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例谈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如何加强生命教育

时间:2023-06-13 16:05:05 来源:网友投稿

杜燕 王慧珍

摘要:初中阶段,学生的自我意识逐渐增强,是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最佳时期。本文论述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加强生命教育的教学策略:引入社会热点、选取生活实例、开展情境探究、设计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思考生命、感受生命、体验生命、延伸生命。

关键词:初中 道德与法治 生命教育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指出道德与法治课程具有政治性、思想性、综合性和实践性的特点,提出要遵循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尊重和敬畏生命,热爱生活,追求生命高度,成就幸福人生。其强调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多样化的学习情境,以“生命的意义是什么”为议题,结合生命教育事例,感悟生命的美好,理解生命健康的重要性和实现生命价值的意义。本文以笔者执教的统编教材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为例,探究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意义。

一、坚持目标导向,明确道德认知

新课标提出,要引导学生明确人生发展方向,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课程教学坚持目标导向,就需要中学生有基本的道德认知。如何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是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所要面对的问题。

加强初中阶段的生命教育,一方面是为了帮助学生提高应对挫折和自我保护的能力,其符合中学生青春期生理和心理的变化及发展特点;
另一方面为了让学生树立生命意识,学会敬畏生命,学会关爱生命。开展相应的课程活动,使学生感受到生命的多姿多彩以及生命的意义,进而活出精彩,最终学会接纳自己,接受别人,成为有利于社会的人。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包含三个主题,依次为“探问生命”“珍视生命”“绽放生命之花”。教材引导学生逐步掌握自救自护的方法和技巧,从思想上认识到自己和他人生命的可贵。该单元最后一节“活出生命的精彩”是整个七年级上册教材的落脚点,本文以此课为例,围绕“贫乏与充盈”“冷漠与关切”“平凡与伟大”三目,从与自我、与他人、与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三个维度入手,运用多种教学策略,提升生命教育的质量,引领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懂得生命的精彩。

二、引入社会热点,思考生命价值

道德与法治课程理论性很强,教学若以讲解理论为主,课堂就会索然无味,如果将教学与社会热点相结合,那么课堂氛围就会发生意想不到的变化。笔者在设计“活出生命的精彩”这一课时,注重关注社会热点中与生命有关的生活内容和时政信息,坚定这是最有效的教学资源。例如,在导入环节,第一次教学时,笔者播放的是无臂钢琴师刘伟参加达人秀节目现场表演的视频,虽然视频内容很震撼也很励志,但选取的人物情境离学生过于久远,加之学生不了解刘伟这个人物,当时的授课效果不太好。第二次教学时,笔者选取了在2021年东京奥运会中小将全红婵夺冠的视频,因为全红婵与学生是同龄人,加之大家对奥运冠军的关注也多,所以学生在谈感受时,就有话可说。通过与奥运冠军对比,学生感悟到要奋斗拼搏,才能活出精彩。

可见,生命教育对于青少年来说,是一种价值取向。随着社会的发展,教师在选用时政资源时,要遵循时效性原则,关注时政热点,选择贴近现实、贴近学生的例子,拉近学生与教材之间的距离,引起学生的共鸣,增强课堂教学内容的真实性,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学会用观察的眼光去看待问题,并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

三、选取生活实例,感受生命热情

新课标指出,道德與法治课程要坚持学科逻辑与生活逻辑相统一,主题学习要与学生生活相结合。以学生的真实生活为基础,增强内容的针对性和现实性,突出问题导向,正视关注度高、涉及面广的问题,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生的生活范围随着成长会逐渐扩大,不断地认识自我、体验真实情感并付诸实践行动。因此,学生在感受成长的美好、处理成长中的各种问题时,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例如,在谈到生命的“贫乏与充盈”时,笔者展示了一组少数学生暑假生活的情景图片(沉迷于游戏、白天睡懒觉、没有计划等),让学生思考:这些同学处在一个什么样的生命状态?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这些行为会带来哪些后果?接着让学生分组讨论危害,因为情景源于生活实际,所以学生能够从多个角度去探索贫乏的生命对自己、他人乃至社会的危害。然后,笔者引导学生进一步总结探究:贫乏的生命状态是对自己、他人、社会不负责任的表现,那我们怎样让自己的生命充盈起来呢?针对这个问题,学生产生许多想法,并结合自身实际,发表各自的观点。虽然有些学生的发言存在一定的片面性,但经过笔者启发引导,学生清楚地认识到贫乏的生命状态是因为人缺乏生活目标,人无所事事,生命日益空虚;
反之,只有那些热爱生活,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建立联系的人,才能使生命得到滋养,逐渐充盈起来。课堂最后,笔者还让学生推选出本班的“生命充盈”之星,并让该生分享自己的生活状态。最好的教育就是树立一个榜样,这对学生形成正确的生命观和价值观有着重要的意义。

紧接着,笔者在谈及生命的“平凡与伟大”这一部分内容时,通过举例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第一次教学时,笔者展示的是最美司机这样的道德模范人物,学生感受到的是平凡人只有做了对社会有大贡献的事时,生命才有价值。为了突破这个教学难点,第二次教学时,笔者做了调整,播放了一组外婆每天为全家做饭洗衣、打扫卫生等生活情景的图片,展示了一个老人平凡的一天。通过对比名人、伟人对社会做的贡献,让学生认识到,平凡人用认真、勤劳、善良、坚持和责任书写着自己的生命价值。平凡的人把平凡的工作做好了,他就不平凡。最后,笔者还让学生寻找身边的最美人物,很多学生都想到了父母和教师。笔者紧接着又展示了学校的保安和保洁人员工作时的照片,学生们由衷地发出感慨,表达出感恩之情,感受到他们的生命价值。

