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基于大观念导向的“初中化学课堂”情景化教学实践

时间:2023-06-13 15:25:09 来源:网友投稿

汪贵凤

摘 要:現如今,教育教学体制正在不断的深化改革,在此背景下新课改也向课堂中逐步推行。同时,在教学方法、教学理念方面,很多一线教师都在不断的改进和创新,从而为教学质量、教学效率的有效提升能够提供必要的保障条件。在大观念的导向下,针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情景化教学工作而言,也要更进一步地有效优化和完善。在情景化教学实践方面,要不断创新,并以生动形象的情景去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在把握大观念导向的基础上去体现出应有的教学效果。至此,文章重点分析基于大观念导向的“初中化学课堂”情景化教学实践等相关内容,希望文章的分析能够为初中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的提高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大观念导向;
初中化学课堂;
情景化教学;
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539(2023)09-0104-04

在当前的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情景化教学方面,越来越广泛地融入了大观念的相关内容,以大观念为着手点,不断地在课堂设计和教学实践方面体现出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从而充分确保相关理论和实践能够有效地融合在一起,以便更加充地体现出应有的教学成效。为此,文章以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第二课时(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探究)和第六单元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一课时(二氧化碳)这两部分为例,探究初中化学课堂中的教学情景化教学实践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有效地促进初中学生在化学学科学习的质量和效率。

1.大观念的概述

从学科的教育层面上来看,通常所谓的大观念并非指学科中某一具体的概念或定理、法则,而主要指的是具体知识背后更为本质、更为核心的概念或思想,针对教育教学工作中起到的至关重要影响的观念的陈述,同时,也是教育教学工作和学生学习生活的核心所在。在大观念的指导下,情景化教学可以更加有效地融合教育教学过程中所涉及的各类观念,从而去实现观念的整合。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大观念也是从某一类知识体系中凝练出来的知识的核心和灵魂,它主要是对相关知识内容进行相应的核心总结与分析,并从中提炼出与之相对应的知识核心要点和本质。同时,它是用概括性的语句和陈述性的方式对其进行了精准的提炼,这样可以更加高效地引导学生进行相对应的一些学习和训练实践,进而在大观念的导向和影响下,构建和完善相对应的知识结构和知识体系,让学生的学习质量、学习效率能够有效地提升,并提供必要的知识体系保障。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将充分融入大观念导向的一些相关内容和理念,这样既可以体现出更为显著的连贯性,也可以显示出综合性的效果。现如今,教育领域对大观念正在进一步地深入解读,并不断地探究和实践,已经逐步取得了十分良好的成效。

2.情景化教学实践设计

(1)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设计

在设计“初中化学课堂”的情景化教学实践时,教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这有助于确保教学实践的有效性和可行性。针对初中化学这一科目的特点,教学目标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实验技能。

②能力目标:学生能够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

③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化学科学的兴趣和热爱,培养科学精神和探究精神。在确定教学目标后,教师需要根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

化学知识的学习需要先学习基本概念,然后学习实验技能,并且需要与实际生活和应用联系起来。因此,我们的教学内容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化学基础知识:如化学元素、化合物、化学式、化学反应等。

②化学实验技能:如制备、提取、干燥、称量、计算、分析等。

③化学知识的应用:如环保、生产、医疗等方面的应用。

(2)教学情景和教学环节的设计

在情景化教学中,教师需要为学生创造一个具体的学习情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教师可以将学习情境设置为现实生活中的一个场景,以便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和技能。在“初中化学课堂”的情景化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采用以下教学环节:

①问题导入:在问题导入环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提出问题的方式,让学生主动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②教学解说:在教学解说环节,教师可以通过实验演示或多媒体讲解的方式,详细解释化学概念和实验技能。

③小组合作探究:在小组合作探究环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课堂内的小组探究,以加强学生对化学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④展示交流:在展示交流环节,学生可以分享小组探究成果,并向全班同学展示和交流,促进知识共享和互动。

⑤实践应用:在实践应用环节,学生可以通过实际操作或模拟实验的方式,将所学的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应用于实际生活中,以加深学生对化学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和掌握。

(3)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的设计

为了更好地实现情景化教学的目的,教师需要在教学设计中选用相应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

①教学资源:为了创造一个生动、丰富的学习环境,教师需要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如多媒体教学、教学实验室、图书馆等。在多媒体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制作生动的课件、动画和视频等,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吸引力。在教学实验室中,教师可以设计丰富多样的实验环节,以让学生亲身参与、感受化学知识和技能的魅力。在图书馆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化学类图书和期刊,以便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化学知识和技能。

②教学手段:为了更好地实现情景化教学的目的,教师需要选择适当的教学手段,如问题导入、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在问题导入中,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积极性。在案例分析中,教师可以通过给学生实际案例,让学生分析、解决化学问题,以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角色扮演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模拟实际情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化学知识和技能。

