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闲章闲谈

时间:2023-06-13 08:00:09 来源:网友投稿

王满平

古代士大夫闲情雅趣颇多,宋代米芾一生爱石,如痴如狂,爱石成癖。安徽灵壁产奇石,制作砚台极佳,但灵璧知县一时无空缺,米芾便请求到地接灵壁相邻的江苏涟水县为官,是为了更好地收石爱石赏石。为此,明末清初书画家、诗人陈洪绶曾作画 “米芾拜石图”,一时传为千古佳话。明朝文学家、史学家王世贞嗜书成癖,可以置房产不顾,拿房产去换一部宋刻本《两汉书》, 足可见其嗜书成癖。

明朝张岱在他的小品文《陶庵梦忆》曾说:“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
人无痴不可与交,以其无真气也。” 人如有了癖好与痴情,就有了真情。对于有癖好与痴情者,只要不是玩物丧志,在工作与生活方面大可不必敬而远之,而是以亲近为善最好,与之产生共存共鸣。共同的语言,会剥离一切虚伪假意,世间必然自留真情在。当然,印文“金石癖”自然是说篆刻家酷爱金石,并嗜金石为第二生命。

此印章内容于今天看来,我们完全可以不必计较清代篆刻家黄易篆刻此印的创作背景、价值所向等,单凭他嗜好 “金石” 一项,寄情于金石篆刻艺术的浓浓情怀,就值得点赞。

黄易喜爱汉铜印,他曾篆刻 “金石癖” 白文印两方,颇有汉铜印出土古拙斑驳色彩之韵味。此印章篆刻线条粗细一任自然,印文的笔画多,线条细;
笔画少,线条粗,饱满而静谧,虚实对比强烈,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感。“癖” 字左上部大胆地残破印边,使全印为之一活,自然鲜活的艺术表现手法,体现了篆刻家黄易高超的雕刻技法与篆体文字的造型能力。

印文 “心迹双清” 当出自唐代诗人杜甫《屏迹三首》:“杖藜从白首,心迹喜双清。” 双清即心中所思所想,行事时了无俗气。人从呱呱坠地到执杖皓首,一生行走于世,留下过无数的人生足迹。蓦然回首,见自己行程的履迹里,尘世的 “俗气” 并没有污染双脚,虽不能尽如人意,但也无愧于心,尤喜足安了。

自古以来观大节。人生心迹为二者,不能有任何一方出现欠缺,否则“心”如缺失,“迹”必所污,人生寡然无味,患得患失,取舍不当。我们虽不能像老子尝言 “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来定格人生的追求。至少,为人一生,清清白白,少一点 “世俗功利”,多一些无求善良,还是比较好。

这方 “心迹双清” 印章为清朝篆刻家黄易所刻,此印布局工稳,印风含蓄秀美。虽为浙派一路的切刀,线条却圆转自如,干净整洁,没有浙派切点为线的苍劲特点。全印在柔美风格的气象下,具有俊美洒脱的风貌。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语出明代书画家董其昌《画旨》:“画家六法,一曰‘气韵生动’。‘气韵’不可学,此生而知之,自然天授。然亦有学得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中脱去尘浊,自然丘壑内营。成立郛郭,随手写去,皆为山水传神。” 董其昌为明代大臣,官至南京礼部尚书,理政之余,喜绘画,擅长山水,是明代 “华亭画派” 的领军人物。他的山水画师法巨然、黄公望等,所作山水笔墨秀中藏拙,疏旷雅逸,有着典型的江南山水风韵。他讲 “气韵” 不是学来的,是先天性。这个观点我不敢苟同,我以为古代士大夫是从迷信角度说的。不过,董其昌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中脱去尘浊,自然丘壑内营” 之论述,是从修养角度和丰富学识,及把自然界的真山真水植于心中,画在纸张。这种“外化于行,内化于心”的艺术见解,倒是十分中肯的。退一步讲,古往今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不管是在提高修养学识方面,还是绘画“搜尽其峰打草稿”,总体来说,都是百利无一害。

