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森林
(福州大学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福建 福州 350108)
“国家认同”作为一种集体认同,是个体对自己与所属国家之间联系的一种意识,同时也是公民个体主观认可的、自己属于某个国家的一种感受[1],主要是指个体对自己所属国家的精神价值、政治结构等方面的主观认知以及由此形成的忧患意识和国家自豪感等主观感受[2]。国家认同是国家凝聚力、向心力的重要表现,公众的国家认同感与国家命运和民族未来息息相关,故国家认同问题一直是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议题之一,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主题。
随着网络化与全球化的快速和深入发展,世界各国人民不仅有了更多的旅游、商业和学业机会在世界各国和各地区迁徙或者流动,而且也通过互联网、媒体等多种形式和渠道获得和了解其他国家或地区更多的有关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活等方面的信息,整个世界的缝隙在逐渐缩小,空间也逐渐被压缩。人们逐渐开始清楚和明白世界不再是单一的,而且逐渐开始重新界定自己的国家身份,信任危机不断冲击着人们的国家认同意识[3]。有研究指出,受互联网和全球化发展的影响,欧盟成员国公民的国家认同有所下降[4],美国的超国家认同与国家认同之间也存在严重的排斥与张力[1]。在中国,民众的国家认同感与爱国主义情感普遍较高,不论是年轻一代还是年长一代群体,都表现出了对祖国领土和国家利益强烈的归属感和责任感,以及作为中国人的国家自豪感,但不同的社会人群的国家认同感的强弱也呈现出一些差异[5]。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干扰。在网络化和全球化的时代和社会背景下,我国当代青年大学生的国家认同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有调查研究指出,当代中国部分大学生会选择中国以外的国家或地区作为自己最喜欢的国家和地区[6],有的大学生更倾向于世界认同而非国家认同[7]。基于全国31个省区市普通高校的调查,杜兰晓、房维维两位学者指出,大学生中存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信心不足、对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信任度不够等问题[8]。吕芳通过北京部分高校的学生调查也指出,经济全球化对我国大学生形成了一种向外的拉力,在这种环境的影响下,很多学生对于共同体的内涵认识不清,虽然很多学生认可国家经济发展、历史文化和国防力量,但是对政治民主发展程度、科教体卫事业的认可较少[8]。陈达云则通过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国家认同进行调查分析指出,受到宗教、习俗、民族语言、生存背景等因素的影响,很多少数民族大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后,由于新环境和新思想的冲击碰撞,虽然他们的民族认同意识逐渐强化,但他们的国家认同意识则相对淡漠[9]。
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他们的国家认同感影响着中国的政治进程和发展前途。因此,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感的影响机制成为了学术界讨论的重要议题之一。有研究指出,在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产生的互联网、微博等网络传播在一定程度上解构和重构了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感[10],全球化与网络信息对大学生形成一种向外的拉力,影响着大学生本土归属感,影响了大学生的国家向心力;
同时,国家社会福利、民主参与等软实力相对滞后,一定程度上也会削弱大学生对国家的认可[3]。也有研究从微观层面指出,大学生的性别、政治面貌、学生干部经历、专业性质、民族背景等因素对其国家认同感存在较大的影响[1]。还有研究指出,家庭人均年收入越高、受教育程度越高、传统媒介使用率越高,青年个体对国家认同的要求会更加严苛,所以国家认同感相对较低[11]。
国家认同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社会建构的结果,它既可以被弱化,也可以被强化[12]。学校作为微观的教育组织,具有高度社会化的特征,承担着培养学生国家认同理念的重任[13],是大学生社会化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场所。《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中就明确指出,要针对大学生的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型,形成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为核心的、相对稳定的教育内容体系。所以,将国家认同教育融入到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被认为是提升大学生国家认同的重要途径之一[14],将弘扬传统文化、强化主流文化、辩证对待西方文化等内容整合到教育教学中[15]。