3.基于大观念导向的“初中化学课堂”情景化教学实践

(1)设计原则

在针对“初中化学课堂”情景化教学实践过程中,充分融入大观念的相关内容。这样既可以体现出更为显著的设计效果,也可以在具体设计过程中使教学理论融入教学实践中,同时也进行了充分的结合和转化。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要充分具备应有的大观念构建理念,以此为重点来体现出应有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效果。与此同时,在设计过程中也要充分符合新课改的一些相关要求,使学生有更加健全和完善的化学基本观念,并且在相关的设计方案、设计要求的指引下,使相关的教材内容和各类材料都可以得到科学、合理的加工与利用,进一步去引导学生将相关内容的知识点融入问题的思考和探究的过程中来,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有效地深化和反思与化学相关的知识内容和原理等等,让学生能够进一步地认知到化学的学科本質和内在的发展规律,这样才能够更加充分地体现出学生知识体系的优化和完善,从而去不断地建构和改进,力求使相对应的化学理论知识内化成学生自身的学习素养,在实践的训练和完善过程中更进一步地体现出应有的学习效果。

初中年龄阶段的孩子,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他们的兴趣广泛,思维也比较活跃、敏感,他们也喜欢进行奇特的幻想,在很多方面都有更多的创新见解,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和抽象的表达事物本质特征的能力,但更多的思维方式是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能力还不是很丰满。并且,他们刚刚开始接触一门新的课程--化学,难免会有些迷茫。在一线进行教学时,教师在课堂上要充分融入情景化教学(如实验情景、问题探究情景、生活情景、多媒体情景等等),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培养创新意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表达事物本质特征的能力,从而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打造高效课堂。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除了在大观念的导向下去进行教学实践,还需要情景化教学与之相结合。无论是学习的质量方面还是效率方面,都可以得到充分的保障。

(2)实践策略

在文章中,将分别通过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第2课时(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探究)和第六单元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1课时(二氧化碳)这两部分作为例子,在对其进行情景化教学的过程中,以大观念导向作为支撑,进一步去体现出相关知识结构的融合和完善。在具体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过程中,把该两次的教学主要分成4个环节,并且进一步有效地设计出与之相对应的问题情境,通过多样化的设计方式,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以及自主探究的精神,使学生在问题的解答过程中,充分体现出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进一步地帮助和引导学生对相对应的基本观点进行认知和了解,并形成与之相关的化学观念和认知,再更加牢固地掌握各类知识的重点及难点,并且能够将各个知识点融合在解决各类问题的过程中,从而有效地完成相对应的学习目标。具体的实践策略包括以下几点:

首先,对第一部分的教学,可以先让学生自己吸一口气后再呼一口气,通过提出问题“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是一样的吗?”引发学生进行猜想与假设,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小组讨论与交流,接下来进行讨论结果分享,教师给予精准点拨,之后继续追问:“它们有什么不同呢?”将学生带入课堂学习的情景中来,利用对比学习的方法充分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发他们的求知欲,从而去进行下一步的探究实验。对第二部分的教学,展示出意大利“屠狗洞”的动画视频,让学生认真观看并积极思考,紧接着提出问题:“探险者进入以后安然无恙,但是进去的狗却走着走着便瘫倒在地,凶手究竟是谁?”由此去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将他们引入学习的情景中,随后便在学生面前展示出一瓶二氧化碳气体,指示它就是凶手,从而去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其次,针对第一部分内容的教学,先引导学生阅读课本14页的信息给予部分的内容,随后立即给每个小组分发一份实验探究仪器和药品,要求每个小组根据课本14-15页实验步骤,在教师的引导下,让每个小组的学生通过实验进行探究,比较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的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的含量有何不同,进行交流与讨论,最后一起分享每个小组的结论,在分享结论的过程中,不但能够体现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的强弱,更重要的是还体现出了他们对实验探究过程中知识的整合能力,从而给他们注入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的理念。如果学生有不同的结论,教师再进行评价与点拨。对于第二部分的知识点,在大观念引导下,如果要让所有的学生都对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有深入的了解,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应该将预先制备好的一瓶二氧化碳气体发放给每个小组的学生,让他们再次认真、细致地进行观察,并用闻气体的方法正确的闻一下气味,通过学生的观察和闻气味之后,让学生对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进行准确的描述,这样可以进一步有效引导学生具备应有的知识整合的技能和方法,并且能够构建学生的分类观,帮助学生加强对二氧化碳的认知程度。

