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慧
(青岛市即墨区城市旅游开发投资有限公司,山东 青岛 266200)
集团企业若想实现长远发展,就必须深入分析企业内外部环境因素,契合企业自身运营特点应用财务共享模式。一方面,财务共享模式可使运营活动经济成本得到有效控制,优化财务管理流程,实现对企业子公司的统一化管理,从而提升企业整体财务管理效益。另一方面,财务共享模式可提升财务管理工作水平,完善财务管理内控体系,使财务管理流程得到清晰梳理。此外,财务共享模式可减少财务运作成本,使财务工作人员将精力放在数据处理分析层面,缓解工作压力,运用共享服务体系机械化形式完成简单重复的工作,大幅提高集团企业的财务管理效率。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可以对各分支财务工作进行集中化管理,通过资源整合实现各部门有效连接与协作,更好地促进业财深度融合,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优化资源配置,促进资金在企业运营活动中达成最高利用率,促使企业在财务共享管理模式下实现长足经营发展。集团企业构建财务共享模式可降低财务运作成本,加强集团总公司对分公司的财务、业务掌控,有利于集团企业精准制订未来战略规划。结合集团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财务共享模式可构建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加强基础工作、预算管理、决策分析全方位的职能作用,为集团企业财务管理提供有力保障。
财务共享模式具有业务标准化的特征,可细致分析所有业务流程,考虑优化、简洁、高效方式,避免重复性工作,且财务共享可加强财务制度建设,保障会计科目、核算报表的统一标准,提高财务核算质量。
财务共享模式具有核算集中化的特征。传统财务管理模式下财务人员水平参差不齐,在财务数据处理、信息反馈方面都存在弊端与缺陷,易产生“信息孤岛”问题。而财务共享模式可以使各分公司的业务及财务信息得到集团企业的集中化管理,实行统一财务核算,大大提升财务核算规范化质量与效率,使集团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大幅提升。
财务共享模式具有手段信息化的特征。ERP 系统、会计集中核算、报表系统等的应用可构建信息化应用平台,有利于财务共享模式工作的有效开展。高度集成系统平台可提升集团企业财务数据的精准性,促进业财深度融合,加快企业战略目标的完成进度[1]。
(一)给全面预算管理带来新机遇
信息时代应用信息技术较为普遍,信息技术的合理运用可以起到提高效率、优化经济结构的积极推动作用,对企业财务转型有着深远的影响。通过搭建财务共享平台、运用数字化技术手段提供共享数据支持,可以将财务流程优化再造,有效梳理财务审批所有节点,并与业务数据实现集成分析、刚性控制管理,为集团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带来新机遇。信息技术应用在预算预测中可提升预测的可靠性与复杂环境下的预判能力,使信息技术在企业经营计划及预算编制过程中充分发挥职能,有效优化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流程,降低管理成本,提升预算编制的最终质量与成效。由此可见,财务共享模式结合信息技术手段建设,可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嵌入预算管理节点,实现精细化管理。
(二)对全面预算管理提出新要求
财务共享模式可促进业财深度融合,打破各部门间的信息壁垒,增强财务与业务数据共享成效,使全面预算管理可以指引企业经营活动达成与战略目标的一致性。通过动态预算管理、跟踪进度、数据分析来扩大全面预算管理的范围,企业战略规划目标及要求可随着全面预算管理内容具体划分到各部门预算指标中,引导各部门围绕分解预算指标及战略目标共同努力,加大全面预算管理的执行力度,保障全面预算工作的落实成效[2]。
构建财务共享模式将对各子公司资金管理、资金收付、会计核算及全面预算业务进行集中化处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精简财务活动流程,避免集团出现“信息孤岛”现象,保障集团内外部的信息畅通,但集团企业在全面预算管理过程中仍存在一些缺陷。
(一)预算编制问题
如果预算编制缺乏行业市场数据等多维信息的支撑,就会与企业运营发展目标相悖,导致预算编制不够准确,无法满足企业财务测算的需求。且信息时代背景下如果仍沿用传统编制方法,就会增加编审周期,准确率也难以保障,会制约全面预算管理对战略价值的积极促进作用的发挥。集团企业全面预算编制应当依据统一的标准化流程,避免过于笼统或随意。如果编制无法综合各子公司的信息数据,步调不一致,就会影响整体全面预算的进度。
