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度城墙碑林导游词(12篇)(全文完整),供大家参考。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城墙碑林导游词篇一
首先我们参观的是有壮阔气势的明城墙。我们眼前的城墙是明时的。明太祖朱元璋认为“如江山永固,非深沟高垒,内储外备,不能为安。”于是从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下诏修城开始动工,历时8年完工,是在隋唐京城的皇城基础上,向东、向北各扩建了4分之1上修筑而成的,形成了今天的城墙。现在我们看到的西安城墙是一个东西长,南北短的长方形,周长13.79公里,面积11.5平方公里。是一个功能设计周密,形制宏伟的军事防御设施。下来我给大家分别将西安城墙各部分的建筑构造既城防作用一一作以介绍:
首先我们看见的是护城河,也叫“城壕”,它是阻止敌人进攻的第一道防线。横跨护城河上唯一的通道就是我们眼前的的吊桥。吊桥在过去由守护城门士兵掌管,他们听从“晨钟暮鼓”的指挥定时升降。一旦有战事来临,吊桥就被高高生起,整个城市就成为一个封闭的战斗堡垒。刚才有朋友问在那里控制吊桥,这也就是我们下面要来参观的城门,上面是闸楼,即控制吊桥升降之处。城门是防御设施相当重要的一个环节,那么现在请大家跟随我进入城门,来了解西安城墙的另外一个组成部分。
事实上完善的城门是由闸楼、箭楼、正楼组成。我们看到的最外面的就是有闸楼,它最主要的作用就是控制吊桥的升降,并且也具有夜间打更的作用。闸楼是两层悬山式结构,虽然形式十分简洁,但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是城市的二道防线。
前面能看到的那座建筑是箭楼。箭楼共有箭窗66孔,形成了一个扇型的攻击面,士兵可凭窗居高临下杀伤敌人。
在闸楼与箭楼之间,形成的半月形的空间,我们叫做瓮城。它的作用在于如果敌人攻入城门后,进入瓮城,这时会受到瓮城上4面居高临下的攻击,犹如瓮中捉鳖。
我们所能看见对面的建筑是正楼,正楼是西安城墙最里层的建筑。正楼建筑形式为重檐歇山式,是主将战时坐镇指挥守城的指挥所。
高大的城门,城门是敌我双方交战的薄弱环节,也是统治者苦心经营的防御重点。明代修筑城墙时,十分重视城门的防御功能。其中他们有一个非常大的技术突破,打破了西汉开始沿用了1520**年之久的“过梁式”城门,这种门最大的缺点是经不起火攻,所以就有了“城门失火,殃及迟鱼”的典故。明代城门采用的是券拱式的门洞,可以有效的抵御火攻,所以大大提高了城墙的防御能力。西安城墙门从上到下横箍着9道宽15厘米的铁条,上钉1800个蘑菇钉,加强了门扇的强度,使箭矢无法射入门中,从而加强了城门对抗进攻的能力。这是城墙的第三道防线。
我们可以见到城门上有永宁门几个字。在明西安城墙的东、西、南、北面各有一座城门。南门曰永宁门,意思是南方是火神所在地,就是向火神祷告,不起火灾,永保安宁。东门名长乐门,因明都城南京位于西安东面,“长乐”二字带有祈祝大明江山万年不衰,长久欢乐之愿望。西门为安定门,暗示西部边疆安泰康定。北门名安远门,意指北部边塞长远安定,不起战乱。
现在我们就登上城墙,来感受他壮阔的气势。城墙的最底层是用石灰、黄土、糯米汁搅拌夯打而成,干燥之后,坚硬如石。历史上对城墙曾多次维修,有两次最有名。第一次是在明隆庆二年(公元1568年),当时的陕西巡抚张祉在城墙底顶面和外壁都包砌了青砖,使整个城墙显得壮阔和雄伟。清乾隆年间,当时的陕西巡抚毕沅又对城墙进行了大规模的维修、加固,将包砖增厚,铺设海墁,并增修排水系统。城墙顶上的这个平面就是海墁,它是城上调兵谴将的通道,用三合土垫底,上面铺有两层城砖而成,即可便利于城上交通,又可防止雨水下渗。海墁从外向内有5度的倾斜面,可将雨水迅速导入城内侧的排水槽,有效的保护了墙体不被水浸泡,起到了保护墙体的作用。城墙每相隔40—60米一个有排水槽,它们为砖石结构,附贴在城墙内侧,从墙顶直达墙下,与沟渠相通。西安城墙之所以保存至今,这套完整的排水系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为了保证士兵及车马在城上行走安全,在墙顶内沿建有宇墙。为了了望方便,在外沿上又筑有垛墙。在垛墙的底部的方孔,又叫悬眼是士兵可向外窥察、射击的地方。
沿城墙外侧有向外突出的实心墩台叫做敌台,俗称马面。在城墙上共有98座。各敌台相距120米,这个距离和过去的武器是有关系的,120米的中点是60米,恰是弓箭、飞钩、滚木等武器的有效射程,它的出现使士兵作战视野开阔,战术运用灵活。一旦敌人攻城,会受到来自城墙和左右敌台、敌楼三方面的射击。构成了一个立体交叉火力网,大大的提高了城墙的战斗力和防御功能。
在城墙的四个转角处有角楼。值得一提的是,除西南角为圆形角台外,其它三个角台均为方形,为何只有这一角台为圆形的呢?明城墙是在唐长安城基础上向东北扩建三分之一而成的,它的西南角,正好是唐皇城的一个城角,因唐皇城城角为圆形,所以就维持了原状。
以上就是我带大家参观的明代城墙,下面我们去了解一下另外的明代建筑,钟楼和鼓楼。钟和鼓是中国最早出现的打击乐器,两三千年前,钟和鼓是用来祭祀和宴享的礼器和乐器,到了汉代,尤其是五胡十六国和魏晋南北朝时期,钟和鼓被用做军旅指挥的信号和军乐。到了唐代的就有了报时的功能,正如文人墨客在诗中描述的“将则鸡人报晓时,尚疑方近翠云秋。“还有“六街鼓绝行人歇,九曲茫茫空有月。”描绘的就是人们闻钟声而起,闻鼓声而息的情况,这就是大家常说的“晨钟暮鼓”。钟楼和鼓楼上的钟和鼓都是明代,所以它们自然也都有报时的功能。钟楼和鼓楼建于明代,西安是明代的军事重镇,钟鼓楼无论从建筑特色、还是艺术价值,都居于同类建筑之冠。
朋友们,我们首先来钟楼。钟楼位于市中心东、西、南、北四条大街的交汇处,有“天下第一钟楼”之誉。要了解钟楼,就要从钟说起。真正钟楼上的钟是唐景云年间的“景云钟”,它是一口六吨重的铜钟。它是以钟乳来调节音律,声音洪亮悠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年钟声便是原来悬挂在钟楼上“景云钟”钟声的录音。当时钟楼的位置并不在现在的地方,那么它在哪儿呢?钟楼最初的位置在鼓楼以西的“迎祥观”内,安史之乱时,“迎祥观”和钟楼毁于一旦。公元1384年,明朝政府重新修建了一座钟楼,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座钟楼。随着经济的发展,西安城不断的扩建,钟楼就偏于城西,不在居于城市中心了。在这种情况下,公元1582年明政府就将钟楼迁移至今天的位置。据碑文记载,“楼唯柱基外,一无改创”。也就是说,除了新筑楼基外,其他都是原件原样。大家可以想象一下,6万立方米的巨型建筑,要进行整体的拆迁复原,没有高超的组织安装,没有严密的工程组织是很难实现的。所以这也是我们16世纪建筑史上一次划时代的创举。钟楼也因此更加提升了它的艺术价值。大家回头看立柱上有一幅楹联,“钟号景云鸣彩凤,楼雄川口锁金鳌。”说的就是钟楼拆迁的一个神话传说,更给钟楼增添了神秘色彩。
不过钟楼拆迁后,钟就敲不响了,很多人说是神物有灵,其实是钟房有问题。它中间高,四周下倾,重檐覆盖,好象给钟戴了个帽子,戴翁以呼,声音当然不能传的很久远。后把钟就放到了屋外。最后以明成化年间所铸的一口铁钟取代,大家现在看到的这口钟是近年复修的,原钟现在收藏在西安碑林博物馆。当然我们今天敲钟已不在是为了报时,而是为了祈福,企求我们的生活平安如意,美满幸福。大家若有兴趣,不妨也敲几下。
好了朋友们,让我们回过头来欣赏钟楼的建筑吧。钟楼高36米,分别由基座、楼身、楼顶三部分组成,四面正对四个方向,开东西南北四个券洞。钟楼上下两层每一层都以“斗拱”作为装饰,它是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上的一种特有的构件,一方面起到了装饰作用,一方面它可以根据力学原理,形成力的均匀负荷,“斗拱”用在屋檐下可以使屋顶的出檐加大,用在梁枋两端下面,则可以减小梁枋的跨度,加大梁枋的承受力。同时“斗拱”的数量还可以显示出这种建筑的规格和等级来。钟楼采用的四角攒尖式,对角线构筑,覆以琉璃瓦,屋角微微上翘,这种形制按文人的描述“如鸟思阁,如喙思飞”,就好比展翅飞翔的鸟。象钟楼这种出檐3层的,我们把它叫重檐三滴水,这种形制不但可以增加建筑的美观,还能减少雨水顺而下落时对建筑的冲击力。
钟楼不但整体气势恢弘,细部也十分精美。大家现在看到的格子门,门扉上都有木刻浮雕,内容有声动感人的民间传说、回味无穷的历史故事,楼上楼下加起来共有64幅,如我们熟悉的“八仙过海、踏雪寻梅、长生殿盟誓”等。
了解完了钟楼 ,下面我们将要参观的是与钟楼遥相呼应的鼓楼。
鼓楼距离钟楼只有250 米,它建于公元1380年,鼓楼要比钟楼大的多。鼓楼高34米,基座呈长方形,。现在它的南北两面还各开高为6米的十字型券洞,一直到今天还是交通要道。它的北面还有著名的小吃街。
鼓楼上曾用来报时的大鼓已不知去向,1996年西安市文物局投巨资制作了一面大鼓,就是我们大家现在看到的着面“闻天鼓”。这面大鼓的鼓面是用整张牛皮蒙制的,声音深厚洪亮,重棰之下,十里可闻,这面大鼓已经申报进入了世界基尼斯大全,所以今天来的朋友们都非常的幸运,因为大家看到了世界上最大的鼓。
鼓楼的南北两侧檐下,过去曾悬挂着两幅巨匾额,南面为“文武盛地”。文王、武王时期,天下和平安泰、国富民强,说明了西安古往今来的发达昌盛。北面匾文“声闻于天”,典故是《诗经》中“鹤鸣九皋、声闻于天”。两幅巨匾犹如画龙点睛,使鼓楼生气盎然,为这座古建筑增添了不少光彩,遗憾的是这两块巨匾,在十年浩劫中已被毁坏,现在的匾额按照原有历史资料恢复的。
以上就是我们今天参观的明城墙、钟鼓楼。这些建筑记录了西安沧海桑田的历史,也铭刻了西安人心中的悲怆与骄傲。他们作为历史古迹,就象陈年的老酒,使人心醉,让人回味。
城墙碑林导游词篇二
荆州城墙位于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现存明清重建城墙东西长3.75公里,南北宽1.2公里,面积4.5平方公里,城墙周长10.28公里,高9米。城墙现有八座城门,2座门楼。
荆州古城分为三层,外面是水城,中间是砖城,里面是土城。水城(护城河)全长10500米,宽30米,水深4米,西通太湖,东连长湖,与古运河相连。明代时期建城时为防止城基下陷,洪水泛城,右城脚条石缝中浇灌糯米浆,因而城墙特别坚固。
荆州城墙设有瓮城、敌楼、战屋、炮台、藏兵洞、复城门,防御体系完备,历来易守难攻,有“铁打荆州”之说。
荆州古城墙位于:
中国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的荆州古城,199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荆州城墙是中国现存的四座保存最为完整的古城墙之一,也是保存最为完好的南方城墙,与其它几座古城墙相比,荆州古城墙的特点是规模较大,保存相对完整,被誉为“我国南方不可多得的完璧”,其周长11公里,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我国延续时代最长、跨越朝代最多、由土城发展演变而来的唯一古城垣。
州
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如今大部分城墙已经被封锁。
荆州城,又名江陵城
是国务院1982年首批公布的全国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1996年
荆州古城墙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在城北五公里处的纪南城建都长达420**年,留下了丰厚的历史文化遗存。
据《后汉书·地理志》记载,荆州古城墙的修造史,可以追溯到2800多年前的周厉王时期。经最新古城垣考古发掘实物科学验证:荆州古城墙是我国延续时代最长、跨越朝代最多、由土城发展演变而来的唯一古城垣。
1998年3月,考古工作者先后发掘出了宋朝和五代时期的砖城;两晋、三国时期的土城。叠压在现城墙10米以下的五代砖城的发现,使荆州城砖城的修造历史从始于明代的普遍认同,又上溯了400多年。这次考古发掘还证实:从三国时代起,荆州古城墙没有发生过大的变迁,移位距离仅在50米左右范围内,土城墙远远早于砖城墙。20**年8月,考古工作者在荆州城小北门西侧,发现了一段长近20米的明代成化年间夯筑的石灰糯米浆城墙。此段城墙虽历经500多年,至今仍坚如磐石,世所罕见。
现保存的砖城,为明清两代所修造。砖城逶迤挺拔、完整而又坚固,是我国府城中保存最为完好的古城垣。砖城厚约1米,墙内垣用土夯筑,下部宽约9米。墙体外用条石和城砖砌筑。砖城通高9米,周长11281米。砖城墙体用特制青砖加石灰糯米浆砌筑。特制大青砖每块重约4公斤,有的烧制有文字。
编辑本段历史沿革
《后汉书·地理志》记载,荆州古城墙的修造始于2600多年前的周厉王时期。经最新古城垣考古发掘实物科学验证:荆州古城墙是我国延续时代最长、跨越朝代最多、由土城发展演变而来的唯一古城垣。根据考古发现和文献记载,荆州城墙的修筑情况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发展阶段。
三国至西晋时期
《荆州府志·城池》记述:“今城,楚船官地,春秋之渚宫。秦既拔郢,置南郡。汉因之,三国初属蜀汉旧城,关某所筑,某北攻曹仁,吕蒙袭而据之。”又据《水经注》云:“县曰江陵。旧城,关羽所筑。”又《舆地广记》述:“故城在县东南,有渚宫。今郡城晋桓温所筑。”故城应为关羽所筑之城,在旧城东南,旧城,应为秦汉旧城,位于城西北。
1997年9月至1998年3月,荆州市及荆州区考古人员在荆州城南垣东端(望江楼西侧)坍塌段,为配合维修工程,进行了考古发掘,横向开挖一条长19.2米、宽5米,深9.5米的进行考古探
荆州古城墙壮观图集(4张)
察的探沟。
通过地层解剖发现:此段暴露在城垣外侧的砖垣建于明初。探沟内土垣自南而北11.3米,为宋代及明初城垣。宋代土垣残高3.75米,明代土垣建在宋代土垣之上,残高4.5米。在宋代土垣与明初砖垣之间,有宽0.6-0.8米、高7.3 米的宋代碎砖垣遗迹。在探沟中部,宋与明初土城垣之北为五代城垣,其顶部与明初土垣基本取平。五代时期兼有砖、土城垣,五代砖垣下部为保存较好、形体较薄的青砖垒砌,这些青砖规格不一,有绳纹长方形砖,还有楔形砖,显系墓砖,残高1.1米,五代砖垣上部为砖、土混合夯筑,用砖甚破碎,残高4.9米。五代砖垣所倚傍的土械垣上部为五代时期,残高约6米,下部为唐代,残高约1.9米。在唐代土城垣之下,发现三国时期土城垣。三国时期土城垣深埋在现荆州城土垣表面8.25米,接近城内地面3.05米之下。其建筑用土为灰黑色粘土与黄褐色沙土,文化层已发掘的厚度为0.8-1.25米。城垣建筑方法具有三国时期特征:逐层夯筑,夯层厚,夯窝呈圆形,直径7~8厘米,深 0.5厘米。探察同时出土了一批东汉至三国时期的文物典型器物。关羽镇守荆州达十年之久,“盖先治其城郭,乃诸侯,郡守之常政。”(《江陵县志》)。为了东御孙吴,北抗曹操,修筑、整治荆州城墙为军备之首务。
东晋至隋唐时期
《江陵县志》云:“晋永和元年(公元345年),桓温督荆州,镇夏口,八年还江陵,始大营城橹”。考古资料证实,在五代城垣之下,叠压着高1.6-1.7米,宽6.5米的东晋至隋唐时期的夯土城垣,证实了文献记载的真实性。桓温所营筑,实际是将旧城与关羽所筑之城包括为一,但并不是将关羽之前的旧城与关羽所筑之城简单相连,两城既呈东、西错落,桓温营筑时,势必进行补缀,即史籍所谓在平面上的“增修之”,在立面上的“增修之”,则是加高培厚城垣。桓温所筑之城比故二城的面积略大,更比现荆州城大。两城相接后,其间城垣并未拆除,因而在城中形成隔墙。晋元兴二年(公元420**年),桓温之子桓玄谋据荆州,篡位称帝,建国号曰楚,改年号曰永始。翌年被诛杀于城西枚回洲。齐永元三年(公元520**年),萧宝融即位于荆州城,是为和帝。梁承圣元年(公元552年),萧绎于荆州称帝建都。侯景之乱时,绎尝于城外闹回七十里,树木为栅,掘堑三重而守之。绎在城内建有著名园林“湘东苑”和图书馆“东阁竹殿”。公元555年,西魏划荆州城为东、西二城,自是利用已有的城中隔墙而分。隋大业十四年(公元620**年),梁后膏萧铣称梁帝,都江陵。唐肃宗上元元年(公元720**年),号荆州城为“南都”,并增置永平军,以加强武备。至唐代,荆州城中隔墙始清除。
五代至北宋末期。《荆州府志》记述:“后梁乾代二年(公元前920**年),(南平王)高季兴大筑重城,复建雄楚楼,望沙楼为扦蔽,执畚锸者十数万人,将校宾友皆负土相助。《荆州府志》云:“郭外五十里冢墓多发掘取砖,以(秋瓦)城。工毕,阴惨之夜,常闻鬼泣及见磷火焉”。高氏取墓砖(秋瓦)城,砖的来源拮据,自然不能建成如后世那样完整而坚固的砖垣,却为荆州城用砖之始。荆州城的构筑方式至此发生质的飞跃。砖城基宽0.9米、高1.1米,在砖墙外侧有用两层砖铺的宽0.6米的护脚。砖基之上有用碎砖间粘土夯筑而成的砖土混合墙,下部与砖基同宽,上部与五代土城垣同高。砌墙所用的砖均为东汉至隋唐时期的墓砖,与文献记载完全吻合。五代砖墙的发现,使荆州城修建砖墙的历史提前了四百多年。
南宋至元代末期
据悉,荆州古城墙集水城、砖城、土城三城合一,系我国南方地区保存最为完整的古城形态,被誉为南方不可多得的完璧。荆州城,是国务院1982年首批公布的全国24 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1996年,荆州古城墙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后汉书。地理志》记载,荆州古城墙的修造始于2600 多年前的周厉王时期。经古城垣考古发掘实物科学验证:荆州古城墙是我国延续时代最长、跨越朝代最多、由土城发展演变而来的唯一古城垣。此前,荆州古城墙周长被推算为11公里。该市城乡规划局兼市测绘局局长邓迪敏说,荆州城古城墙长度,经该市测绘院通过测绘仪器细致测量后,得出最新数据为11.145 公里(按砖砌墙基长度计算);其中瓮城长度703 米;马面长度661 米;荆州城墙主体周长10.568 公里(不含瓮城、马面)。
明初至明代末期
