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双系煤层采动导水裂隙演化规律的FDEM耦合模拟研究

时间:2023-06-17 17:50:03 来源:网友投稿

李 浩,白海波,马立强,康志勤,**永,缪小成,武鹏飞,韦 婕

(1.太原理工大学 原位改性采矿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山西 太原 030024;
2.中国矿业大学 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 徐州 211116;
3. 中国矿业大学 矿业工程学院,江苏 徐州 211116;
4. 徐州中矿岩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苏 徐州 211116;

5. 晋能控股煤业集团,山西 大同 037003)

采动覆岩导水裂隙分布及演化规律的确定是开展水体下采煤、保水采煤、煤矿地下水库设计、断层防水煤岩柱留设、覆岩隔离注浆充填采煤设计等的重要基础[1-3]。长期以来,覆岩导水裂隙高度往往根据“经验公式”[4-5]来计算,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煤矿安全开采的需求。然而,经验公式忽视了采动岩层连续→离散介质转化力学特性,导致在某些特定开采条件下的预计结果与实际偏差较大,甚至发生突水事故[6-7]。

建立适用于采动岩体连续→离散介质转化的耦合本构模型及相应的计算程序,是数值实现采动覆岩导水裂隙分布演化规律的重要手段。目前,学者广泛采用“连续介质假设”,通过有限元法(FEM)、有限差分法(FDM),分别基于理想弹塑性模型[8]、应变软化塑性模型[9]、考虑围压对后继屈服函数影响的塑性模型[10]、弹塑性损伤模型[11],以Mohr-Coulomb屈服准则[8-9]、应变能[12]、损伤变量[11,13]为判据,得到塑性区、损伤区高度为采高的6.6~27.5倍。此外,众多学者采用基于离散元方法(DEM),将煤岩基质简化为矩形块、圆球形状并赋予弹性体或刚体力学属性,而基质间节理往往采用库伦滑移模型或法向/切向接触滑移模型[14-15],以拉、剪应力为判据,实现采动覆岩破裂目的,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计算得到覆岩裂隙带高度为采高的11.2~21.3倍。

但是,上述成果大多基于单一(系)煤层地质条件得到。更重要的是,在复杂采动应力状态下,完整覆岩往往由连续体转化为随机形状的离散体,在此过程中准脆性岩石出现拉-剪混合型韧性断裂、天然与新出现的结构面出现分离/压缩/剪切摩擦耦合响应。连续-离散转化过程深刻影响覆岩导水裂隙带分布与演化,仅基于“弹塑性、损伤、线弹性断裂力学、摩擦力学”的FEM或DEM等方法难以解决。

笔者紧密围绕采动覆岩连续-离散转化特性,依次建立岩石在复杂应力状态下的混合型韧性断裂本构、粗糙结构面压缩-剪切摩擦本构,编制相应的有限元-离散元(FDEM)计算程序。在验证本构模型合理性的基础上,模拟研究双系煤层采动导水裂隙演化规律。

受荷岩石的连续→离散转化过程包含3个显著的力学响应特征:① 拉、剪断裂为岩石的2种基本破坏类型,在复杂应力状态下往往形成混合型断裂模式;
② 岩石是准脆性材料,在断裂过程中表现出一定的韧性;
③ 完全断裂后,岩块间粗糙结构面可出现分离、压缩、剪切摩擦等复杂响应。以下建立岩石连续→离散介质转化的混合型韧性断裂-剪切摩擦(Mixed ductile fracture-shear friction,或MD-SF)本构模型,在此基础上编制有限元-离散元FDEM数值计算程序。

1.1 混合型韧性断裂本构

岩石韧性断裂力学响应通过有限元FEM方法计算。不同断裂模式下的断裂过程分为弹性变形和韧性断裂2个阶段。弹性段本构关系可表示为

(1)

一旦达到如下应力条件,岩石开始进入韧性断裂过程[16]:

(2)

为推导混合模式下材料完全断裂的判据,首先根据荷载-位移曲线(图1(c),(e))积分得到拉、剪及混合模式下的断裂能Gc,n,Gc,S,Gc,m,表达式为

(3)