大学生奖助学金政策的实施是高校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政府逐年增加高等教育的公共投入[16],形成了由国家奖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特别生活补助、新生入学资助、学费补偿贷款代偿、校内奖助学金、勤工助学、困难补助、“绿色通道”等多种方式混合的资助体系,据2018年全国学生资助发展报告统计,政府、高校及社会设立的各项高校学生资助政策共资助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学生4387.89万人次,资助资金1150.30亿元[17]。
(一) 资助助人:高校经济资助的传统功能
奖助学金政策的实施,最基本的目的或者作用主要是帮助经济困难的学生和奖励学习优秀的学生。起初,关于奖助学金对受资助学生的影响,或者说关于奖助学金的功能,人们主要关注的是奖助学金的物质支持的功能,关心的是奖助学金对大学生的学业和就业的影响。比如,学者杨钋指出,在大学的不同阶段,学生不断地处在辍学、转学和继续就读之间选择,奖助学金的资助可以显著提高所在学校的吸引力,直接降低辍学或者转学的概率[18]。曲绍卫、汪英晖也指出,经济资助有助于受资助学生增加学习动力,改善学习状况,提升就业能力中的专业技术能力、工作基本素质能力、自学能力和求职能力,更好地为就业做准备[19]。还有一些学者认为,奖学金和助学金对受助学生的学业表现的影响存在一些差异:奖学金能够显著激励学生获得好成绩,但助学金对于提高学生学业成绩的作用并不明显[20,21]。黄维等人研究指出,助学贷款资助并没能很好地改善受助学生的学习成绩,相反,接受助学贷款增加了他们的课外打工时间和偿债的压力,并在一定程度上刺激这些受助学生提早进入劳动力市场就业的需求[22]。在经济资助对受助学生就业的影响过程中,有研究认为,经济资助对被资助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机会、就业起薪、职位发展以及就业满意度等方面也都有明显的正影响[23]。国内学者还致力于健全和完善奖助学金政策体系,对我国奖助学金制度的公平和效率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田苏宏、方璐指出,一些高校奖助学金的评定方式存在不够透明、公示制度不够完善,导致了奖学金制度公平和效率低下的问题[24]。
(二) 资助育人:新时代对高校经济资助提出的新课题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入新阶段,高校大学生中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数量大幅度增加,但是,在政府的大力投入、学校的积极配合和社会资金广泛参与下,我国已经逐步构建了政府主导、学校和社会广泛参与的“三位一体”的资助格局和国家奖助学金、助学贷款等多元混合的资助体系,大学生因经济困难而难以完成学业的问题已经基本解决了。随着工作的深入推进和社会形势的变化,高校资助政策的内涵也从单纯的经济“助困”迈向全面发展的“育人”新台阶 。
******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曾强调:“要坚持不懈促进高校和谐稳定,培育理性平和的健康心态,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25]。****还指出,要把解决思想问题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即将“物质资助”与“精神扶助”相结合。大学生奖助学金资助逐渐被充分视为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26],是对青年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门“新课程、新教材”[27]。越来越多的人充分意识到高校的奖助学金资助工作不再是仅仅为大学生提供物质上的帮助和学业、就业的关心,而更应该注重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的育人功能 ,更加重视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的培育。
然而,现有关于奖助学金对大学生的影响研究,主要关注的是奖助学金对大学生学业、就业等方面的影响;
