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规模养猪场兽医卫生防疫技术

时间:2023-06-17 08:15:02 来源:网友投稿

刘达辉

(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畜牧兽医事业发展中心,山东 济宁 273200)

目前,市场对猪肉的基础需求处于不断增加的状态,这一需求带动了规模化生猪养殖以及相关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在传统条件下,以乡村地区为基础的个体户养殖时代已经过去,规模养猪开始走入舞台中央。此类养殖方式能够带来高经济收益,但对于基础管理的需求也开始向严格化转变,如防疫标准等。通过对规模化养猪场的卫生防疫应用技术进行研究,能够明确需要采取的主要措施,能够为养猪场防疫工作提供重要参考,具有正面影响意义。

在规模化养猪过程中,环境条件属于疫病传播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因此,为确保防疫效果能够达到理想标准,需要针对环境条件进行科学管控,确保相关防疫措施可以正常贯彻落实,将疫病传播与负面影响降至最低。在环境防疫技术中,养殖场地址筛选具有关键意义。为确保疫病传播率能够得到控制,养殖人员需要结合生猪本身所具有的基础特性,选择正确的养殖地点。例如,可以选择地势较高且相对开阔的地区进行养殖场建设,使生猪的日常活动范围能够得到有效扩充,避免由于空间狭窄导致清理困难或疫病风险因素堆积等。同时,此类地区还可以降低环境湿度,防止病菌快速繁殖,有利于实现防疫技术目标。由于生猪养殖对于水源的要求较为严格,因此在环境防疫过程中,还应当选择水源供应较为充足、质量标准符合安全需求的地区,使规模化养殖能够获得方便利用的水源。在其他因素如交通、能源符合标准的情况下,生猪规模化养殖场需要保证内部环境处于卫生状态,通过设置相关排水排污设施,可以最大限度降低不良因素出现的可能性,有利于提高养殖场环境质量。在选择环境的过程中,应当注重生猪对于养殖的无害化处理。生猪排泄物与分泌物可能会为病菌提供传播载体,因此在防疫目标条件下,应当选择具有丰富植被、冬暖夏凉的地区作为规模化养殖场,使内部环境温差能够得到科学控制,避免超过17-25℃范围。除此之外,规模化养殖场应当保证环境符合节约、密度合理的基础原则,避免生猪养殖消耗过多不必要的资源,并从源头降低出现疫病的可能性。在环境防疫过程中,较为关键的一点在于需要为后续消毒活动预留必要空间与设施,防止由于环境条件限制导致消毒流程无法正常进行。在情况允许的状态下,可以设立群猪消毒应用环境,并建立职工消毒区域,使疫病传播渠道能够得到有效切断,进一步提高环境防疫效果,为未来规模化养殖工作提供重要支持。

在规模化养殖过程中,人员属于较为关键的影响因素。通过针对人员进行科学管控,能够将生猪养殖疫病产生概率降至最低,并进一步提高控制疫病的能力,避免在紧急情况下无法有效进行管理。在实践工作流程内,规模化养殖区域需要预先制定紧急防疫计划,并综合实际环境条件,制定详细的应用措施,确保在疫病出现时能够及时进行应对。同时,还需要保证兽医能够定期进入养殖环境内部,检查生猪的实际健康状态,及时发现潜在的疫病传播迹象。通过此类方式,能够确保养殖场在危险条件下第一时间采取应对措施,将损失控制在最低范围内。在人员管理过程中,需要保证兽医人员可以妥善完成诊疗记录流程,详细分析生猪饮水、饲料供应、内部卫生等诸多情况,使潜在的风险可以得到准确识别。同时,相关人员还需要明确防疫实际工作体系,通过总结相关标准,使规模化养殖场能够及时改进防疫技术方案,最大限度发挥兽医职工的主观能动性,实现理想防疫目标。在日常活动中,职工需要避免串舍或串用相关工具,防止出现疫病交叉感染等问题,从根源层面降低出现不良情况的概率。为确保规模化养猪场可以实现科学人员管理目标,应当制定兽医管控方案,针对防疫条例进行全面剖析,包括定期清扫猪舍、做好饲料供应管理、避免养殖其他动物等现代化防疫方案。在兽医人员发现疫病感染问题后,应当及时进行隔离处理,并采取有效治疗措施,确认生猪康复后再解除隔离措施。隔离位置需要由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确定,通常可设置在下风向区域,防止风力将疫病细菌带至健康养殖区域,造成不必要的感染出现。为确保兽医人员管理能够达到最佳标准,应当建立专业人员工作团队,通过解剖与实验等方式,研究生猪病死的主要原因。通过此类措施,使疫病防控经验能够得到充分明确,进一步加强人员应对规模化生猪疫病感染的能力。通过采取科学兽医人员防疫管理措施,能够最大限度提高规模化养猪场发现疫病与应对疫病的能力,有利于降低损失级别,为提高生猪养殖安全性夯实基础条件。

