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钢筋弯曲拉伸长度表(通用5篇)

时间:2022-05-17 09:40:03 来源:网友投稿

《拉伸》是2010年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安德森,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钢筋弯曲拉伸长度表5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钢筋弯曲拉伸长度表5篇

第1篇: 钢筋弯曲拉伸长度表

产品介绍:

手提式钢筋弯曲机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高速公路,铁路地基桩基钢筋笼及各种建筑物骨架中的钢筋弯曲,适用于桩基钢筋桩头钢筋现场弯曲施工时使用。手提式液压钢筋弯曲由液压系统带动,该手提弯曲机体积小、重量轻、操作简便,一人即可完成对现场浇筑钢筋的弯折操作,而传统的弯折方法需人为弯折并事先需要焊接,相比之下更加省力,不但保证了精度,降低劳动强度,而且安全系数有了很大提高,同时也提高了工作效率。

产品特点:

1)整体结构简单,操作使用方便。稳定性好,可靠性高,保证钢筋折弯的质量,提高工作效率;

2)适合钢筋绑扎后普通弯曲机难以达到之部位等工地现场作业;

3)采用高油压系统驱动,弯曲力大,最大可弯曲40MM钢筋;

4)无需更换工作头,可进行钢筋弯曲,拉直工作。弯曲,拉直速度快;

5)操作简易减轻劳动力,产品便于搬移,操作既简单又安全。作业。

使用方法:

1.本机由弯曲调直头部,油管和电动液压泵组成。

2.使用前,检查油管、油表是否正常,再将快速接头接在弯曲调直头部上的快速接头上,再将钢筋平稳放入分体式弯曲机模块前部,确保已经做好准备工作。

3.接通开关,此时油泵开始工作,输出液压油随负载的增加而增压到63Mpa,推轴前进,钢筋被弯曲,推轴进行到合适位置时。

4.请目测弯曲角度大小来达到所需的角度目的。需要降压时,转动手动阀手柄,工作结束时,拔去电源,卸下快速接头。

第2篇: 钢筋弯曲拉伸长度表

机械性能:

1)本手提工具轻便灵活,适合钢筋绑扎后普通弯曲机难以达到之部位等工地现场作业;

2)采用高油压系统驱动,弯曲力大,调直弯曲最大可32MM钢筋;

3)特别针对32mm大直径钢筋,国内第一家研制成功,源自日本技术。

使用范围:

1)桥梁桩基领域,钢筋笼与承台连接处头笼弯钩90度或180°,以便于承台相连;

2)破土后弯曲钢筋的矫正调直。对已浇筑或者绑扎后的钢筋竖直方向进行弯曲,如楼房封顶时柱子、剪力墙主筋弯曲;

3)建筑工地现场使用(楼房修建及拆除,工建上地铁、隧道、钢筋笼的修建等)。

保养与维护:

1、液压油路

1)每周检查油箱油位,如进行液压系统维修后也应检查,油位低于油标线中心位置应加注液压油;

2)本机所用液压油46#液压油;

3)新机工作2000小时后应换油,以后每工作4000~6000小时后应更换液压油,每次换油,应清洗油箱;

4)系统油温应在35℃~60℃之间,不得超过70℃,如过高会导致油质及配件的变质损坏。

2、液压部件

1)每月清洁液压部件(阀、电机、泵、油管等),防止脏物进入系统,不能使用清洁剂;

2)新机使用一个月后,检查各油管弯曲处有无变形,如有异常应予更换,使用两个月后,应紧固所有配件的连接处,进行此项工作时应关机,系统无压力。

第3篇: 钢筋弯曲拉伸长度表

钢筋弯曲各种角度时的弯曲调整值 表1

弯曲角度

钢筋级别

弯曲调整值&

弯弧直径

计算式

取值

300

HPB235

HRB335

HRB400

&=+

D=5d

450

&=+

600

&=+

900

&=+

1350

&=

钢筋弯折各种角度时的弯曲调整值(两个同弧度弯) 表2

弯折角度

钢筋级别

弯曲调整值&

弯弧直径

计算式

取值

300

HPB235

HRB335

HRB400

&=+

D=5d

450

&=+

600

&=+

箍筋一个弯钩增加长度计算 表3

弯钩形式

箍筋弯钩赠加长度计算公式IZ

平直段长度IP

箍筋弯钩增加长度IZ

HPB235

HRB335

半圆弯钩(1800)

IZ=++IP

5d

直弯钩(900)

IZ=

斜弯钩(1350)

IZ=++IP

10d

注:表中900弯钩:HPB235、HRB335级钢筋均取D=5d;1350、1800弯钩HPB级取D=

(1)一般钢筋下料长度计算

1)直钢筋下料长度=构件长度-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弯钩增加长度

2)弯起钢筋下料长度=直段长度+斜段长度-弯曲调整值+弯钩增加长度

3)箍筋下料长度=直段长度+弯钩增加长度-弯曲调整值或: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长度调整值

