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农业政策性金融支持农业经济发展问题研究

时间:2023-06-12 10:25:03 来源:网友投稿

刘飞

新河镇人民政府 山东平度 266715

当前,我国农业农村处于重要的转型期,农业农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表现得尤为突出,迫切需要推进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农业农村产业的主要承载者,是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力量,政策性金融机构要加大支持力度,积极培育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解决其融资渠道“窄”、融资成本“高”、融资速度“慢”等问题,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良性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支持延伸农业产业链、价值链,整体上提高农业的竞争力和创新力,推动乡村产业振兴[1]。

1.1 农业政策性金融是支持农业经济发展的工具

把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定位与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客观条件相结合,运用政策保障、贴息等多种宏观调控手段支持和帮助农业经济发展。但农业金融业有其自身的劣势,例如自身无法吸收资金、信用状况差和低效率等。而抵押贷款虽是另一种选择,但抵押品不足又难以实现借款。基于此,推行农业政策担保可以提高农业借款人投资项目的成功率[2]。

1.2 农业政策性金融的运作原则

自从农业政策金融学兴起以来,在各种农业生产要素和金融背景下,其运行模式、运行空间和运行对象都在不断变化,以积极适应农业发展进程。两者在时间和地理条件上都存在着差异,有关地区的农业政策性金融运作也有一定的差异,但这并不意味着农业政策性金融不受限制,可以独立运作。农业政策性金融是一种具有国家政策属性的特殊金融形式,并非一般的商业金融。在经营方面要明确定位,坚持稳中求进的经营方针。

2.1 完善信贷产品体系

政策性金融机构要充分分析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特征,创新差异化的金融产品,放宽实收资本、抵质押物、销售收入等传统指标的要求,将发展能力、信用记录、偿债意愿等相关指标纳入评级授信的评估范围,合理评估经营效益,设计推出开发随贷随用、随借随还、直通贷等信贷产品,对贷款额度、期限、利率等方面给予优惠,突出产品的政策性或准公共属性,形成丰富的信贷产品体系。同时积极跟进融资需求,加大循环贷款、无还本续贷等新的模式,实现授信额度循环使用,提高信贷产品的灵活性。充分利用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先进科技,加强相关信息的收集和处理,建立适合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特征的智能信用评级和风险评价模型,对于发展潜力较强、效益明显和诚信度较高的经营主体开展线上信用贷款,不断扩大普惠小额信用贷款规模。

2.2 创新金融服务模式

政策性金融机构要积极与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开展对接,接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息直报系统,依据名录按图索骥,主动开展营销。根据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短、频、快的融资需求,灵活设定授信审批条件,开展个性化、专属化金融服务,实现“一企(户)一策”,提高服务的效率和直抵性。对于符合条件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同步开展准入信用等级评定和授信,开辟绿色信贷通道,实施贷款全流程限时审批制度,确保贷款快捷发放,融资需求快速满足,提升信贷服务效率。充分利用5G、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丰富完善银企直联、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电话银行等各类金融服务渠道,面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支付、结算、融资、投资、理财等全流程金融服务,提高一站式、综合化和智慧化金融服务能力。建立金融服务云平台,将云平台服务接口向符合条件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放,赋能金融服务能力[3-5]。

2.3 推动融入全产业链条

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资源禀赋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特点,通过政策性金融的支持,以及引导支持农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产业龙头化企业组成利益共同体,形成利益连接机制,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嵌入到农业全产业链条当中,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的综合效益和竞争力,同时为有效融资创造规范的征信平台和良好的信用条件,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政策性金融机构加强资金融入,引导产业化龙头企业辐射和带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跟进,建立合作互助、风险分担的利益联结机制,优化形成信息、资源、渠道互联互通、共建共荣的产业生态,形成龙头带加工、加工带产业、产业带发展,构建农业产加销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着力解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能力弱、抗风险能力低等问题,推动农业产业循环增值、梯次增值、全链增值。

2.4 拓展抵押质押范围

结合政策性金融机构长期的实践,积极盘活农村资源资产,发挥农业资源、资产、权益等要素丰富多样的优势,不断创新抵押模式,有效拓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抵押范围。全面推进农民财产权益抵押模式,支持农业机具、场、库、圈、棚等实现有效抵押。结合农村改革推进情况,开展集体性经营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等进行抵押,探索农业商标、知识产权、保单受益权等进行质押,创新订单、仓单、存货、应收账款融资等供应链金融产品。结合政策性金融机构的服务优势,探索推进农村土地经营预期收益权抵押模式,对于土地种植面积已经形成一定规模的情形,对作物的预期收益进行评估并开展相应价值的抵押贷款。

3.1 致力农业结构性升级,推动农业提质发展

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加快发展特色优势农业,以“打造优质农产品”为抓手,打造具有特色的农产品品牌,突出区域特色和优势品种,大力发展优质蔬菜、优质花生、优质林果,推动全市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发展高品质设施蔬菜,开发高端市场,增加反季节蔬菜供应,加快形成设施蔬菜生产基地;
探索龙头带动、园区示范和基地推动等多种发展模式,实现畜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方向发展。实现农业经济向更大规模、更高水平、更好质量迈进。

3.2 致力发展绿色循环养殖业,统筹规划养殖布局

加快品种改良,稳定生猪生产,大力发展牛羊鸡畜牧业。继续开展标准化畜禽养殖场示范创建,增加省级标准化示范场。认真开展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试点,建立有机肥生产厂,培育基地对接模式和养殖场自我消纳模式示范点。开展畜禽禁养区养殖场拆迁工作,推动畜禽禁养区治理,统筹规划养殖布局,消除养殖场对水环境构成的不利影响。加快渔业综合种养建设,推广增殖友好型大水面渔业开发模式[6]。