《荆州府志》云:“元世祖至元十二年(公元1278年),诏隳襄汉荆湖诸城”。明太祖甲辰年(公无1364年,元至正二十四年),湖广平章杨景依旧基修筑元代被破坏的荆州城墙,城垣周一十八里三百八十一步,高二丈六尺五寸,设六门,城濠宽一丈六尺,深一丈许。明代洪武至万历年间,是荆州砖城墙维修建设的高潮时期。明崇祯十六年(1643年),张献忠陷江陵,未久西进,下令拆城。该次拆城可能仅是某些城垣局部受到破坏。据对三处城垣段面的考古发掘和观察,未见张献忠破坏之迹。发掘出土的明代砖墙基确系建在宋代旧基之上,对土垣部分也只是局部加高。明代砖墙宽0.7米,高7.5米,砌砖为长而宽的城墙专用砖。明代砖墙用“打钉”的方法与宋代砖墙相衔接。明代土城垣叠压在宋代土垣之上,现存宽9.5米,高4.5米。
清代时期
据《江陵县志》记:“崇桢十六年,流贼张献忠陷荆州,夷城垣”。清顺治三年(公元1646年),荆南道台李西凤、镇守总兵郑四维依明代旧基重建。“兵民重筑,悉如旧址”。
康熙年间,于城中设间墙,东部驻满洲八旗兵,称满城;西部为官衙民舍,称汉城。清朝时期,荆州城屡被水患,修葺之工频繁,仅雍正、乾隆两朝,凡四修,耗银二十二万九千六百余两。雍正五年(公元1720**年),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五十三年(1788年),均对荆州城墙进行过维修.特别是乾隆五十三年六月二十日,万城堤决,水从西门入,城垣多处溃圮。清廷自乾隆五十四年至五十七年,发帑银二十万零六千余两,命钦差大学士阿桂等依旧基对城垣进行补修。其时,水津门(城西南隅)、小北门因地势低洼,退入数十丈,城东南角退入十数丈,从而使现荆州城的规模最后定形。
随着冷兵器时代的结束,荆州城的军事功能逐渐丧失。但人们对荆州城的维修、保护始终不怠。1987年发掘卸甲山西侧城垣时,发现铭文为“丙子年”的城砖,经考为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遗物。城砖说明国民政府也曾对荆州城墙进行过维修。
编辑本段建筑特点
荆州古城墙自乾隆五十四年至五十七年两次大修后,保存有六座城门。荆州古城墙的六个城门都有与当地的地理、历史和习俗联系的名称。东门名寅宾门,南为南纪门,西门称安澜门,北门名拱极门,小北门位于东北,名远安门,小东门位于东南,名公安门(水门)。公安门(水门)以往没有陆路与外界相通,进出全凭舟楫。其余城门外均增筑曲城,各曲城并不雷同,皆因地就势,形似半环状将主城门围定,曲城前再开一门,与主城门一起形成二重城门。曲城的建造与主城完全不同,曲城内外均为城砖垒砌,两侧都筑有城垛。城门洞和城门框均用条石、城砖砌成圆顶。二重城门各设一合木质对开门,木门内还有一道10厘米厚的闸板,既御强敌,又防水患。这样便形成了双重城门,四重门防。双重城门之间称瓮城。瓮城的巧妙设计体现了我国古代积极防御的杰出军事思想。纵观千古城池攻防,城门实为最薄弱环节,无论外敌强攻或巧设诈术,还是内奸反叛,皆通过城门得手。而瓮城的建造则一举将薄弱环节变为易守难攻之地。战时兵马出城,须经双重验关,可澄清疑渎;如来援军,可不分真伪,先放进瓮城验证。瓮城最奥妙之处是可以实施积极防御,敞开瓮城,诱敌深入,四面围攻,一举歼之。
拱极门古称柳门,明称拱辰门,俗谓大北门,位于江陵城西北。曲城门洞高5.8米,宽4.6米,深10米;主城门洞高7米,宽4.8米,深15米。内外门相距32米,瓮城略呈半圆形。此门古为北上中原的通衢,为宦者迁官易职,为士者赴京寻官,咸出此门,时车盖冠冕,各以诗赋为赠,折柳话别,故又谓柳门。苏轼在《荆州十首》曾写道:“柳门京国道,驱马及春阳。野火烧枯草,东风动绿芒。北行连许邓,南去极衡湘。楚镜横天下,怀王信弱王。”即咏此。今城门仍为车行人往和主要通道,保存完好。内券门上方有乾隆荆州府知府张方理立一石匾,横书"拱极门"三字。
安澜门俗称西门,明代称龙山门。门外即龙山风景区,时人常出此门登谒,因地势低洼,常遭水患。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长江堤决,水由此门及水津门冲入城,致万余人丧生,此门亦溃圮。未几发帑重建,内缩十余丈,城门地基抬高。及竣工,官民相庆,并取安定水患之意定名。今城门保存完好。曲城门洞高5.8米,宽4.5米,深10.4米;主城门洞高6.6米,宽4.85米,深15.5米。内外门相距42米,瓮城略呈长方形,内券门上有横书"安澜门"三字石匾,系乾隆二十四年所书。
南纪门俗称南门。此门南临大江,古时王公贵族、商贾士民皆出此门上巴蜀,下汉口。门外三里许御路口,即为古代藩王登岸系舟的码头。曲城门洞高5.5米,宽4.6米,深10.2米。内城门洞高 6.7米,宽4.6米,深24.8米。内外门相距28米。瓮城呈长方形。
内券门上方有"南纪门"三字石匾。字迹斑驳,该城门建筑奇特,瓮城左右各设一侧门,其门洞高4.7米,宽3.6米,深4.5米。设此侧门, 便于袭击登城之敌。
寅宾门俗谓大东门。寅宾门是迎接朝廷来使和宾客的城门,因此,门楼壮观,瓮城也最大。小东门位于古城东南角,因其面朝公安,亦称公安门,当初刘备迎娶孙夫人于此。此门只有水路相通,故又叫水南门,相传东吴吕蒙破荆州、杀关羽即从此门水路潜入。
荆州城墙除上述六门外,乾隆五十三年六月二十日万城堤决溃城之前,在城西南隅还有一门。名曰水津门,万城堤决之时,大水正是从水津门和西门涌入,导致城崩。后乾隆命钦差大学士阿桂等再造荆州城时,未再建水津门,仅恢复西门,并将其命名为安澜门。
改革开放后,古城为适应经济发展和古城保护,分别增开了新南门和新北门。至此,加上原改造加宽的小东门,古城便有三条机动主车道和五座古城门与外界连通,真正做到了闭而不死,开而不乱,显著减轻了古城门的交通压力,保持了文物的完美和持久。
编辑本段军事用途
荆州古城墙作为古时的一项大型军事防御工事,除高大坚固的墙体和瓮城等建筑外,城墙之上还有众多配套的军事设施,如今尚存且最具作战防御功能、最有特色的要数暗设的四座藏兵洞,东西南北各一座,每座长10.5米,宽6.3米,深6米,分上下两层,可容100多人。每层又有小藏兵洞,每个小洞可容2人,洞中均有射孔。藏兵洞所在的墙体向外呈长方形突出,对攻城之敌,可从三面射孔暗箭齐发,使其猝不及防。藏兵洞构建精巧、别致,是防守反击的重要军事据点。万一城池攻破,藏兵洞的兵力可以据此反击,各自为战,以求反转战局,即所谓负隅顽抗者也,试图达到城池破而不陷的目的。公安门景点南侧百余米处,即可领略到荆州古城墙上的这一特有的军事设施的风采。
编辑本段旅游特色巍峨门楼
明洪武年间称东门楼为寅宾楼,小东门楼为楚望楼,南门楼为曲江楼,西门楼为九阳楼,大北门楼为朝宗楼,小北门楼为景龙楼。此后无变易。今朝宗楼尚存、寅宾楼已重建,其余门楼圮毁。城楼前施垛墙,后施宇墙或石栏,地面城砖铺漫,砖梯分上下两重,并有马道。城楼气势雄壮。以朝宗楼保存最好,以曲江楼最享盛名。城楼前之箭楼,今俱不存。
曲江楼俗名南门楼。此楼之东,古有一楼,唐右相张九龄贬任荆州长史时,常于楼上,南望大江,置酒赋诗。九龄,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人。名望冠于一时,人称曲江公。南宋张栻知江陵府,尝登楼怀古,仰慕九龄,遂重建斯楼,并更名曲江楼。后楼毁,即以今南门楼名曲江楼。城楼为民国时改建。单檐歇山顶,建筑平面长15米,宽10米。
朝宗楼俗名大北门楼, 在江陵北城垣西段。
清道光十八年(1838年)重建。城楼脊枋下方书有重建此楼的时间:大清道光十八年(1838年)岁次戊戌九月壬戌初十戊申吉时丁巳时重建。门楼采用穿斗式和抬梁式两种结构。重檐歇山顶,面阔五间,明间进深二间,次、梢间进深三间。长18米,宽12米。屋面施黑陶筒瓦,脊饰兽件亦为黑陶。柱为杉木,直径30厘米左右。前后檐施有门窗。整个建筑,纤秀朴素。表现出我国古典建筑的传统风格。此楼在日寇入侵期间,曾受到很大破坏。1981年进行全面修缮。今楼岿然,坚固如初。登临斯楼,东可见玄妙观殿宇新饰,绚灿宛若天宫,西可见太晖观绿树掩映,缥缈如在云端;远可见蜿蜒龙山,峰峦隐现,近可见古城街巷,错落有致。
宾阳楼原名“寅宾楼”, 俗称东门楼,始建于明代,清咸丰十一年(公元1861年)重建。1987年8月,由国家文物保护科研所设计修复完善,1987年正式向中外游客开放。整个楼台高9。5米,东西宽12。65米,南北长34米,采用大木框架结构,气势宏伟,造型别致,保持了明代建筑的风格,“宾阳楼”三个金色的大字由赵朴初题。宾阳楼的马道旁专门用木版搭成上城的阶梯,拾级而上,宾阳楼里的三国著名人物立即跳入眼帘。刘备、张飞、关羽、诸葛亮、赵子龙的仿铜巨塑或座或立,栩栩如生。宾阳楼外环绕而立的也是马童周仓等三国武士的仿真彩塑。《三国演义》120回,就有72回与荆州有关,荆州的每一寸土地似乎都散发着三国风云人物的气息。
城上三山
城上三山是人们对荆州古城内城垣上三个带“山”的地名的习惯统称,三山即松甲山、卸甲山、掷甲山。城上三山实为三个土台,只是与关公镇守荆州密切相关,故有山之名而无山之实。后人于其上建祠祭祀关公,惜均已毁圮。据清乾隆《江陵县志》载:松甲山,位于东北城垣上,传为关公曾在此地松甲小憩。又传明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楚王朱桢、湘王朱柏在虎渡口一仗大胜凯旋时,荆州知府应伯和在雄楚楼设宴犒劳,“宴楚湘二王于北墉,宴讲裨将于南墉,释甲记功请赏。”卸甲山在西南城垣上。传说关公凯旋归来曾在此卸甲,登临此祠,城内外楼台市井历历在目。掷甲山,位于城垣西北隅,与关公大意失荆州有关。相传当年关公镇守荆州时,吕蒙白衣渡江偷袭江陵(荆州城),荆州告急,关公闻讯,急率真兵回救,赶至城下,方知守城将领糜芳等已献出城池,投降东吴。关公痛心疾首,情急之下他脱下铠甲,猛地抛掷到西北城垣上,然后率部西撤。后人乃称此处为“掷甲山”。清康熙年间,掷甲山改称余烈山,并修建关庙,嘉庆皇帝曾亲书匾额“威震华夏”四字悬于其上。三山冠“松甲、卸甲、掷甲”之名,皆取“释甲偃武,不事兵甲”之意,表达了自古至今荆州人民渴望和平安宁,共创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
适逢盛世
新中国诞生后,历经千年沧桑的荆州城墙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及荆州人民的精心呵护。荆州城文物管理处原副主任王新生,20多年来直接参与、组织了几乎所有的城墙修缮工作,是古城墙当代保护的历史见证人。据他介绍,1978年至现在,城墙修缮已有32次,其中较大的维修共13次。1988年重建了宾阳楼。荆州城墙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石都得到了正直荆州人民的珍视和保护。古城的南门、西门的城楼以及雄楚楼、仲宣楼、明月楼的重建项目都在规划之中。如今的古城城内街道整齐,绿树成阴,城上门楼飞峙,城墙上松柏苍翠,荆州古城更展现出其雄关新貌。
“闻听三国事,每欲到荆州”,荆州古城作为中国历代军事文化名城,具有丰富的历史内涵和无穷的文化魅力。古典名著《三国演义》120回,其中有70多回提到荆州。随着国家旅游事业的飞速发展,荆州古城已成为四面八方、中外旅客喜爱涉足的地方,并被列为国家三国旅游线重要名胜,和湖北省定点涉外旅游景点。荆州是国务院1982年首批公布的全国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1996年11月20日,荆州城墙作为明、清时期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年荆州城墙与南京城墙、西安城墙和辽宁兴城城墙等一同列入中国申报世界遗产的预备名单。
城墙碑林导游词篇三
各位游客,大家好。
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平遥就要到了,右前方那高耸的砖墙就是我国现存较为完整的四座古城池之一平遏城。1997年12月3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通过决议,将我国云南省丽江古城、山西省平迢古城和江苏省苏州古典园林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现在大家可以观赏一下古城的远景和比较完整的外观。
平遥古城,历史悠久。据载:西周时期周宣工为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曾派兵北伐萨犹,并修建了京陵城。京陵城就建在今平远县城东北约7公里的京陵衬,京陵二字作为地名一直沿用至今。这可以说是平遥建城的开端,也是现在乎迢城的前身。从那时起,至今已有2800年左右历史了。
现在这座平送城始建于何时,历史上没有明确记载。大约在北魏太武帝朽跋燕时,为避名讳,将原来的平陶县改为乎迢县。并把县治从别处迁到这里。建城时间应该是这以后的事。在湿长的历史岁月中。这里曾有过她的繁华,也曾多次道受战火的破坏。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座城墙,是明代洪武三年,即1370年把原来的土城墙加高加厚加砖扩建而成的,明清以来虽曾数次维修,但风格未变。
。f遥城内古建筑保存很多,像文庙大成殿、清虚观、市楼、城隆庙、武庙戏台等。就是街道民居。也基本保存明清时代风貌。漫步街头,还会看到各种古色古香的院门、院埔、秸雕细刻的古建筑装饰,甚至还能看到门前的接马石桩、下马石等,一派古城风貌。
平遏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名人辈出。是敢于不顾“满门抄斩”的恐吓、秉笔直书的若名晋代史学家孙盛、以“映雪读书”流传千古的孙康等古代名人,当代已故中科院历史研究所所长侯外庐、已故语言研究所副所长侯秸一、已歇中国文学研究会会长王瑶、著名画家李苟、著名歌唱家郎兰英等都出生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平适古城不愧为历史文化名城。
(过急济桥)
我们现在正行驶在惠济桥上,惠济桥是一座九拱石桥,修建于清代康熙年间,同治年间重建。清代名宿博山先生曾亲笔为它写道碑记。这座桥规模不等大。历史也不算很长,但造型优美。桥面平坦,没有像一般石桥那样高高隆起,便于车马行走。而且更有一个奇处,就是这座桥下还有一座桥。下面的桥不见文字记载,人们原来也不知道。1977年8月,一场暴雨造成特大洪灾,滚滚洪水带走了不少淤积多年的河沙。水退后,人们惊奇地发现:原来惠济桥叠架在旧桥的桥面上,形成桥上桥的奇观。利用旧桥做新桥的牢固基础,既节省财力、人力,又省时间,多聪明的构思叼!这在造桥史上也是一个奇迹。
平迢古城到了。请大家随我上城墙参观。
(过急济桥)
我们现在正行驶在惠济桥上,惠济桥是一座九拱石桥,修建于清代康熙年间,同治年间重建。清代名宿博山先生曾亲笔为它写道碑记。这座桥规模不等大。历史也不算很长,但造型优美。桥面平坦,没有像一般石桥那样高高隆起,便于车马行走。而且更有一个奇处,就是这座桥下还有一座桥。下面的桥不见文字记载,人们原来也不知道。1977年8月,一场暴雨造成特大洪灾,滚滚洪水带走了不少淤积多年的河沙。水退后,人们惊奇地发现:原来惠济桥叠架在旧桥的桥面上,形成桥上桥的奇观。利用旧桥做新桥的牢固基础,既节省财力、人力,又省时间,多聪明的构思叼!这在造桥史上也是一个奇迹。
平迢古城到了。请大家随我上城墙参观。
(带游客进“下东门”)
这里就是乎迢方城的“下东门”。大家看这高达12米的城墙多雄伟、多壮观。在城外,本来还有护城河。城门处架有吊桥。在古代战乱的日子里。这的确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防线。
我们进来朗这个地方是下东门瓮城,它是为保卫城门而设立的。城门是城墙上的薄弱环节,有了瓮城。就大大增强了城池的防卫手段。这里地方根小,四周为高墙围护,即便敌人攻入瓮城也只能进来少数人,而且立即陷入包围之中,成为瓮中之鳖。有的瓮城门并不是开在城门对面,而是拐个弯开在旁边。更可防止冲入的敌兵一较作气冲到城门下。通过拐弯来消解敌兵锐气。这些设计思想都是古人在长期实战经验中总结出来的。
大家看。瓮城里还有一个建造讲究而小巧的院落。这是干什么的呢?原来这是一座小关帝庙。关帝是武圣人。把关庙修进瓮城里,却是平迢人的独特创造。请大家随我进城,上城墙参观。
现在我们已经在城上了,这里本来还有城楼。在战争中毁掉了。这座建在城墙上的台,传说就是尹吉甫的点将台。尹吉甫是周宣王的大将,在历史上游藩有名,《律经冲的《较高》、《冠r2等几首诗就是他作的、前面提到的那有名的对北方游牧民族0l犹的北伐,就是由他指挥的。为了巩固北伐的成果,他还在这里修建了京陵城。尹吉甫遗迹这里还有多处。在京陵村附近还有一处村茁叫尹村,传说是尹吉甫当年驻兵酌地方。在上东门外有尹吉甫募,募前一通明代石碑上大书“周卿士zj吉甫神道”八字。上东门里还有一座纪念尹吉甫的小庙。
请大家随我观赏一下古城的建构。
(带游客向南浸步。边走边说,约走2—3个墩台即可停下)
我们看城墙上两边各有一道短堵,叫女儿墙,为什么叫女儿墙呢?宋代官府编写的《营造法式》上有个书面解释:“言其卑小。比之于城,若女子与丈夫也。”意思是说城墙高大厚实,保伟丈夫;女墙单薄短小,像弱女子。民间有的地方却流传着这样的故事:早先城上并没有女儿墙,有一次一个老人被拉来做工,和他相依为命的小孙女也天天随他来到城上。坐在旁边观看。一天,一位累极了的民工昏昏沉沉中竞走到城墙边上,小女孩伯他掉下城去,用力向里推他,不料用力过大,民工虽得救了,小女孩却摔死了。为了纪念她,工匠们在城上修起了矮墙,并把它叫做女儿墙。这实在是个感人的故事,但确实说明了女儿墙的保护性功能。我们看:两边的女儿场并不一样,向外的女儿墙上还修筑了垛口,垛口还留着供臆望和射击使用的小孔。这当然是为了实战的需要。
大家都注意到了,城墙每闲一段,就有一个向外突出的部分,这叫做墩台。墩台是干什么的呢7它是保卫城墙的。我们知道。古代攻守城他的主要武器是弓箭和弯机,上面既可射下去,下面也可射上来,因此守城的士兵轻易不敢探出身去。这样,城墙脚下反丽成丁防御的死角。有了墩台。就可以弥补这个不足、从三面组成一个强大的立体射击网,城防力量大大加强。在每个塌台上,还修有一座敌楼,上面有孔,也是为观察和射击用的。
干遥古城除了具备这些共性持点外,还有自己独特的地方。
城墙本是战争的产物,平逗人却偏偏喜欢给抹上一层浓浓的文化色彩。把象征文化星官的魁星楼修在丁城墙东南角上(指形状独特的魁星楼)。据统计,古城上共有3000个垛口、72废敌楼,那是象征着文圣人孔夫子的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
