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吾守吾节,死而后已翻译集合4篇

时间:2022-05-17 10:30:03 来源:网友投稿

死而后已,汉语成语,拼音是 sǐ ér hòu yǐ 。意思是死了以后才罢手。形容为完成一种责任而奋斗终身。出自《论语·泰伯》,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吾守吾节,死而后已翻译4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吾守吾节,死而后已翻译4篇

第一篇: 吾守吾节,死而后已翻译

吾心,吾思,吾语,吾记

  1、永远不要吝啬自己的言语。有情感就淋漓尽致的抒发,有情绪就毫无保留的宣泄,有大爱就无私无畏的奉献。人生稍纵即逝,何况今日难测明日事。莫让自己陷于两难,患得患失既压抑自己又愧对她人。有心迹就坦露,小小翼翼的活着未必能皆大欢喜。人,本身就是矛盾体,偶尔都不知道自己到底需要什么。别人贴的“标签”受不起,活得开心,获得自在,才不枉此生。

  2、有些人有些事,不能一味的守望等待。一经岁月的洗礼,它只能让我们离最初的梦想越来越远,久而久之剩下的只是支离破碎的记忆。正所谓,再美好也经不住遗忘,再悲伤也经不住时光。看淡,看开,才是真。

  3、人就像冬天的刺猬,靠的太近会刺痛自己;离的太远就感觉寒冷。保持好距离,拿捏准分寸,内心才能恒温,也是对彼此的尊重。忽冷忽热的友情经不起金钱的诱惑,挡不住谎言的蛊惑。不是纯粹的,不要也可,莫悲伤莫留恋。懂得珍重自己,冷静客观地看待世间的冷暖,才不会被夏日的骄阳灼烧,冬日的寒雪冻伤。

  4、生活是简单的轨迹,平淡的重复。人活着,没必要凡事都争个明白,为人处世,放下自己的固执己见,水至清则无鱼,人至清则无朋。其实生活只需要拥有一份恬淡平和的心情,一颗自由的心,一份简单细致的人生态度。

  5、用微笑的韵律伴随每一个春夏秋冬,用淡然的情怀走过每一段阴晴圆缺,用随和的心态赏每一次的花开花落。每一秒的刻骨铭心,每一次的绚烂极致,每一年的硕果累累,都是最美好的赋予。不要以事业的成败,收入的多寡来衡量幸福,他只是一种附庸,与幸福的内涵没有必然的联系。凡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幸福才能有所依附。

  6、放下心中的忌惮,幸福会从天而降。生活处处是风景,是内心的焦躁,不务实,为双眼蒙上了层层的薄纱,让我们停止不停,甚至往后缩。顿时感觉自己似乎进入了藻泽,越挣脱陷得越深,痛苦至极难以言表。不妨,看开看淡,清空所有,踏踏实实的做事情,以释怀的微笑去生活,慢慢地与世间的隔阂就会悄然而逝。放下了,才能看到明日的曙光,才能越走越远。

  7、生活就是复制和黏贴,看似简单的轨迹,平淡的重复,要想不失情趣,就要从狭小走向辽阔,从狂乱走向沉静,从复杂走向简单。用激情,毅力,意志,宽容,积极,奋斗,去创造一段不让自己老去之后觉得自己一生都碌碌无为的理想生活。

  8、所谓人生如戏,戏如人生。电影中一切的美好,在于舞美师的协调,剪辑师的筛选。人生只要选择性的记忆,不忘对风和日丽的执念,保持对人生不断冲刺的执着,一切都会在风和日丽里变得美好而又温馨。历经春夏秋冬,细细回首,人生会像电影版美好精彩,而且我们就是这部独角戏的花旦。

  9、人生,就是一点一滴拼凑的!我们是裁纺,点点滴滴是布,人生的片片断断是绘制而成的衣服。选的料好,拼出来的生活,味道就好。选的料好,拼出来的人生,韵味就足。点滴生活,十足人生!给自己多点信心多点耐心,使人生更加充实!