在生猪规模化养殖产业中,兽医防疫体系具有重要影响意义。通过遵循体系指引,展开科学防疫工作,能够最大限度降低出现疫病的概率,同时也可以针对当前疫病进行有效控制,有利于保障生猪养殖的经济效益,避免养殖团队承受不必要的损失。在建设过程中,应当通过兽医团队展开系统化防疫培训工作。通过此类方式,指引养殖场职工明确防疫基础措施,从根源层面提高防疫效果,使他们能够建立正确的防疫认知。此类措施可以使养殖场人员了解防疫基础需求,同时明确日常养殖活动中需要注意的关键点。为确保防疫体系能够及时发挥作用,还应当建立疫病预警体系。通过针对日常活动进行详细记录,可以使养殖场管理层及时发现疫病征兆,有利于快速采取应对措施,最大限度降低生猪疫病传播效率。同时,养殖场人员还需要遵循体系规划安排,在养殖操作规范下完成工作任务。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建立信息化兽医防疫体系,使职工能够在电子养殖档案中加入关键内容,为兽医团队的查询提供便捷条件。除此之外,为确保防疫体系能够得到有效落实,还需要针对职工出入进行严格限制,避免不相关人员随意进入养殖现场,导致疫病传播风险增加。在防疫体系建设阶段,应当针对人员行为进行严格管控。例如,在进入养猪区域前,必须进行全身消毒、更换制服等流程。同时,还需要遵循工作岗位需求,避免随意进入其他养猪区域,并对病死猪进行密封处理,交由兽医团队进行研究。通过此类体系建设方式,能够最大限度降低疫病传播概率,有利于发挥兽医职工作用,实现理想防疫目标。

由于规模化养殖生猪集中程度相对较高,因此在传统养殖户条件下影响较小的气候状态也会导致疫病传播概率增加。为应对此类问题,应当采取有效的兽医防疫技术,对气候条件与饮水进行科学管控,最大限度降低疫病传播概率,实现理想防范目标。在四季气温变化的条件下,生猪可能会受到刺激产生应激反应。这种反应会促进生猪体内出现生理应答,容易导致抵抗力下降、疫病感染概率上升。因此,需要结合兽医防疫技术,针对生猪养殖环境进行科学管控,确保相关因素能够得到有效排除。在实践工作中,需要在冬季与春季为生猪补充能量与蛋白质水平较高的饲料,同时合理设置温度保持措施,使内部能够维持理想温热条件。在空气湿度较高的季节,应当定期进行通风,保持生猪养殖区域处于干燥状态,避免过于潮湿导致细菌大量繁殖。夏季气候相对较为炎热,在这种情况下,高热量高蛋白饲料容易削弱生猪抵抗力,导致疫病产生。因此,需要改为低能量、高蛋白饲料进行喂养,并保持养殖区域内处于阴凉状态。在必要情况下,可以采取有效措施降低环境温度,如风扇、喷射水雾等,确保生猪能够成长在舒适环境中。为保证生猪抵抗力能够维持在最佳状态,应当在秋冬季节适当添加维生素,使生猪能够获得充足的营养供给,有效应对疫病传播问题。除此之外,较为炎热的夏季可能会出现蚊蝇繁殖现象,容易增加疫病传播概率。因此,需要重视灭蝇灭蚊措施的应用,保证生猪养殖区域处于干净状态,最大限度控制疫病传播概率。饮水防疫技术通常需要重点关注水源的基础质量,理想的水源应当来自地表或深层地下,以确保未受到寄生虫或细菌污染。但是,由于环境条件限制,一部分水源可能仍然存在较为严重的污染问题。因此,兽医防疫技术需要重视净化方案的应用,通过对养殖饮水进行净化处理,能够有效避免病菌传播,有利于防治疫病,实现健康养殖目标。