乎遥俯视似龟形,历来有龟城之称。据说是取神龟寿水长存之意。全城六座城门,南门似头,城门和瓮城外门都向南。任龟首自由伸缩,北门似尾,瓮城外门拆而东向,好儡龟尾东甩:东西各二门似龟脚。三座瓮城外门拐向南开,好像神龟正续缓伸腿屈肢向前爬行,只有咱们刚才进来的下东门瓮城外门不向南拐而向东开,传说是伯神龟爬向别处,所以用一根无形的绳索把左后脚牢车地拴在城东lo公里的麓台塔上,把这条腿都拉宜了。在南门外左右各有一口井,人们说那就是神龟的一对明亮的眼睛。在市中心,也就是龟心的位置,还修有一座市楼,就是我们看到的那座高踞众屋之上的楼,在市楼楼顶两坡上,还用黄、蓝两色琉璃瓦拼出双喜字相寿字,它充分体现了古城独特的文化氛围,表达了乎迢人民良好的愿望,这可以说是龟城城建构思的画龙点暗之作了。
乎迢城内文物众多,西南方向那一片覆盖琉璃的建筑,就是城因庙、财神庙建筑群,近处观看,可以见到它馆角高桃、群昂飞动、油漆彩绘的壮丽景色。在它附近很显眼的那座现代大楼是平适中学教学楼。文庙大成殿就在校园内,从这里看不清蔑。为保护原来的风貌,古城中一般是不准建楼的,干迢人却为学校破例修了一座教学楼,足见对教育的重视。平迢中学也不负众望,一直以优异的成绩保持着这所省级重点中学在省内的领先地位。
城墙碑林导游词篇四
首先我们参观的是有壮阔气势的明城墙。我们眼前的城墙是明时的。明太祖朱元璋认为“如江山永固,非深沟高垒,内储外备,不能为安。”于是从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下诏修城开始动工,历时8年完工,是在隋唐京城的皇城基础上,向东、向北各扩建了4分之1上修筑而成的,形成了今天的城墙。现在我们看到的城墙是一个东西长,南北短的长方形,周长13.79公里,面积11.5平方公里。是一个功能设计周密,形制宏伟的军事防御设施。下来我给大家分别将城墙各部分的建筑构造既城防作用一一作以介绍:
首先我们看见的是护城河,也叫“城壕”,它是阻止敌人进攻的第一道防线。横跨护城河上唯一的通道就是我们眼前的的吊桥。吊桥在过去由守护城门士兵掌管,他们听从“晨钟暮鼓”的指挥定时升降。一旦有战事来临,吊桥就被高高生起,整个城市就成为一个封闭的战斗堡垒。刚才有朋友问在那里控制吊桥,这也就是我们下面要来参观的城门,上面是闸楼,即控制吊桥升降之处。城门是防御设施相当重要的一个环节,那么现在请大家跟随我进入城门,来了解城墙的另外一个组成部分。
事实上完善的城门是由闸楼、箭楼、正楼组成。我们看到的最外面的就是有闸楼,它最主要的作用就是控制吊桥的升降,并且也具有夜间打更的作用。闸楼是两层悬山式结构,虽然形式十分简洁,但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是城市的二道防线。
前面能看到的那座建筑是箭楼。箭楼共有箭窗66孔,形成了一个扇型的攻击面,士兵可凭窗居高临下杀伤敌人。
在闸楼与箭楼之间,形成的半月形的空间,我们叫做瓮城。它的作用在于如果敌人攻入城门后,进入瓮城,这时会受到瓮城上4面居高临下的攻击,犹如瓮中捉鳖。
我们所能看见对面的建筑是正楼,正楼是城墙最里层的建筑。正楼建筑形式为重檐歇山式,是主将战时坐镇指挥守城的指挥所。
高大的城门,城门是敌我双方交战的薄弱环节,也是统治者苦心经营的防御重点。明代修筑城墙时,十分重视城门的防御功能。其中他们有一个非常大的技术突破,打破了西汉开始沿用了1520**年之久的“过梁式”城门,这种门最大的缺点是经不起火攻,所以就有了“城门失火,殃及迟鱼”的典故。明代城门采用的是券拱式的门洞,可以有效的抵御火攻,所以大大提高了城墙的防御能力。西安城墙门从上到下横箍着9道宽15厘米的铁条,上钉1800个蘑菇钉,加强了门扇的强度,使箭矢无法射入门中,从而加强了城门对抗进攻的能力。这是城墙的第三道防线。
我们可以见到城门上有永宁门几个字。在明西安城墙的东、西、南、北面各有一座城门。南门曰永宁门,意思是南方是火神所在地,就是向火神祷告,不起火灾,永保安宁。东门名长乐门,因明都城南京位于西安东面,“长乐”二字带有祈祝大明江山万年不衰,长久欢乐之愿望。西门为安定门,暗示西部边疆安泰康定。北门名安远门,意指北部边塞长远安定,不起战乱。
现在我们就登上城墙,来感受他壮阔的气势。城墙的最底层是用石灰、黄土、糯米汁搅拌夯打而成,干燥之后,坚硬如石。历史上对城墙曾多次维修,有两次最有名。第一次是在明隆庆二年(公元1568年),当时的陕西巡抚张祉在城墙底顶面和外壁都包砌了青砖,使整个城墙显得壮阔和雄伟。清乾隆年间,当时的陕西巡抚毕沅又对城墙进行了大规模的维修、加固,将包砖增厚,铺设海墁,并增修排水系统。城墙顶上的这个平面就是海墁,它是城上调兵谴将的通道,用三合土垫底,上面铺有两层城砖而成,即可便利于城上交通,又可防止雨水下渗。海墁从外向内有5度的倾斜面,可将雨水迅速导入城内侧的排水槽,有效的保护了墙体不被水浸泡,起到了保护墙体的作用。城墙每相隔40—60米一个有排水槽,它们为砖石结构,附贴在城墙内侧,从墙顶直达墙下,与沟渠相通。西安城墙之所以保存至今,这套完整的排水系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为了保证士兵及车马在城上行走安全,在墙顶内沿建有宇墙。为了了望方便,在外沿上又筑有垛墙。在垛墙的底部的方孔,又叫悬眼是士兵可向外窥察、射击的地方。
沿城墙外侧有向外突出的实心墩台叫做敌台,俗称马面。在城墙上共有98座。各敌台相距120米,这个距离和过去的武器是有关系的,120米的中点是60米,恰是弓箭、飞钩、滚木等武器的有效射程,它的出现使士兵作战视野开阔,战术运用灵活。一旦敌人攻城,会受到来自城墙和左右敌台、敌楼三方面的射击。构成了一个立体交叉火力网,大大的提高了城墙的战斗力和防御功能。
在城墙的四个转角处有角楼。值得一提的是,除西南角为圆形角台外,其它三个角台均为方形,为何只有这一角台为圆形的呢?明城墙是在唐长安城基础上向东北扩建三分之一而成的,它的西南角,正好是唐皇城的一个城角,因唐皇城城角为圆形,所以就维持了原状。
以上就是我带大家参观的明代城墙,下面我们去了解一下另外的明代建筑,钟楼和鼓楼。钟和鼓是中国最早出现的打击乐器,两三千年前,钟和鼓是用来祭祀和宴享的礼器和乐器,到了汉代,尤其是五胡十六国和魏晋南北朝时期,钟和鼓被用做军旅指挥的信号和军乐。到了唐代的就有了报时的功能,正如文人墨客在诗中描述的“将则鸡人报晓时,尚疑方近翠云秋。“还有“六街鼓绝行人歇,九曲茫茫空有月。”描绘的就是人们闻钟声而起,闻鼓声而息的情况,这就是大家常说的“晨钟暮鼓”。钟楼和鼓楼上的钟和鼓都是明代,所以它们自然也都有报时的功能。钟楼和鼓楼建于明代,西安是明代的军事重镇,钟鼓楼无论从建筑特色、还是艺术价值,都居于同类建筑之冠。
朋友们,我们首先来钟楼。钟楼位于市中心东、西、南、北四条大街的交汇处,有“天下第一钟楼”之誉。要了解钟楼,就要从钟说起。真正钟楼上的钟是唐景云年间的“景云钟”,它是一口六吨重的铜钟。它是以钟乳来调节音律,声音洪亮悠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年钟声便是原来悬挂在钟楼上“景云钟”钟声的录音。当时钟楼的位置并不在现在的地方,那么它在哪儿呢?钟楼最初的位置在鼓楼以西的“迎祥观”内,安史之乱时,“迎祥观”和钟楼毁于一旦。公元1384年,明朝政府重新修建了一座钟楼,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座钟楼。随着经济的发展,西安城不断的扩建,钟楼就偏于城西,不在居于城市中心了。在这种情况下,公元1582年明政府就将钟楼迁移至今天的位置。据碑文记载,“楼唯柱基外,一无改创”。也就是说,除了新筑楼基外,其他都是原件原样。大家可以想象一下,6万立方米的巨型建筑,要进行整体的拆迁复原,没有高超的组织安装,没有严密的工程组织是很难实现的。所以这也是我们16世纪建筑史上一次划时代的创举。钟楼也因此更加提升了它的艺术价值。大家回头看立柱上有一幅楹联,“钟号景云鸣彩凤,楼雄川口锁金鳌。”说的就是钟楼拆迁的一个神话传说,更给钟楼增添了神秘色彩。
不过钟楼拆迁后,钟就敲不响了,很多人说是神物有灵,其实是钟房有问题。它中间高,四周下倾,重檐覆盖,好象给钟戴了个帽子,戴翁以呼,声音当然不能传的很久远。后把钟就放到了屋外。最后以明成化年间所铸的一口铁钟取代,大家现在看到的这口钟是近年复修的,原钟现在收藏在西安碑林博物馆。当然我们今天敲钟已不在是为了报时,而是为了祈福,企求我们的生活平安如意,美满幸福。大家若有兴趣,不妨也敲几下。
好了朋友们,让我们回过头来欣赏钟楼的建筑吧。钟楼高36米,分别由基座、楼身、楼顶三部分组成,四面正对四个方向,开东西南北四个券洞。钟楼上下两层每一层都以“斗拱”作为装饰,它是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上的一种特有的构件,一方面起到了装饰作用,一方面它可以根据力学原理,形成力的均匀负荷,“斗拱”用在屋檐下可以使屋顶的出檐加大,用在梁枋两端下面,则可以减小梁枋的跨度,加大梁枋的承受力。同时“斗拱”的数量还可以显示出这种建筑的规格和等级来。钟楼采用的四角攒尖式,对角线构筑,覆以琉璃瓦,屋角微微上翘,这种形制按文人的描述“如鸟思阁,如喙思飞”,就好比展翅飞翔的鸟。象钟楼这种出檐3层的,我们把它叫重檐三滴水,这种形制不但可以增加建筑的美观,还能减少雨水顺而下落时对建筑的冲击力。
钟楼不但整体气势恢弘,细部也十分精美。大家现在看到的格子门,门扉上都有木刻浮雕,内容有声动感人的民间传说、回味无穷的历史故事,楼上楼下加起来共有64幅,如我们熟悉的“八仙过海、踏雪寻梅、长生殿盟誓”等。
了解完了钟楼 ,下面我们将要参观的是与钟楼遥相呼应的鼓楼。
鼓楼距离钟楼只有250 米,它建于公元1380年,鼓楼要比钟楼大的多。鼓楼高34米,基座呈长方形,。现在它的南北两面还各开高为6米的十字型券洞,一直到今天还是交通要道。它的北面还有著名的小吃街。
鼓楼上曾用来报时的大鼓已不知去向,1996年西安市文物局投巨资制作了一面大鼓,就是我们大家现在看到的着面“闻天鼓”。这面大鼓的鼓面是用整张牛皮蒙制的,声音深厚洪亮,重棰之下,十里可闻,这面大鼓已经申报进入了世界基尼斯大全,所以今天来的朋友们都非常的幸运,因为大家看到了世界上最大的鼓。
鼓楼的南北两侧檐下,过去曾悬挂着两幅巨匾额,南面为“文武盛地”。文王、武王时期,天下和平安泰、国富民强,说明了西安古往今来的发达昌盛。北面匾文“声闻于天”,典故是《诗经》中“鹤鸣九皋、声闻于天”。两幅巨匾犹如画龙点睛,使鼓楼生气盎然,为这座古建筑增添了不少光彩,遗憾的是这两块巨匾,在十年浩劫中已被毁坏,现在的匾额按照原有历史资料恢复的。
以上就是我们今天参观的明城墙、钟鼓楼。这些建筑记录了西安沧海桑田的历史,也铭刻了西安人心中的悲怆与骄傲。他们作为历史古迹,就象陈年的老酒,使人心醉,让人回味。
法门寺
法门寺位于宝鸡扶风10公里的扶风镇,东距西安120公里。自古就因供奉了佛指舍利而著称于世,成为中国最早的佛教胜地之一,有“关中塔庙之祖”之称。
我们面前的这扇大门就是法门寺的第一道大门,也叫“山门”,门上寺额是由已故的我国原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老先生所写。下面就请大家随我入寺参观吧。
这座大殿叫铜佛殿,是法门寺唯一的古建筑。殿内供奉的主尊为释迦牟尼。殿的东西两侧有十八罗汉,所以又被称为罗汉殿。
我们眼前的这座宝塔就是法门寺真身宝塔。法门寺自古因存有佛骨舍利著称于世,也是因舍利建塔,因塔成寺。法门寺创建于汉魏之际,最初又称阿育王寺。佛典记载,释迦牟尼灭度二百多年后,古印度孔雀王朝国王阿育王为了弘扬佛法,将佛祖舍利分为八万四千份,遍洒世界。中国得19处,法门寺为其中第5处。两千年前,这里即是古周原腹地,有很深的文化底蕴,地处交通要塞,也便于南来北往的人们前来朝拜,故而建寺于此。唐代开国皇帝李渊赐名法门寺,法门即修行者必入之门,法门寺就沿用至今。唐太宗在此修了一座四层木塔来供养佛指舍利。明隆庆年间,唐木塔倒毁,明代万历年间,僧人集资在原基上重修了八棱十三级砖塔。明代所修的砖塔在1981年半壁坍塌。1987年准备重修砖塔,在清理原塔基时,发现了唐代地宫,4枚佛指舍利和20**余件大唐皇室珍宝横空出世,法门寺在一夜之间成为世界观注的焦点。我们现在所见到的塔是1987年在原址上仿明塔的形制所修的。地宫就在塔的底下,舍利就供养在地宫中,下面就请大家去地宫拜一拜舍利。
我们现在看到的法门寺地宫,其外地宫为1987年重修宝塔时所建,内地宫为唐代法门寺地宫的原型,它最早是在公元873年封存,到1987年发现时,它一共在地下封存了1120**年。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石门进去的地宫是内地宫,由踏步漫道、平台、隧道、前室、中室、后室、秘龛七部分组成。前室、中室、后室、秘龛各供佛指舍利一枚,数千件唐皇室供佛珍宝按照佛教的最高仪式和礼佛阵容放置其中,是目前世界上发现时代最久、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佛塔地宫。
现在,我们看到的建筑叫大雄宝殿。大殿的中央,供奉的是着五方佛,五佛并座,各事一方。在五佛的两侧,为二十四诸天,即天上的24个天神。
法门寺真身宝塔的底下出土了大批的唐代稀世珍宝,现在都陈列与法门寺西边的法门寺博物馆内,下面就请大家随我去参观吧。
法门寺博物馆是1988年11月正式对游人开放的,博物馆所有的陈列都出自于地宫,该博物馆是国内唯一的一座以佛教文化为主要内容的专题性博物馆。博物馆现在的陈列由法门寺历史文化、佛教文化、唐密曼荼罗文化和法门寺大唐珍宝等四部分组成。
我们先来看历史文化陈列。
这里的唐龙头是寺院的装饰物件,我们知道龙是皇帝的象征,由此可以看出法门寺与皇家是息息相关。佛指舍利最初被人们发现是元魏二年,人们第一次打开塔基瞻拜舍利,接下来隋、唐朝也都曾打开佛塔瞻拜舍利,相传法门寺佛指舍利三十年一开,则岁丰人和,国泰民安。从太宗李世民起,唐朝先后有八位皇帝六次接舍利入宫供养过。在八次迎送过程中也把法门寺、法门寺佛指舍利的地位推倒了最高,也掀起了唐代崇拜佛教的高潮。这一时期,法门寺兼有宫寺,国寺和名刹的三重身份。公元874年,唐僖宗最后一次送还舍利,将舍利及珍宝封入地宫。从此,地宫封闭,一千余年,不为人知。
这块碑叫志文碑,碑上主要记载了唐皇帝怎么到法门寺迎舍利的史实,其中重要的是将舍利的外型做了描述,法门寺出土四枚舍利,只有一枚是释加牟尼的真身指骨舍利,其他三枚是唐代所做的影骨,影骨和灵骨在区别的过程中,碑文的记载起了决定性的作用。碑文的后部还记载了当时唐皇帝在供养舍利时,送了大批的稀世珍宝。我们现在就去参观一下。
现在我们来到的是大唐珍宝陈列。法门寺出土的20**多件珍宝的规格都是相当高的,有44件是国宝级的,十项世界之最。
唐代是我国金银器制作的繁荣时期,法门寺地宫出土金银器121件,这批器物器形雍容华贵,纹饰精美富丽,代表了当时金银器制作工艺的最高水平。
呈现在大家眼前的这件文物是一种熏香器,有银熏炉及炉台。熏炉、炉台成组配套出土,在我国尚属首次。我们仔细看一下,在熏炉隆起的盖面上有有五朵莲花,每朵莲花上有一只卧龟。按照佛家的说法,修行到3020**年以上的龟身体非常轻,才能够卧在莲花上,能看到卧龟莲花的人是一定可以长寿的。大家再好好看看吧,我相信你们都可以看见,也都能健康长寿。
这件文物叫银香囊,是唐僖宗所供奉。香囊最初是挂在帐子里的熏香器,象这种小的就是随身携带了。香囊的制作十分精美,香囊由两个半圆组成,以子母口相扣合。打开后底下半圆有两个平衡环,中间有一个小碗,香料就是放在碗中点着,挂起来。但这个香囊挂在身上,不管怎么摇怎么转,它始终跟地面保持平衡,碗体始终朝上,香料不会撒出来。香囊所使用的原理是万象平衡的陀螺仪,现代人将这种原理运用于航海、航空的导航仪器。这种陀螺仪原理,欧洲十七、十八世纪才掌握,而我们的祖先,早已掌握了这种技术并且把它应用到生活中了。
在中国每个朝代都有名瓷出现。在唐代最珍贵的瓷器就是产于浙江越窑的秘色瓷。“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形象的描写了秘色瓷的釉色。秘色瓷在中国已经失传了1000多年,在法门寺的出土后,我们才得以见到它的真面目,这件秘色瓷盘是法门寺出土的秘色瓷器中最有代表性的一件瓷器,这个秘色瓷盘仔细看好象里面有一层水,清彻明亮,给人以“巧剜明月染春水”之感。
在法门寺地宫中出土了700多件丝绸制品,大部分是武则天、唐懿宗等供养的,所以说它们本身就代表了一个很高的水平。有的丝绸已经风化了,但是这五件蹙金绣却完好如新。蹙金绣是刺绣的一种针法,是用金银丝盘结成各种图案,然后将图案固定在丝绸上。这五件蹙金绣上所用的捻金丝加工复杂,首先用蚕丝做胎线,然后用金丝一圈一圈的缠绕上去,每一米蚕丝上要绕金箔三千圈,就是用这种复合线来织花纹的。据考证当今世界手工捻金线的最细直径为0.2毫米,而一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在这种蹙金绣上所用的捻金丝的最细直径仅为0.06毫米,比头发丝还要细,堪称古今一绝。
法门寺地宫出土的这套茶具十分完整,是唐僖宗的御用珍品,给我们展示了皇室饮茶的习俗以及唐代的茶文化。这套茶具主要包括烘焙、碾罗、贮藏、烹煮、饮用等器皿。唐代人要将茶叶烘焙干,碾碎过罗,加以佐料,最后煮而饮用,所以当时叫“吃茶”而不是“喝茶”。
这是珍宝阁,里面主要是佛教文化陈列。
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展柜是按照佛教曼陀罗布置中央是大日如来,两边文物成对称排列。
这件文物是鎏金双轮十二环锡杖。锡杖并不是用锡作的,它摇动时会发出欷郗的响声,故而得名。锡杖是佛教最具权威的法器,股、环不同,等级不同。这枚迎真身银金花四股十二环锡杖,为唐懿宗所供奉。长1.96米,重2390克,用了二两金五十二两银铸成,杖首那四个桃形的叫做“毂”,每毂(音同古)套了三个环,即四股十二环,代表佛教基本教义中的“四谛”和“十二因缘”,应属释迦牟尼所持,它的法力是最高、等级最高的,是世界锡杖之王。
