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莉飞
(江苏财会职业学院,江苏 连云港 222061)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推进,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已成为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要内容。对当代中国来说,讲好中国故事,做好国际传播,让世界读懂中国,成为了关乎国家战略的大问题。大学外语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大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大学英语是非英语专业学生在本科教育阶段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一方面是满足国家战略需求,为国家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服务;
另一方面,满足专业学习、国际交流、继续深造、工作就业等方面的需要,对增强中华文化影响力以及人才培养方面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大学英语课程遵循着“立德树人”根本要求,对教育理论及实践作了归纳和探讨。然而,大学英语作为必修基础课,要么被应试需要肢解成碎片化的知识点和固定刻板的机械表达,要么过分强调学习外国语言文化而弱化本国语言文化,在跨文化交际培养上还存在“短板”,成为制约中华文化国际传播深入发展的瓶颈。
1993 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Claire Kramsch 教授提出了“第三空间”概念,指外语学习者从本族语言文化和目的语语言文化中创造出的第三个语言文化环境[1]。1999 年,澳大利亚语言教育专家 Lo Bianco将文化教学总结为学习文化、比较文化和探索跨文化“第三空间”3 个步骤,系统阐释了这个概念。2017年,Pitts & Brooks指出,“第三空间”视域下的外语教学既要让不同文化学生开展有意义的对话,更要培养学生批判反思的能力,使跨文化学习从表面化上升为实质化[2]。在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不断发展的今天, 越来越多的学者将“第三空间”理念用于外语教学,强调外语教学不能孤立地、片面地学习目的语语言文化,也要足够重视本族语语言文化,从而在两种文化或多元文化交流、碰撞、融合与合作的基础上,形成新的跨文化视角及国际视野。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方式,将跨文化“第三空间”理念引入外语教学,是解决外语服务国家战略发展的重要途径,关键在于英语课程总体规划上充分体现文化的传承创新以及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在复杂的国际舆论与多元文化中,具备传播中华文化的能力、视野以及方法。
1.1 对语言学习的认知断裂导致重语言轻文化
只要提及大学英语,首先映入社会大众脑海的就是四六级考试,普遍的印象是大量学习英语语言知识和西方文化知识,认为外语学习就是“听说读写”,而对于外语的人文性属性认知、发展不足,多元文化意识相对薄弱。从大学英语教学现状来看,仍然处于过度关注语言本身而不是内容,虽然也认识到了语言既是一种文化的表现,也是一种思维方式,但是教学实施中很难改变固化的思维和行为方式。从学习者来看,学生为自己创造语言学习环境的决心存在较大差异,将外语学习作为坚定民族文化自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动机比较模糊,认为外语学习更多是用于考试或就业,尚未形成积极的情感。
1.2 对语言教学的方法不当导致重范式轻交际
语言的产生发展代表着人类文明的进步,语言又依附在人类文明之上,是不同人文共同体之间相互理解的重要媒介。因此,语言的人文性和工具性之间应该统一起来而不是割裂开来。目前流行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比如通用英语(EGP)、专门用途英语(ESP)、学术英语(EAP)等,尽管在理论概念上相互区分,但是在实践中大多数通用英语(EGP)已覆盖越来越多的职业和工作场所用语,其范围早已超越传统的以人文经典为核心的范畴。由于教学多基于课文讲解开展,过分强调运用词汇语法、段落结构、篇章布局讲解的间接经验,而语言学习的实践性和应用性没有完全体现,学生的口语能力和书面语能力培养效果不佳。
1.3 对语言教学的定位不准导致重外国文化轻中国文化
国际上的文化输出战争早已打响,中国也意识到文化精神战争的危害,很多外语教育方面的学者及一线教师开始反思“中国文化失语症”。繁多的欧美、日韩文化及产品给广大青少年带来了巨大的冲击,长期被外国文化辐射会严重削弱本国文化的主体性。课程很难涉及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色,缺乏从本土文化、资源特点和发展需要出发开发承载本土文化知识课程的意识和制度安排。学生局限于外国语言文化的课堂中,触摸不到本土文化的深层滋养,感受不到中外文化的交织碰撞,在全球化背景下如何尊重、保护、继承、鉴别、发展、传播本土优秀文化没有切入点,知识体系中多元文化的缺失严重制约了跨文化教育的发展。
“第三空间”理念倡导在深度理解和融合包容本族语和目的语基础之上建立一种对多元文化理解、接受及创新运用的空间模式。该空间模式正好契合语言教学的终极目标,即通过扎实的语言知识的积累、丰富的多元文化知识的接触、良好的思维品质的培养,塑造“第三空间”跨文化身份,继承和发扬优秀文化,顺利实现跨文化交际。这对外语教学的启示在于:
首先,“第三空间”强调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语言是帮助学习者认识客观世界知识的工具,随后对这些知识进行检验和反思。因此,语言学习应该是在语言知识学习的全过程渗透着文化学习的交际过程,不能脱离文化而单纯学习语言,而是加强背景知识输入、新兴概念理解、不同文化感悟,增强其思辨能力和理解力,帮助学生充分理解隐藏在语言背后的文化内涵。
