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2022大学生就业现状数据(通用3篇)

时间:2022-05-17 19:20:02 来源:网友投稿

就业:获取报酬或经营收入进行的活动就业:2008年中山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2020大学生就业现状数据3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2020大学生就业现状数据3篇

第一篇: 2020大学生就业现状数据

大学生就业现状  

高校毕业生是人才市场上非常重要的人力资源,近年,随着高校大规模的扩招,在校大学生人数急剧上升,毕业生人数也逐年增加,随之而来的就是毕业生就业问题。有一句话可以很生动的形容现在大学生的现状和就业形式:本科满街走,硕士多如狗,只有博士可以抖一抖。这就是中国特色的就业行情。说起来可笑,现在为就业发愁的大学生,从小接受的教育是世界是你们的要有历史的使命感为21世纪中国四化建设贡献力量。N年寒窗下来,才发现自己不但不是什么国家栋梁,而是连参与建设的机会都几乎没有了。曾经的天之骄子,你被谁抛弃。大学生已被用人单位抛弃!用人单位困惑:大学生在写字楼干事不如中专生,在工厂干事不如技术工人。他们能干什么?大学生也困惑:居然被招过来搞跑腿打杂,收入也压得低低的(尤其应届生)。

第二篇: 2020大学生就业现状数据

2020年大学生就业形势

  大学是1个充满才华、学问,同时又是1个充满竞争、挑战的小舞台、小社会。我们每个人就在这个舞台上扮演着不同的角色,那我们何不努力将自己的角色扮演得最好!本站为大家整理的相干的2020年大学生就业情势,供大家参考选择。2020年大学生就业情势教育部数据显示,2020年,高校毕业生范围到达874万人,又创历史新高,比去年多了40万。高校就业工作,本来就压力大、任务重,而在疫情防控期间,大学生没法返校、开学推延,线下招聘会不能展开,无疑又加重了高校就业工作的难度。  那末,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主要问题的本源在甚么地方呢?我们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来分析:  (1) 从宏观上分析,个别高校专业设置及知识结构与快速变化的市场不相适应  1、部份专业设置与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错位  据相关资料显示,“就业难”不是供给大于需求,而是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酿成的1种阶段性社会现象。专业设置与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错位。大学生就业与产业结构的调剂和地区经济发展周期有较大的关联。产业结构调剂的后面带来的是职业、职位、岗位的变化,构成了人材供需市场配置的时间差。4年前还是社会需求的热门职业,4年后却变成了滞销专业,供给与需求的错位在1定程度上造成了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缘由之1。  最近几年来的人材市场需求供给情况反应,各技术等级的劳动力显现出供不应求的局面,以机械加工为主的技术、技能型人材短缺,导致出现了部份工科类大学生在校期间又到劳动部门开设的技工培训学校学习,以期望可以取得相应技能的等级证书。  2、知识转化成生产力的成功率不高  知识经济时期,知识生产率已逐渐替换了劳动生产率,生产知识的经济与用知识生产的经济正在悄然改变着人们的就业方式。“知识就是气力”已被“转化了的知识才是气力”所替换,知识的时效性在快速地缩短,据估计,上世纪50年代的大学生所掌握的知识能用30年,而上世纪90年代大学生知识能用10年,现在大学生所学知识能用1年,这类趋势越发明显。  有60%企业反应,应届大学生到岗工作,学甚么专业干甚么工作,实际知识利用率不足40%,而且多数学生表现出所学过的知识转化不出来,不能变成自己在岗的实际能力。