  10、交朋友不求多,只求善,只求真。真正了解自己的,会陪着我们哭,陪着我们笑。天空中的雨滴,只因志同道合,真情相见,才能汇集成河,奔突于大地之上。做人需淡泊,方能无忧;交人要真诚,才能长久。

  11、生活是开水,不论冷热,只要有适合的温度就好;生活是口味,不论酸甜苦辣,只要有适合的口感就好;生活是季节,不论春夏秋冬,只要有适合的心情就好。生活,就是实实在在的生存,只要适合自己,就是一种幸福。莫要强求,随心就好;莫要奢求,安乐就好。

  12、潮起潮落,花开花落是自然界亘古不变的法则。人也遵循着,跌宕起伏在所难免。关键在于,能够戒骄戒躁,在顶端时好好享受;在低谷时不失勇气。与其在风雨中逃避,不如在雷电中舞蹈,即便淋得透湿,也是领略生命的怯意。也许路途有点艰辛,有点孤独,但熬过了痛苦,我们才能得以成长。

  13、我是一个淡淡的女子,身在红尘心却是安静的,我不骄我不躁。我晓得,有些事情是不必在乎的,有些东西是必须清空的。该放下时就放下,才能够腾出手来抓住真正属于自己的快乐和幸福。我一直以最真实的面容生活着,期待着与你慢慢变老,而不是像烟火般光耀却芳华难驻。

  14、心思语记,记录吾心。短短的文字,它记述着我的思绪变,袒露着我的情感,记录着我对生活的认知,对语言的见解。

第二篇: 吾守吾节,死而后已翻译

摘  要

本文试图从几个不同的侧面去还原魏征,从其生平、诗作、谏言入手,试图还原一个为国为民,以拯救苍生为己任的魏征,以此来反驳目前一些学界评判魏征为趋炎附势,唯利是图的小人的说法,并以此为契机试图分析太宗与其的微妙关系。

关键词:魏征 直谏 报国

引言

说起魏征,人们心中普遍存在这两种观点:一种是认为,魏征为初唐一代良臣,直言不讳的谏议大夫;另外一种则是,魏征五易其主,见风使舵,唯利是图,扶摇直上的卑劣之人。学界关于这个问题也一直争论不止,更有学者指出,唐太宗与其的良臣与明君的美谈纯属烟幕,两人关系的实质是互相利用的关系。太宗利用魏征来安抚山东豪杰,稳定国家的社会秩序,为贞观之治开创有利条件,而魏征则仗着山东势力来稳定自己在朝中的地位和势力,从而使自己利于不败之地。本文尝试借用《贞观政要》中的一些事例以及魏征生前的一些诗作来试图分析一个真实的魏征,一个为国为民的魏征,并试图从中探究出魏征与唐太宗之间的微妙关系。

一.魏征的简介

魏征,字玄成。汉族,唐巨鹿人(今河北邢台市巨鹿县人,又说河北晋州市或河北馆陶市)人,生于公元580年卒于公元643年,唐朝政治家。从小丧失父母,家境贫寒,但喜爱读书,不理家业,曾出家当过道士。曾任谏议大夫、左光禄大夫,封郑国公,以直谏敢言著称,是中国史上最负盛名的谏臣。先后跟随过元宝藏,李密,李渊,窦建德,李建成,李世民等人,以拯救黎民百胜于水深火热之中为己任。他的一生大概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38岁以前,穷困潦倒,以至于后来出世为道四年。第二阶段,出家为道后,遇着兵荒马乱,被官兵追捕,被裴晓茵救起。后遇到元宝藏,李密,李渊,窦建德,李建成等人,不断的更易着主子,为的只是造福于黎民。第三阶段,跟随李世民,鞠躬尽瘁,为国家,为人民,直谏皇帝,造福苍生,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此外,魏徵还著有《隋书》的《序论》和梁、陈、齐各书的《总论》,另有《次礼记》20卷,和虞世南、褚亮等合编的《群书治要》(一名《群书理要》)50卷。

魏征在贞观年间先后上疏二百余条,强调“兼听则明,偏听则暗”,这对唐太宗开创的千古称颂的“贞观之治”起了重大的作用。贞观十六年(643),魏征病逝家中,太宗亲临吊唁,痛哭失声,并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二.一片丹心为报国

生于乱世的魏征,深深体会到人间的疾苦。据《随书食货志》记载,隋朝末年,随炀帝杨广接连地发动了三次对高丽的战争,但都大败而回。使得“老弱耕稼,不足以充饥馁,妇女纺织,不足以赡资装。”以至于后来广大农民“始采树皮叶,或掠篙为末,或煮土而食之,诸物皆尽,乃相自食。”“人肉之价,贱于犬豚,肥壮者一枚不过十五钱,米价贵至数千钱一斛,且无处可买。”广大百姓不堪重负,终于导致了隋末农民起义。