(二)预算控制与执行问题
集团企业虽然建立了财务共享模式,但是如果没有加强业务及财务系统的联通,就会造成预算控制在业务层面较为薄弱;
如果没有实现完全对接,则会导致信息数据无法互通共享,预算执行不能实时开展动态监督,最终造成预算管理流于形式,无法全面推行各项业务的监督职能,无法管控集团企业经营管理的风险。
(三)预算分析与考核问题
全面预算管理是闭环且循环的过程,因此信息数据收集、分析、整合要注重全面性与精准性。如果沿用传统落后的预算方法,没有顺应信息时代发展采取大数据技术手段,预算报告数据信息质量则很难获得有效保障。财务共享模式应当注重运用数据资源价值,构建全面预算考核体系,增强预算执行与评价反馈效果。如果考核指标过于单一,没有充分利用资源数据价值,那么最终预算考核也无法全面展现效能作用,无法真正激励企业战略发展[3]。
(一)重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
1.预算管理目标的确认
作为现代企业重要的新型管理模式,全面预算管理可实现企业业务层面、资金层面、信息层面、人才层面的整合,以战略驱动为出发点制定责任机制及绩效考核评价机制等,从而促进各部门之间紧密协作,企业经营活动良好运作,企业上下职工为战略目标共同努力,在岗位有效发挥自身的价值。通过明晰预算管理指标,经济活动流程可以得到明确引导与控制,实现全面预算管理的有的放矢。有效落实全面预算管理可以更好地促进企业达成预期经营目标。
2.预算管理范围的划分
全面预算管理应当全面覆盖企业经营活动涉及的预算内容,包括业务预算层面、专项预算层面、财务预算层面。业务预算包括生产、成本、销售、费用方面的预算内容;
专项预算是针对一次性或偶尔发生的重要决策进行专项预算编制;
经营成果、财务状况、现金收支等均属于财务预算的内容。
3.预算管理风险点的明晰
预算管理应当发挥风险控制的职责作用,全面预算管理结合财务共享模式,可为企业战略规划发展及经营活动厘清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风险因素,从而以前瞻性、长远性眼光看待企业发展问题。因此,全面预算管理不可过于好高骛远,也不可过于墨守成规,而是应当实事求是、脚踏实地。一方面,要做好预算管理风险预测,结合企业内外部环境分析可能性风险因素,采取有效举措来降低风险可能性。另一方面,要做好预算管理风险防范,契合企业自身经营发展特点挖掘潜在风险因素,采取有效举措来控制风险影响程度。企业可结合预算奖惩机制来加大全面预算管理执行力度,激发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使企业自上而下为预算总目标而努力。
4.预算管理方法的实施
财务预算是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重点内容,应当涵盖年度、月度、滚动、现金流量内容。其中年度预算是战略规划指标中涵盖的年度预算定量总指标;
月度预算是将年度预算总指标进行月份分解;
滚动预算是动态把控月度与年度预算指标的一致性;
现金流量预算则是加大对财务成本的全面监测力度,有效规避现金流量引发的财务风险问题。此外,大型集团企业在财务共享模式下应当强化预算编制中资金预算的核心地位。只有确保资金预算准确,实现及时拨付,才能促进资金在企业运营活动中达成最大化利用,提高战略规划目标完成率。
(二)借助大数据强化编制管理
1.大数据可提供预算编制基础
在全面预算管理环节中,预算编制是起始阶段的工作,包括确定预算目标、预算流程、预算指标,可以有效运用大数据技术加强对企业内外部环境的预判与分析,使预算目标趋于科学、合理,更好地适应企业经营发展需求,进而在确定预算目标后将任务具体分解到企业各部门工作中。大数据技术通过财务共享模式,可有效结合历史预算数据、决算数据来综合分析价值信息,使测算更加充分、可靠,提高预算编制的精准度,提升预算编制的整体工作效率。
2.大数据可提供预算审核依据
大数据通过财务共享模式,可以合理预测分析历史预算数据、决算数据,进而优化预算主体,重组预算项目存在的钩稽关系,重新梳理预算审批过程中各部门的责任权限,从而大大提高预算审核效率。且通过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之间的协同配合、有效交流,围绕预算方案实现逐级审核并上报,可以加强上下联动预算编制的闭环流程运作,使预算审批职责权限更加明晰,强化各执行部门管理人员的权责意识,增强预算审核的严谨性,优化预算管理的审批程序。
3.大数据可提供预算下达标准
