学中的具体问题,这样的研究,才具有中国土壤的气息,才具有中国文化的精神,也才能建构属于中国自己独特的教育思想体系。第三,研究要紧密结合教学实际,并要坚持“在实践中检验,又指导实践”。教师的教学研究要紧密结合教学实际,并在实践中要检验这个研究到底符不符合规律,以此来引领实践质量的提升。老师们的教研花了不少时间和精力,而且做课题会有许许多多奖励,最后还有报告论文的发表与评奖,这好像就告一段落了。这样的教研成果不会有实效,更不会成为大家的精神财富。研究教学不外乎三个层面:上位是教学思想、教学理念,中位是教学方式、教学策略,下位是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不管从什么角度切入,这三者的研究总是相互联系,一脉相承,而且一时一刻也离不开教学实践。所以真正的教学研究,就体现在深入备课、踏实教学、增强育人本领的过程中。而教学实践的备课,本身又是在研究,是在研究教学对象,研究文本,研究教师自己。教学研究与教学实践二者难舍难分,共同推进,两全其美。第四,要学一些教育科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学习永远是教师成长的第一要务。教得好,首先是学得好;
学不好,没有办法教得好。同样,教研要有成果,要能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学习仍是第一位的。教师教学研究要取得实效,需要借助相关的理论与方法。所以,围绕着教学实践中的问题,不断学习一些教育理论,积累一些基本的方法,对提升研究能力很重要。

李瑾瑜:您曾经比喻自己是青年教师的“垫脚石”。您认为青年教师处在思维最活跃的时期,对生命的追求也最有动力,不但是学校的宝藏和未来,而且能够“以青春之自我来创建国家的青春教育”,是祖国教育的未来。为此带动和帮助青年教师成长成为您职业生涯中最重要的责任之一。您首创“师徒带教”模式,亲自带教全国各地青年教师,带出了三代特级教师,形成了全国罕见的“特级教师”团队。(18)于漪认为,“学校教育的质量说到底是教师的质量。校长应该培养教师,尤其是培养青年教师,校长是他们在教育实践中成长、发展的第一责任人。”在她当校长期间,上海市第二师范学校(今上海市杨浦高级中学)语文组被视为“传奇”,成了上海乃至中国语文教育的高地,连同于漪在内,出了三代七名特级教师。参见:董少校.《人民教育家于漪:生命与使命同行》,《中国基础教育》,2022(1):17-20。而且退休后不仅为青年教师写书寄语,还一直担任上海市语文学科德育实训基地的主持人,倾力培养远郊区的年轻教师。这一切都源于您朴素的情怀:“现在的年轻人想要成长、要出头,真是不容易啊,我们要拉他们一把”(19)于漪,黄音.《穿行于基础教育森林:教育实践沉思对话录》,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307。;
也源于您让自己的经验“在别人身上开花结果”的幸福追求。根据您在培养青年教师成长过程中的观察,您认为青年教师在专业发展中面临的最主要问题是什么?他们最需要学习和发展的关键能力有哪些?现在各地都有许多名师、骨干教师带教的“青蓝工程”,您对名师、骨干教师带动、示范、引领、培养青年教师有什么建议?

于漪:青年教师的培养,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要求,也有不同时代的特征。当今我们提出要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党的二十大报告还把科技、教育、创新专列出来,(20)******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参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22年10月16日)》,《人民日报》,2022-10-26(01)。这是对教育战略性的重新调整和定位,是前所未有的。青年教师是建设教育强国的生力军,对他们精心培养,充分挖掘他们教育生命中蕴含的巨大能量,更是我们的时代责任。

