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工程是一门利用物理定律为机械系统作分析、设计、制造及维修的工程学科。机械工程是以有关的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为理论基础,结合生产实践中的技术经验,研究和解决在开发、设计、制造、安装、运用和维修各种机械中的全部理论和实际问题的应用学科。机械工程,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机械工程实践对文化的影响4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机械工程实践对文化的影响4篇
【篇一】机械工程实践对文化的影响
对工程机械的认识
机械097 张征见 2009071370
工程机械的概念
凡土石方施工工程、石方工程、流动式起重装卸工程、人货升降输送工程和各种建筑工程、综合性机械化施工以及同上述工程相关的工业生产过程机械化作业所必需的的机械装备,称为工程机械。
我国的工程机械是各使用部门施工和作业所用机械的总称,包括建筑机械、铁路与公路工程机械、矿山机械、水电工程机械、林业机械、港口机械、起重运输机械等。
工程机械可划分为以下18种类型
①挖掘机械 包括单斗挖掘机、挖掘装载机、斗轮挖掘机、掘进机械等。
②铲土运输机械 包括推土机、装载机、铲运机、平地机、自卸车等。
③压实机械 包括压路机、夯实机械等。
④起重机械 包括塔式起重机、轮式起重机、履带式起重机、卷扬机、缆索起重机、桅杆起重机、施工升降机、桥式起重机、门式起重机、高空作业机械等。
⑤桩工机械 包括打夯机、压夯机、钻孔机等。
⑥混凝土机械 包括混凝土搅拌机、搅拌楼、混凝土搅拌运输车、振动器、混凝土泵、混凝土泵车、喷射机、浇筑机、混凝土制品机械等。
⑦运输车辆和机械 包括工程运输车辆(载重汽车、自卸汽车、牵引车、挂车、翻斗车等)、连续运输机械(带式输送机、斗式提升机等)和装卸机械(叉车、堆垛机、翻车机、装车机、卸车机等)三类。
⑧路面机械 包括摊铺机、拌和机械、路面养护机械等。
⑨铁道线路机械 包括道床作业机械、轨排轨枕机械、线路养护机械等。
⑩凿岩机械与气动工具 包括凿岩机、破碎机、钻机(车)、回转式及冲击式气动工具、气动马达等。
11、钢筋和预应力机械 包括钢筋加工机械、预应力机械、钢筋焊机等。
12、市政与环卫机械 包括市政机械、环卫机械、垃圾处理设备、园林机械等、
13、装修机械 包括涂料喷刷机械、地面休整机械、插窗机等。
14、军用工程机械 包括路桥机械、军用工程机械、挖壕机等。
15、电梯与扶梯 包括电梯、扶梯、自动人行道等。
16、机械式停车场设备
17、门窗加工机械
18、其他专用工程机械 包括电站专用、水利专用工程机械等。
工程机械的基本组成
机械设备种类繁多,机械设备运行时,其一些部件甚至其本身可进行不同形式的机械运动。机械设备由驱动装置、变速装置、传动装置、工作装置、制动装置、防护装置、润滑系统、冷却系统等部分组成。
工程机械的技术参数
工程机械的技术参数是表征机械性能、工作能力的物理量,简称为机械参数。机械参数均有量纲。工程机械的技术参数包括如下几类:
①尺寸参数:有工作尺寸、整机外形尺寸和工作装置尺寸等。
②质量参数:有整机质量、各部件的质量、结构质量、作业质量等。
③功率参数:有动力装置(如电动机、内燃机)的功率、力(或力矩)和速度;液压和气动装置的压力、流量和功率等。
④经济指标参数:有作业周期、生产率等。
我国工程机械行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我国已成为世界工程机械的产销第二大国,但还不是强国。我国工程机械的销售量已高于西欧,正向北美不断接近,成为世界上第二大工程机械产销大国;但销售额却远远低于北美与西欧,这表明中国工程机械的价格还远远低于世界先进水平。中国只是工程机械大国而不是强国。
这主要是由于我国工程机械产品档次不高,质量、可靠性较差,还没有形成国际强势品牌。目前,国内企业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程度参差不一,不少引进产品由于关键零部件需从国外进口等因素,一时还未形成较大批量。供应市场的大部分产品还是20世纪70年代参照国外样机设计并经部分改进的老产品,水平不高,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一般只有200~400h,第一次大修期不到5000h;而国外同类先进产品相应在600~800h及1000h以上。80年代以来,国外在工程机械中广泛采用微电子技术,实现机电一体化,对产品的节能、安全、动力与传动系统最佳工况的匹配,进行监测和自动调控。而我国在这方面的工作才刚刚起步。由于水平不高和质量不稳定,国产机器往往进不到重点工程项目中的关键施工部位,所需的备品备件也只有从国外选购。
现在我国的工程机械行业正不断地发展壮大表现在一下方面:1.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将保持持续增长,增速更趋理性。2.我国工程机械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联合并购风起云涌。3.我国工程机械行业需求将进一步多样化,产品线拓展空间广阔。4.我国工程机械行业产品创新不断加快,质量、舒适、安全、智能、环保、“群发”日益提高。5、由《中国工程机械》杂志每年主要根据公司工程机械业务的销售排序,同时将公司的营业利润、营业利润率、员工人数等作为参考指标评选出的世界工程机械50强的企业中出现了我国的一些大型工程机械公司,如徐州重工、三一集团、中联集团、柳工集团、、厦工集团、三推机械厂等,并且他们每年的排名还在上升,说明了我国工程机械行业有着良好的发展势头。
【篇二】机械工程实践对文化的影响
我对机械工程的认识
通过对于机械工程概论这么课程的学习,我对与机械工程也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机械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基本要素之一,是人类物质文明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机械的发明是人类区别其他动物的一项主要标志,机械技术在整个技术体系中占有基础和核心地位。机械技术与人类社会的历史一样是源远流长,它对人类社会生产和经济的发展起着及其重要的作用,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中国的机械工程技术不但历史悠久,而且成就十分辉煌,不仅对中国的物质文化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而且对世界技术文明的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机械工业是为国民经济提供技术装备和为人民生活提供耐用消费品的装备产业。国民经济各部门生产技术的进步和经济效益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所采用机械装备的性能和质量,机械工业的技术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水平和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制造是一个输入输出系统,其输入是生产要素,输出是具有离散特征的产品。这是“广义”制造的概念。按照这样的理解,制造应包括从市场分析、经营决策、工程设计、加工装配、质量控制、销售运输直至售后服务的全过程。通常机械制造及制造过程被理解为从原材料的准备、运输和保存,生产的准备,毛坯的制造,毛坯半成品经加工、热处理成为零件,零件、部件经装配后形成最终产品的具体操作过程,包括毛坯制作、零件加工、检验、装配试验、调试、喷漆、包装运输等,这是“狭义”制造的概念,按照这种理解方式,制造过程主要考虑企业内部生产过程中的物质流,而较少涉及生产过程中的信息流。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制造技术不断发展。从人类使用天然工具到制造工具,从简单的手工制造到简易机床的出现,人们一直为搜寻更有效更迅捷的制造技术而努力。机械制造技术是研究产品设计、生产、加工制造、销售使用、维修服务乃至回收再生的整个过程的工程学科,是以提高质量、效益、竞争力为目标,包含物质流、信息流和能量流的完整的系统工程。