大学生1般的工作适应周期在1—1.5年,以后才具有独立完成工作的能力,而发达国家的大学生到岗适应期却仅仅为2—3个月。  衡量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指标之1就是学到了甚么、掌握了甚么、学会并转化成为自己生存发展的能力是甚么。在对近2000多名已毕业的大学生调查,其中有30%的学生反应,在校学习的知识离市场需求较远;还有30%的学生认为所学知识沉旧,要想在所学专业掌握更前沿的知识,还得自己通过网络、书店、去企业期、进图书馆、听相干方面的讲座来补充新知识。据国内1所较为知名大学计算机和外语两个专业学生抽样调查反应,部份教师的实际知识占有量竞不如应届毕业的学生。计算机专业学生讲,摩尔定律9个月为1个周期,不到社会上学习,毕业后所学知识多数已过时了。大多数学生认为,在校学习多数精力都报于应付考试,考试结束后,知识却已忘得差不多了。上大学学甚么,读大学读甚么,多数大学生都没思考过这个较为深层的问题。  (2) 从微观上分析,大学毕业生成心识误区,并且技能不足  正确的意识带来正确的行动,正确的行动才会有正确的结果。建立正确地就业意识是大学生走好人生的第1步。据资料显示,大学生就业意识受社会各种价值取向的影响,指点就业理念也存在4大误区:  误区1:“宁到外企做职员,不到中小企业做骨干”,我国就业市场反应,承受力最大、需求量最大的是中小企业。由于我国中小企业已超过800万家,占国内企业总数的99%,工业新增产值的76%是中小企业创造的。而中小企业在发展空间,提供创造能力的平台,提供个人职业发展机会,和易于产生成绩感等方面都要优于外资企业;  误区2:“宁愿出国带光环,不在国内做职员”,据不完全统计,我国部份重点院校2/3的应届毕业生首选是出国,不斟酌家庭、自己所学专业是不是在国外学习和自己承受力能力的大小,这也是“海归”变成”海待”的根本缘由;  误区3:“创业不如就业”,最近几年来政府为鼓励大学生创业出台了1系列政策利好,在多方面为大学生创业提供良好的环境,但是,大部份创业的大学生由于多方面准备不够,造成了面对困难时,缺少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终究致使失败。只有少数大学生认为就业找饭碗不如创业谋发展,并由于准备充分而取得成功。大树底下长不出大树,勇于从误区中走出;  误区4:“就业难不如考研”,在校大学生在就业难的压力下,大都选择了继续读书,虽不甘心,学习早已不是能成为个人汲取知识的乐趣,而完全成了减缓就业压力的避风港。  大多数应届毕业生在就业期间都会由于缺少社会、校方的指点服务,缺少对就业、择业的本身思考,而面临种种困难、在走向社会前,大学生应像报考大学时应对高考准备1样拿出更多精力和时间,来分析人材市场需求信息,研究信息的分类及适用性,掌控本身专业与区域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变化及企业产品计划的情况,才能做到知己知彼,并在充分调研分析后根据地域、行业、企业的发展空间来肯定未来就业方向。  在疫情肆虐中,大量的应届毕业生该如何布局,才能在这场战役中稳操胜券呢?  No.1 了解市场需要甚么样的人材?  随着社会对高端人材需求愈来愈旺盛,硕士和博士生愈来愈遭到高校、机关单位和大公司的青睐,另外多专业的复合型人材也供不应求。所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如果能更好的提升自己学历不失为1种明智的选择。  No.2 大学生对本身进行定位  有部份同学对本身定位太高,“小公司不愿去,大公司不好进”,也影响了大学生的就业率。大学生理论能力强而实践能力差的现象非常普遍,如果能戒傲戒躁脚踏实地的从零做起,渐渐积累工作经验充实自己,凭着本身理论知识的优势很快便能跻身于部门骨干。  No.3 是静待花开,应对大型招聘  大型企业的门坎无疑是比较高的,若想在众多的竞争者中脱颖而出,并不是易事。求职者需要在面试之前做好充足的准备,了解企业往年的招聘方式和流程,对常规的面试问题也要心中有数,同时对自己的优劣势做好理性分析,力争做到1招制胜。  