培养青年教师,我有四点建议。第一,青年教师队伍建设,要有大视野、大情怀、大格局。在基层学校工作的教师,大多满足于种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重视岗位职责本无可非议,但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教师必须要抬头看路,思考你是在什么样的国际国内环境下教学,思考你“种出什么样质量的地”才符合时代的要求、国家的需要和人民的期盼。西方式现代化进程由生产资料私有制所决定,教育、科技、人才的发展成为资本追逐剩余价值的力量,于是引发大规模的扩张、殖民、掠夺、战争。而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体现的是社会主义国家的独立自主和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价值追求,以及为广大人民谋幸福的壮丽事业。青年教师的成长,就要站在这个时代制高点上来思考,如此就会有内心的激情,并生发出舍我其谁的壮志与豪情,就会在“一亩三分地”的岗位上深化改革、守正创新,努力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也使自己的教育生命获得升华,焕发光彩。第二,要尊重专业发展的多层次、多样性,不能用标准化的做法一刀切。青年教师的培养要有针对性,不能让他们陷入标准化的束缚中。龚自珍讲过:“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人才培养要不拘一格。苏东坡也说“天下未尝无才”,意思是天下不是没有人才,但“患所以求才之道不至”(21)参见:《苏东坡全集·应诏集》卷三《策别20》,北京:燕山出版社,2009年。,毛病出在求才工作做得还不周到。当今的青年教师有许多优势,他们的学历优势是过去几十年想都不敢想的;
他们视野广阔,尤其在互联网、人工智能、元宇宙等科技时代更有优势;
他们的思维广阔度、敏捷度,以及学科素养、科学素养和文化追求等,都与我们那个时代不可同日而语。所以,青年教师的培养者要慧眼识宝,因材引领,扬长补短,尊重他们的多样性和层次性,使得其优势更优,兼具特色,形成独有的个性风格。对青年教师的带教培养,也重在引领,借力指导。我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就带青年教师,培养了许许多多教研员、骨干教师和特级教师。我一直主张,仿我者死,创新者生。我会和青年教师互补互学,共同提高。“仿我”为什么一定死?因为一个模式是一定要退化的,只有教学风格迥异,师徒才能各显特色。因此,培养青年教师,就跟我们培养学生一样,他是一块什么材料,是黄杨?是玉石?是象牙?要根据不同情况因材引导。有一名语文教师,硬笔书法很好并将其作为业余爱好。我建议他将自己书法的技法总结出一套硬笔书法教程。他后来成为了书法家,也产出了训练学生书写的系列成果,成为上海唯一的书法特级教师。所以,一定要发挥青年教师的优势特长,使他们优势更优,特长更长。青年教师有的具有美育特长,有的善于做学生的思想工作,有的擅写作,有的擅外语,一定要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并精心培养,这不仅关系到青年教师个人的幸福、家庭的幸福,更关系到我们教育事业的希望。第三,要解放思想,放手培养,让青年教师在工作实践中锻炼。许多时候,我们总觉得青年教师缺这缺那,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其实青年教师处在思维最活跃的时期,对事业的追求充满生命活力,是学校的宝贵财富。因此要从理解、关怀的角度出发,满腔热情地激发青年教师内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他们搭建多种多样的平台,让他们在工作实践中锻炼摔打,协助中年骨干教师做事育人,增强主人翁的意识,以青春的自我创建高质量的教育。比如有个青年教师语言较好,但不重视这方面经验的总结。我研究“教师修养”的课题时,就专门请这个青年教师来写其中“教师的语言修养”分册,我的目的是激发他去研究,通过这样的锻炼,他成长起来了。“教师修养”系列丛书共出版18本,基本上是青年教师研究的专著,专著出来了,他在这个方面就有发言权了,也渐渐成了行家里手。给青年教师搭平台派任务,让他们学习真本领,在这个过程中,家校关系、爱生情结、专业能力等就一点一点磨出来了。我经常听到一些资深教师抱怨青年教师写的稿子文不对题、思维混乱,似乎是他们的语文问题,其实不然,究其根本是实践的问题。如果实践很深入,即使没有成功经验,也有失败教训,总有东西可写而且能写出来。没有内容写,是因为实践不深入,没有认真思考。文章是实践思考的产物,坐而论道容易空谈,所以要鼓励青年教师深入实践,同时把自己的做法和思想表达出来,这也是磨练他们的基本功。我们常常把评优竞赛作为促进青年教师发展的平台,但这很容易流于形式。我始终认为学校对教师的评优绝不是评个一等奖、二等奖,而是要通过具体的听课活动,用教育教学理论和学科理论分析他们的课,好在哪里,为什么?不足在哪里,又是为什么?一定要提高到理论的认识上,对青年教师才有帮助。我在学校时对青年教师的培养,首先是发现他们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优势、长处和特色,然后找出他们的不足,有针对性地支持和帮助。有时青年教师自己也想不到自己为什么好,有什么不足,这就要通过听课(起码要听两三节课)让大家发表意见,从教育教学、学生认知、学科本质、风格特色等方面仔细分析,让青年教师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他们就会提高一个台阶。我们的特级教师就是这样通过一堂一堂课培养出来的。第四,对青年教师要在政治上生活上全面关心。人的成器成才,是靠全方位的培养。青年教师有很多优势优点,但他们毕竟是青年,没有经历过太多人生苦难和坎坷,又面临着许多生活中的现实问题。因此,学校以及其他教研组织,除了在专业上鼓励支持他们,也要在政治上、生活上全方位关心帮助他们,让他们有温暖如春的感觉,这也有助于青年教师聪明才智的充分发挥。脑科学研究证实,人的大脑有860亿个神经元,每个神经元平均有3000个链接。青年教师的聪明才智有无穷的潜力,全方位关心他们的成长,会激发其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这也能促进学校的发展。当年的青年教师有的今天已是50多岁了,还感谢我当时帮助他解决生活上的困难。人心是肉长的,人是共情的动物。引领和培养青年教师,只要措施落在“点子”上和“关键”处,就能够促使他们快速成长。

