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基于居家场景转换的下肢失能康养家居设计研究

时间:2023-06-11 20:20:04 来源:网友投稿

于瑾涛 王红雨 杨轶

摘要:文章以下肢失能人群居家康养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梳理现阶段康养家居设计国内外的研究内容,提炼在居家场景中下肢失能人群活动行为场景转换的康养辅具需求,归纳居家活动行为场景的分类,分析“双康养”特征的产品需求与下肢失能人群完成不同活动行为的居家场景转换情况,进而结合下肢失能人群大幅增长的现实提出未来家居产品的设计方向,设计一款适用于居家起居场景的下肢失能人群康养辅具,以便探索与康养设计融合的设计模式,找到一种“以养为手段,以康为目的”的生活方式,為康养家居设计体系的创新融合起到借鉴与促进作用。

关键词:康养家居设计;
居家场景转换;
居家康养体验;
融合设计模式;
康养辅具;
下肢失能

中图分类号:TS6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2)20-0-04

0 引言

国务院新闻办发布的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各类失能人群总数高达8296万人,占总人口的6.34%;
中国康复医学会于2006年统计的大腿截肢患者达到1725万人,约占肢体残疾总人数的71.5%[1]。由此可见,针对残疾人的康养服务已经成为一个当今社会无法回避的话题。与日俱增的失能人群对康养服务的需求逐步增加,使本就处在“成长期”的社会康养体系陷入更危险的境地,居家康养应运而生。

以位置地点为划分标准,如今的康养模式主要分为居家康养模式和专业性医疗机构康养模式两种。随着居家康养的日益发展,家庭式的康养医疗环境得到了有效的改善[2]。但现阶段的康养家居面临着同质化的问题,具有“双康养”特征的康养家居极少,且达不到在居家起居场景中活动行为场景转换的连贯衔接要求,无法真正实现“双康养”目标。目前,对康养家居进行活动行为场景转换的理论比较匮乏,场景转换的需求没有具体到康养家居的设计,难以为康养家居设计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1 下肢失能人群的需求分析

下肢失能人群是指下肢存在先天或后天功能障碍的人群,下肢失能的具体表现与状况主要包括下肢残缺并瘫痪、下肢残缺但未瘫痪、下肢完整但长期瘫痪、下肢完整短期失能、下肢力量较弱等[3]。肢体功能障碍患者的康复需求,大致可归纳为肢体康复的需求和心理康复的需求[4],需要从多角度看待下肢失能人群对康养家居的需求,从而使其个性化的需求得到满足。

1.1 生理特征

由于年龄的不断增长和下肢失能人群本身存在的身体缺陷,肢体的各项机能也在随之衰退,包括腿部肌肉萎缩、关节型退化、动作协调性降低等。下肢失能人群的身体缺陷导致其难以做出健全人的一系列活动行为,主要可以从两个方面分析,包括下肢的肌肉骨骼状态与思维系统感知衰退,以及无法进行正常活动行为场景的转换。

一方面,下肢失能人群的肌肉骨骼状态与思维系统感知衰退是指下肢失能人群由于身体的变故和年龄的增长,肌肉骨骼的某些功能丧失、肌肉骨骼运动能力萎缩,无法自主完成一些生活活动。另一方面,下肢失能人群无法进行活动行为场景的转换。肌肉骨骼状态和思维系统感知的衰退,致使下肢失能人群普遍存在动作缓慢、状态不稳、运动障碍、反应能力差的行动特征[5],因此无法实现自主的行为活动。在居家起居环境中,下肢失能人群需要完成休息、去卫生间等活动行为,这些活动行为对应着床、卫生间等居家场景,但由于下肢失能人群存在下肢功能障碍,无法自主完成这些活动行为场景的转换,需要多名护理人员的辅助才可完成,且不当的护理容易造成下肢失能人群病情加重。因此,必须设计出专业且能辅助下肢失能人群实现自主行为活动的康养家居,从而满足下肢失能人群的基本生理需求。

例如,下肢失能人群使用的康养轮椅设计,该产品能帮助下肢失能人群完成一部分正常活动行为,其将人机工学理论引入设计中,将下肢失能人群的生理需求作为设计核心,多元化地解决该群体因生理缺陷带来的问题。其坚持“功能就是设计的第一生产力”。

1.2 情感特征

下肢失能人群在情感方面特别脆弱,易出现孤独感、空虚感、失落感、自卑感等情绪[6],因此,在设计产品的过程中要照顾到使用者的情感需求。下肢失能人群由于自身存在的缺陷,往往会产生自卑感,与社会渐渐脱节。同时,身体机能的退化,会让下肢失能人群产生自己是累赘的想法,其期望个人价值的实现和社会的认可。如果这样的情绪长期存在,就会产生空虚感、孤独感、失落感。下肢失能人群情感特征具体如图1所示。

以统一设计原则为基础,将更多的人文关怀融入其中[7],即并不是单纯的生理护理康养,更重要的是照顾到其心理护理康养。考虑到下肢失能人群的使用心理,加上护理者与下肢失能人群之间的关系,以及需提升下肢失能人群的隐私性、舒服度等,应从“造物关系”上着手,如穿衣、洗浴、用餐等,照顾下肢失能人群的心理或情绪变化[7]。

