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汉语词语,现常指改变旧制度、旧事物。对旧有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作局部或根本性的调整,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改革一般包括对政治、社会、文化、经济做出的改良革新,相较于革命以极端的方式推翻原有政权,以达成改变现状的目的,改革是指在现有的,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新政时期的教育改革措施3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新政时期的教育改革措施3篇
第1篇: 新政时期的教育改革措施
浅析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教育改革
日本的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上继“大化改新”之后的历史性转折,明治政府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而教育改革则是改革中的重中之重。任何文化落后的民族,民智未开的国家,都是难以进入近代社会的,教育能够促进民智的开化。同时教育是造就人才的巨大工程,离开近代教育,要想日本实现西方先进资本主义国家那样的“文明开化”也是不可能的。日本明治维新抓紧教育改革是吸收,消化和运用先进资本主义国家的科学技术和各种经验的最后途径。
重视教育是日本新政权在明治初年就已提出的重大课题之一,在1868年的《王政复古大号令》中便有“登用人才乃是第一急务”的内容。政府主要领导人之一木户孝允就曾经指出:“取舍文明各国之规则,渐次振兴全国之学校……实乃当今政府一大急务。”1871年他又指出:肤浅的模仿西方人不是真正的开化,“要想人才继出,千年不断,只有寄希望于教育。”另一方面,岩仓具视1870年也指出:“使国家进入文明,走向富强,不言而喻在于启发人智。”因而在各项改革措施中,教育改革实行的最早,公布的法令最多,政府部门拨给教育部门的经费也较其他部门为多。(详见附表)
一.教育改革的内容
实际上日本在幕府时期教育就已经相当普及了。德川幕府各藩有各藩的藩校,均系武士阶级的教育机关,教学内容除了儒家经典外,尚有算术、洋学、医学与天文学等实用主义的科目。而日本文化的发达,归功于教育的普及,对教育的重视,实导源于东亚文明的根源——儒教圈对读书识字的重视。明治政府于1871年设立文部省。统管文化教育事业。1872年,文部省颁布第一个教育改革法令《学制》和《关于奖励学事的指示》,开始了有纲领有计划的教育改革。《学制》确立了近代日本的资产阶级国名教育方向。
《学制》规定:“学制为八年,六至十四的儿童接受近代化的义务教育,将全国分为八大学学区,设立二百五十六所中学。五万三千七百六十所小学。平均六百名人口即设立一所小学。同年设立师范学校,以培养师资。以期‘自今以后,期望于一般人民者,使邑无不学之户,家无不学之人’”。
该学制的颁布的意义在于:
1.否定以往之学问系士人以上阶级的独占物,无华士族农工商及妇女之别,课一般人民以接受教育的义务。
2.学问教育的目的在于“立身为财本”,“治其产,置其业”,并非专为国家的目的而受教育。
3.学问教育由人民的自由自发予以推行并自负费用,否定由政府提出学费衣食的旧习惯。
下面具体的从教育的阶段性来分析教育改革的内容。
(一)以小学为基础,努力普及国民教育,提高全民整体素质。
明治维新时办教育,以小学为一切学校的基础,抓小学教育全力以赴,以期普及国民教育。明治政府极端重视少儿的智育发展,着重灌输西方近代文化思想和传授初步科技知识。为了办法小学教育,明治初年以来连年不断颁发的各种教育法令,学校令,学校规程和教学纲要等文件,属于小学教育的占一大半。1872年颁布的学制,规定学制为八年,六至十四的儿童接受近代化的义务教育,将全国分为八大学学区,这样的学制是仿照法国的学区制度,并不适合日本的国情,而且采取自费的原则,经费,小学的设施都由村民自己负担,无法全面实行,甚至有捣毁小学建筑,袭击教员的事件。
明治政府遂于1879年颁布新的教育令。采取美国的自由主义教育制度,废除原来的学区制度,有每个町村或数个町村联合设置一小学,义务教育的年限缩短为十六个月。但实行的结果,反而使就学率锐减,甚至发生烧毁学校事件,遂又于1880年颁布“日本教育令”。强制设置小学或师范院校,并把义务教育的年限延长到三年,并规定读书、识字、算术、地理、历史、修身为必修科目。
