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工指政治思想工作。“政工干部”就是指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从事政治思想工作的干部,“政工师”是指具有从事政治思想工作资格的专业职务人员,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镇民政工作情况汇报4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镇民政工作情况汇报4篇
第1篇: 镇民政工作情况汇报
2018年乡镇民政工作情况汇报材料
(一)贯彻落实城乡社会救助制度,积极落实新举措。一是规范城乡低保运行程序。城乡低保工作以加强动态管理和规范乡低保运行程序,进一步完善低保工作环节和程序,去年我镇按照上面的规定实行“户报、村评、镇初步调查、输入数字民政信息系统市核对、县审批的程序”和推行“低保听证会、家庭收入核对”的制度。这项制度的实施更好地促进了低保工作的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实现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应退尽退。全镇享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对象2016户2016人,月发保障金20162016#万元,,农村低保对象2016#户2016#人,月保障金201620162016万元。为确保新增对象定位准确,不出偏差,我们严把“三道关”,一是实行“阳光操作”,把好群众监督关,加大公示力度,增加透明度,严格做到镇政府,村委会二级审核,三榜公示。二是做到“三个不上报”,把好审核上报关,即申报内容不清楚的不上报。三是实施分类管理,把好进出关。对有特殊情况的家庭,根据其困难程度适当提高救助类别额度,目前全镇已核对ABC三类对象,对原已享受的对象,家庭特别困难的类别进行了调整、对收入增加有了稳定收入家庭及时取消低保待遇。二是提高特困人员供养水平。我镇现有五保户2016人,其中集中供养2016人。分散供养2016人。为了改善和提高五保老人的供养水平及生活质量,一是提高了五保老人的供养标准,集中供养由月人均2016#元提高到2016#人,分散供养由月人均2016#元提高2016#元。二是建立五保对象的健康档案工作。建立了在院老人的我健康档案,对有慢性病的老人则由敬老院负责到医院统一拿药,平常的用药由院内的医疗室提供,保证在院老人有小病不出门治疗。三是城乡医疗救助制度日趋完善。我们根据上级出台的有关病疗救助政策,改进救助方式,采取比例救助与定额救助相结合,事后救助与事前、事中救助相结合,大病住院救助与慢性门诊救助相结合的救助方式,重点救助城乡五保户、低保户、贫困户和优抚对象,使我镇城乡困难群众就医难问题得到保障,去年已救助2016#人放医疗救助款#万元,有效地缓解了城乡贫困人员“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四是精减退职老职工工作开展正常。我镇共有精减退职老职工#人,农村户口的是每月2016#人,城市户口的每月2016#元,去年发放金额20162016#万元。资金实行一卡通方式发放。
(二)积极落实农村低保与扶贫开发制度衔接政策。进一步加强农村低保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衔接,充分发挥农村低保仔扶贫开发中的托底作用,协同解决农村低保对象贫困问题,我们按照要求做了一下方面的工作一是进行了台账对比,民政所与扶贫办联合开展农村低保对象与扶贫对象台账对比。将“建档立卡”的扶贫低保户、纯低保户与民政部门的农村低保户对象逐步对比,摸清农村低保户未纳入扶贫“建档立卡范围的具体情况。我镇共有扶贫建档立卡对象20162016人的农村,到去年底止,我镇20162016人的农村低保对象已纳入建档立卡范围的有2016#人,还有2016#人未纳入,主要是那些因病致贫、因灾致贫对象。二是实行应扶尽扶。对那些未纳入扶贫建档立卡的农村低保对象,按照扶贫对象认定标准的程序,将其中符合条件的全部纳入扶贫建档立卡范围,及时实施精准扶贫。
(三)救灾救济扎实有效。有效做到认真及时上报。去年我镇没有遇上大的灾情,一年来已发放救灾救助款2016万元
(四)加强双拥优抚工作,全面维护社会优抚群体的合法权益全面落实优待抚恤政策。确保各类优抚对象的抚恤补助优待经费及时足额发放、切实保障优抚对象生活水平与居民生活水平同步提高。去年一年来,共发放各种抚恤2016万元,全镇共有优抚对象2016人,其中复员军人#人,带病回乡退伍军人2016人,参战退役退伍人员#人,2016岁以上退伍老兵2016 人,2016岁以上烈士子女#人。去年全年共发放优抚资金2016万元。