目睹这一切的魏征,立志于报效国家,拯救黎民百姓。从他早期的《道观内柏树赋》中便可初见端倪。赋中序曰:“元坛内有柏树焉,封植营护,几乎二纪。枝干扶疏,不过数尺,笼于众草之中,覆乎丛棘之下,虽磊落节目,不改本性。然而翳荟蒙,莫能自伸达也。此岂所谓方以类聚,物以群分者哉!”从这首短序中,我们可以看出,当时虽然魏征出家为道,但仍然以报国为己任。序中表面是写道观内的柏树不甘于淹没在丛草和荆棘当中,实际则表达自己不甘沉沦,不愿碌碌无为了此一生,希望有早一日能摆脱丛草和荆棘即当前困境,屹立于高峰之上从而实现自己报效国家的理想。

那么是否从这么一首初见其报国雄心端倪的赋就能断言魏征是个一心只想报效国家的志士呢?当然不能。只是看到这里,笔者想到的是,这样的小序都能体现其报国的壮志,更何况他的其他作品呢?再纵贯其《历朝治要》以及《贞观政要》中对太宗的直言进谏包括名篇《谏太宗十思疏》,无不体现了一个政治家在不断总结前人的经验和教训中协助君主治理国家的苦心,这不是历史文本恰恰给那些诽谤他只为个人私利的人一个最好的答案吗?或者你会说,一个人的作品所体现的精神有可能与其个人是相背离的,比如象朱熹那样的儒学家,满口仁义道德,到头来却只为自己母亲的下葬而把别人的坟给挖了。但是,就笔者目前所搜集到的资料显示,魏征一世为官清廉,为人简朴节俭,不谋私利,自己的家连个正规的客厅和卧室都没有。在他弥留之际,太宗前往探望,见如此境况,才取消宫中某小殿的兴建,把材料给魏征家里做个像样的房屋。而在跟随原太子李建成期间,时魏征为太子冼马,有华洲刺史张百成等人向其献礼,求办事开方便之门。魏征不但没有收受贿赂,而且上报建成,禀报送礼成风之象,后建成下诏禁止送礼,贪佞者之礼没收入宫,清廉者退回原礼。试问一个只贪图利益,唯利是图的小人可能这样做吗?这不是已个人利益相勃吗?

此外,再从魏征跟随李世民期间,所进谏的次数和质量来看,都是该时代最高的。他的性格耿直,正如太宗所说的:“征每犯颜切谏,不许我为非,我所以重之也。”倘若魏征只是一个贪图利益的势利小人,那么他有必要去刻意犯颜直谏,每每于太宗的欲望、兴致过不去吗?他大可以阿谀奉承,或者直接一味丰盈太宗,只要皇帝高兴,难道害怕没利可图吗?在封禅的问题上,所有文武百官都迎合太宗想借此炫耀大唐国威及他的丰功伟绩的,而唯独只有他,头脑依然是冷静及清醒的。直言不讳地向太宗进谏,分析当时国家的情况,战乱之后国家统一还不够十年,人民在开元盛世中刚刚得到休养生息,若要封禅只会劳民伤财,且让邻国看到大唐土地荒芜,人烟稀少,民生凋敝,刚开始好转的国家又将走向衰落。领国看到如斯景象,必可看到大唐实质,外强中干,国库空虚,到时又肯定有一番乱战。这样逆龙鳞扫皇帝兴致的事情唯利是图的小人会做吗?恐怕只有真正为国为民的人才会出于真心地劝谏吧,由此我们不难看出,魏征的确是怀着一颗热诚的心为的是贡献自己,报效国家。

三.五易其主为苍生

俗语说“好女不侍二夫,忠臣不侍二君。”由此说来,魏征曾经的五易其主,能算得上是忠臣吗?他不断的更换着自己所跟随的人,不正正体现了那对于他为趋炎附势,不断攀附的小人的舆论吗?姑且不断当代人对他如何看待,就其时代本身而言,对魏征有这种看法的人也不乏其数。但是,我们不能仅凭一时一人的看法就判定他是怎样的人,必须从文本出发,根据史实作出我们自己的判断。

那么五易到底是指哪五易呢?五易,其实说准确一点是六易,从元宝藏的书记到李密的文书,从李渊的秘书丞到窦建德的起居舍人,从李建成的太子冼马到李世民的尚书右丞,一次次的更易,一次次的变换,不知道是上天对魏征的愚弄,还是上天对他的特别眷顾,多次成为别人的俘虏又多次成为别人的谋臣。但在一次次的变换中笔者认为他始终不变的是,他的理想,他的抱负,拯救黎民于水深火热之中。