在教育内容上,极端重视儿童的智育发展。当时小学的科目多,内容也颇深,据《学制》规定,下等寻常小学开十五门课程,包括语文、算术、历史等。上等寻常小学还增添几何等课程。小学还因地制宜设一二门外语课。据统计,当时“在每周学时总数中,属于语文课的科目合计占百分之四十,算术、理科、地理、历史合计占百分之五十三,两类总计占百分之九十三, 余下的修身等科目只占百分之七。”
小学学制的变革促进了就学率的提升。在1872年确立初等义务教育制度时,小学的就学率仅有28%,较之英国的40%为低。但1900年,英国达到90%的时候,日本已经超前英国了。及至1910年前后,两国均达到100%的程度。
表1:明治维新时期小学数目一览表
年次
小学校数
教员数
儿童入学率(%)
1873
13558
25531
28.13
1875
24225
44501
35.38
1877
25459
59825
39.87
1894
24046
50487
61.7
小学教育的普及为以后阶段教育打下了基础,同时使日本的识字率大为普及。明治三十五年的识字率为90%,到了明治四十二年达到了98%。
(二)努力推进中高等教育的发展
明治政府在19世纪90年代后期初等教育基础牢固确立后,在继续充实初等教育的同时,重点转为改进中等和高等教育上,开始建立和发展现代科研事业。从颁发《学制》以来,中等教育在学制长短、课程设置繁简等方面不断变革。教育改革之初,中学学制不一,科目纷乱庞杂,甚至有专学汉文一种科目的中学。经过整顿后, 1881年制定的《中学教学大纲》明确规定,中学采取四、二分段制,入学资格必须是小学的中等科毕业,继六年初等教育之后,以中学为后续教育机构的制度。从这时开始实施,后来一直沿用。
由于中学教育以升学为主,课程设置和教学要求都比较高,十分重视基础科学知识和外语的教育。早在1881年,日本政府就规定,中学设置代数、几何、物理、化学、英语等课程。1886年,又规定普通中学要学二门外语,中学的基础科学知识占全部教学时数的三分之二。随着中学校数目的激增,在明治二十七年只有八十一所学校,可是到了明治三十四年已经增至二百十几所。由于缺乏教员,因此带动了师范院校的建立与发展。明治三十五年设立广岛高等师范学校,另设立临时教员养成所,以培养中学教员,翌年颁布“专门学校令”,同时制定公私立专门学校规则,设立医学、法学、语言等专门学校。
关于高等教育,1877年由东京开成大学及东京医学学校合并而成为东京大学,分设法、理、医、文四学部。明治十九年东京大学与公布大学合并为帝国大学。后来明治三十年京都帝国大学成立时,原来的帝国大学遂改称东京帝国大学,到了明治四十年代东北北海道等地也设立了帝国大学。
官立学校之外,私立高等学校也逐渐发达。在私立大学中最早创立的是福泽谕吉的庆应大学。明治八年新岛襄创立同志社,明治十五年大隈重信创立东京专门学校(早稻田大学前身)。此外还创办了“神宫皇学馆”、“皇典讲习所”等等。
(三)兴办女子学校
关于女子教育,明治政府亦十分重视。文部省学监美国人达维特·莫尔莱认为:“女子教育十分重要,在儿童幼稚心灵易动之时,予以教育者必在妇女,而妇女之于儿童,不只在于教其学业,其一言一行皆为儿童之楷模。”所以,“欲使国家后来之人必成良善,则应先行其母之教育。”主张“日本也应女子作为教育进步之媒介。”
早在岩仓具视赴欧美考察时,就曾有5名年龄十四五岁的女孩随同欧美留学。日本第一所女校—东京女子学校,于明治五年在东京成立,授女学生以国书、英学、手艺等,这是女子部专门收容贵族的女子,明治三十二年政府颁布高等女学校令。设立东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并成立日本女子大学以招收一般民间女子就读。到了明治三十年全日本有二百五十所高等女学校。当时的女子教育多为重视礼仪和家政,关于社会问题和科学的知识修养,则不被重视。
二.改革的特点
1.实用性
明治改革初期提出了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化”三大政策,积极发展资本主义。而要实现三大政策这个建设国家的总目标,就必须摄取西方先进的文化和科学技术,培养管理国家和发展实业的各种人才,普及教育,启迪民智。但是以前的教育更多重视的是儒家经典的传播。因此,明治政府在教育上明确提出大力发展实用教育的理念,大力振兴实业教育,造就科技骨干力量,抓技术教育。《学制》就提出“以淘汰无用之杂学,开导文艺长进”之方向为目的,对以往的教则,制度乃至书籍、器械、讲授方法、授业之规等等概行更革。
自从明治初年以来,不论中小学教育或大专学校教育,都贯彻技术教育的方针。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初,明治政府着手在中小学的普遍教育中加强技术教育,在小学和师范学校中因地制宜添设农业科、商业科、工业科,小学普遍设手工科,中学则设立实业科。
2.强烈的国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