1.3 下肢失能人群康养家居分析

目前的康养辅具设计主要分为补偿代偿护理者能力的康养辅具、补偿代偿功能障碍的康养辅具和康复训练的康养辅具三类。适配原则一:“先适配后评估”。适配原则二:“能补则补、不能补则代、不能代则适应”[8]。补偿代偿功能障碍的康养辅具是基于下肢失能人群肢体器官的功能性退化而产生的功能障碍,来补偿或代偿其功能障碍的康养辅具设计,可以降低失能程度;
而补偿代偿护理者能力的康养辅具则是实现辅助下肢失能人群自主完成行为活动的康养辅具。

考虑到既要照顾到下肢失能人群对生理上自主行为活动的需求,又要照顾到下肢失能人群心理上渴望成为独立人的需求,最佳的康养辅具设计就是补偿代偿功能障碍的康养辅具。针对下肢失能人群对“双康养”的需求,其在生理上渴望自主完成居家生活中的一些行为活动,强调减少护理人员的数量,因此,设计要以居家起居场景转换为切入点,完成下肢失能人群的活动行为场景的转变。同时,在情感方面,下肢失能人群容易产生孤独感、空虚感、失落感、自卑感等情绪[6],这就需要让其在居家生活中独立完成居家起居场景中的一系列活动行为,让其产生“自豪感”,以填补其因下肢缺陷产生的情绪。自由切换居家活动行为场景的康养辅具设计是下肢失能人群迫切需要的,而作为下肢失能人群最经常休息的场景,康养病床的设计以活动行为的时间相对较长的优势在众多康养辅具中脱颖而出。

2 居家起居场景分析

2.1 居家起居活动行为场景归纳

下肢失能人群和健康人有着同样的居家生活需求,由于本身存在的肢体缺陷,其不能像健康人一般自主完成居家生活行为,但康养家居的快速发展正逐步解决下肢失能人群的这些问题。对下肢失能人群来说,在居家起居场景中有不同的活动行为场景,其中包括康养病床的休息场景、康养沐浴凳的清洗身体场景等,不同的活动行为场景转换形成了“以康养病床为核心,以轮椅为枢纽”的活动行为链。如今的康养辅具只能辅助下肢失能人群完成具体的活动行为,无法完成不同活动行为场景的衔接,这使得下肢失能人群在一天中往往要使用多种康养辅具才能保证正常的居家生活需求,這是亟须解决的问题。

2.2 居家起居场景转换

“场景化”设计中主体要素(人)最为关键[9],通过前期的归纳法梳理现阶段下肢失能人群在居家起居环境中所产生的不同活动行为,并对各种活动行为所需要的康养辅具进行归纳。在下肢失能人群所能参与的居家起居活动行为场景中,产生了“以康养病床为核心,以轮椅为枢纽”的活动行为链,究其原因,是下肢失能人群的主要活动行为场景总是处于居家起居的康养病床环境中。无论下肢失能人群要切换哪种活动行为,进行居家起居场景的转换都要以起居环境中的康养病床为起始点,进而做出一系列的活动行为。从下肢失能人群的角度出发,必须在保证其自主完成行为活动的同时,照顾到病患以及护理者的切身体验,确保居家起居活动行为场景转换的连贯性与安全性,并有充分的预见性。

2.3 模块化融合设计模式

康养辅具模块化融合设计模式将设计目标转移到功能多样化、结构多层次上,优化模块化融合设计模式下的主从关联性。康养辅具模块化融合设计是将传统的家居产品的功能模块重新组合,以满足对康养辅具的“双康养”功能,满足产品多样化的设计需求。将“以康养病床为核心,以轮椅为枢纽”的活动行为链融合在一起,将初始的功能模块作为标准化接口,以求设计与功能模块相结合[10]。既能照顾到下肢失能人群的“双康养”需求,又能让下肢失能人群自主完成居家起居活动行为场景的康养辅具设计,是以融合设计的模式将传统的康养病床与轮椅融合在一起,成为模块化轮椅病床。

居家起居环境对康养轮椅病床设计影响较大的因素包括以下几点。一是在医养结合模式下的“集中康养”,高昂的医疗服务费用成为家庭的“心病”。二是具备能够良好使用康养辅具的居家场景,方便下肢失能患者自主活动。三是设施条件的影响。家居空间的大小与可改造程度,对家用康养辅具产品的设计都会产生影响[11]。另外,在原有的家居产品上进行结构和功能的改良设计也为不便改造的起居环境提供了支持。