在法门寺地宫内发现了四枚佛指舍利,我们根据出土时的顺序,进行编号,分别称为一号舍利、二号舍利、三号舍利、四号舍利。其中一枚是灵骨,三枚是影骨舍利。那么,什么是指骨舍利,影骨和灵骨舍利又是怎么回事呢?舍利是来自于释迦牟尼的身体。灵骨指的是真的取自于释迦牟尼佛的遗骨,而影骨是映射相似之意,是灵骨的仿制品。灵骨和影骨在佛教徒心目中是同样的神圣。它们的关系正如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所云:“影骨非一亦非异,了如一月影三江”。灵骨与影骨的关系,既不是同一个,也并非不是同一个。就像是天上的月亮映在三条不同的江中,天上的月亮是月亮,三条江中月亮的影子也是月亮。天上的够不着,水中捞不起,都是十分难得的。
现在我们看到的就是乘放四号舍利的器物,第四枚佛指舍利为骨质的管状物,原供奉在地宫前室的三重宝函内。三重宝函由外及里依次为:汉白玉阿育王塔,铜浮屠,银棺。
我们来看一下乘装一号舍利的宝函,八重宝函是整个地宫最重要的供奉物。我们在这里展出了七重,因为有一个宝函是檀香制作的,出土时檀香风化了。出土时八重宝函层层相套,锁钥俱全,我们就是用宝函自带的钥匙打开了宝函,当打开最后一个宝函时,舍利赫然矗立其中的银柱上,不过这枚舍利是一枚玉石制成的影骨舍利,宝函上錾刻有丰富的密教坛场、造像等,庄严肃穆,是研究唐代佛教及密宗曼荼罗的重要资料。
下来我们来看第三枚佛指舍利的照片。这枚舍利经专家鉴定和《志文碑》佐证,认定是释迦牟尼的真身指骨舍利,即灵骨舍利。它原供奉在五重函观中,安放在地宫后室秘龛内。五重宝函最外一层是铁函,出土时没有动前面的铁锁,函盖是从后面打开的,第二层为鎏金四十五尊造像银宝函,这个宝函价值相当高,因为宝函外壁的四十五尊造像是一个非常完整的曼荼罗图象,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化现象。第三层是檀香木函,没有展出,第四层是水晶椁子,椁盖之上粘饰黄、蓝宝石。水晶椁子里面是一具小白玉棺。释迦牟尼佛的真身指骨舍利就在其内。
楼上有供养第二枚佛指舍利的宝函。这套宝由外及里依次为汉白玉灵帐,铁函,银棺。这里展示的是银棺。
这尊造像叫捧真身菩萨,身上挂满了珍珠,这是波斯进贡的,共有385颗,菩萨双手捧一荷叶形盘,盘上置一长方形鎏金银匾,捧真身菩萨系咸通十二年唐懿宗39岁生日时,专为其迎送佛指舍利而铸造,后由僧人澄依在咸通十四年迎送佛指舍利时供奉,是地宫内惟一有皇帝名号的文物,是地宫出土文物中的极品,确系唐代皇室所供奉之等级最高的器物。
大雁塔导游词
大雁塔这座唐代古塔是古城西安的独特标志,古人曾留下“驱山晚照光明显,雁塔晨钟在城南”的诗句。作为关中八景之一的大雁塔高高耸立在西安市南郊慈恩寺内,是我国的佛教名塔之一。大雁塔景区是一处佛教圣地,与唐代高僧玄奘法师有密切的关系,唐僧取经译经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所有佛教寺院,都是僧众供佛、礼佛、诵经之道场,而大雁塔与其他寺院相比究竟有什么特别之处呢?古今中外高僧无数,那么唐僧玄奘何许人也?唐僧取经的故事为什么广为流传,今天大家参观过这个景区后,就会找到以上问题的答案。
各位游客,我们现在来到了大雁塔南广场。在广场的中央矗立着一尊唐僧玄奘西天取经的高大的铜像。只见他气宇轩昂,身披袈裟,手执锡杖,迈着坚定的步伐,好象正奔波在西行取经的路途上。
大家一定看过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及据此改编的同名电视连续剧,那么《西游记》里的唐僧是否就是玄奘呢?玄奘,俗姓陈名祎(yi),河南偃师人,自幼聪慧超群,勤奋好学。十三岁出家为僧。他拜学经典,穷尽各家学说,誉满京师,被誉为“释门伟器和佛门千里驹。”在全国各地游学后,他发现佛经残缺不全,佛经中有许多错误。他决意到佛教发源地---天竺国,也就是现今的印度,去探求佛教的精蕴,以解众疑,弘扬佛法。贞观元年(620**年)他结伴上表奏请,申请赴印求法,未得到朝廷的批准。他不为所动,矢志不改,遂违禁出关,即违法偷渡出境,只身前往,于唐贞观三年(公元620**年)从长安出发,沿着丝绸之路,穿越上无飞鸟、下无走兽的戈壁沙漠,西行直至天竺,在著名的那烂陀寺研学,历时20**年之久,在一次盛大的法会上,玄奘宣读自己的佛学论文,上至国王,下至百姓都可以和玄奘辩论,据说一连18天,没有一个人能辩过他。各王特邀请玄奘乘坐华丽的象舆游行,会场欢呼雷动,大乘僧众称玄奘法师为“大乘天”,小乘僧众称他为“解脱天”,佛教之“天” ,就是指菩萨众神。玄奘取得了极高的的荣誉,在印度备受尊崇。随后他毅然谢绝了各国王及僧众的盛情挽留,毅然踏上归途。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玄奘携带大量佛舍利及657部佛经,载誉回国,受到唐太宗朝野及国人的隆重欢迎。抵达长安时,僧俗百万之众倾城出迎,盛况空前。回国后,在唐皇室的支持下,他集中各地博学高僧,组成规模空前的佛经译物场,并亲自任译主。翻译的佛经无论从质量或数量上都远远超过前人,开创了我国翻译史上的新时期,撰写了《大唐西域记》,受到各国学者的重视。应该说《西游记》是以唐代玄类西出取经为背景而写成的,但故事里的唐僧不全指玄奘,而是一个经过艺术化的文学作品里的人物。
现在我们来到大慈恩寺门口,寺院的正门称为山门,也叫三门,分别称为空门、无作门、无相门,象征着佛教的三解脱之门。我们把出家称为“步入空门”大概就是由此而来。大家看,门上的牌匾是亲自题写的“大慈恩寺”几个金光闪闪的大字。
慈恩寺初名无漏寺,到了唐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高宗李治做太子时,为其母文德皇后追建阴福,下令在长安晋昌坊建造寺院,故名“慈恩寺”。它北面正对大明宫含元殿,占地26570平方米,周边风景优美,为唐都长安最宏伟、最壮观之佛教寺院。在慈恩寺建成之初,朝廷特地迎请从印度取经回到长安的玄奘担任寺院的上座住持,大慈恩寺遂成为当时中国佛教界的最高学府而辉煌一时。唐末以后因战事不断,寺院逐渐荒芜,经历代多次维修,至明代才奠定了今日寺院规模。
我们大家走进山门,可以看到钟鼓二楼对峙,东侧是钟楼,楼内悬挂有一口铁钟。该钟铸造于明嘉靖二十七年(公元l548年),通高3.4米,重15吨上铸有“雁塔晨钟”四个苍劲的大字。西边是鼓楼,楼里存有一面大鼓。钟和鼓是佛教重要的法器,是召集众僧进行法事之用。也是重要的报时工具。寺院僧人们每天闻钟而起,闻鼓而眠。
现在我们来到寺院的大雄宝殿参观。大雄宝殿为寺院的中心建筑,大殿内供奉有释迦牟尼的三身佛,中为法身佛毗卢遮那佛,法身佛指的是佛性的清净之身,西为报身佛卢舍那佛,报身佛之意是得到佛果,圆满之身,东为应身佛释迦牟尼佛,应身佛指一切可变幻之身,并指普渡众生之身。三身佛两侧立有释迦牟尼的迦叶和阿难,两侧是十八罗汉。
在大雄宝殿西侧墙壁上镶嵌着几通“雁塔题名记”碑。“雁塔题名”始于唐代,凡是在长安考中的状元进士,都要先在曲江进行游宴,然后齐集大雁塔题名,他们觉得能雁塔题名是一件十分荣耀的事情,并且觉得登上大雁塔就能步步高升。唐代诗人白居易在考中进士后在此赋诗道:“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一时成为佳话。
大殿北面为法堂藏经楼(两层),上层藏经楼藏有玄奘曾翻译的经卷,下为法堂,法堂是当时僧人讲经说法的地方。里面供奉着一尊阿弥陀佛像,阿弥陀佛主管西方极乐世界,就是说若生前一心称念阿弥陀佛,死后就会被他接引到极乐世界去,因而又被称为“接引佛”。法堂里还有三副拓片,其中一副是玄奘负笈图,两边是是他两大弟子圆测和窥基的画像。玄奘身背装有佛经的背篓,手持佛尘,脚登麻鞋,风尘仆仆地行走在取经路上,历经磨难,只有眼前这盏永不熄灭的小油灯伴随着他。
法堂后面就是闻名遐迩的的大雁塔了,请大家随我前去参观。
至于“雁塔”的名称由来,有数种说法。而其得名源自一个佛教故事最为可信。按照印度佛教传说,当初佛教有大乘与小乘两派,小乘佛教不忌荤腥。有一天,正是菩萨布施日,一座小乘寺院的和尚却买不到肉下饭。这时天空中一群大雁飞过,一个和尚望着雁群自言自语:“今日增房无肉吃,大慈大悲的菩萨一定不会忘记这是什么日子。”话音未落,领头的大雁便折翅坠地。于是全寺和尚大惊失色,认为这定是菩萨显灵。他们就在大雁坠地处建造石塔,并戒绝荤腥,改信大乘佛教。从此人们也将菩萨称为雁王,佛塔称为“雁塔”了。
大雁塔是玄奘法师为了妥善保存从印度取经带回的大量佛经,上表奏请皇帝,经朝廷批准建造而成的。玄奘法师亲自参加建塔,历时两年才建成。然而这座佛塔,因砖表土心,风雨剥蚀,四十多年后逐渐毁坏。后来武则天在位时重新修建了大雁塔,明清时期又有进一步的修葺,我们现在见到的就是修葺过的大雁塔了。
大雁塔是典型的仿木构楼阁式砖塔,由塔座、塔身、塔刹组成,通高为64.7米,塔体呈方锥形,共有7层,内有旋梯,我们可以顺旋梯登到塔上,一览古城秀丽的风光。现在就请大家随我一起登塔吧。
我们现来到在大雁塔的底层,能够看到塔南门两侧的砖龛内镶嵌有唐太宗李世民和唐高宗李治撰的《大唐三藏圣教序记》两通碑,为玄奘译经所写的序文。两碑都是唐代著名书法家褚遂良书写,为唐代碑刻中的精品。接下来我们可以到一层参观。我们大家可以看看两侧墙壁的碑片,其中这两通石碑,一是玄奘负笈图,反映他取经的过程,一是玄奘译经图,反映他译经的过程。这两碑的画面是玄奘法师光辉人生的生动写照。现在我们开始向上攀登参观。请大家轻步登塔、注意安全。在二楼我们看到了的是一尊弥勒佛坐像,大家可以祭拜一下,许下自己的心愿。接着我们登上三层,这里是供奉着印度佛教高僧赠送的佛祖舍利。好了,我们继续攀登吧。在三层陈列有集王圣教序和同州圣教序的原碑拓片,真品藏于西安碑林博物馆。四层中我们可以看到巨大的足印,相传这是释迦牟尼圆寂时留下来的。据说释迦牟尼圆寂前曾到一小河边,对弟子说“这是我留给人类最后的足迹。”说完就形成了巨大的脚印,当时人们争相瞻仰膜拜,玄奘到印度后听到了这个故事,特意前去膜拜,并且在膜拜时还用笔画下了这个足迹,我们现在见到的就是玄奘晚年刻制而成的。第五、六层悬挂有玄奘诗词、唐代几位大诗人的诗词书法作品。我们再往上走,来到第七层,大家可以抬头看看位于我们上方非常趣味的诗文,这几个字,不论从哪儿开始,都可以很通顺。大家可以和我一起念“取经还须游西天,须游西天取经还。拜佛前人赞唐僧,人赞唐僧拜佛前。”还有“唐僧取经还,还须游西天。西天拜佛前,拜佛前人赞。”等不同的读法。不论从哪个角度,都可以念成一首关于唐僧取经的诗。
大家登上了佛塔的最高层,是不是有一种“登临出世界”的的美妙感受,向四面凭栏远眺,古城的壮丽景色尽收眼底,让人留连忘返。
游客朋友,现在让我们缓步下塔,注意安全。到后面玄奘三藏院继续参观。
现在,大家来到玄奘三藏院的门口。玄奘三藏院是一组仿唐风格建筑群,由大遍觉堂、般若堂、光明堂三院组成。
如果要问:西安大慈恩寺的镇寺之宝是什么?那就是玄奘法师的顶骨舍利和佛骨舍利,因为玄奘舍利与佛舍利都是极为珍贵的佛教文物。佛骨舍利刚才我们已经在大雁塔的第三层看见了,而玄奘大师的一份顶骨舍利就存放在三藏院的大遍觉堂,大遍觉堂里还供奉着玄奘坐像。
玄奘三藏院内有近四百平米精美的大型壁画,反映了佛界圣景和玄奘的生平故事。尤其反映了玄奘求法、译经的辉煌一生。
概括玄奘的翻译,有数量多、质量高、内容全和路子新四个显著特点。玄奘一人就译出1335卷佛经。由于玄奘译本准确可靠,而他所依据的原印度梵本散失很多,因之玄奘译本被视为 “准梵本”。由此才有了唐代佛教的鼎盛时期,以及许多海外高僧入唐求法的新局面。我国的翻译从佛经翻译开始,而玄奘开创了我国佛教翻译史上的“新译”先河。玄奘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佛学家、翻译家、旅行家,同时又是一位对祖国无限忠贞的伟大爱国者。他还把中国古代重要的哲学著作《老子》等,翻译成梵文传入印度,促进了中印文化的沟通与交流,奠定了两国人民的友好情谊。
玄奘译经20**年,最后在铜川玉华寺圆寂,虽然他生前要求一切从简,但皇帝还是把他厚葬于现在产河之畔的白鹿原。人们对这位舍命求法,呕心沥血译经,生前辉煌一世,死后苇席裹尸的一代高僧表示了崇高的敬仰和悼念。这里已成为永远瞻仰玄奘、纪念玄奘的佛教圣地。
乾陵导游词
我们可能都听过这样的一句顺口溜:“江南才子山东将,陕西黄土埋皇上。”在20多万平方公里的三秦大地上,遗存了59座帝王陵墓,其中唐帝陵就达18座之多。今天我们参观的乾陵是唐十八陵中最西边的一座,也是唐十八陵中最具个性的一座。乾陵位于乾县城北6公里,距西安城80公里,是唐皇朝第三代皇帝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合葬陵,他们虽各为一朝天子,却代表两个朝代,还是一对夫妻,人们称乾陵是唯一的双帝陵,这正是乾陵最具个性的体现,这种现象在世界陵墓史上都非常罕见。“以山为陵”,是唐帝王陵的一大特色。乾陵是依梁山而建,利用梁山主峰(北峰)和南面两个山峰作为布局的骨架。北峰海拔l047.6米,是墓室所在地。南面两峰,东西对峙,构成陵园的天然门户。若从远处眺望乾陵,就会惊奇的发现,这座陵园恰似一位美人,披发仰卧,头枕梁山,脚踩渭河,缥缈秀逸。人们说这是武则天在此守候自己的陵墓,成为女皇的绝妙象征,真可谓巧夺天工。乾陵的选址是当时以京都唐长安城为中心用八卦来选,乾陵就处于西北方位,在我国八卦中处于乾位,而埋葬皇帝之处称为陵,所以得名乾陵。
根据史书记载,乾陵陵园的格局完全仿照唐代首都长安城营建,原有内外两重城墙,分为宫城、内城和皇城,宫城占地面积230万平方米,外城周长40公里,陵园布局整齐,富丽堂皇。经历了漫长的岁月,乾陵地面雄伟的建筑已经荡然无存,我们今天参观乾陵,除了欣赏它的自然风貌之外,主要观看陵园内保存的大型精美的石雕。
各位游客,下面请随我一起走进乾陵游览一番。
各位朋友,我们眼前这条气势宏伟的台阶是国家沿着唐代御道遗址、历时两年修建的。当我们拾级而上,到达最高平台处,这里就是陵园的第二道天然门户。
我们面前有一条笔直宽阔的大道,这条大道就是神道,全长是720米。神道是通向祭奠和陵前的导引大道,又称御道、司马道,这种神道每一座陵园都有。只有站在这宽阔气派的大道上,你才能感受到一代女皇武则天的伟大和威严。神道两边保存了一百多件高大精美的石刻,乾陵的地面石刻是我国帝王陵墓中石刻的种类最多,数量最多,保存最完整的,被人们赞誉为盛唐石刻艺术的露天博物馆。
一对华表挺拔高大,位居所有石雕之首,高8米,由一块完整的巨石雕凿而成,浑然一体,它是帝王陵墓或居住宫殿前的标志,也是皇权的象征;一对翼马,是人们想象当中长有翅膀会飞的马的造型,传说是供帝王的灵魂出游用的,翼马的雕刻十分漂亮,被中外艺术家公认为是我们中国古代最有力量感的石马。
刚刚我们看了华表和翼马,再往前走我们可以看到庞大的仪仗队形。首先我们看见了一对鸵鸟,鸵鸟位于整个仪仗队的最前部,采用的是高浮雕技法,只淡淡几刀,便将鸵鸟的形象勾勒的活灵活现。据说鸵鸟警戒性很高,在沙漠中一旦风沙来临,它就会将头埋在沙子里以抵御风沙,所以将驼鸟放在最前面,是起了一个警戒作用。这是当年埋葬高宗时阿富汉进贡的,所以也是我国外交的见证。驮鸟后面东西两边还分布了很多的石刻,这就是我们刚才说的仪仗队,有五对石马与牵马石人像,是帝王死后继续拥有千军万马的象征,还有十对双手握剑、高大魁梧的石人,是守卫陵墓的卫士。又叫翁仲,其名称来源于一位名叫阮翁仲的古人。相传他是秦始皇身边的大将,身高过丈,力大无比,武艺高强,秦始皇统一六国时,让他镇守边关,威振夷敌。阮翁仲去世后,秦始皇为了纪念他,就按照他的原形雕刻铜像立于司马门外,后世帝王便仿效秦始皇的做法,在陵墓前也雕刻翁仲像用于守陵。
乾陵有100多件石刻作品,其中最有名、最具代表性的、恐怕也是大家最想了解的就是无字碑了。大家请随我前去参观。
在讲解这块碑石之前,先让我给大家简略地介绍一下武则天是怎样当上女皇的。武则天原籍山西,父亲是个木材商,少女时代的她美貌聪颖,14岁被选进皇宫,唐太宗李世民封为才人,太宗死后她削发为尼,高宗李治即位后接她再度入宫并被册封为“昭仪”,几经周折后来又当了皇后。她一当上皇后就参与朝政。从公元660年起,实际掌握大权的已是武则天了。最终于公元690年,自称圣神皇帝,改国号为周,成为中国历史上惟一的女皇。
也许大家会想,一个出身于木材商家庭的下层女子,竟敢冒天下之大不匙,宣布自己为中国皇帝,这无疑是对男尊女卑的封建礼教的挑战,难道不会招来种种非议吗?但如果历史地看问题,武则天当政50年中,国内政治清明、文化繁荣、经济发展,人民安居乐业,她上承贞观,下启开元,把唐朝推下了封建社会的颠峰,这一切都得到历代史学家们的肯定和赞扬。
无字碑为女皇武则天所立,由一块完整的巨石雕刻而成,通高8.3米,碑上没有刻一个字,故名“无字碑”。为什么没有刻文字,有三种流行的说法:一是武则天认为她是女子称帝,功高德大,无法用文字表达;二是有人说武则天临终遗言:自己的功过,留给后人评说,所以,只立碑石,不刻文字;三是认为此碑可能是唐中宗所立,他不满武则天的独断专行,不愿违心地恭维她,但作为一个儿子,又不便对自己的母亲提出非议,故立无字碑让后人去评论。也许你现在会问:碑上好像也有字啊!是的,无字碑变有字碑是在宋、金以后,一些游人在碑上题字。由于年深日久,风雨剥蚀,大部分字也已无法辨认。惟有金代用女真文字刻写、旁边用汉语翻译的“朗君行记”保存比较完整。女真文字早已废弃,因此这个碑倒成了研究女真文字的珍贵资料。
与这通碑遥遥相对的便是述圣记碑,因为碑上刻有武则天撰文、他的儿子唐中宗书写的记述高宗皇帝生平事迹与文治武功的文章而得名。全碑共7节,故又称七节碑,取于七曜,即日、月与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的合称,就是说高宗李治的功德如同日月一样光照整个天下。七节碑高6.3米,碑文6000余字,由于风雨侵蚀及人为破坏,现仅剩1000余字。碑刻成后,还在字画上填以金屑。现在大家靠近一些,仍可看到个别字的金饰。
述圣记碑是我国帝王陵前立的第一块碑,也是第一块刻满文字,歌颂帝王文治武功的碑,并且是最独特的臆见歌功颂德碑,它的树立为我们研究唐代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唐代的墓葬制度都提供了极为宝贵的实物资料。而无字碑是我国帝王陵前唯一没有刻字的碑。因此后人把这两块碑称为历代群碑之冠。
两块碑的后面有两座高大浑厚的建筑,这是当年阙楼的遗迹。阙在古代是皇帝宫殿、都城、陵墓门前的建筑,是门的象征,有门就有阙。这一块是当年乾陵宫城门前的阙楼遗迹,山峰顶上也有阙楼的遗迹。