3.3 致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继续调优产业结构

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引领,以农民合作社为纽带,以家庭农场为基础,积极培育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推动“农业+互联网”融合发展,延伸产业链、打造供应链、提升价值链、完善利益链,推动农产品生产、服务、加工、销售“四位一体”,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以建设现代化农业经济体系为方向,实施服务业提升计划,推动三产经济发展提速、比重提高、水平提升。发展现代农业服务业,优化商业布局,建成河阳农贸市场,启动河雍农贸市场建设。规范提升传统服务业,鼓励发展新兴服务业,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不断优化农业布局,增加优质农产品供给[5]。

3.4 致力乡村振兴,倡导乡村旅游经济发展

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实施乡村旅游开发建设,积极开展乡村旅游特色村、乡村旅游示范村、乡村旅游星级示范点、古村落、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休闲农庄、特色民宿等品牌创建工程。完善运营机制,进一步提升品牌效应。以“美丽源沟”为试点,坚持“规划先行、项目带动、分步实施”,加快建设美丽乡村,推动农村共享发展[7]。

3.5 加强农业大数据的应用

3.5.1 建立健全现代化农业生态体系,实现大数据农业经济管理

现代化农业发展过程中,以农业大数据依托互联网平台,借助新时代现代化信息技术将农业信息资源进行有效融合,对农业产业大数据信息资源统筹兼顾,提高农产品质量和产量,打造现代化农业新产品、新模式和新生态。通过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农业、金融业、建筑业、制造业等多个行业进行全方位系统的布局,对其相关数据信息资源收集整理,对其所有信息进行储存,从而为农业土地规模化耕种和精准农业落实中存在的问题提供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农业土地所有权进行确认时,土地作为重要交易物品,利用现代化技术对其产权实现交易有利于其良性发展,通过集中物权、股权和产权,将其信息进行有效整合,使其形成一个整体,促使农村土地大规模流动,加快土地产权交易速率。通过利用大数据技术使农民实时清楚相关农业信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对农产品成本和利润进行有效预测。因此,通过建立健全完善现代化农业生态体系,能够有效实现大数据农业经济管理,为农民农业生产活动提供便利,借助大数据技术分析,使农民能够掌握农作物种植和收获的最佳时间,了解准确的气候变化,有利于精准农业的实现。同时能够对土地情况进行分析,进而有效预防病虫害对农作物的损害,使农作物健康生长。新时代背景下,将现代化技术和农产品质量提高有效结合,不断创新现代化农业发展模式,能够使农产品质量得到保障,实现农产品绿色无污染,满足新时代人们对绿色健康农产品的需要。

3.5.2 加强农业大数据建设,推动农业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农业大数据在农业经济管理中的应用,能够有效降低农民种植成本,提高农作物质量和产量,使农民收益增加,同时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有效减少耕地污染,提高农业生产中水资源利用率。结合当地气候条件和地势为农户提供最佳的种植方案。有助于改革创新传统耕种模式,科学合理地利用大自然资源,有效降低农业生产和种植成本,使农作物吸收充足养分,通过加强农业大数据建设,将上传数据和预测数据有机结合,并将当地地理相关数据信息和当地气候数据结合,产生农业管理数据库,利用大数据将农业生产的所有信息资源有机整合,有助于农民根据其引导采取应对措施,及时进行农业生产管理。农业大数据建设能够使农田减少农业化学品使用,实现农业新产品培育种植,促进农产品质量和产量的提高,有助于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有效提升农业生产经济效益。

3.6 发挥农林经济管理在农业经济发展的作用

要想全面推进农业发展,应当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加强人才的引导和培训工作,最终做好农业人才储备及发展培育工作。组建一支科学有效的农业经济管理团队,为农业经济发展做好相应的服务指导工作。通过对管理人员展开定期的培训,从而不断提高人才综合素质。其次,应当建立人才激励机制,对于优秀人才应当给予激励。最后应当充分发挥人才的示范作用,通过建立科技示范点,更好地开展农作物种植指导工作,最终推动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8]。

农民个体户很难在市场竞争中获取一席之地,因此,要想提高农业发展竞争力,应构建多元化的服务体系,帮助农民了解市场发展需求,同时也能够为农民提供更多元的发展方向。作为农业经济管理人员,应加强农业科学研究的投资力度,促使农民能够更加积极地与服务组织工作人员展开沟通交流,最终盘活农村经济资源,提高农业竞争力。

综上所述,农业政策性金融,对于发展农业经济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狠抓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品牌创建、质量安全监管,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深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大力发展人才战略,是农业经济下一步发展的必经之路。

猜你喜欢政策性农业发展国内农业今日农业(2022年1期)2022-11-16国内农业今日农业(2022年3期)2022-11-16国内农业今日农业(2022年2期)2022-11-16山西首个政策性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收入保险落地今日农业(2022年16期)2022-11-09政策性担保助力普惠金融发展的策略分析商业文化(2022年10期)2022-06-04政策性小微担保业务创新案例分析银行家(2022年5期)2022-05-24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今日农业(2021年14期)2021-11-25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中国核电(2021年3期)2021-08-13国企发展如何提高“质感”——以陕汽党建引领发展为例当代陕西(2020年22期)2021-01-18政策性银行合规管理今日财富(2018年1期)2018-05-14

推荐访问:农业 政策性 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