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本科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金课”建设探索

时间:2023-06-11 16:40:03 来源:网友投稿

管艺博,徐 萍

(广东工商职业技术大学计算机学院,肇庆 526000)

对人才培养而言,课堂是“最后一公里”。课程建设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在“金课”建设如火如荼之际,计算机应用基础专业应全面梳理课程的教学内容,强化专业建设内涵,采用新理念、新方法全面淘汰“水课”,合理提升学业挑战度,增加课程难度,拓展课程深度,切实打造高水平、具有挑战度的精品计算机“金课”,让学生在“金课”中学会体验、观察、讨论和思考,按照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要求,全面提升计算机专业人才岗位的胜任力[1]。

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是课程,课程质量事关人才培养质量。自2018年6月教育部首次提出“金课”建设以来,全国高校积极探索各类“金课”的建设,旨在切实提高课程教学质量。“金课”是所有高质量课程的统称,有助于促进应用型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全力推进“金课”建设不仅是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也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

计算机专业知识应用领域广泛,就计算机应用基础而言,作为一个不断快速发展的学科,在新时期背景下,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应以“金课”建设为重要抓手,紧跟最新信息技术发展趋势,结合“金课”建设标准,力求课程内容与时代挂钩,凸显课程的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2]。通过高水平、探究性和个性化的教学设计,增加专业课程的难度及深度,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让学生掌握具有前沿性和时代感的课程内容,以期达到学以致用的生态效果[3]。

建设“金课”、淘汰“水课”是一个系统工程,没有旁观者,都是建设者。在国家政策保障、组织保障、机制保障、评价保障、经费保障的大力支持下,各个高校应使“金课”真正惠及学生,真正做到潜心教书育人。“金课”作为新时代的精品课程,具有多类型、多形式、多层次的特点。

2.1 课程内容的综合性

“ 金课”的核心在于提高本科课程的深度、难度和挑战度,为此课程内容的开发必须要突破院系和学科限制,从厚重度方面下功夫。应用型“金课”强调知识的交叉性,重视知识传授的系统性、递进性,教师的“教”应服务于学生的“学”。通过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围绕真正复杂问题的多学科综合协同创新,摈弃与逻辑架构无关的内容,切实扭转“重科研、轻教学”的倾向,使学生具有广泛的适应能力[4]。

2.2 课群建设的系统性

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需要依托“金课”课群的相互协同效应,通过打造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体系,才会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这就要求课群建设应遵循系统性原则,基于专业能力矩阵合理设置驱动教学规范,减少或避免知识点的重复,兼顾学科知识覆盖面,增加课程的可选择性,推动产、学、研、用相结合,实现教学与育人的功能统一[5]。

2.3 课程学习的建构性

计算机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全国开设计算机专业的院校非常多,计算机应用基础作为该专业的核心课程,是学生将来从事计算机工作的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间交叉较多,五大不同类型的“金课”各有特色。就目前计算机应用基础“金课”建设而言,线上、线下、混合式、虚拟仿真以及实践教学“金课”依然缺乏连贯性和互动性,不同课程知识之间的关联还有待于提升。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应用型“金课”倡导基于问题的学习,课程学习的建构性特点决定了学习方式的产出导向,旨在帮助学生创造知识并成为学习的决策者,并不断提升学生学习主动性。

“金课”建设是高校教育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对于应用型计算机人才培养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基于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诉求,针对现如今计算机“金课”建设存在的问题,需要制定合理的“金课”建设政策,构建教师“金课”胜任力框架,基于“金课”“两性一度”的标准,将专业课程与“金课”有机融合,突出专业、精准、“课岗”衔接性优势,最终为拓宽学生职业技能和就业渠道提供保障[6]。

3.1 教师“金课”胜任力的培养

教师是课程教学的核心,高校应强化对计算机专业“金课”建设的深层次认知,注重育人体系的建设,引导教师重视“金课”建设。强化教师在该领域的荣誉感,使教师了解“金课”的类型,突出课程设置的契合性,增强“课岗”融合度。根据“金课”建设要求,结合社会实际人才需求开展相关调研,全面分析课程所需要的职业技能,利用技能大赛考核制度进行螺旋递进划分,帮助学生积累岗位经验,养成良好的岗位习惯与操守。努力尝试教学新事物,借助于“云”技术平台和智慧课堂,搭建计算机专业数据库技术项目化教学案例库。利用虚拟仿真实训环境,实现与专业课程资源的整合,将前沿性行业教学资源与实践教学完美对接,确保专业课程内容与教学进度统一融合,提升计算机课程教学质量。为了摆脱现有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的困境,计算机专业课程应加快“双元制”引入进程,以“双师型”教师为教学保障。在打造“金课”中促进教师成长,借鉴“双元”师资成长理念,做好校内外实训实习课程教学工作。从优化师资融通入手,全面优化“课岗”对接措施,打造专业“金课”的特色品牌,多元化拓宽学生实践渠道,提升学生岗位适应和胜任能力。

