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家校协同育人的想法范文(通用5篇)

时间:2022-05-20 16:15:03 来源:网友投稿

想法,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xiǎng fǎ,xiǎng fǎ,是指考虑办法,设法;意见,看法;有时又表示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语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六回,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家校协同育人的想法5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家校协同育人的想法5篇

第一篇: 家校协同育人的想法

“校企双主体”协同育人模式研究

  摘要:协同创新是推进高校内涵式发展,提升创新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方式。在高职教育协同创新体系中,协同育人是其中的核心概念。以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校企双主体”育人的协同创新模式为例,介绍该校在办学体制机制、人才培养载体、教师团队建设等方面的具体做法,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校企双主体;协同创新;协同育人

  一、协同创新理论及相关背景

  (一)协同创新的相关理论

  1.协同创新

  协同创新是协同学理论在科技创新领域的扩散和应用,是将不同的创新要素建构成为一个动态运行的生存系统,各个要素之间建立资源共享和优化配置,最终产生创新领域的协同效应。一般意义上的协同创新是指,在政府、学校、企业、科研院所、中介机构、消费者之间所建立的以人才培养和使用、科技研发和知识增值为目标的资源整合模式。

  2.协同育人

  协同育人是协同创新概念体系中的核心概念之一。在政府主导作用下,学校、企业、行业、中介机构、科研机构之间的协同创新有两个方面的目的,一是人才培养和使用,二是科技研发和知识增值,这两个方面的目的紧密联系,不能割裂,如果割裂开来,系统各要素就难以有效互动并产生协同效应。对于高校来说,人才培养必须是开放性的,这就必然涉及到与相关资源构建人才培养共同体的问题。如果高校把育人局限于校园内的教育教学活动,就不可能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协同创新是协同育人的基础概念,涵盖了协同育人;协同育人是学校作为系统整合的主动方,把人才培养作为核心目的的协同创新模式。协同育人与协同创新的本质追求一致,都是通过追求协同体的整体最优化来实现各个协同要素的最优发展。

  (二)协同创新的相关背景

  2011年4月24日,胡锦涛***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提出“我国高校特别是研究型大学要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积极推动协同创新”,首次在我国提出高等教育协同创新的理念。2012年3月,教育部、财政部联合颁发《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明确指出通过大力推进协同创新,鼓励高等学校同科研机构、行业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建立战略联盟,促进资源共享;要充分发挥高等学校多学科、多功能的优势,积极联合国内外创新力量,有效整合创新资源,构建协同创新的新模式与新机制,形成有利于协同创新的文化氛围。自此,高校协同创新、校企协同创新等得以全面展开。

第二篇: 家校协同育人的想法

家校协同教育案例


———————————————————————————————— 作者:

———————————————————————————————— 日期:

              编号   

题目: “让我们共同商讨…”

---------家校协同教育案例

单位名称:石景山五里坨小学

作者:  刘艳春

          编号

题目: “让我们共同商讨…”

  ---------家校协同教育案例

内容摘要:我刚接班时就发现了与众不同的学生小A,我发现小A在和别人发生矛盾时总是不顾别人的感受大声嚷嚷,在分析问题原因时,他总认为自己满有道理,在老师和同学意见一致时,他还依然故我,从不听取他人的意见。一次突发事件使我找到了突破口。

在与他父亲的交流中发现家庭教育的不当是导致小A出现了问题。他父亲同意和老师密切配合促使孩子的转变,此后,针对小A的问题,我多次与他父亲联系,建立了联系表,我们针对孩子的问题经过了多次交流商讨,通过这段时间的矫正,小A的表现有了很大变化。

在每次联系中,我总是遵循了几个原则。

关键字:交流  联系 商讨

初当四年级一班的班主任,我刚接班时就发现了与众不同的学生小A,在班内讲话时,别的学生都在认真的听,面对新的老师充满期待,只有小A满不在乎,时不时当我的面还嘟囔两句,第一个月按部就班,我几乎没有对班上以前安排做任何改变,但是在每天的晨检时间,都要倾听学生的发言,学生提出了问题,我也让学生自己商量解决问题的办法,在这期间我渐渐发现了解了每个学生的特点,并在指导解决问题时树立正确的是非观,还引导学生建立新的班规。当然从中也发现了很多问题。

