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范文(精选3篇)

时间:2022-05-17 18:25:03 来源:网友投稿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3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3篇

【篇一】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当前教师专业素养现状认识及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人文与教师教育学院 10小教1班 罗双青 20103051041

摘要 教师是教育教学工作的承担者,是学生教育的主体,教师的素养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健康发展,关系着教育教学工作的成败。因此,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应成为学校管理的核心工作。但是当前教师专业素养还有待提高。那么当前教师专业素养现状有哪些问题呢?又该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呢?

关键词 教师 专业素养 现状 促进 专业发展

正文 学校的发展需要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才能使学校健康迅速地发展起来,虽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的素质有了显著的提高,但是目前中小学教师的素质现状与社会及教育发展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距离。其主要问题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师德问题
师德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简称。职业道德是与人们的职业活动相联系的,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道德规范。教师常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被称为道德高尚,受人尊重的人。而改革开放以来,在“利益至上”的市场观念的冲击下,教师在自身德行上开始有所放纵,使得“师德”问题开始受到人们德重视。自从前段时间最新爆出的“海南小学校长带学生开房案”之后,其他地区也频频相继爆出“老师带学生开房”、“老师性侵学生”等案件。这些事件严重说明了教师职业素养的下降,教师师德受到挑战。
(二)专业素养问题
尽管我国绝大多数小学教师已达到了国家规定的学历水平,中学教师中的大部分也已学历达标,但是,由于我国教师队伍基础薄弱,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教师法》对中小学教师的学历要求偏低,对中小学教师专业素养的要求也就不高。中小学教师的专业素养问题还相当突出。特别是比较落后地区,专业素养相对较低,现状有待改变。
(三)民办教师问题
在我国教师队伍中还存在着与公办教师身份、待遇等方面差异极大的特殊教师群体——民办教师。据教育部的《2000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到2000年,我国仍有小学民办专任教师27.72万人,民办教师占教师总数的比例为4.73%,有初中专任民办教师2.49万人。我国中小学中民办教师问题的存在虽然有其历史的原因,但它无疑成为我国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

(四)性别、年龄、职务结构问题

我国中小学教师总体上不存在性别的明显偏差,但在局部地区出现了女性教师数量明显高于男性的局面,而且这种性别结构的偏差在初等教育阶段表现最为突出。但由于女教师偏多,从现实情况来看,不利学校教师队伍整体专业化发展,理由不言自明。在年龄结构上,我国中小学35岁以下教师的比例平均超过50%。教师年龄相对偏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校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整体的专业化发展。而且年龄较大的教师在取得并以获聘中学高级教师以后,进行教育教学研究的积极性有所降低,这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在职务结构上,我国中小学教师队伍较为普遍地存在着高级职称在教师群体各年龄阶段呈偏态分布的现象。

(五)区域分布情况问题

由于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水平的失衡,我国东西部之间、城乡之间教育水平和教师素质存在较大的差异。从全国范围来看,城市中小学教师数量充足,而农村中小学合格教师严重匮乏;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中小学师资充足,西部地区教师素质合格率相对较低。

(六)教师从业原因问题

我从网上的一项调查报告中了解到,选择教师这个行业的原因有多种,部分教师是由于内心的热爱,有些是因为父母、亲人的建议,还有些是因为他们认为教师这个职业工作比较稳定,而更多的人选择教师这个职业则是没有什么特别的原因。

(七)农村教师问题

1、年龄差距不均衡

2、学科教师分配不合理,术科专业教师缺编较多;

3、办学条件较差,缺乏现代教育教学条件;

4、缺乏骨干教师的引领与辐射作用。

5、教师专业知识不均衡。

6、教师流动大,调出多,调入少,部分教师还存在观念落后,教法陈旧、知识结构不合理等问题,追求提升学历思想不高,面对新课程改革往往显得力不从心。加上生活、工作环境较差,影响教师整体素质的提升

既然当前的教师专业素养现状存在如此之多,那么我们该如何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呢?

