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微创电视胸腔镜下纵隔肿瘤切除术对纵隔肿瘤患者应激反应、炎性因子及并发症的影响

时间:2023-06-15 10:10:05 来源:网友投稿

朱岩,王保收,何金龙,李耀杰,诸葛雪朋

开封市中心医院心胸血管外科,河南 开封 475000

纵隔肿瘤是临床胸部常见肿瘤,研究表明,纵隔肿瘤以良性居多,且患者早期无明显症状表现,当肿瘤逐渐生长后,可对肺部、心脏、总动脉等重要器官、血管造成压迫,使患者出现胸闷、胸痛、呼吸困难等临床表现,严重影响患者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1]。现临床主要以手术治疗该疾病,既往以开胸手术治疗为主,但研究发现,传统开胸手术造成的创伤大,会延缓术后恢复时间,并增加并发症发生的可能性[2]。故如何在降低手术创伤的情况下保障机体快速恢复具有重要临床价值。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发展,临床上借助胸腔镜进行纵隔肿瘤切除治疗,为纵隔肿瘤患者的诊治提供了更多选择机会。且有研究证实,胸腔镜手术治疗纵隔肿瘤的临床疗效更佳,更有利于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和改善患者预后[3-4]。本研究通过对比微创电视胸腔镜下纵隔肿瘤切除术、开胸纵隔肿瘤切除术对纵隔肿瘤的治疗效果,进一步探讨微创电视胸腔镜下纵隔肿瘤切除术对纵隔肿瘤患者应激反应、炎性因子及并发症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开封市中心医院收治的纵隔肿瘤患者的病历资料。纳入标准:①经CT、MRI等检查确诊为纵隔肿瘤;
②符合手术指征;
③肿瘤直径<6 cm,未损伤支气管。排除标准:①存在凝血功能障碍;
②存在精神疾病。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共纳入78例纵隔肿瘤患者,按手术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研究组(n=40)和对照组(n=38)。研究组中,男25例,女15例;
年龄24~71岁,平均(45.85±8.44)岁;
病程0.6~6.8年,平均(3.51±1.62)年;
肿瘤直径0.4~8.4 cm,平均(4.09±1.12)cm。对照组中,男22例,女16例;
年龄23~70岁,平均(45.39±8.71)岁;
病程 0.7~7.1年,平均(3.62±1.58)年;
肿瘤直径0.3~8.0 cm,平均(4.03±1.16)cm。两组患者年龄、病程等临床特征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术前均进行胸部CT检查,评估两组患者的肿瘤大小、是否出现转移、是否需要采取手术治疗,均进行相应肺功能检查并确认可接受静吸复合全身麻醉+双腔气管插管单肺通气。对照组采用开胸纵隔肿瘤切除术:麻醉起效后,完全暴露胸腔,以肋外侧15~20 cm行手术切口,采用肋骨牵开器将肋骨牵开。明确肿瘤位置,而后对粘连组织进行分离,游离纵隔肿瘤。针对存在纵隔胸膜损伤者留置胸腔引流管,依次缝合手术创口。研究组采用微创电视胸腔镜下纵隔肿瘤切除术:麻醉起效后,于第5肋间腋后线设置操作观察孔,并于观察孔处将胸腔镜置入,探查纵隔肿瘤情况;
而后在第4~7肋间腋前线处设置2个操作孔(长度0.5~2.0 cm),根据肿瘤位置调整切口。将胸腔内粘连组织进行松懈,提起纵隔肿瘤周围胸膜,以超声刀游离纵隔肿瘤;
切断细小滋养血管,完整切除肿瘤。最后将肿瘤切小块后送病理检查,术毕留置引流管。手术完毕后均对两组患者予以抗炎治疗等对症支持干预。

1.3 观察指标

①手术相关指标:包括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引流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总治疗时间。②应激反应指标:抽取所有患者空腹静脉血5 ml,经低速离心(2000 r/min,20 min)后取上清置于-80℃冰箱中保存待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皮质醇(cortisol,Cor)、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otropic hormone,ACTH)、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 Ⅱ,Ang-Ⅱ)水平,所有操作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③炎性因子: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两组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水平,试剂盒购自上海泸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④生活质量:采用生活质量量表[5]评价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该量表包括角色功能、认知功能、躯体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5个维度,每个维度总分100分,得分越高说明患者生活质量越好。⑤疼痛情况: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6]评价两组患者疼痛情况,总分10分,轻度疼痛:0~3分;
中度疼痛:4~6分;
重度疼痛:7~10分。⑥并发症:包括发热、肺不张、切口液化、胸腔积液。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以例数及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手术相关指标的比较

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引流时间及总治疗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的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的比较(±s)

组别研究组(n=40)对照组(n=38)t值P值75.42±11.01 98.63±12.83 8.587<0.01 62.52±6.85 125.62±8.44 36.338<0.01 2.01±0.23 4.21±0.65 20.127<0.01 2.33±0.29 4.95±1.01 15.742<0.01 4.81±1.33 7.45±2.27 6.305<0.01手术时间(min)术中出血量(ml)术后下床活动时间(d)引流时间(d)总治疗时间(d)