我发现小A在和别人发生矛盾时总是不顾别人的感受大声嚷嚷,在分析问题原因时,他总认为自己满有道理,在老师和同学意见一致时,他还依然故我,从不听取他人的意见,在课堂中也总是随便讲话,不举手,想说就说,但他头脑灵活,遇到问题爱思考有自己的想法。经了解他是借读生。三年级才从外地转到我们学校读书,他父母做小生意,从小在老家上学,他妈妈我接触过一回,那是开学时因为和后勤老师发生一些小矛盾,他妈妈在楼道里骂骂咧咧,素质不高。他父亲一直没有机会接触。面对他的蛮横无理而又激烈的表现,我总是引导一些会讲道理的同学发言,可是面对同学们的发言小A总是找出各种借口不同意,到最后找不到理由时便连哭带嚷毫不认错。为了避免进一步激化矛盾,我总是事后再找他,而他每次在办公室时又像换了一个人一样承认错误,可是下次照样犯错,丝毫没有任何改变。

在小A几次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大叫大嚷时,我发现有一些孩子沉默不语,还有一些孩子眉飞色舞并且在偷偷观察我的态度,我清楚这些孩子在观察我,看看我这位新班主任怎样处理问题。怎麽办呢?如果放任小A这种行为置之不理,那么必然有些孩子会仿效,影响恶劣。可是改变他又该从何入手呢?一次突发事件使我找到了突破口。

学校主任到各班统计学校IC卡丢失情况,当时我看到小A举了手说自己的卡丢了。过了几天补办的卡到了,要求每个补办的学生交15元钱领卡,当我转告小A时,他立刻大声叫嚷:“我不交钱。”我问他“为什么不交钱呢?你说一说不交钱的理由吧?”“我没理由,这钱我就是不交.”最后他还哭嚷了起来。放学后,我把他留了下来,他还是不说话,最后我对他说:“卡已经做好了,钱不交不可能,这样吧,这钱我先替你交上,回家告诉父母这件事,如果你父母同意你的做法,不交钱也可以,这样你同意吗?”他点点头同意了。

第二天早自习,他主动把钱交给了我。我忙问他:“你想通了?”他不说话。“谁给你的钱?你家长说什么了?”“我爸爸给我的钱,他没说什么。”他的“消极抵抗”更增强了我进一步解决问题的决心。

晚上,我给他的家长打了一个电话,他父亲接的电话,在交流中说起小A的种种表现,最后我说:“他在课堂中的表现反映出他头脑很灵活,遇到问题爱思考有自己的想法,但就是表达的方式欠妥,不举手,想说就说,同学对他有意见,最主要的是常常不听取他人的意见,没理也不认错。情绪还特别容易激动。是我处理的方式不妥当,还是其他什么原因呢?”他父亲连连说:“老师您费心了,我家孩子从小由孩子的姥姥姥爷带大。让老人惯的脾气比较大,我们夫妻俩天天起早摸黑做小生意,没时间管他,我也发现孩子毛病很多,像您所说的,可我家孩子还特别会讲理,犯了错还振振有词,说起理来比我还能说。到最后也死不认错,他妈还护着他,有时气得我就‘修理’他。”  奥,看来从小就备受宠爱说一不二的小A在在与父亲的“交锋”中早就是“常胜将军”了,怪不得他总是振振有词,无理搅三分。在家中他还可能还会有妈妈或姥姥这些支持者,所以他在交流中  只说不听,直到挨了拳头才不说话了。这主要是家中教育者的观点的不一致导致他的这种表现。可是现在家校教育的步调也是不一致呀!想到这些,在以后的交流中我和他父亲共同商讨了以下几条原则:1、有问题及时与老师联系。老师和家长共同商讨解决问题的办法2、教育孩子,要与家庭中其他人达成共识,或要在单独的一个环境中3、发生矛盾时要形成有理说理,沒理接受的一个规矩。最后这点我们同小A 进行了交流,在交流中我们重点说明了这种行为方式的危害,有意识地讲一些有关骄横而贻误终身的事例。明确了认识。当然小A这种行为改变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我最后希望小A的父亲按照以上几条原则和老师密切配合促使孩子的转变,他父亲欣然接受。