机械工程学是以机构和机器为基本对象的科学,各类和各种不同机械均属机械工程技术的范畴。机械的种类繁多,可根据部分机械在某些方面的类同特性或特征化分类别。如希罗将简单机械分为五类:轮与轴,杠杆,滑车,尖劈,螺旋。按马克思对机器系统的分类,机械可分为发动机、传动机构和工作机。刘仙洲在《中国机械工程发明史(第一编)》中将机械分为七类,即:简单机械、发动机或原动机、工作机、传动机、仪表、仅用发动机原理的机械、发电机与电动机。
页8 共 页1 第
按机械的使用功能则可分为动力机械、物料搬运机械、粉碎机械等;按服务的产业可分为农业机械、矿山机械、纺织机械、运输机械和化工机械等;按工作原理又可分为热力机械、流体机械、往复机械和仿生机械等。
从动态观点看,机械工程又是一个技术过程。它包含了人类的主要技术活动:(1)发明与革新;(2)设计与测试;(3)制造(加工与制作)(4)使用与维修。因此各种机械的发明、设计、加工与制造以及使用与维修均属机械工程技术的范畴。发明和设计包含了更多的智力因素和思想与知识内涵。制造和使用则包含了更多的体力因素和经验与实践的内容。机械加工与制作的对象以及加工制作过程无疑属于机械工程技术的基本内容,因此,某些通过机械加工获得的技术产品,尽管不能看作是机构和机器,也常常被认为属于机械工程的范畴。
机械制造业是否已成为“夕阳工业”答案是完全否定的。历史证明,哪个国家忽视机械制造业的发展,都必然影响其国民经济的发展,受到历史的惩罚。美国在“二战”后,机械制造业是世界最先进的,工业产品大量出口成为工业的霸主。但是,70年代以后,美国忽视了机械制造业的提高与发展,工业生产走下坡路,不仅出口锐减,而且还需大量进口国外工业产品。例如汽车工业,美国过去是汽车出口国,但1987年进口汽车在美国销售量达到31%;1967~1987年的20年间,汽车贸易逆差达600亿美元。微电子工业是美国创造的,但到1987年,美国的半导体生产只占世界总产量的40%,某些重要的集成电路,日本产品已占世界市场的75%。电视机、录像机等家用电器也是美国先发展的,但现在美国市场都被日本等国外产品所占领。
美国关于工业竞争的总统委员会的报告中,检讨“美国在重要而又高速增长的技术市场中失利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没有把自己的技术应用到制造业上”。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的16位教授对美国工业的衰退问题进行了系统调查研究,写成《美国制造业的衰退及对策——夺回生产优势》(美国1990年十大畅销书之一),指出必须重视发展机械制造工业。最近美国、日本、德国等工业发达国家都把发展先进制造技术列为工业、科技的重点发展技术。由于近年来美国对机械工业的重视,汽车、机床、微电子工业等又获得较大发展。
美国知识经济的发展应该说是走在世界各国的前面,但由于已接受历史教训,美国在目前知识经济条件下,仍然十分重视对传统制造业的调整和改造,积极发展先进制造技术。其实,正如工业革命到来并未导致农业的消亡一样,知识经济的兴起也决不会导致工业(包括制造业)的消失,而是对传统工业或制造业进行更加合理地调整和改造,使之成为高、新技术产业,以适应知识经济的形势和需要。80年代中期以来,以CI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为标志的综合生产自动化,日渐成为制造工业的热点。CIMS是在自动化技术、信息 页8 共 页2 第
技术、现代管理技术以及制造技术的基础上,通过计算机网络及其数据库技术,将制造企业全部生产活动有关的信息集成起来,并适应多品种、中小批量生产的总体高效率、高柔性的制造系统。CIMS是一种管理企业及生产的新的哲理,是在新的生产组织原理和概念指导下形成的一种新型生产模式,是从系统工程的整体优化观点出发,通盘考虑市场需求、企业经营目标、技术支撑条件和人的因素,以达到全局性的优化目的。在目前知识经济条件下,CIMS已成为现代制造业的典型代表,许多发达国家以此作为本国制造业的发展战略。
在欧美各国和日本的各项高技术发展计划中,CIMS都是优先发展的关键项目之一,它必将成为21世纪占主导地位的新型生产方式。现代机械制造业发展趋势鉴于剧烈的市场竞争和发展尖端国防工业的急需,对提高加工生产技术提出了迫切的要求。因此,现在世界各国都把发展先进制造技术放在发展国民经济中的极重要的位置,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这方面的开发研究和生产技术的更新发展。在知识经济时代,仍然不可忽视机械制造业的发展,而应在知识经济条件下,对传统工业或制造业进行调整和改造,形成现代先进制造技术,以适应知识经济的形势和需要。
经过50多年的发展,机械工业已经成为我国工业中具有相当规模和一定技术基础的最大产业之一。2008年我国机械工业总产值达90740亿元,其中工业增加值超过2.2万亿元。2008年重要机械产品产量再创历史新高。在列入快报统计的109种主要产品中,创历史新高的有75种,占全部品种的68.8%。其中,大中型拖拉机产量超21万台,同比增长12.8%;发电设备产量超过1.3亿千瓦,再创历史新高;汽车全年累计生产934.55万辆,销售938.05万辆,分别增长5.14%和6.70%。2008年我国机械产品进出口总值达4373亿美元,同比增长20.91%;其中出口2425亿美元,增长25.7%,外贸顺差477亿美元,比上年净增235亿美元,增长97.46%。2008年我国机械产品自给率已超过80%,对全国工业产值、利润增长的贡献率分别达18.49%和63.93%,对全国外贸出口增长的贡献率达23.55%,较好地发挥了支柱产业的作用,为国民经济发展和建设做出了应有贡献。
尽管机械工业的综合技术水平近几年有了大幅度提高,但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着阶段性的差距。主要问题在于:
1.科技进步对机械工业增长的贡献率目前仅为34%,先进国家高达70%以上。
2.产品设计技术、制造工艺及装备、制造过程自动化技术、管理技术落后,是制约机械产品水平的主要因素。
3.机械产品技术水平不高,达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际先进水平的仅占18%,达到80年代中期国际水平的占27%,其余产品均在80年代以前的水平线上。
页8 共 页3 第