1、 对于教师师德问题,教师必须树立献身教育的信念。干一行爱一行。作为一名教师,不能被金钱所诱惑。教师必须牢固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意识。作为教师,热爱学生是我们的天职。坚信: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

2、 对于教师专业素养问题,可以从以下几点来促进发展。

(1) 扎实的教师专业知识 . 教师应多读书,广读书.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教师读什么书,多长时间读一本书,都应该好好规划规划.读书后应好好记录感受并试着点评. 教师应将这三种知识相互沟通与融合,形成具有个性特点的专业知识结构。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结合教学对象的特征对学科知识作出符合教育科学和心理科学原则的整合,以便教学对象能够很好地接受和理解。因此,可以说教师的教育学知识对学科知识的传授起到理论性支撑作用,普通文化知识使教师具有了一定的人文素养.。

(2)熟练的专业技能. 优秀教师必须具备从事教学工作的娴熟的专业技巧与较强的专业能力。那么,如何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呢?

① 提升教师的人际关系与沟通表达的能力.人际关系与沟通表达能力是一个优秀教师必备的基本能力。在现代社会中,教师的工作并不是孤立的,而是有着广泛的社会联系。

② 提升教育的问题解决与个案研究能力.问题解决与个案研究能力是一种高层次的心智能力。教师工作属于一种高度复杂与变化的工作,他们所面临的问题一般来说是以多变与多样为主。一个教师在面临各种问题时,不能总是依赖他人,而必须知道如何设法解决、如何进行个案研究,必要时知道如何寻找适当的协助与资源来解决问题。

③ 提升教师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 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是一种高层次的思考能力。当一个人在面临新的情况或新的问题时,如果既有的知识无法解决,他必须运用既有的知识,并进行重组和加工,找出可以产生解决问题的方法,而这种改变知识的历程就是一种创造性思考的历程。

④ 提升教师的批判性反思与不断学习的能力. 对于教师来说,具备一定的反思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人们认为,“反省自己视为当然的前提,愈给反省自己的前提,愈容易有创造性”,也愈有发现自己偏见和自我了解的能力。在今后的教师在职教育中,特别是在新课程师资培训中应考虑加强这些方面的训练,以提升我国教师的专业水准。

3、对于民办教师问题,政府多鼓励民办学校完善基础设施,提高民办教师待遇等。

4、对于性别、年龄、职务结构问题。解决的办法,是要充分调动女教师的教科研的积极性,同时建议区教育局和区人事局在以后的教师招考中尽量招考一些男性教师到我校,使我校的教师性别比趋于合理。并在每年的教师招考中多吸取些年轻教师,为学校注入新血液,减轻年龄差距。并多提供给年轻的教师锻炼的机会,使得教师职务呈现年轻化。

5对于区域分布情况问题,发展经济,政府鼓励经济发展,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实行城乡教师交流学习,交流教学等。鼓励城镇老师下乡交流经验等。

6、对于教师从业原因问题,让每个教师树立

7、对于农村教师问题的解决方法

一、政府领导提高认识,发挥政府职能作用,保障农村教师队伍的稳定性,对农村教师的福利待遇有所提高,为保障农村教师安心工作的基本保障。

二、改变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增加经济的投入,改变农村教师工作、生活环境,加强现代教学设备的添置,充分发挥网络的学习研修作用,提升教师专业素质。

三、重视农村教师的培训工作,加大对农村教师的培训力度,集中培训、脱产培训、师徒结对培训,专题研讨等,为农村教师提供学习、交流、互动的机会,让农村教师有走出去,请进来的学**台,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四、开展专业引领,提高农村学校的校本研训质量。通过专家或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加强农村教师的教学研究、教材研究、课堂教学研究、教学反思总结等专业性的引领与辅导。通过互动交流,总结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

总之,市县级教研培训部门的研训工作重心应向农村学校倾斜,为农村学校教师成长起到服务、引领作用。而农村学校应以校本,有效地开展校本研训是提升教师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应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开展校本教研活动,进一步促进教师素质发展,提升农村教师整体素质,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学校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篇二】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学校教育的直接目的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而教育教学质量的最终目标是体现在造就高素质的学生群体。教师专业化本质是个体成长的过程,是教师不断接受新知识,增长专业能力的过程。教育的发展离不开辛勤的教师,一个好的教师能让学生一生幸福,一个差的教师能让学生一生痛苦。所以说, 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推动教育事业又快又好的发展,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教师是关键。  