(五)敬老院建设规模化,我镇敬老院总占地面积2016.# 亩,建筑总面积20162016平方米。办公楼设有宿舍楼、后勤楼(包括厨房、餐厅、办公楼、活动室、阅览室、理发室、医疗室、重症室)等,新敬老院现共设有床位 2016# 位,五保老人 2016人(其中入住2016人,分散供养2016人,寄养#人),工作人员#人。主要功能为我镇的特困人员的生活、教育、医疗和康复服务。
第2篇: 镇民政工作情况汇报
全年政工工作及
廉政法制教育情况汇报
**中心现有职工109人,下设生产办、综合办、仪表班,一个党支部,两个党小组,共有党员21人。
该中心始终紧紧围绕与党的建设为中心,处处以党的标准和上级党委的指示精神运行工作,在各项工作中,加强新时期党支部建设、干部职工队伍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积极推进改革与发展,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干部处处起带头作用,充当带头兵,使各项工作开展的有声有色。为不断提高党支部工作水平,为各项工作又好又快落实,提供坚实的组织保证。
一、加强岗位廉政教育,再敲“廉政警钟”
党支部按照公司下发的《关于深化开展岗位廉政教育的活动安排》通知精神,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及重点岗位人员认真学习了《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和廉洁风险防范工作宣传资料,狠抓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促进党建工作上水平。 通过学习,增强了广大党员干部的政治理论修养,让党员干部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利用典型案例,让党员干部及重要岗位人员进行案例剖析,从中吸取教训,以此为鉴,举一反三,警钟长鸣。最后,党支部要求大家每人撰写一份学习心得体会,进一步提高党员干部的廉政意识、纪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提高廉洁从业的自觉性。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同时要求党员干部必须在思想觉悟上高于群众,在奉献意识上先于群众,在攻坚破难上快于群众,靠人格魅力、工作能力去影响群众、带动群众发挥以理服人、以情感人的思想政治工作活力。将职工团结到一个中心,为顺利完成全年各项任务提供了有力保障。借此公司举办“加强法制教育,预防职务犯罪”专题讲座,为公司“遵章守纪、爱岗敬业”专题教育活动顺理开展、重要岗位廉政教育学习之东风,不断强化党风廉政教育,加强廉政监督管理,精心构筑廉政建设“防火墙”,推进了党风廉政建设不断向纵深发展。 二、加强全体职工的政策性形式教育,使每位职工对政策性形式教育知识入心入脑。提升全体职工思想觉悟和思想水平,使每位职工都以身作则,身体力行投入到公司的各项工作中去,结合公司职工实际,为进一步抓好干部职工廉政法制教育,提高干部职工学法、用法、守法的自觉性,促进职工队伍立足本职,扎实工作,推动公司和谐稳定发展。
三、全员动员,深入学习,使每个岗位彰显先锋模范作用。树立我中心良好形象,中心针对施工量大、职工工作量重的实际,为职工配置、增添文体用品及图书,利用节日组织多种多样的文体活动,诸多活动不但有效缓解了员工身心疲劳,也使员工感受到了体育比赛所带来的快乐,提升了团结凝聚、和谐稳定的团队精神,同时表彰了一批思想素质好﹑技术业务水平高的先进集体及先进个人,全面落实各项党建工作制度,严格执行各项规定。
四、全面落实各项党建工作制度。切实抓好“三会一课”制度的落实,认真落实不走形式。
五、党支部深入开展多项活动
第3篇: 镇民政工作情况汇报
五年来民政工作情况汇报
五年来民政工作情况汇报2006年4月29日鲤城区是泉州市的中心城区,著名侨乡、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素有温陵、刺桐城、海滨邹鲁的美誉。 全区现有国土面积534平方公里,人口269万人,辖开元、鲤中、海滨、临江、江南、浮桥6个街道办事处和泉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管委会,共有77个社区居委会。 2005年全区完成生产总值1064亿元,财政总收入761亿元,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386亿元,居民人均纯收入163万元。 