从总体上看,机械工业技术开发能力和技术基础薄弱,发展后劲不足;技术来源主要依靠引进国外技术,对国外技术的依存度较高,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仍停留在掌握已有技术和提高国产化率上,没有上升到形成产品自主开发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的高度。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产品的要求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要满足人们越来越高的要求,就必须采用先进的机械制造技术。
一、先进制造技术的特点
(一)是面向21世纪的技术
先进制造技术是制造技术的最新发展阶段,是由传统的制造技术发展起来的,既保持了过去制造技术中的有效要素,又要不断吸收各种高新技术成果,并渗透到产品生产的所有领域及其全部过程。先进制造技术与现代高新技术相结合而产生了一个完整的技术群,它是具有明确范畴的新的技术领域,是面向21世纪的技术。
(二)是面向工业应用的技术
先进制造技术并不限于制造过程本身,它涉及到产品从市场调研、产品开发及工艺设计、生产准备、加工制造、售后服务等产品寿命周期的所有内容,并将它们结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先进制造技术的应用特别注意产生最好的实际效果,其目标是为了提高企业竞争和促进国家经济和综合实力的增长。目的是要提高制造业的综合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是驾驭生产过程的系统工程
先进制造技术特别强调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传感技术、自动化技术、新材料技术和现代系统管理技术在产品设计、制造和生产组织管理、销售及售后服务等方面的应用。它要不断吸收各种高新技术成果与传统制造技术相结合,使制造技术成为能驾驭生产过程的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系统工程。
(四)是面向全球竞争的技术
20世纪 80年代以来,市场的全球化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发达国家通过金融、经济、科技手段争夺市场,倾销产品,输出资本。随着全球市场的形成,使得市场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先进制造技术正是为适应这种激烈的市场竞争而出现的。因此,一个国家的先进制造技术,它的主体应该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应能支持该国制造业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五)是市场竞争三要素的统一
在20世纪 70年代以前,产品的技术相对比较简单,一个新产品上市,很快就会有相同功能的产品跟着上市。因此,市场竞争的核心是如何提高生产率。到了20世纪80年代以后,制造业要赢得市场竞争的主要矛盾已经从提高劳动生产率转变为以时间为核心的时间、 页8 共 页4 第
成本和质量的三要素的矛盾。先进制造技术把这三个矛盾有机结合起来,使三者达到了统一。
二、我国先进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
(一)全球化。一方面由于国际和国内市场上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例如在机械制造业中,国内外已有不少企业,甚至是知名度很高的企业,在这种无情的竞争中纷纷落败,有的倒闭,有的被兼并。不少暂时还在国内市场上占有份额的企业,不得不扩展新的市场;另一方面,网络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了企业向着既竞争又合作的方向发展,这种发展进一步激化了国际间市场的竞争。这两个原因的相互作用,已成为全球化制造业发展的动力,全球化制造的第一个技术基础是网络化,网络通讯技术使制造的全球化得以实现
( 二)网络化。网络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给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活动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产品设计、物料选择、零件制造、市场开拓与产品销售都可以异地或跨越国界进行。此外,网络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加速技术信息的交流、加强产品开发的合作和经营管理的学习,推动了企业向着既竞争又合作的方向发展。
(三)虚拟化。制造过程中的虚拟技术是指面向产品生产过程的模拟和检验。检验产品的可加工性、加工方法和工艺的合理性,以优化产品的制造工艺、保证产品质量、生产周期和最低成本为目标,进行生产过程计划、组织管理、车间调度、供应链及物流设计的建模和仿真。虚拟化的核心是计算机仿真,通过仿真软件来模拟真实系统,以保证产品设计和产品工艺的合理性,保证产品制造的成功和生产周期,发现设计、生产中不可避免的缺陷和错误。
(四)自动化。自动化是一个动态概念,目前它的研究主要表现在制造系统中的集成技术和系统技术、人机一体化制造系统、制造单元技术、制造过程的计划和调度、柔性制造技术和适应现化生产模式的制造环境等方面。制造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趋势是制造全球化、制造敏捷化、制造网络化、制造虚拟化、制造智能化和制造绿色化。
(五)绿色化。绿色制造则通过绿色生产过程 、绿色设计、绿色材料、绿色设备、绿色工艺、绿色包装、绿色管理等生产出绿色产品,产品使用完以后再通过绿色处理后加以回收利用。采用绿色制造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制造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同时使原材料和能源的利用效率达到最高。
三、我国机械自动化的现状
机械自动化技术从上个世纪20年代开始发展应用以来,已经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特别是近年来计算机的高度集成化,开始采用了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大大加快了机械自动化的发展,但我国仍处于初级操作阶段的自动化。目前,世界各国的机械自动化水准除少数工业发达国家的某些生产部门外,大多数还处于操作阶段的自动化。我国也不例外,我国的产业 页8 共 页5 第
结构层次低。我国机械制造业目前有11.4万个企业,发展很不平衡,有大量落后于现代水准的产业,大部分企业还比较落后,手工劳动占有相当的比重,我国能独立开发现代机械自动化技术的企业可以说没有;我国机械制造业企业中自动化装备少、水准低,不仅在数量上同世界先进国家有较大差距,而且在品种上、质量上、使用上,同世界先进水准也存在阶段性差距。实现我国机械自动化技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循序渐进,不断努力,创造条件,向自动化的高级理想阶段迈进。当前,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财力、生产力水准、国民素质等,与世界主要国家的差距是很大的;我国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每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口达两千多万,且今后每年的就业人数还会增加。机械自动化最大限度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劳动力的过剩和分工的转移就是一个现实问题。