式中,Gc,j为单位面积上黏聚力单元的断裂能,N/m;j为变量,表示n,S,m(即张拉型、剪切型、混合型)断裂模式。

其次,在复杂应力状态下,材料总是发生拉、剪混合型断裂模式,为确定材料完全断裂时拉、剪荷载的贡献,根据剪切型断裂能占总能量的比例,导出混合比ξ(无量纲)[16]表达式为

ξ=Gc,S/(Gc,n+Gc,S)

(4)

假设岩石在2个正交方向上的剪切性能相同,则材料在任意混合比ξ下完全断裂的判据[17]为

(5)

图2 拉、剪荷载下的荷载-位移曲线Fig.2 Load-displacement curves under tension and shear load

σc,n=(1-dc,n)Dc,nSc,n

(6)

(7)

(8)

(9)

由式(1)~(9)反映的岩石混合型韧性断裂力学性质可由图3表示,依次包括:① 弹性阶段应力-应变关系;
② 混合型韧性断裂起始时刻应力表达式;
③ 混合型断裂过程中应力-应变关系;
④ 混合模式下的完全断裂准则。

图3 混合型韧性断裂力学响应示意Fig.3 Schematic diagram of mechanical response of mixed ductile fracture

一旦断裂能满足式(5)时,岩石完全断裂。在数值计算中删除该断裂面上的黏聚力单元,从而消除其力学影响。

1.2 粗糙结构面压缩-剪切摩擦本构

岩石完全断裂后粗糙结构面的力学响应采用离散元方法(DEM)计算。在数值计算中,根据块体接触与相对运动趋势,将块体间关系划分为分离、压缩、剪切摩擦3类:① 当相邻实体单元(模拟完整岩块)的任意节点间距l>0,发生分离;
② 若l=0且2者间存在压应力时,块体相互挤压;
③ 若l=0且2者间存在沿结构面的剪应力,则出现剪切摩擦。其中,法向、剪切应力判别方法根据笔者前期研究进行[16]。

若相邻块体分离(l>0),2者间不存在相互作用力,其运动符合牛顿第二定律[18]。

若相邻块体挤压,各要素本构关系为

(10)

式中,σn为压缩应力,MPa;
Nmax为结构面最大闭合量,mm,常参数,根据三维形貌扫描实验确定;
n为结构面闭合量,mm;
Dn为结构面法向模量,GPa,本文取值为其相邻岩块参数。

若l=0,以SARGIN[19]的研究成果为基础,进一步通过剪切实验曲线拟合得到粗糙结构面压剪摩擦本构关系为

(11)

式中,σS(σS,p)为(峰值)剪应力,MPa;
S(sp)为(峰值)剪切位移,mm;
DS为剪切刚度,GPa,3者均为常参数;
参数p由σS,p、Sp、残余剪应力σS,r和残余剪位移Sr确定,σS,p,σS,r满足如下强度准则[19]:

(12)

σS,r=σntanφr

(13)

其中,JRC为结构面粗糙度系数,无量纲;
σUCS为结构面抗压强度,MPa;
φb为结构面基本摩擦角,无量纲;
φr为结构面残余变形阶段的基本摩擦角,无量纲。需要强调的是,式(11)~(13)中的σp,DS,sp,p,σr,Sr等参数均为法向应力σn和结构面粗糙系数JRC的函数,其值根据图4实验获取。

图4 岩石断裂与剪切摩擦实验、数值模拟结果对比Fig.4 Comparison of experimental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results of rock fracture and shear friction

基于以上各式,建立混合型韧性断裂-结构面剪切摩擦(mixed ductile fracture-shear friction,MD-SF)本构方程组,编制相应的有限元-离散元(FDEM)数值程序,进而模拟岩石从连续介质→离散介质的转化过程(图1)。

