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新工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探索与实践

时间:2023-06-16 11:30:03 来源:网友投稿

王庆洲

摘要: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现代各类技术的飞速发展,在工业领域也有了很大程度的改革。“新工科”这一概念提出后在社会实践的补充下,其内涵得以完善。社会对“新工科”的普遍认知是:以立德树人为根基,对于时代的变化和经济的发展,为未来社会的建设提出理念,并在以往的工科背景下进行继承和发扬,融合与创新,为建设未来社会培养卓越的创新型人才。在这一背景下,作为为社会建设输出人才的场所,高校应该贯彻创新理念,并在教学实践中具体落实,让创新创业在高校成为常态化。多元化的为社会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笔者从自己的教学实践出发,讨论了目前高校的教育形势,分析了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在高校普及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意义。探究在高校普及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新工科;高校教育;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在新工科这个时代大背景下,社会与国家对高校的教育深度与广度都有着更高的要求。基于当前处于社会变革时期,国际经济形势呈现高强度竞争的紧张局势,传统的高校教育通常都是以就业为导向来培养学生。但是这一教育理念在当前社会明显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而创新创业人才对社会经济有着极强的促进作用,因此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迫在眉睫。高校要结合学生的专业特征与办学特色重新制定工科类人才培养方案,让其未来能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的中流砥柱。这不仅是时代赋予高校的任务,更是高校自身长久发展的需要,还能为大学生就业、创业带来益处,可谓是一举多得。

一、新工科背景下,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必要性

(一)宏观层面

从宏观意义上来讲,我国是传统的农耕国家,工业化起步得慢,但是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我国工业领域一直有着高强度的追赶压力。西方国家经过两次工业革命,在工业领域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其工业的组成结构和其掌握的核心技术都比我国要先进。但是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我国各工业领域的先辈们的努力,我国的工业化水平已经全面赶超了世界许多国家,但是想要成为工业强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特别是现在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和民族复兴时期,想要建设工业强国,从“中国制造”转向“中国智造”必须有强大的创新型人才。高校作为为国家培养各领域人才的基地,必须要认清目前的国家发展形势,要培养具有创新创业意识的人才。教育部门也就创新创业教育推出了许多政策,以此来推进工程教育的改革和创新。让高校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为经济建设的人才供应拓宽渠道。

(二)微观层面

从微观方面来讲,创新创业教育能启迪高校学子高层次的思维意识,为高校学生带来更好的职业前景。高校学子作为高级知识性人才,原本就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责任,将来要成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核心力量。因此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不仅能促进大学生自身的发展,使其更好的追求个人价值的最大化。更能让他们在发展自身的同时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反之推动这社会的共同进步。

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创新创业教育现状

在各个西方国家,其创新创业教育起步得普遍较早,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已经有了成熟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形成了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早在 1947 年,美国哈佛商学院就开设了创业教育课程。不仅在哈佛这样的最高学府有创新创业教育,在小学、中学教育的全过程,创新创业教育都始终贯穿其中。而在我国,因为近代的百年来我国经历了许多风雨,历史沧桑。因此我国的教育比起西方发达国家一直存在巨大的差距。而我国自古以来都更重视“务实”,曾经一度将具有风险性的创新创业当成洪水猛兽。但是大量的社会实践,证明了只有创新创业才谈得上发展。因此1990 年我国才正式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教育革新与发展服务计划”项目的成员国。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起步晚,也尚未形成完整的教育体系。

(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1.创新创业课程和教材滞后

我国高校开展创新创业课程尚不久,目前已经开展的创新创业课程已经有了明显的滞后性。因为新工科的飞速发展,在工业领域更是日新月异。当前工业更加注重科技创新同时各工业领域都在进行结构优化。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高精尖技术产业转变。曾经设置的创新创业课程和当时编写的创新创业教材理念和内容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

2.大学生创新创业平台不足

创新创业教育除了理论教学,更重要的是实践。高校想要让学生有创新创业意识,将来能成为“双创型人才”就必须为学生搭建创新创业平台。让他们在学校中就开始自己的创新理念,探索创业途径。但是现在许多高校因为经费不足,不能够给学生搭建专业的创业平台,在相关的配套设施和师资力量上面也有着不足。这严重地制约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决心。

3.创新创业氛围不浓厚

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巨大的。在我国高等学府中,并没有形成全员创新创业的氛围。甚至是在许多“211”“985”高校,许多教师还提倡着学生毕业后就去寻找所谓的“金饭碗”。在传统观念里认为创业有着风险,不如就业来得简单有效。教师原本就是学生思维和行动的方向标,教师的教育理念有偏差,就造成了许多学生从思想上认为创新创业风险太高但是收获太慢,因此不愿意进行创新创业。而且相当一部分学生因为认识不足,片面地认为创业就是当老板开公司。由此造成了大学生对创新创业活动参与度不高,更不会主动的寻求创新创业。