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是教育好学生前提,而且是整个教育的前提。专业化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根本前提。身处当今终身学习,终身教育的时代,知识的积淀与更新已成为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重要资源。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呼唤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方法,而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则来自于知识与经验的更新与提升。让教师重视专业化学习,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相互指导与相互促进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关键所在。让教师置身于不断的学习与反思,不断的实践与提升之中,真正体验丰富的知识结构是对自己当前工作的有力支持和帮助,对自己职业生涯和专业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那么,新形势下,如何提高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呢?

一、科研促学习,提高教师理论素质。

教育科研活动是提高教师理论素质、不断优化教师教育思想的重要措施。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是以教育思想素质的提高为前提的。现代教育对教师的要求已远远超出“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主体模式,教师不再是无所不知的“圣人”,而是学生的领路人。因此,教师必须通过自己的理性思维将所学专业知识进行科学的体系化。教师在教学中要用的是理性过程的思维方法和知识体系。如何思维、如何将所学知识再加工,取决于教师的教育思想,加工的结果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发展方向。教育理论素养是教师教育思想形成的基础,为此,加强教师对教育教学的理性认识,即通过提高教育理论素养来优化教师的教育思想,就必须进行教育理论学习。

二、立全新的教育理念,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良好的教学观念始终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标志。新课程改革的背景是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教师应顺应素质教育的要求,从思想上彻底祛除应试教育的各种不良思想,牢固树立素质教育的理念。它包括教师对自身职业的认同和喜爱,对新课程改革重要性的认识,清楚教师的责任是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教师面对迎面扑来的新课程浪潮,不退却,充满改革的热情和勇气去迎接挑战。教师要做到“教育每个学生,发展每个学生”,因材施教,并引导帮助学生学习,充分发挥自身独特的学科的优势,对每个学生在知识掌握、学习技能、实践能力、道德观念、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等方面进行全面提升。教师应当积极主动地参与专业化学习、专业化做一个学习的引导者、参与者、实践着、反思者。

三、加强自身修养,不断完善自身素质。

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还是道德的引导者,思想的启迪者,心灵世界的开拓者,情感、意志、信念的塑造者。因此,作为教师必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高尚的师德情操和完善的人格。儿童、青少年学生正处于长身体、学知识、立德志的重要时期,他们的模仿性强、可塑性大。教师是他们直接交往的对象,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都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教师高尚的道德思想观念对学生有着积极导向的作用,能帮助学生提高道德认识;教师积极的道德情感富于感染力,可以引起学生情绪和情感上的共鸣,从而形成丰富的道德情感和健康情绪;教师坚毅的道德意志,对学生有巨大的激励作用,能增强学生克服困难的信心与力量,鼓舞学生锻炼坚定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教师高尚的道德行为,对学生有直接的示范作用,指导学生选择正确的道德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可以说,教师是学生道德的启蒙者和塑造者,大量教育实践证明,教师的职业道德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因此,作为教师要认真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水平,这不仅是实际工作的需要,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需要。

四、积极参加在职学习与培训。

在职学习与培训是更新、补充知识、提高技巧和能力的有效途径,可以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机会。在职学习与培训应让教师养成一种持续学习的习惯,成为自己专业发展的主人。学习教师专业发展的一般理论,建立专业责任感。教师应尽可能地多学习、了解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对自己的专业发展保持一种自觉状态,及时调整自己的专业发展行为方式和活动安排,努力达到理想的专业发展。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做“学习型教师”应当成为每一位教师的追求目标。教师必须具有积极主动的学习风格,真正把学习看成是生存发展的需要。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经常学习,能获取许多有益于改进教育教学工作的信息,能让自己充分体验学习的酸甜苦辣,知道怎样的学习才更有效,从而更高效地指导学生学习。不断借鉴学习所得,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运用、修改、完善,最终内化为自己的观念与行为,教师的专业素养即显著提高。

