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脾胃虚寒型胃脘痛的中医治疗进展

时间:2023-06-11 11:10:03 来源:网友投稿

张玉娥

桂林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广西 桂林 541004

胃脘痛发病与患者先天禀赋不足、情志欠佳、外感邪气及饮食不节等多种因素相关,具有虚实夹杂、寒热互存、升降失调的特点[1-2]。祖国医学对胃脘痛进行辨证分型可分为脾胃虚寒、肝胃郁热、肝气犯胃等多种证型,其中脾胃虚寒型病理病机为脾阳虚、寒自内生或脾虚日久导致气虚及阳或过服攻伐、寒凉之物而损伤中焦脾胃,从而引发上腹痛、倦怠、畏寒等诸症[3]。《黄帝内经》书中记载:“虚则补之”,“形不足者、温之以气”;
故中医主张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治疗以温中补虚、祛寒止痛为原则[4]。本文对近年来临床学者探讨的脾胃虚寒型胃脘痛中医治疗方案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为今后医师合理选择中医疗法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黄芪建中汤属于临床常用的健脾和胃方剂,可温中补气、和里缓急;
《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病治》一书中提到“虚劳里急、诸不足,黄芪建中汤主之”。该药方中黄芪能够补气、益气固表,用于脾肺气虚治疗中可发挥良好疗效;
白芍主要功效为补血养血、柔肝止痛;
桂枝具有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的作用;
生姜可温阳散寒、大枣可益脾补胃;
诸药合用发挥益气生血、助阳化气之功效[5]。现代药理学研究也表明,黄芪建中汤可对Hp感染引起的胃黏膜损伤起到改善作用,促使患者胃黏膜防御机制提高[6]。蔡传运[7]的报道中,采用黄芪建中汤治疗的研究组患者治疗后有效率(94%)及Hp根除率(83%)明显高于应用常规西药治疗的对照组(76%、6%),其胃脘疼痛评分及复发率(15%)均低于对照组(56%)。

2.1 作用机制

穴位贴敷主要借助药物作用于局部皮肤,再经皮肤直接吸收后以达到刺激人体经络腧穴效应的目的[8]。此外,穴位贴敷采用的中药材浮萍具有祛风止痒的功效,能够有效预防贴敷材料引起的皮肤过敏反应。

2.2 温脾贴

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患者主要是外感寒邪、寒邪内停、气机不利后引起的脉络不通,不通则痛;
采用散寒方式以通脉络、祛除寒邪,胃痛自止。温脾贴属于中医外治方案,通过将中药膏直接贴于人体穴位皮肤表面以发挥散寒止痛、温通经络、协调阴阳的功效。温脾贴药方采用的干姜主要功效为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
陈皮可发挥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的作用;
肉豆蔻可温中行气,蜀椒可温中止痛;
党参健脾养胃的作用能够改善患者脘腹胀满、食少吐泻等症状。此外,温脾贴还具有操作简便、无创、安全性高、经济实惠等诸多优势,在体质虚弱、免疫力低下的老年患者中尤为适用,能够有效规避常规西药产生的副作用,快速缓解胃脘疼痛症状,且无痛苦,患者接受程度高。任良娟[9]等人研究发现,试验组患者应用温脾贴治疗后,其治疗总有效率(86.7%)及视觉模拟疼痛量表评分均优于开展常规治疗的对照组(63.3%)。

3.1 温针灸

温针灸可通过艾条燃烧所产生热能施于病症相应穴位形成刺激,以发挥扶正祛邪、消肿镇痛及疏通脉络等诸多功效,从而达到治疗目的[10]。温针灸疗法中通过对患者胃俞等穴实施针刺,可起到调节胃及小肠活动的作用,促使其胃肠道功能改善;
刺激胃俞可发挥外散胃腑之热的作用,再针刺背俞穴,以刺激太阳经气,能够有效补充胃阳、脾阳,从而达到补胃、健胃、调胃的目的[11]。温针灸将艾条套置于针柄尾部施灸,热力沿针体到达穴位,可改善局部微循环,以排除机体炎性物质,并吸收致痛物质,从而减轻患者胃脘疼痛。刘静[12]等学者研究中也指出,为胃脘痛患者实施背俞温针灸法,能够有效改善胃脘部疼痛程度,并提高穴位温度,具有良好疗效。