教育强调国民要为国家效忠,弱化个人主义,强调国家主义,教学的内容多有忠君的思想成分,这也是受西方国家主义风潮影响的产物。
自明治十五年森有礼出任驻英公使,游历欧洲诸国之际,被当时盛行于西欧各国的国家主义风潮感化,终至成为热诚国家主义的赞美者。于是当他出任文部大臣,于明治十九年三月一日废除从前的教育令,颁布“帝国大学令”,四月颁布“师范学校令”、“中学赦令”、“小学校令”等学校通则,以代替尚不完全的原“教育令”。这是日本弃自由主义,而确立推行国家主义化教育及军国主义教育的转折时代。由于自由民权运动的发展,教育上也极为推崇自由化,天皇害怕这种教育会危及自身的统治,日本天皇于一八七九年颁布《教学大旨》,决定从今以后,“基于祖宗之训典,专事阐明仁义忠孝,而道德之学则以孔学为主”,“教学之要务在阐明仁及忠孝、探求知识才艺。”又于1890年发布“教育敕语”。敕语的中心是忠与孝,以之为“国体的精华,教育的渊源。”“教育敕语”一方发挥了学校教育内容上实质最高法规的作用,一方却随天皇、皇后“御真影”下 赐给各学校及其他团体,通过仪式的奉读与低头拜听,以深植国民绝对服从之心。
为了加强对学校的管理,,明治政府还在学校推行军事化的管理,以师范学校最为明显。强令师范教师学生住在宿舍,并授学生以兵式体操。抑有甚者,以现役的陆军上校山川浩为高等师范学校校长,学生寄宿的学校生活则采用陆军的内务班制,推行灌输师范生的军队式组织。事实上,师范学校的组织设备给以教育完全模仿军营教育,此一方式直到日本二战战败才被废止。
3.强制性
日本义务教育被广泛地实施,一个很重要的理由在于国家的强制性的保障。适龄儿童上学都是强制性的,甚至专门作了“就学牌”,以示区别,并由警察督促带牌儿童去上学。有的县还制定罚规,处罚不送适龄儿童入学的家长。
4.带有封建色彩
日本的明治维新是自上而下进行的,改革很难根除封建主义色彩的影响。近代的日本社会是士族支配的社会,士族意识对近代日本教育影响深远。
明治维新后,由于奉还版籍,废藩置县,征兵令等一系列措施,武士失去了封建时代的特权和维生的经济基础。为了谋生,他们乃利用从前所受的知识能力为工具,转业于新的近代性职业,其中很多人转入教育事业,以维持生活。例如明治十六年小学教师的40%,中学教师的73%为士族出身。
至于受教育的比例,明治初期由于就学的费用原则上是由国名自己承担,授业费小学每月为五十钱、二十二钱、十二钱五厘的三种,而中学的就学费用却高达五元五十钱,以当时的米价为基准,这种学校的费用是一种相当昂贵的负担,因此,非一般农家能够负担。由于昂贵的学费,中高等教育被士族所垄断。例大学预科的大学预备门的学生比例,在明治十一年,有81.1%为士族阶层弟子,又至明治十八年为止的毕业生中,札幌农学校有75.7%,东京商业学校有52.6%为士族弟子。在女子教育创办初期,东京女子师范学校也只是专门收容贵族的女子。女子的教育内容也多为儒家之类思想。
三.改革的作用和缺陷
第一,促进了日本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加速了日本的工业化进程。日本前文部大臣荒木万寿夫在《日本的经济发展和教育》一书的序言中曾说“明治以来,直到目前,我国社会和经济的迅速发展,特别是战后经济发展的速度非常凉人,其重要原因,可归结为教育的普及和发展。实业教育和专门学校制度,为日本提供了各级各类专门人才。由于明治政府的积极提倡教育的普及,工场劳工的教育程度明治三十年,文盲率估计有38.2%,而寻常小学毕业者,只不过占12.2%,但是降至大正八年(1919年)的全国调查,文盲率只有8.8%。
表2:工场劳工接受教育水平一览表(单位: %)
教育水平
年次
大正八年(1919年) 昭和五年(1930)
未上学及寻常小学中途退学者 31.1% 9.9%
寻常小学校毕业者 48.9% 57.8%
高等小学校以上毕业者 19.8% 32.7%
合计 100.0% 100.0%
第二,推进和促进了日本近代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教育改革推动了日本教育的革新,由从前的以儒学为核心的教育转向近代化的实用教学。不断的接触和引进西方的先进教育理念,为日本的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
教育的改革促进了大批学校的兴建,前文中的表一就正好说明了这一点。还促进了日本私学的兴起。这些在前文已经详尽地述说了,笔者在这里将不再赘述。
第三,提高了整个国民的文化素质。日本义务教育的普及,无疑极大地提高了整个日本民族的国民素质。一八七五年小学的入学率达到百分之三十五点二,一八八五年达到百分之四十九点六,一**五年达到百分之六十一点二,一九零五年达到百分之九十八点五,一九二五年达到百分之九十九点四。
