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英文名:Earth;拉丁文:Terra)是太阳系由内及外的第三颗行星,也是太阳系中直径、质量和密度最大的类地行星,距离太阳约1.496亿千米(1天文单位)。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同时围绕太阳公转。现有45.5亿岁,有一个天然卫星——月球,二,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6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6篇
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篇1
师生学习共同体
小编语:“学习共同体”,即新课程倡导的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以下是关于师生学习共同体,供大家参考!
范文(一)
一、人人参与,平等对话。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是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学生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对于求知的学生来说,教师就是知识宝库,是活的教科书,没有教师对知识的传授,学生就无法学到知识。所以教学关系就成为: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写,你抄;我灌,你装。师生之间根本无平等可言。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未发生教学,那些只有教学的形式表现而无实质性交往发生的“教学”是假教学。蒋老师的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讨论、质疑,不少学生发表了颇有见地的看法或观点。她或颔首赞许,或妙语点评,或微笑激励,交流中师生是平等的对话者。师生关系融洽,所以学生有话敢说,对每一个话题都能畅所欲言。
二、师生密切合作,互相促进。
交往,就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达到心灵相通,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从而共同成长提高。离开了学生的合作,就没有教学活动。正是由于有了学生的主动参与和积极合作,才会有浓厚的热情和积极的思维,才会有身心自由和谐的发展,才会有师生灵魂的碰撞和精神的汇合。在讨论“你会选择逃学吗?”这一问题时,许多学生结合现实争先发言。一位女同学谈到如果选择了逃学,老师会着急,家长会伤心。连听者都为之动容,蒋老师情不自禁地说:“你真是一个懂事的好孩子!老师赞赏你。”还有一位男同学说起了现在学习的种种压力所带来的苦恼,但他毅然选择在校好好学习,并且畅谈了不好好学习对将来走上社会的影响,这对我们教育者不都是一种警示和教育吗?反过来讲,单靠老师一嘴到底,学生能讲得这么多、这么好吗?学生会讲得这么动情吗?所以教师必须在课堂上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学生密切合作,研究学生的心理,这样才能够在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让学生学有所获。
三、共同分享,互相愉悦。
虽然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处于“教”的主体地位,学生处于“学”的主体地位,学生从教师那里学习学习科学文化,掌握知识技能,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在所有的领域都比学生强。作为凡人的教师不必也不可能是整个知识领域的专家,他应该也必须向学生学习。既从学生那里学习不熟悉的东西,也从学生那里深化自己原有的但还不甚清晰的东西。应该说蒋老师在教学中产生的灵感,有不少是来自于学生的启发,这是真正的师生互动在思想情感相互撞中击出火花的过程,也是师生双方发自内心的相互欣赏、欢迎和肯定,是教师与学生在心灵上的平等的对话,是一种崇高的美。
四、共同创造,分享喜悦。