各位游客,我们已经看到了61尊石人像,唐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同世界各地30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着往来。这些没有头的石人就是当时一些国家及唐朝一些少数民族的使节或首领。武则天为了显示当时的国威便把他们刻成石像立于乾陵朱雀门外两侧,我们称之为藩王像,按队列形式整齐排列。雕像和真人大小相似,穿紧袖袍,腰束宽带,足蹬皮靴,双手前拱,造型逼真,神态生动。有人已经在问,石人的头怎么都没有了?是的,61个雕像绝大多数的头早已毁掉,现只有两尊有头,高鼻子、深眼睛,可能是来自西域的使臣。
关于头像损坏的原因有各种各样的说法:有的说鸦片战争后,外国侵略者到乾陵游览时,看到雕有他们国家使者和首领为中国皇帝侍卫的石像觉得有失尊严,所以打掉了头部,使人无法辨认;也有说千百年来,石人石马已变神成妖,黄昏后常常毁坏庄稼,吞食牛羊,当地百姓气极,遂将其头部打碎。还有说改朝换代,军阀混战,才是乾陵石人崩溃、台殿烧毁、石刻破坏的真正原因。其实经过专家们的研究考证,这批石人像的头部大约是在距今5、6百年前的明末清初时期的屡次战火中被毁掉的。这些石人像背部原来都刻有国名、官职和姓名,因年代久远,石质风化,刻字大都剥蚀,模糊不清了。在西边的石雕中尚有三尊经仔细辨认还可得知刻字的原意,仅从这有文字可考的三尊王宾像中,就可以看出唐王朝和各国及国内各少数民族之间的睦邻关系。
我们在这里还可以看见一对石狮,这是昔日放在朱雀门前守门的。把蹲狮作为陵墓的守护神,是从唐朝开始的,这是我国帝王陵前放置的最早的,也是最大的一对蹲狮。在帝王陵墓前放置式子,是用来显示勇猛威严和帝王陵寝的神圣与不可侵犯。狮子并不是我国原有的动物,是通过丝绸之路从非洲一些国家传入我国的,乾陵能毅然用外来的狮子取代了老虎作为最神圣的帝王陵的主要守卫者,显示了唐朝人对外开放,善于接受外来文化、吸收外来文化的博大胸怀。
各位游客,我们现在已经来到武皇陵前。乾陵不仅外观宏伟,内藏也十分丰富。帝王陵园里的重要部分是地宫,据述圣记碑上的碑文记载,唐高宗临死时,曾遗言把它生前所喜爱的字画埋进墓内。加上武则天和唐高宗都处在唐朝的全盛时期,墓内陪葬品必定会不计其数。唐代帝王陵墓大部分被五代的耀州节度使温韬所盗,惟有乾陵因盗挖时风雨大大而幸免于难。建国后考古勘查也证明,乾陵墓道全部用石条填砌,层叠于墓道口直至墓门,共39层。各层石条均用铁栓板固定,空隙之间再灌以锡铁汁,使整个石条混为一体。然后在石条上面用黄土覆盖,以图内部永久保存,与外界永世隔绝。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要想挖开,确非易事。考古勘查还证明,陵墓四周没有盗洞,墓道的石条和夯土仍为原来合葬武则天时的样子。因此,乾陵有幸成为一座至今未被盗过的帝王墓。
乾陵有陪葬墓17座,现在已发掘了5座,对外开放的有3座。其中章怀太子幕中的壁画十分漂亮,有“地下画廊”之称,懿得太子墓的规格和陪葬品的等级都是相当高的,而永泰公主墓中的一副“九人侍女图”中有一位侍女被中外艺术家称为“中国古代第一美女”。
城墙碑林导游词篇五
各位游客大家好,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座古城堡就是明西安城墙。明西安城墙是明初在唐长安皇城的基础上建筑起来的。它是我国中世纪机后期历史上最著名的城垣之一,也是我国古代城垣中至今保存最完整的一处,同时,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军事城堡设施。
城墙是中国冷兵器时代城市的传统防御设施。我们在距今6000年前的半坡遗址看到,半坡人在居住地周围挖掘深沟,以提防野兽和外部的袭击。如果把半坡村落视为城市的最初萌芽,深沟也就是当时相当于城墙的设施。待到人们发明筑墙技术后,城墙自然伴随城市同时诞生,成为古代城市的显著标志了。据史册记载:“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居,此城郭之始也。”这大约是在距今约4500年前的原始社会晚期。
西安作为千年古都,历代曾多次修筑城墙。它们多数被历史的尘埃掩埋。但我们看到的这座城墙仍可追溯到公元六世纪的隋代。公元581年,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并于第二年在龙首塬北麓修建了大兴城。大兴城规模庞大,结构严密。除环绕城市的外郭城城墙外,城内环绕宫城和皇城也筑有城墙,形成“城中有城”的格局。唐王朝建立后,将隋代的大兴城改名为长安城。唐长安城基本上沿袭了大兴城的规模和布局,只是对大兴城进行了扩建和修建。唐代末年,朱温挟持唐昭宗逃往洛阳,留守长安的佑国军节度使韩建出于军事防守需要,放弃外郭城和宫城,把长安城缩小到皇城之内,以皇城城墙作为长安城的城墙,形成自五代至元的长安城规模。公元1369年,明王朝大将徐达从山西进入陕西,将原来的奉天路改为西安,意为“西方长治久安”。从此开始了明在西安的统治,也拉开了明在西安修筑城墙的序幕。由于西安在历史的政治、军事地位极高,所以,明王朝在对全国广筑城墙的过程中,对西安城墙的修筑更为重视。朱元璋任命长兴侯耿柄文和都指挥使璞英主持修筑。从洪武三年,也就是公元1370年,到洪武十一年,也就是公元1378年,历时8年,西安城墙的修筑才全部竣工。明西安城墙修筑得高大坚固,西、南两面城墙基本上和唐长安城皇城的范围相同。东、北两面城墙分别向外扩移了三分之一。这座城墙的外形是一座长方形。城墙高12米,顶宽12—14米,底宽15—18米。南城墙长4256米,北城墙长4262米,西城墙长2706米,东城墙长2886米,周长13.9公里。最初的西安城墙采用黄土夯打而成。在城墙墙基和墙顶还分别有一层厚80厘米和45厘米的三合土层。这种三合土用黄土与石灰、糯米汁、猕猴桃汁拌合而成。干燥之后,坚硬如石,用镐都刨不动。
西安城墙自明代初年建成后,历代屡有修葺。明穆宗隆庆年间,也就是公元1568年,陕西都指挥使张祉为原来的城墙内外包砌了青砖。清乾隆年间,也就是公元1781年,陕西巡府毕沅对城墙进行了大规模补修。沿旧城墙先围基石后灌脚,再用黄土逐层夯打,至顶部铺砌青砖,并对整个城墙外壁加厚砖面。城墙内每隔40—60米,用青砖砌筑水槽一道,排除城墙顶面雨水,对西安城墙的长期保护起了重要作用。尤其是自1983年以来,陕西省和西安市人民政府对这座古城墙进行了大规模修缮,补建已被拆毁的东门、北门箭楼、南门闸楼、吊桥,并建成了环城公园,使这座古建筑重新焕发了昔日风采。
西安古城墙包括护城河、吊桥、闸楼、箭楼、正楼、角楼、敌楼、女儿墙、垛口等一系列军事设施,构成科学、严密、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
护城河也叫“城壕”,是城墙的第一道防线。它可以阻滞敌人进攻,甚至可以利用有利地形把敌人趁机消灭。环绕西安城墙的护城河宽20米,深7米。跨过护城河就是城门,而连接护城河与城门的唯一通道就是吊桥。吊桥的桥头两侧有铁环,贯以粗大的铁索与麻绳,系在闸楼上,用滑轮控制升降。平时,守城士兵听从晨钟暮鼓的指挥,早晨降下吊桥,开启城门;晚上升起吊桥,断绝交通。一旦发生战争,吊桥升起,城门紧闭,城门就成为坚固封闭的战斗堡垒。
城门是城防体系的重点,也是薄弱点。平时,它是出入城市的通道。战争时,又是攻守双方争夺的首要目标。因此,明代十分重视完善城门防御设施。尤其值得注意的一大技术突破是采用了券拱式城门。明代以前,城门沿袭砖门的过梁式结构。从军事角度看,这种城门的最大弱点是经不起火攻。因此,城门上往往眼设置水池,以防敌人火攻。也因此留下“城门失火,殃及鱼池”的成语。券拱式城门的出现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个问题,一色青砖结构不仅使得城门更加坚固,而且可以有效地抵御火攻。
在古代,双方作战,当敌人跨过护城河时,城门却又拦住了去路。所以,在攻城的一方常有几个人扛着粗重的木桩前来撞门,要花费好长时间才能将城门撞开,而有时也可能撞不开。明西安城的城门非常坚固,门扇用厚达16厘米的木板制成,一扇城门须用木材2.8立方米,重达3.19吨。门扇上下横匝着9道宽15厘米,厚23厘米的铁条加固,每两道铁条的间隔处,钉有180枚四棱攒顶的铁蘑菇针。整个门扇上共有1800枚铁蘑菇针。这样密集的钉群,挤密了门扇的木材,增加了门扇刚度,使箭矢无法射入。有的城门还在门扇后的城门洞内,设置了拒马桩、陷马坑、铁蒺藜等,进一步阻挡敌人进攻。
为了提高城门防御的保险系数,城门实际上由三重组成,即:闸楼、箭楼和主楼。闸楼在最外,它的作用是升降吊桥,也叫“阙楼”、“樵楼”。象征门阙,兼用来打更。闸楼三面有城墙与主城墙相连,形成一个半月形的立体空间,叫“羊马城”。敌人即使攻入闸楼城门,也好似进入瓮内,会受到来自四面居高临下的攻击,因此楼下这一空间也叫“瓮城”。箭楼在正中,正面和两侧都有窗户,供射箭用。箭楼与箭楼之间用围墙连接起来的也叫“瓮城”,瓮城内可屯兵。无论敌人进入第一瓮城还是第二瓮城,箭楼均可发挥攻击作用。正楼在最里,正楼上面的城楼是城门的主题建筑。城楼距地面高约32米,长43.2米,三重飞檐,四角高翘,回廊环绕,庄重稳健,是主将镇守指挥的所在。城墙外侧,每隔120米有一个突出于城墙主体之外,宽20米,长12米的敌台,俗称“马面”。整个城墙上共有“马面”98座,“马面”上面的建筑叫敌楼,两个敌台之间相距120米,正好形成一个立体交叉射击区域。也正是弓、弩、箭等古代远射程冷兵器的有效杀伤射程。而它的一面为60米,为“一箭之遥”。这样的布局便于从侧面射杀攻城的敌人。因此,古人有评论说:“有城无台,亦如无城,是城所以卫人,台又所以卫城也。”敌楼供士兵避风雨和储备物资。城墙上外侧有矮雉,又称“垛墙”,整个城墙共有5984个矮雉。垛墙上有垛口和方孔,可供射箭和嘹望。内侧的矮墙称为“女儿墙”,墙高1米,没有垛口,它的作用是为了防止士兵行走时坠入墙下。在西安城墙四角各有一座城楼叫“角楼”。如果你绕城一周,就会发现,城墙的四个角唯独西南角是圆形的,其它三个角是直角,那么这是为什么呢?其实这个角是保持了元代长安城蒙古式风格的转角圆状。明城墙在隋、唐、元代城墙遗址基础上改建而成,范围和唐长安城皇城范围基本相同。
城墙碑林导游词篇六
各位游客,这几天我们已经在车行晨曦或晚霞中领略了古城墙的多彩多姿和古朴深沉。现在我们来到城墙脚下,请大家走上城墙游览。
大家一定想知道城墙的真正含义是什么。“城墙”一词原是从“城”字引申而来。“城”按《说文》解释,是“盛”的通假字,“盛”是纳民,所以“城”字的本义是土围民而成国,由此引出城墙一义。被誉为中华民族脊梁的万里长城的“城”宇,同样是城墙的意思。只是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字又包含了今天城市的解释。“城”字最早出现在周朝的金文中,从字形看活生生地体现了古代城墙的军事用途。城墙的军事作用是保卫私有制,而在意识形态上看,城墙的形体规模又是等级森严的宗法制的严格体现。显然统治者营造城墙,是用它来保护自己,宣示国威。现在我们看到的西安市城墙,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城垣建筑之一。它从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朱元璋下诏修城开始动工,至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完工,历时8年,是在隋唐京城的皇城基础上扩筑而成的,经过历代修葺,基本上保持着完整的封建社会城垣建筑的面貌,反映了中国古代筑城技术的杰出成就。
【城垣规模和结构设施】
各位游客,那么西安市城墙到底有多大呢?它的结构又是怎样的?据测算,西安市城墙周长11.9千米,其中东城墙2590米,西城墙2631.2米,南城墙3441.6米,北城墙3241米。这样的规模在国内外都是比较少见的。
大家看见城墙四门外筑有护卫城门的小城,那叫瓮城。所谓瓮城,意为敌人一旦进入,就会受到瓮城城墙上面的四面夹击,犹如瓮中之鳖,无法逃脱。瓮城外还筑有拱卫瓮城的小城,古称羊马城。古时候大城门的启闭有规定时间,关闭城门后尚未回城的人可连同自己牵的羊、赶的马等,进入羊马城以及今环城公园地带歇息,等候开城门后再进城。西安市的羊马城在清末已全毁。记得1986年在西安市城安定门(西门)瓮城北门外约17.5米处发现羊马城北侧门道,长5.5米,宽2.4米。现在大家能看到南门瓮城外侧已修复的羊马城,墙体长198米,高9.5米。
护城河外曾有拱卫四城门的四个夯筑土城叫郭城。据《西安市府志》卷九记载:唐天佑年间,韩建筑东郭小城和西郭小城。宋、金、元皆因之。明洪武年间拓城时,东郭小城大部分被包在大城内,留在城外的即为东郭新城。明后期西郭小城记。目前,四关郭城墙体仅存部分残段,郭门仅在地名上留有其名称。
现在我们来到西安市城内东北处,这里曾经是明秦王府城,简称王城。明初,朱元津封其次子为秦王,命其坐镇西安市,加强对西北的控制。整个秦王府城分为两重城墙。外城墙称萧墙,全系土筑成。内城墙因外砌青砖,故称砖墙。明灭后,萧墙被毁。清雍正年间,西安市修庙宇,秦王府的建筑多被拆除,砖城改为八旗教场。目前秦王府砖城只存夯土城残段若干处。
明代建西安市城时,全城城门有4座:“长乐”、“永宁”、“安定”、“安远”。门名刻于大城门洞外的青石门据上。大城城门上所建的楼房称城楼,也叫正楼,是守城指挥官的指挥所。瓮城城门洞上所建之楼称箭楼,因楼壁辟有箭窗,是当时发箭防御之用。到了民国时又开辟了4座城门,俗称小四门:中山门(小东门),在现在的东新街东端,是为纪念孙中山修建的;勿幕门(小南门),在今天的四府街南端;玉祥门(小西门),在莲湖路西端,解放后,此门被拆;解放门(小北门),原名中正门,在解放路北端,当年因为陇海路通车到西安市而修建,到了1952年因扩建火车站而被拆除。西安市在解放后也开辟了新城门,南墙有建国门、和平门、文昌门、朱雀门、含光门。北墙有尚德门。东墙有朝阳门。
一般游客知道明代建筑西安市城墙时有98座敌台,台上均建有敌楼。但1982年西安市城墙管理所实地调查发现,那些古敌楼没有留下一个,只有部分尚存础石。之后,西安市重建敌楼12座,为砖木结构,歇山顶式,重檐二层楼,底层周设回廊。
古代城垣设施不仅修建敌楼、箭楼作用武之备,还修建魁星楼以祭把主宰文运之神魁星。西安市魁星楼建在南门城楼东,后遭兵火毁坏。后来在原址上复建魁星楼,值得一看。
【焕发新颜的古城墙】
各位游客,经过十多年的整体开发,古都西安市已把位于市中心的残破的明代城垣,改造成颇具特色、中外罕见的环城旅游风景区。1983年,西安市开始了建国以来规模最大的文物保护开发,到1997年底累计投资2.27亿元,不仅全面修缮了城墙,填补了大小洞穴1650个,还重建敌楼四座、角楼2座以及南门月城、闸楼、吊桥各一处,同时对环城河、林、路进行了全面整治。现在,从14条被修复的马道缓步登城,能见到长1334o米的城垛,还有11500米的女儿墙也全部修复。站在高12米的城头上举目远眺,南边的终南山、北部的渭水河遥遥相望;俯首四顾,城内城外市容尽收眼底。城上还陈列弓弩。滚木、擂石等防卫工具,城下复设吊桥、云梯,供人使用参观。从城墙下到环城河边,修建了20多座桥,城河到城脚之间的环城绿化带,成了西安市最大的绿化公园,茅屋瓦舍,仿古亭廊,诗碑雕塑,应有尽有。
各位游客,西安市古城墙的开发,受到了中外人士的高度评价:过去把古城墙看作是妨碍现代化城市发展的枷锁,如今它却成了使古城增添姿彩的花环。专家们还评价,秦始皇兵马湘的发掘,一举成就了世界奇迹;而西安市明代城墙的维修,同样引起了世界瞩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专家来此后,一致同意推荐它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一般游客知道明代建筑西安市城墙时有98座敌台,台上均建有敌楼。但1982年西安市城墙管理所实地调查发现,那些古敌楼没有留下一个,只有部分尚存础石。之后,西安市重建敌楼12座,为砖木结构,歇山顶式,重檐二层楼,底层周设回廊。
古代城垣设施不仅修建敌楼、箭楼作用武之备,还修建魁星楼以祭把主宰文运之神魁星。西安市魁星楼建在南门城楼东,后遭兵火毁坏。后来在原址上复建魁星楼,值得一看。
城墙碑林导游词篇七
各位游客大家好,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座古城堡就是明西安城墙。明西安城墙是明初在唐长安皇城的基础上建筑起来的。它是我国中世纪机后期历史上最著名的城垣之一,也是我国古代城垣中至今保存最完整的一处,同时,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军事城堡设施。
城墙是中国冷兵器时代城市的传统防御设施。我们在距今6020**年前的半坡遗址看到,半坡人在居住地周围挖掘深沟,以提防野兽和外部的袭击。如果把半坡村落视为城市的最初萌芽,深沟也就是当时相当于城墙的设施。待到人们发明筑墙技术后,城墙自然伴随城市同时诞生,成为古代城市的显著标志了。据史册记载:“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居,此城郭之始也。”这大约是在距今约4520**年前的原始社会晚期。
西安作为千年古都,历代曾多次修筑城墙。它们多数被历史的尘埃掩埋。但我们看到的这座城墙仍可追溯到公元六世纪的隋代。公元581年,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并于第二年在龙首塬北麓修建了大兴城。大兴城规模庞大,结构严密。除环绕城市的外郭城城墙外,城内环绕宫城和皇城也筑有城墙,形成“城中有城”的格局。唐王朝建立后,将隋代的大兴城改名为长安城。唐长安城基本上沿袭了大兴城的规模和布局,只是对大兴城进行了扩建和修建。唐代末年,朱温挟持唐昭宗逃往洛阳,留守长安的佑国军节度使韩建出于军事防守需要,放弃外郭城和宫城,把长安城缩小到皇城之内,以皇城城墙作为长安城的城墙,形成自五代至元的长安城规模。公元1369年,明王朝大将徐达从山西进入陕西,将原来的奉天路改为西安,意为“西方长治久安”。从此开始了明在西安的统治,也拉开了明在西安修筑城墙的序幕。由于西安在历史的政治、军事地位极高,所以,明王朝在对全国广筑城墙的过程中,对西安城墙的修筑更为重视。朱元璋任命长兴侯耿柄文和都指挥使璞英主持修筑。从洪武三年,也就是公元1370年,到洪武十一年,也就是公元1378年,历时8年,西安城墙的修筑才全部竣工。明西安城墙修筑得高大坚固,西、南两面城墙基本上和唐长安城皇城的范围相同。东、北两面城墙分别向外扩移了三分之一。这座城墙的外形是一座长方形。城墙高12米,顶宽12—14米,底宽15—18米。南城墙长4256米,北城墙长4262米,西城墙长2706米,东城墙长2886米,周长13.9公里。最初的西安城墙采用黄土夯打而成。在城墙墙基和墙顶还分别有一层厚80厘米和45厘米的三合土层。这种三合土用黄土与石灰、糯米汁、猕猴桃汁拌合而成。干燥之后,坚硬如石,用镐都刨不动。