邓尔雅是现代著名的书法篆刻家,艺术方面是一个 “多面手”,能书法,善绘画,创作诗歌。但我以为,在艺术方面,邓尔雅唯篆刻艺术成就最大,应为黟山派的中坚人物之一。他的篆刻秉承了黄牧甫的印风,所作印章,其印风自然恬淡,古朴清新。尤其他以楷书入印,时人曾评“似俗实雅,刀笔俱现。”这方白文印章,印文字体方圆兼备,刚柔并济。印内8 字,字与字之间揖让自然,无一丝扭捏作态。刀法光洁稳健,正所谓 “清秀俊朗” 是其印章的特色,是一方实用与艺术的经典力作。

苏轼《宝绘堂记》云:“君子可寓意于物,但不可留意于物”,印文当出于此。“寓意于物” 是人生对待事物一种看法的态度,面对世上错综复杂的事情,我们不能操之过急,而应该理智的对待,即使是微小的事物,倘若寄托了心意,心底便会得到满足与快乐,这是一种人生豁达的心胸。宋代大学士苏轼在官场上经历了太多的浮沉,他能用哲学审美的角度去看待人生,确实表现出超凡脱俗的心境。

读此印章款文,清代篆刻家丁敬得知“远公过虎溪”,身为他的知心朋友理应祝贺。为此,他由从未刻昌化石成“今为老友破例”。刻了此方昌化石印章。由此看来,丁敬刻这方印章也是言有用意,心有所托。“寓意于物” 之用意,在篆刻家存续友情的内心里,也可以讲“身随云共远,梦与汝同居”。如此看来,不失为印坛中的美事一桩。

印文四字,字体端正平稳,笔画细劲,落落大方。三繁一简,各占印面,疏密对比强烈。刀法以冲刀法为主,间用切刀,线条在劲折的刀锋下,仍不失流畅之意,实为秀润典雅一路印风。

“诗浑漫与”的印文出自金代文学家段克己《渔家傲》:“诗句一春浑漫与,纷纷红紫但尘土。楼外垂杨千万缕,风落絮,栏干倚遍空无语。(上阙)” 古代战乱年代总会出现一些阴错阳差的事情,想那段克己在金朝考取进士,如果不改朝换代的话,时间久许,或许能选调一官半职。但金朝改朝换了元代,仕途就难了。虽然段克己在词中饱赏大自然的一片春景,所作词句,佳丽工整,婉约之风如同词中的千般垂柳一般,着实清艳精致。但事实上,他的生活过得不易,困苦艰辛。虽饱读诗学,终郁郁不得志,以至于把 “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丁敬为清代著名篆刻家,工书能诗,精于鉴赏,为浙派印学开山鼻祖。其篆刻风格平正见古朴,浑厚蕴雄健。他在《论印绝句》中写道 “古人篆刻思离群,舒卷浑同岭上云。看到六朝唐宋妙,何曾墨守汉家文。” 这首诗写出了多年来治印的心得,反映了独到的艺术见解,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也是后人乃至今人学习篆刻的至上宝典。

他创作的这方白文印章,字形方正,外圆内方。“诗” 字下面的 “寸” 与 “与” 字的下面成对应,左上角的 “漫” 与右下角的 “浑” 字,二者呼应,章法布局上虚实相生,平稳整齐。印中笔画用刀饱满圆劲,极具张力,体现了对线条质感的精准掌握。全印唯有“诗”字的“言”部有一并笔处,没有过多的敲击与斑驳,气息是别样地古拙隽永。

猜你喜欢双清心迹印文高仿光敏印章印文鉴定实验研究中国司法鉴定(2022年4期)2022-08-12影响印章印文特征变化的相关因素思考名家名作(2022年4期)2022-05-25小雨滴当代作家(2021年10期)2021-11-09阜阳市双清湾湿地公园之晨东坡赤壁诗词(2020年5期)2020-11-06林光泽的笔墨心迹海峡姐妹(2019年7期)2019-07-26关于清代才女周绮《双清仙馆诗钞》及咏红诗的新发现红楼梦学刊(2019年2期)2019-04-12心迹风流一代·经典文摘(2018年7期)2018-07-18论“双清”工作在施工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现代经济信息(2018年6期)2018-05-20建筑施工企业双清工作中采取的措施及难点财会学习(2018年3期)2018-02-08心迹知识窗(2017年10期)2017-11-02

推荐访问:闲章 闲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