李瑾瑜:教师教育也是您教育生涯的重要组成部分。您曾有十多年师范教育的经历,为上海基础教育培养了一批优秀教师。您在中学语文教学中通过多种方式带教培训青年教师。在您的观念中,“教书育人不是技术问题,让一代一代教师带着理想、情怀和责任担当授课,这是中国特色教育学应该研究的问题”(22)魏其濛.《人民教育家于漪:教师首先是个大写的人》,《中国青年报》,2019-10-09(01)。。所以,您认为教师队伍建设是一项专门的学问。早在1986年,您就创立了上海现代教师学研究会;
1999年您主编了我国第一部教师学论著《现代教师学概论》;
您退休以后主要的精力专注于教师教育,担任了上海市普教系统“双名”培养基地、语文学科德育实训基地主持人,同时担任几所大学的兼职教授,担当起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的重任。您也多次语重心长地说自己有一个梦想,就是要“创建中国的现代教师学,创建我们中国本土的教育学”,为此您提出了“教育自信”(23)参见:于漪.《以教育自信创建自信的教育》,《人民教育》,2017(2):14-18。的命题:中国教育要有自己的特色优势和话语体系,中国教师要“培养有中国心的现代文明人”。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提出要加快建设高质量的教育体系。(24)参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22年10月16日)》,《人民日报》,2022-10-26(01)。请就中国式现代化教育、现代化教师教育以及扎根中国大地探索教育教学原创思想问题,谈谈您的见解和建议。

于漪:我们国家在教师职前培养和在职培训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培养了众多忠于职守的教师,也培养了很多优秀教师、卓越教师。我们的基础教育不断获得突破性的发展,取得了世界瞩目的巨大成就,其中师资队伍的培养与建设,是最重要的支撑。如今,我们迈入第二个百年奋斗的新征程,教师队伍建设更要增速提质,步入新赛道,创造高质量。今年4月,教育部等八个部门制定的《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对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做出了全面部署。(25)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印发《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的通知.http://www.moe.gov.cn/srcsite/A10/s7034/202204/t20220413_616644.html。党的二十大报告也对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和创新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只要结合具体实际,把任务和使命切实落到实处,我国教师队伍定会展现新思想新风貌,创造立德树人和全面提升教育质量的新业绩。对中国教育现代化、教师教育以及中国教育教学思想独立自信等问题,我有这样一些基本的认识和大家交流。

