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针刺联合丁苯酞注射液对急性前循环脑卒中患者溶栓后的神经功能及炎性因子的影响*

时间:2023-06-15 13:40:07 来源:网友投稿

占道伟 徐颖梅 白允建 陈忠强 茅利玉 杨喜兵 罗开涛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嘉兴市中医医院,浙江 嘉兴 314001)

中国老龄化日益严重,脑血管病发病人数持续增多,我国总体卒中终生发病风险近40%,位居全球首位。最新报告显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占脑血管病70%以上,而前循环血管供血区的脑梗死最为常见,对肢体功能影响更大。目前,静脉溶栓(IVT)或血管内治疗(EVT)是被证实能恢复闭塞血管再灌注的有效治疗策略,但IVT再通率低、溶栓后出血与血管再闭塞以及EVT增加症状性颅内出血(sICH)风险等均可导致患者临床不良结局[1]。因此寻求安全有效的综合辅助治疗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

针刺作为临床治疗AIS首选的中医特色疗法之一,可抑制局部炎症反应[2],改善前循环侧支代偿,减轻脑血管缺血后再灌注损伤(CIRI),保护脑功能。丁苯酞注射液是国内临床应用广泛的脑保护药物,有调节微循环、抑制炎症的作用,IVT序贯丁苯酞针剂可防止早期神经功能恶化[3]。目前针刺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对前循环AIS溶栓后神经功能影响的研究缺乏报道。基于本课题组前期研究分析[4-6],笔者拟观察针刺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前循环AIS溶栓后的疗效及外周血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变化,探讨其安全性,为中西医结合治疗脑血管病提供参考。现报告如下。

1.1 病例选择 所选病例西医诊断参照《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4]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5]制定。纳入标准:符合上述诊断标准;
初次发病且发病至溶栓时间≤4.5 h,脑CT/MRI明确单侧前循环供血区缺血责任病灶;
NIHSS评分4~24分;
家属或本人放弃桥接取栓者。排除标准:合并恶性肿瘤者;
血糖<2.8 mmol/L或>22.22 mmol/L;
血压收缩压≥180 mmHg(1 mmHg≈0.133 kPa)或舒张压≥100 mmHg;
不配合治疗者。

1.2 临床资料 选择2020年2月至2022年3月本院脑病科住院的80例AIS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男性28例,女性12例;
年龄45~73岁;
合并高血压病21例,糖尿病22例,高脂血症17例;
偏瘫左侧29例,右侧11例。对照组最终脱落1例,纳入统计的男性27例,女性12例;
年龄44~77岁;
合并高血压病23例,糖尿病21例,高脂血症15例;
偏瘫左侧27例,右侧12例。本研究获得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审批号:MEC-JHTCM2019-1222)。两组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3 治疗方法 各组参照指南[4]予阿替普酶(Boehringer Ingelheim Pharma GmbH&Co.KG,批准文号:S20160054,规格:50 mg/支)0.9 mg/kg(最大剂量 90 mg)IVT治疗,24 h后复查头颅CT无明显不适者,予抗栓、降压、控糖、调脂等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予静滴丁苯酞注射液(石药集团恩必普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00041,规格:100 mL)25 mg,每日2次,间隔8 h静脉滴注,疗程2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针刺治疗。取穴:双侧内关直刺1寸,予提插捻转泻法;
水沟朝鼻尖平刺0.5寸,予重雀啄之泻法;
三阴交斜刺1寸,施提插补法;
肩髃、曲池、手三里、合谷、足三里、阳陵泉、太冲均取患侧,针刺得气后行平补平泻法。留针30 min,每日1次,连续治疗2周。

1.4 观察指标 1)NIHSS[5]评分评估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总分42分,评分越高,神经功能损害程度越严重。2)mRS[6]评分评价患者活动水平程度,0~6分,评分≤2分为相对独立预后良好,>2分以上为明显残疾或预后不良。3)MBI[7]指数量化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总分100分,得分越高,生活自理能力越好。4)Hcy和hs-CRP:治疗前后采血4 mL离心分离血清,采用酶循环法测定Hcy,免疫比浊法测定hs-CRP水平。

1.5 疗效标准 依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8]制定疗效标准。疗效指数=[(NIHSS治疗前评分-NIHSS治疗后评分)÷NIHSS治疗前评分]×100%。痊愈:疗效指数≥90%。显效:45%≤疗效指数<90%。有效:18%≤疗效指数<45%。无效:疗效指数<18%。总有效=痊愈+显效+有效。

1.6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23.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LSD-t检验或Kruskal-Wallis H检验;
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治疗前后NIHSS、mRS评分及MBI指数比较 见表1。治疗后两组NIHSS、mRS评分及MBI指数均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NIHSS与mRS评分下降更明显(P<0.05),MBI指数升高更明显(P<0.05),以上各指标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治疗前后NIHSS、mRS评分及MBI指数比较(分)

2.2 两组治疗前后Hcy和hs-CRP水平比较 见表2。治疗后两组Hcy和hs-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
观察组Hcy和hs-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表2 两组治疗前后Hcy和hs-CRP水平比较(±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Hcy和hs-CRP水平比较(±s)

组别观察组(n=40)对照组(n=39)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Hcy(μmol/L)22.23±4.64 8.30±4.17*△22.46±4.78 11.49±4.53*hs-CRP(mg/L)17.98±6.47 8.00±4.27*△18.15±6.80 11.21±5.01*