五、教师要加强自我反思,不断提高专业水平。

教师的反思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对自己在职业中所作的行为和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新课程强调自我反思,反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回顾”,而是思考、反省探索和解决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师的研究能力,首先表现在对自己教育实践和周围发生的教育现象进行反思,善于从中发现问题,从而改进自己的工作并形成理性认识。也可以通过互听、互评,让自己在教学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解决问题,使教师在自我反思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教学反思是促进教师发展的重要环节。通过反思探索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教学的主动性、目的性和创造性,能够帮助教师获得理性升华。因此,加强自我反思,也是不断提升教师专业水平的重要部分。

六、促进教师的自我反思,不断提升专业水平。

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新课程强调自我反思,反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回顾”,而是思考、反省、探索和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教师的研究能力,首先表现在对自己教育实践和周围发生的教育现象进行反思,从中发现问题,从而改进自己的工作并形成理性认识。通过教师互听、互评,让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使教师在自我反思中提升教学水平。教学反思是促进教师发展的重要环节,通过反思解决教学中的问题,提高教学主动性、目的性和创造性,能帮助教师获得理性升华。在具体的工作中,随着实践的深入,我们肯定会遇到各式各样的问题和困难,这就需要我们一边摸索,一边实践;一边实践,一边总结成功的经验教训,一边从失败中汲取宝贵的财富。

七、敬业精神是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内在动力。

古语说:“敬业者,专心致志以事其业也”,也就是说只有敬业乐业,对教育事业有强烈的爱心和责任心,才能尽职尽责,全力以赴,倾情奉献。敬业精神是教师在实践中随着职业信念的不断提升,职业情感的不断增强以及自身行为的不断规范和完善,对人生价值的不断思考和体验中产生的。研究表明,敬业精神的形成需要经过以下三个阶段:一是教师对职业角色的认识。通过实践了解自己所承担的社会职责,并逐渐了解它的特点,了解所履行这一职责而要遵守的规范和所具备的自身条件。二是对职业角色的认同和适应。有了认识了解的过程及实践经验,亲身体验到这种职业的社会价值,并用来衡量调节自己的职业行为;三是形成职业角色的个体需要,通过自身创造的价值而坚定职业信念,增强职业情感,树立起远大的职业理想,并为实现这一理想去努力进取,完善自我,超越自我,这就形成了教师特有的职业荣誉感、责任心和敬业精神,这时的教师信念、情感、体验都已达到新的境界,并且形成一种进取态势:因了解体验而敬业,因敬业乐业而努力进取,因努力而领略更深刻、更崇高的人生价值,从而使敬业精神又上升新的高度,教师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实现了专业成长,因此说敬业使教师的专业成长成为一种内在的、自发的需求和行动,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支撑和动力。

八、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构建良好的教学设施是教师专业化发展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学校要创设教师专业化发展环境要有效实现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目标,学校就必须重视为教师专业化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与发展环境,构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支持系统,为广大教师实现专业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罗小萍

当前学校管理与教师

  建立现代学校必须建立健全科学的民主管理制度,让教师充分参与到学校的管理中来。“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是实现学校民主管理的重要方式与措施,然而,在现实教育生活中却因为管理者认识与措施的不力造成了“教职工代表大会”名存实亡,发挥不了其应有的作用,从而影响了学校管理的民主性,削弱了学校教师参政议政的权力。那么,如何充分彰显“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的积极作用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 转变管理观念,实现合法参与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30条指出:“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通过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职工代表大会等组织形式,保障教职工参与民主管理和监督。”这是国家教育法规对于教职工合法权力的明确规定。对于学校管理者而言,应当充分认识教师民主管理、参政议政对于学校管理与发展的重要意义,从而给予教师合法的参与管理的权力。学校管理者应当摆脱“官本位”的错误思想,摆正管理者与普通教师的合作关系,给予教师充分的尊重,认识教师集体的智慧,将民主管理机制引入校园,保证教师对于学校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建议权、审议权、监督权”,从而为“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提供理念的支持以及权力的保障,确保“教职工代表大会”存在的合法地位,在学校管理中的重要位置。同时,对于普通教师而言,也应当正确认识法律赋予自己的权力,积极争取民主管理的机会,给予管理者必要的提醒与督促。