我认为,师资培养和培训要十分注重引导教师对中国教育根本性问题做根本性的思考,要牢牢抓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本质特征,坚定中国式现代化教育的宏伟志向,要增强自信,身体力行,以出色的教学实践,回答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我一直坚信,教师“一肩担着学生的现在,一肩担着祖国的未来”,教师把培养学生与国家兴旺关联起来,也就担负起了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为谁培养人”是中国教师的时代之问、国家之问、人民之问。有人认为这是大道理,是空泛的。我却认为,“大道理”从来都是“小道理”的导航,是指导行动的。对“大道理”不悟透,“小道理”就会出现“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问题,行动的方向就会迷乱。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不同价值观念相互碰撞,未成年人成长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些都对我们的教育如何培养人提出严峻的挑战。我们党的教育方针政策紧扣中国特色教育本质特征,对“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做了积极回答,容不得半点含糊。我们培养学生成长成才的崇高目的,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让红色血脉代代相传、红色江山永固不衰。我一直认为理想就在岗位上,信仰就在行动中。我们的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教学行为,一切教育活动,不论是显性的还是隐性的,都与教育的根本问题紧密相连。因此,要牢牢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本质属性,以此作为一切教育活动、教育行为的指南。心中有准绳,专业才有根和魂,教学的步履才会坚定,教学动力不足的问题才会迎刃而解。

我还认为,我们的师资培养培训要注重中国式现代化教育的特色性。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相结合,是中国革命获得成功、民族复兴伟业获得发展的奥秘和根本,也是党带领全国人民向“两个一百年”目标奋进的指路明灯。中国基础教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就应该以这两个结合为指导思想,为建设新时代高质量教育体系作出巨大贡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中国优秀传统教育是对中华数千年文化的继承,没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没有中华文明几千年的传承发展。然而,由于政治、社会、文化、学术等种种复杂因素的影响,我们许多教师对中国教育的传统知之甚少,甚至一谈传统就认为是落后,一谈民族就认为是保守,这是一种教育不自信的表现。教书育人从来不是技术操作问题,而是关系国家、民族未来的事业,丢失传统就意味着割断了民族的精神命脉,中国特色的教育必须把传统思想和文化精华的传承这块短板补上。我们只要到知网上查找一下,就知道研究我国古代优秀教育思想的著作和论文,相对于洋洋洒洒的国外教育论著的翻译介绍,完全不成比例。由此可知,我们本土的教育理论、教育文化对教师专业成长能有怎样的影响。比如有老师对《学记》一无所知,对我国古代典章制度听都没听说过,对历史上教育名家的教育思想也知之甚少,甚至都搞不清楚王阳明和王船山是两个人还是一个人。至于什么是超越时空的教学原理、什么是贵在至德的为学之道等等,更无从知晓。中国教师不知道中国教育的优秀传统和文化思想,是其专业发展中的缺憾与缺陷。2021年3月,******赴福建调研时在武夷山九曲溪畔的朱熹园武夷精舍指出:“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要特别重视挖掘中华五千年文明中的精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同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结合起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26)新华网.“这里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我深有感情”——记“十四五”开局之际******赴福建考察调研.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leaders/2021-03/27/c_1127261096.htm。我想这些至理名言,是我们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指针,是建设专业化、高质量教师队伍的不竭动力。

