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信贷约束对农户农业规模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

时间:2023-06-11 16:20:03 来源:网友投稿

朱长明,吴爽

(信阳农林学院 财经学院,河南 信阳 464000)

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定为总目标,其中持续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信贷支持,对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相衔接具有重要作用。202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提出强化乡村振兴金融服务,加大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支持力度等乡村金融支持举措。事实上,我国历来将积极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确定为主要政策目标之一,适度扩大农户经营规模,是现阶段中国农业发展的一个基本方向。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离不开乡村金融基础服务的支持,但中国金融支持“三农”不充分一直是待解决的问题。中国经济趋势研究院发布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需求与融资约束调查报告》指出,经营主体面临信贷约束问题突出,信贷约束使得优质金融资源难以流向广大农户、农业,对农户农业规模经营绩效造成一定负面影响[1]。

信贷约束是指具有潜在信贷需求或具有有效信贷需求但未被完全满足的情况,包括供给方放贷约束和需求方借贷约束影响[2]。关于信贷约束对农业经营的影响,有学者认为信贷约束会抑制投资和资本积累[3];
也有学者认为信贷约束对生产投资没有影响而对利润有负面影响[4]。研究发现,信贷约束使农户不能充分投入要素、资本和教育资源禀赋,其劳动生产率相较未受信贷约束者更低[5]。信贷约束是农户扩大经营规模的主要限制因素,而农业特性进一步加大了信贷约束的作用,显著抑制了农户采用具有增资属性的耕地质量提升型农业技术[6],不利于农业生产效率提升。

关于信贷约束对农户农业规模经营绩效的影响,有学者认为信贷约束不直接负面作用于农户规模经营绩效,而是间接促使种植户的农业生产规模不经济,造成其劳动生产率较低[7]。信贷约束没有降低农业规模经营的产出水平,其影响效应体现在生产成本上[8]。总体而言,目前有关信贷约束对农户农业规模经营绩效影响的文献较少。可能的原因是现阶段小农户依然是我国农业经营的主要主体,其经营规模有限,资金需求不够强烈。但随着我国农业规模化经营发展迅速,探究信贷约束对农业规模经营绩效的作用机制,分析农户农业信贷约束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缓解农户信贷约束的政策建议,对于**农业规模经营发展的资金障碍、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1 信贷约束—进入成本高—抑制规模经营绩效

农户农业规模经营前期需要大量大型农用机械、设备的投入,并且规模农业农产品销售渠道搭建、要素购买等也十分重要,这意味着前期需使用大量资金成本,信贷约束使得前期投入成本更高。以河南省为例,由于河南新型农业经营仍以传统种养业为主,而传统种养业的发展需要产地、加工设备以及仓储等方面的农业基础设施支撑,基建项目资金往往需要金融信贷支持[9]。目前农村金融市场信贷约束问题严重,正规金融机构农业信贷需求在金融市场中占比较低,且对信贷审批的要求高,大部分农户难以达到审批的资格,相关金融工具稀缺,运用面窄,仅服务于个别大客户。若农户向非正规金融市场融资则成本更高,且面临着更高的融资风险。因此,在自有资金匮乏的现实条件下,信贷约束大大降低了其信贷可得性,导致农户规模经营的进入成本极高,农户难以进一步扩大经营规模。

3.2 信贷约束—农业技术保守—抑制规模经营绩效

受到信贷约束的农户在农业生产投资、应对风险冲击等方面缺乏足够的信贷支持,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不得不放弃有利的投资机会,采取相对保守落后的农业生产技术,种植传统的作物品种,从而导致其规模经营绩效的损失[10]。基于理性经济人假设,农户作为一个理性经济人,是否采用先进农业技术是经济决策,只有合理估计出所投入的资本能够覆盖农业生产的最低要求,才会选择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效率,进而扩大经营规模。受到国内外经济环境波动、自然环境异常变化的影响,农户承担的经营风险较高,信贷约束制约农户的风险性行为。由于手头现金不足,农户大多会考虑生产效率较低的技术,这些技术可能会对生产产生长期影响,不利于生产经营管理的高效性与高质量。

