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哲(沈阳理工大学)
(一)对于乡村发展的意义
(二)对于高校教学的意义
利用自身教学优势,在培养什么样的人问题上深耕不辍,是高校一直以来的育人使命,如何引导学生将所学所感运用到所得所行,是高等教育一直研究探索的问题,也是实践育人外延的有力探索。那么通过乡村社会实践,引导学生报效祖国、增长才干、提高本领,将德育和智育有机融合,还可以通过实践效果反向督促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和育人实效,这将是一种共赢。
(三)对学生自身的意义
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初衷就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运用寓教于学、寓教于用的方式,将大学生在学校中的专业知识、能力本领在乡村理论宣讲、支教帮扶等环节中得到充分运用,培养学生立志报国的情感和意愿,从而提高自身的政治觉悟、理论水平、文化素养,甚至对于毕业后的职业规划、社会需求,以及三支一扶、乡村干部的选拔培养,都意义重大。
(一)利用前沿知识,助力产业创新
1.深入扎根调研,了解乡村现状
学生社会实践周期较长,大多为半个月以上,利用在校期间学到的研究方法,通过走访调研、深入访谈、定性研究等方式,学生走进工厂、深入田间,直接体验乡村生产和耕种实况,可以助力乡村振兴,提高生产效率。现阶段此种实践多为长期帮扶合作,根据学校和专业的地缘优势,找到对口乡村,根据当地产业特点,找准实践主题深入调研,以求取得预期成果。
2.通过专业技能,提高农业生产力
对于乡村来说,利用高校中农学、林学及生物相关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提高产业培育和耕种效率,形成“智慧乡村生产”绿色可持续的生产关系;
利用机械、自动化等相关工科专业学生的专业特点,通过机械自动化,降低人力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无论对于学生自身学习实践,还是农村生产力提高,都是双向收益的,这是近年来“三下乡”社会实践的有力尝试。
3.利用新媒体平台,扩大产品销量
女秘书将刘丽芳领进彭伟民办公室,转身就出去了,出去时轻轻带上了门。彭伟民只瞟了刘丽芳一眼,目光迅速抽回电脑网页,态度十分冷淡。
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产销一体化的营销方式是当下的主流,但乡村移动网络的不发达和互联网思维的薄弱恰恰成为农副产品销售的短板。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利用线上宣传、网络直播带货等形式,一对一帮扶农户扩大销量,提高产品知名度,极大地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帮助农产品搭上互联网营销这班快车,实现农业产品转型升级。
(二)开展知识输入,发扬文化传承
1.开展理论宣讲,丰富文化生活
大学生群体年龄小、思维新,接受到的理论知识也是最新的,通过社会实践的方式,将国家新的理论知识、文化作品带到乡村,在乡村开展适合当地村民接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梦教育,是助力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学生可以开展主题演讲、一对一讲学、歌舞表演等形式多样的文化宣讲,为乡村振兴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2.打通传输渠道,弘扬乡村文化
文化是软实力的象征,是代代相传的主要途径,打通村落间的隔阂,将临近村落、巷口甚至村镇间的风俗、美食、故事、文化进行传递显得尤为重要。大学生利用假期,通过走访、调研、记录、传输的一系列操作,在了解乡村文化的同时,还能将不同文化交流传承,成为文化代代相传的重要方式。此外,将收集到的文化信息在网络中发布,促进乡村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推动乡村文化振兴。
3.拓展对外窗口,宣传旅游文化
在信息实时传输的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人都离不开手机,一个精美图文推送就会开启一段说走就走的旅行。但是在偏远乡村,信息化水平还比较落后,移动设备还没有普及,导致看到听到的只是周边世界。大学生作为互联网的主力军,他们通过参与社会实践,帮助村民把美食、美景通过图文直播的形式进行宣传,让世界各地的人们了解当地特色和旅游资源,不仅是一种文化的传承,还是提高地方经济水平、大力发展旅游业的重要窗口。
(三)提供智力支持,形成人才帮扶
1.开展支教活动