四、我国机械自动化发展之路探索
(一)结合生产实际发展机械自动化技术
先进制造技术的全部真谛在于应用。发展机械自动化技术,应以企业的生产和技术发展的实际需要及具体条件为导向。只有对合适的产品采用与之相适应的自动化方式进行生产,才能收到良好的技术经济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我国发展机械自动化技术,应结合实际,注重实用,即对国民经济产生实际效益。那种盲目搞自动化、搞自动线的做法,全年生产任务只需1~2个月就完成的低负荷率生产也要搞的倾向应当纠正,对国民经济不产生显著促进、效率低下的要缓搞。我们要的是效益,而不单纯是速度。国产造型生产线因产品质量差、可靠性低、实用性差,开工率一般仅在50%~60%。而能在生产中长期服役的主力生产线很少,像第一汽车制造厂的01线、第二汽车制造厂的BMD线等具有全年开工业绩的线更是凤毛麟角。这种现象不属偶然或局部,而是带有普遍性。据调查,我国引进的弧焊机器人,完全正常运转、充分发挥效益的只占1/3;另外1/3处于负荷不满或不能完全正常运转状态;还有1/3不能正常使用,直接影响了用户使用更多机器人的信心。
(二)发展投资少、见效快的低成本自动化技术
发展低成本自动化技术,潜力大,前景广,投资省,见效快,提高自动化程度,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经济效果,适合我国现阶段的发展需要和国情。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提出的精节生产LP模式,就是以最小的投入,取得最大的产出的具体表现。日本丰田公司采用适时生产JIT、全面质量管理TQC和成组技术GT、弹性作业人数和尊重人性为支柱的精节生产方式,使自动化程度不高的工厂取得了良好的效益。芬兰NOKOA Data机工厂的组装车间内拥有一条能制造286、386和486微机的灵活生产线,它并不完全由自动化设备组成,中间穿插着借助计算机指导的人工参与,将高新技术与原有工艺基础巧妙灵活地结合在一起,从而使这 页8 共 页6 第
种生产线的造价较低,同时却具有柔性制造系统的性能。实际上精节生产本身就意味着从国情和企业实际情况出发,借鉴国外发展机械制造业低成本自动化技术的经验是有益的。我国机械制造业各企业有大量的通用设备,在发展现代机械自动化技术时,若以原有的设备为主,合理调整机床布局,添加少量的数控设备,引入CAD/CAM技术,就能充分发挥计算机自动化管理的优势和人的创造性,共同构成一个以人为中心、以信息自动化为先导、树立自主的单元化生产系统,为我国机械制造业自动化技术发展应用提供了一条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符合我国国情的机械自动化技术发展应用新途径。
(三)注重配套发展机械自动化技术
现代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就是在控制理论的指导下,对生产的物流和人的作用进行综合的研究,涉及到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自动控制理论和计算机技术等。发展机械自动化技术,必须主要地关注电子学、电子计算机技术、零件检测和机床装料自动化,广泛采用程序数控机床,以及研制高效的和可靠的自动化生产线、计算机应用于生产的信息系统和自动化控制系统等。发展应用机械自动化技术,要扎扎实实地抓好自动化技术应用项目的基础工作和从实际出发的推广应用工作,既要发展主机,也要配套发展自动化元件及控制系统。可编程控制器、微处理机、各种传感器、新型刀具、控制系统及系统软件、电子计算机等,这些都将是今后机械自动化的主要技术基础。
制造技术不仅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国际间科技竞争的重点。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制造技术是我们的薄弱环节。只有跟上发展先进制造技术的世界潮流,将其放在战略优先地位,并以足够的力度予以实施,才能尽快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总之,在我国研究和发展先进制造技术势在必行。
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和发明是知识经济的灵魂。我们青年一代,有能力,也有责任振兴我国的机械制造业,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也为自己的人生交一份完满的答卷。
参考文献:
1 杨建伟 试析当今机械技术的发展现状
2 张伟津 浅论自动化技术及其在我国的发展
3 冯立升 关于中国机械工程技术研究的若干问题
4 马晓春 我国现代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
5 J. Needham Science and Civilization in China
6 Mechanical Engineering
页8 共 页7 第
页8 共 页8 第
【篇三】机械工程实践对文化的影响
旅游对文化的影响
姓名:李哲
系别:艺术系
学号:0930170312
旅游对文化的影响
我国对旅游的社会文化影响研究比较早的是徐崇云和顾铮在1984年发表的《旅游对社会文化影响初探》·作者从直感上判断“旅游对社会文化既有积极影响又有消极影响”。之后一段时间我国学者更多的是进行旅游经济影响方面的研究。20世纪90年代末期后,旅游社会文化影响研究才有了更加专门和深入的分析。本文通过对由“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的相关文献的梳理,归纳出国内学者在这方面的研究内容主要为以下几个方面: 1 旅游对目的地居民的影响 当地居民是旅游目的地文化的载体,扮演着当地文化的继承者、保护者和传播者的角色。旅游者以其自身的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介入旅游接待地社会中,引起目的地居民的思想变化,从而产生各种影响。王妙(1999)等认为旅游接待地的居民向旅游者的模仿最直接、最明显的表现在日常生活的言行当中,这种模仿既包括动态的如言语、表情、手势等,也包括静态的如衣着、仪表等。同时指出这种示范效应不仅反映在当地居民,在旅游企业的从业人员身上也有明显反映,尤其是涉外酒店的员工。郑本法(1999)认为旅游使接待地居民的经济观念越来越强烈,经济上的计算成为人们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标尺。刘丹青(2000)分析了旅游地居民文化心理生成及其差异性的几个基本因索,揭示了旅游地特别是新开发的初期旅游地居民文化心理的若干外在表现形式及其变化。李星明(2002)认为旅游者的自由和物质上的优越感,会导致接待地居民尤其是年轻人模仿游客的消费方式和行为。