此后,针对小A的问题,我多次与他父亲联系,建立了联系表,我们针对孩子的问题经过了多次交流商讨,这期间既有失败也有成功,孩子良好的观念和信念尚未完全形成,且极不稳定,随着环境、条件的变迁和教育的作用不断变化。现在小A已经上六年级,他在面对问题时已经能克制自己的能力,通过这段时间的矫正,小A的表现有了很大变化。在每次联系中,我总是遵循下面几个原则1、要使孩子明白老师与家长联系实事求的反应情况,不是告状,消除误解,避免孩子产生逆反心理。该表扬要表扬,该批评要批评。特别在孩子在转变之初,有细微改变时,更要及时表扬,鼓励孩子,树立信心。2、在和家长交流时时注意是共同探讨帮助孩子进步的办法,不是老师单方面下“指令”,老师和家长是“合作关系”,而非“上下级关系”。 遇到孩子的问题要相互交流。3、在每次联系时,重点选择有力于孩子转变的家长联系,并建立长期的联系,尽力保持教育的一贯性长效性。因为家庭教育中也因为家长的知识素养、教育理念以及教育方法上各有不同,也会有其各自局限性,这时老师应起到“过滤”作用,尽量避免种种不利的影响,选择有利面开展工作。

家庭教育是学生成长的摇篮,可为学生素质发展奠定基础。学校是小学生受教育最重要的场所,作为学生受教育的两个不同的场所,两者对学生的教育观点必须一致。比如一些学生从小生活在优越的家庭环境中,处处受到家长的偏爱与庇护,养成了高傲、自私和心胸狭窄的性格,进入学校后,更显得固执已见。听不得劝告与批评。我们不但要加以细心教育的引导,使其认识到自己的缺点,更重要的是要密切与家长的联系,家校结合,得到家长的支持与帮助,与家长建立和谐有效交流机制,是共同做好学生的工作的一个有效方法。

第三篇: 家校协同育人的想法

家校合作 协同育人
作者:陈静
来源:《教育·教学科研》2019年第01期

        2017年9月教育部发布了《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提出了“六大实施途径”,其中的“协同育人”,旨在加强家庭教育指导,构建社会共育机制,争取家庭、社会共同参与和支持学校德育工作。家校的有机结合,能促进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统一方式方法,形成合力,积极促使教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家校联合的基础则是教师,其中班主任承担着重要的角色,班主任和家长的沟通更是重中之重。本文试图从心理学家海德的态度平衡论来分析班主任和家长之间的相关关系,并提出相应的沟通措施,达成协同育人,共助孩子成长。

        德育建构,责任之重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网络和现代通讯技术手段拓展了学生的社会空间,学生自由支配的机会和可能性越来越多,无论是家长还是学校,对学生的可控信息在其全部信息中的比重在下降,这对学校教育构成了极其严峻的挑战,学校与家长协同实现有效沟通,加强合作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需要和迫切。

        学校教育只有取得家庭教育的配合、支持,才能保证良好的教学绩效。现代教育科学一致认同: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方向是否一致,决定着教育的成败。学校教育要实现促进学生“和谐全面的发展”,离不开“两个教育者”——学校和家庭的密切联系和协调一致的配合。“学校和家庭,不仅要一致行动,要向学生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始终从同样的原则出发,无论在教育的目的上、过程上还是手段上,都不要發生分歧。”还有,教育理念的发展变化,人们越来越意识到教育是一个系统整体,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在这个整体中相互依赖、相互作用,分别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作为学校教育的主体角色,班主任如何与家长取得有效沟通,已不仅仅是学校问题,更是一个亟需解决的社会问题。

        态度平衡,理解沟通

        心理学家海德(F·Heider)提出了改变态度的“平衡理论”,又被称为“P-O-X”理论,P与O各代表一个人,X是第三者或态度对象。平衡理论假定“P-O-X”之间的平衡状态是稳定的,排斥外界的影响,不平衡状态是不稳定的,并会使个人产生心理上的紧张。这种紧张消除仅当他们之间的关系发生改变,恢复平衡状态时才竟其功。海德认为,人类普遍地有一种平衡、和谐的需要。一旦人们在认识上有了不平衡和不和谐性,就会在心理上产生紧张的焦虑,从而促使他们的认知结构向平衡和和谐的方向转化。显然,人们喜欢完美的平衡关系,而不喜欢不平衡的关系。平衡理论涉及到一个认知对象与二个态度对象之间的三角形关系,用符号P来表示认知的主体,用符号O与X表示二个态度对象。P—O—X三者的两两之间的评价是带有情绪性的,喜恶、赞成与反对。判断三角关系是平衡的,还是不平衡的,其根据为:平衡的结构必须三角形三边符号相乘为正;不平衡的结构必须三角形三边符号相乘为负。海德由此假定了8种态度状态,其中有4 种均衡状态和4种不均衡状态。