再次,在大观念导向引导之下让学生分组讨论:“为什么我们仅仅只是探究对比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气体中的氧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的含量,而不去探究其他气体的含量?”将探究的原因升华到一个高度,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究观。让学生探究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时,在具体实验操作过程中,可以设置以下几个问题:其一,矿泉水瓶为什么会变瘪?教师让学生猜想塑料瓶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然后在猜想中去认真仔细地观察,将自己观察到的变化实事求是的进行记录,之后通过本小组的成员之间、小组与小组之间的形式进行交流与讨论,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从而得出结论,若小组与小组之间得出的结论有所不同。此时,教师应该给予分析与点拨,以此有效明确二氧化碳的另一个物理性质--二氧化碳能溶于水。教师追问:“矿泉水瓶变瘪了,用物理知识如何解释?”由此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的思维模式上升到一个高度,从而明确学科与学科之间是有一定的联系的。此时学生会不由自主地再次进行激烈的讨论与交流,从而激发出他们求知的欲望,让课堂教学气氛更加活跃。最后,通过交流与讨论会很自然地得出结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从而使矿泉水瓶内压强减小,大气压大于瓶内压强,使瓶子变瘪。其二,探究实验中蜡烛为何会熄灭?为何下面一支先熄灭上面一支后熄灭?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阅读课文内容,每个小组先拟写实验方案,将实验方案交给教师审阅,通过教师仔细审阅后的部分小组,让他们与大家一起分享其实验方案,实验方案设计得比较好的小组进行探究实验操作,其他学生认真仔细的观察现象并进行记录实验现象,之后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从而得出结论。经过分析整理,可以明确此实验中体现了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密度比空气大)和化学性质(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其三,给每个小组的学生发一张已经用紫色石蕊溶液浸泡过并晾干了的滤纸、1瓶二氧化碳气体、1瓶水(带喷嘴的瓶子)和1瓶白醋(带喷嘴的瓶子),让他们自制三朵自己喜欢的小花,分别向其中两朵小花上喷洒水和白醋,观察现象。设问:“为什么其中一朵变红了?什么物质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引导学生讨论与交流,得出结论。然后继续引导学生进行探究与思考:将喷有水的小花和剩下的那朵小花分别放入盛装有二氧化碳气体的集气瓶中,会有什么新发现?为什么会出现此现象?此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由此引发学生交流与讨论,从而培养他们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之后,让其中一个小组的一名组员用家用电吹风机将放入二氧化碳中变成红色的小花烘干,让学生进行观察,看看有什么现象产生?此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让他们将观察到的现象进行记录和分析,然后引导学生进行交流与讨论,通过相对应的大观念的引导使其掌握其中的规律。在最后的问题设置过程中,可以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进行另一个探究实验:碳酸钙与盐酸混合后为什么能得到二氧化碳?澄清石灰水为什么会变浑浊呢?在教师的引导之下,确保学生能正确地将碳酸钙装入锥形瓶中、将盐酸装入分液漏斗中,经过实际操作使之进行反应,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对两者的反应现象进行细致的观察,通过现象的分析得出结论。以上两个课时的内容,均在问题导向引导下,让学生积极有效地探究相关问题,让学生融入相关的实验探究过程中,通过实际的操作进行实验探究证明相应的性质,同时引导学生构建与之相对应的分类观念。除此之外,也是通过具体实验探究让学生对实验现象和结论进行回顾,然后整合相关知识内容,让学生具备应有的融合观念和认知,这样可以引导学生充分认识相关物质的性质和有关知识的关键内容。

最后,初中化学教材中的大多数知识的学习,主要是对人们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进行解释,很多内容都是生活中的化学,并且化学的发展也是最终要为人类服务的,而在发展的过程中化学也是一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因此,二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必然要让学生入脑入心,这部分内容的学习要在大观念的引导下,通过各类问题的有效设置,如二氧化碳对生活的哪些方面有影响?是怎样影响的?我们应该如何解决不利的影响?实现逐层的递进。这样可以更充分地体现出化学学习的根本宗旨和重要性,同时也让学生更有效地明确其中的核心内涵。在针对相关问题进行设置的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出针对性和引导学习的特性,要通过大观念的有效指引,让学生具备应有的知识体系和基本原理运用能力,在把握知识结构的基础之上体现出小组合作与交流,让学生能够独立思考、教师具有引导作用。在整个过程中,尽可能地让学生思考与生活实际相联系、交流和讨论,在实践和反思的过程中去构建相关联的知识体系,同时也可以强化对知识的理解,在实践的过程中将相关的知识内化成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综上所述,在基于大观念导向的“初中化学课堂”情景化教学实践过程中,需要进一步融入大观念导向的相关内容,以大观念为基础,确保学生对初中化学教材知识网络中的相关知识有明确的概念和认知,进而串联起相关的知识点和理论,有自身的知识结构体系,同时进一步融入相关的实践实验的形式,进而确保学生的化学素养得到显著的提升,能够为学生今后的化学学科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倪娟.论基于学科观念的化学概念教学——以离子反应教学设计为案例[J].化学教育,2014(01).

[2]毛东海.运用“有效共识”培养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探索[J].化学教学,2018(08).

[3]毕华林,万延岚.化学基本观念:内涵分析与教学建构[J].课程·教材·教法,2019(04).

[4]林高明.核心素养:关注个体生命成长历程[J].教师博览,2017(02).

猜你喜欢情景化教学实践初中英语的情景化教学研究新课程·中旬(2016年11期)2017-02-10语文教学要在不断的反思中成长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高中语文情景化教学的快乐课堂构建机制分析考试周刊(2016年74期)2016-10-08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情景化教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考试周刊(2016年23期)2016-05-13环境化学教学及考试改革探讨科教导刊·电子版(2016年6期)2016-04-19

推荐访问:导向 教学实践 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