关于大学生国家认同感的研究,则主要关注网络媒体、课堂教育等因素对国家认同感的影响。鲜有研究将奖助学金与大学生国家认同感两个变量结合起来考虑,较少关注奖助学金对大学生国家认同感的影响作用,也没有研究讨论是否可以通过奖助学金提升大学生的国家认同。那么,奖助学金的获得,对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感是否产生影响作用?影响机制如何?这些问题非常值得我们思考和讨论。因此,本研究将基于2017年“中国大学生追踪调查”数据,试图通过实证研究回答这些问题。
(一) 数据来源
本文使用的数据是2017年的“中国大学生追踪调查”(Panel Survey of Chinese University Students,PSCUS)。PSCUS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组织的全国性调查,该项目旨在通过长期调查,对我国大学生的生活、就业、价值观变迁进行实证研究。该调查从2013年开始,每年一次对在校生进行调查,从入学一直追踪到毕业。该调查以教育部承认学历的高等学校为总抽样框,按照多阶段、分层次进行随机抽样。2017年共调查了13981名大学生,根据主要变量剔除无效样本后,有效样本为13590个。其中,受过奖学金、助学金、助学贷款、勤工俭学等一个或多个经济资助的学生为12674个。
(二) 变量说明
1. 因变量
本文对“国家认同感”的测量方法借鉴政治学家普遍采用的公众态度调查测量方法,即通过问卷调查被访者对相关问题的回答所构建的态度测量量表,采用李克特量表的计分方法,给每一种答案赋以确定的分值,根据得分的高低判断其政治价值取向,分值越高代表其国家认同感越强。具体见表1。
表1 国家认同测量
本文的因变量是由多个提问项目的量表进行测量,它的得分是相关提问得分的加总,产生一个复合变量“国家认同感”。为确保复合变量“国家认同感”的有效性,通过cronbach’s alpha来检测这一组提问是否可以建构一个测量指数。cronbach’s alpha是测量一组提问内在异质性的系数,由此可以判断这一组提问是否代表了同一种态度倾向以及是否可以构成一个态度测量指数。一般而言,cronbach’s alpha系数高于0.6表明这一量表的信度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28]。本研究所建构的“国家认同感”变量,其cronbach’s alpha系数为0.695,可以构成一个国家认同感强度指数。
2. 自变量
本文主要分析经济资助对大学生国家认同感的影响作用。国内学者杨钋将资助类型分为奖学金、助学金和助学贷款[18];
鲍威将经济资助分为滞后支付型贫困资助(国家助学贷款)、赠予型贫困资助(包括助学金、学费减免、困难补助)和赠予型奖励资助(各类奖学金)[29];
曲垠姣等人则将经济资助类型按照奖励为主的资助(包括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有偿资助(国家助学贷款)和人力资本返还资助(勤工俭学岗位)进行划分[29]。综合并借鉴已有的这些研究,本文把核心自变量—经济资助分为滞后支付型资助(包括校园地助学贷款、生源地助学贷款、校内无息借款)、赠予型贫困资助(包括助学金、学费减免、困难补助)、赠予型奖励资助(包括各类奖学金)、人力资本返还型资助(主要指勤工俭学岗位),比较和分析是否获得滞后支付型资助、赠予型贫困资助、赠予型奖励资助、人力资本返还型资助对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感的影响。其中,获得过滞后支付型资助、赠予型贫困资助、赠予型奖励资助、人力资本返还型资助的分别赋值为“1”,没有获得过这些经济资助的分别赋值为“0”。
3. 控制变量
根据已有的研究文献,性别、政治面貌、学生干部经历、学校类型、父母受教育程度、家庭经济条件等因素也是影响大学生国家认同感的重要变量[8]。因此,本研究将这些变量作为控制变量纳入模型中。
4. 相关变量的描述统计(见表2)
表2 变量情况描述
(三) 结果与分析
1. 不同经济资助类型的大学生国家认同感差异
如表3所示:没有获得任何经济资助、获得滞后支付型资助、获得赠予型贫困资助、获得赠予型奖励资助、获得人力资本返还型资助的大学生国家认同感得分分别为3.82、4.37、4.40、4.24、4.22。所以,我们从中可知:第一,获得过任何一种经济资助的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感普遍高于没有获得任何经济资助的大学生;
第二,获得经济资助的大学生之间,其国家认同感也有所差异,其中获得赠予型贫困资助的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感最高(平均分为4.40)。
表3 不同经济资助类型的大学生国家认同感差异
2. 经济资助对大学生国家认同感的影响
从表3中我们已经知道,获得经济资助的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感普遍高于没有获得任何经济资助的大学生,这也意味着经济资助对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感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那么,经济资助如何影响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感?