中国式现代化,是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促进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立足国情又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的现代化。中国教育的现代化,要实践与理论双推进,就是要用中国教育理论来阐述中国教育实践,用中国教育实践升华我们自己的教育理论。回顾以往,在发展科学和搞工业建设方面,一百多年来我们多迎合西方的思想,在教育上也是如此,我们自己的教育思想、话语总是立不起来。我们进行了很多富有成效的教学实践,却依然缺少我们自己的、系统的教育研究和教育思想的提炼总结。我一直认为,拒绝学习外国,不是无知就是白痴,但是我们喝牛奶绝对不是要变成牛,而是汲取营养滋养自己。今天中国的教育,理应树立自信,拥有自己的理论体系并在世界教育发展中享有一定的话语权。我们党的教育方针政策有一系列原创的、创新的理论,但是我们在国际教育学科专业方面的话语权明显不足。跟着别人后面走,永远不能超越,更何况别人的理论是否具有普适性是要打问号的。任何教育理论都是在特定的历史环境、特定的地域、特定的文化需求中诞生的。教师虽然不是直接的理论建设者,但是在教育实践中必须建立批判性的思维,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式独立思考、对照判断,在实践中不断进行理论转化。中国教育的伟大力量,潜藏在广大教师的实践与研究中,潜藏在每个教师自觉自信的教育生命中。每个教师所彰显出来的中国人的骨气、底气、才气、勇气、锐气,是创建“中国本土教育学”的巨大能量,也是中国教育鼎立于世界之林的坚实基础。

李瑾瑜:谢谢于先生。先生三个小时没有停歇,对十个问题的解答一气呵成,令人感佩。今天与其说是在线访谈,不如说是先生给我们提供了一场思想盛宴,让我们接受了一次教师思想、教育情怀、教育精神和教育使命的洗礼。今天的访谈,与其说是为中国教师的专业发展“荒原问道”,不如说是先生给我们展现了教师专业发展的生动示范:90多岁的高寿,身心健康,思维活跃,对教育依然充满着感情、热情和激情,更有基于丰富经验的独立、独到和独特的思想,这就是教师发展的真实典范。从访谈前期对您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的学习,到这次基于问题的访谈现场,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您基于“一辈子”的“学”与“做”所形成的丰富的职业情感、价值与信念,不仅表现为语文教学高度的专业品质,更清晰地体现出了非常鲜明的人民立场、深厚的家国情怀、崇高的民族意识以及自觉自信的“大先生”风范。尤其是您认为教师职业的神圣在于“一肩担着学生的现在,一肩担着祖国的未来”,教师把学生与国家、现在与未来关联起来,也就担负起了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您基于自己“一辈子”的探索提出“教育自信”的命题,不仅践行和倡导中国教育要依据自己文化传统和特色优势培养“有中国心的现代文明人”,而且积极呼吁中国教育必须要有自己的话语体系,必须要“创建中国的现代教师学,创建我们中国本土的教育学”,而这样的教育和教育学,不在书斋式的纸上谈兵里,而是蕴含在每个教师巨大实践能量中。您基于自己的经验和思想智慧对每一个问题的传道解惑,观点鲜明、思路清晰、逻辑缜密、有理有据,一定对广大教师的发展大有裨益。再次感谢于先生。

猜你喜欢青年教师学科语文【学科新书导览】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2022年4期)2022-07-08《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快乐语文(2021年35期)2022-01-18土木工程学科简介华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年3期)2021-07-03如何指导青年教师上好一节数学达标课河北画报(2021年2期)2021-05-25青年教师如何做到“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消费导刊(2017年20期)2018-01-03“超学科”来啦军事文摘·科学少年(2017年4期)2017-06-20借问学科哪家强?尽言洄服有良方火花(2015年3期)2015-02-27促进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的探索与实践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年11期)2014-08-08从课堂中来 到课堂中去——青年教师听(看)课技能锤炼之我见体育师友(2012年4期)2012-03-20语文知识连连看少年文艺·我爱写作文(2009年5期)2009-06-08

推荐访问:教育家 之道 专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