3.3 信贷约束—难以实现资本要素替代—抑制规模经营绩效

随着中国农地流转市场的不断成熟、农村劳动力和农机作业服务市场的不断完善,农户可使用资本对农地和劳动力实行替代,从而解决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土地和劳动力要素短缺问题。经营绩效和成本之间的权衡很大程度上会受到农户对要素配置行为的影响。资本替代农地和劳动力是经营规模扩大的要素条件,在农地投入方面,较低的资金投入会导致农户在生产前难以支付相应的土地租金和农机服务雇佣金,在农地流转市场处于不利地位;
在劳动力投入方面,较低的资金投入致使社会化服务体系不能有效替代并转移家庭劳动力。而目前我国通过借贷的方式从金融机构获得资金是实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主要资本途径,以河南省为例,农户的贷款比例可以达到整个河南省农村信贷的80%以上。信贷约束导致农户难以实现资本要素替代,实现规模农业经营的比例低。

图1 信贷约束对农户农业经营规模的作用机制

4.1 在信贷配给方面,银行给予农户的可贷款额度低,利率较高,产品单一

银行作为金融机构,放贷往往更偏向于盈利性,倾向于信贷房地产、工业等非农领域与城镇地区,对农业领域和农村地区的投资相对较少。银行为了规避过高的信贷风险,往往会对贷款对象设置较高的涉农贷款条件,农业贷款期限与农业生产周期不够匹配,未充分考虑农业的弱质性和自然属性。这些信贷条件使得农村经济发展被动,农户资金需求仍存在巨大缺口。此外,目前农户信贷利率偏高,以河南省信阳市固始县农户贷款一年期为例,农行农户贷款执行利率为4.75%,高于2022年央行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偏高的利率导致农户融资成本相对较高,降低了农户进行信贷融资的主动性。从信贷产品来看,现有农户信贷产品单一,多以短期贷款、抵押贷款为主要业务模式,而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代表的农村新产业新业态表现出多元化的融资需求,银行暂时还不能较好满足。

4.2 在信贷审批方面,银行的信贷审批机制发展不健全

一是农村地区征信基础薄弱,采集、评估、查询农村信用信息难度大,很难形成完整的农村征信系统,银行需要繁琐的程序对农户的信用等级进行评估,导致贷款发放效率较低。二是农户信贷往往以个体户的形式申请,笔数多,单笔信贷金额小,这给银行的尽职调查和贷后资金监管造成一定困难。对于金融认知差的农户,可能存在改变信贷资金用途的行为。三是银行实施信贷审批通常对农户抵押担保有要求,无有效抵押物资产无法获得信贷资格。目前,我国农村的农户整体处于抵押品不足的情况,能够实际抵质押的物品比较有限,仅包括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民住房财产权和农机具等。如果不要求抵押物,考虑到农户农业生产收入极具不稳定性,一旦遇上严重自然灾害导致农户收入大幅下降,可能难以进行农业信贷的还本付息,导致其成为银行的不良贷款。因此,必须优化审批机制来控制相应的贷款风险。

4.3 在农业配套服务方面,农村扶贫贷款支持政策有限,农业保险发展滞后

从政策支持来看,虽然目前各级政府对于农村金融领域相当重视,给予农业领域较大的财政投入,但是当下财政投入具有非常明显的头部效应,资产规模大、信誉好的农业农户获得了绝大多数的财政支持,而其他规模的农业农户只能获得一小部分或者没有获得支持。农村的金融机构多以国家政策引导和支持作为提供农村贷款的主要原因,这种财政支持的偏向性势必会引起贷款的偏向性,最终导致没有获得过或较少获得财政投入的农户面临严重的信贷约束。此外,农业保险等农业配套金融服务发展不完善导致农户对信贷机构不信任是造成信贷约束的原因之一。现有农业保险产品投保范围小、补偿率低,难以满足大部分农户投保需求,农户进行农业保险意识较差,且会把购买保险当作一项成本,仅有极小部分农户会主动购买农业保险。