但是,这一次次的更易,除了第一次跟随元宝藏是出于自愿性质外,其余都是作为别人俘虏被抓的。生于乱世的他,是这样的无可奈何。第一次,是元宝藏为了拉拢与李密的关系,把他呈上给李密的。作为瓦岗军的书记,他深知道李密一旦杀了瞿让,瓦岗军必然瓦解,但历史终究是历史,他并不能凭借一个之力阻止。此后李密兵败,投奔李渊,魏征为了跟随李密也投奔了李渊。但不久,作为山东安抚使的他,又被窦建德抓为俘虏,窦建德以他为贤,欲任为宰相。但魏征却说,自己已为大唐臣子,不与大唐为敌,凡与大唐为敌的事情概不参与。于是,窦建德无奈只得封他为起居舍人。公元621年,窦建德起兵十三万,南下支援王世充,迎战唐李世民大军。在这生气存亡的时刻,窦建德及其臣子多次造访,仅希望魏征指点一二。但他依然坚守自己为大唐臣子的职责,为避免三国鼎立局面再次重现,黎民百姓再次遭受战火的洗礼,他宁负夏王,也不负天下百姓,说出求夏王窦建德赐自己一死,来报答夏王对自己的恩情。窦建德见他如此,也不再强求,也不准手下之人杀魏征。接着窦建德兵败,魏征回到唐朝跟随太子李建成为太子冼马。当然不会这么顺利,众人对他的顾虑当然少不了,魏征在朝上,说出当日可令窦建德起死为生,三足再次鼎立之计并没有告知窦建德,才致窦建德到如斯田地的种种……此后,作为太子冼马,出谋划策的他,一再地帮助建成建立威望(因唐大半江山是靠李世民即秦王打拼回来的,在朝中太子的威望远不及秦王)。击退突厥,平窦建德旧部刘黑闼发起的山东叛乱,使太子威望直逼李世民。但也正因为此,引发了玄武门事变,房玄龄、杜如晦出计让李世民以太子叛乱之名除掉太子李建成及齐王李元吉。此时,魏征又逃不过俘虏的命运,他已做好死的准备。但是,命运总是特别眷顾他,李世民欣赏其才识,不计前嫌,用而重之。魏征为感激其知遇之恩,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终成一代明君与谏臣的佳话。其拯救黎民百姓与水深火热之中的抱负也通过协助太宗治理国家,不断向太宗直言进谏而得到实现。

四.与唐太宗李世民的微妙关系

关于太宗与魏征的关系,历史上众说纷纭。有说两人是中国历史上君臣关系的典范,也有说两人其实互相利用的关系。但无论如何,太宗在魏征生前对他的重用,魏征死后的悲痛以及亲笔题墓碑后又命人砸倒其碑,不久后又命人重新修葺好,并修建寺庙纪念魏征这些都是事实。从这些反复的行为中,足以见太宗对魏征的情感的矛盾及复杂性。那么两人的关系到底如何呢?

玄武门事变之后两个月,李世民登上帝位。按照自古以来的惯例,象魏征这种敌对势力的余党,得势一方都必杀之而斩草除根。但李世民并没有这样做,他赏识魏征的才华和胆识,决意留他为己用。而魏征也感激其知遇之恩,鞠躬尽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在治理这个奄奄一息的国家上,不断的劝谏太宗,防止太宗有丝毫的差错,开创了贞观盛世的局面。

由于太宗的地位是根据武力夺取回来的,并且于玄武门事变的两个月后就登上帝位,他并没有象李建成那样接受身为一个国家储君的教育,无论在政治修为还是学识上都是相当缺乏的。太宗清楚地知道,打拼国家靠的是武力,军事上的才华,但是治理国家靠的缺失政治上的修为以及学识。正如他在贞观二年对房玄龄所说的:“为人大须学问,朕往日为群凶未定,东征西讨,躬亲戎事,不暇读书。比来四海安静,身处殿堂,不能自执书卷,使人读而听之。君臣父子,政教之道,共在书内。古人云:‘不学,面墙,董事惟烦。’不徒言也。却思少小时行事,大觉非也。”此后,贞观九年他又谈到:“朕少从戎旅,不暇读书,贞观以来,手不释卷,知风化之本,见正理之源。”所以他必须要礼贤下士,虚心纳言,因为他深深明白到:“为政之要,惟在得人,用非其才,必难政治。今所任用,必须以德行、学识为本。”这个道理。而魏征恰好是二者兼备的,尤以德行突出,是最理想的人选,所以太宗不计前嫌,用而重之,并有心以魏征为师,向他求教。魏征每有上谏,太宗都从之,虽然有时魏征不知趣,每每扫太宗的兴,但太宗并没有因此而怪罪处罚他,相反还经常的奖赏他。