岩石MD-SF本构方程的材料参数由断裂力学实验、结构面直剪实验获取。通过对比数值模拟结果与室内试验结果,验证本构方程合理性。

2.1 材料参数

岩石基质的力学参数根据文献获取[20]。张拉/剪切型断裂参数根据三点弯曲实验、加卸载条件下的贯穿剪切实验获取(表1),基于各岩性试件的荷载-位移曲线,结合式(6),(7)计算得到各自在拉、剪荷载下的损伤演化曲线(图1(d),(f));
对于粗糙结构面剪切摩擦参数,通过如下方式获取:对岩心断口的三维形貌进行扫描,统计各岩性的JRC平均值,而后采用巴西劈裂方法制备粗糙结构面试件,选取与岩心断口相同JRC值的试件开展直剪实验。根据大同矿山4煤层埋深,确定法向应力σn=1,5,10 MPa。由此得到不同σn条件下粗糙结构面剪切摩擦参数(表1)。

表1 岩石力学参数Table 1 Rock mechanical parameters

2.2 本构方程验证

MD-SF本构方程的适用性通过偏置预制裂缝的三点弯曲、贯穿剪切、粗糙结构面直剪试验与模拟加以验证。

通过对比不同混合比ξ条件下的断裂力学实验与模拟结果,验证MD-SF本构方程中混合型韧性断裂理论。根据断裂力学实验(图1(a),(b))的试件尺寸、边界条件,建立图4(a)所示的数值计算模型。在模拟过程中,采用单调加载方式,位移加载速率为0.02 mm/min,加载时长10 min。模型的断面上布置零厚度的黏聚力单元,而在其他位置处布置实体单元。单元力学属性参见式(1)~(9),力学参数由表1和图1(d),(f)确定。

对于直剪试验,以棱长100 mm立方体岩样为基础,采用巴西劈裂方法制备含粗糙结构面的试件,其JRC值为15(图4(b))。考虑到表1力学参数是根据法向应力σn=1,5,10 MPa得到的,为验证本构模型合理性,设置σn=3,8 MPa,固定下盘,上盘的剪切加载速率为0.02 mm/min,当残余应力稳定后停止加载。根据直剪试验条件建立相应的数值计算模型,结构面设置为平面,并在该处赋予法向、剪切摩擦接触属性(式(10)~(13)),其他位置处布置实体单元,力学参数由表1和图1确定。通过实验和FDEM计算程序(图5),得到实验与模拟结果如图4所示。分析图4可得:

图5 FDEM数值计算流程Fig.5 Block diagram of finite element-discrete element numerical calculation

(2)将σn=1,5,10 MPa条件下实验所得力学参数(表1)代入MD-SF本构方程,通过图5所示计算流程得到σn=3,8 MPa下的剪应力-剪位移曲线(图4(d))。对比发现,实验与模拟结果吻合程度较好。具体来说,当σn从3 MPa增加至8 MPa时,实验(模拟)所得粗糙结构面峰值剪应力分别为4.82(4.77),10.68(10.94)MPa,峰值位移分别为0.89(0.93),1.01(1.10)mm,残余剪应力分别为2.04(2.42),5.63(6.02)MPa,残余剪位移分别为8.47(5),7.13(5)mm。无论是模拟结果还是实验结果,均反映峰值强度、位移随σn的增加而增加,且模拟误差介于4%~8%。但模拟所得残余应力、残余位移与实验结果偏差较大,分别达到18%和69%。这是因为图4所示数值模拟目的在于判断MD-SF本构方程的合理性,考虑到计算成本,设置的计算时长只有250 min,残余位移最大为5 mm。尽管如此,MD-SF本构方程也适用于粗糙结构面的剪切摩擦过程。

(3)需要注意的是,图4(c)所示数值模拟所得曲线开头有非线性段。这是因为在数值模型位移加载前期设置5 min的线性加载阶段,加载速率逐渐从0增加至0.002 mm/min,避免形成冲击荷载。

3.1 工程概况与数值计算模型

大同矿区西北部侏罗系、石炭—二叠系可采煤层共计5层。侏罗系4个煤层开采深度约142~248 m,现已开采完毕。目前主采煤层为石炭—二叠系山4号煤,采深约420 m,采厚6 m。经过长时间、大规模地多煤层开采,侏罗系煤系地层已形成相互连通的导水裂隙,并在煤层采空区形成高达4×104m3采空区积水(图6),严重威胁其下部山4号煤安全开采。