大学生有文凭和专业知识固然重要,找工作的技能在于怎样让用人单位了解自己,找到适合的岗位。在当前社会是“酒香还怕巷子深”要学会推销自己。不管做甚么事情都要胸怀自信,找工作,应聘也1样,只要我们怀着1颗自信的心,适合心仪的工作终究会向我们招手!  2020年大学生就业情势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今年2019年1⑴0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1%.也就是说,按最低守旧数字,现在每100个就业人口中,就有超过5个人没有工作。  而2020年相信这个数据可能会更高,因此今年的毕业生,他们面临着以下的困难:  1、面临僧多粥少的局面  今年高校应届毕业生总共874万人,相比2019年增加了40万人,还不包括之前没有顺利考研考公上岸的人,这个人数可能会将近900万。  所以在就业机会没有明显增加的条件下,今年的毕业生,普遍上就业压力比较大。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司长王辉表示,预计今年上半年就业情势更加复杂严峻。  2、企业面临本身难保局面  今年的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许多企业措手不及。比如2月17日,乂学教育开创人栗浩洋在其朋友圈中发文表示:“下决心做坏人,全员3.5折工资5个月,最核心高管零工资,1月统1半折。”  头几天,知名IT培训机构“兄弟连教育”开创人发表《致兄弟连全部学员、员工、股东的1封信》,表示因受疫情影响,即日起,兄弟连北京校区停止招生,员工全部遣散。  还有北京K歌之王宣布:与全部员工、200多名员工消除劳动合同。如果有30%的员工不同意,公司将进入破产清算的结果。  所以在这样的环境下,今年暑假毕业生找工作的难度,相比以往,是雪上加霜。  3、眼高手低  大学生找工作的时候,常常会出现差的看不上,好的又够不着的为难局面。由于他们年轻气盛,独生子女,而且家庭经济条件不错,因此常常会对工作单位比较挑剔,也不想委屈自己,所以致使他们1言不合就跳槽,或是炒老板鱿鱼。  4、窘境中的机会  “危机”1词是甚么意思呢?我们分开解释就是既有危险又有机会,目前受疫情影响比较大的职业有以下这些:地产、银行、旅游、电影、制造、餐饮、零售、出口、交通运输和原油及大宗商品。  但是这场疫情却给另外1些职业带来了商机,看看有没你感兴趣的:  在线教育、医生、心理咨询师、健身、保健、人工智能及数据分析、远程办公及视频处理、快递外卖、无人零售机器人、公共事务管理、自媒体短视频、直播及VR/AR,线上文娱  总之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相干的专业,不但不受影响,反而还迎来了新的商机。  5、教育部保驾护航  虽然目前各类高校毕业生现场招聘活动已暂停,教育部将大力推动网上就业服务,教育部就业平台将联系省级就业平台、高校就业网和社会招聘网站,组建就业大市场,同享岗位信息,共同展开网上就业服务。  对离校时未落实工作单位的高校毕业生可按规定将户口、档案在学校保存两年,待落实工作单位后再及时办理就业手续。  有教育部的这两个保障措施,相信大学生们可以不用太担心,等疫情过去后,渐渐找工作。  2020年大学生就业情势最近几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范围逐年爬升。据教育部统计,2020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将再创新高,达874万人。新冠肺炎疫情的产生,不但对宏观经济产生较大影响,对大学生就业市场也造成了冲击。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联合智联招聘,通过网络大数据和网络调查数据,从毕业生整体就业情势、择业期望、求职经历、疫情冲击的影响等方面完成了《2020年大学生就业力报告》。  