五年来,鲤城区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把民政工作作为构建和谐鲤城的重大举措,在突破重点、攻克难点、解决弱点、培育亮点上取得显著成效,为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作出积极贡献,先后被评为全国爱心献功臣先进区、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区、全国社区建设志愿者活动先进单位、全省老龄工作先进区,连续四次被授予福建省双拥模范区称号;区民政局荣获全省人民满意的民政单位、全国先进婚姻登记机关、全国万家社区图书室援建和万家社区读书活动先进单位,鲤中街道被授予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街道等荣誉称号;全区各级各部门荣获民政工作方面的国家级表彰13次,省部级表彰23次。 2001年1月,国家民政部原部长多吉才让在视察金山社区时,对我区基层民政工作给予高度赞赏。 一、领导重视,部门协作,民政工作运行机制凸显活力在社会结构转型、经济体制转轨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下,鲤城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民政工作,做到主要领导经常过问、不定期研究民政工作,分管领导主动介入民政工作,民政部门经常汇报民政工作,广大人民群众深入了解民政工作,形成良好的民政工作氛围。 一充分发挥党委政府对民政工作的主导作用。 区委、区政府充分认识民政工作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推进作用,在灾民救济、和谐社区建设、城乡低保和医疗救助、双拥工作等方面切实加强对民政工作的组织领导,把民政工作纳入鲤城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列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在各方面给予大力支持,推动民政工作再上新台阶。 区委常委会和区政府常务会议经常听取关于民政工作的汇报,研究解决民政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 对救灾工作、城市低保、退伍士兵安置以及困难群众医疗救助等工作,区委、区政府都召开专题会议或协调会议,听取工作进展情况和存在问题的汇报,进行相关的研究和部署。 如,在困难居民医疗救助试点工作中,区领导多次带领相关部门深入基层调研,积极协调落实救助资金,主持召开研讨会议;在全市率先制定出台医疗救助实施办法,实现鲤城区困难居民医疗救助工作在最短的时间内从理论论证阶段向具体实践阶段的跨越。 二建立部门互动、社会联动的协调协作机制。 在区委、区政府的重视下,我区各级各有关部门增强全局观念,加强分工协作,密切配合,全力推进民政事业。 区财政发挥公共财政职能,筹划、安排和管理好民政事业发展资金,各种民政事业经费足额预算,上级下拨的经费及时拨付到位,低保、福利基金等实行专户管理、专款专用,没有挤占、挪用现象发生。 全区民政事业经费的预算投入从2000年的1469万元增加到2005年的1988万元,比增353,民政资金的增长幅度与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劳动保障、教育、卫生等部门发挥各自优势,履行各自职责,积极参与社会救助体系的建设,做好保障制度的衔接,共同为困难群体排忧解难;公安、工商、建设、计生等部门积极协助民政部门做好民间组织管理、婚姻和儿童收养登记管理、殡葬管理、区划界线管理等工作,共同营造良好的社会秩序;编制、人事部门着眼于人员素质的提高和结构的优化,优先核定基层民政机构编制、配备人员;宣传部门加大宣传力度,反映成果,报道典型,为民政事业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可以说,各级领导的重视和各部门协作为我区民政工作水平的跃升提供了重要保证。 二、顺势而为,开拓创新,各项民政事业发展成效显著一以建设和谐社区为目标,构筑管理有序、参与广泛的基层民主自治体系。 近年来,我区社区建设经历探索起步、实验创新和创建提高三个阶段,已成为社会转型、构筑和谐社会的基础工程,成为以人为本、服务居民的民心工程,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广大居民群众的普遍拥护。 一是夯实一个工作基础。 