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凯
【摘要】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是河南省深度融入新发展格局的必由之路。河南省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对于“十四五”期间河南省全方位服务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升级自由贸易试验区,深度嵌入高端产业链、价值链等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特色自由贸易港;空中丝绸之路试验区;自贸试验区;制度型开放
在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空中丝绸之路试验区”平台基础上,探索河南建设自由贸易港具有现实可行性。根据河南省比较优势分析,建议在郑州市研究谋划“空港+陆港”型自由贸易港。
一、建设郑州自由贸易港的总体思路
(一)战略定位
打造自由贸易试验区升级版,发挥郑州的区位优势和国际国内综合交通枢纽优势,推进贸易自由便利、投资自由便利、跨境资金流动自由便利、人员进出自由便利、运输来往自由便利、数据安全有序流动“六大自由”为重点的制度体系创新,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把郑州打造成为我国中部地区重要对外开放门户。
(二)实施范围
建议在郑州自贸片区经开区块、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主体功能区两个区域的基础上实施,空间布局为“核心带动、四区支撑”,即空港核心区、保税物流园区、保税加工区(国际产业园)、国际大学科创园区、空中丝路国际贸易金融CBD。
(三)战略目标
到2022年,设立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郑州航空港新片区,加快空中丝绸之路试验区建设,以制度创新为主题,以临空产业培育为核心,探索发展离岸贸易、离岸金融服务,不断完善以航空为引領、公铁货运集散为特点的空陆衔接、多式联运的综合枢纽体系。到2025年,空中丝绸之路试验区核心区基本形成,“陆港+空港”自由贸易港空间布局基本确立。到2035年,空中丝绸之路试验区核心区完全建成,形成具有较强国际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打造全球高端资源要素配置的核心功能区。
二、建设郑州自由贸易港的重点任务
(一)以空中丝路试验区建设为龙头,打造中西部地区国际开放门户
规划建设国际经贸合作产业园,打造中卢航空经济合作示范区,建设中欧联动发展、双向开放示范区。完善郑州航空港口岸功能,加快申建各类特种商品进口口岸,建设国际邮件经转中心,形成“1+N”功能口岸体系。创新口岸监管方式,依托电子口岸公共平台,建设国际先进水平的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提高通关效率。试点开放航空服务,充分利用第五航权,加快形成覆盖全球的国际客货运航空网络,促进临空服务业快速聚集。
(二)以运输自由进出为突破口,打造多式联运国际航空枢纽
建设高能级全球航空枢纽。支持新郑国际机场建设世界级航空枢纽,打造区域性航空总部基地和航空快件国际枢纽中心。强化国际枢纽网络体系建设。适时启动建设三、四、五跑道,推进T3航站楼与高铁南站的“双枢纽”一体化建设,实现“空铁”无缝对接。提升郑卢空中丝绸之路“双枢纽”的集疏功能,打造郑州—东北亚、东南亚、美洲、非洲、中东等“1+N”枢纽网络。充分利用第五航权建设国际领先的一流航空枢纽。加快引进国外航空公司在郑州建立基地,织密国际航线网络。推进“四枢、四港、四路”并举联动、多式联运无缝对接,构建铁路集装箱货运集疏网络,打造中欧班列第一枢纽品牌。
(三)以货物自由进出为突破口,打造跨境电商国际贸易中心
创建“网上自由贸易港”。发展跨境数字贸易,支持建立跨境电商海外仓。争取国家系列配套优惠政策,强化先发优势,吸引国际电商平台企业、物流集成商和知名品牌集聚,双向设立国际商品展示交易中心和海外仓,建设双向跨境贸易平台和电商综合运营中心。建设跨境电商综合保税区和产业集聚区。推动建立网上世界贸易组织,主导制定跨境电商网上世界贸易规则体系,构建跨境电子商务产业链生态圈体系,建设国际供应链示范区。
(四)以投资自由经营为突破口,打造临空国际产业科创中心
建设国家高端特色产业园。积极争取和参与建设中比卢双向产业园,以“空中丝绸之路”为依托重点发展航空运输和跨境电商,并主动承接比、卢等欧洲发达国家金融、科技和高端服务业转移。着力复制富士康“招大带小”集群发展的成功经验,通过引进突破口跨国公司带动关联产业快速集聚。
(五)以资金自由流动为突破口,打造空中丝绸之路国际金融中心
先行先试出台金融业对外开放措施。支持符合条件的境外投资者依法设立各类金融机构,保障中外资金融机构依法平等经营。建设金融总部集聚区。建设空中丝绸之路国际资本融资中心。
(六)以人员自由流动为突破口,打造空中丝绸之路国际交往中心
实施自由便利的人员管理。放宽现代服务业高端人才从业限制,在人员出入境等方面实施更加开放便利的政策措施。建立外国人工作许可制度和人才签证制度。加快领事馆区、国际签证中心、国际会议中心等建设,加快构建国际机构集聚区和空中丝绸之路中央商务区CBD。
三、建设郑州自由贸易港的政策建议
(一)加大赋权力度
参照经济特区管理,赋予新片区更大的自主发展、自主改革和自主创新管理权限,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授权管理机构自主开展贴近市场的创新业务。加大事中事后监管改革创新力度,建立以信用监管为支撑的事中分类评估、事后联动奖惩的监管制度。加强自由贸易港与海关特殊监管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集聚区联动,放大辐射带动效应。
(二)强化风险监管
对自贸港建设至关重要的离岸贸易、离岸金融服务,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建设,加强大数据等技术运用,整合创新海关、外汇管理和监管机构,增强服务和监管能力。不断创新海关、税收和进出口检验检疫机制,打通“关、税、检、商”之间的信息壁垒、实现信息共享等。
(三)加大政策支持
实施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税收制度和政策。对境外进入物理围网区域内的货物、物理围网区域内企业之间的货物交易和服务实行特殊的税收政策。扩大服务出口增值税政策适用范围,研究适应境外投资和离岸业务发展的税收政策。对从事关键领域核心环节生产研发的企业,一定时期内给予税率征收优惠。研究实施境外人才个人所得税税负差额补贴政策。在不导致税基侵蚀和利润转移的前提下,探索试点自由贸易账户的税收政策安排。
参考文献:
[1]刘战国,李晓东.建设“郑州空中丝绸之路试验区”的战略思路[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19,37(02):1-11.
[2]赵晋平,文丰安.自由贸易港建设的价值与趋势[J].改革,2018(05):5-17.
[3]符正平.论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的建设模式[J].区域经济评论,2018(02):1-4.
[4]李凯杰.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向自由贸易港转变研究[J].国际经济合作,2017(12):35-39.
[5]佟家栋.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改革深化与自由贸易港的建立[J].国际商务研究,2018,39(01):13-18+85.
[6]张晓鹏.内陆地区建设“空中丝绸之路”综合试验区路径研究[J].区域经济评论,2021(01):155-160.
【本文系河南省自贸办2019年重点立项课题“关于河南申建自由贸易港的研究”(2019-ZM-T09-02)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河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