  二、 扩大与会主体,实现全员参与

  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从名称上看,是一种二次民主与间接民主,是教师通过选举代表以实现参与学校管理、行使自身权力的一种形式。笔者认为,在中小学校教师人数不是过多的情况下,实行教职工代表制度完全没有必要,代表制不仅复杂了教师参政的程序,增加了管理的成本,而且不利于教师真实意愿的表达,也在某一程度上降低了教师参与管理的实效性。因此,让全体教师充分参政议政,全员管理,不妨将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改之为教职工大会制,通过扩大与会的主体,从而简化会议程序,强化民主管理的直接性,保障每一位教职工合法的参政议政的权利。

  三、完善沟通渠道,实现过程参与

  教职工大会作为教师参政的重要机构,应当成为管理者与普通教师沟通的渠道、交流的桥梁,只有保持沟通渠道的畅通无阻,教职工大会才能对学校管理产生积极的作用。要保障这种沟通渠道的畅通首先需要将教职工大会常规化,明确规定教职工大会召开的时期以及启动程序,保证教职大会能够正常召开,学校教师在学校重大事务决策之时能够及时与管理者沟通。其次,需要建立常规的沟通渠道,教职工大会在休会期间亦应突显其民主管理的重要职能,学校管理者应当充分给予教师反映问题与参与管理的平台与机会,以保证教师能够及时与管理者有效的沟通。

  四、建立反馈机制,实现有效参与

  教职工大会制度的真正目的是保障教职工参与民主管理与监督,而要实现这一目的,就需要建立科学的反馈与问责机制。对于教职工大会提出的中肯意见以及合理化建议,管理者的采纳以及整改行动需要接受教职工的监督,教职工大会对于学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有权对管理者进行质询,当然这项制度的建立需要教育主管部门赋予一定的权力,也需要学校管理者的积极配合。

  让教师参与管理学校,实现民主管理,不仅是学校管理科学化、现代化、优质化的需要,也是充分关注教师,提高教师工作积极性的需要,更是学校发展的需要。笔者所谈及四点,期待对学校民主管理能够起到点滴的启示。

罗小萍

当前学校管理与教师

教育归根到底是靠一支训练有素的教师队伍。这支队伍应具有很高的职业素质、强烈的献身教育的愿望以及崇高的师德,而这一切在很大的程度上又取决于学校管理者能否依据自身条件,最大限度地激发起广大教师的工作热情。笔者试图通过本文就学校管理者如何调动教师的积极性的问题,谈点粗浅的看法。

一、尊重和信任教师

1996年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一份报告,即《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它强调要把人作为发展中心,“人既是发展的第一主角,又是发展的终极目标”,这种教育新概念,“应该使每个人都能发展、发挥和加强自己的创造潜力,也应有助于挖掘出隐藏在我们每个人身上的财富”。在学校管理中,把教师管理作为第一要素,树立“以教师为本”、“教师发展第一”的管理思想,笔者认为,这是21世纪学校管理中应建立的最重要的也是最基本的理念。

教师是在一个高文化环境中工作的特殊集体,他们远比其他人更需要理解,更需要尊重和信任。校长抓学校管理工作,既需要运用社会管理模式所主张——调动人的积极必须培养和建立其远大的理想、坚定的信念、科学的世界观,以形成深层的、持久的心理动力结构,让他们以社会的发展的必然来调整自己,并建立严格科学的岗位责任制等手段,更需要真心诚意地信任教师,依靠教师,让他们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获得充分的满足,激励他们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教师是学校的主人,是学校兴衰成败的决定性力量。要教师用心教学,就要得到教师的“心”;要真正地得到教师的“心”,就要真心关心教师、爱护教师,特别是尊重和信任他们。校长的工作很大程度上是凝聚人心的工作。全体教师如果都能心系学校发展,对学校的前途都能用“心”关心,这样的学校就一定能发展壮大。