加强社区居委会自治建设,全区整合设立的77个社区居委会,均建立起完善的社区民主议事、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民主决策的自治制度,社区居民参与意识不断增强,逐步形成由居民决定和监督社区重大事项的自治机制,社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和社区自治组织的主体作用得到了有效发挥;加快发展公益性、服务性的社区民间组织和群众组织,要求这些组织承办社区服务项目,工会、团委、妇联、残联等群团组织工作不断向社区延伸,健全了政府、社区和民间组织组成的工作机制和体系。 二是建立一套运作机制。 成立了由党政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社区建设领导小组,建立健全联席会议制度,形成了党委、政府领导,民政部门牵头,工 青团妇等群团组织和中介组织协助,驻区单位支持,自治组织和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的和谐社区建设机制。 健全的机制,引领了社区建设工作的良性发展,取得多项率先。 如,在全市率先实行街道党委改设党工委,完成社区整合;率先出台社区工作者基本医疗、养老保险办法等等。 三是编织一张服务网络。 以街道社区服务中心、社区综合服务站、困难居民援助站、社区卫生服务站等为载体,积极开展了面向老年人、儿童、残疾人、贫困户、优抚对象的社会救助和福利服务,面向离退休人员、下岗失业人员和困难群体的社会保障服务和再就业服务,通过落实区政府各项有关救助措施,缩小群体间收入差别,调节各阶层的利益关系,减少不和谐因素。 各社区普遍建立起家政服务、医疗保健、学习教育、技能培训、困难救助等5个系列10个以上的服务项目,有63个社区初步实现小病不出社区的目标。 几年来,累计解决助学205人,修缮危房33座,助医50人,开发社区公益性岗位安置下岗失业人员193人。 通过社区人民调解组织,设立公示栏、意见箱、148法律服务专线和16条妇女儿童维权服务热线等作为居民诉求交流的平台,成功调处纠纷481件,帮助外来工追回被拖欠的工资235万元,把调解处置矛盾纳入超前化、经常化、规范化轨道。 由社区组织发起的文化娱乐、体育健身队伍活跃在社区各个角落,通过举办社区文艺汇演、社区运动会,调动了广大居民群众的参与热情,社区文体团队也逐渐成为城区文化艺术节、节假日文体活动的主力军。 四是探索一条发展经济的路子。 发展社区经济是推进社区建设的物质保障。 各社区充分立足各自优势,摸清辖区内的资源现状,找出适合促进经济发展的方向和优势项目。 在老城区,社区居委会通过物业出租、承接驻区单位后勤保障等有偿服务,发展壮大社区经济;在新城区,在规划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区委、区政府有计划、有步骤地出台一些扶持社区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鼓励社区投资兴办福利性经济实体,各社区利用零星边角地建设工业厂房、宿舍楼,通过出租收取租金,增加收入,加快了社区经济发展步伐。 目前全区有48个社区居财年收入达20万元以上其中超百万元的2个。 五是打造一批示范典型。 按照创建平安、学习、绿色、卫生、温暖五型社区的要求,各社区发挥自身优势,不断创新社区的示范特色和内涵。 如,海滨街道金山社区围绕提高居民素质,积极打造学习型社区;开元街道西湖社区围绕建设生态环保的人居环境,创建绿色社区等等。 全区共有4个国家、省、市级社区建设示范街道,18个省、市级示范社区和32个省、市级绿色小区,较好发挥了典型带动作用。 二以落实为民解困为己任,构筑制度完善、保障有力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 一是建立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进一步加强低保工作的规范化管理。 每年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物价指数的增长,及时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在全省、全市率先实行城乡一体的低保标准;推行一户一袋,一居一盒,一街一柜的分类管理办法,做到资料齐全、信息详实;加强低保资金发放的监督,确保按时足额发放。 城乡低保工作实现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和评审程序化、公示规范化、发放社会化、管理动态化、监督多元化、建档标准化。 目前,我区低保标准达到每人每月220元,城乡低保人数从2000年的414户1059人增加到2005年的1103户3029人,五年共发放保障资金1211万元;二是启动困难居民医疗救助试点工作。 2005年在全市率先制定出台《鲤城区困难居民医疗救助暂行规定》。 