第四,教育的普及促进了阶层的流动,打破了官员阶层唯士族所垄断的局面。使学校成为培养人才,官员的后备机构。
明治维新前,学校一直是修身养性的场所,各级官吏的任免与教育不发生关系。改革后建立的学校以培养各级官吏和各级各类专门人材为宗旨,并引进了以“能力主义”为基础的近代考试制度,从而为士族以外的各阶层国民提供了各种发展的机会和可能。就国民的角度讲, 它意味着得到了平等的进取机会( 从国家的角度看,各级各类人材的脱颖而出则有利于优势组合。
但是日本明治维新也存在着诸多缺陷。例如,大农业生产方式的移植并不符合日本的国情,因而招聘外籍教师传授技术也难以解决日本农业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学制》颁布后,由于对教员的待遇菲薄,薪水通常只有二至四元(只相当于政府高级官员的4%至8%),所以师范学校毕业的学生多辞退教员职务而转业。“概言今日教员之情态,多是不免于一时之贫困,因永安其职者少。”此外,在日本的出国热中,也有徒为“装饰”的镀金者。1873年,日本政府对归国的留学生进行学业检测时发现,不仅有英语发音不良,会话拙劣者,更有因为学业未就而难以参加测试者。因此,当时社会上便有非议之声,要去废除出国留学的制度。
另外明治天皇在《学制》颁布后不久发布的《教育大旨》中,明确规定今后的学校教育要“专事阐明仁义忠孝”,把“忠”“孝”作为学校教育的中心内容。此后,这种封建的道德传统又和帝国主义、扩张主义结合在一起,因此近代教育改革的这种局限性也是显而易见的。
综上所述,明治维新时期的教育改革在日本走向近代化的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次教育改革 把旧的封建教育改造成资本主义教育,它对于促进日本资本主义经济和教育事业的发展以及整个民族文化水平和素质的提高,都起了重大的历史作用。但是,在教育改革过程中,也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这成为了日后日本教育改革需要克服的一大难题。
附表:明治初期太政官及各省岁出额(单位:千日元)
年
月
太
政
官
元老院
教部省
内务省
民部省
工部省
文部省
司法省
宫内省
陆军省
海军省
合计
1869.1--9
11
--
15
--
66
103
45
384
(1347)
2268
1869.10—1870.9
13
-
5
--
62
123
44
554
(1355)
2252
1870.10—1871.9
11
-
9
--
25
121
144
61
513
(3195)
4184
1871.10—1872.12
398
-
132
--
--
709
571
464
912
7346
1767
13540
1873.1—12
490
-
72
--
--
574
1303
767
678
8128
1188
14505
1874.1—12
653
-
71
616
--
281
1330
883
775
8673
1685
15892
1875.1—6
223
24
34
275
--
146
869
259
443
3642
1033
7390
1875.7—1876.6
519
209
70
2372
--
4631
1743
1111
933
6959
2825
23170
1876.7—1877.6
422
174
46
4191
--
4343
1695
1385
290
6904
3424
24587
合计
2740
470
454
7454
153
10805
7881
5019
5482
(59471)
107788
来自:龙的天空
原文:>
第2篇: 新政时期的教育改革措施
论高等教育改革的措施及发展趋势
面对21世纪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如何实现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协调发展,中国还面对着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对此,主要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与探讨。
一、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确定了高等教育新的政策措施
2004年3月,国务院正式批转了教育部《2003— 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其中有关高等教育的政策部分,确定了加强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促进高等学校质量提升和教学改革、深化教育投入制度改革等措施,全面地体现了这期间高等教育的发展思路和改革方向,比较突出地反映在四个方面:
一是进一步调整、优化办学和布局结构,促进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协调发展。一方面,要在以往5年规模快速增长的基础上,把握好发展节奏,促进普通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教育培训、现代远程教育、自学考试等各类高等教育持续协调发展,普通高等教育应该进入一个增幅适当放缓的阶段。2010年,大陆各类高等教育在学人数预计达到 2500万人以上,其中在学研究生 180万人左右,高等教育毛人学率超过23%。另一方面,要努力实现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的相互协调。特别是要推动各类高校合理分工定位,形成各具特色的人才培养、科技贡献和社会服务方式;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人力资源市场的供求状况,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和办学模式,优化高校布局结构,缩小区域间发展水平差距。
二是通过体制创新,为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一 批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奠定坚实基础。要结合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继续实施"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一批科技创新平台和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集中力量优先建设一批高等学校和重点学科,使其教育质量和科学研究及开发水平迈向国际前沿,成为立足国内培养高层次人才、解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问题的重要基地。启动大学科技创新工程,提高高校的原始性创新能力和解决关系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的重大科技问题的能力。加快高校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实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组织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的研究。
三是全面提升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包括以下具体做法:建设1500门精品课程,建设一批国家级示范教学基地和基础课程教学示范中心,并通过互联网促进资源共享;进一步调整学科专业结构,规范专业设置管理;推进双语教学和聘请国外优秀专业课教师;大力发展以就业为导问的鬲等职业教育,等等。继续提高高校教师整体水平,鼓励教授上台讲授基础课,开展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评选表彰活动,继续设立青年学术带头人专项奖励资金。进一步完善特聘教授岗位制度,面向世界范围遴选拔尖人才,鼓励开展原始创新研究和承担国家重大科研项目,争取在若干年内吸引、造就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优秀学术带头人。
四是深化各项改革,大力推进体制和机制创新。主要包括:深化各项管理体制改革,逐步建立和完善现代大学制度;深化高等教育经费投入体制改革,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育经费投入体制和高等学校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机制;进一步深化高校办学体制改革,加强机制创新,对民办高校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依法管理。
二、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但也面临新的挑战
早在1993年,中国政府就做出了逐步推进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决策,但一直推进缓慢,主要是由于中央业务部门主管各行各业和国有大中型企业。后来这一格局起了关键性转变,1998年国务院机构调整,大幅度撤消合并主管行业部委,成为高等学校管理体制改革的难得契机。