西安城墙自明代初年建成后,历代屡有修葺。明穆宗隆庆年间,也就是公元1568年,陕西都指挥使张祉为原来的城墙内外包砌了青砖。清乾隆年间,也就是公元1781年,陕西巡府毕沅对城墙进行了大规模补修。沿旧城墙先围基石后灌脚,再用黄土逐层夯打,至顶部铺砌青砖,并对整个城墙外壁加厚砖面。城墙内每隔40—60米,用青砖砌筑水槽一道,排除城墙顶面雨水,对西安城墙的长期保护起了重要作用。尤其是自1983年以来,陕西省和西安市人民政府对这座古城墙进行了大规模修缮,补建已被拆毁的东门、北门箭楼、南门闸楼、吊桥,并建成了环城公园,使这座古建筑重新焕发了昔日风采。
西安古城墙包括护城河、吊桥、闸楼、箭楼、正楼、角楼、敌楼、女儿墙、垛口等一系列军事设施,构成科学、严密、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
护城河也叫“城壕”,是城墙的第一道防线。它可以阻滞敌人进攻,甚至可以利用有利地形把敌人趁机消灭。环绕西安城墙的护城河宽20米,深7米。跨过护城河就是城门,而连接护城河与城门的唯一通道就是吊桥。吊桥的桥头两侧有铁环,贯以粗大的铁索与麻绳,系在闸楼上,用滑轮控制升降。平时,守城士兵听从晨钟暮鼓的指挥,早晨降下吊桥,开启城门;晚上升起吊桥,断绝交通。一旦发生战争,吊桥升起,城门紧闭,城门就成为坚固封闭的战斗堡垒。
城门是城防体系的重点,也是薄弱点。平时,它是出入城市的通道。战争时,又是攻守双方争夺的首要目标。因此,明代十分重视完善城门防御设施。尤其值得注意的一大技术突破是采用了券拱式城门。明代以前,城门沿袭砖门的过梁式结构。从军事角度看,这种城门的最大弱点是经不起火攻。因此,城门上往往眼设置水池,以防敌人火攻。也因此留下“城门失火,殃及鱼池”的成语。券拱式城门的出现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个问题,一色青砖结构不仅使得城门更加坚固,而且可以有效地抵御火攻。
在古代,双方作战,当敌人跨过护城河时,城门却又拦住了去路。所以,在攻城的一方常有几个人扛着粗重的木桩前来撞门,要花费好长时间才能将城门撞开,而有时也可能撞不开。明西安城的城门非常坚固,门扇用厚达16厘米的木板制成,一扇城门须用木材2.8立方米,重达3.19吨。门扇上下横匝着9道宽15厘米,厚23厘米的铁条加固,每两道铁条的间隔处,钉有180枚四棱攒顶的铁蘑菇针。整个门扇上共有1800枚铁蘑菇针。这样密集的钉群,挤密了门扇的木材,增加了门扇刚度,使箭矢无法射入。有的城门还在门扇后的城门洞内,设置了拒马桩、陷马坑、铁蒺藜等,进一步阻挡敌人进攻。
为了提高城门防御的保险系数,城门实际上由三重组成,即:闸楼、箭楼和主楼。闸楼在最外,它的作用是升降吊桥,也叫“阙楼”、“樵楼”。象征门阙,兼用来打更。闸楼三面有城墙与主城墙相连,形成一个半月形的立体空间,叫“羊马城”。敌人即使攻入闸楼城门,也好似进入瓮内,会受到来自四面居高临下的攻击,因此楼下这一空间也叫“瓮城”。箭楼在正中,正面和两侧都有窗户,供射箭用。箭楼与箭楼之间用围墙连接起来的也叫“瓮城”,瓮城内可屯兵。无论敌人进入第一瓮城还是第二瓮城,箭楼均可发挥攻击作用。正楼在最里,正楼上面的城楼是城门的主题建筑。城楼距地面高约32米,长43.2米,三重飞檐,四角高翘,回廊环绕,庄重稳健,是主将镇守指挥的所在。城墙外侧,每隔120米有一个突出于城墙主体之外,宽20米,长12米的敌台,俗称“马面”。整个城墙上共有“马面”98座,“马面”上面的建筑叫敌楼,两个敌台之间相距120米,正好形成一个立体交叉射击区域。也正是弓、弩、箭等古代远射程冷兵器的有效杀伤射程。而它的一面为60米,为“一箭之遥”。这样的布局便于从侧面射杀攻城的敌人。因此,古人有评论说:“有城无台,亦如无城,是城所以卫人,台又所以卫城也。”敌楼供士兵避风雨和储备物资。城墙上外侧有矮雉,又称“垛墙”,整个城墙共有5984个矮雉。垛墙上有垛口和方孔,可供射箭和嘹望。内侧的矮墙称为“女儿墙”,墙高1米,没有垛口,它的作用是为了防止士兵行走时坠入墙下。在西安城墙四角各有一座城楼叫“角楼”。如果你绕城一周,就会发现,城墙的四个角唯独西南角是圆形的,其它三个角是直角,那么这是为什么呢?其实这个角是保持了元代长安城蒙古式风格的转角圆状。明城墙在隋、唐、元代城墙遗址基础上改建而成,范围和唐长安城皇城范围基本相同。
在箭楼与正楼形成的瓮城中,有同向城头的马道。缓上没有台阶,便于战马上下。全城共建有登城马道11处。登城马道底部道口的门是朱漆的,俗称“大红门”。战争期间,这里是调兵遣将的咽喉要道,必须保证畅通无阻。为防敌人奸细混入城墙守卫部队中,登城马道戒备严密,平时不允许守成士兵私下,也不许闲杂人等靠近逗留。等到军中禁夜炮响后,铁门便紧锁了。
西安城墙除明代在东、西、南、北有四个门:长乐门、安定门、永宁门、安远门外,随着岁月的变迁,城门也发生种种变化。现在我们除了可以看到这四个门,还可以看到:勿幕门、朱雀门、含光门、玉祥门、中山门、尚德门、建国门、和平门、文昌门等等,这些名称的来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古城沉浮衰兴。
明西安城墙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它以悠久的历史,伟岸的雄姿,神秘的色彩吸引了八方游客。好了,西安城墙就参观到这里,我们将继续带大家去参观钟鼓楼。谢谢大家!
钟楼和鼓楼是古代中国城市的特有建筑。钟与鼓本是中国最早出现的打击乐器,它的诞生至少有3020**年以上的历史。最初作为祭礼、朝仪、娱神中的礼器和乐器。大约自春秋时期,也就是公元前八世纪开始用于军事指挥。古代中国城市兼有军事城堡性质,除城市四周构筑城墙,挖掘城壕,设置吊桥外,与之配套的还需要在城市中心修筑钟鼓楼作为指挥中枢。平时以晨钟暮鼓报告时辰,定时启闭吊桥,紧急状态是用以报警戒严,指挥城防。这种严密的城市防御系统在明代发展到顶峰。西安是明代西北军政重镇,它的钟楼和鼓楼无论从建筑规模、历史价值或艺术价值各方面衡量,都居全国同类建筑之冠。
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座建筑就是钟楼。钟楼位于西安市东西南北四条大街的交汇处,占地11260平方米,建筑面积是1378平方米。它建于公元1384年,也就是明洪武十七年,最初位于西大街的迎祥观,距目前位置1000米左右。当时迎祥观是西安市的中心,但钟楼在建成220**年后,随着城市中心的东移,城门改建,新的东、南、西、北四条大街形成,位于迎祥观的钟楼便日益显得偏离城市中心。到了明神宗万历20**年,也就是公元1582年,在陕西巡抚龚懋贤的主持下,将钟楼来个整体拆迁,迁至今址。据钟楼的碑文记载,移建工程除重新建造基座外,木质结构的楼体全是原样原件。所以耗资不多,工程迅速。
钟楼呈典型明代建筑艺术风格,楼高36米,重檐斗拱,攒尖高耸,屋檐微翘,华丽庄严。由基座,楼身和楼顶三部分组成。基座是正方形,每边长35.5米,高8.6米,全部用青砖砌成。基座四面正中各有一个高和宽都是6米的十字交叉券洞。楼身为正方形木质结构,边长22米,高26米,四面五开间,外面以回廊环绕,里面为二层楼,楼内有木梯盘旋而上。楼内上下两层正方形大厅里,陈列着明代以来各种名贵瓷器及红楠木家具,四面门上布满浮雕画,风格厚朴生动。楼顶为四角攒尖结构,上面覆盖着碧绿色的琉璃瓦,顶端大圆顶高达5米,里面是木心,外贴铜皮,铜皮上再箔敷一层黄金,金光闪闪,辉煌灿烂。
钟楼的西北角上陈列着一口明代铁钟,重5吨,钟边铸有八卦图案。这口钟建造以明成化年间,也就是公元1465年—1487年间。但它比钟楼早先悬挂的铜钟却小得多了。钟楼原先悬挂的巨钟是唐代景云年间铸造的“景云钟”。现在这口钟收藏于西安碑林。据说,钟楼从迎祥观迁到今址后,虽然楼的式样大小并没有改变,但景云钟却怎也敲不响了。没有办法,只有另换。对于景云钟不响的原因,有人认为它是“历世久远,神武有灵”,不愿被热挪动;也有人说,钟置于室内正好像是“待瓮以呼”,当时应该移到楼外。但无论如何,这给钟楼的历史又添上一层神秘的色彩。
为了将景云钟移到新建的钟楼上,当年在西大街西段搭起一座斜桥,利用桥面斜坡把景云钟运到了钟楼上。据说“桥梓口”也因此而得名。钟楼内西墙上嵌刻有《钟楼歌》和《钟楼记》碑刻。《钟楼歌》是当年修建钟楼的陕西巡抚龚懋贤在解职赴京时登楼所赋。诗中对钟楼做了热情的赞颂。《钟楼记》是督修过钟楼的巡抚张楷所作,详细记述了钟楼的身世。在钟楼的门上有木刻浮雕故事画共64幅,其中有木兰从军、嫦娥奔月、柳毅传书、八仙过海等等。这些木刻浮雕故事,给钟楼增添了不少历史趣味。建国后,西安市人民政府又对钟楼进行了三次大规模修葺,使这座古建筑又焕发了昔日的风采。
与钟楼遥遥相对的是鼓楼。鼓楼位于钟楼的西北角。鼓楼楼底门洞为南北向,北通北院门,南达西大街。鼓楼建于明太祖洪武十三年,也就是公元1380年,比钟楼要早四年,与钟楼是姊妹楼。在鼓楼的第一层北面有一面巨鼓,与钟楼上的晨钟形成暮鼓,所以称为鼓楼。鼓楼占地1999平方米,建筑面积1804平方米。楼体呈长方形,总高33米,基座高8米。基座的门洞高与宽均为6米,洞深38米。鼓楼建筑为重檐歇山式,琉璃瓦覆顶,重檐三滴水。楼分上、下两层。南北檐下各有一块匾,每块匾重约3吨。南边的匾额是:“文武盛地”,为清乾隆皇帝御笔刻书。北面的匾额为“声闻于天”,是咸宁县书生李允宽书写。在鼓楼的外檐都饰有斗拱,四面有回廊。在鼓楼的三楼有14根红色显柱,24根隐柱交叉立。里面挂有3只大宫灯,12盏中宫灯,16盏小宫灯。天花板上油漆彩绘云形图案,古色古香,十分美丽。1953年,国家拨款对鼓楼进行了大修,设立了文管所,精心保护,使鼓楼更加秀丽巍峨。现在,钟鼓楼交相辉映,使古城西安更加美丽壮观。
好了,钟鼓楼的参观到这里就结束了。谢谢大家!
城墙碑林导游词篇八
各位游客:
中国拥有数百座古代城墙,其中以北京、南京、西安的古城墙规模最大,但北京、南京古城墙先后被拆毁或严重残缺,而始建于公元1370年的西安古城墙迄今仍保存完整。日本天皇访华来西安时,放着世界第八大奇迹秦俑坑不看,却登上了始建于600多年前的西门城楼,领略了这座古代城墙的雄姿。下面请大家跟我一起实地去参观西安古城墙。
【城墙的起源】
各位游客,这几天我们已经在车行晨曦或晚霞中领略了古城墙的多彩多姿和古朴深沉。现在我们来到城墙脚下,请大家走上城墙游览。
大家一定想知道城墙的真正含义是什么。城墙一词原是从城字引申而来。城按《说文》解释,是盛的通假字,盛是纳民,所以城字的本义是土围民而成国,由此引出城墙一义。被誉为中华民族脊梁的万里长城的城宇,同样是城墙的意思。只是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字又包含了今天城市的解释。城字最早出现在周朝的金文中,从字形看活生生地体现了古代城墙的军事用途。城墙的军事作用是保卫私有制,而在意识形态上看,城墙的形体规模又是等级森严的宗法制的严格体现。显然统治者营造城墙,是用它来保护自己,宣示国威。现在我们看到的西安城墙,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城垣建筑之一。它从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朱元璋下诏修城开始动工,至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完工,历时8年,是在隋唐京城的皇城基础上扩筑而成的,经过历代修葺,基本上保持着完整的封建社会城垣建筑的面貌,反映了中国古代筑城技术的杰出成就。
【城垣规模和结构设施】
各位游客,那么西安城墙到底有多大呢?它的结构又是怎样的?据测算,西安城墙周长11.9千米,其中东城墙2590米,西城墙2631.2米,南城墙3441.6米,北城墙3241米。这样的规模在国内外都是比较少见的。
大家看见城墙四门外筑有护卫城门的小城,那叫瓮城。所谓瓮城,意为敌人一旦进入,就会受到瓮城城墙上面的四面夹击,犹如瓮中之鳖,无法逃脱。瓮城外还筑有拱卫瓮城的小城,古称羊马城。古时候大城门的启闭有规定时间,关闭城门后尚未回城的人可连同自己牵的羊、赶的马等,进入羊马城以及今环城公园地带歇息,等候开城门后再进城。西安的羊马城在清末已全毁。记得1986年在西安城安定门(西门)瓮城北门外约17.5米处发现羊马城北侧门道,长5.5米,宽2.4米。现在大家能看到南门瓮城外侧已修复的羊马城,墙体长198米,高9.5米。
护城河外曾有拱卫四城门的四个夯筑土城叫郭城。据《西安府志》卷九记载:唐天祐年间,韩建筑东郭小城和西郭小城。宋、金、元皆因之。明洪武年间拓城时,东郭小城大部分被包在大城内,留在城外的即为东郭新城。明后期西郭小城记。目前,四关郭城墙体仅存部分残段,郭门仅在地名上留有其名称。
现在我们来到西安城内东北处,这里曾经是明秦王府城,简称王城。明初,朱元津封其次子为秦王,命其坐镇西安,加强对西北的控制。整个秦王府城分为两重城墙。外城墙称萧墙,全系土筑成。内城墙因外砌青砖,故称砖墙。明灭后,萧墙被毁。清雍正年间,西安修庙宇,秦王府的建筑多被拆除,砖城改为八旗教场。目前秦王府砖城只存夯土城残段若干处。
明代建西安城时,全城城门有4座:长乐、永宁、安定、安远。门名刻于大城门洞外的青石门据上。大城城门上所建的楼房称城楼,也叫正楼,是守城指挥官的指挥所。瓮城城门洞上所建之楼称箭楼,因楼壁辟有箭窗,是当时发箭防御之用。到了民国时又开辟了4座城门,俗称小四门:中山门(小东门),在现在的东新街东端,是为纪念孙中山修建的;勿幕门(小南门),在今天的四府街南端;玉祥门(小西门),在莲湖路西端,解放后,此门被拆;解放门(小北门),原名中正门,在解放路北端,当年因为陇海路通车到西安而修建,到了1952年因扩建火车站而被拆除。西安在解放后也开辟了新城门,南墙有建国门、和平门、文昌门、朱雀门、含光门。北墙有尚德门。东墙有朝阳门。
一般游客知道明代建筑西安城墙时有98座敌台,台上均建有敌楼。但1982年西安市城墙管理所实地调查发现,那些古敌楼没有留下一个,只有部分尚存础石。之后,西安重建敌楼12座,为砖木结构,歇山顶式,重檐二层楼,底层周设回廊。
古代城垣设施不仅修建敌楼、箭楼作用武之备,还修建魁星楼以祭把主宰文运之神魁星。西安魁星楼建在南门城楼东,后遭兵火毁坏。后来在原址上复建魁星楼,值得一看。
【焕发新颜的古城墙】
各位游客,经过十多年的整体开发,古都西安已把位于市中心的残破的明代城垣,改造成颇具特色、中外罕见的环城旅游风景区。1983年,西安市开始了建国以来规模最大的文物保护开发,到1997年底累计投资2.27亿元,不仅全面修缮了城墙,填补了大小洞穴1650个,还重建敌楼四座、角楼2座以及南门月城、闸楼、吊桥各一处,同时对环城河、林、路进行了全面整治。现在,从14条被修复的马道缓步登城,能见到长1334o米的城垛,还有11500米的女儿墙也全部修复。站在高12米的城头上举目远眺,南边的终南山、北部的渭水河遥遥相望;俯首四顾,城内城外市容尽收眼底。城上还陈列弓弩。滚木、擂石等防卫工具,城下复设吊桥、云梯,供人使用参观。从城墙下到环城河边,修建了20多座桥,城河到城脚之间的环城绿化带,成了西安最大的绿化公园,茅屋瓦舍,仿古亭廊,诗碑雕塑,应有尽有。
城墙碑林导游词篇九
各位游客:
中国拥有数百座古代城墙,其中以北京、南京、西安的古城墙规模最大,但北京、南京古城墙先后被拆毁或严重残缺,而始建于公元1370年的西安古城墙迄今仍保存完整。日本天皇访华来西安时,放着“世界第八大奇迹”秦俑坑不看,却登上了始建于600多年前的西门城楼,领略了这座古代城墙的雄姿。下面请大家跟我一起实地去参观西安古城墙。
【城墙的起源】
各位游客,这几天我们已经在车行晨曦或晚霞中领略了古城墙的多彩多姿和古朴深沉。现在我们来到城墙脚下,请大家走上城墙游览。
大家一定想知道城墙的真正含义是什么。“城墙”一词原是从“城”字引申而来。“城”按《说文》解释,是“盛”的通假字,“盛”是纳民,所以“城”字的本义是土围民而成国,由此引出城墙一义。被誉为中华民族脊梁的万里长城的“城”宇,同样是城墙的意思。只是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字又包含了今天城市的解释。“城”字最早出现在周朝的金文中,从字形看活生生地体现了古代城墙的军事用途。城墙的军事作用是保卫私有制,而在意识形态上看,城墙的形体规模又是等级森严的宗法制的严格体现。显然统治者营造城墙,是用它来保护自己,宣示国威。现在我们看到的西安城墙,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城垣建筑之一。它从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朱元璋下诏修城开始动工,至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完工,历时8年,是在隋唐京城的皇城基础上扩筑而成的,经过历代修葺,基本上保持着完整的封建社会城垣建筑的面貌,反映了中国古代筑城技术的杰出成就。
【城垣规模和结构设施】
各位游客,那么西安城墙到底有多大呢?它的结构又是怎样的?据测算,西安城墙周长11.9千米,其中东城墙2590米,西城墙2631.2米,南城墙3441.6米,北城墙3241米。这样的规模在国内外都是比较少见的。
大家看见城墙四门外筑有护卫城门的小城,那叫瓮城。所谓瓮城,意为敌人一旦进入,就会受到瓮城城墙上面的四面夹击,犹如瓮中之鳖,无法逃脱。瓮城外还筑有拱卫瓮城的小城,古称羊马城。古时候大城门的启闭有规定时间,关闭城门后尚未回城的人可连同自己牵的羊、赶的马等,进入羊马城以及今环倡园地带歇息,等候开城门后再进城。西安的羊马城在清末已全毁。记得1986年在西安城安定门(西门)瓮城北门外约17.5米处发现羊马城北侧门道,长5.5米,宽2.4米。现在大家能看到南门瓮城外侧已修复的羊马城,墙体长198米,高9.5米。
护城河外曾有拱卫四城门的四个夯筑土城叫郭城。据《西安府志》卷九记载:唐天佑年间,韩建筑东郭小城和西郭小城。宋、金、元皆因之。明洪武年间拓城时,东郭小城大部分被包在大城内,留在城外的即为东郭新城。明后期西郭小城记。目前,四关郭城墙体仅存部分残段,郭门仅在地名上留有其名称。