区政府每年安排医疗救助资金100万元,为医疗救助工作提供了坚实的资金保障;区民政局主动承担起牵头和管理的责任,规范申请审批程序,及时组织民政助理员进行系统培训,加大医疗救助政策的宣传,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可操作性,为医疗救助工作的正常运转和健康发展提供了保证。 实施一年来,共发放医疗救助金284万元,有32名困难群众及时得到救助。 2005年底,全省医疗救助现场会在我区召开,我区的做法得到与会同志的肯定。 三是提高抗灾救灾应急能力。 制定《鲤城区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健全灾害信息报告制度和应急响应程序,积极有效地开展灾害救助工作。 2000年以来年均转移安置灾民2万人次、救助灾民近万人次;共投入825万元帮助242户因灾房屋倒塌、受损的特困灾民修缮住房,累计发放救灾救济款167万元,粮食3596万斤,食油42125升,棉被2400套,使45万人次的困难群众得到了不同程度救助。 三以开展双拥创模为载体,构筑机制畅通、政策到位的双拥优抚工作体系。 一是开展创建双拥模范区活动。 各级党委、政府深入部队走访慰问、现场办公。 五年来投入21235万元帮助部队抓好基础设施、训练设施、文化设施和菜篮子工程建设;成立区科技拥军专家顾问团,设立区级科技拥军专项资金50万元,帮助部队建立拥军书库20个,培训电脑技术人员15期1457人次;不断深化军民共建活动,在全市率先深入开展企业拥军、社区双拥等军民共建活动,培育一批富有时代特色的社区双拥典型,形成良好的社区双拥工作格局。 双拥工作不仅在本区,而且还向全市延伸,每年均组织慰问驻泉旅级部队,驻泉部队的家属、子女很多在鲤城区就业、就学。 双拥工作多次得到省市肯定和好评,连续四次蝉联省级双拥模范区称号。 二是切实落实优抚安置政策。 建立健 全重点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实行城乡一体的抚恤补助标准,各类抚恤补助标准平均高出省定标准80%。 投入1015万元着力解决重点优抚对象的三难问题。 通过优先将生活困难的重点优抚对象列入最低生活保障解决生活难;结合实施困难居民医疗救助,组织医疗部门下乡义诊解决医疗难;通过建、购、修、租,采取政府出一点、个人筹一点、社会捐一点的办法解决住房难。 五年来,累计发放优抚款2504万元,义务兵家属优待金610万元,二等乙级以上革命伤残军人按照规定实报实销医药费476万元。 年年率先在全市完成安置任务,无历史遗留未安置对象。 五年来共安置246人,其中行政安置21人,自谋职业225人,自谋职业率达到915;在全省率先成立退役士兵就业服务站,开展退役士兵就业咨询706人次,推荐就业101人。 认真贯彻执行军队离退休干部安置政策,接收军队移交政府安置的离退休干部13人、无军籍职工7人。 四以推进社会化服务为抓手,构筑机构健全、服务优质的社会福利服务体系。 一是加强社会福利机构建设。 五年来,我区累计投入资金300万元完善福利院老人生活、娱乐场所的建设和改造。 该院现有床位180张,收养老人、弃婴120名。 积极做好国债项目老年人休养中心的规划建设,完成征地拆迁工作,全区福利设施建设规模不断壮大。 2006年,龙岩会议确定鲤城区社会福利院为全省爱心护理工程试点单位。 二是推进养老服务社会化试点进程。 以2005年我区被确定为全国首批养老服务社会化示范活动试点单位之一为契机,制定出台了《鲤城区开展养老服务社会化工作实施意见》,积极探索社区养老服务、养老保障、医疗救助、老年维权和精神文化生活等多位一体的养老服务工作。 全区现有老年家庭病床850、保健和教育服务中心59所、文体活动场所179个,各类老年人服务机构通过提供康复、护理、教育、活动等多样化的为老服务模式,努力满足居家老人不同层次的需求。 三是深入开展助残康复工程。 成立街道残疾人康复服务站5个,社区康复室42个,投入近50万元配备各种康复训练器材69件,初步建立起完善的康复服务网络;积极开展各种康复工程,完成白内障复明手术273例,人工晶体植入168例,麻风畸残康复训练8例,为4名截肢残疾人免费装配假肢。 今年我区作为全市唯一的康复服务典型单位被推荐参加全国残疾人康复服务示范区评选。 四是扎实抓好慈善事业。 2003年底成立了鲤城区慈善会,共筹集资金2220万元,开展了金秋助学、安居工程、星火工程、助医工程等活动,设立慈善门诊7个,为低保对象提供免费门诊,两年来共投入资金6808万元,资助299名贫困学生就学,帮助72户贫困家庭维修住房,解决83户病灾户临时困难。 五以强化人民满意为标准,构筑管理规范、依法行政的社会事务管理体系。 一是加强专项社会事务管理。 制定实施《鲤城区殡葬管理暂行规定》,积极推行丧俗改革,殡葬管理工作成效显著,火化率年年保持100;贯彻落实《婚姻法》和《收养法》,规范婚姻、收养登记工作,加强婚姻、收养登记文明窗口建设,窗口服务人员文明热情服务,实行一次性告知制度,婚姻、收养登记合格率保持100。 