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趋势:
一、高等教育结构的多样化
高等教育朝着多样化方向发展,从单一结构向多种结构演化,这是当今世界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态势之一。现代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各国对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不仅需要高级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而且需要大批中级技术人才。这就要求高等教育必须建立适应现代经济发展需要的合理的人才结构,改革传统高等教育象牙塔式的结构,实现教育结构类型的多样化。这具体表现为多种形式办学,除扩充原有的大学外,大力发展学制不同的短期大学和初级学院,使各类高等学校并存,培养目标互异和教学方法灵活多样。
二、高等教育课程的综合化
现代科技与生产的发展,是以综合化为基本特征的,反映到高等教育中就是课程的综合化。所谓课程的综合化,就是使基础教育和专业教育、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相互渗透、交叉进行,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具有解决复杂课题的技能。当今,高等教育课程的综合化已为许多国家所重视,由于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高等教育在课程改革方面已收到了显著成效。
三、高等教育的科研、教学、生产一体化
科研、教学、生产一体化,是当今世界高等教育、科学和经济综合发展的产物。从宏观上看,建立以高等教育为主导的、同科研和生产紧密结合的联合体,将是世界各国推行的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共同模式,它的出现有其客观必然性。新技术革命和现代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反映了科学理论对新技术的指导作用以及科技对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而大学人才荟萃,智力密集,最能产生新知识、开发新技术,与企业合作就可以把大学的潜在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对新兴产业的建立、新技术的开发,都能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今天,高等教育必须面向现实社会经济,并服务于现代社会经济,这已成为世界高等教育改革的大趋势。
0815403-22肖海燕
2009-10-28出师表
两汉:诸葛亮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第3篇: 新政时期的教育改革措施
民者,国之基也。教育在创新人才培养和国定未来建设事业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在提高公民素质,提高综合国力方面取得了举世公认的发展,自然,在教育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地暴露出在制度上、观念上、技术上的弊端和顽疾。
综观教育领域,所有软件环境和硬件环境中,我们假设一下,在某个环节上,做些改变,看能不能得到让百姓满意的教育。
我们认为要想**教育困局,必须在以下三方面下手:
一、彻底解放“教育生产力”
从矛盾的观点分析,我认为,对教育而言,学生是矛盾统一体中的主要矛盾,所以我个人把学生、教师、教育行政人员、学生家长称为“教育生产力”,其中学生的彻底解放是关键,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彻底成功解放学生的标志,是把学习的权利交还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上表现出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自主支配属于学生自己的若干时间,包括学生在自己的时间里思考基于自己年龄体验基础之上的任何思想。