2.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3。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0%,对照组为74.3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2.4 不良反应 本研究观察组治疗期间3例出现针刺晕针现象,予对症处理后症状缓解;
对照组2例患者合并非症状性颅内出血,症状无明显加重继续本研究。

研究显示80%脑卒中患者可遗留不同程度的肢体活动障碍,影响身心健康,加剧社会与自身负担[9]。前循环供血区域脑组织对缺血缺氧更敏感,尽快有效恢复该区域血管流通有着极其重要的临床与社会意义。IVT是实现AIS再灌注的有效治疗方法,但溶栓获益呈时间依赖性,且有增加血栓碎裂形成血凝块恶化远端灌注、血管再闭塞及CIRI致sICH甚至死亡等风险,给医患都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因此如何进一步有效保护溶栓后神经功能恢复一直是临床研究重点。丁苯酞注射液已被广泛应用于AIS的早期治疗,有抑制炎症、改善微循环、保护神经等作用。研究[10]证实,IVT序贯丁苯酞注射液治疗可保护线粒体功能、增强神经营养,改善缺血半暗带,减轻脑组织CIRI,防止早期神经功能恶化,有效弥补单纯IVT的不足。

结合AIS发病急骤、症状多样的发病特点,本病属于中医学“中风病”范畴,多因痰、湿、瘀等病理产物阻滞,致窍闭神匿、神不导气,脏腑经络功能失司而发病。故治疗当醒神开窍、疏导气机。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AIS疗效确切,早期干预可改善患者神经缺损症状。本课题组前期研究显示,AIS发病48 h内针刺介入能更有效控制病情,减少致残率,因其可增加缺血再灌注区域微血管细胞数量,改善前循环供血区侧支循环,进一步提升肢体功能。本研究选取内关、水沟、三阴交为主穴,以醒脑开窍、宁心安神、补益肝肾、生髓健脑,现代研究表明针刺以上3穴有减轻炎症反应、改善脑血流作用,从而促进神经功能修复[11];
以“独取阳明”和“风取三阳”为原则针刺手足阳明、足少阳及足厥阴经腧穴,以疏经通络、气血畅行,研究证实针刺以上诸经穴位可促进外周神经兴奋、提高肌力,使偏瘫得愈[12]。诸穴合用共奏开窍醒神、疏经通络之效。陈安等[13]研究表明针刺内关、足三里、合谷及三阴交,可降低AIS炎性因子水平,提高神经功能恢复程度,本研究结果与之类似。

研究显示AIS溶栓后神经功能并未完全恢复,甚则出现不同程度损害,炎性反应所致CIRI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14]。Hcy作为脑梗死形成的独立影响因素之一,可促发血管内皮细胞凋亡,产生氧自由基,加重CIRI,参与AIS的一系列损伤[15]。hs-CRP作为评估AIS严重程度、预后及复发的重要预测因子之一[16],可诱导血管壁炎性反应,促使缺血后脑组织损伤,加重病情。尤永红[17]研究显示,在AIS治疗中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能促进炎性因子恢复,更好地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陈光希等[18]研究表明丁苯酞注射液联合针刺连续治疗2周,可调节前循环AIS患者Hcy水平,改善脑血流循环,有效保护神经组织损伤。

NIHSS、mRS评分及MBI指数可较全面地反映患者神经缺损、功能恢复与生活活动能力,联合应用可综合体现中西结合疗效。本研究应用针刺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前循环AIS溶栓患者,结果显示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MBI指数显著增高(P<0.05),NIHSS、mRS评分及Hcy、hs-CRP水平明显下降(P<0.05),说明中西医结合治疗AIS可产生协同作用,提高溶栓疗效,可能是通过抑制局部炎症反应、改善前循环供血区域CIRI实现的。值得注意的是,本研究对照组3例患者合并颅内出血,高于既往研究的7.3%[19],观察组无类似情况发生,笔者推测可能与针刺调节炎性反应、改善CIRI预防脑出血有关,突显针刺参与的独特优势。

综上,针刺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可明显提升前循环AIS溶栓疗效,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独立生活水平,改善不良预后,可能与降低外周血炎性因子水平抑制局部炎症反应有关。本研究尚不足之处,样本量较小,亦未纳入NIHSS≥25分的重度卒中患者,后期可进一步分层研究加大样本量,并增加随访评估90 d临床结局。

猜你喜欢丁苯溶栓针刺丁苯酞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中国典型病例大全(2022年11期)2022-05-13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治疗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中华养生保健(2020年3期)2020-11-16精确制导 特异性溶栓中国医疗保险(2017年5期)2017-05-17急性脑梗死早期溶栓的观察与护理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年2期)2016-01-14一种过氧化物交联天然-丁苯绝缘橡胶及其制备方法橡胶工业(2015年3期)2015-07-29改良溶栓法治疗梗死后心绞痛的效果分析中国当代医药(2015年31期)2015-03-01丁苯酞对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及作用机制中国药业(2014年21期)2014-05-26针刺联合拔罐治疗痤疮50例中医研究(2014年8期)2014-03-11针刺治疗糖尿病前期32例中医研究(2014年6期)2014-03-11针刺结合聪耳息鸣汤治疗耳鸣80例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年17期)2014-03-01

推荐访问:注射液 针刺 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