《报告》分析表明,当前大学生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受疫情冲击毕业生的期望行业、岗位、工作地点等产生改变;单位就业是毕业生主要去向,新经济行业遭到青睐,而薪酬福利、职业发展和工作生活平衡是求职主要关注因素;实习经历有助于毕业生成功就业,线上招聘面试成为疫情期间求职的主流方式。  与去年同期相比,1季度大学生招聘需求人数减少了16.77%,求职申请人数增加69.82%,CIER指数低于去年同期的2.82。  在供给方面,1月和2月求职申请人数同比增幅分别为5.85%和12.30%,3月份毕业生开始进入春季招聘市场,求职申请人数同比增幅高达143.25%。  在需求方面,1月份对大学生招聘需求人数同比增加了1.83%,2月和3月招聘需求人数同比降落了21.67%和26.69%  从重点地区大学生的CIER指数来看,京津冀地区大学生就业情势相对较差,长3角和珠3角地区大学生就业形相对较好。  与去年同期相比,各经济圈大学生的招聘需求人数的同比也有减少,CIER指数同比降落。值得注意的是,京津冀地区的大学生供求变化与其他地区不同,不管是环比还是同比,其招聘需求人数和求职申请人数均有所降落。  从调研数据来看,选择就业的比例最高,为75.8%;其次,为自由职业和国内/外升学,所占比例分别为7.7%和7.5%;而选择创业或其他的毕业生比例最低,仅占2.8%;  从整体来看,单位就业为毕业生主要去向。其中,选择单位就业的比例最高,为75.8%;其次,为自由职业和国内/外升学,所占比例分别为7.7%和7.5%;而选择创业或其他的毕业生比例最低,仅占2.8%;另外,还有1部份学生选择“拟考研”、“拟出国”及“暂不就业”等情势的慢就业,比例为6.2%。  分学历来看,不同学历的学生就业去向有所差异。硕士生主要选择单位就业,这1比例接近90%;本科生更偏向于国内/外升学,特别对双1流院校的学生而言,选择升学进修的比例更高;而大专生在自由职业、慢就业、创业或其他等就业去向的占比要高于其他群体。  从期望就业行业来看,毕业生更偏向于新经济行业就业。  期望就职于IT/通讯/电子/互联网、文化/传媒/文娱/体育、商业服务(咨询/财会/法律/广告)、金融业等行业的比例相对较高,分别为25.1%、10.7%、9.2%和8.1%,这些行业主要为新经济行业,薪酬待遇优厚,科技含量较高、发展空间较好,与当下新1代求职者择业需求相契合。  大学生平均期望薪酬约6930元。  毕业生期望薪酬的散布情况,主要集中在5000元⑹000元和4000元⑸000元两个区间,经测算平均期望薪酬约6930元。  不同学历、不同学校类型毕业生的期望薪酬散布情况有所差异。分学历来看,硕士生的期望薪酬均值和中位数均要高于本科生和专科生;分学校类型来看,科研院所毕业生的期望薪酬最高,其次为双1流院校学生,再次为普通本科院校学生,最后为专科院校学生。  由于本次疫情,毕业生期望行业、工作地点和期望岗位产生的变化较为明显。具体来看,期望行业变化的比例最多,为30.1%;其次,为期望工作地点产生变化,比例为28.1%;再次,为期望岗位产生变化,比例为27.9%。另外,还有25.8%的毕业生表示,受疫情影响,期望薪酬会有所降落。进1步分析表明,对湖北籍学生和湖北院校的学生而言,受疫情影响期望就业地点产生改变的比例相对较多,分别为35.1%和38.4%。  多数毕业生认为实习有助于成功就业,线上招聘成为主流。大部份毕业生有实习经历,平均实习时间约5个月,平均投递简历约21份。不同学历、专业、学校的毕业生求职经历存在差异。遭到疫情影响,传统的线下面试没法正常进行,而线上招聘面试成为疫情期间毕业生求职的主流方式。  《2020年大学生就业力报告》建议,政府在加大宏观经济需求扩大的同时,应切实落实“就业优先”的政策,推动实行投资项目就业效果的评估机制。强化大学生就业市场的信息传播和活动,努力减少劳动力市场磨擦,提升求职者与用人单位双方的匹配速度和能力。  高校应进1步明确办学目标,关注新经济、新业态和新就业,建立全方位产学研相结合的实习基地,切实重视学僵硬技能和软技能的全面培养,将提升各项素质和能力作为高校人材培养制度和体系改革的中心任务等。