免疫属于应对疫病问题的最佳手段,生猪本身具有良好的免疫能力,但其可能会受到一些因素影响,出现暂时性免疫力下降问题。例如,规模化养殖阶段若生猪营养处于过剩状态,同时严重缺乏运动,便有可能导致免疫力大幅下降,为疫病入侵创造机会。同时,一部分养殖场未遵循兽医防疫规范,选择大量应用抗生素或中医药添加等方式进行喂养,试图降低疫病发病率。然而,这种方式无法有效实现防疫目标,甚至还会削弱生猪自身免疫能力,导致不良问题出现。除此之外,一部分生猪饲料中存在污染,容易导致生猪免疫力下降,进而出现疫病问题。因此,为确保生猪免疫能够得到充分保护,需要重视相关兽医技术,针对影响条件进行科学处理,最大限度降低出现不良问题的可能性,保障生猪免疫力处于最佳状态。除此之外,还需要采取人工免疫手段。通过开展生猪规模免疫计划,定期监测地区流行疫病并注射相关疫苗,可以有效提高规模化养殖应对疫病的能力,有利于降低经济损失级别,达到最佳防疫目标。在免疫接种阶段,生猪可以适当喂养植物多糖或电解多维辅助药物,使疫苗的效果能够得到充分发挥,实现理想养殖目标。

消毒属于较为常用的防疫技术方案,通过采取有效措施,针对生猪养殖环境进行处理,能够有效杀灭病原菌,从根源层面切断疫病的传播途径,进而达到理想防疫目标。在消毒防疫技术应用阶段,需要选择合适的消毒剂类型,以确保生猪不会受到健康影响,同时保证病原菌能够得到有效杀灭。在通常情况下,含氯消毒液属于首选,其对于病毒、细菌、真菌的杀灭表现优秀,同时能够遏制芽孢等特殊病菌传播,有利于降低生猪疫病出现概率。但是,次氯酸钠等含氯消毒液可能会在特定浓度下损害生猪呼吸道,因此需要注意浓度调配,或选择保存难度较高、成本投入大但安全性高的次氯酸作为消毒剂,确保消毒效果能够达到理想标准。除此之外,消毒工作还需要在发现生猪疫病后快速展开。通过紧急消毒措施,能够有效降低后续感染概率,同时也可以控制损害面积,保障养殖人员的经济效益。因此,需要重视消毒防疫技术的应用,确保实施策略能够符合规模化养殖需求,降低疫病传播速率并减小影响范围。

在规模化养殖已经出现疫病感染的情况下,为尽可能控制其进一步传播,并降低损害级别,应当遵循兽医技术原则,采取科学药物治疗方案。在这一流程内,养殖场需要结合生猪实际生活状态、免疫档案信息等关键内容,制定针对性药物治疗体系。通过选择疫病敏感药物,可以最大限度提高治疗效果,并减少药物用量,防止副作用或残留问题影响养殖质量。除此之外,在药物治疗过程中,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调整基础用量,但不可在症状消失后直接断药,防止出现抗生素耐受等问题。在通常情况下,继续维持用药1~2天即可,能够防止疫病复发并降低其耐药性。针对饲料进行防疫处理的过程中,需要遵循无霉变、无寄生虫、无农药污染原则进行管控,以确保生猪食物安全,为落实防疫标准夯实基础条件。

综上所述,规模化养猪对于防疫技术的要求较高,因此需要结合实际兽医执行标准,采取有效、全面的管控措施,确保养殖场能够达到理想防疫效果,为应对未来养殖挑战提供重要支持。

猜你喜欢规模化兽医养殖场益林中草药 初现规模化今日农业(2022年16期)2022-09-22我是兽医志愿者疯狂英语·新读写(2021年7期)2021-10-13兽医改行搞发明动漫星空(兴趣百科)(2019年4期)2019-04-09规模化育肥羊场免疫程序的探讨兽医导刊(2019年1期)2019-02-21兽医小溪流(画刊)(2018年7期)2018-11-28规模化猪场暴发PED后的快速稳定策略猪业科学(2018年4期)2018-05-19规模化养殖场猪的繁殖障碍发生原因与防制河南畜牧兽医(2017年8期)2017-11-24新建规模养殖场的环保新要求湖南农业(2017年1期)2017-03-20隧道LED照明规模化应用研究中国交通信息化(2016年1期)2016-06-06关于某养殖场毒物中毒病的调查河南畜牧兽医(2015年13期)2015-08-15

推荐访问:养猪场 卫生防疫 兽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