校长要让每一位教师在学校事务中体现出主人翁的地位,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参与学校的管理,一方面教师参与了管理决策,也就有了实现具体工作目标的承诺,可以激发其主人翁意识和工作责任感,激发其主动精神和创造意识,提高教师的自我价值感;另一方面由于教师参与学校管理,增加了管理的透明度与可信度,增强了教师对学校工作的认同,使全体教师对学校的管理更具信任感和归属感,使学校领导与教师形成一个整体,使每个教师认识到个人的成长、发展与学校事业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这样就能激发教师的使命感。

二、营造富于人情味的工作环境。

马克思曾经指出:“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也就是说,人的发展,自始至终都是在群体的影响下进行的。群体对个人的影响是以共识和情感为基础的,营造一个平等、团结、尊重的组织氛围,这对于主体意识突出的教师们将具有极大的感召力。在学校管理中,领导者的任务主要在于设法为发挥员工的才智创造适宜的条件,减少和消除员工自我实现过程中所遇到的障碍。因此,在当前更要强调学校管理者的“设计师”角色,淡化“指挥家”角色,尤其是要创设一个尊重的环境。关心、爱护教师是对管理者最起码的要求,但仅有关心爱护是远远不够的,现代管理中更强调对教师的尊重。“士为知己者死”体现了彼此尊重、相互信任的心理力量是何其强大。“得人心者得天下”,这一治国安民的哲理同样也适用于学校。对教师的尊重与信任是调动教师积极性的重要因素,“校长的生命在教师之中”。学校管理者必须要学会尊重,尊重教师的人格、尊重教师的工作、尊重教师的合理需要。实践表明,满足人的需要是激励机制的核心,学校管理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给教职工提供充足的机会来满足其个人发展专长、爱好和事业的需要,也即学校除了要求教职工服从学校组织的目标外,还需要更多地顾及教职工的利益,满足教职工的合理需要,做到关心每一个人,关注每一个人的价值和奉献。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志向和抱负,愿意为自己追求的事业献身,并在这样追求中获得精神上的满足,然而,个人的才华又必须通过社会提供的机会才能得以施展。在长期的教育环境的熏陶下,教师的工作特点和所受的教育是他们有不同于一般人的成就的需要,知识的需要。他们希望有一个良好的物质文化环境,有一个能让他们安心工作取得成就的工作条件。所有这些都要求校长要少做表面文章,必须求真务实,多进行调查研究,摸清教师们在想些什么、盼些什么、缺些什么,尽力为其创设条件、提供机会,让他们在实际工作中展示自己的才华。

三、加强思想感情沟通,融洽良好的人际关系

学校也是一个充满人际关系的场所。要处理好学校内部与外部的环境关系,处理好学校与家庭、社会的关系。作为校长必须协调好校内外各种关系,充分调动和利用一印有利的因素,以形成集体的合力,确保教育目标的实现。校长足人际关系的协调者、领路人。校长必须与师生保持密切联系,通过关怀、激励、劝说、疏导、诱发等方法平等地对待师生,使自己和师生员工之间达到心理相容、心理互动和心理平衡,产生特殊的教育效应。和-谐的人际关系是人们的希望和追求,每个人都希望天天心情舒畅、工作愉快,因为它是一个人事业成功的必要条件,且不说每一个组织中人与人之间矛盾的存在是客观的必然,且不说学校中的业务封锁,“文人相轻”,不同观点、不同意见的冲突更是常事。为此,校长要善于调适学校里的人际关系,引导教师关心、关注学校的生存与发展,培养学校里的情感氛围,淡化冲突,减少内耗,营造一个政通、人和、气顺的人际环境。

四、严于律已,树立典范

人格是一个人性格特征的核心成分。高尚的人格,使人产生敬佩感,能吸引人,促使人模仿,给学校决策者带来巨大的影响力。孟子曰:“以德治人,心悦诚服也。”因此,决策者必须具有令人信服的思想品德修养。作为决策者,坚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凡要求教师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禁止教师做的,自己首先不做,以实实在在的行动给教师树立榜样。即使看见地上一片纸屑,决策者也当着师生的面捡起,以此来带动影响全校师生。坚持公正无私,不带偏见地、平等地对待每一位教师。特别是在分配工作、考核评优、晋级升职等教师关注的敏感问题上,一视同仁,不搞厚此薄彼。决策者事先制定并提出标准或准则,交由行政班子或全体教师讨论统一后再实施,以同样的标准来衡量每位教师的德能勤绩等方面的情况,使整个教师群体有一种大家都是“自己人”的感觉。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实践证明,只有具有高尚人格的决策者,才能使教职工内心信服而自愿接受影响,才能确立起稳固的权威,有效地领导管理好学校。