为研究大同矿区多煤层开采条件下采动覆岩运动及山4号煤的导水裂隙带发育规律,根据工程地质情况建立如图6所示的数值计算模型。考虑MD-SF本构方程的高度非线性,模型尺寸控制为x=870 m(长),y=450 m(高),z=1 m(厚),在各自方向上分别约束其法向位移,且在x,z方向上设置侧压力系数分别为0.52,0.74,y方向设置自重载荷。工作面推进速度为8 m/d。覆岩中主要结构面用泰森多面体表示[21-22],其间距根据如下方法确定:依据山4号煤顶板粉砂岩周期垮落步距确定其主要结构面的间距,再根据各岩性岩石与粉砂岩抗拉强度之比,确定粉砂岩、细砂岩、中砂岩、泥岩、高岭土砂岩、煤在x方向上的主要结构面平均间距(图6红色折线)分别为16.5,26.5,12.3,12.1,9.5,12.1,5.6 m,在y方向上的间距分别为10.3,20.0,10.6,5.0,4.7,6.0 m,若岩层厚度小于该值则取值岩层厚度,结构面初始宽度和JRC值见表1,而后赋予其“压剪摩擦(SF)”力学属性;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在泰森多面体内部划分六面体实体单元,单元尺寸根据各岩性岩芯平均长度之比与计算成本综合确定,粉砂岩、细砂岩、中砂岩、泥岩、高岭土砂岩、煤的实体单元平均尺寸分别为4.9,4.1,3.8,5.0,3.6,5.6 m(图6黑色折线),若岩层厚度小于该值则取值岩层厚度。实体单元赋予弹塑性本构模型[10],而在单元边界嵌入零厚度黏聚力单元,并赋予其“韧性断裂-压剪摩擦(MD-SF)”力学属性,由此实现采动覆岩从连续体到离散体的转变。材料参数如表1和图1所示。

图6 采空区积水分布及采动覆岩运动数值计算模型Fig.6 Water distribution in goaf and the numerical calculation model of mining overburden movement

3.2 模拟结果

通过上述简化模型,得到采动覆岩导水裂隙带数值计算结果(图7)。由上述数值模拟结果可得:

图7 不同工作面推进距离下岩石连续-离散转化、覆岩裂隙分布及Mises应力场特征Fig.7 Characteristics of rock continuous-discrete transformation,overburden fracture distribution and Mises stress field under different mining face advancing distance

(1)在工作面推进方向上,覆岩导水裂隙介于工作面煤壁前方44.7 m与煤壁后方12.4 m之间。岩体脆-韧性力学特征、超前支承压力、顶板天然结构面位置的叠加效应是产生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山4号煤开采过程中,超前支承压力范围约为49 m,这会导致该范围内脆性砂岩的结构面承受较大压剪应力;
随着工作面向前推进,顶板岩体垮落,其附近岩体失去侧向支撑而旋转,导致在脆性明显的砂岩内较大宽度的超前导水裂隙形成;
反之,若工作面煤壁刚好经过前一条导水裂隙,且超前支承压力不足以使后一条结构面出现法向位移时,则出现滞后型导水裂隙。与此同时,2条天然结构面之间的完整岩体内部出现复杂的拉、剪应力,导致完整岩体主要产生混合型断裂裂缝,并最终由连续体转化为离散体,使得覆岩导水裂隙进一步复杂化。

(2)采动覆岩导水裂隙高度。在山4号煤覆岩内且与煤层间距45,82,125 m处布置3条导水裂隙宽度测线(图6),统计裂隙宽度在1mm以上的导水裂隙总宽度随工作面推进距离演化规律如图8所示。

图8 覆岩导水裂隙总宽度随工作面推进距离曲线Fig.8 Curves of total width of water conducting fissure in overburden with mining advancing distance

图8中上、中测线位于高岭土砂岩层中,在工作面推进过程中,2个测线处导水裂隙总宽度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即从0增加至0.476 m(或1.053 m)再降低至0.143 m(或0.520 m)。以图7(b),(c)为例解释该现象的原因:当工作面推进至123 m时出现周期来压,顶板砂岩层完全断裂并发生约4°的转动,裂隙宽度迅速增加至0.173 m;
而随着工作面推进至184 m,采动应力逐渐稳定,该岩层回转约2°,使得裂隙宽度降低至0.134 m。以上数据表明,煤层开采过程中更容易出现顶板突水事故。