而老一代居民虽不同程度地受到外国生活方式的影响,但仍保持着祖先们传下来的生活习惯。李祝舜等(2003)通过研究欠发达旅游接待地的社会文化变迁过程指出,旅游者的示范效应在引起当地居民心理发生变化之后,通过社会化过程可以转化为社会心理。 2 旅游对目的地社会结构的影响 旅游业的发展使得当地的社会结构不可避免地发生着改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当地妇女的社会角色的转变。郑本法(1999)认为旅游业为当地妇女创造了就业机会,改变了她们原有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但是有些妇女却变成了吸引旅游客源的赚钱机器,其社会地位反倒比过去更低。而那些社会角色得到转变的妇女,其家庭婚姻状况及人际关系会发生变化。周霄(2003)认为当地妇女抓住旅游开发带来的就业机会,在当地的旅游服务业中占据了大量岗位,提高了她们在家庭经济中的地位。 (2)社会阶层的改变。周宵(2003)认为旅游活动的开展使接待地的社会组织基础发生改变,社会分层扩大。许多人的社会地位产生巨大变动,由此产生了一个新兴的社会阶层——中产阶级,他们逐渐成为与传统地方精英相制衡的社会控制力量。田敏(2003)指出由于难以平衡旅游收入方面的差别以及诸多条件对各方参与旅游的限制,可能会造成区域性社会结构的严重分化,加速旅游地贫富悬殊的进程。 (3)移民问题。刘赵平(1998)认为旅游的开发不但帮助社区留住了将要迁移的人员,而且将那些寻求工作与发展机会的外来人也吸引进来,这在某种程度上加速了那些处于边远地带的旅游接待地的城市化进程。王宪礼(1999)等学者对长白山生物圈保护区进行了调查研究,分析了旅游活动对移民率的影响。张干(2000)等人分析了重庆市旅游业发展对库区移民安置的影响,提出旅游带动开发性移民的思路。 3 旅游对目的地文化的影响 旅游从本质上看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活动,是一种满足旅游者深层精神需要的社会文化现象,是文化消费和文化创造的统一。它在促进当地文化的进步与创新的同时,不可避免又会给当地文化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 3、1 犯罪问题 一些学者认为,旅游业的发展致使旅游目的地居民的道德水平下降,甚至出现卖淫、赌博等犯罪现象,犯罪率上升。保继刚(1999)则认为在现代旅游产生之前。犯罪、赌博、卖淫等现象早已存在,这些社会不良道德问题并非是发展旅游导致的必然结果。但是旅游接待地的价值标准和道德确实发生了变化,引起社会道德标准的下降。全华(1994)对武陵源自然风景开发区的道德退化问题进行了介绍,并指出了自然风景区内的犯罪类型。黄建军(2000)系统分析了昆明旅游犯罪的类型、侵害对象、空间特征及诱发旅游犯罪的条件和因素。而李经龙(2003)等认为旅游地的社会道德感虽然下降了,但却很少有威胁本地居民自身安全的行为发生。 3、2 文化变迁 李蕾蕾(2000)从传播学的角度人手,系统地分析了旅游作为一种跨文化传播的方式对旅游接待地地方文化认同的各种影响。陈延超、马建钊(2001)就旅游业对三亚回族传统文化的影响进行了调查研究,并指出传统文化既不会全部保留,也不会全部消失。能够适合现代需求的传统文化特质将得到传承和发展,而那些不适应民族发展的文化特质将会改造或减弱甚至消失。张晓萍(2002)认为旅游对文化的影响也要辩证的看待,不能简单地用对与错、好与坏来形容旅游业给文化带来的变革,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并不意味着传统文化不能改变的观点。宗晓莲(2002)运用人类学中的文化再生产理论,进行了旅游开发背景下的民族文化变迁的研究。田敏(2003)就旅游对民族社区的文化变迁所产生的影响及其关系进行了归纳和辩证分析。张波(2004)侧重分析了旅游对目的地文化的积极影响,他认为旅游能够促进地方文化的再构建、加大当地对外开放的力度、强化接待地的民族认同意识。郭山(2007)提出民族传统文化的变迁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的历史过程,传统文化得以传承的前提条件取决于其在当下的“有用性”。
3 对民俗风情的影响 目前学术界就旅游对民俗风情所造成的影响,大多数人倾向于将其定位在消极影响方面。郑向敏(1996)认为旅游的发展将导致民俗风情的同化和庸俗化。并提出消除各种消极影响的发展对策。胡绍林(1999)等人对张家界民俗旅游发展中的民俗风情粗糙低俗的现象进行了剖析,并提出规范发展民俗旅游的对策。马晓京(2002)则认为将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商品化视为旅游对民族文化的消极影响过于片面,指出在商品经济还非常落后的民族地区,旅游对接待地民俗风情的影响,其积极影响远远大于消极影响,积极影响主要有树立现代商品经济意识;增强民族自信,实现民族文化的良性变迁;加速民族文化的世界化进程等方面。于岚(2003)对旅游的真实性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认为在研究民俗旅游产品的真实性问题时,应侧重于真实性的体验而不是本体意义上的真实。潘秋玲等(2006)以西安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旅游开发对当地饮食、节庆和娱乐民俗文化产生的影响效应。徐乐娜(2007)认为广西文化旅游的开展对当地壮族民歌在现代社会中的转型有着很大的影响。 4 有关旅游对目的地的社会文化影响的案例研究 刘振礼(1992)对河北野三坡国家重点风景区进行了有关旅游对接待地社会文化影响的问卷调查。刘赵平(1998)再次对野三坡地区进行了跟踪调查,在与刘振礼的调研结果进行比较的基础上,研究旅游深入发展对接待地社会文化的影响机制和实际状况。李凡、金忠民(2002)在对皖南的西递、宏村和南屏三个古村落居民调查的基础上,对比分析了发展旅游业对三个村落的社会面貌、消费水平、传统文化、娱乐活动、社会治安等方面产生的影响程度。张文(2003)对近30年阳朔旅游的发展对该地区的社会文化影响进行了研究,并将阳朔的旅游影响与世界著名旅游接待地印度尼西亚的巴厘岛和美国阿拉斯加的旅游发展进行了初步的比较。刘迎华等(2006)选择广东海陵岛闸坡镇和海陵镇两镇,通过比较研究来探讨旅游业发展对于其社会文化的影响。研究发现旅游比较成熟的闸坡镇的社会文化环境在旅游业发展的冲击下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迁。海陵镇由于较少涉足旅游业,还没有对当地社会文化产生太大的影响。李林(2006)对被喻为“中国汉族民歌第一村,,的湖北吕家河村进行了实地调查研究,分析了吕家河村由于外来文化、游客等的进入及当地旅游业的初步发展,对本社区传统文化产生的系列影响。
对于旅游对目的地产生的社会文化影响,国内学者们投入了极大的研究热情,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有了大量的实证研究和一定的规律总结。旅游一方面促进目的地社会文化发展和创新,另一方面又会给目的地带来许多负效应。并且,这两种作用通常相互交织、相互转化,积极影响可能会转化为消极影响,不利因素如加以有效控制也可以变为有利因素。这就需要我们加强对旅游社会文化影响的研究,通过深入、细致的调研和先进、创新的研究方法,加强不同旅游目的地的比较研究,以及旅游目的地不同发展阶段的影响研究,总结旅游对目的地社会文化影响的一般规律和模式,建立完善的理论体系,以期为旅游地的发展战略选择提供理论参考和依据。而旅游目的地经营管理者必须确立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在旅游规划阶段就融入社会文化发展目标,在旅游发展过程中把握一定的“度”,使旅游的负效应得到有效控制。转贴于 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