开展婚姻登记体制改革,积极稳妥地推行婚姻集中登记工作,进一步提高婚姻登记质量,方便群众,逐步实现婚姻登记规范化管理。 五年来累计办理国内公民结婚登记11365对、离婚登记873对,国内公民收养104件;完成行政区域界线勘定任务,勘定县级行政区域勘界4216公里,乡镇界线1275公里,埋设界桩15个,命名和更名街、路、巷、桥100多条。 二是强化民间组织管理。 坚持培育发展与监督管理的方针,对民间组织进行依法登记和监督管理,重点培育发展行业性、公益性、慈善类等符合市场需求的民间组织,取缔气功类等非法社团组织2个;继续扩大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覆盖面,扎实推进民办非企业单位和鉴证类社会中介组织的自律与诚信建设;贯彻实施《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完成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人员培训任务;全区现有社团68家,民办非企业单位72家,民办非企业单位的登记率继续保持全市领先水平。 三、恪尽职守,自强不息,民政部门自身建设不断加强全区各级民政部门着眼于固本强基,扎实开展了干部培训、纪检监察、民主行风评议等工作,建立健全了政务公开、服务承诺、绩效考评、反腐倡廉等制度,为建设一支政治强、作风正、业务精的高素质队伍进行了不懈努力。 一是以预防和纠建为手段,切实抓好民政部门行风政风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在区委区政府直接领导下,民政部门每年结合实际制定下发民主评议行风工作方案,组织行评代表深入街道、基层窗口单位检查指导。 五年来,召开各类座谈会、征求意见会29场次,共查摆问题归类整理总计36个,均已得到整改,发放调查问卷表3578份,群众满意率和基本满意率达100;政风行风建设取得较好成效,受到市民政局行评检查组和区纠风办行评检查组的肯定,区民政局被评为全市民政系统政风行风建设先进集体。 区、街道两级民政部门积极贯彻落实中央《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通过抓学习教育、打牢思想基础,抓制度建设、严格纪律要求,抓监督检查、规范从政行为,引导民政系统党员干部履行党的职责,提高拒腐防变、廉洁自律能力。 多年来,民政部门没有工作人员因行贿受贿、贪污挪用资金被判刑或双规。 二是以先进性教育活动为载体,不断加强民政干部队伍建设。 根据省、市、区委的统一部署 ,民政部门深入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做到领导重视,带头参与;精心组织,抓好学习培训;灵活多样,广泛征求意见;不拘一格,开展谈心活动;实事求是,研究评议意见;立足实际,制定整改措施,教育成果切实体现在谋发展、办实事、解民忧的具体行动上,民政系统党员干部的党性锻炼得到明显增强,批评与自我批评的风气得到发扬,主题实践活动和边整边改成效明显,为民理念进一步强化,基本达到了提高党员素质、加强基层组织、服务人民群众、促进各项工作的目的要求。 五年来,区民政局荣获市级以上各种先进表彰11次,干部职工32人次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表彰。 近年来,我区民政工作取得的成绩,得益于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关心和鼓励,得益于省、市民政部门的指导和支持。 但我们深知,我区民政工作与上级的要求与人民群众的期望还有差距,我们将以此次考评为契机,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构建和谐社会为核心,切实履行维护民利、解决民生、落实民权的职责,进一步推进各项民政事业的发展,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现代科工贸旅游文化名城多作贡献。
第4篇: 镇民政工作情况汇报
关于民政工作情况调研报告关于民政工作情况调研 根据区人大常委会**年工作要点安排,从三月下旬开始,区人大常委会内务司法工委组织开展了对区政府民政工作调研活动。调研组分别在区民政局、江庄镇、老矿街道办事处召开座谈会,走访区妇联等有关部门,实地察看区社会救助站、盐诚养护院等,对区政府民政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深入全面的了解。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民政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效