与传统财务管理模式相比,财务共享模式可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提高下达预算指标效率。大数据可在收到财务共享系统下达的预算指令后,迅速分析处理同环比预决算信息。针对变动较大的因素,系统平台可建议相关管理人员复核并确认,使最终的预算指标体现出合理性与科学性,能够被财务共享平台运用。且财务共享平台可实现财务部门与各执行部门之间的数据流畅互通、信息有效共享,提高各执行部门下达预算标准或合理调整预算标准的传输、接收速度,使信息数据保持高度一致,在一定程度上也简化了下达预算指标流程,使预算管理工作效率得到提高[4]。
(三)促进信息化手段强化预算管理
1.事前阶段
信息化技术可结合企业内外部环境加强风险分析,通过快捷传递通道加强风险预警提示,做好风险预测与防范工作。强化事前阶段的预算预测成效,可使预算管理实施更加行之有效,避免出现与运营情况脱节的问题。
2.事中阶段
信息化技术可通过财务共享模式达成业务数据与财务信息的统一性,促进业财深度融合,保障企业运营发展与预算目标达成一致性。对于预算偏差能及时找出根源问题,迅速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强化预算事中阶段的管控成效可提高预算效率、简化流程,使预算管理工作更加科学、适宜,能够契合企业经营发展需求。
3.事后阶段
信息化技术可以对年度、季度、月度预算情况开展全方位分析与评价工作,加强对滚动预算指标的偏差纠正,合理分析预算与实际执行的差异问题。加强对预算管理工作的事后监督,为下一年度的预算管理工作提供实践经验。
(四)增强全面预算管理服务支撑能力
1.全面预算管理可提供数据目标
集团企业可通过预算管理手段来满足资源优化配置的需求,为企业战略发展指明目标导向。全面预算管理涉及预算编制、预算分析、预算实施的全过程,任何环节出现基础薄弱或细节问题都会影响到最终预算管理的实施成效,因此全面预算管理提供的数据目标可为后续工作提供量化依据。
2.全面预算管理可提供数据支持
财务管理需要结合财务价值信息,采用有效的方式方法来增强企业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发展趋势的系统评价与整体分析成效,最终呈现的财务报表可供企业决策者判断企业运营业绩、财务实况,从而有效规避风险、挖掘潜在潜力、制定精准的战略导向方针。可以说,全面预算管理可为企业战略决策提供精准数据信息支持。
3.全面预算管理可作为考核依据
集团企业可通过绩效考核机制分析全面预算管理的执行情况,通过绩效评价来落实预算成效。全面预算管理可为绩效考核提供量化数据支撑,利于各部门职工明晰自身的职责要点,激发工作的积极性与热情,通过奖惩机制规范工作行为,增强预算责任意识,使企业全体职工为实现全面预算管理目标而共同努力[5]。
集团企业运用财务共享模式可实现资源集中化管理、职责分工明确、部门间协作沟通,有效提升财务管理工作水平。面对新时代财务共享模式给全面预算管理带来的新机遇、新要求、新目标,集团企业应当明晰现状,并重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借助大数据强化编制管理,促进信息化手段强化预算管理,增强全面预算管理服务支撑能力,使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在集团企业中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促进企业实现长远、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预算编制财务财务管理党建与财务工作深融合双提升的思考现代企业(2021年2期)2021-07-20财务管理河南水利年鉴(2020年0期)2020-06-09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现代经济信息(2020年34期)2020-06-08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意林·全彩Color(2019年9期)2019-10-17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工程预算编制及其控制消费导刊(2018年8期)2018-05-25强化医院财务管理是医改的重要环节消费导刊(2018年8期)2018-05-25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编制与执行管理消费导刊(2017年24期)2018-01-31水利财务河南水利年鉴(2017年0期)2017-05-19预算编制和预算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中国商论(2016年34期)2017-01-15论新形势下酒店财务管理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5年23期)2015-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