由图7,8可知,高岭土砂岩中的采动覆岩裂隙宽度、密度远远小于其下部砂岩层。这不仅是因为砂岩层受采动应力较大,更重要的是,高岭土砂岩具有更强的韧性破坏特征,在断裂过程中大量能量转化为塑性功,而高岭土砂岩的裂缝表面能(即弹性能)是砂岩的63.57%,这意味着采动裂隙在脆性较为明显的砂岩内更容易扩展。此外,砂岩较为显著的脆性断裂响应,导致采动裂隙快速发育至砂岩层顶界,岩块偏转并与周围未破断岩体形成最宽达3.347 m的宽大裂隙,而随着采动应力降低岩块回转,裂隙宽度又会逐渐降低,并稳定在1.726 m左右,形成波动升降曲线(图8蓝色线)。

综上,山4号煤的采动覆岩导水裂隙带高度不超过125 m,远大于经验公式所得74.1 m的结果。

为验证覆岩导水裂隙带模拟结果,进一步开展井下注水试验。钻孔距离开切眼280 m,仰角65°,钻孔斜长135 m(垂高120 m),待工作面开采完毕后采用分段注水方法得到水流漏失量。由图9可知,当钻孔斜长从7.6 m增加至23.4 m时,水流漏失量从2.2 L/min快速增加至26.5 L/min,意味着钻孔进入导水裂隙带;
直至钻孔斜长达到117.6~123.9 m,水流漏失量为4.2~2.7 L/min,达到稳定。实测结果表明,山4号煤采动覆岩导水裂隙带垂高约为112.3 m,从而验证上述模拟结果的合理性。

图9 注水试验结果Fig.9 Water injection test results

(1)建立混合型韧性断裂-剪切摩擦本构模型及相应的FDEM数值算法,采用实体单元、黏聚力单元和接触对表示岩石基质、非贯通裂隙及贯通结构面,计算准脆性岩石弹塑性变形、混合型韧性断裂及粗糙结构面分离/压缩/剪切摩擦力学响应,数值实现岩体从连续介质到离散介质的转化过程。

(2)相比较实验结果,数值模拟所得不同拉、剪断裂能混合比下岩石断裂峰值荷载、峰值位移、断裂能误差为0.5%~3.0%,2.0%~11.0%,4.0%~16.0%;
模拟所得不同法向应力下粗糙结构面剪切摩擦峰值荷载误差为4%~8%,由此验证混合型韧性断裂-剪切摩擦本构模型的合理性。

(3)模拟条件下,开采过程中覆岩导水裂隙总宽度是覆岩运动稳定后的2.26~7.11倍,表明煤层开采过程中更容易出现顶板突水事故。

(4)高岭土砂岩显著的韧性破坏特征有效控制其内导水裂隙发育高度,但在双系煤层重复开采扰动下,覆岩导水裂隙发育高度约125 m,裂采比为20.8,远超经验公式所得结果。

猜你喜欢导水采动覆岩缓倾层状结构高陡采动斜坡变形特征研究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22年2期)2022-04-13一侧采空工作面采动覆岩应力演化规律研究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21年8期)2021-07-24榆神府矿区不同导水裂隙发育对地表土壤性质的影响西安科技大学学报(2021年3期)2021-06-17含水层下巷式充填采煤覆岩破坏规律研究山西冶金(2021年2期)2021-05-26综合探测9105工作面导水裂隙带高度江西煤炭科技(2020年4期)2020-11-16开采覆岩裂隙带发育高度实测应用山东煤炭科技(2020年2期)2020-03-05采动影响下浅埋输气管道与土体耦合作用机理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年6期)2018-12-26准东大井矿区巨厚煤层开采覆岩裂隙分布特征中国矿业(2018年11期)2018-11-20基于水管理的前风窗下装饰板系统设计研究汽车科技(2017年3期)2017-06-12充填开采覆岩变形破坏规律研究中国煤炭(2016年1期)2016-05-17

推荐访问:裂隙 煤层 耦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