第四篇: 家校协同育人的想法

家校合作,协同育人汇报材料

曾听过一场中山市教育局德体艺科廖诚科长题为“让德育变得亲切而自然”的德育报告,有句话让我印象深刻,他说中山德育发展愿景:“让德育像呼吸一样自然,让德育与学生心灵无缝对接,让德育充满魅力和效力”。我反思,如何才能像呼吸一样自然,我能想到的第一个画面就是绿色的生态的育人理念。我们的学校是一个美丽的校园,我校绿色生态育人理念,不完全等同于绿化校园、或环保校园。绿色是安全、生态、健康、和谐、成长、发展的代名词,“环境美”、“语言美”、“行为美”、“健康美”是“绿色校园”的基本要求,以“绿色生态育人中——快乐学习、健康成长、精彩每一天”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方案,可以对师生的学习生活和道德精神的内在品质起到很好的熏陶和影响作用。

在我的班级打造中, 绿色生态育人教育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它是符合生命体发展的教育要求教师遵循学生生命成长的规律,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引导学生,使之心灵之翅自由飞翔。

班级需要树立一种精神,凝聚师生价值追求;建立一种信念,唤醒心中育人情怀;

在三年的班级管理中我首先要清楚的明白班级中的“人”,如何能够凝聚起来,形成飞翼班的价值追求,班级的3个组成部分我今天谈的是家长,如何借家长之力,唤醒班级整个家长群体的育人情怀。也就是今天的主题家校合作,协同育人。

家校合作共育为什么重要?家庭是儿童的第一所学校

人的一生,有四个最重要的场所:

第一个就是在母亲的子宫里,通过母亲来感受外部世界的变化。

第二个就是家庭。来到世界的第一声啼哭,这是人生的第一个独立宣言,这个时候他和外部世界的交流主要是通过家庭、父母来进行的;

第三个就是教室。在教室里有没有亲密的人际关系?能不能健康成长?

离开学校工作了,走进职场,这是人生的第四个场所。

家庭是人生永远离不开的一个场所,是人生最重要、最温馨的一个港湾。人生从这里出发,人生将回到这里。

儿童来说,父母是儿童最初的世界。父母是儿童人生的第一位老师,也是最长久的老师。父母影响孩子一生的发展。法国教育家福禄贝尔说过:推动摇篮的手是推动地球的手。所以家校合作是最有效的教育,它可以通过家校互动、亲子共读、父母学校、家委会等形式,强化家校共育机制,建立新型的家校合作方式,让父母更多地参与学校生活,引领父母与孩子共同成长。

调动家长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我让家长我成为“合伙人”,就是将家庭和学校这两个看似独立的系统进行有效衔接,充分发挥各种教育因素的互补作用和多渠道影响的叠加效应,形成一股责任分担而又融合的强大合力,从而实现教育时空上的完美延伸和无缝对接。让家长成为班级发展的同行者,参与到班级管理当中,用合伙人理念打造飞翼班管理中的,家校合作,协同育人的教育愿景。

如何让这种教育的力量在孩子初中求学的三年间能源源不断提供power?

生态德育是绝佳的一个途径:

一,生态德育具有生命力,

二,生态德育具有联动力,

三,生态德育具有后续力,

四,生态德育具有自生力,

在家校合作,协同育人的支持下,我在班级中大力打造绿色生态,走心教育活动,通过活动让学生和家长产生热爱班级的内驱力,以达到“共生态”的德育教育目的。

PPT呈现绿色班级活动:

“绿色”家庭基地书香家庭

“绿色”主题班队会

“绿色”班级基地--语文学科展

“绿色”家庭基地--家长学校

“绿色”社区基地--假期实践小组好书分享

“绿色”社区基地--日行一善

“绿色”家庭基地--我为家人做晚餐

“绿色”家庭基地--说走就走的旅行

“绿色”家庭基地--中西方文化

“绿色”家庭基地--好妈妈推荐大赛美食篇

“绿色”亲子活动基地—牵手在泉林

绿色生态育人是生命的教育, 它是赏识教育、创新教育和人文教育的统一体!