第三篇: 2020大学生就业现状数据

2020大学生就业情况调研报告

调研背景:虽然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大的问题一直存在,但只有今年,这个问题成为需要中央领导重点解决的问题。的确,全球金融风暴的愈演愈烈已经是超过半数的企业蒙受损失,毕业生就业的形势更加 ___。为了更好的帮助我校学生解决以后的就业问题,现对应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调研思路:参考已有的“大学生就业情况调研”,我们决定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我院应届毕业生进行分析:

1、毕业生设定的目标或愿景

1>对未来的设计或愿景,见第2、19、14、25题

2>就业前的准备情况,见第5题

3>与是否专业对口,见第7题

4>地域意愿,见第10、11题

5>对用人单位的意愿,见第16、17、20题

2、毕业生对就业信息的获取(包括获取方式和程度两方面),见第8、9题

3、毕业生对就业以及外部环境的认知,见第3、6题

4、应届毕业生就业实际情况,见第4、15题

5、应届生的反思、经验(含要求学校校,见第21、22题;要求自己,见第23、24、26、12、13题)

通过对以上五大方面共25道问题的调查,我们希望分析出我院毕业生对就业的选择、认知的程度以及作为院方应当做什么样的工作来帮助毕业生应对就业问题。

调查分析:

1、毕业生设定的目标或愿景

1>对未来的设计或愿景:毕业生未来选择的大体方向是考研、就业两个,共占72%,其中选择就业的占51%。特别注意到有9%的同学选择了自主创业,11%的同学选择。对于选择考研的理由,多数人是因为研究生毕业能获得更高的收入、学术深造。择业观念方面,82%的同学选择先就业再择业、一步到位,很少有人选择考研。25题中,15%的同学坚决不接受最差的机会。

2>就业前的准备情况:有13%的同学有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其余都没有明确的目标,甚至没有考虑过。

3>与是否专业对口方面:逾八成的同学以找到工作为第一目标,对于专业对口性不很关心。

4>地域意愿:北京、天津、上海是同学们的首选,其余依次为东部沿海、生源地,有11%的同学没有固定意向。对于地域的选择,同学们的首选标准是工作待遇和发展机会要大。

5>对用人单位的意愿:性质方面,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是同学们的首选,其他选择比较平均,没有人选择自主创业。对于首份工资75%同学选择1500--3000,没有人选择800--1000。

2、信息获取方面:就信息获取的程度,对于我校就业政策很了解的人占15%,不关心的占5%;就信息获取的方式,不同的同学有不同的选择并且方式很多样,其中通过学校就业网站和网上信息获取信息的人最多,各占17%,其它方式如辅导员老师通知、、学校就业网站、就业市场招聘广告等都有人选择,但人数不多,平均在10%左右。

3、毕业生对就业以及外部环境的认知:有21%的同学认为自己有实力找到工作。

4、应届毕业生就业实际情况:有52%的同学没有签约任何单位,只有6%。

5、应届生的反思、经验:对学校,25%的同学需要职业生涯规划辅导,30%的同学需要区域与行业发展形势报告,只有28%的同学需要就业常识和应聘技巧或求职心理辅导,有37%的同学认为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意义不大;对自己,不同的同学认为自己欠缺的素质不同,分布很平均,其中最主要的素质是交流表达能力、改革创新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对于想要自主创业的同学,四成认为需要资金36%认为需要能力和经验。大多同学讲毕业生就业不顺利的原因归为就业人数太多、金融风暴、实践经验少。

1、毕业生设定的目标或愿景

1>对未来的设计或愿景:有七成同学选择就业,择业观念方面,69%的同学选择先就业再择业,没有人愿意一步到位,虽然很少有人选择考研,但很多考研的同学渴望更好的教育环境。25题中,八成的同学可以接受最差的机会。

2>就业前的准备情况:有21%的同学有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

3>与是否专业对口方面:选择各个方面的同学人数很平均。

4>地域意愿:北京、天津、上海是同学们的首选,高达61%,其余依次为东部沿海、广州深圳,没有人愿意回到生源地。对于地域的选择,同学们的首选标准是更好的学习机会,其次则是岗位多元化和工作待遇。

