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彩虹
摘要:减负增效,先要把学生从题海战术中解救出来,更多的是培养孩子好的思维能力,而好的思维能力的培养,就是要学生善于动脑,而会动脑,并不是之前一味的会解决问题,还要会提出问题。质疑是语文教学“减负增效”的突破口。课前读一读,疑一疑,有效质疑能让个性飞扬;课上疑一疑,展一展,高效展疑能擦思想火花。课后疑一疑,思一思,多多思疑能懂读书妙法。机械的题少刷一点,学生身心轻松一点,脑子勤快一点,这样教学不仅能让学生收获知识,还能培养能力,活跃思维,让课堂上舞动快乐的旋律。
关键词:质疑;减负;增效
新时代,语文老师到底要引导学生做点什么?笔者觉得:质疑是语文教学“减负增效”的突破口。全文围绕以下三个方面:课前读一读,疑一疑,有效质疑能让个性飞扬;课上疑一疑,展一展,高效展疑能擦思想火花。课后疑一疑,思一思,多多思疑能懂读书妙法。写作主要的资料来源于教学的点滴实践和积累,属于原创材料的提炼。如果能把学生的质疑,当作丰富的课堂资源,整合和研讨,将是“减负增效”大背景下一个通向广阔天地的窗口。
新时代向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老师重新审视到底要如何教学才能找准“减负增效”的突破口。笔者觉得既然要减负增效,先要把学生从题海战术中解救出来,更多的是培养孩子好的思维能力,而好的思维能力的培养,就是要学生善于动脑,而会动脑,并不是之前一味的会解决问题,还要会提出问题。质疑是语文教学“减负增效”的突破口,等着更多的教育工作者来检验成效。
北宋大教育家张载曾在《学大原下》中说过这样一句话: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爱因斯坦也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传统的课堂,老师生怕学生迷了路,教书育人一直在老师的带领下稳步前行,老师也为自己的精彩设计而暗自庆幸,一切尽在自己的掌控之中。殊不知,学生课堂上可以碰撞的思想火花都被扼杀在了这稳健的步伐中,习惯了一味接受,慢慢就没了质疑和创造的精神,止住了时代前行的动力。笔者觉得新时代的教学要减负增效,有效质疑不可少。如果一位语文老师课前能启迪好学生质疑的问题,上课又正好能妥善地解决这些疑难,并更好地指导以后的教学,那么这无疑就是新时代最需要的老师。这样的质疑精神将会贯穿整个教学,让语文课堂活力无限,魅力无限。
一、课前读一读,疑一疑,有效质疑能让个性飞扬
每个学生的知识水平的层次是不可能完全一样的,一定存在个性差异。也许我质疑的地方是你刚好有困惑的地方,再也许我的疑问正是你知道的,你的疑问正是我可以解决的。让学生课前读一读,提出自己的疑惑,有效质疑能让个性飞扬,甚至能检测出课前自主学习效果。
(一)问题群凸显价值问题
你见过问题单一的呈现,但你遇见过问题一串串,一群群地涌来吗?当问题来得气势汹涌,笔者可预见那课上的孩子必将是一个个生龙活虎,要表现的激情势不可挡。但只有养成学生质疑的习惯,课堂才随时有惊蛰之声,让沉睡的灵魂瞬间复苏。
如郑振铎的《猫》,聚焦“情”上的“问题群”。有一个学生从换题上入手,疑能不能改成《永远的悔》,《生命中的三只猫》等,从情感上入手,可以感知学生的感性。这类问题即便是试题考查的時候,也是具有开放性的,只要言之成理都可以。但是在学生的一问一答中,学生不只是简单地知道能不能换题从内容、主旨多方面入手进行解答,还让学生在质疑问答中对于文本情感的触摸更加的深刻。《永远的悔》情感的天平自然在对于第三只的忏悔上,而《生命中的三只猫》就只能平分秋色了。对于三只猫的情感厚重在有效质疑中自然见分晓。
接着他在此基础上,又提出了“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和“自此,我家永不养猫”的情感有什么不同?学生通过质疑的方式课前把价值问题凸显,聚焦课堂,师生对“能治愈的疼痛”和“不能治愈的疼痛”也自然拎得清楚明白。继续质疑文中还有哪些文字刻下了文中“我”疼痛的烙印?