飞翼班的未来:

1、我们有着共同的愿景------ 给学生无限的憧憬

2、我们有着健全的组织结构------赋予每个人对集体的责任

3、我们有着有效的集体规范------让班级生活更有序

4、我们有着良好的人际关系------让学生感受家的温暖

5、我们有着优良的班风和传统-----让学生为班级自豪。谢谢大家!

第五篇: 家校协同育人的想法

家校联动协同育人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起点和基础。学校教学是孩子们所受教育的主要部份,是家庭教育的重要依靠,只有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二者紧密配合,才能在孩子的成长中产生合力,共同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由于一次教育方式的不妥,致使即將进入青春逆反期的两个10岁孩子离家出走,幸好班主任老师的及时帮助,才不致酿成大祸,为了使广大家长朋友以此为戒,我特将此事成文,以借大家参考。

  一、小题大做 儿女出走

  2018年1月11日,星期四,一个刻骨铭心的日子。

  中午12点20分左右,女儿贝贝气冲冲的跑上楼,坐在小板凳上脱下鞋子换上棉拖鞋。接着淘气的儿子宝宝怒气冲冲的跑到贝贝面前,不让贝贝进屋。“你们又吵什么?有啥事?”我立即走上前问道。他们俩均不理我。宝宝还不停地拉扯贝贝,贝贝愈加气愤,只见她伸手在宝宝头顶上胡乱地抓了几下,宝宝于是气愤愤地朝贝贝恶狠狠地踢了两脚。凭我的判断,宝宝无论如何不该这样踢贝贝,我十分生气。于是我一把将儿子拽到客厅中大声怒斥道:“你为啥踢贝贝?”“她不帮我,还把我的头发扯痛了!”他理直气壮地说。“就是那样,你也不能踢他,她是妹妹!”我更加气愤。“他不该抓我头发!”“你不该踢他!”我与儿子就这样互相怒吼。气极败坏的我认为他强词夺理,于是顺手拿起他们的踢绳狠狠地打了一下他屁股。挨了打,儿子又哭又闹。站在一旁的老婆也想我给儿子点厉害,于是我又打了两下。一向较淘气的儿子顿时嚎啕大叫,“打死人了,我要离家出走”。说时迟,那时快,没有等我反映过来,他已跑下了楼。这一跑,把我弄得更尴尬。转过头,我于是把火发到女儿贝贝身上。“你为啥抓他头发?”不分青红皂白,我顺手又把女儿贝贝抽了一绳子。原本受了委屈的贝贝放声大哭。我更加恼怒,于是又打了一下,没有等我反映过来时,她也痛哭流涕一溜烟地跑出了门。

  二、如坐针毡 盼子归来

  两个孩子一跑,弄得我反到不知如何是好。追?还是不追?不追回来下次又怎么教育?这个问题在我脑海里不停地打转,我与老婆两人束手无策。

  “不管他们,我们吃饭”,老婆把饭端上桌子说道。我一边吃一边看时间,快一点了,他们该要回来换鞋子,他们一点四十要到校,我心里想。“贝贝不可能穿着棉拖鞋上学”,老婆自言自语地说道。……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一点三十分了,他们俩还没有回来,我们终于坐不住了。我下去找找,不管如何,千万不能让他们有缺课的情况,这个底线一定不能破!我与老婆这样认为。

  三、心急如焚,四处寻子

  我急匆匆地下楼去找,一个小区又一个小区,周围几个小区都找遍了,可一个人影也没有。我老婆也开始着急了,她一边找一边大声地喊,“宝宝、宝宝”,声音在空中久久回荡,充满着无尽的焦虑和担心。一点四十分,两个孩子没有回来。“他们可能直接去学校了,你到校门口去等”,我对老婆说,“有情况就给我说”,老婆在学校门口的树下偷偷地、目不转睛地盯着每一个走进校门的学生,生怕错过了他们。直到两点钟,校门关上,两个孩子都未出现。实在弊不住了,老婆给班主任朱老师打了个电话。“朱老师,今天中午宝宝、贝贝生气,从家里走了,到学校没有?”得知孩子确实没有到校,我们感觉麻烦大了。本来两个孩子上进、好学,从不耽误上课,今天为什么没有来呢?究竟去哪里了呢?我开始后悔自己的粗暴了……该上班了,我十分无赖地朝办公室走去,两腿就像灌了铅。老婆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又开始一处一处地寻找。

  四、烽回路转,儿女补课

  我在办公室心急如焚,坐立不安,“他们去哪里了呢?他们敢回来么?他们要回来么?如果天黑了,他们不回来又能去哪儿呢?”这些问题就像一条条鞭子猛烈地抽打着我的心……时间过得很慢,仿佛凝固了一般。他俩十岁,从没有离开我们视线达两三个小时,我怎能不急呢?