【篇四】机械工程实践对文化的影响
我对机械工程的认识通过对于机械工程概论这么课程的学习,我对与机械工程也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机械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基本要素之一,是人类物质文明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机械的发明是人类区别其他动物的一项主要标志,机械技术在整个技术体系中占有基础和核心地位。机械技术与人类社会的历史一样是源远流长,它对人类社会生产和经济的发展起着及其重要的作用,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中国的机械工程技术不但历史悠久,而且成就十分辉煌,不仅对中国的物质文化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而且对世界技术文明的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机械工业是为国民经济提供技术装备和为人民生活提供耐用消费品的装备产业。国民经济各部门生产技术的进步和经济效益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所采用机械装备的性能和质量,机械工业的技术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水平和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制造是一个输入输出系统,其输入是生产要素,输出是具有离散特征的产品。这是“广义”制造的概念。按照这样的理解,制造应包括从市场分析、经营决策、工程设计、加工装配、质量控制、销售运输直至售后服务的全过程。通常机械制造及制造过程被理解为从原材料的准备、运输和保存,生产的准备,毛坯的制造,毛坯半成品经加工、热处理成为零件,零件、部件经装配后形成最终产品的具体操作过程,包括毛坯制作、零件加工、检验、装配试验、调试、喷漆、包装运输等,这是“狭义”制造的概念,按照这种理解方式,制造过程主要考虑企业内部生产过程中的物质流,而较少涉及生产过程中的信息流。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制造技术不断发展。从人类使用天然工具到制造工具,从简单的手工制造到简易机床的出现,人们一直为搜寻更有效更迅捷的制造技术而努力。机械制造技术是研究产品设计、生产、加工制造、销售使用、维修服务乃至回收再生的整个过程的工程学科,是以提高质量、效益、竞争力为目标,包含物质流、信息流和能量流的完整的系统工程。
机械工程学是以机构和机器为基本对象的科学,各类和各种不同机械均属机械工程技术的范畴。机械的种类繁多,可根据部分机械在某些方面的类同特性或特征化分类别。如希罗将简单机械分为五类:轮与轴,杠杆,滑车,尖劈,螺旋。按马克思对机器系统的分类,机械可分为发动机、传动机构和工作机。刘仙洲在《中国机械工程发明史(第一编)》中将机械分为七类,即:简单机械、发动机或原动机、工作机、传动机、仪表、仅用发动机原理的机械、发电机与电动机。
第1页共7页
按机械的使用功能则可分为动力机械、物料搬运机械、粉碎机械等;按服务的产业可分为农业机械、矿山机械、纺织机械、运输机械和化工机械等;按工作原理又可分为热力机械、流体机械、往复机械和仿生机械等。
从动态观点看,机械工程又是一个技术过程。它包含了人类的主要技术活动:(1)发明与革新;(2)设计与测试;(3)制造(加工与制作)(4)使用与维修。因此各种机械的发明、设计、加工与制造以及使用与维修均属机械工程技术的范畴。发明和设计包含了更多的智力因素和思想与知识内涵。制造和使用则包含了更多的体力因素和经验与实践的内容。机械加工与制作的对象以及加工制作过程无疑属于机械工程技术的基本内容,因此,某些通过机械加工获得的技术产品,尽管不能看作是机构和机器,也常常被认为属于机械工程的范畴。
机械制造业是否已成为“夕阳工业”答案是完全否定的。历史证明,哪个国家忽视机械制造业的发展,都必然影响其国民经济的发展,受到历史的惩罚。美国在“二战”后,机械制造业是世界最先进的,工业产品大量出口成为工业的霸主。但是,70年代以后,美国忽视了机械制造业的提高与发展,工业生产走下坡路,不仅出口锐减,而且还需大量进口国外工业产品。例如汽车工业,美国过去是汽车出口国,但1987年进口汽车在美国销售量达到31%;1967~1987年的20年间,汽车贸易逆差达600亿美元。微电子工业是美国创造的,但到1987年,美国的半导体生产只占世界总产量的40%,某些重要的集成电路,日本产品已占世界市场的75%。电视机、录像机等家用电器也是美国先发展的,但现在美国市场都被日本等国外产品所占领。
美国关于工业竞争的总统委员会的报告中,检讨“美国在重要而又高速增长的技术市场中失利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没有把自己的技术应用到制造业上”。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的16位教授对美国工业的衰退问题进行了系统调查研究,写成《美国制造业的衰退及对策——夺回生产优势》(美国1990年十大畅销书之一),指出必须重视发展机械制造工业。最近美国、日本、德国等工业发达国家都把发展先进制造技术列为工业、科技的重点发展技术。由于近年来美国对机械工业的重视,汽车、机床、微电子工业等又获得较大发展。
美国知识经济的发展应该说是走在世界各国的前面,但由于已接受历史教训,美国在目前知识经济条件下,仍然十分重视对传统制造业的调整和改造,积极发展先进制造技术。其实,正如工业革命到来并未导致农业的消亡一样,知识经济的兴起也决不会导致工业(包括制造业)的消失,而是对传统工业或制造业进行更加合理地调整和改造,使之成为高、新技术产业,以适应知识经济的形势和需要。80年代中期以来,以CI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为标志的综合生产自动化,日渐成为制造工业的热点。CIMS是在自动化技术、信息
第2页共7页
技术、现代管理技术以及制造技术的基础上,通过计算机网络及其数据库技术,将制造企业全部生产活动有关的信息集成起来,并适应多品种、中小批量生产的总体高效率、高柔性的制造系统。CIMS是一种管理企业及生产的新的哲理,是在新的生产组织原理和概念指导下形成的一种新型生产模式,是从系统工程的整体优化观点出发,通盘考虑市场需求、企业经营目标、技术支撑条件和人的因素,以达到全局性的优化目的。在目前知识经济条件下,CIMS已成为现代制造业的典型代表,许多发达国家以此作为本国制造业的发展战略。
在欧美各国和日本的各项高技术发展计划中,CIMS都是优先发展的关键项目之一,它必将成为21世纪占主导地位的新型生产方式。现代机械制造业发展趋势鉴于剧烈的市场竞争和发展尖端国防工业的急需,对提高加工生产技术提出了迫切的要求。因此,现在世界各国都把发展先进制造技术放在发展国民经济中的极重要的位置,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这方面的开发研究和生产技术的更新发展。在知识经济时代,仍然不可忽视机械制造业的发展,而应在知识经济条件下,对传统工业或制造业进行调整和改造,形成现代先进制造技术,以适应知识经济的形势和需要。