3.2 加强课程资源的合理动态配置

高阶性是知识能力素质的有机融合。作为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之一,计算机应用基础应依据课程标准及学情分析,与时俱进丰富教学案例资源,构建计算机专业高阶性课堂。依据分层教学理念,对内容进行梯度划分,以完善的课程制度驱动“金课”建设,突出课程的高阶性特点。首先应该对教材案例进行整合,加强专业课程体系的顶层设计,与时俱进地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改革,以“金课”精品教材为课程载体,侧重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培养。高阶性课堂的构建不应当拘泥于书本知识,而是注重各核心要素之间的关联性。通过高阶层次教学活动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发展进程,形成与时俱进的高阶思维。其次,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以学情分析、职业岗位和知识体系为支撑,克服课程和教师之间的“冷磨合”现象。要规范课程的设置流程,结合翻转课堂、参与式学习等方式,建立学习小组共同解决问题。教学内容设计要侧重认知能力与学习动机的兼容,提升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强化综合素质的能力。既要反映计算机发展的前沿性和时代性,又要突出专业课程内容的实效性,不断修正陈旧落后的课程体系,依托课程资源的合理动态配置,达到乃至超过预定的课程目标[6]。

3.3 构建开放共享的“金课”生态体系

创新性是课程内容反映前沿性和时代性,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内容要保持一定的难度,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专业素养。专业课程是一个专业的基础,课程设计还应设定一定的深度,给学生创造主动性和创造性的空间。理念是行动的先导,计算机专业课堂教学模式从教育教学的科学规律出发,教师在授课前期做好相应的课程设计,狠抓落实“教”“学”“管”三者的有机协同,基于计算机学科的特点,开设跨学科的专业课程和实践讨论课程,构建开放、共享、互动式的“理论+实验”教学型模式,结合大数据、云计算、新媒体,将计算机科学、管理学、现代物流学知识内容有机融合,打造多元化“金课”的生态体系,实现课程资源的动态配置,提升学生理论与实践技能水平。此外计算机应用基础应主动与时代对接,不断在教学方法方面进行探索,以问题引领与任务驱动为主导,构建开放、共享、互动式的混合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在参与式学习中实现师生互动,探讨和解决遇到的问题,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和参与度,进而提升自身知识技能水平和学习效率。根据时代计算机的潮流和动向,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资源,让学生在求学期间就接触最新计算机发展状态,帮助大学生做好自身的学涯、职涯规划[7]。

3.4 打造科学、系统的教学与考核机制

挑战度是指课程有一定的难度,“金课”的挑战度体现在课程的难度方面,为了增强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质量,应统筹推进课程与教学的整体改革与深层次改革,帮助学生生成就业的核心竞争力。一方面,课程建设必须要强化挑战度的比重,提升学生知识理解与掌握的深度。任课教师要自己研究并梳理课程的知识体系结构,划分好易混淆知识,并对重点、难点知识进行着重讲解,授课内容和教学方式要努力尝试改变,解决知识增加与学时有限的矛盾。另一方面,精炼教学内容,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提升学生课堂教学的参与度。在授课环节上,教师应结合学生学情特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大学“金课”。将精心准备的备课内容进行呈现,提高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难度,为学生提供灵活的多元的选择,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考核环节上,积极联系校内外专家和机构,制定相应的“金课”评估与认证标准,推出课程改革工作量核定激励措施,强化课堂考核和课后考核难度,构建多维度的教学考核机制。一方面,利用多元化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课堂考核难度设计要与学生课堂表现一一对应。根据学生任务完成等级或问题解决程度进行评定,对优秀学生给予鼓励。对于成绩不好的同学,应增强学生学习压力和动力,督促其养成正确学习态度与学业态度,并给予改正的机会,确保每一名同学都不落队。另一方面,课后考核同样需要保持一定的难度,根据专业不同课程特点,科学布置各项课后作业,合理设计客观题与实践类课堂考核,巩固课堂教学的效果。设定不同标准,拓宽学生的知识基础,达到“金课”的挑战度标准。

总之,计算机应用基础“金课”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在课程建设过程中难免会遇到诸多影响因素。为此应以立德树人为落脚点,基于“金课”“两性一度”的建设理念,根据专业的真实情况以及教学现状,坚持以社会人才需求为依据,凸显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在课程内容、教学方式和考核维度方面不断调整优化,把课程教学质量与人才培养目标有机协同,持续尝试混合式教学方式,有选择性地进行实践,提升学生的创新应用能力,有效促进知识的内化与迁移,以期培养更多适应岗位需求的专业型计算机人才。

猜你喜欢金课计算机专业专业课程以本为本“金课”打造之精讲精练与发散思维在微积分中的应用举例四川工商学院学术新视野(2021年1期)2021-07-22浅谈大思政视域下有机化学课程“金课”打造云南化工(2020年11期)2021-01-14“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促进计算机专业教学理念创新与实践研究河北农机(2020年10期)2020-12-14基于“金课”标准的《管理会计》课程改革思考甘肃教育(2020年14期)2020-09-11探讨如何打造“金课”在中西医结合眼科教学上的实施中医眼耳鼻喉杂志(2019年3期)2019-04-13基于“互联网+”的应用经济学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现代营销(创富信息版)(2018年8期)2018-09-08中美综合大学在音乐专业课程上的比较与启示中国音乐教育(2016年8期)2016-05-20计算机专业理实一体化实践教学模式研究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年15期)2016-03-01CDIO模式下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策略研究现代计算机(2016年12期)2016-02-28职业高中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浅析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5年31期)2015-12-20

推荐访问:本科 探索 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