如果学生接受了九年教育或十二年教育,最终失去了愿意进一步主动学习的热情和毅力,那么就说明这样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
教师是教育生产力中第二个主要方面,彻底成功解放教师的标志是,不要让教师整天忙于写教案,整天忙于讲课、批作业。
教师的主要根本唯一职责是引导学生,唤醒学生的自信意识,培养学生成为能够独立思想,自由自在、有创新活动的人。记得,农村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有一句话,大意是:我相信,农民同志是愿种好地的,是会种好地的,是能种好地的,这句话也适合对教师说,教师要花大量的时间,从宏观角度去分析、去研究学生,针对学生不同个性、不同资质、逐渐引导学生,以学习课本知识、培养创新意识为途径,塑造学生成长为可持续进取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适度约束教育行政能力:
教育弊端和教育顽疾的形成是由多种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但教育行政能力在促使教育弊端和教育顽疾的形成过程中起到了强有力的推波助澜的催化剂作用,这是没有丝毫夸张的说法。
国家对教育事业的领导与支持离不开教育行政,但是与教育基础层面最接近的教育行政在促进教育改革与传授教育新理念上却没有起到应尽的、应有的作用。
国家提倡“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人们根据完美的理想教育形式提出的,实施起来难度较大,在短期内也是很难见效的,教育行政人员却说:“搞素质教育,能提高学生素质,学生素质提高了,升学率就一定很高!”结果,素质教育活动在学校层面落空了。
国家开始进行第8次课程改革了,力度之大、规模之盛,前所未有,但有些行政人员却说:“课程改革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对传统课程系的根本性变革,三维教学目标的整体设计和实现,会让学生的素质进一步提高 ,学生素质提高了,升学率就必须提高”,结果,课程改革“穿新鞋,走老路”。
教育行政在教育事业发展中,处于强势地位,这对教育发展是很不利的,“素质教育”的经,“课程改革”的经被念歪了。
三、 废除教科书人手一册的原则:
中国学生是世界上最聪明的学生之一,目前也是世界上最累的学生,所学基础知识的难度,所学基本技能的复杂,也是其他国家学生望尘莫及的,让世界上最优秀的中国学生在中国受学习、受教育之罪,太不应该了。
怎样才能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怎样才能让学生的近视率下降?怎样让学生体质锻炼的倍儿棒,以后让中国足球冲出亚洲?怎样让学习会自主创新发明创造?我个人认为要改革教科书。
我国的教科书发放使用有一条原则,叫“人手一册”,让学生从有一套教材,有细心家长做过,计算一个从小学一年级到小学六年级12个学期使用的教科书和教辅材料达120斤,相当于小学生入学时体重的3倍。
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这套教科书最后的命运就是被卖到废品收购站。
在目前这条原则,我认为已经不适合时代与现实的需要,特别是不适合根除教育弊端和教育顽疾的中国现代化教育,应该废除,改用其他形式的教科书。
比如,用非常成熟的液晶显示屏技术,在每个教室,安装一面液晶显示屏,一台主机,教师使用装有教科书及相关资料的移动硬盘,进行教学。
这样一来,能带来很多好处:
1. 减轻学生负担,每节课定时定量,学生当堂作业当堂完,不留尾巴。减轻学生书包重量,让学生的书包重量归零,书包里装满运动器材和供学生创新发现的材料。
2. 保护学生视力,不要让学生长时间盯在课本上,造成用眼过度疲劳。还可以节省教育经费,一套设备可以用多年,如果教科书内容要改版或合理增删,教师只需重新下载即可。
3. 可以避免违法人员征订非法教辅读物搭车收费,保护学生合法权利不受伤害。
4. 更重要的是转变社会及学生的观念,学生接受的是教育,而不是买一大堆书回家,“人手一册”教科书,并没有让学生受到良好的教育。“书非借不能读也”,教科书无非就是一个例子,学会了,举一反三,要教科书又有什么用呢?
5. 废除目前发行的纸质教科书,可以节省纸张资源,减少森林砍伐量,保护环境资源。
这三方面如果真能实现,我相信,到目前为止,积累起来的教育弊端和教育顽疾可以迎刃而解,中国教育现代改革和发展就会驶入合理稳定,适速高效运行的轨道。
若干年后,我最不愿意听到的一句话就是:“在中国,有能力获得诺贝尔奖的人才,全部被扼杀在了基础教育阶段”。
回复
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