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从小康圆梦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美好生活”的践行渐进

时间:2023-06-14 08:00:07 来源:网友投稿

祁 江,林建华

(1. 青海民族大学 继续教育学院,青海 西宁 810007;
2. 辽宁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9)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中国共产党的本质所在,从告别饥饿到小康梦圆以及在此基础上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迈进,集中体现了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增加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精神实质,也是中国共产党治国有常、利民为本,不懈追求“美好生活”的生动写照。

“洪范八政,食为政首。”自古以来,吃饭问题一直是中国社会面临的最为重大的问题,“民以食为天”是对吃饭问题最简洁、最深刻的概括。历朝历代无论是朝野还是百姓民间,“民以食为天”时常被提及,其基本理念深深刻在中国人的脑海里。尽管人们不断祈愿“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但总是事与愿违,天灾人祸纷至沓来,食不果腹、饿殍遍地更是史不绝书。按照司马迁《史记》记载以及后来李约瑟博士在科技学史中援引史记的描述,中国古代是“六年一小饥,十二年一大饥”,鸦片战争后更是愈演愈烈。随着鸦片和洋货的大量输入,中国传统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遭受到了极大破坏,中国社会陷入了极度的落后与贫困。仅在1877 年至1878 年的“丁戊奇荒”灾情严重时期,山西、河南、直隶、山东四省直接死于饥荒和瘟疫的就在1000 万人左右,其中山西有500 万人死于非命,占全省人数的三分之一,人们吃完粮食后就吃谷糠、树叶、树皮、麦秸、萝卜叶、草籽,甚至发生人吃人现象[1]。在2000多年的集权专制社会,虽然中国也有过“开元盛世”“贞观之治”“康乾盛世”等辉煌时期,但广大黎民百姓终究摆脱不了“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的凄惨命运。近代以来,由于腐朽的专制统治,加以西方帝国主义的入侵,导致中国政局动荡不安、战乱不已,百姓流离失所、生灵涂炭,中国人民艰难地忍受着贫困梦魇的困扰。可以说,困扰中华民族千百年无法去除的梦魇就是难以解决的温饱问题,中华民族同饥饿作斗争的历史就构成了一部中国史。饥饿在一定程度上是我们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绕不开的记忆,几乎在每一代人身上都留下了刻骨铭心的“饥饿记忆”。

新中国成立之前,由于内战不断、水利不兴、耕作技术落后以及频发的自然灾害等诸多原因,广大黎民百姓一直在饥饿线上挣扎。每逢大灾年份,更是哀鸿遍野、遍地饥民,饿死的人不计其数。许多灾民不得不离乡背井,荡析离居,外出逃荒,以求活命。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虽然有了很大提升,但吃饭问题也曾一度严峻。在1960 年至1962 年间,我国的饥饿问题再度涉及全国。直到改革开放,尤其是推行了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才使得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有效解决。1982 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正式以中央的名义肯定了土地家庭联产承包制度,结束了对“包产到户”的争论。联产承包制度的推行极大地焕发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极大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效率,仅仅在1978 这一年,中国粮食产量就达到约3000 亿公斤,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了314 公斤。到了1984 年,年产量更是增加到了4000 亿公斤,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了399 公斤,长期困扰人们的吃饭问题得到了相当程度的解决,“一个苦难深重的群体初步告别了饥饿状态”[2]。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从根本上告别饥饿,并把饭碗牢牢地端在了自己手里。作为全球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中国不仅用不足全球9% 的耕地解决了约占全球五分之一人口的吃饭问题,更实现了中国人民由“吃不饱”向“吃得好”的历史性转变。2021 年,中国粮食总产量喜迎“十八连丰”,年度粮食产量持续稳定在13000 亿斤以上,人均占有粮食已达到483 公斤,高于国际公认的400 公斤粮食安全线。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告别饥饿是千年未有的伟业,是足以彪炳青史的千年巨变。

马克思指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的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我国的基本国情还是人口规模巨大,区域、城乡、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较为明显,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水平具有较大差别,社会公共服务供给差异也较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还需要进一步提升,要居安思危,要牢记“备豫不虞,为国常道”的古训。成就面前也要清醒地意识到,即便今天我们已经能够吃饱饭、吃好饭,依然还要铭记“民以食为天”的古训和真理,务必恪守“民以食为天”的告诫与启示,今天的头等大事依旧是处理好人民群众的吃饭问题。只有手中有粮,才能心中不慌。一米一饭,事关当下和长远,联通社会稳定和人民安乐,正如***总书记所讲:“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悠悠万事,吃饭为大。”在粮食安全这个问题上不能有丝毫麻痹大意,要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处理粮食问题要防患未然,推动各项事业发展更要未雨筹谋、统筹预见,“毋临渴而掘井”。唯有枕戈待旦、高瞻远瞩,方能处变不惊、临危不乱、有效应对各种意外复杂情态。