3 产品功能定义与设计实践

3.1 基于场景的需求分析与设计方案确定

梳理现阶段康养家居国内外的研究内容,对目标用户进行研究,以居家起居活动行为场景的切换为切入点,对居家康养模式下的用户信息、需求特点进行筛选与提炼。

在一般性的居家起居场景和具备完善居家使用功能的康养辅具的居家起居场景中,下肢失能人群对居家康养安全性的需求是一致的。在一般性的居家起居场景中,由于基础设施辅助下肢失能人群的功能并不完善,因此在舒适性、操作性、对病情的帮助、居家空间需求等方面对下肢失能人群并不友好。而具备完善居家使用功能的康养辅具的居家起居场景,可以辅助下肢失能人群适应家中不同活动场景的转换与使用。

基于居家起居场景的康养辅具设计,目的是在节约医疗资源和人力资源的前提下,辅助下肢失能人群进行自主行为活动,促进病人康复。然而,在居家场景中,下肢失能人群的病情复杂程度和护理人员的专业程度等方面不同于医院[11],为满足居家康养需求,对康养家居的设计应提出更高要求。

3.2 设计实践

产品外观及使用场景,如图2所示。对康养轮椅病床的床架、支撑架构、床板、扶手、转向部件、阻滑装置以及关键零部件进行结构分析,并针对下肢失能人群完成从病床到轮椅的一系列行为活动的身体操作进行了机构设计和动态模拟分析。借助数据分析和动态模拟分析了机构的动力学和运动学,验证了位姿变换的平稳性,满足了下肢失能人群的日常活动使用需求和对轮椅病床的稳定性需求[12]。为增强居家起居活动行为场景转换的灵活性,新的轮椅病床改变了传统病床的外观形式特征,采用了万向轮的移动方式,同时,阻滑装置的加入确保了使用者的安全。康养轮椅病床的整体造型流畅轻便,以简约为设计理念,主要采用符合医疗产品色彩定位的白色和木质色。

依据下肢失能人群的需求、特点和已确认的产品设计方案,摆脱了传统大量护理人员才能照顾失能人群且照顾不当可能造成患者病情加重的问题,实现了节约医疗资源情况下的下肢失能人群的自主活动行为。依托“产品-环境”设计思维,形成了“人-产品-康复信息”之间的联系,实现了交互的有形化,优化了“人-产品-环境”之间的交互过程[11],为用户提供了良好的交互体验。

3.3 产品功能架构设计

对康养家居的功能架构进行设计,将不同的功能模块进行整合处理,从多功能的角度思考产品设计,将康养家居的辅助与护理人员的辅助相结合,以构建产品的整体运行架构[10]。根据目标用户的人群特点和不同的生理、心理需求对康养家居进行整体化架构设计,使用流程包括从产品的放置到产品的展开使用,再到最后的产品复位组合,具体架构如图3所示。

4 结语

随着居家康养理念的盛行,医养结合模式下的新型康养将不受地点位置的限制与约束,面向居家起居环境的康养辅具设计也将迎来蓬勃发展。本文对居家起居场景进行了归纳,延伸探讨了下肢失能人群在不同的居家起居活动行为场景的转换链。根据下肢失能人群的需求与特点设计的康养辅具,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居家康养模式,而将原有家居产品进行康养化改良设计,能够实现使用者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双康养”。康养辅具遵循“双康养”的共同作用,既能照顾用户情感上的波动,又能准确满足用户基于人机工学的生理需求,让产品更具人文关怀,给予用户更舒适的使用体验。

参考文献:

[1] 李锋,王天润,张德帝,等.智能电动助力膝关节控制系统研究[C]//2019第四届应用数学与信息技术国际会议论文集. 2019:44-53.

[2] 杨思奇,张帆,唐梦雪,等.基于人性化的医疗家具创新设计研究[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7(5):20-23.

[3] 林子川.下肢失能者个性化代步工具设计研究[D].沈阳:沈阳航空航天大学,2018.

[4] 郭晶,徐钊,何蕊,等.适应肢体功能障碍患者的康复空间设计方法探析[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6(11):54-55.

[5] 郭武,邝芸,张鉴隆.老年人用品在工业设计创意设计中的实践意义[J].人文之友,2020,6(6):26.

[6] 王朝阳.情感化设计在助行康复机器人中的应用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2013.

[7] 刘昆,张月睿.嵌入式养老产品中的“情”与“理”[J].家具与室内装饰,2020(6):31-33.

[8] 罗椅民.适老辅助器具与现代养老康复护理[J].标准科学,2018(5):59-62.

[9] 刘自春,耿幼明,郑李兴.居家养老的“场景化”智慧策略[J].住宅产业,2021(9):48-50,88.

[10] 田沁艳,王凤珍.基于模块化方法的家居设计研究[J].科技与创新,2014(8):113-115.

[11] 范志君,张桂义,刘和山,等.面向居家场景的股骨干骨折康复辅具设计[J].包装工程,2020,41(8):30-35.

[12] 曹元.智能轮椅床设计与研究[D].天津:天津理工大学,2019.

作者简介:于瑾涛(1976—),男,山东淄博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信息可视化、康养设计。

王红雨(1998—),男,山东东营人,硕士在读,系本文通讯作者,研究方向:康养设计、信息可视化。

杨轶(1998—),女,山东淄博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康养设计、情感化设计。

推荐访问:下肢 养家 居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