蒋老师在教学中有一个环节是让学生画出自己心目中的汤姆的形象,学生们各显神通,开动自己的大脑,尽情地想像,纷纷亮出了自己心目中的偶像。同学们除了能抓住人物的性格外,还结合现实和自己现有的知识体验进行了再创造,有些同学的作品明显地是现实社会的投影。这不正是一种创造吗?师生在教育过程中最有意义的活动就是他们的创造。蒋老师利用有利条件和自己的立体因素,对教学活动作出最佳的选择,跳出课文而又回归课文,促进了师生的发展与完善,这就是创造。它是教师对自身、对内容、对对象、对过程的创造,教师在创造中得到进步。同时,学生也在进行着创造,这不仅体现在他在教师的引导下对知识的选择、消化,而且体现在他运用书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探索。通过创造,学生体验到了发现的快乐,寻到了生活的源头。此外,师生的这些创造又是互为作用,相辅相成的。在创造中,他们分享着双方的经验,又以这些经验作为进一步创造的基础,以积极主动的姿态充分发挥着自己的本质力量,感受着生命的律动。
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也是师生相互交流的过程。“学习共同体”的构建要求我们把教学的美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要求我们不断加强学习,与学生共同成长,把活化的知识通过师生互动的方式转化为个体的财富,让自己成为学生成长的阶梯,成为影响着学生生活的重要人物。同时,我们自身也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得到完善。
范文(二)
一、相互尊重,彼此信任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重要的教育资源。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课堂上一切困惑和失败的根子,绝大多数场合下都在于教师忘却了。上课,这是教师和儿童的共同劳动,这种劳动的成功,首先是由师生关系来确定。”每个人都是作为独立的个体存在的,教师要把学生当成一个活生生的人来教。
若想被人尊重,首先要尊重别人,这不仅是为师之道,更是为人之道。尊重学生的不同见解,尊重学生的知识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教师要树立人人是人才,人人能成才的观念,要相信学生能成功、能成才。
二、相互沟通,了解需求
师生有效的沟通是教育成功的秘诀之一。通过沟通,让学生能乐意接受教师的教育指导和帮助,并能化为向上、向善的行动。教师能理解学生各种言行产生的背景,透析学生言行的真正动机,有针对性的帮助学生、教育学生、感化学生。在情感上,师生之间能互相接受,教师热爱学生,满腔热情地真诚为学生服务,构建一种相互理解、亦师亦友的新型师生关系。
通过师生之间的沟通,洞察学生的思想动向,了解学生在知识上的需求,有效的指导学生学习。要杜绝老师不顾学生实际,不问学生在知识上的需求,凭经验教学,凭想象教学,这样做必然导致课堂效率低下,教学效果堪忧。
三、相互约定,达成共识
师生要换位思考,充分酝酿,形成共同的愿景,制定学习共同体的发展目标,这个目标应该是共同体成员真心愿意为之奋斗的目标。
此外,共同体成员还要制定实现目标的措施,共同参与的主体活动,师生分别要遵守的承诺等。
相互约定,达成共识,是形成学习共同体的重要因素,只有这样才能相互信任,同心同德,形成强大的合力,实现共同体成员的共同愿景。
四、相互督促,保证落实
一个目标的实现要经历确定目标、制定实现目标的措施、如何落实这些措施几个阶段,其中关键在落实。计划制定了不去落实等于没有计划,既然师生双方有了约定,就要相互督促、想尽办法、分工协作、各负其责、迅速行动,将落实进行到底。
五、相互协商,共克难关
不是每一次的努力都会有收获,但每一次的收获都必须努力。在实现学习共同体愿景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难,师生要相互鼓励,在行动中不断反思,共同进行多维度的立体诊断,修正前进的方向,改进思路,完善措施。
在学习共同体出现困难的时候,教师的学识魅力和人格魅力的引领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亲其师信其道,以人格引领人格,以思想引领思想。
六、相互促进,共同成长
教师既是幸福的创造者,也是幸福的享受者;学生既是幸福的享受者,也是幸福的创造者。所以,作为教师,给学生幸福是自己的职责,给自己幸福是工作的回报。学生成长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的专业发展促进了学生的成长。
构建师生合作文化,实现师生分享知识、经验和智慧,把师生学习共同体打造成师生共同成长的精神家园。正如郭思乐教授所言,“如果教师把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主动地去学习,去创造,那学生就犹如那些分得土地,可以自由耕种的农民一样,获得了真正的解放,潜能就释放出来了。当鞋合脚的时候,脚被忘记了。当教育适合学生的时候,我们就能看到生命的伟大创造。”
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篇2
科学共同体