3.2 隔温阳益气饼灸

中医认为,灸可主百病、通十二经,具有温中散寒、除湿镇痛的功效;
并对人体免疫功能起到良好调节作用[13]。研究指出,艾绒燃烧过程中所产生大量的活性物质,有助于患者机体细胞的免疫功能提高[14]。隔温阳益气饼灸制作药方中选用的醋香附具有中和胃酸的效果,可对胃黏膜起到保护作用、促进其修复;
醋元胡、红花可起到行气、活血及止痛的作用,对脘腹疼痛症状改善效果显著。上述药材可协同发挥温中补虚、祛寒止痛、抑酸止痛、养胃生肌之效。此外,该疗法还能够充分发挥中药的温性及灸火的热力作用。刘永芳[15]等人报道中,观察组(隔温阳益气饼灸+穴位贴敷)患者治疗总有效率(84.00%)以及生活质量量表中总体健康、精力、社会功能、情绪角色功能、精神健康评分均高于使用奥美拉唑注射液+铝碳酸镁治疗的对照组(62.00%)。

3.3 三伏天火龙灸

《素问》一书曰:“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提示春夏宜补阳、秋冬宜补阴;
人体的阳气,生于春、长于夏、收于秋、藏于冬[16]。夏季的三伏天属于一年中最热时期,此时人体阳气发泄,气血趋于体表,皮肤呈松弛状态、毛孔扩张。胃脘痛患者施灸部位以阳气生发的经络(如足太阳膀胱经、督脉等)为主,通过充分激发阳气以缓解胃痛。火龙灸又称“督灸”,该疗法集穴位、经络、药粉、艾绒、灸疗、火疗、生姜等多种效果为一体;
由于铺灸面积广、作用范围大且热力持久,因此具有较强的温通力,以发挥更好的温经散寒、祛风除湿、行气活血、通督止痛功效[17]。加莉[18]等人研究结果显示,胃脘痛患者接受三伏天火龙灸后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常规治疗73.33%,其治疗第3日胃脘痛评分及疗程结束后6个月随访的复发率(10.00%)均低于常规治疗(36.67%);
充分说明中医借助“冬病夏治”理论开展三伏天火龙灸疗法,可有效减少疾病复发情况,具有较好的远期疗效。

综上所述,针对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患者采用中药方剂(如黄芪建中汤)、穴位贴敷(如温脾贴)以及灸法(如温针灸、隔温阳益气饼灸、三伏天火龙灸等)等中医特色技术均可获得良好疗效。近年来,临床有学者也开始提出中医综合治疗方案,以进一步提升疗效,避免疾病的复发。

猜你喜欢温阳胃脘黄芪黄芪“跑步鸡”带领乡村产业“跑”起来今日农业(2022年3期)2022-11-16“补气之王”黄芪,你吃对了吗?今日农业(2022年13期)2022-09-15黄芪建中汤配合食疗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临床观察中国典型病例大全(2022年7期)2022-04-22黄芪枸杞茶补气血虚弱恋爱婚姻家庭(2021年27期)2021-09-25露已冷 草木在喊固本温阳青年文学家(2020年31期)2020-11-30中医治疗胃脘痛的方法探究中国保健营养(2019年11期)2019-11-06黄芪是个宝海峡姐妹(2019年3期)2019-06-18再见初恋今古传奇·故事版(2019年1期)2019-02-14遗失在岁月深处的宝剑伴侣(2017年8期)2017-08-08站在顶楼大声说出我的爱分忧(2017年1期)2017-01-07

推荐访问:脾胃 中医治疗 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