一个个的问题形成一个问题群,凸显价值问题,自然达成本单元提示中从标题上把握文章重点的单元目标,并一步步引向文本深处,让教育的成长静悄悄,又热闹闹,快乐减负又增效,何乐而不为?《阿长与<山海经>》为什么写了阿长那么多不利于阿长形象的篇幅?又为什么要略写?这些问题会自然引导学生去探究本文“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以及选材与立意的关系。然而,问题群的展现远不只是止步于此,这一问题的凸显只是开了一个小口,将会引来学生对于“欲扬先抑”“衬托”“对比”这类容易混淆的写作技巧的质疑问难,反而因问题群的展现更容易把他们之间“有抑有扬”“有主有次”“无抑无扬无主次”的各自特征凸显出来。在达成“详略安排、角度选择”的单元目标的同时,让学生对于有价值的问题的捕捉会更加得心应手。这样不只是培养了学生质疑精神,还培养了他们举一反三、解决问题的能力,怎会不“减负增效”?问题群凸显价值问题,心往一处用,力往一处使,无论问题怎样呈现,个性怎样展现,但终究是殊途同归,英雄所见略同,自然而然地把握了教学的重难点。
(二)精准质疑提升品位
一堂精彩活力的课堂,用活动激发活力,并不是为了活动而活动,也不是为了质疑而质疑。一位好的语文老师,要正确引导学生不只是有疑的意识和品质,还应该培养会疑,善疑的能力,捕捉“疑”之亮点。与自己的多处疑问比一比,从哪个角度去疑更好,这就好比学生是愿意进行题海战术呢?还是愿意触类旁通、事半功倍呢?精准质疑,可以提高课堂品味,为“减负增效”开路导航。
教育家陶行知说过:“行是知之路,学非问不明。”不难看出,问在学习中的重要性。一步步地学习,一步步地质疑追问,也就一步步将阅读引向深入。但如何“精准质疑”?像这类回忆性散文,选材和立意是一道打开课文的机关。如《阿长与<山海经>》长毛的故事能不能删去?这里的“敬意”与给“我”买《山海经》生发的敬意有什么不同?通过一步步追疑,引导学生深层挖掘文本内涵,一是让学生明白这一类用什么方法写什么的问题,会从“写作技巧来把中心表”的角度去思考,二是让学生结合具体意境理解前面的敬意会因伤害我的隐鼠而消失,而后面的敬意在岁月的沉淀中越发真挚,前面的敬意也无形把后面的衬托得更加的浓烈。精准质疑,这样的课堂不仅不会乱,反而会掀起课堂的高潮,给教学减负增效,让课堂妙趣横生。
不同文体,问题的精准把握各有侧重,记叙类,情是命脉;说明类,重在传知;议论类,理是根本。各自围绕重难点,精准质疑,提高课堂效率和品味,那将是事半功倍的效果。以生为本的高效课堂,是可以避开以往老师抛问题,学生被老师牵着鼻子走的困境,让学生擦亮慧眼探究问题的价值,敢疑善疑,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在有效质疑的活力中展开,把课堂还给学生,把精彩还给学生,不是逼着学生开出花来,而是学生争先恐后自由地开出耀眼的花朵。
二、课上疑一疑,展一展,高效展疑能擦思想火花
新时代,语文的“减负增效”来自课堂的展演和思辨。高效展疑,不仅能让减负落到实处,而且能檫思想火花,提高课堂的效率。如《阿长与<山海经>》有学生疑为什么不写阿长买《山海经》的环节?并开展了补这一环节的微写作。课堂上,大家都带着质疑来欣赏,来品评微写作是否合情合理,有一个学生写得着实很生动,但有学生质疑他的字里行间流露的是买《山海经》是否太随意了?阿长买《山海经》是否应该是有意并慎重去做这件事,她对“哥儿”的感情才显得更加贴切和真挚?于是,就加了这样两句:阳光正好,今儿“得空”,哥不是喜欢什么《三哼经》么,正好上街去寻寻看。虽只有三言两语,就把阿长只要有空,就把“哥”的事放在心上,对“哥“的关心是发自内心的这个形象刻画得生动。“哥”对她的怀念、敬意、感激也自然是打心底的。学生展演的过程,就是师生面對面辩论、面批的过程,老师始终是引航人,怎会不“减负增效”?传统的课堂,老师课上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自己的一个人的精彩和一厢情愿上了,而新时代只有在课堂上不断地解决学生最需要帮忙解决的问题,减负增效才会水到渠成。
而《猫》中学生就作者到底要不要深深自责来展开辩论。有的从“以貌取人、主观臆断、不去反省、精神歧视”等角度表达了应该深深自责的观点,也有从“知错能改、宽容仁爱、关爱弱小、作者朋友圈”等角度表达了作者是个善良、正直、严于律己、勇于担责、有剖析精神的人,不必因一次失误而悔恨终生,应该走出这段悲苦的经历。
展疑的形式,老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境,投其所好来选择。最常见的有以下两种值得推荐:
1.辩论。设计正方反方的辩题,如《猫》正方辩题是:不用深深后悔;反方辩题是:要深深后悔。辩论可以先录好示范,再现场展辩。辩论的正反方的辩题,老师可以帮助学生一起确定。辩论团队的组建,在大家自愿的基础上,再确定对应的位置与顺序,整个过程,既有学生的自由参与,又有学生的自主把握,乐在辩中。