现在我们来到西安城内东北处,这里曾经是明秦王府城,简称王城。明初,朱元津封其次子为秦王,命其坐镇西安,加强对西北的控制。整个秦王府城分为两重城墙。外城墙称萧墙,全系土筑成。内城墙因外砌青砖,故称砖墙。明灭后,萧墙被毁。清雍正年间,西安修庙宇,秦王府的建筑多被拆除,砖城改为八旗教场。目前秦王府砖城只存夯土城残段若干处。
明代建西安城时,全城城门有4座:“长乐”、“永宁”、“安定”、“安远”。门名刻于大城门洞外的青石门据上。大城城门上所建的楼房称城楼,也叫正楼,是守城指挥官的指挥所。瓮城城门洞上所建之楼称箭楼,因楼壁辟有箭窗,是当时发箭防御之用。到了民国时又开辟了4座城门,俗称小四门:中山门(小东门),在现在的东新街东端,是为纪念孙中山修建的;勿幕门(小南门),在今天的四府街南端;玉祥门(小西门),在莲湖路西端,解放后,此门被拆;解放门(小北门),原名中正门,在解放路北端,当年因为陇海路通车到西安而修建,到了1952年因扩建火车站而被拆除。西安在解放后也开辟了新城门,南墙有建国门、和平门、文昌门、朱雀门、含光门。北墙有尚德门。东墙有朝阳门。
一般游客知道明代建筑西安城墙时有98座敌台,台上均建有敌楼。但1982年西安市城墙管理所实地调查发现,那些古敌楼没有留下一个,只有部分尚存础石。之后,西安重建敌楼12座,为砖木结构,歇山顶式,重檐二层楼,底层周设回廊。
古代城垣设施不仅修建敌楼、箭楼作用武之备,还修建魁星楼以祭把主宰文运之神魁星。西安魁星楼建在南门城楼东,后遭兵火毁坏。后来在原址上复建魁星楼,值得一看。
【焕发新颜的古城墙】
各位游客,经过十多年的整体开发,古都西安已把位于市中心的残破的明代城垣,改造成颇具特色、中外罕见的环城旅游风景区。1983年,西安市开始了建国以来规模最大的文物保护开发,到1997年底累计投资2.27亿元,不仅全面修缮了城墙,填补了大小洞穴1650个,还重建敌楼四座、角楼2座以及南门月城、闸楼、吊桥各一处,同时对环城河、林、路进行了全面整治。现在,从14条被修复的马道缓步登城,能见到长1334o米的城垛,还有11500米的女儿墙也全部修复。站在高12米的城头上举目远眺,南边的终南山、北部的渭水河遥遥相望;俯首四顾,城内城外市容尽收眼底。城上还陈列弓弩。滚木、擂石等防卫工具,城下复设吊桥、云梯,供人使用参观。从城墙下到环城河边,修建了20多座桥,城河到城脚之间的环城绿化带,成了西安最大的绿化公园,茅屋瓦舍,仿古亭廊,诗碑雕塑,应有尽有。
各位游客,西安古城墙的开发,受到了中外人士的高度评价:过去把古城墙看作是妨碍现代化城市发展的枷锁,如今它却成了使古城增添姿彩的花环。专家们还评价,秦始皇兵马湘的发掘,一举成就了世界奇迹;而西安明代城墙的维修,同样引起了世界瞩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专家来此后,一致同意推荐它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城墙碑林导游词篇十
荆州城墙位于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现存明清重建城墙东西长3.75公里,南北宽1.2公里,面积4.5平方公里,城墙周长10.28公里,高9米。城墙现有八座城门,2座门楼。荆州古城分为三层,外面是水城,中间是砖城,里面是土城。水城(护城河)全长10500米,宽30米,水深4米,西通太湖,东连长湖,与古运河相连。明代时期建城时为防止城基下陷,洪水泛城,右城脚条石缝中浇灌糯米浆,因而城墙特别坚固。荆州城墙设有瓮城、敌楼、战屋、炮台、藏兵洞、复城门,防御体系完备,历来易守难攻,有“铁打荆州”之说。
荆州古城墙位于:
中国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的荆州古城,199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荆州城墙是中国现存的四座保存最为完整的古城墙之一,也是保存最为完好的南方城墙,与其它几座古城墙相比,荆州古城墙的特点是规模较大,保存相对完整,被誉为“我国南方不可多得的完璧”,其周长11公里,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我国延续时代最长、跨越朝代最多、由土城发展演变而来的唯一古城垣。
州
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如今大部分城墙已经被封锁。
荆州城,又名江陵城
是国务院1982年首批公布的全国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1996年
荆州古城墙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在城北五公里处的纪南城建都长达411年,留下了丰厚的历史文化遗存。
据《后汉书·地理志》记载,荆州古城墙的修造史,可以追溯到2800多年前的周厉王时期。经最新古城垣考古发掘实物科学验证:荆州古城墙是我国延续时代最长、跨越朝代最多、由土城发展演变而来的唯一古城垣。
1998年3月,考古工作者先后发掘出了宋朝和五代时期的砖城;两晋、三国时期的土城。叠压在现城墙10米以下的五代砖城的发现,使荆州城砖城的修造历史从始于明代的普遍认同,又上溯了400多年。这次考古发掘还证实:从三国时代起,荆州古城墙没有发生过大的变迁,移位距离仅在50米左右范围内,土城墙远远早于砖城墙。20__年8月,考古工作者在荆州城小北门西侧,发现了一段长近20米的明代成化年间夯筑的石灰糯米浆城墙。此段城墙虽历经500多年,至今仍坚如磐石,世所罕见。
现保存的砖城,为明清两代所修造。砖城逶迤挺拔、完整而又坚固,是我国府城中保存最为完好的古城垣。砖城厚约1米,墙内垣用土夯筑,下部宽约9米。墙体外用条石和城砖砌筑。砖城通高9米,周长11281米。砖城墙体用特制青砖加石灰糯米浆砌筑。特制大青砖每块重约4公斤,有的烧制有文字。
编辑本段历史沿革
《后汉书·地理志》记载,荆州古城墙的修造始于2600多年前的周厉王时期。经最新古城垣考古发掘实物科学验证:荆州古城墙是我国延续时代最长、跨越朝代最多、由土城发展演变而来的唯一古城垣。根据考古发现和文献记载,荆州城墙的修筑情况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发展阶段。
三国至西晋时期
《荆州府志·城池》记述:“今城,楚船官地,春秋之渚宫。秦既拔郢,置南郡。汉因之,三国初属蜀汉旧城,关某所筑,某北攻曹仁,吕蒙袭而据之。”又据《水经注》云:“县曰江陵。旧城,关羽所筑。”又《舆地广记》述:“故城在县东南,有渚宫。今郡城晋桓温所筑。”故城应为关羽所筑之城,在旧城东南,旧城,应为秦汉旧城,位于城西北。
1997年9月至1998年3月,荆州市及荆州区考古人员在荆州城南垣东端(望江楼西侧)坍塌段,为配合维修工程,进行了考古发掘,横向开挖一条长19.2米、宽5米,深9.5米的进行考古探
荆州古城墙壮观图集(4张)
察的探沟。
通过地层解剖发现:此段暴露在城垣外侧的砖垣建于明初。探沟内土垣自南而北11.3米,为宋代及明初城垣。宋代土垣残高3.75米,明代土垣建在宋代土垣之上,残高4.5米。在宋代土垣与明初砖垣之间,有宽0.6-0.8米、高7.3米的宋代碎砖垣遗迹。在探沟中部,宋与明初土城垣之北为五代城垣,其顶部与明初土垣基本取平。五代时期兼有砖、土城垣,五代砖垣下部为保存较好、形体较薄的青砖垒砌,这些青砖规格不一,有绳纹长方形砖,还有楔形砖,显系墓砖,残高1.1米,五代砖垣上部为砖、土混合夯筑,用砖甚破碎,残高4.9米。五代砖垣所倚傍的土械垣上部为五代时期,残高约6米,下部为唐代,残高约1.9米。在唐代土城垣之下,发现三国时期土城垣。三国时期土城垣深埋在现荆州城土垣表面8.25米,接近城内地面3.05米之下。其建筑用土为灰黑色粘土与黄褐色沙土,文化层已发掘的厚度为0.8-1.25米。城垣建筑方法具有三国时期特征:逐层夯筑,夯层厚,夯窝呈圆形,直径7~8厘米,深0.5厘米。探察同时出土了一批东汉至三国时期的文物典型器物。关羽镇守荆州达十年之久,“盖先治其城郭,乃诸侯,郡守之常政。”(《江陵县志》)。为了东御孙吴,北抗曹操,修筑、整治荆州城墙为军备之首务。
东晋至隋唐时期
《江陵县志》云:“晋永和元年(公元345年),桓温督荆州,镇夏口,八年还江陵,始大营城橹”。考古资料证实,在五代城垣之下,叠压着高1.6-1.7米,宽6.5米的东晋至隋唐时期的夯土城垣,证实了文献记载的真实性。桓温所营筑,实际是将旧城与关羽所筑之城包括为一,但并不是将关羽之前的旧城与关羽所筑之城简单相连,两城既呈东、西错落,桓温营筑时,势必进行补缀,即史籍所谓在平面上的“增修之”,在立面上的“增修之”,则是加高培厚城垣。桓温所筑之城比故二城的面积略大,更比现荆州城大。两城相接后,其间城垣并未拆除,因而在城中形成隔墙。晋元兴二年(公元403年),桓温之子桓玄谋据荆州,篡位称帝,建国号曰楚,改年号曰永始。翌年被诛杀于城西枚回洲。齐永元三年(公元501年),萧宝融即位于荆州城,是为和帝。梁承圣元年(公元552年),萧绎于荆州称帝建都。侯景之乱时,绎尝于城外闹回七十里,树木为栅,掘堑三重而守之。绎在城内建有著名园林“湘东苑”和图书馆“东阁竹殿”。公元555年,西魏划荆州城为东、西二城,自是利用已有的城中隔墙而分。隋大业十四年(公元618年),梁后膏萧铣称梁帝,都江陵。唐肃宗上元元年(公元716年),号荆州城为“南都”,并增置永平军,以加强武备。至唐代,荆州城中隔墙始清除。
五代至北宋末期。《荆州府志》记述:“后梁乾代二年(公元前912年),(南平王)高季兴大筑重城,复建雄楚楼,望沙楼为扦蔽,执畚锸者十数万人,将校宾友皆负土相助。《荆州府志》云:“郭外五十里冢墓多发掘取砖,以(秋瓦)城。工毕,阴惨之夜,常闻鬼泣及见磷火焉”。高氏取墓砖(秋瓦)城,砖的来源拮据,自然不能建成如后世那样完整而坚固的砖垣,却为荆州城用砖之始。荆州城的构筑方式至此发生质的飞跃。砖城基宽0.9米、高1.1米,在砖墙外侧有用两层砖铺的宽0.6米的护脚。砖基之上有用碎砖间粘土夯筑而成的砖土混合墙,下部与砖基同宽,上部与五代土城垣同高。砌墙所用的砖均为东汉至隋唐时期的墓砖,与文献记载完全吻合。五代砖墙的发现,使荆州城修建砖墙的历史提前了四百多年。
南宋至元代末期
据悉,荆州古城墙集水城、砖城、土城三城合一,系我国南方地区保存最为完整的古城形态,被誉为南方不可多得的完璧。荆州城,是国务院1982年首批公布的全国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1996年,荆州古城墙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后汉书。地理志》记载,荆州古城墙的修造始于2600多年前的周厉王时期。经古城垣考古发掘实物科学验证:荆州古城墙是我国延续时代最长、跨越朝代最多、由土城发展演变而来的唯一古城垣。此前,荆州古城墙周长被推算为11公里。该市城乡规划局兼市测绘局局长邓迪敏说,荆州城古城墙长度,经该市测绘院通过测绘仪器细致测量后,得出最新数据为11.145公里(按砖砌墙基长度计算);其中瓮城长度703 米;马面长度661 米;荆州城墙主体周长10.568 公里(不含瓮城、马面)。
明初至明代末期
《荆州府志》云:“元世祖至元十二年(公元1278年),诏隳襄汉荆湖诸城”。明太祖甲辰年(公无1364年,元至正二十四年),湖广平章杨景依旧基修筑元代被破坏的荆州城墙,城垣周一十八里三百八十一步,高二丈六尺五寸,设六门,城濠宽一丈六尺,深一丈许。明代洪武至万历年间,是荆州砖城墙维修建设的高潮时期。明崇祯十六年(1643年),张献忠陷江陵,未久西进,下令拆城。该次拆城可能仅是某些城垣局部受到破坏。据对三处城垣段面的考古发掘和观察,未见张献忠破坏之迹。发掘出土的明代砖墙基确系建在宋代旧基之上,对土垣部分也只是局部加高。明代砖墙宽0.7米,高7.5米,砌砖为长而宽的城墙专用砖。明代砖墙用“打钉”的方法与宋代砖墙相衔接。明代土城垣叠压在宋代土垣之上,现存宽9.5米,高4.5米。
清代时期
据《江陵县志》记:“崇桢十六年,流贼张献忠陷荆州,夷城垣”。清顺治三年(公元1646年),荆南道台李西凤、镇守总兵郑四维依明代旧基重建。“兵民重筑,悉如旧址”。康熙年间,于城中设间墙,东部驻满洲八旗兵,称满城;西部为官衙民舍,称汉城。清朝时期,荆州城屡被水患,修葺之工频繁,仅雍正、乾隆两朝,凡四修,耗银二十二万九千六百余两。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五十三年(1788年),均对荆州城墙进行过维修.特别是乾隆五十三年六月二十日,万城堤决,水从西门入,城垣多处溃圮。清廷自乾隆五十四年至五十七年,发帑银二十万零六千余两,命钦差大学士阿桂等依旧基对城垣进行补修。其时,水津门(城西南隅)、小北门因地势低洼,退入数十丈,城东南角退入十数丈,从而使现荆州城的规模最后定形。
随着冷兵器时代的结束,荆州城的军事功能逐渐丧失。但人们对荆州城的维修、保护始终不怠。1987年发掘卸甲山西侧城垣时,发现铭文为“丙子年”的城砖,经考为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遗物。城砖说明国民政府也曾对荆州城墙进行过维修。
编辑本段建筑特点
荆州古城墙自乾隆五十四年至五十七年两次大修后,保存有六座城门。荆州古城墙的六个城门都有与当地的地理、历史和习俗联系的名称。东门名寅宾门,南为南纪门,西门称安澜门,北门名拱极门,小北门位于东北,名远安门,小东门位于东南,名公安门(水门)。公安门(水门)以往没有陆路与外界相通,进出全凭舟楫。其余城门外均增筑曲城,各曲城并不雷同,皆因地就势,形似半环状将主城门围定,曲城前再开一门,与主城门一起形成二重城门。曲城的建造与主城完全不同,曲城内外均为城砖垒砌,两侧都筑有城垛。城门洞和城门框均用条石、城砖砌成圆顶。二重城门各设一合木质对开门,木门内还有一道10厘米厚的闸板,既御强敌,又防水患。这样便形成了双重城门,四重门防。双重城门之间称瓮城。瓮城的巧妙设计体现了我国古代积极防御的杰出军事思想。纵观千古城池攻防,城门实为最薄弱环节,无论外敌强攻或巧设诈术,还是内奸反叛,皆通过城门得手。而瓮城的建造则一举将薄弱环节变为易守难攻之地。战时兵马出城,须经双重验关,可澄清疑渎;如来援军,可不分真伪,先放进瓮城验证。瓮城最奥妙之处是可以实施积极防御,敞开瓮城,诱敌深入,四面围攻,一举歼之。
拱极门古称柳门,明称拱辰门,俗谓大北门,位于江陵城西北。曲城门洞高5.8米,宽4.6米,深10米;主城门洞高7米,宽4.8米,深15米。内外门相距32米,瓮城略呈半圆形。此门古为北上中原的通衢,为宦者迁官易职,为士者赴京寻官,咸出此门,时车盖冠冕,各以诗赋为赠,折柳话别,故又谓柳门。苏轼在《荆州十首》曾写道:“柳门京国道,驱马及春阳。野火烧枯草,东风动绿芒。北行连许邓,南去极衡湘。楚镜横天下,怀王信弱王。”即咏此。今城门仍为车行人往和主要通道,保存完好。内券门上方有乾隆荆州府知府张方理立一石匾,横书"拱极门"三字。
安澜门俗称西门,明代称龙山门。门外即龙山风景区,时人常出此门登谒,因地势低洼,常遭水患。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长江堤决,水由此门及水津门冲入城,致万余人丧生,此门亦溃圮。未几发帑重建,内缩十余丈,城门地基抬高。及竣工,官民相庆,并取安定水患之意定名。今城门保存完好。曲城门洞高5.8米,宽4.5米,深10.4米;主城门洞高6.6米,宽4.85米,深15.5米。内外门相距42米,瓮城略呈长方形,内券门上有横书"安澜门"三字石匾,系乾隆二十四年所书。
南纪门俗称南门。此门南临大江,古时王公贵族、商贾士民皆出此门上巴蜀,下汉口。门外三里许御路口,即为古代藩王登岸系舟的码头。曲城门洞高5.5米,宽4.6米,深10.2米。内城门洞高6.7米,宽4.6米,深24.8米。内外门相距28米。瓮城呈长方形。内券门上方有"南纪门"三字石匾。字迹斑驳,该城门建筑奇特,瓮城左右各设一侧门,其门洞高4.7米,宽3.6米,深4.5米。设此侧门, 便于袭击登城之敌。
寅宾门俗谓大东门。寅宾门是迎接朝廷来使和宾客的城门,因此,门楼壮观,瓮城也最大。小东门位于古城东南角,因其面朝公安,亦称公安门,当初刘备迎娶孙夫人于此。此门只有水路相通,故又叫水南门,相传东吴吕蒙破荆州、杀关羽即从此门水路潜入。
荆州城墙除上述六门外,乾隆五十三年六月二十日万城堤决溃城之前,在城西南隅还有一门。名曰水津门,万城堤决之时,大水正是从水津门和西门涌入,导致城崩。后乾隆命钦差大学士阿桂等再造荆州城时,未再建水津门,仅恢复西门,并将其命名为安澜门。
改革开放后,古城为适应经济发展和古城保护,分别增开了新南门和新北门。至此,加上原改造加宽的小东门,古城便有三条机动主车道和五座古城门与外界连通,真正做到了闭而不死,开而不乱,显著减轻了古城门的交通压力,保持了文物的完美和持久。
编辑本段军事用途
荆州古城墙作为古时的一项大型军事防御工事,除高大坚固的墙体和瓮城等建筑外,城墙之上还有众多配套的军事设施,如今尚存且最具作战防御功能、最有特色的要数暗设的四座藏兵洞,东西南北各一座,每座长10.5米,宽6.3米,深6米,分上下两层,可容100多人。每层又有小藏兵洞,每个小洞可容2人,洞中均有射孔。藏兵洞所在的墙体向外呈长方形突出,对攻城之敌,可从三面射孔暗箭齐发,使其猝不及防。藏兵洞构建精巧、别致,是防守反击的重要军事据点。万一城池攻破,藏兵洞的兵力可以据此反击,各自为战,以求反转战局,即所谓负隅顽抗者也,试图达到城池破而不陷的目的。公安门景点南侧百余米处,即可领略到荆州古城墙上的这一特有的军事设施的风采。
编辑本段旅游特色巍峨门楼
明洪武年间称东门楼为寅宾楼,小东门楼为楚望楼,南门楼为曲江楼,西门楼为九阳楼,大北门楼为朝宗楼,小北门楼为景龙楼。此后无变易。今朝宗楼尚存、寅宾楼已重建,其余门楼圮毁。城楼前施垛墙,后施宇墙或石栏,地面城砖铺漫,砖梯分上下两重,并有马道。城楼气势雄壮。以朝宗楼保存最好,以曲江楼最享盛名。城楼前之箭楼,今俱不存。
曲江楼俗名南门楼。此楼之东,古有一楼,唐右相张九龄贬任荆州长史时,常于楼上,南望大江,置酒赋诗。九龄,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人。名望冠于一时,人称曲江公。南宋张栻知江陵府,尝登楼怀古,仰慕九龄,遂重建斯楼,并更名曲江楼。后楼毁,即以今南门楼名曲江楼。城楼为民国时改建。单檐歇山顶,建筑平面长15米,宽10米。