遵守同一科学规范的科学家所组成的群体。在同一科学规范的约束和自我认同下,科学共同体的成员掌握大体相同的文献和接受大体相同的理论,有着共同的探索目标。1942年,英国科学家、哲学家和社会学家M.波兰尼就探讨过科学共同体的某些问题。美国社会学家R.K.默顿十分强调科学共同体的作用,认为科学的目的是获取可靠的知识,科学共同体的任务则是建立和发展科学家之间那种为获得可靠知识而必须的最佳关系。他提出科学共同体的准则即规范是:普遍性、公有性、大公无私和有根据的怀疑态度。
科学共同体有许多分类标准,如以学科、国籍、地区等来划分。但科学共同体内部的社会分层标准主要是两类:①按人的属性如性别、年龄来分层;②依据人的社会属性如收入、权力、权威和声望、教育程度、职业等来分层。随着科学整体化趋势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科学家由一个科学共同体转移到另一个科学共同体,或者在多门交叉学科创立新的科学共同体。
科学共同体的功能表现在:能形成持续的科学研究能力,对科学成果进行同行评议,为科学家提供更多的学术交流的机会等。科学共同体的社会作用,是通过科学研究工作的实际社会效果和在科学共同体中作出过重大贡献的代表人物表现出来。
科学共同体是科学建制的核心,是由科学家组成的专业团体,具有共同的追求目标,为加强交流、促进科学进步而结合在一起。科学共同体有多种功能,其中比较重要的数项包括科学交流、出版刊物、维护竞争和协作、把个人知识和地方知识变成公共知识、承认和奖励、塑造科学规范和方法、守门把关、培育科学新人、争取和分配资源、与社会的适应和互动、科学普及或科学传播等。具体如下:
1.科学交流。科学交流有正式的交流和非正式的交流:前者包括小组讨论,定期报告,学术会议,短期的学术访问和人员交流,较长时间的协作,借助科学期刊、出版物、图书馆、电子网络交流科学信息;后者往往采取“无形学院”的形式。无形学院在地理上比较分散,但是参与交流的成员认识上影响较大。它代表复杂的、易变的研究和交流的前沿,通过灵活多样的非正式交流与合作,形成一个频繁交流的非组织的小型共同体。
2.出版刊物,包括出版各种公开的和非公开的、正式的和非正式的、定期的和非定期的简报、通讯、学报、会刊、杂志、论文集、专著、科学普及读物等。这些出版物除了传统的纸质文本外,现在电子文本也在各个专业网站上流行起来。科学共同体在这方面的一个重要职责是,要把具有独创性的科学论著及时发表出去,要把谬误百出的、荒诞不经的、平庸无味的东西尽可能排除在外。要完全做到这一点的确有难度,不过通过加强各种制度建设,组织好专家评审,提高编辑出版人员的素质,总是可以减少弊端的出现。否则,学术泡沫便会漫天飘舞,学术垃圾就要遍地堆积,就更不必说剽窃抄袭将有机可乘、巧取豪夺也可能发生了。
3.维护正常的竞争和协作。在科学共同体中,需要适度的竞争,否则科学没有活力和生气;但是,这种竞争又不能过度激烈和无序,否则会导致诸多弊端和内耗,甚至为争夺课题、项目、优先权、奖励等等而不择手段、相互攻讦。在科学共同体中,也需要一定的协作,否则很难完成较大的课题和任务,尤其是一些应用科学和大科学项目;但是,这种协作既不应泯灭科学家个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不应过多地限制科学家的研究自由。如何处理好各方面之间的关系,在各种要求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从而达到有序竞争、和谐协作的最佳状态,是科学共同体必须正确面对和及时协调的。
4.把个人知识和地方知识变成公共知识。科学知识或理论一开始都是由某些个人或在某些地域生产的,属于个人知识或地方知识,还不具有足够的普遍性和共有性。通过科学共同体的交流、批判、纠错、修正、同化,最后用共同体公用的词汇表或词典的语言准确而系统地表达出来,它就超越狭窄的个人和地域,从而变成具有普遍性的公共知识。
5.承认和奖励。莫尔在谈到这个问题时说,科学家最终都对承认极其感兴趣。在这一关联中,科学共同体的功能是双重的:对科学家个人的承认,从科学共同体的规范的观点控制科学家的行为。这包括撤销承认以及把个人从科学共同体中驱逐出去的惩罚。当然,对科学奖励系统的强调,不应该低估或否认在达到某一目标时个人满足的印象,而且弄不好的话,这种奖励系统也有腐化或失灵的时候。
6.塑造科学规范和方法。科学共同体借助科学自身的本性和逻辑,生发、培植、训练和强化科学的规范和方法,为科学家提供行为准则和研究工具。默顿在讨论科学家的行为规范时,把它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认识规范或称技术规范,另一类是社会规范——众所周知的科学精神气质(普遍性、公有性、非牟利性、有组织的怀疑主义)。
7.守门把关。发表与出版、承认与奖励的过程,是科学的重要的守门把关环节,而守门把关的重要手段则是同行评议和论文审查——当然是在制度保证下的、严守科学标准的、出于公正之心的同行评议和论文审查。为此,需要严密的程序设计和严格的审查人员遴选规章。尤其是,论文审查和刊物出版是科学共同体的知识产品的最后出口之处,因而必须采取严厉的措施,把好这个关口,才能做到优胜劣汰。