其次,“第三空间”强调不同文化之间的平等交流与对话。然而在跨文化交际中,代表不同语言文化交际主体之间的地位是不平等的,这种不平等导致交际者对本族语语言文化和目的语语言文化认识和接受上出现不均衡。因此,语言学习要摒弃二元对立态度,消除英语课堂上禁止使用汉语的做法,将汉语引入第三空间,让汉语在多元文化环境中发声,增强传播中国语言文化的外语能力,避免“中国文化失语症”。
最后,“第三空间”通过开放性地构筑多元文化空间强化语言文化的创新运用,强调通过语言实践提升交际能力,从而实现不同文化的共同发展和繁荣。因此,语言学习要遵循大脑正常学习语言的方法,也就是让语言与真实世界发生关联,然后由大脑的潜意识去建立关联,再通过自己组织语言用外语表达出来。因此英语学习一定是基于生活或职场情境、出于自发交际意愿而进行语言表达,如果只是重视英语的单词、语法而忽略了语言用于信息传达的本质功能,则会把英语学习引入极端。
2020年10月,新修订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20版)发布,成为指导高校大学英语课程建设的权威文件。《指南》继承性地重申了“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是大学英语课程的性质,并强调“就人文性而言,大学英语的重要任务之一是进行跨文化教育”,“大学英语课程设置包括通用英语、专门用途英语、跨文化交际三大类课程”。[3]围绕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根据跨文化“第三空间”理念,针对目前基于课程开展外语教学存在的困境,须对大学英语课程进行科学合理重构。
3.1 宏观层面,重构跨文化“第三空间”课程内容体系框架
大学英语课程是一个以英语语言教学为基础、以夯实学生语言综合应用能力为重点、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和社会发展需要为目标的综合的、丰富的、有序的动态体系。语言依托于文化,脱离了文化背景则无法学习到语言的精髓。因此,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不是通过在某个学期开设单独的课程,也不是脱离语言教学而专门进行文化教学,它贯穿于整个英语课程体系中,涵盖在教学目标、教学实施与教学评价等各个环节。“第三空间”理念强调对多元文化的认知及创新应用,强调从宏观角度重构大学英语课程内容。
表1依据《指南》将大学英语教学目标分为基础、提高和发展三个层次,将教学内容分为通用英语、专门用途英语和跨文化交际三个板块,根据不同课程阶段跨文化教学的目标与任务、学生的认知特点与需求,基于教材内容、职场情境、国际交流三个基本遵循逐步延展课程内容,从知识、能力、情感三个层面对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内容体系进行了概括及提炼。
表1 跨文化“第三空间”理念下重构的大学英语课程内容体系
在“第三空间”理念导向下,以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为中心,以课程类型的侧重点为脚手架,以教学内容中的知识、能力、情感三维度进行横向衔接,以跨文化交际难易度及实操性进行纵向进阶。教学内容要点呈现的是不同语言学习层次跨文化输入的内容,没有列出的并不是不讲授,而是侧重点不同。例如,对于基础阶段,大学英语课程主要是让学生在文化背景中学习语言,全面了解语言文化差异。目前大多数高校都开设了通用英语课程,多以理论课为主,满足学生日常交际及各种考试的需要。在提高阶段,专门用途英语课程的开设,让学生将外语学习和专业学习合二为一,旨在提升学生在专业领域的外语能力,涉及到的跨文化接触会更多,涉及到书本以外的知识也会更多,以理论课和实践课相结合为主。在发展阶段,跨文化交际课程独立、系统地讲解多元文化知识,同时培养学生对本国文化的继承和传播能力,多以展示课、实践课为主。
3.2 微观层面,重建跨文化“第三空间”课程教学实践框架
3.2.1 聚焦双向交流,充分考虑多元文化输入的比重
不同的语言其地位都是平等的,文化也没有优劣之分。大学英语教学内容设置应以学习者为中心,强化多元文化间的双向交流,不能主观地认为应该传递哪些信息,或者选择性地传递正面的、积极的信息而无视负面的信息,造成信息传播的片面、低效,甚至引发质疑。在传播手段发达、信息接收渠道多种多样的信息时代,学习者的怀疑精神与日俱增,并且有着充足的条件去证实或证伪自己的怀疑[4]。因此,大学英语教学中应尽可能多地呈现多元文化的观点,从中外两个角度、优劣两个层面、中外对比两个交替来接收信息以及传播信息,避免以偏概全或者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单视角观点。具体来讲,在教学实践中,要积极呈现多元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从而以“第三空间”的视角来解释文化,使得学习者对文化有客观、公正的理解。鉴于教材多以英文原版文章为学习材料,教师有义务突破文章作者的文化视角,在导入、讲解、互动等教学环节融入中外文化差异对比,启发学生找到造成文化差异的多重背景,获得文化差异的理解和尊重。还可利用各种自媒体资源补充各种语言文化知识。目前网络上分享中外文化的一些自媒体人,他们或者是学习或工作在国外的中国人,或者是来中国久居的外国人,他们都因接触到了本族语和目的语两种语言文化及风土人情而具备了跨文化“第三空间”身份,掌握了一定的对多元文化的融合方法,摸索到了文化差异背后的文化契合点,为语言文化的深入学习提供了比教材更加鲜活、生动的素材,更能够引发文化共鸣。
3.2.2 聚焦实践应用,充分考虑语言交际任务的比重