在表4中,模型1的数据结果表明,在不考虑其它因素影响的情况下,滞后支付型资助、赠予型贫困资助、赠予型奖励资助、人力资本返还型资助等4个经济资助类型均对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具体表现为:获得过滞后支付型资助、赠予型贫困资助、赠予型奖励资助和人力资本返还型资助的大学生,他们的国家认同感比那些没有获得这些经济资助的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分别高出0.222、0.512、0.225、0.428个单位。模型2中,加入了性别、政治面貌、是否学生干部、学校类型、父母亲受教育程度、家庭经济条件等控制变量,结果表明:首先,在整个大学生群体中,政治面貌、学校类型、父母受教育程度、家庭经济条件对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感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具体表现为:党员大学生比非党员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感高;
与高职学校大学生相比,普通高校与重点高校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感更低;
母亲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感低于母亲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
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的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感比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的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感低;
其他个体因素对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感的影响不显著。其次,在考虑学生之间的这些个体差异之后,滞后支付型资助、赠予型贫困资助、赠予型奖励资助和人力资本返还型资助对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感的影响程度虽然有所波动,具体表现为:滞后支付型资助、赠予型贫困资助、赠予型奖励资助和人力资本返还型资助对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感的回归系数变为0.175、0.392、0.233、0.436,但影响依然显著。由此可见,大部分的经济资助对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感的影响作用不仅是显著的,而且这种影响效应具有稳定性。
表4 经济资助影响大学生国家认同感的回归模型
来自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对奖助学金的需求是不同的,所以,奖助学金的获得,对于不同经济条件的大学生的思想与行为表现的影响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在表4的模型2中,家庭经济条件对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感的回归系数为-0.293,且具有统计学意义,表明来自不同的家庭经济条件的大学生,他们的国家认同感存在差异性,具体表现为:相较于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的大学生,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的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更低。那么,不同的经济资助类型对不同的家庭经济条件的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感的影响是否也有差别?有何差别?
在表5中的模型3结果显示:对于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的大学生而言,党员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感比非党员大学生高;
母亲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感比母亲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低;
普通高校与重点大学的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感低于高职院校的大学生;
其他个体因素对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感的影响并不显著。同时,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滞后支付型资助、赠予型贫困资助、赠予型奖励资助和人力资本返还型资助4种经济资助对来自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的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具体表现为:获得滞后支付型资助、赠予型贫困资助、赠予型奖励资助、人力资本返还型资助的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感比没有获得过这些经济资助的大学生分别高出0.259、0.403、0.230、0.289个单位,这意味着无论获得何种经济资助,对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的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感都能起到提升的作用。模型4的结果则显示: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的大学生,个体因素(控制变量)对他们的国家认同感的影响都不显著。而获得滞后支付型资助和人力资本返还型资助确实可以促进他们的国家认同感的提升,但是,获得赠予型贫困资助和赠予型奖励资助对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的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影响并不显著,本研究认为,这些来自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的大学生,他们不需要也不能申请赠予型贫困资助,而赠予型奖励大多是学生基于优异的学习成绩和在校表现情况所获得的,对他们来说,这是理所应当获得的。所以,这两种资助类型对家庭经济条件的大学生的国家认同的影响并不显著。