有些学者提出,魏征与太宗是互相利用的关系。太宗因为山东问题才一直对魏征忍让三分,对他言听计从,而魏征则是仗着山东势力的支撑来每每犯颜上柬。这里有一个最根本的问题,魏征是山东人氏,曾跟随窦建德在山东共事过,那里有很多他的旧友及旧同僚。但是,太宗不正是因为这个缘故才派他往山东安抚的吗?那些豪杰归顺的并不是魏征,是大唐!他们都怀着济世救民的抱负,只是欠缺施展的平台,他们要报效的是国家,而不是魏征!而魏征举荐他们也并不是因为个人交情,而是因为这些的才学!再者,如上文所述,太宗是因为政治修养不足,才礼贤下士,虚心纳谏,因为魏征的才识能大大的协助他拯救这个奄奄一息的历经多年战乱的国家。而魏征是为报明主的知遇之恩,才鞠躬尽瘁,明知山东之行路途险恶,还这样拼命为李世民效力。此外,李世民在魏征死后,因太子李承乾的叛变,而辅助他的人正是魏征举荐给李世民日后匡扶太子的人,让李世民感觉到魏征有结党营私之嫌。而此时,史官褚遂良又说出魏征生前曾把自己历次劝谏唐太宗的谏言,私下整理了一份名曰:“前后谏诤言词往复”的文稿,魏征曾经把这份东西拿给他看,以待死后,用以贬低李世民,太高自己,为自己树名。由此两件事,引发李世民终停止把衡山公主嫁给魏征长子叔玉,并命人砸掉自己御笔为魏征提的墓碑。但是,不久之后,太宗冷静下来,终觉对不起魏征,不应听信谗言而错怪良臣。于是,又命人重新修葺魏征的墓碑,并修建庙宇于旁以纪念魏征。从太宗前后矛盾的行为,以及太宗死后,匡扶新皇的不是别人,正是长孙无忌和告发魏征的史官褚遂良,不禁令人怀疑“前后谏诤言词往复”存在的真实性。况且,太子承乾谋反并不是因为魏征为太师以及其推荐的杜正伦和侯君集,而是因为太宗见太子不成器,而魏王泰战绩累累,深得太宗赏识,致使他作出一系列欲换太子的举措,从而使承乾不安,重蹈太宗覆辙,举兵叛变以自保。故两人互相利用之说无从谈起。

纵观二人的关系,两人共事17年,彼此互相了解,互相珍惜,一个虚心纳谏,一个直言进谏,虽然期间波折不断,但两人的确是古代君臣关系的典范。

结语:

魏征的一生可以说是波折不断,六易其主,终究找到自己的归属。为报太宗的知遇之恩,鞠躬尽瘁,协助太宗治理国家,使黎民百姓得以休养生息,开创开元盛世的局面。本文试图从几个不同的侧面去还原魏征,试图反驳目前一些学界的说法,但只是从其生平、诗作、谏言入手,而其他方面涉猎比较少,所以对人物的分析可能存在偏颇性,还未够全面和深刻。

参考文献:

【1】刘恩铭.《唐初谏议大臣——魏征》.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7.4

【2】杨希义,刘思怡.《唐太宗与贞观盛世》.西安:西安出版社.2009.1

【3】吴兢.[唐].《贞观政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2.1

【4】王刚.《对一代良臣魏征的评说》.作家杂志.2007年第11期

【5】马建梅.《唐太宗与魏征关系的“真面目”》.中学教学参考(下旬).2009.4

【6】王万盈.《李世民与魏征关系新论》.西北师大学报.2002.9.第39卷第5期

【7】叶哲明.《唐太宗魏征君相知遇和贞观治世绝唱之研究》.台州学院学报.2007.8第29卷第4期

【8】史桂芳,余春荣.《千古一谏——魏征赏析》.写作与欣赏.2007年第2期

第三篇: 吾守吾节,死而后已翻译

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
作者:向彩霞
来源:《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2018年第07期

         [经 典 再 现]