4)曲线钢筋(环形钢筋、螺旋箍筋、抛物线钢筋等)下料长度计算公式为:下料长度=钢筋长度计算值+弯钩增加长度

第4篇: 钢筋弯曲拉伸长度表

HRB400

C30 d≤25

labE

37d

llE

≤25%

44d

50%

52d

C35 d≤25

labE

34d

llE

≤25%

41d

50%

48d

C40 d≤25

labE

30d

llE

≤25%

36d

50%

42d

C45 d≤25

labE

29d

llE

≤25%

35d

50%

41d

C50 d≤25

labE

28d

llE

≤25%

34d

50%

39d

C55 d≤25

labE

27d

llE

≤25%

32d

50%

38d

三级抗震受拉钢筋锚固、搭接长度

第5篇: 钢筋弯曲拉伸长度表

《研究拉力与弹簧拉伸长度之间的关系》说课稿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无处不在的力》的第二课《物体的变形状改变以后》中的《研究拉力与弹簧拉伸长度之间的关系实验》。下面我将从七个方面对这一课的教学设计作一个简略的概述。一、说教材:
本单元依据《科学课程标准》中关于“力的作用和表现,认识生活中常见的力”的要求,在前一课了解了力有大小和方向、力对物体的运动和形状的影响之后,从本节课开始指导学生认识一些具体的力。本课的学习内容就是认识生活中常见的弹力,教材按照从观察现象到认识事物的性质,从实验探究到实际应用的线索编排而成。二、说学情:
力是无处不在的,但是平时未引起学生足够的注意,而物体形状改变后更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学生对弹性的认识也只停留在表象,四年级学生已具有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但还处于引导性探究学习阶段。在教师的引导下,如何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使他们对弹性的认识由表象到本质的理解,还有一定的难度。三、说教学目标:
1、能够通过探究发现生活中弹性物体的共同特征。2、能够区分弹力与弹性。
3、能够做拉力与弹簧拉伸长度之间关系的实验。
四、说教学重难点:

1、知道物体受力时形状发生变化,去掉外力时恢复原来的形状。

2、了解拉力与弹簧拉伸长度之间关系。
五、说教法、。
在设计中力求让教学贴近生活,以生活中的现象、身边的材料为学习的切入点,用学生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突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的基本理念。引导学生利用学具资源,从观察现象到发现物体的性质。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实验的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学法:
四年级的学生对学习《科学》已有了一定的经验,在前一课学习中,学生对力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在生活中对物体的弹性和弹力也有了一些初浅的直接认识,大部分学生能通过制作、观察、实践、交流等手段进行探究性的学习,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为体现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设计了以下学法:
1、自主探究法:在学习实践中,尽可能让学生多动脑、多动手、多观察、多交流、多分析;老师适时启发、点拨、鼓励。
2、分析归纳法:以实践为标准,以学生为主体,指导学生亲自经历运用科学方法探索的过程,在探索中体会科学方法。
3、分组讨论法:针对问题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在小组学习中解决问题。
六、说教学过程:
第一步:分别固定6个弹簧的一端,测量弹簧的长度1、每次测量弹簧最上端到最下端距离。2、等弹簧静止不动的测量。
第二步:在第1个弹簧下挂1个钩码,测量弹簧的长度
计算弹簧拉伸长度时要用弹簧长度减去弹簧静止不动时的原始长度。
第三步:在第2个弹簧下挂2个钩码,测量弹簧长度。
计算弹簧拉伸长度时要用弹簧长度减去弹簧静止不动时的原始长度。
第四步:在第3个弹簧下挂3个钩码,测量弹簧长度。
计算弹簧拉伸长度时要用弹簧长度减去弹簧静止不动时的原始长度。

第五步:在第4个弹簧下挂4个钩码,测量弹簧长度。
计算弹簧拉伸长度时要用弹簧长度减去弹簧静止不动时的原始长度。
第六步:在第5个弹簧下挂5个钩码,测量弹簧长度。
计算弹簧拉伸长度时要用弹簧长度减去弹簧静止不动时的原始长度。
第七步:推测挂6个钩码,弹簧拉伸又有多长。
实验结论:弹簧受力与拉伸长度的变化是有规律的,受力越大,被拉伸长度越大。
七、说板书设计

研究拉力与弹簧拉伸长度之间的关系
悬挂钩1个钩码2个钩码3个钩码4个钩码5个钩码6个钩码

拉力大小

弹簧拉伸长度
实验结论:弹簧受力与拉伸长度的变化是有规律的,受力越大,被拉伸长度越大。


推荐访问:拉伸 钢筋 弯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