可见,选取生活的实例更容易让学生理解和接受,也更容易启发学生感悟“活出生命的精彩”的深刻内涵,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为将来实现更大的生命价值打下坚实基础。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只有以学生生活经验为依据,遵循生活逻辑与知识逻辑相结合的原则,打通知识与生活之间的价值链接,才能更好地落实道德与法治学科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四、开展情境探究,体会生命内涵

新课标指出,只有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才能真正达到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的目的。初中生阅历较少,生命教育对其而言存在一定的难度,有关生命的很多问题并不是仅仅依靠书本知识就能解决的,学生必须通过独立思考、积极探究,才能感悟生命的内涵,并且真正获得“活出生命的精彩”的方法。因此,教师教学时可以从加强学生的生命体验出发,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通过设置情境,创设多样化的情境或者活动,使学生获得更为直观、真实的生命体验,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和求知的欲望,进而加深学生对生命相关内容的领悟。这样学生自然会对生命产生更多的思考和感悟。

例如,教学“冷漠与关切”这一内容,第一次教学时,笔者播放了一个“拒绝冷漠,传递温暖”的抖音视频,学生看完后,感受不到冷漠给他人带来的伤害。第二次教学时,笔者先呈现两个截然不同的生活情境:面对下雨天,一位拄着拐杖的男子突然倒地,路经此地的几名中学生……情境一中的中学生扶起男子,为其撑伞,并拨打120;
情境二中的中学生好奇地观望,没有扶起男子,直接离开了。笔者先让学生猜想情境二中的中学生不扶男子的原因,学生三人可能怕被纠缠,可能上学快迟到了,可能有重要的事,可能觉得与自己无关,等等。紧接着笔者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如果你就是那个拄拐杖的男子,并配乐旁白:你的腿受伤了,拄着拐杖,一个人走在回家的路上,天突然下起了雨,你不小心滑倒了,倒在湿漉漉的地上,怎么努力也起不来,你看着路人一个个从你身边经过,没有一个人停下来扶你一把,此时此刻,你的心里是什么感受呢?通过换位思考让学生体会到生命是拒绝冷漠的。通过真实的情境体验,学生感受到没有人愿意遭遇冷漠,真心希望这个世界是温暖的、相互关心的、彼此关爱的,和谐的人际关系就是这样建立起来的。笔者再次追问,如果今后遇到这样事,你会怎么怎么做呢?引导学生继续探究,学生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有的说寻找人证,有的说提前录像,有的说报警,等等,在扶与不扶之间找到了一个平衡点。总之,在激烈辩论的过程中,学生表示在帮助他人的同时,要学会保护自己。尊重生命、传递温暖,通过情境体验和探究,学生寻找到保护自己和帮助他人的科学的方法,这样,对于“冷漠与关切”这一部分的知识点有了自己的理解。最后,笔者让学生推荐班级的“温暖之星”,并说明推荐理由。

这种情境探究式的教学设计,既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也丰富了学生的生活体验,让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生命的思考与感悟。由此可见,教师在设计探究问题时,最适宜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且具有开放式答案的内容,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让他们在思考和探究中巩固提高对生命的认识和理解。

五、设计实践活动,延伸生命长度

初中生富有生机和活力,但情绪、情感等具有不稳定性,而且有些学生往往知行不一,缺少付诸行动的毅力。因此,教师应该在课堂中开展相关实践活动,将理论知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将美好道德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活出生命的精彩”一课的教学结尾,笔者先设置了一个“时空对话”,我和2035有个约,给2035年的自己写一封信。以填空的方式,让学生对生命有更深刻的认识,让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对自己生命的发展有初步思考和规划。学生都很认真地写这封信,期待自己与国家共成长,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最后笔者将育人与实践相结合,给学生布置了一个课后探究活动,希望学生诚信记录,坚持行动,活出生命的精彩!

設置这两个活动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将对生命的思考与实践相结合,唤醒学生珍惜生命,理解生命的意义的同时,促使学生去努力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活出生命的精彩,编织美好的未来。

总之,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加强生命教育,就是让学生学会珍惜自己的生命,理解生命的意义,积极地创造生命的价值;
让学生热爱、尊重他人的生命,并懂得与其他生命和谐相处,延展生命的厚度。尤其是当今社会、学校以及家庭对生命教育的关注和投入力度还不足,部分中学生对生命教育的认识与思考也不够全面深刻,因此在道德与法治课中加强生命教育显得十分重要。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让学生有更多的独立思考空间,多方位使学生获得丰富的生命体验和探索,需要教师灵活机动有效地采用新颖的教学策略,从而达到提升生命教育的效果,促使学生更加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1]石芳,韩震.打牢铸魂育人根基落实核心素养培养——《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J].教师教育学报,2022(3):112117.

[2]覃常煜.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加强生命教育的策略[J].广西教育,2021(29):2930.

责任编辑:唐丹丹

猜你喜欢生命教育道德与法治初中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中小学德育(2017年1期)2017-02-09成就最美善的生命教学研究与管理(2016年9期)2016-11-15浅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生命教育企业导报(2016年20期)2016-11-05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语文教学之友(2016年9期)2016-10-08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课堂内外·教师版(2016年6期)2016-06-12

推荐访问:学中 初中 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