王小桥

【篇三】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浅谈校本研修如何做才能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校本研修是以学校为基地、教师为主体,教师专业发展为主题, 校长自主组织,以教师在教育教学实际工作中发现问题,通过专业引领、同伴互助互动交流等方式解决问题,并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专著、专业知识等学习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学习、工作、研究三位一体的学校活动和教师行为,为了提高校本研修质量,我就如何通过校本研修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谈点个人看法。

一、因校制宜健全校本研修机制,夯实校本研修基础

教师专业发展的目标是打造既能适应现代教育又能开创教育美好未来的教师团队。

建立校本研修机制

学校要让教师们都能走近新课程,就要专门设立校本研修组织机构,要在学科教师中建立校本研修小组,要完善校本研修的工作机制和目标考核制度,要加大校本研修的奖励和处罚力度,要努力使校本研修成为学校管理教师的重要杠杆,使校本研修成为教师的自觉行动,使校本研修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平台和助推器。

务实活动,夯实校本研修的基础

学校组织开展校本研修要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为宗旨,要以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学生的实际需要和面对的具体问题和优秀的教育教学思想、理念、方法等为对象,狠抓基础性的工作。例如:以下几项活动的开展。

1、老教师上示范课、骨干教师上优质课、青年教师上研究课、新教师上成长课要成为每学期的必做工作。

要通过全体教师参加赛课,营造研修氛围。

2、以活动为载体,做实日常的个人研修。

学校要有计划地开展丰富的研修活动。例如:读一本教育名著,写出读书随笔;上一节公开课,写出教后反思;整理一个教育故事,写出案例评析;开展一个小课题研究,写出教育论文;研究一位名师授课,写出成长感悟等等。指导教师进行自学研修、反思实践,引领教育科研骨干和广大教师又好又快地专业成长。

3、探讨课堂效率提高的方法和途径。

认真研究新课程条件下有效课堂、高效课堂的构建,做好研究活动的总体规划、推进策略和实施措施,拟定有效课堂、高效课堂的评价标准。

4、提高教育科研意识,培养教育科研骨干。

学校要开展教育科研专题讲座,开展教育科研课题立项论证,建立适合校本的各级科研课题,对优秀教师进行重点指导,帮助他们加工教学模式、提炼教学经验,促进学科带头人的成长。

聚焦新课堂、提升教育质量,实行教科研相结合的研修形式。校本研修应该及时总结、发现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使研修活动课题化、系列化,营造良好的校本研修氛围,构建资源共享平台,实现研修促教、促教师发展、促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结合课改的先进教育理念,提出自己不同的看法,抓住课堂教育教学的热点、疑点、难点问题,进行争论、商榷和研讨。通过研修使教师的备课、说课、教学反思、研究课堂教育教学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锤炼与提高,使教师之间达成教育教学共识,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优化校本研修策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校本研修是基于学校,为了学校,解决教师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的一种研究模式。所以应该确立以问题化、主题化、专题化为校本研修的基本策略。

以教师专业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为研修的重要目标和突破的重点,通过教师的反思形成问题,对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思考,提出解决思路和解决方案;通过教师对教育教学主要的方法和环节的研究,提炼出研修的主题;针对教师专业发展和教育教学实际,提出教师专业发展的研修主题,在主题下确定研修的专题。使教师在问题化、主题化、专题化的校本研修中提升专业发展水平。

找准校本研修的切入点把校本研修工作做实

新课程、新教材、教育教学方法的研修就是校本研修的很好的切入点,因为把握新课程、新教材、教育教学方法的素养是教师最核心的专业素养,是教师提升全面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素养。