朝宗楼俗名大北门楼, 在江陵北城垣西段。清道光十八年(1838年)重建。城楼脊枋下方书有重建此楼的时间:大清道光十八年(1838年)岁次戊戌九月壬戌初十戊申吉时丁巳时重建。门楼采用穿斗式和抬梁式两种结构。重檐歇山顶,面阔五间,明间进深二间,次、梢间进深三间。长18米,宽12米。屋面施黑陶筒瓦,脊饰兽件亦为黑陶。柱为杉木,直径30厘米左右。前后檐施有门窗。整个建筑,纤秀朴素。表现出我国古典建筑的传统风格。此楼在日寇入侵期间,曾受到很大破坏。1981年进行全面修缮。今楼岿然,坚固如初。登临斯楼,东可见玄妙观殿宇新饰,绚灿宛若天宫,西可见太晖观绿树掩映,缥缈如在云端;远可见蜿蜒龙山,峰峦隐现,近可见古城街巷,错落有致。
宾阳楼原名“寅宾楼”,俗称东门楼,始建于明代,清咸丰十一年(公元1861年)重建。1987年8月,由国家文物保护科研所设计修复完善,1987年正式向中外游客开放。整个楼台高9。5米,东西宽12。65米,南北长34米,采用大木框架结构,气势宏伟,造型别致,保持了明代建筑的风格,“宾阳楼”三个金色的大字由赵朴初题。宾阳楼的马道旁专门用木版搭成上城的阶梯,拾级而上,宾阳楼里的三国著名人物立即跳入眼帘。刘备、张飞、关羽、诸葛亮、赵子龙的仿铜巨塑或座或立,栩栩如生。宾阳楼外环绕而立的也是马童周仓等三国武士的仿真彩塑。《三国演义》120回,就有72回与荆州有关,荆州的每一寸土地似乎都散发着三国风云人物的气息。
城上三山
城上三山是人们对荆州古城内城垣上三个带“山”的地名的习惯统称,三山即松甲山、卸甲山、掷甲山。城上三山实为三个土台,只是与关公镇守荆州密切相关,故有山之名而无山之实。后人于其上建祠祭祀关公,惜均已毁圮。据清乾隆《江陵县志》载:松甲山,位于东北城垣上,传为关公曾在此地松甲小憩。又传明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楚王朱桢、湘王朱柏在虎渡口一仗大胜凯旋时,荆州知府应伯和在雄楚楼设宴犒劳,“宴楚湘二王于北墉,宴讲裨将于南墉,释甲记功请赏。”卸甲山在西南城垣上。传说关公凯旋归来曾在此卸甲,登临此祠,城内外楼台市井历历在目。掷甲山,位于城垣西北隅,与关公大意失荆州有关。相传当年关公镇守荆州时,吕蒙白衣渡江偷袭江陵(荆州城),荆州告急,关公闻讯,急率真兵回救,赶至城下,方知守城将领糜芳等已献出城池,投降东吴。关公痛心疾首,情急之下他脱下铠甲,猛地抛掷到西北城垣上,然后率部西撤。后人乃称此处为“掷甲山”。清康熙年间,掷甲山改称余烈山,并修建关庙,嘉庆皇帝曾亲书匾额“威震华夏”四字悬于其上。三山冠“松甲、卸甲、掷甲”之名,皆取“释甲偃武,不事兵甲”之意,表达了自古至今荆州人民渴望和平安宁,共创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
适逢盛世
新中国诞生后,历经千年沧桑的荆州城墙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及荆州人民的精心呵护。荆州城文物管理处原副主任王新生,20多年来直接参与、组织了几乎所有的城墙修缮工作,是古城墙当代保护的历史见证人。据他介绍,1978年至现在,城墙修缮已有32次,其中较大的维修共13次。1988年重建了宾阳楼。荆州城墙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石都得到了正直荆州人民的珍视和保护。古城的南门、西门的城楼以及雄楚楼、仲宣楼、明月楼的重建项目都在规划之中。如今的古城城内街道整齐,绿树成阴,城上门楼飞峙,城墙上松柏苍翠,荆州古城更展现出其雄关新貌。
“闻听三国事,每欲到荆州”,荆州古城作为中国历代军事文化名城,具有丰富的历史内涵和无穷的文化魅力。古典名著《三国演义》120回,其中有70多回提到荆州。随着国家旅游事业的飞速发展,荆州古城已成为四面八方、中外旅客喜爱涉足的地方,并被列为国家三国旅游线重要名胜,和湖北省定点涉外旅游景点。荆州是国务院1982年首批公布的全国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1996年11月20日,荆州城墙作为明、清时期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__年荆州城墙与南京城墙、西安城墙和辽宁兴城城墙等一同列入中国申报世界遗产的预备名单。
城墙碑林导游词篇十一
各位游客,大家好。
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平遥就要到了,右前方那高耸的砖墙就是我国现存较为完整的四座古城池之一平遏城。1997年12月3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通过决议,将我国云南省丽江古城、山西省平迢古城和江苏省苏州古典园林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现在大家可以观赏一下古城的远景和比较完整的外观。
平遥古城,历史悠久。据载:西周时期周宣工为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曾派兵北伐萨犹,并修建了京陵城。京陵城就建在今平远县城东北约7公里的京陵衬,京陵二字作为地名一直沿用至今。这可以说是平遥建城的开端,也是现在乎迢城的前身。从那时起,至今已有2800年左右历史了。
现在这座平送城始建于何时,历史上没有明确记载。大约在北魏太武帝朽跋燕时,为避名讳,将原来的平陶县改为乎迢县。并把县治从别处迁到这里。建城时间应该是这以后的事。在湿长的历史岁月中。这里曾有过她的繁华,也曾多次道受战火的破坏。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座城墙,是明代洪武三年,即1370年把原来的土城墙加高加厚加砖扩建而成的,明清以来虽曾数次维修,但风格未变。
遥城内古建筑保存很多,像文庙大成殿、清虚观、市楼、城隆庙、武庙戏台等。就是街道民居。也基本保存明清时代风貌。漫步街头,还会看到各种古色古香的院门、院埔、秸雕细刻的古建筑装饰,甚至还能看到门前的接马石桩、下马石等,一派古城风貌。
平遏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名人辈出。是敢于不顾“满门抄斩”的恐吓、秉笔直书的若名晋代史学家孙盛、以“映雪读书”流传千古的孙康等古代名人,当代已故中科院历史研究所所长侯外庐、已故语言研究所副所长侯秸一、已歇中国文学研究会会长王瑶、著名画家李苟、著名歌唱家郎兰英等都出生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平适古城不愧为历史文化名城。
(过急济桥)
我们现在正行驶在惠济桥上,惠济桥是一座九拱石桥,修建于清代康熙年间,同治年间重建。清代名宿博山先生曾亲笔为它写道碑记。这座桥规模不等大。历史也不算很长,但造型优美。桥面平坦,没有像一般石桥那样高高隆起,便于车马行走。而且更有一个奇处,就是这座桥下还有一座桥。下面的桥不见文字记载,人们原来也不知道。1977年8月,一场暴雨造成特大洪灾,滚滚洪水带走了不少淤积多年的河沙。水退后,人们惊奇地发现:原来惠济桥叠架在旧桥的桥面上,形成桥上桥的奇观。利用旧桥做新桥的牢固基础,既节省财力、人力,又省时间,多聪明的构思叼!这在造桥史上也是一个奇迹。
平迢古城到了。请大家随我上城墙参观。
(过急济桥)
我们现在正行驶在惠济桥上,惠济桥是一座九拱石桥,修建于清代康熙年间,同治年间重建。清代名宿博山先生曾亲笔为它写道碑记。这座桥规模不等大。历史也不算很长,但造型优美。桥面平坦,没有像一般石桥那样高高隆起,便于车马行走。而且更有一个奇处,就是这座桥下还有一座桥。下面的桥不见文字记载,人们原来也不知道。1977年8月,一场暴雨造成特大洪灾,滚滚洪水带走了不少淤积多年的河沙。水退后,人们惊奇地发现:原来惠济桥叠架在旧桥的桥面上,形成桥上桥的奇观。利用旧桥做新桥的牢固基础,既节省财力、人力,又省时间,多聪明的构思叼!这在造桥史上也是一个奇迹。
平迢古城到了。请大家随我上城墙参观。
(带游客进“下东门”)
这里就是乎迢方城的“下东门”。大家看这高达12米的城墙多雄伟、多壮观。在城外,本来还有护城河。城门处架有吊桥。在古代战乱的日子里。这的确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防线。
我们进来朗这个地方是下东门瓮城,它是为保卫城门而设立的。城门是城墙上的薄弱环节,有了瓮城。就大大增强了城池的防卫手段。这里地方根小,四周为高墙围护,即便敌人攻入瓮城也只能进来少数人,而且立即陷入包围之中,成为瓮中之鳖。有的瓮城门并不是开在城门对面,而是拐个弯开在旁边。更可防止冲入的敌兵一较作气冲到城门下。通过拐弯来消解敌兵锐气。这些设计思想都是古人在长期实战经验中总结出来的。
大家看。瓮城里还有一个建造讲究而小巧的院落。这是干什么的呢?原来这是一座小关帝庙。关帝是武圣人。把关庙修进瓮城里,却是平迢人的独特创造。请大家随我进城,上城墙参观。
现在我们已经在城上了,这里本来还有城楼。在战争中毁掉了。这座建在城墙上的台,传说就是尹吉甫的点将台。尹吉甫是周宣王的大将,在历史上游藩有名,《律经冲的《较高》、《冠r2等几首诗就是他作的、前面提到的那有名的对北方游牧民族0l犹的北伐,就是由他指挥的。为了巩固北伐的成果,他还在这里修建了京陵城。尹吉甫遗迹这里还有多处。在京陵村附近还有一处村茁叫尹村,传说是尹吉甫当年驻兵酌地方。在上东门外有尹吉甫募,募前一通明代石碑上大书“周卿士zj吉甫神道”八字。上东门里还有一座纪念尹吉甫的小庙。
请大家随我观赏一下古城的建构。
(带游客向南浸步。边走边说,约走2—3个墩台即可停下)
我们看城墙上两边各有一道短堵,叫女儿墙,为什么叫女儿墙呢?宋代官府编写的《营造法式》上有个书面解释:“言其卑小。比之于城,若女子与丈夫也。”意思是说城墙高大厚实,保伟丈夫;女墙单薄短小,像弱女子。民间有的地方却流传着这样的故事:早先城上并没有女儿墙,有一次一个老人被拉来做工,和他相依为命的小孙女也天天随他来到城上。坐在旁边观看。一天,一位累极了的民工昏昏沉沉中竞走到城墙边上,小女孩伯他掉下城去,用力向里推他,不料用力过大,民工虽得救了,小女孩却摔死了。为了纪念她,工匠们在城上修起了矮墙,并把它叫做女儿墙。这实在是个感人的故事,但确实说明了女儿墙的保护性功能。我们看:两边的女儿场并不一样,向外的女儿墙上还修筑了垛口,垛口还留着供臆望和射击使用的小孔。这当然是为了实战的需要。
大家都注意到了,城墙每闲一段,就有一个向外突出的部分,这叫做墩台。墩台是干什么的呢7它是保卫城墙的。我们知道。古代攻守城他的主要武器是弓箭和弯机,上面既可射下去,下面也可射上来,因此守城的士兵轻易不敢探出身去。这样,城墙脚下反丽成丁防御的死角。有了墩台。就可以弥补这个不足、从三面组成一个强大的立体射击网,城防力量大大加强。在每个塌台上,还修有一座敌楼,上面有孔,也是为观察和射击用的。
干遥古城除了具备这些共性持点外,还有自己独特的地方。
城墙本是战争的产物,平逗人却偏偏喜欢给抹上一层浓浓的文化色彩。把象征文化星官的魁星楼修在丁城墙东南角上(指形状独特的魁星楼)。据统计,古城上共有3000个垛口、72废敌楼,那是象征着文圣人孔夫子的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
乎遥俯视似龟形,历来有龟城之称。据说是取神龟寿水长存之意。全城六座城门,南门似头,城门和瓮城外门都向南。任龟首自由伸缩,北门似尾,瓮城外门拆而东向,好儡龟尾东甩:东西各二门似龟脚。三座瓮城外门拐向南开,好像神龟正续缓伸腿屈肢向前爬行,只有咱们刚才进来的下东门瓮城外门不向南拐而向东开,传说是伯神龟爬向别处,所以用一根无形的绳索把左后脚牢车地拴在城东lo公里的麓台塔上,把这条腿都拉宜了。在南门外左右各有一口井,人们说那就是神龟的一对明亮的眼睛。在市中心,也就是龟心的位置,还修有一座市楼,就是我们看到的那座高踞众屋之上的楼,在市楼楼顶两坡上,还用黄、蓝两色琉璃瓦拼出双喜字相寿字,它充分体现了古城独特的文化氛围,表达了乎迢人民良好的愿望,这可以说是龟城城建构思的画龙点暗之作了。
乎迢城内文物众多,西南方向那一片覆盖琉璃的建筑,就是城因庙、财神庙建筑群,近处观看,可以见到它馆角高桃、群昂飞动、油漆彩绘的壮丽景色。在它附近很显眼的那座现代大楼是平适中学教学楼。文庙大成殿就在校园内,从这里看不清蔑。为保护原来的风貌,古城中一般是不准建楼的,干迢人却为学校破例修了一座教学楼,足见对教育的重视。平迢中学也不负众望,一直以优异的成绩保持着这所省级重点中学在省内的领先地位。
城墙碑林导游词篇十二
各位游客,我们现在来到了中华门城堡。城是人类社会由野蛮向文明发展的标志之一。城在古代是重要的战略、防御工事。也是人类生活的基本空间屏障。我国有三千年的建城史,有两千多座大小城池。建于600多年前至今基本保存完好的南京城垣全长33。676公里,比巴黎城墙还要长,是世界至今保存最好最大的都城城垣,是全国重要文物保护单位。1356年朱元璋攻下元朝统治的“集庆路”,改名“应天”,他听取了谋士朱升的建议“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花费20**年的时间兴建了这城池。
当年朱元璋在修筑明城墙的时候,用了黄金600万两,这样的巨资一半是由国库所拨款,另外一半是由江南的富户摊派的。而江南首富,沈万三认领了将近三分之一的建城费用。
修城所用的砖都是来自湖南、湖北、江西、江苏、安徽五省,由20多万工匠烧制。使用五省烧制的城砖3。5亿块,砖的规格长40cm、宽20cm、厚10cm、重约15-20kg。每块砖的侧面都刻有烧砖工匠、提调官等人的名字以及烧制时间等字样,以示责任到人,也正因为如此严格的责任制才使600多年前的这座明城墙历经战火依然保留至今。城墙上的字揩书、行书、草书、篆书、隶书均可见到,刻字方法有阴刻和阳刻,城砖上的字数最多的达69字。南京明城墙中还使用了六朝、南唐旧城砖。
南京城墙的建设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对六朝和南唐以来遗留下来的部分旧城加以整修和扩建,疏浚河道;第二阶段是与凤阳中都并建时期,对旧城垣维修加固,并向北拓宽到江边;第三阶段是集中南京建成,改造聚宝、三山、通济等城门,这时南京城已初显规模;第四阶段开始修建外廓,周长百里,有外城门十八座。
朱元璋于1366年到1386年建造南京城垣,建造的这座城堡打破了传统建筑中轴方位对称的模式,而是因地制宜,负山绕水,采取沿岗垅之脊筑城;利用天然河湖,挖土方填充城墙形成高城深壕,以实战的需要而建造的。明京城形状似葫芦(又说似芭蕉扇)南北长10千米,东西长5。67千米。数十万人耗时20**年建的南京城垣,周长33。676千米(今存23。743千米)。南京城墙高14-26m,城基宽14m,上宽4-9m;外层墙上设有雉堞(箭垛)13616个,藏兵洞200多座。除岗丘外,城下部以石灰石条石为础,上部砌城砖,砌砖用蓼草浆、石灰、细沙、桐油拌成的夹浆粘合。明城墙之所以620**年屹立不倒,正是因为使用了这种黏合剂。
城墙的顶部用砖砌成外高内低的斜坡,城墙两边内侧有水槽。女墙每间隔60米,就设一个出挑70cm的石水槽,将城墙上的水排到城内石明洞,再由排水沟将水排出城外。这个排水系统同时也可以将城内地面涝水排出城外。
“内十三,外十八,城门栓子向外插。”这句南京的谚语正好说出了南京的城门数目。南京城十三个城门可以用清朝吴敬梓的歌诀来说:“三山聚宝连通济,洪武朝阳达太平,神策金川临钟阜,仪风(定)淮清(凉)到石城”,瓮城有一瓮、二瓮、三瓮;外郭设门18座,由于外廓的城门多是由黄土夯制,民间俗称“土城头”,因此没有保留至今的的外廓城门;但如尧化门、麒麟门、仙鹤门、安德门、江东门等仍旧做为地名使用。
中华门城堡原名叫“聚宝门”,因为正对着城南的聚宝山而得名,1931年因在它的北面修了一条中华路,而更名为“中华门”。这门上的三个字,是蒋介石先生手书的。中华门是内外秦淮河距离最近的地方,地势极为险要,易守难攻,能起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作用。城堡南北长129米,宽118米,占地一万六千五百多平方米,。中华门一城三瓮,它的平面呈一个“目”字型,两侧有二道登城马道,城堡内有27个藏兵洞。
中华门城堡由三个瓮城组成,8。5米高的内城墙将城堡内三座瓮城相连,三道瓮城形成“目”字型封闭格局。城堡的东西两侧,有两条宽11米的登城马道,是战时运送军用物资上城的快道,也是将领驱马直上的通道。马道、内墙使守兵可居高四面向下攻击,令突入之敌无处遁逃。在中华门城堡内,有27个大大小小的藏兵洞,藏兵洞是供士兵休息及摆放一些备战的物资的地方,南面第一道城门的底层两侧各有3个,登城马道下各有7个藏兵洞,第二层还有7个藏兵洞,可以藏兵3000。在从两侧的马道继续走,可以到达第三层平台,明代时第三层上建有镝楼,现在我们已经看不到了,它毁于日本侵略者的战火。现为平坦楼台。中华门城堡每道瓮城都有一门一闸。每道拱式门都是双扇铁皮包裹的木质大门,洞内设有可以上下启动的千斤闸,每道瓮城上正中原原都设有一个小城楼,楼内有升降千斤闸的绞盘车,现在升降千斤闸的绞盘车已无存。现在城门洞两侧可以见到从底到顶宽20厘米的石槽就是当年升降千斤闸的长槽。但我们任然可以想象出,在冷兵器时代。敌军攻破城门,涌入城内,城门里的千斤闸就会迅速降落,切断敌人退路,将敌军困在瓮城之中,然后藏兵洞中伏兵四出,或万千齐放,或礌石滚木齐下,歼敌于封死的瓮中,恰如“关门打狗”“瓮中捉鳖”
中华门城堡在军事上是古城的一大屏障,对守护南京起着重要作用,西有外秦淮,西南至北为长江,故此门极为重要。1853年太平天国洪秀全率太平天国起义军和清军的一次次激战、1920**年辛亥革命时期江浙联军司令徐绍桢指挥部队与张勋的清军殊死搏斗、最惊心动魄的是抗日战争中的南京保卫战,国民党将领唐生智率领守军84师顶住了日军30多次进攻,与日军展开肉搏战谱写了中华民族的正气之歌。中华门城堡西面还有沈万三故居。研究古代京城的宫城、皇城、京城、外郭可以了解古人生活的都城及建城的思想观念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