近年来,区政府坚持 民政为民、民政爱民 的工作理念,强化措施,积极开展民政工作。一是着力改善民生,进一步规范城乡最低生活保障管理,确保城乡低保 应保尽保、应退尽退 ,基层民生保障水平稳定提升。二是不断提高农村医疗救助比例,社会救助体系逐步健全。三是稳步推进殡葬改革,加强未成年人社会保护工作,全面落实惠老优待政策,优抚安置、社会福利事业日益发展。四是精心组织村(居)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加快推进社区、社会组织、专业社会工作 三社联动 ,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稳步推进。调研组对区政府民政工作和取得的成绩给予肯定。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社会救助工作方面
1、社会救助人员信息核查缺乏共享机制。社会救助人员信息核查涉及劳动、房产、金融等部门单位,但目前各类信息不联网互通,在进行信息核查时依靠的仍是传统的走访调查、人工对比,数据信息掌握难以做到及时和准确无误。
2、困境儿童强有力的保护工作机制和干预服务体系尚未真正建立,各职能部门间信息互通、沟通协调不够。
3、社会救助站基础设施不完善。多年来我区将贾汪区韩桥老年公寓(民办养老机构)作为救助站,设施简陋,生活环境差,安全隐患较多,现临时迁移到盐诚医院,仍存在场地狭窄、基础设施简陋、功能不达标等问题。
(二)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方面
全区养老机构设施及服务总体水平不高。一些养老机构场地、设施不达标,存在安全隐患。公办养老机构工作人员工资较低,工作积极性不高,流动性大。社区居家养老存在宣传不到位、服务水平低、社会力量参与不足等问题。
(三)双拥工作方面
全市各县(市)区都已于**年成功创建第十届省级双拥模范城(县、区),唯独我区没有进行创建申报,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我区双拥工作水平的更高提升。
(四)基层民政队伍建设方面
镇、办事处基层民政部门承担着信息核查、救助申报、信访稳定等工作,直接联系服务于基层群众,工作范围广、任务繁重复杂,而目前乡镇一级民政部门工作人员偏少,经费不足,影响工作的有效开展。
三、几点建议
(一)完善救助政策,进一步健全社会救助保障机制
一是探索建立城乡居民家庭收入核对管理体制,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汇集区域内困难群众的基本信息,实行动态管理,严格规范救助对象审核程序,加大监管力度,实行入户核查、定期公示制度,提高公开透明度,强化社会监督。二是科学制定救助政策,简化办事流程,逐步形成事前、事中、事后等多层次的救助模式,实现救助的高效、快捷。三是加大对困境儿童权益保护的宣传力度,各部门加强协作,形成针对困境儿童保护的工作合力,建立完善的救助体系。四是大力筹措资金,努力推进贾汪区救助站建设。
(二)强化保障措施,大力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一是要科学制定养老服务产业发展规划,在加大财政投入的同时,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和民间资金的参与,加快构建多种模式养老服务新格局。二是加强对社会各类养老服务机构的管理,依法核发养老机构许可证,把好养老服务机构准入关。定期对养老服务机构的人员、设施、服务、管理等进行综合评估,规范养老服务机构行为。三是加快社区居家养老产业发展进程,形成政府引导、社会投资、个人参与、共同发展的社会养老服务事业发展机制。
(三) 积极创建省级双拥模范城,推动双拥工作上新台阶
一是切实加强领导,建立健全双拥工作组织体系,将双拥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二是认真落实各项政策规定,充分发挥社会各阶层在退役军人安置、军属就业、拥军优属等方面的作用。三是积极开展创建省级双拥模范城活动,提升双拥工作整体水平。
(四)加强民政队伍建设和部门协作,提高民政工作服务水平
一是根据民政工作面广量大、繁琐复杂的实际,配齐配强区、镇民政干部,在工作经费等方面给予支持。二是强化民政工作人员的学习培训,提高民政工作人员的思想政治素质、业务能力,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民政工作服务水平。三是将原来分散的各类信息资源统一整合,信息共享,实现信息利用的最大化。加强各部门间的配合协作,形成合力,提高民政工作的质量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