信贷约束通过多种负面路径抑制农户农业规模经营绩效,改善信贷约束状况将有利于提升农户规模经营绩效。建议从改善农业信贷配给状况、健全信贷审批机制、完善农业信贷配套服务三个方面改善农户信贷约束困境,以优质农业信贷提升规模经营绩效。

5.1 改善农业信贷配给状况,缓解农户资金需求

一是发展多元化农业资金供给渠道。通过综合采用直接补贴、政府购买服务、定向委托、以奖代补等方式,鼓励农业企业、农业合作组织和私人投资等资本要素积极投入农业生产经营领域,实现资金供给主体和渠道的多元化与开放性,从而满足农户的资金需求。二是发挥银行自身的市场逐利性动力。银行根据农户的风险特征确定贷款利率水平,比如对于创业初期的农户可以适当提高银行贷款利率的补贴标准,对于资产达到一定标准的农户不提供补贴,以此减轻创业农户和金融机构之间在利率定价上的矛盾,实现借贷双方的良性互动。三是创新农村金融信贷产品。迎合农户规模生产性借款需求,改善金融信贷服务和鼓励金融机构创新产品和服务,有针对性地设计符合区域农业发展状况、与农户规模经营前期投资期限匹配的贷款期限产品,探索农业农村基础设施中长期信贷模式。

5.2 健全信贷审批机制,提升农户信贷成功比例

一是健全农户的信用等级评估机制。银行需要扩大驻村信贷员的覆盖比例和范围,实现信贷员联络制,深入农村基层开展信贷考察,制定符合农户以及当地实际现状的信用指标考评系统,降低信息不对称造成的信贷约束。二是建立农村资金互助组织。通过加强农户之间的合作生产,帮助农户获得低息信贷资金。在此基础上,通过举办讲座或其他培训方式来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引导农户学习金融知识与技能,提升他们对于信贷的需求,鼓励有能力的农户通过合理运用金融杠杆实现规模化的生产与经营。三是适当降低有效抵押物门槛。银行可以适度放开多种抵押贷款限制,如将农村宅基地和衍生性金融资产等放开抵押,激发农村发展的经济活力。同时银行需与政府相关部门共同合作完善抵押品登记以及价值评估系统,合理评估并控制基于农业生产特性的信贷风险。

5.3 完善农业信贷配套服务,长远解决信贷约束问题

对于政府而言,各级政府部门应该进一步完善信贷市场和法律法规,以耕地规模、家庭资产规模为依据,实施差异化的信贷优惠政策。针对中小农户贷款难的现状进行试点改革,将中小农户试点改革的效果列入当地政府政绩考核,从而有效促进农村金融市场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并且长远提升农户的信贷意愿。政府需要与金融机构相配合,做好相关信息的宣传,使不同规模的农户都可以找到合适的信贷产品,以缓解农村地区信贷约束的问题。此外,持续完善农村保险、信贷、农村产权抵押融资、抵押交易机制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切实保障农户的融资环境。对于农业保险而言,由于农业保险发展滞后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户的信贷获得,因而有必要建立农村农业保险制度,积极推动农业保单融资,重点在银行予以落实,为信贷市场的有效运营提供保障。

猜你喜欢信贷约束农户农户存粮,不必大惊小怪今日农业(2022年13期)2022-09-15让更多小农户对接电商大市场今日农业(2021年8期)2021-07-28“碳中和”约束下的路径选择加油站服务指南(2021年4期)2021-07-21约束离散KP方程族的完全Virasoro对称数学年刊A辑(中文版)(2020年1期)2020-05-19聚焦Z世代信贷成瘾疯狂英语·新悦读(2020年1期)2020-02-20粮食日 访农户中国粮食经济(2018年11期)2018-01-23农户存粮调查中国粮食经济(2018年7期)2018-01-23绿色信贷对雾霾治理的作用分析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年3期)2015-02-28适当放手能让孩子更好地自我约束人生十六七(2015年6期)2015-02-28不等式约束下AXA*=B的Hermite最小二乘解上海理工大学学报(2012年3期)2012-03-20

推荐访问:农户 信贷 绩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