2.演评。对于故事性很强的文章,老师可以让学生以课本剧的形式分组表演,如《皇帝的新装》分组展演后,既有学生对于本文由小孩子道出真相的辩疑,又有对于表演本身哪里不到位的质疑。疑问,无论是来自文本,还是生发出新的疑问,在大家辩疑的过程中,不仅擦出了思想的火花,而且课堂在大家的展演和质疑中一步步推向高潮。
三、课后疑一疑,思一思,多多思疑能懂读书妙法
学生在课后思考中会获得新的理解和体会。上完《猫》的第一课时,有学生问:《猫》到底是写猫,还是“人”呢?围绕这个话题,让学生走向课外,更好地了解那个时代的背景。
引导学生一步步探究文本三只猫的不幸命运,实质上是“以小见大”,反映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这三只猫的命运,其实是旧中国众多贫苦者,弱小者命运的写照,他们生活在最底层,屈辱随时降临在他们身上,根本无法逃脱,也就是说,他们的悲剧是一种必然。并进一步探究文中的张妈是不是就是这类没有“话语权”中的一员?依托文本,又跳出文本,思得更深,引得更远,岂不美哉?老师在反思中也能更好地提升自己。虽然《猫》在课堂环节展演思辨环节也精彩,但总觉得散了点。主问题的设置还不够突出。如果加入请就“得失猫”的喜怒哀乐来质疑问难,上课学生的质疑可能会更集中,效果自然也会更好。
如何更好地质疑问难,更是教育者要思考的问题,结合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和我校生本课堂的探究,笔者有以下几点思考:
1.课前质疑,要面广。一是要求每一位学生都积极参与;二是自由、广泛地提一两点自己觉得比较好的疑问。英国的英语大纲要求教师“应指导学生具体深入地思考读物的质量和深度,鼓励他们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对作品的情节、人物、思想、词汇、和结构做出反应”。显然,这一思想,是鼓励学生广撒网,能对作品从多角度进行阅读思考,启迪教者从多角度引导孩子进行思维活动。质疑也亦如此,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学生自然就有不同的疑点等待老师拨开迷雾。
2.课上展疑,要精炼。老师要把学生的疑问收起来,一是要备疑;二是要对学生的疑问进行筛选和合并。课上老师要有的放矢,对疑问的展示环节尽可能由浅入深,紧紧抓住文本重点展开.如散文就要抓情感,小说就要看社会的窗口等,托物言志类的文章托了什么物,言了什么志,物与志之间是如何搭建起桥梁的?人物传记人物精神一定要凸显,童话的想象不能丢等等。这样质疑既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又发挥了老师的引航作用,何其美哉!
3.课后思疑,要提升。不是为了疑而疑,质疑不仅让老师自己获得教学上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培养思辨精神,知疑质疑,存疑质疑,精准质疑,在质疑中不断提升自己的阅读水平。师生课后疑一疑,思一思,思疑能懂读书妙法,又是一番新境界。
综上所述,课前有效质疑能让个性飞扬,课上高效展疑能擦思想火花,课后多多思疑能懂读书妙法。新时代的课堂,质疑是“减负增效”的一个突破口。机械的题少刷一点,学生身心轻松一点,脑子勤快一点,这样教学不仅能让学生收获知识,还能培养能力,活跃思维,让课堂上舞动快乐的旋律。新时代新气象,学生更期待活力动感的语文课堂,如果老师能启迪好学生的质疑,并精准把脉,让学生的问题一气呵成得到解决,那将大大激发孩子主动学习的热情,让每一节语文课堂都充满着期待!
参考文献:
[1]李江华.老师怎么教 学生才会问[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8(12):47-48.
[2]周娟.谈肖培东"实实在在教会学生读书"的教学艺术[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8(12):50.
[3]马耀辉.让追问点亮语文课堂[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8(5):71-72.
猜你喜欢增效减负增效减负初中英语教学中实现“减负增效”的策略未来英才(2016年18期)2017-01-05仿生耦合风机叶片模型降噪与增效分析科技传播(2016年16期)2017-01-03轻摆渡,济江川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6年15期)2016-12-23语文课堂教学增效减负的研究成才之路(2016年13期)2016-06-18初中作文教学分层分组策略探究语文教学之友(2016年5期)2016-06-15为英语作业增添快乐的色彩小学教学参考(综合)(2016年4期)2016-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