8.培育科学新人。未来的科学家是在学校打下科学知识基础的,在他们初次接触科学研究和步入科学大门时,科学共同体的科学精神气质的熏陶,富有创造力的、德高望重的科学前辈的言传身教,对科学新人的成长犹如春风化雨润心田。科学家的科学素质的积淀,科学方法的把握,科学精神的养成,科学价值的体味,大都是在科学共同体内“羽化”而成的。
9.争取和分配资源。帕森斯认为,在组织内有三种不同的社会机制对保证正常的组织结构具有重要意义。第一种社会机制是获取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另一种社会机制是这些资源在组织内的分配与控制。最后一种社会机制主要是指组织内成员之间、部门之间的协调与配合,其目的是为了达到组织的整合。三种不同的社会机制在科研组织内完成的社会功能是不同的。第一种社会机制主要作为组织内有效率的知识生产,保持正常的组织结构的前提条件,而后两种社会机制则是实现有效率的知识生产和维持正常组织结构的组织措施与保证。
10.与社会适应和良性互动。鲁曼在论述科学系统的适应性和学习能力时指出,系统的适应性主要是指系统进行有效率的社会互动的一种能力。科学系统的适应性则是指科学系统在与其他环境系统的社会互动中,科学系统能够有能力较快地加工和处理环境系统的要求与影响,并从自身系统的功能与结构上做出与之相适应的反应。科学系统的学习能力是一种创造性的适应。系统的适应仅仅是一种被动的学习,而系统的学习才是一种主动的适应。从实质上说,科学系统的学习能力,显示出科学系统有效率地加工和处理环境系统信息的能力,它是科学系统创造性的根本所在。科学建制作为社会的建制之一,科学共同体作为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根本无法遗世独立。它应该主动地、创造性地适应社会,也就是与社会良性互动,从而既有利于科学发展,也能促进社会繁荣。
11.是科学普及或科学传播。科学共同体从社会纳税人那里获得资源,因而有责任把研究成果和科学知识用尽可能通俗的语言告诉公众,从而继续赢得公众的理解和支持。为了提高公民的科学素养,科学家在致力于科学内部交流的同时,也有义务在社会上进行科学普及或科学传播。轻视或放弃这一工作,是失职的表现。科学普及或科学传播,除了普及科学知识外,更重要的是传播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科学价值。同时,也要指明科学的限度和科学异化的可能性,使民众明白科学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从而全面而准确地了解科学和理解科学——对科学的任何夸大或贬低都是不可取的。
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篇3
科学共同体
20世纪40年代英国著名科学哲学家迈克尔·波兰尼鉴于科研领域中弥漫着浓厚的功利化倾向提出了“科学共同体”思想,指出科学共同体作为科研人员的思想集团和科研很大的时候组织形式,必然承担者科学创新和规范共同体成员学术准则的功能,在科研诚信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942年波兰尼在《科学的自治》中阐发了科学共同体概念(scientific community),指出它与科学家保持科学自由与执行严格纪律之间的关系。(1)科学共同体成员为从事学术研究的职业科学家,他们按照学科分成不同的专业集团,并组成更大范围的组织即科学共同体;(2)科学共同体成员的天职为通过个人的学术研究做出新的发现,从而更新科学的标准;(3)科学共同体每个成员仍然进行独立研究,但共同体作为一个整体所表达的意见对个体成员发挥很大的作用,这主要体现在对科学发现的承认上;(4)由专业科学家组成的科学共同体虽然是社会上的少数人,但他们是科学的权威,因为只有他们才实践科学发明的艺术并且发展科学传统。任何把科学以外的标准强加于科学与科学家的做法都是在毁灭科学。
他在《个人知识》中对科学共同体概念进行了阐发:自治的科学共同体拥有自己的机构、规则和权威,其有效性并非来自强权,而是通过他们自己的成就与认可的根本标准的一致性来取得。
同时他提出科学共同体成员工作的职业标准有:原创性(originality)、似然性(plausiblity)和科学价值(scientific value),这三者决定了眼睛能否被科学共同体接受。
原创性,代表一种思想的飞跃,它不拘于规则与框框的束缚,是一种新发现、新揭示。对未来科学发现的知识是知识的典范,原创性是科学发现动力。似然性指新的发现的观点与现行的看法没有太明显的出入,即范式改变是渐进的、局部的、缓慢的。科学价值则代表具有现实的解释力。
科学权威是科学共同体的非正式的统治者,具有示范和规范作用。波兰尼的吸附理论曾经遭到如爱因斯坦和哈伯等权威的拒绝,虽然之后的证据证明他的理论是正确的。