只有把现实问题放在历史的长河之中,究其然更究其所以然,才能掌握洞悉历史规律、客观分析现实、探索未来发展的重要思想武器,进而揭示事物发展的内在逻辑和必然规律。小康社会是中国人从古流传至今的“大梦”。在《诗经》中的“民亦劳止,讫可小康”就呈现出古人对于实现丰衣足食、安康生活的愿景的渴望。在《礼记·礼运》中,古人又把仁、义、礼、智、信这“五常”可能实现的社会祥和、人民安康美好状态谓之“小康”,并阐述为实现“大同”的必由之路。至近代时期,康有为则通过融合、凝练古人的“小康”与“大同”的概念,进而建构出其“太平世”的全新理念;
之后孙中山在契合时代背景的基础上进一步将其与传入中国的现代西学相融汇,从而提出了“三民主义”。鉴此,千百年来,呈现出鲜明持久性的“小康”可谓始终是华夏民众的理想生活憧憬的映现,凝聚着中华民族长久以来的精神共识,亦可称之为中国古近代思想经过漫长历史沉淀出的精华政治理念结晶[3]。

现代意义上的“小康”概念是一个随着改革开放出现并得到逐步丰富和完善的政治话语。1979 年,邓小平同志曾对日本首相大平正芳说:“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从那时至今的40 余年当中,对实现小康社会的追求成为贯穿中国社会全面发展进步以及现代化建设全过程的理论和实践活动。在1982 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正式将“小康之家”这一认识确立为我国社会经济建设明确而坚定的奋斗目标,并提出,到20 世纪末,中国要实现“城乡人民的收入将成倍增长,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可以达到小康水平”的阶段性伟大目标。党的十三大将建设小康社会“三步走”设想确定为党和国家的奋斗目标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战略。之后,党的十四大又规划了建设小康社会的时间表。这种理性实现时代诉求与人民诉求的内在统一呈现出明显的实践性特征,彰显出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坚持人民立场的良序互动。在实现小康的践履当中,结合时代境遇创新人民理念,立足中国实践建构中国民主理念,为社会发展提供具有时代性与广泛性的学理支撑和群众基础,做到人民立场、人民主体、人民至上的统一,进而使得对社会发展格局的建构不负时代的诉求、人民的信任。

社会力量与自然力相似,即便当我们尚未意识到其存在之时,就已经起到了具有强制性、盲目性甚至破坏性的效力。一旦我们意识到了它们,深入理解了它们的行为、方向和影响,那么,我们的意志便可征服它们,并且充分运用它们来达到我们的目的。在社会力量与历史境遇的辩证统一中厘清社会发展规律,充分正视社会发展的现实诉求,小康社会的实现绝非不可企及。面对亿万人民对小康社会的向往,中国共产党既不盲目依附、定于一尊,也不固守传统、游离在外,而是“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牢牢把握历史规律、顺应历史潮流,增强历史自觉性和主动性,在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基础上秉承人民立场的自觉,以尽早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党和国家推进小康社会的建设思路,不仅是把握住 时代需求与人民需求的体现,同时也预示着社会发展的历史走向。建设小康社会展现出了中国共产党人民立场的实践性特征,具体表现为在努力实现人民期望的过程中坚持人民利益和发展真理的品格,在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与追求“美好生活”的协调统一中不断推进社会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放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首位,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领导中国人民打赢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力度最强、惠及人口最多的脱贫攻坚战。2021 年,******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可见,小康社会不是空洞的乌托邦式假想,而是正视中国社会历史沿革、发展境况的结果。在民族复兴的语境下,小康社会命题的提出展现出中国共产党具备实现小康社会的诸多要素,更加指明了建设小康社会的底气与目标。当前,中国社会的历史境遇以及人民的需要决定了我们应大力建设小康社会,这是人民立场的应然性呈现。而小康社会的梦圆,是新时代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向全体中国人民交出的合格历史性答卷,是“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深刻论述形象而又真切的写照。

