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字形与字义对于一个字来说都十分重要,在清代陈灃的《东塾读书记》中已经提到:“又有字义不专属一物, 而字形则画一物。”说的就是字义的范围要比其字形表达的意义广一些。字义的本义就是“古代文献中的语言资料所能证实的字的最原始的意义”, 或者说是“字在文献语言中所使用的几个意义中作为引申派生起点的那个意义”。明确了本义, 就把握了维系整个词义系统的枢纽, 诸多的引申义便有了理解的基础, 能为正确理解句义、段义乃至篇章意义创造良好条件。相反, 如果对字的本义理解错误或不够准确, 就会影响对字的各个引申义的理解, 甚至会影响对篇章的理解。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说:“盖文字者, 经艺之本, 王政之始, 前人所以垂后, 后人所以识古, 故曰本立而道生, 知天下之至啧而不可乱也”。这是说, 前人通过文字可以垂范后人, 后人通过文字可知先人前事, 正说明了文字是文化的重要载体, 由文字可以知道过去的人和事, 也可以知道异域异族的文化。所以,本文就“好”这个字尝试梳理其流变和意义。
关键词:“好”;含义
一、好的“本义”
在甲骨文中的“好”字, 在卜辞中均与“帚 (妇) ”字连文, “妇好”是殷商时期一位名声显赫的女性, 是武丁诸妇之一, 常专征伐与朝政;1976年发掘的殷墟5号墓可以为证, 根据其出土的大批珍贵的随葬品和墓的规模形制, 可看出其地位的显赫。《说文解字·女部》:“好, 美也。从女子”。这实质上是后起义。据考究, 甲骨文和金文中有许多从“女”的字, 卜辞及铭文中记载了众多的女性, 屡见“妇某”之词, 即是专称某位妇女的。闻一多先生结合《诗经·兔罝》、《太玄·内初一》、《经典释文》、《尔雅·释诂》之内容, 得出结论, 认为“好”的本义是“匀称”。朱自清先生据此, 再结合徐锴“子者, 男子之美称”的解释, 进一步认为:“好”的本义是“配”或“对”, 而“匀称”是从“配”或“对”引申出来的;还有许多现代学者对“好”字本义进行了探讨, 如:王宏源认为:古人以成年女子具有生育能力并多产为好, 反映了生育崇拜意识;张玉春认为:“好”字本义为“男女匹配为偶”, 作动词时为“匹配”义, 作名词时为“配偶”义;刘胜有认为:“好”字的本义, 既非“女子貌美”, 也不大可能是“多育”, 它的本义应该是动词, 亲爱或互爱之意;还有, 姜纲要从文化学、语言学、文字学角度分析, 认为“好”字本义是“喜好, 爱好”等等。
二、“好”的引申义
(一)“好”的引申义可以根据它的读音来分类。
1、读作三声的本义为有优点多或使人满意的,与“坏”相对。作形容词比如:好人、好汉、好歹、好事多磨、好,美也。——《说文》。此读音延伸出来的含义还有1、身体康健,疾病消失,生活幸福。如:您好、安好。2、友爱,和睦。如:友好、相好、妻子好合。——《诗·小雅·常棣》、欲与王为好。——《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结好孙权。——《三国志·诸葛亮传》情好日密。游处相好。——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3、容易。如:好办、好使、好懂。4、完成,完善。如:办好了、田车既好。——《诗·小雅·车攻》、凤生将书封好,一同玉蟾蜍交付龙香。——《二刻拍案惊奇》5、表示应允、赞成。如:好!你干得不错。6、便于。如:场地清理干净好打球、缁衣之好兮。——《诗·郑风·缁衣》、青春作伴好还乡。——唐·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做副词比如:1、很、甚、如:好冷、好快、好坏、好一会儿。2、好歹;好与坏。如:不识好丑、评论好丑;做助动词比如:1、可以。如:我好进来吗?2、应该。如:天快要下雨了,你好走了吧。
2、读作第四声的本义为喜爱;喜好。做动词比如:好憎者,心之暴也。——《淮南子·精神》、人之好我。——《诗·小雅·鹿鸣》、好治不病。——《韩非子·喻老》、敏而好学。——《论语》、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唐·柳宗元《三戒》、自幼好武术。——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2、常常容易发生。如:好晕船;好伤风;土豆子好烂;3、喜欢自我吹嘘。如:好大喜功等等。
(二)“好”的抽象意義
“好”字取抽象意为女字旁,“好”由一个女子的姓名,后演变为女子的代名词。在《说文解字·女部》共收录238字13个重文, 占全书总字数9353字的百分之二点五还多。其中有许多是赞美女性、形容女性美丽的, 如:妌、妌、妌、姽、姼等等,都是形容女子的美貌的。从女字旁的汉字中体现了母系氏族的影子。
参考文献
[1]姜珊.小议“形局义通”[J].汉字文化,2018(12):97-98+101.
[2]路爱军.“好”字本义商榷[J].汉字文化,2017(05):44-46.
[3]邓先军,周孟战.“好”字及其文化内涵[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3):73-75.
[4]林宝卿.汉语与中国文化[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0.
[5]贺友龄.汉字与文化[M].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 1999.
[6]吴琦幸.文化语言新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3.
[7]游汝杰.中国文化语言学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
[8]邢福义.文化语言学[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0.
[9]左民安.汉字例话[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1984.
作者简介:吴林涓(1998—),女,汉族,湖南衡阳人,文学硕士,单位:西华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猜你喜欢引申义字义小雅作家现在时·徐小雅小说月报(2022年5期)2022-07-02“耐”字原是剃胡须科教新报(2019年23期)2019-09-10画说汉字——摆(bai)养生保健指南(2019年12期)2019-01-30“多说一遍”字音字义大不相同!家教世界·创新阅读(2018年7期)2018-11-20小雅红岩(2017年6期)2017-11-28Grammar Teaching in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科学与财富(2017年9期)2017-06-09浅析静物在安格尔绘画中的作用文艺生活·下旬刊(2016年12期)2017-01-11绝和决聪明语文(2013年11期)2014-01-08燥、躁、噪聪明语文(2013年9期)2013-10-23一把破扇引发的“憾”与“撼”聪明语文(2013年3期)2013-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