教育资源匮乏是乡村发展的弊端之一,大学生群体为知识富有阶层,他们经过系统的知识学习,这恰好能弥补山区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这也是乡村实践的主要方式之一。在阶段性的备课后,大学生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来完成山区孩子的教学任务,通过知识的传授为乡村孩子开阔眼界,拓宽视野,同龄人的言传身教激发山区孩子的学习兴趣,唤醒他们对未来学习生活的憧憬,这无疑是乡村社会实践的一大亮点。
2.形成人才积累
高校是人才成长的主要基地,乡村发展同样需要有干劲、敢拼搏的年轻人,扎根基层来干事创业,承担这份使命重大的任务。大学生实践团通过乡村社会实践的积累,不仅仅是单向的知识传授输出,对他们未来就业创业也是一种引导和选择。实践过程中的所见所感将会唤醒他们对回乡工作的热情,对后续的挂职锻炼,乡村振兴发展也是一种人才的积蓄与储备。
(一)对乡村振兴战略的认识不到位
乡村振兴战略是农村发展的主基调,无论是从学校实践导向还是学生自主性来看,大多数参与乡村社会实践的学生群体意愿不高,多停留在为完成实践任务而参与,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这项活动的意义,对乡村振兴的认识程度有待加强。
(二)学生参与度不高,实践覆盖面不够大
在选择社会实践时,部分学生会因为乡村条件艰苦等原因,避开选择此种类型的实践方式,还有部分参与实践的学生,其专业类型与乡村需求差异较大等原因,导致此种类型的实践参与度不高,根据调查数据,纵观各高校社会实践的类型,乡村实践仅为总数的30%,覆盖面较小。
(三)组织协调力度不够,缺乏持续性
“三下乡”社会实践不仅仅是学校单方面的协调,还需要对口乡村给予支持,但多年来乡村对接存在持续性差,专业针对性不强,实践形式流于表面,没有指导教师负责跟进,实践结果没有考评机制,没有形成制度性约束,导致实践效果大打折扣。
为切实提高乡村社会实践覆盖面,真正地将实践育人效果落到实处,在经过以上现状分析和困境思考的基础上,从高校和乡村发展实际出发,探寻高校社会实践活动与乡村发展有机融合,实现互利共赢,将此项实践活动效果最大化。
(一)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参与热情
首先,乡村实践从源头上就应加大在参与度上的支持,在开展实践前,应该利用新媒体平台宣传动员,营造积极参与的氛围,将优秀实践案例、实践成果等进行展示,激发学生投身乡村的热情。此外,前期培训也是重要环节,扎实的理论知识、丰富的实践经验、灵活的应变能力都需要专门的指导老师进行前期培训,因此学校应该加强在此方面的投入。
(二)合理匹配专业,保证帮扶效果
乡村实践中通过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乡村的理论水平和农业现代化实力是帮扶实践的重要内容,当下部分高校将帮扶流于形式,没有深入挖掘和学生自身专业匹配的实践基地,导致实践效果不明显,学生参与度不强。如经济类、营销类相关专业的学生可以深入到养殖、种植产量少,销量为主的地方进行实践;
工科类学生可以结合当地的发展情况合理匹配实践内容,这样不仅对学生专业的发展有帮助,也能真正解决当地生产过程中的实际问题,保证帮扶效果。
(三)形成沟通机制,合理协调资源
虽然乡村社会实践已经发展多年,但是这种实践方式和地点的持续性还没有得到保证,从根本上说,应该形成一种良性的协调沟通机制,谋划学校与地方互助机制,无论对于实践效果,还是乡村的经济发展都是事半功倍的。当这种协调机制平稳运行,不仅仅是在某个假期进行实践与帮扶,是形成“产学研用”的生产方式,是高校和地方政府沟通机制的融合,是人才培育和经济发展的融合,是互利互赢的双向融合。
(四)建立考评机制,保障实践质量
高校乡村社会实践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程,完善的制度保障、稳定的资金支持是实践效果得以发挥的重要依据。各高校应该结合实际,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形成符合学校发展现状的考评机制,建立专门负责人跟踪制度,保障乡村实践在实践中的比例,建立事前事中事后的考核评价体系,将实践育人的效果真正落到实处。
猜你喜欢大学生文化学生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湖北教育·综合资讯(2022年4期)2022-05-06年味里的“虎文化”金桥(2022年2期)2022-03-02带父求学的大学生下一代英才(酷炫少年)(2019年3期)2019-03-25赶不走的学生作文世界(小学版)(2018年4期)2018-10-16谁远谁近?小天使·一年级语数英综合(2018年9期)2018-10-16大学生之歌黄河之声(2017年14期)2017-10-11学生写话快乐作文·低年级(2016年12期)2017-01-03让大学生梦想成真中国火炬(2013年7期)2013-07-24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中国火炬(2010年9期)2010-07-25聪明的学生等故事作文·低年级(2009年10期)2009-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