进一步说,“小康梦圆”也是一个新起点。“天以新为运,人以新为生”。改革发展没有停顿,对于国家和民族来说不能搞自我封闭,不断创新和改革是国家发展进步的动力源泉。《诗经·大雅·文王》言“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讲的就是周文王姬昌秉持“维新”之志,克服父丧、子亡、身囚等重重困境,积毕生之心血,率领西北“旧邦”迅速崛起,为周朝奠定800 年之基业。环顾全球各国,经济强国无一例外都是创新强国,凡是具有澎湃创新动力的国家,发展动力就会不断迸发,现代化建设高潮便会持续兴起。创新能力越强越有利于我们抓住战略机遇期、赶上时代发展步伐、如期实现民族复兴伟业,这是历史和现实一再证实过的。当前,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全球疫情频发叠加交织的复杂情景,务必敢于变革、勇于创新,将创新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让创新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下好这步“先手棋”,才可抢夺先机、赢得优势、掌握主动、制胜未来[4]。

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总是会出现一些关键的时间点,标识着人类社会的未来走向。当历史长河行走进2022年,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诸多极具时代性特征的要素与我们对“中国梦”的希冀交相混杂。在这样的国际大背景下,我国需要应对的风险和挑战呈现出新形势、新特点,需要解决的矛盾和冲突更加错综复杂。站在实现民族复兴和应对百年变局制高点上的中国共产党人如何应变局、育新机、开新局,便成为一个新的“时代之问”。历史境遇和时代诉求决定了我们的发展方向,而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征程让我们有信心和理性来期待“中国梦”的实现。所以,朝向未来的现实建构在时间维度上要处理好历史与未来、传统与创新等诸要素的辩证关系,把握摒弃和传承的思路,建构起对现实的价值超越性认知,紧扣时代脉搏。

只有对未来有所期许的民族,才能从未来的应然视角把握历史、反思当下,才能够常备不懈、居安虑危、筹缪桑土。因此,深厚的历史意识一定表现为“历史—现实—未来”的融会贯通。这种融会贯通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就体现为“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规划蓝图。到那时,作为具有 5000 多年文明史的古国,中国将焕发出无与伦比的生机活力, 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5]。鉴于此,我们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并不是主观臆断、毫无根据,而是建立在坚实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基础上,充满着新时代的历史自信。这种历史自信是历史活动主体对于自身历史价值的高度认可和自觉践行,并对其未来的发展抱有坚定的信心,它蕴含了历史活动主体的意志、力量、信心和信念,对于推动历史发展有重要积极的作用。所以,在中国共产党全面领导下,追求国家的富强、民族的复兴以及人民的幸福这三种逻辑是互补、交融的,从根本上都服从于、服务于人民的幸福逻辑。我们有理由有信心相信,亿万人民的“美好生活”向往必将如期而至。

恩格斯说:“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新时代的十年,中华儿女接续努力把中华民族复兴伟业提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尽管未来征途上还有各种坎坷、险阻,但复兴伟业已经跨过历史分水岭,步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如今又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新的征程和新的“美好生活”的追求已开启。******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既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
既是一种主观建构,又是一种客观状态;
既是助推社会前进的驱动力量,也是衡量社会发展的重要尺度。马克思主义从来没有停止过对美好生活的思考,也从来没有止步过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的初心,也是我们党的历史使命。美好生活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多个领域,蕴含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多重关系。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必须紧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变化,统筹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将高质量发展融入“美好生活”体系构建的全过程当中,在实现经济富裕、政治民主、文化繁荣、社会公平、生态良好协同发展中厘清和把握“美好生活”的实践指向[6]。

总之,中国共产党百年来的根本政治立场正是人民立场,使得中国共产党能够永立不败之地的强大根基正是人民主体,让中国共产党为之奋斗不懈的价值遵循正是人民至上,一个为民立命、为民谋利的政党既能实现千年告别饥饿、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同样也能推动“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早日实现。

猜你喜欢小康社会中国共产党历史《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散文诗(2022年13期)2022-07-29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西江月(2021年3期)2021-11-13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当代陕西(2021年16期)2021-11-02中国共产党100岁啦小天使·一年级语数英综合(2021年8期)2021-08-17《 2020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青春期健康(2020年24期)2021-01-07凝聚三秦巾帼力量 决胜全面小康社会当代陕西(2017年12期)2018-01-19为小康社会提供健康保障中国卫生(2016年2期)2016-11-12新历史全体育(2016年4期)2016-11-02历史上的6月科普童话·百科探秘(2015年6期)2015-10-13历史上的八个月科普童话·百科探秘(2015年8期)2015-08-14

推荐访问:践行 第二个 圆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