  三点半左右,我手机突然响起。“我可能找到了,我看到校服的样子”,老婆语无伦次地说。就这一句,她就挂断电话了。我不敢打回去,生怕孩子听见妈妈的声音又跑了。我焦急地等,一分钟、两分钟……我实在憋不住了,就打了过去。老婆说:“找到他们了,可他们不去学校。他们耍水把鞋子打湿完了”。听了这话,吓出我一声冷汗。原来他们跑到一个小区里,看见小区的人工湖里水结了冰,他们带着十分好奇的心去耍,不料冰破了,他们的鞋子、袜子全打湿了。他们俩脱下鞋袜,放在太阳下晾晒。南河这几天也结了冰啊!真是谢天谢地!他们没有去南河耍冰啊!去年12月份,就有两个10岁的男孩在南河溺水身亡。听到他们耍冰落水的消息,我当时简直蒙了,等我回过神来,才松了口气,人总算找到了。“叫他们去上学,不管什么原因,都不能旷课,”我给老婆说。

  老婆费了很大的劲才把两个孩子弄到教室门口,可两个孩子不敢进教室,他们从没有这么晚去上学。最后他们鼓起很大勇气,推开教室的门。正巧,上课的正是班主任朱老师,“你们怎么这么晚来?来迟了站在教室前面听课”,朱老师明知故问地说了一声。

  十分钟后就下课放学了。等所有学生走后,朱老师把两个孩子叫到面前谈话,给他们语重心长地讲了许多的道理,他们心里的委屈也慢慢散去,情绪也好多了。我立即赶到学校。“宝宝、贝贝,他们今天上课迟到了一个半小时,还费了朱老师这么多心思给你们谈话,该给朱老师道歉吧?”两个孩子连忙说“朱老师,对不起”。我接着说,“不管为什么,爸爸妈妈教育你,你不该缺课”,我转移话题,想引导他们俩给我认错,以便以后好教育他们。“你不该打我们”!两个孩子异口同声地说,眼睛里流下了伤心的泪水。“爸爸妈妈教育是为了你们好,你爸爸是最称职的”,朱老师说。“我不该打你,但无论如何以后你们不能离家,也不能旷课”,我接着说。这算是给孩子委婉地认了个错,同时强调了我们的担心和关心——担心他们的安全,关心他们的学习。我也想继续维持教育他们的威信(不知这是否妥当?!),两个孩子也点头同意了。于是我趁机说道:“宝宝,贝贝,你们今天缺了一个半小时的课,应该补起来吧”。他俩没有反对。朱老师接过话题说,“就是,我们今天全班同学演讲,还录了像,就你们两个没有来,应该补起来,先把课堂上的卷子做起,接着把昨天写的演讲稿背熟,先给爸爸妈妈演讲,明天再在全班演讲”。“那好,宝宝,贝贝,我们就该补,在哪里跌倒就该在哪里爬起来”,我连忙说,“你们今天缺了学校里的课,就该在教室里补,这还要看朱老师同意不呢?”朱老师明白我的意思,接过话题说:“本来学校是不准放学后留学生的,你们例外,今天在学校缺课,就是该在学校里补。不过,我因有特别的事没有时间守你们,你们要自觉”。“我不空,要上班,你妈妈来守你们”,我接过朱老师的话。两个孩子见我们没有再提中午的事,心情轻松多了,爽快地答应了在教室补课,“宝宝,贝贝,朱老师同意你们在教室补课,是不是该谢谢朱老师?”我最后说。“谢谢,朱老师”,两个孩子回答说,嘴角终于露出了一点笑容。

  六点三十分,当我出现在教室门口接他们时,两个孩子像往常一样,争先恐后地朝我扑来,而我心里却幸福地难受极了……

推荐访问:育人 协同 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