2.2 应激反应指标的比较

术前,两组患者Cor、ACTH、Ang-Ⅱ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术后,两组患者Cor、ACTH、Ang-Ⅱ水平均较术前升高,但研究组患者Cor、ACTH、Ang-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手术前后两组患者应激反应指标的比较

2.3 炎性因子的比较

术前,两组患者IL-4、IL-8、TNF-α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术后,两组患者IL-4、IL-8、TNF-α水平均较术前降低,且研究组患者IL-4、IL-8、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表3 手术前后两组患者炎性因子的比较

2.4 生活质量的比较

术前,两组患者躯体功能、认知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术后,两组患者躯体功能、认知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均较术前升高,且研究组患者躯体功能、认知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4)

表4 手术前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量表评分的比较

2.5 疼痛程度的比较

术前,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术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较术前降低,且研究组患者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5)

表5 手术前后两组患者VAS评分的比较(±s)

表5 手术前后两组患者VAS评分的比较(±s)

注:*与本组术前比较,P<0.05

组别研究组(n=40)对照组(n=38)t值P值7.15±2.62 7.09±2.37 0.105 0.916 2.98±0.27*5.42±1.31*11.529<0.01术前 术后

2.6 并发症发生情况的比较

研究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为7.50%(3/40),低于对照组的23.68%(9/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21,P<0.05)。(表6)

表6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 n(%)]

纵隔肿瘤是肿瘤类型中较为复杂的一种,因其涉及多器官组织,一旦控制不当,可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因此对纵隔肿瘤患者进行及早诊断具有重要意义[7-8]。

既往开胸手术虽可切除瘤体大、位置浅的肿瘤,但由于手术创口过大,导致术后疼痛明显,不仅恢复延迟,影响排气时间,还会影响术后活动[9-10]。而微创电视胸腔镜下纵隔肿瘤切除术可直观显示手术视野,对肿瘤小、位置隐匿的特殊患者可进行精准手术治疗。且予以腔镜技术干预可将手术创口明显缩小,避免胸腔因外在因素所致感染,尽可能保护皮肤创面组织,不仅减少术中出血量,还尽可能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减轻疼痛[11]。本研究对纵隔肿瘤患者予以不同手术治疗发现,予以微创电视胸腔镜下纵隔肿瘤切除术患者各项手术相关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表明借助胸腔镜治疗可以减少纵隔肿瘤术中出血量,缩短患者诊治时间,促进胃肠道恢复,对病灶的清除及术后并发症的减少具有积极作用[12]。

此外,研究表明,手术也是一种应激源,手术会使患者体内分解的激素合成,血糖升高,心率加快,进而产生严重的应激反应[13]。Cor是应激水平变化的临床指征,一旦该水平上升会促使体内基础机能水平升高,加剧机体负担[14]。而ACTH作为垂体释放激素之一,可调节肾上腺皮质激素,一旦其水平升高,会造成糖皮质激素、糖代谢、脂代谢及电解质代谢紊乱,造成机体各项脏器功能损伤[15]。研究发现,Ang-Ⅱ可通过抑制酪氨酸激酶受体磷酸化,使血管松弛,对血管新生、血管生成、血管成熟及维持血管内皮稳定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16]。而研究发现,手术不仅会对患者产生创伤性损伤,还会导致炎症反应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使大量炎性因子被释放出细胞外[17]。本研究对比两组患者应激反应指标及炎性因子发现,术后,研究组患者Cor、ACTH、Ang-Ⅱ、IL-4、IL-8、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考虑其原因与胸腔镜操作减少患者手术创伤,使患者体内的炎性因子增加减缓,对患者的刺激相对较少,有效缓解患者交感神经兴奋程度,进而有效降低应激反应指标的上升幅度有关[18-19]。另外,对比两组患者疼痛情况及生活质量发现,术后,研究组患者疼痛情况及生活质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与既往研究相似[20],证实采用微创电视胸腔镜下纵隔肿瘤切除术有利于减轻患者术后疼痛,促进患者恢复。

综上所述,对纵隔肿瘤患者采用微创电视胸腔镜下纵隔肿瘤切除术可在降低炎症反应的情况下,控制应激水平,减轻疼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术后康复,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胸腔镜炎性微创肺癌的微创介入治疗——专访北京医院肿瘤微创治疗中心主任李晓光保健医苑(2022年1期)2022-08-30快速康复外科在胸腔镜肺叶切除围手术期中的应用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21年12期)2021-06-09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体会中华养生保健(2020年9期)2021-01-18内科胸腔镜术后留置细引流管的利弊分析国际呼吸杂志(2019年5期)2019-03-30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及治疗中外医疗(2016年15期)2016-12-01胸腔镜胸腺切除术后不留置引流管的安全性分析腹腔镜外科杂志(2016年12期)2016-06-01贲门失弛缓症的微创治疗进展腹腔镜外科杂志(2016年10期)2016-06-01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转开胸的临床研究腹腔镜外科杂志(2016年9期)2016-06-01炎性因子在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2016年9期)2016-04-28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中国医疗美容(2015年1期)2015-07-12

推荐访问:纵隔 肿瘤 应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