经过50多年的发展,机械工业已经成为我国工业中具有相当规模和一定技术基础的最大产业之一。2008年我国机械工业总产值达90740亿元,其中工业增加值超过2.2万亿元。2008年重要机械产品产量再创历史新高。在列入快报统计的109种主要产品中,创历史新高的有75种,占全部品种的68.8%。其中,大中型拖拉机产量超21万台,同比增长12.8%;发电设备产量超过1.3亿千瓦,再创历史新高;汽车全年累计生产934.55万辆,销售938.05万辆,分别增长5.14%和6.70%。2008年我国机械产品进出口总值达4373亿美元,同比增长20.91%;其中出口2425亿美元,增长25.7%,外贸顺差477亿美元,比上年净增235亿美元,增长97.46%。2008年我国机械产品自给率已超过80%,对全国工业产值、利润增长的贡献率分别达18.49%和63.93%,对全国外贸出口增长的贡献率达23.55%,较好地发挥了支柱产业的作用,为国民经济发展和建设做出了应有贡献。
尽管机械工业的综合技术水平近几年有了大幅度提高,但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着阶段性的差距。主要问题在于:
1.科技进步对机械工业增长的贡献率目前仅为34%,先进国家高达70%以上。2.产品设计技术、制造工艺及装备、制造过程自动化技术、管理技术落后,是制约机械产品水平的主要因素。
3.机械产品技术水平不高,达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际先进水平的仅占18%,达到80年代中期国际水平的占27%,其余产品均在80年代以前的水平线上。
第3页共7页
从总体上看,机械工业技术开发能力和技术基础薄弱,发展后劲不足;技术来源主要依靠引进国外技术,对国外技术的依存度较高,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仍停留在掌握已有技术和提高国产化率上,没有上升到形成产品自主开发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的高度。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产品的要求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要满足人们越来越高的要求,就必须采用先进的机械制造技术。
一、先进制造技术的特点(一)是面向21世纪的技术
先进制造技术是制造技术的最新发展阶段,是由传统的制造技术发展起来的,既保持了过去制造技术中的有效要素,又要不断吸收各种高新技术成果,并渗透到产品生产的所有领域及其全部过程。先进制造技术与现代高新技术相结合而产生了一个完整的技术群,它是具有明确范畴的新的技术领域,是面向21世纪的技术。
(二)是面向工业应用的技术
先进制造技术并不限于制造过程本身,它涉及到产品从市场调研、产品开发及工艺设计、生产准备、加工制造、售后服务等产品寿命周期的所有内容,并将它们结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先进制造技术的应用特别注意产生最好的实际效果,其目标是为了提高企业竞争和促进国家经济和综合实力的增长。目的是要提高制造业的综合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是驾驭生产过程的系统工程
先进制造技术特别强调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传感技术、自动化技术、新材料技术和现代系统管理技术在产品设计、制造和生产组织管理、销售及售后服务等方面的应用。它要不断吸收各种高新技术成果与传统制造技术相结合,使制造技术成为能驾驭生产过程的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系统工程。
(四)是面向全球竞争的技术
20世纪80年代以来,市场的全球化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发达国家通过金融、经济、科技手段争夺市场,倾销产品,输出资本。随着全球市场的形成,使得市场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先进制造技术正是为适应这种激烈的市场竞争而出现的。因此,一个国家的先进制造技术,它的主体应该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应能支持该国制造业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五)是市场竞争三要素的统一
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产品的技术相对比较简单,一个新产品上市,很快就会有相同功能的产品跟着上市。因此,市场竞争的核心是如何提高生产率。到了20世纪80年代以后,制造业要赢得市场竞争的主要矛盾已经从提高劳动生产率转变为以时间为核心的时间、
第4页共7页
成本和质量的三要素的矛盾。先进制造技术把这三个矛盾有机结合起来,使三者达到了统一。
二、我国先进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
(一)全球化。一方面由于国际和国内市场上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例如在机械制造业中,国内外已有不少企业,甚至是知名度很高的企业,在这种无情的竞争中纷纷落败,有的倒闭,有的被兼并。不少暂时还在国内市场上占有份额的企业,不得不扩展新的市场;另一方面,网络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了企业向着既竞争又合作的方向发展,这种发展进一步激化了国际间市场的竞争。这两个原因的相互作用,已成为全球化制造业发展的动力,全球化制造的第一个技术基础是网络化,网络通讯技术使制造的全球化得以实现
(二)网络化。网络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给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活动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产品设计、物料选择、零件制造、市场开拓与产品销售都可以异地或跨越国界进行。此外,网络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加速技术信息的交流、加强产品开发的合作和经营管理的学习,推动了企业向着既竞争又合作的方向发展。
(三)虚拟化。制造过程中的虚拟技术是指面向产品生产过程的模拟和检验。检验产品的可加工性、加工方法和工艺的合理性,以优化产品的制造工艺、保证产品质量、生产周期和最低成本为目标,进行生产过程计划、组织管理、车间调度、供应链及物流设计的建模和仿真。虚拟化的核心是计算机仿真,通过仿真软件来模拟真实系统,以保证产品设计和产品工艺的合理性,保证产品制造的成功和生产周期,发现设计、生产中不可避免的缺陷和错误。