跨文化能力的培养过程本质上是一个学习文化知识技能后将其合理运用的实践过程,因此在大学英语课程中设置多元文化实践活动对跨文化能力的构建至关重要。作为本族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连接空间的跨文化“第三空间”,对它的认识不能只停留在感知层面,重要的是如何发挥这个空间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生成作用。设置思辨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设置写作任务引导学生体会思维方式的不同,设置翻译实践让学生体验文化传播,让学生通过思考、体验、交流的学习方式,在实践中感知、认识、应用目的语言。设置相关文化开放式讨论、主题演讲等任务型语言交际任务,引导学生自己搜索资料、分析判断、交流研讨、总结评价,在这些环节中将语言文化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运用,并获取新知识、新体验,同时赋予目的语文化以及本族语文化新的视角、认识及意义。教学实践中跨文化“第三空间”强调各种文化的平等,外语教学一定要从表层语言教学转化到深层语言教学,即文化教学中去,围绕国家软实力建设和学习者跨文化能力培养的目标,创新性合理安排课程教学活动,让学生学会分享东方的文化,尊重西方的文化,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多元文化。
3.2.3 聚焦讲好中国故事,合理安排中国文化的比重
随着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的持续增加,新一代的大学生不仅要学习西方优秀文化,更重要的要学会用英语的思维方式传播中国文化,把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及人民的生产生活用英语表达出来,展示给外国人,特别是对中国发展存在误解和曲解的外国人。大学生学习英语主要是为了增加个人在就业、求学等方面竞争的筹码,真正为了学习多元文化、提升人文素养的需求不太多,也就是语言工具性需求胜过人文性需求。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当代中国发展成就多姿多彩,大学英语教学中应多选取那些具有当代交际功能的中国文化内容,淡化那些已经消失了的和对当今社会影响薄弱的文化内容,帮助学习者审视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中国社会之间的关系,正确了解现代中国人的交际行为准则、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历史渊源和深厚的文化基础,更加全面地了解中国[5]。要足够重视国家软实力建设的需要。以往的教学中偏重介绍中国传统文化,如四大发明、传统习俗、古代成就等,对中国当代经济社会的发展成就的展示相对欠缺,容易导致刻板印象的生成。在世界各国推广自身语言文化的全球软实力竞争环境中,中国形象的内涵和文化教学的内容对学习者来说,实际上就意味着中国软实力的输出结构,我们在呈现中国文化时“不能光展现古董,很需要展示当代文化,甚至包括我们的春运和高铁、跨海大桥等,以呈现我们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变化为主”。[6]外语学习应该帮助学习者树立一种全球视野,挑起对世界的担当,在东西方文化交融中,坚定文化自信,传播中国故事。
跨文化“第三空间”教育注重从语言走向文化、从知识走向应用,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及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等内容融入课程资源与课程实施,实现知识传授、能力提升、人格健全与价值引领的育人目标。通过对大学英语课程的重构与重建来实现跨文化 “第三空间”表达的探索,笔者认为: 一方面,跨文化“第三空间”的理念完全契合大学英语教学实现知识、能力、素质以及道德品质有机融合的出发点,通过语言知识的讲授,充分彰显英语作为一门语言课程的多重属性,培养学生的高阶能力和高阶思维。此外,对文化的认知也是一个动态过程,因此教学内容要依据前沿性、时代性、开放性的要求动态调整,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把握最新发展动向和最近发展趋势,高度关注时代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今后,要围绕课程要素开展创新研究,在实践层面探索将“第三空间”用于教学实施过程的融合路向与方法。
猜你喜欢第三空间英语课程跨文化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以高级英语课程为例内蒙古教育(2021年18期)2021-02-12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9年5期)2019-11-11论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赤峰学院学报(蒙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4期)2017-12-15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艺术评论(2017年12期)2017-03-25在文化改写中建构第三空间青年文学家(2015年29期)2016-05-09金融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探析湖南城市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4期)2016-02-27大学英语课程委婉语教学研究湖南城市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4期)2016-02-27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现代企业(2015年1期)2015-02-28论词汇的跨文化碰撞与融合江淮论坛(2011年2期)2011-03-20从空间批评的角度看《偶遇者》的文化意义文学教育下半月(2015年4期)2010-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