5>对用人单位的意愿:性质方面,国有企业、民样大型企业是同学们的首选,其次是外企,政府部门、民营单位不被同学们看好。对于首份工资六成同学选择1500--**,没有人选择800--1000。

3、毕业生对就业以及外部环境的认知:72%的同学认为当前就业形势严峻,而且只有14%的同学认为自己有实力找到工作。

4、应届毕业生就业实际情况:有81%的同学没有任何签约单位

5、应届生的反思、经验:对学校,五成的同学需要区域与行业发展形势报告,有32%的同学需要就业常识和应聘技巧或求职心理辅导,因而有49%的同学认为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意义不大;对自己,不同的同学认为自己欠缺的素质不同,分布很平均,其中最主要的素质是信息收集、汇总、分析、处理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自我学习提高能力。对于想要自主创业的同学,五成认为需要资金五成认为需要能力和经验。大多同学讲毕业生就业不顺利的原因归为在校参加技术锻炼机会少、没有适合自己的岗位、实践经验少。

1>对未来的设计或愿景:毕业生未来选择的大体方向是考研、就业两个,共占78%,其中选择就业的要略高一些。特别注意到有10%的同学选择了自主创业。共有43人选择考研,对于选择考研的理由,多数人是因为缓解就业压力、学术深造。择业观念方面,83%的同学选择先就业再择业、一步到位,很少有人选择考研。25题中, ___的同学可以接受最差的机会。

2>就业前的准备情况:只有4%的同学有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其余都没有明确的目标,甚至没有考虑过。

3>与是否专业对口方面:逾六成的同学以找到工作为第一目标,对于专业对口性不很关心。

4>地域意愿:北京、天津、上海是同学们的首选,其余依次为东部沿海、生源地,有16%的同学没有固定意向。对于地域的选择,同学们的首选标准是岗位的多元化和发展机会要大,其次则是工作待遇和国际化水平。

5>对用人单位的意愿:性质方面,国有企业、民样大型企业是同学们的首选,其次是政府部门,外企、事业单位不被同学们看好,值得一提的是有11%的同学愿意选择自主创业。对于首份工资五成同学选择1000--**,极少数选择800--1000或**--30000

3、信息获取方面:就信息获取的程度,对于我校就业政策很了解的人占27%,不关心的占9%,了解比较少的共有65%;就信息获取的方式,不同的同学有不同的选择并且方式很多样,其中通过学院张贴通知公告获取信息的人最多,占24%,其它方式如辅导员老师通知、、学校就业网站、就业市场招聘广告等都有人选择,但人数不多,平均在10%左右。

3、毕业生对就业以及外部环境的认知:62%的同学认为当前就业形势严峻,而且只有13%的同学认为自己有实力找到工作。

4、应届毕业生就业实际情况:有76%的同学已经签约了3个以上的单位

5、应届生的反思、经验:对学校,四成的同学需要职业生涯规划辅导,16%的同学需要区域与行业发展形势报告,只有16%的同学需要就业常识和应聘技巧或求职心理辅导,因而有37%的同学认为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意义不大;对自己,不同的同学认为自己欠缺的素质不同,分布很平均,其中最主要的素质是沟通协调能力和自我学习提高能力。对于想要自主创业的同学,五成认为需要资金五成认为需要能力和经验。大多同学讲毕业生就业不顺利的原因归为就业人数太多、金融风暴、实践经验少。

调研结论:

对于热能专业,目前仍有过半的同学没有签约就业,有的选择或考研。除了金融风暴对于产业的影响,大学阶段没有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招聘信息、区域产业发展信息流通不畅也是主要原因,同学们在学校训练的数据处理能力、获得的专业职业证书并不如交流沟通能力、信息搜集处理能力重要,特别是同学们并没有在大学期间培养良好的自学能力;对于环境专业,与以往相同八成的同学没有就业,其中多数选择考研,另外多数同学认为自己欠缺数据出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素质较低。对于建环专业就业,同学们的就业率突破七成,但仍认为学校的就业信息支持比较匮乏。

推荐访问:大学生就业 现状 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