(四)自动化。自动化是一个动态概念,目前它的研究主要表现在制造系统中的集成技术和系统技术、人机一体化制造系统、制造单元技术、制造过程的计划和调度、柔性制造技术和适应现化生产模式的制造环境等方面。制造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趋势是制造全球化、制造敏捷化、制造网络化、制造虚拟化、制造智能化和制造绿色化。
(五)绿色化。绿色制造则通过绿色生产过程、绿色设计、绿色材料、绿色设备、绿色工艺、绿色包装、绿色管理等生产出绿色产品,产品使用完以后再通过绿色处理后加以回收利用。采用绿色制造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制造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同时使原材料和能源的利用效率达到最高。
三、我国机械自动化的现状
机械自动化技术从上个世纪20年代开始发展应用以来,已经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特别是近年来计算机的高度集成化,开始采用了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大大加快了机械自动化的发展,但我国仍处于初级操作阶段的自动化。目前,世界各国的机械自动化水准除少数工业发达国家的某些生产部门外,大多数还处于操作阶段的自动化。我国也不例外,我国的产业
第5页共7页
结构层次低。我国机械制造业目前有11.4万个企业,发展很不平衡,有大量落后于现代水准的产业,大部分企业还比较落后,手工劳动占有相当的比重,我国能独立开发现代机械自动化技术的企业可以说没有;我国机械制造业企业中自动化装备少、水准低,不仅在数量上同世界先进国家有较大差距,而且在品种上、质量上、使用上,同世界先进水准也存在阶段性差距。实现我国机械自动化技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循序渐进,不断努力,创造条件,向自动化的高级理想阶段迈进。当前,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财力、生产力水准、国民素质等,与世界主要国家的差距是很大的;我国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每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口达两千多万,且今后每年的就业人数还会增加。机械自动化最大限度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劳动力的过剩和分工的转移就是一个现实问题。
四、我国机械自动化发展之路探索(一)结合生产实际发展机械自动化技术
先进制造技术的全部真谛在于应用。发展机械自动化技术,应以企业的生产和技术发展的实际需要及具体条件为导向。只有对合适的产品采用与之相适应的自动化方式进行生产,才能收到良好的技术经济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我国发展机械自动化技术,应结合实际,注重实用,即对国民经济产生实际效益。那种盲目搞自动化、搞自动线的做法,全年生产任务只需1~2个月就完成的低负荷率生产也要搞的倾向应当纠正,对国民经济不产生显著促进、效率低下的要缓搞。我们要的是效益,而不单纯是速度。国产造型生产线因产品质量差、可靠性低、实用性差,开工率一般仅在50%~60%。而能在生产中长期服役的主力生产线很少,像第一汽车制造厂的01线、第二汽车制造厂的BMD线等具有全年开工业绩的线更是凤毛麟角。这种现象不属偶然或局部,而是带有普遍性。据调查,我国引进的弧焊机器人,完全正常运转、充分发挥效益的只占1/3;另外1/3处于负荷不满或不能完全正常运转状态;还有1/3不能正常使用,直接影响了用户使用更多机器人的信心。
(二)发展投资少、见效快的低成本自动化技术
发展低成本自动化技术,潜力大,前景广,投资省,见效快,提高自动化程度,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经济效果,适合我国现阶段的发展需要和国情。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提出的精节生产LP模式,就是以最小的投入,取得最大的产出的具体表现。日本丰田公司采用适时生产JIT、全面质量管理TQC和成组技术GT、弹性作业人数和尊重人性为支柱的精节生产方式,使自动化程度不高的工厂取得了良好的效益。芬兰NOKOAData机工厂的组装车间内拥有一条能制造286、386和486微机的灵活生产线,它并不完全由自动化设备组成,中间穿插着借助计算机指导的人工参与,将高新技术与原有工艺基础巧妙灵活地结合在一起,从而使这
第6页共7页
种生产线的造价较低,同时却具有柔性制造系统的性能。实际上精节生产本身就意味着从国情和企业实际情况出发,借鉴国外发展机械制造业低成本自动化技术的经验是有益的。我国机械制造业各企业有大量的通用设备,在发展现代机械自动化技术时,若以原有的设备为主,合理调整机床布局,添加少量的数控设备,引入CAD/CAM技术,就能充分发挥计算机自动化管理的优势和人的创造性,共同构成一个以人为中心、以信息自动化为先导、树立自主的单元化生产系统,为我国机械制造业自动化技术发展应用提供了一条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符合我国国情的机械自动化技术发展应用新途径。
(三)注重配套发展机械自动化技术
现代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就是在控制理论的指导下,对生产的物流和人的作用进行综合的研究,涉及到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自动控制理论和计算机技术等。发展机械自动化技术,必须主要地关注电子学、电子计算机技术、零件检测和机床装料自动化,广泛采用程序数控机床,以及研制高效的和可靠的自动化生产线、计算机应用于生产的信息系统和自动化控制系统等。发展应用机械自动化技术,要扎扎实实地抓好自动化技术应用项目的基础工作和从实际出发的推广应用工作,既要发展主机,也要配套发展自动化元件及控制系统。可编程控制器、微处理机、各种传感器、新型刀具、控制系统及系统软件、电子计算机等,这些都将是今后机械自动化的主要技术基础。
制造技术不仅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国际间科技竞争的重点。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制造技术是我们的薄弱环节。只有跟上发展先进制造技术的世界潮流,将其放在战略优先地位,并以足够的力度予以实施,才能尽快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总之,在我国研究和发展先进制造技术势在必行。
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和发明是知识经济的灵魂。我们青年一代,有能力,也有责任振兴我国的机械制造业,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也为自己的人生交一份完满的答卷。
第7页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