        秋风五丈原

        姜维入帐,直至孔明榻前問安。孔明曰:“吾本欲竭忠尽力,恢复中原,重兴汉室;奈天意如此,吾旦夕将死。吾平生所学,已著书二十四篇,计十万四千一百一十二字,内有八务、七戒、六恐、五惧之法。吾遍观诸将,无人可授,独汝可传我书。切勿轻忽!”维哭拜而受。孔明又曰:“吾有‘连弩’之法,不曾用得。其法矢长八寸,一弩可发十矢,皆画成图本。汝可依法造用。”维亦拜受。孔明又曰:“蜀中诸道,皆不必多忧;惟阴平之地,切须仔细。此地虽险峻,久必有失。”又唤马岱入帐,附耳低言,授以密计;嘱曰:“我死之后,汝可依计行之。”岱领计而出。少顷,杨仪入。孔明唤至榻前,授与一锦囊,密嘱曰:“我死,魏延必反;待其反时,汝与临阵,方开此囊。那时自有斩魏延之人也。”孔明一一调度已毕,便昏然而倒,至晚方苏,便连夜表奏后主。

        后主闻奏大惊,急命尚书李福,星夜至军中问安,兼询后事。李福领命,趱程赴五丈原,入见孔明,传后主之命,问安毕。孔明流涕曰:“吾不幸中道丧亡,虚废国家大事,得罪于天下。我死后,公等宜竭忠辅主。国家旧制,不可改易;吾所用之人,亦不可轻废。吾兵法皆授与姜维,他自能继吾之志,为国家出力。吾命已在旦夕,当即有遗表上奏天子也。”李福领了言语,匆匆辞去。

        孔明强支病体,令左右扶上小车,出寨遍观各营;自觉秋风吹面,彻骨生寒,乃长叹曰:“再不能临阵讨贼矣!悠悠苍天,曷此其极!”叹息良久。回到帐中,病转沉重,乃唤杨仪分付曰:“王平、廖化、张嶷、张翼、吴懿等,皆忠义之士,久经战阵,多负勤劳,堪可委用。我死之后,凡事俱依旧法而行。缓缓退兵,不可急骤。汝深通谋略,不必多嘱。姜伯约智勇足备,可以断后。”杨仪泣拜受命。孔明令取文房四宝,于卧榻上手书遗表,以达后主。表略曰:“伏闻生死有常,难逃定数;死之将至,愿尽愚忠:臣亮赋性愚拙,遭时艰难,分符拥节,专掌钧衡,兴师北伐,未获成功;何期病入膏肓,命垂旦夕,不及终事陛下,饮恨无穷!伏愿陛下:清心寡欲,约己爱民;达孝道于先皇,布仁恩于宇下;提拔幽隐,以进贤良;屏斥奸邪,以厚风俗。臣家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别无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也。”孔明写毕,又嘱杨仪曰:“吾死之后,不可发丧。可作一大龛,将吾尸坐于龛中;以米七粒,放吾口内;脚下用明灯一盏;军中安静如常,切勿举哀:则将星不坠。吾阴魂更自起镇之。司马懿见将星不坠,必然惊疑。吾军可令后寨先行,然后一营一营缓缓而退。若司马懿来追,汝可布成阵势,回旗返鼓。等他来到,却将我先时所雕木像,安于车上,推出军前,令大小将士,分列左右。懿见之必惊走矣。”杨仪一一领诺。是夜,孔明令人扶出,仰观北斗,遥指一星曰:“此吾之将星也。”众视之,见其色昏暗,摇摇欲坠。孔明以剑指之,口中念咒。咒毕急回帐时,不省人事。

第四篇: 吾守吾节,死而后已翻译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作者:;作者机构:;
来源:中文自修:中学版ISSN:1000-7245年:1997卷:000期:004页码:P.44-44页数:1中图分类:I267正文语种:CHI
关键词:诸葛亮;三国鼎立;出师表;刘备;刘禅;历史上;丞相;蜀汉;成才;病危摘要: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后期,蜀汉昭烈帝刘备在永安病危,召请丞相诸葛亮来白帝城托孤。他对诸葛亮说:“如果阿斗(刘禅能行,请您辅助他;如他不成才,请丞相自己主张。”诸葛亮涕泪满面地回答:“臣一定竭尽忠贞,辅佐幼主,直到生命的最后。”后来,刘禅即位,历史上称为后主。诸葛丞相统



推荐访问:死而后已 集合 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