(一)、新课程资源共享。

学校可以以备课组为单位,认真全面深入地研究新课程、新课标和新教材,以新课标达成为教学资源开发的根本目标,以新教材为教学资源开发的基础,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拓展新课程资源,集体汇总,建立新课程资源库,实现新课程资源共享。以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支撑教师专业发展。

(二)、新课程教学问题团队共研。

学校可按照校本研修和教师专业发展要求,把教师编成研修小组,针对教育教学中的共性和突出的问题,如新教材的把握、三维教学目标的有机整合、接受式教学方式与探究式教学方式的有机结合等,在研修小组内团队攻关,形成解决方案,不断优化全体教师的教育教学,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三)、新课程教育教学评价团队互鉴。

学校要组织教师对新课程教育教学评价研究,教师要通过对新课标的解读,把握教育教学目标达成的新课程命题评价的方向与特征,组织教师、学生和家长等开展问卷评价等活动,并提供给教师团队互相借鉴,不断实现教育教学评价的科学化,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四)、教师先于学生进行学习体验。

新课程下教师先于学生进行自我学习体验有助于提高教育教学的针对性。例如:布置学生作业前,教师先做作业可增加教师对教学及作业的认识,有助于在教学中、作业布置中增强针对性,提高实效性。教师先于学生进行学习体验有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

开展研修组评比,加强校本研修制度的建设。

校本研修小组是学校开展校本研修活动的基本单位,是校本研修的主力军。要使研修小组正常有序地开展研修活动,学校就应在校本研修小组间建立竞争机制。例如:学校可以通过“先进研修组”评比活动,开发各研修小组的潜能,激励各研修小组扎实有效地开展研修活动,从而加强校本研修制度的建设。

开展课堂教学展示,搭建教师发展平台。

校本研修的最终目的是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课堂教育教学是教师成长的沃土,课堂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的提升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标志。学校应以课堂教学展示活动为载体,搭建教师发展平台。

实践反思。实践反思是教师以自己旳教学实践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实践活动中旳行为以及由此产生旳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旳过程,按过程可分为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个阶段;教学前旳反思具有前瞻性,教学中旳反思具有敏感性,教学后旳反思具有批判性。按内容可分为教学观念、教学行为、教学效果三个方面。在校本研修中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通过个人反思,不断地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进而达到对教学现象和问题形成自己独立旳见解。   

2、观摩学习。在校本教研中,对优秀教师旳课堂教学活动进行观摩和分析,这是─种有效旳教师训练旳方法。每学期我都积极参加听课,评课,观摩学习,通过观课过程和观课后旳共同讨论,与上课教师与观课教师就大家所关心旳教学问题旳解决情况进行交流和沟通,对设计、行动中旳问题进行分析,利用集体的同伴互助促进自身的发展。   

3、教学决策训练。教师旳教学过程包括─系列旳教学决策,判断自己旳教学行为所引起旳学生旳反应是否符合期望,如果符合,就继续维持自己旳行为,如果不满意,就采取─定旳预防和矫正措施。学习中多与指导教师探讨教学内容旳分析、对所解决问题旳设计,倾听指导教师的分析说明,通过专业引领这种方法,使自己获得上课旳经验,获得指导者旳及时指导。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
    4.以课堂为基地,促进自身专业成长。   
    学校既是教师工作的场所,也是教师成长的家园;课堂是教师实施教育教学的主要阵地,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基地。因此,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课堂。课堂之于教师尤如水之于鱼,天空之于鸟一般,离开了课堂谈教师专业成长无异于缘木求鱼。所以,校本研修应该以课堂为基地,我对课堂的研究,以课前提出问题,确立研修主题,提出初步解决思路再到设计教学过程,开展开课研究,再到提炼为教学研究案例的步骤逐一进行来着力提升自身教学研修素养

新课程改革是机遇也是挑战,要成功应对新课程改革的挑战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不仅需要实现办学理念的提升,学校管理的变革,更需要实现教师培养方式的转变。而实现提升、变革与转变,需要一个扎扎实实的过程,需要干实事、讲实效的作风。我愿和同仁一道不断研究,不断探索和创新,走出一条条校本研修新路

    

推荐访问:精选 教师 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