表5 经济资助对不同家庭经济条件大学生国家认同感的影响
******在2014年曾指出,要牢固树立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增强群众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在2019年的学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师座谈会上又强调,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大学生群体作为时代的“敏感器”以及国家、民族未来的希望,他们的价值观与国家认同感对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所以,准确把握新时代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和学术价值。
奖助学金资助政策作为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承担着培养大学生国家认同感的重要责任。因此,探讨高校经济资助是否对大学生国家认同感发挥作用,如何发挥作用,同样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实践意义。本文通过“中国大学生追踪调查”数据,主要分析了高校经济资助对大学生国家认同的影响,我们发现:
第一,对于大学生整体而言,获得过滞后支付型资助、赠予型贫困资助、赠予型奖励资助和人力资本返还型资助等经济资助类型中的其中一种的大学生,他们的国家认同感比没有获得过这些经济资助的大学生高。
第二,滞后支付型资助、赠予型贫困资助、赠予型奖励资助和人力资本返还型资助等四种经济资助对大学生国家认同感都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且具这种影响具有稳定性。
第三,经济资助对不同家庭经济条件的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感的影响具有差异性:对于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的同学而言,无论获得何种经济资助,都会明显地促进他们的国家认同感的提升。这是因为,对于这些大学生来说,经济资助既可以帮助他们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上大学或者在大学学习的经济困难,又可以帮助他们通过奖助学金证明自己在学习成绩等各方面的表现并不会比其他人差。所以,来自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的大学生在获得经济资助的情况下,他们对学校、政府、国家的资助政策是心怀感恩的,国家认同感也相应较高。而对于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的大学生而言,通过自己优异的学习成绩和在校表现获得的经济资助对他们的国家认同感并没有显著的影响作用,因为他们会认为这是他们理所应当获得的奖励。
大学是实施公民意识教育的重要场所。大学中的公民意识教育可以弥补社会性别、家庭背景等因素对学生政治社会化的负面影响,拓宽以“两课”为主的大学公民教育渠道、充分发挥互联网的政治社会化功能,可以有效培养学生对公共事务关注的偏好及其政治效能感[30]。通过数据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发现,高校经济资助对大学生国家认同感也有显著的影响效应和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然而,虽然政府的资助投入逐渐增加,但资助过程中经常出现只关心帮助学生完成学业、注重资助多少学生和多少金额,忽视资助过程的教育引导等问题[31],没有充分发挥高校经济资助的育人功能,资助工作任重而道远,因此,我们应当充分将“资助”和“育人”有效结合起来。
第一,进一步加强政策引导、完善大学生资助体系,尤其是充分资助经济困难的大学生。不断完善多元化资助运行机制,本着以学生为中心、关心学生需求为着眼点,构建资助体系的工作考评机制,全面提升资助工作的整体水平和资助效益,尽可能让每一个大学生可以在不同方面的优异表现获得相应的奖励和鼓励。
第二,进行感恩教育,增强责任意识。感恩是一种受助人对他人所给予的帮助表示感激和珍惜,进而回报对方的良好品质。感恩的品质被证实有助于个体的身心健康、主观幸福感、亲密关系和亲社会行为[32]。国家、社会和学校筹措的资助经费,体现了国家政府、社会和学校对大学生尤其是对经济困难的学生的关爱、温暖与呵护。因此,我们应当教育和引导受助学生深刻领悟这种情感,比如通过开展“感恩祖国、感恩社会、感恩母校”等主题教育活动,使每位受助学生都能够深刻体会国家、社会和学校的资助与关爱,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并在被关怀的过程中学会感恩,将其转化为责任意识和成长动力,热爱祖国、建设祖国、感恩与回报祖国。
第三,加强诚信教育和公平正义教育。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一些学生在申请资助或者受助后出现骗助、欠贷等问题成为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因此,在执行奖助学金资助政策过程中,应当构建资助体系的工作考评机制,建立个人信用网络和学生跟踪管理体系。突破重知识灌输而轻道德能力培养,重行为结果轻认知过程的做法,落实诚信意识和公平意识的教育培养。
猜你喜欢奖助学金认同感资助高校艺术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感研究辽宁丝绸(2022年1期)2022-03-29高校资助育人成效的提升路径分析大学(2021年2期)2021-06-11“隐形资助”低调又暖心今日农业(2020年24期)2020-12-15成都市初任幼儿教师职业认同感调查研究四川工商学院学术新视野(2020年2期)2020-08-13香港青少年国家认同感培育所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时代人物(2019年27期)2019-10-23中国银行:云南首个自行研发奖助学金代发系统落地时代金融(2018年22期)2018-10-09现行高校奖助学金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影响新商务周刊(2017年16期)2017-12-24美国防部资助研发能垂直起降的无人机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环境试验(2016年6期)2016-05-17职业认同感对新入职护士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天津护理(2015年4期)2015-11-102600多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中国火炬(2015年2期)2015-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