4.师资力量不足

我国高校在聘请教师的制度上还需要改进,许多高校聘请教师最看重的就是相关学历。聘请了许多高学历的人才担任教师。这些教师通常博士毕业后就走入了教师岗位,从学生变为教师,尚未真正涉足社会。因此这样的教师有着极高的理论知识,但是却缺乏实践经验。特别是在指导学生创新创业方面,他们更缺乏相关的经验。在学生创新創业途中能给出的专业指导和意见极其有限,因此学生创新创业效果不甚理想。

5.大学生自身创新创业意识不足

大学生要进行创新创业必须亲自参与才能积累经验。但是高校学生认识相对不足,因此在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理解上也存在着偏差。未能认识到创新创业的真正意义。特别是许多大学生受其家长价值观的影响,认为创新创业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而且伴随着高风险。大多数家长一般都不太愿意学生进行创新创业,因此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意识也不足。

三、新工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施的具体策略

(一)国家层面给予政策支持

国家要想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就必须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和优待。高校在对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中可以向学生普及这些优惠政策。这样可以让大学生产生更加强烈的创新创业意愿。高校的教育者们也能根据学生的创新理念来进行专业的教育和引导。让其掌握相关的专业知识和管理知识,将来毕业后才能更好地进行创新和创业。

(二)学校层面

1.更新创新创业课程

在新工科兴起的时代背景下,高校的人才培养有了更加艰巨的任务,为了适应我国飞速发展的经济和目前社会经济的转型,高校的教学理念要紧跟时代变迁进行更改。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也要随着社会的需要进行升级。高校的教育者要结合本专业课程有针对性地设置相关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特别是要在创新创业理念教育上,要引导学生对行业形势进行分析。了解目前社会所急需的人才和企业,并且以其为导向来进行创新创业活动。比如说我国急缺“芯片制造”的相关人才和企业。学校可以针对这一社会需求来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方向。

2.要优化师资力量

教师作为学生专业知识的教育者和创新创业意识的领路人,必须有着充足的理论知识,同时还要具备充足的实践经验。高校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并且采取措施。首先要对现有的教师进行创新创业教学的培养,可以组织讲课或者将教师送去进修等方式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其次,未来在教师的聘请和引进上要充分考虑教师的实践经验。可以从相关工科专业领域聘请一线专家来担任兼职教师。他们了解行业的最新理念和发展方向,可以为高校学子的创新创业提供新的思路。

3.创建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

各高校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必须有着良好的实践平台。因为“纸上得来终觉浅,才知此事要躬行”学生有了良好的创新创业理论基础,接下来就需要有合适的平台来进行创新创业的实践活动。但是创新创业平台不仅需要专业知识和技术的支持,更需要大量经费的支持。学校要尋求社会各企业的帮助,最好是与企业达成合作共赢的合作方式。企业为学生的创新创业提供场地和经费,学生创新创业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这样学生的创新创业有了资金的支持就能如鱼得水一般自由驰骋。同时企业还可以在高校学子中寻求最佳的创意,结合企业自身的发展需求,提供团队和资金,让学生的创意转变为现实。

4.搭建创新创业沟通平台

思想的碰撞可以产生新的理念,大学生要进行创新创业不仅需要志同道合的合作者,更需要在与同学、师长的交流中获取知识和经验。高校要了解到学生这方面的需求,并且根据这一需求提供解决的渠道。最好是能搭建专业的沟通交流平台,让正在进行创新创业实践的学生能找到合作伙伴,让尚未进行创新创业实践的学生在了解同学的创业实践中生出创新创业的想法。先动带后动,才能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同时高校创校许久,本身就有许多优秀的毕业生已经创业成功。学校搭建了创新创业交流平台,这些成功的前辈可以成为正在进行创新创业实践的学生们的导师。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给予学弟学妹们专业的意见和指导,让其创新创业变得事半功倍。

四、 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在开展创新创业教学中,要针对目前新工业的社会形势来进行调整,增设相关课程。还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行教学,要结合大学生自身的专业来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树立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未来才能成为国家经济领域和科技领域的有生力量,促进国家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建强,杨晔,薛皓文.基于新工科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探索与实践[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1,20(15):134-136.

[2]李新,李江,徐彦秋.新工科背景下高校国防教育课程复合型育人模式研究[J].科技视界,2021(11):1-3.

本文系吉林省教育厅思政专项《基于“三全育人”理念的大学生生涯教育实践研究》(项目编号:JJKH20210128SZ);2021年学校教学改革研究课题项目《新工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探索与实践》(项目编号:JX2109)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高校教育新工科创新创业教育面向新工科的Python程序设计交叉融合案例教学计算机教育(2017年8期)2017-09-01新工科形势下高校二级学院毕业设计管理探索科技视界(2017年10期)2017-08-21新工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探索电脑知识与技术(2017年16期)2017-07-14高校设计教育网络平台的服务系统设计研究人间(2016年28期)2016-11-10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影响因素及路径探索企业导报(2016年20期)2016-11-05“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电子商务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研究时代金融(2016年23期)2016-10-31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推荐访问:工科 探索 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