科学权威寓于科学公断之中,只有科学家们能够持续形成公论,科学才能以一个博大的权威知识体系形式而存在,也只有科学公论能够消融纪律与原创性之间永恒存在的危机之时,这一体系才能存在和成长。
他认为,科学的内在张力和危险性是必然存在的。“在科学探索中,每个科学家都在维持科学传统中各司其职。科学家可能对其他学科一无所知,但他们都在一个科学传统中成长起来”,“我们所求助的传统不是‘当下是’的传统,而是‘应该是’的传统。这是一个既在传统之中又超越传统之上的精神实在,它表达了对这个超越实在的信仰,并愿意为它献身。”
科学共同体必须自治和自我管理。自由不仅是科学家不可剥夺的权利,而且是实现经济有效性的最好手段。……社会干预科学,会阻碍科学进步,并因此会降低社会介入科学所期望获得的收益。“从头至尾,科学探索的每一步最终都由科学家自己的判断来决定的,他始终得在自己的热烈的直觉与他本身对这种直觉的批判性的克制(critical restrain)中做出抉择。”在波兰尼看来,不加节制的直觉性思维会导致放任的结果,但对批判性规则的严格履行会导致发现系统彻底瘫痪,解决办法是诉诸第三方的公正裁决,这个裁决只能是科学的良心。科学良心是超越创造性冲动和批判性审慎的第三方。在此,科学良心指的是对科学理想的信念和奉献精神。
科学良心不同于一般的责任心,如果要判断他者的数据在多大程度上被采用,那就凸显科学良心的重要性了,否则就会导致太过谨慎或太过大意的危险。
波兰尼相信,科学良心具有内在的一致性,都内聚于一个普遍传统中。
波兰尼认为,“唯一生活在一个奉献着的社会里,人们才能持续地维持知性的探索的过程;只有生活在一个奉献着的社会里,人们才能过一种知性(intellectual)而道德(moral)合意的生活。这充分表明,社会的总体目标在于许可成员们追求自己的超验义务,尤其是对真理(truth)、正义(justice)、对仁爱(charity)所承担的超验义务(transcendent obligations)。”
一个真正自由社会包括如下含义:(1)真理存在着;(2)全社会成员都热爱真理;(3)社会成员对真理自觉负有义务;(4)社会成员确实有能力追求真理。当然自由的条件是(1)公平(fairness);(2)宽容(tolenrance)。
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篇4
浅析民族共同体与政治共同体
蔡娜
【期刊名称】《青年与社会》
【年(卷),期】2014(000)003
【摘要】民族国家自在近代西方建立以来便在全世界产生示范效应,成为了占主导地位的国家形态。而对于民族国家到底是以民族性为主导,或是以政治性为主导的问题,学术界一直对其争论不休。以文化为奠基的民族共同体最终需要解决的是自由问题,而非民族自决,这样,政治共同体就需要建立一个依赖制度的民主政体来消解国家在面对自由与民主的挑战时所遇到的诸多矛盾。
【总页数】2页(1-2)
【关键词】民族国家;民族共同体;政治共同体;自由;民主
【作者】蔡娜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 政府管理学院,江苏 南京 21004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
【相关文献】
1.浅析民族共同体与政治共同体 [J], 蔡娜
2.《再生》共同体的“调和政治论” [J], 刘志强
3.西方共同体主义视域中的现代政治文明 [J], 韩升
4.基于西方共同体主义的视角对现代政治文明加以再考量 [J], 韩升
5.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治属性解读 [J], 赵刚; 王丽丽
以上内容为文献基本信息,获取文献全文请下载
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篇5
人类健康命运共同体需全球共建
作者:张永谊
来源:《杭州》2020年第05期
越是在经济全球化时代,疫情防控越需要形成合力,国际社会只有共同努力有效遏制疫情扩散,才能护佑各国人民共同的福祉,使全人类共享健康安宁。
当下新冠肺炎疫情已经构成了全球性的大流行,在“地球村”的背景下,几乎没有一个国家和地区能够予以幸免。随着疫情的蔓延,一些不负责任的指责与埋怨也此起彼伏,特别是美国部分政客,简单粗暴地把病毒称为“****”,指责中国应为新冠疫情负责。其实,在人类文明进步的今天,疫情无国界,传播更不需要“护照”,疫情一旦发生,就不是一国所能解决的局部问题,很快会变成涉及全球的整体性问题,只有各国在疫情的预防和管理上相互溝通、相互借鉴、相互支持、通力合作,排除意识形态及价值观的干扰,人类才能共同战胜疫情,而不应该是指责与推卸,当下国与国之间的依存度越来越高,命运共同体也是安全共同体、健康共同体。
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传播人类健康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毫无疑问,人类已经进入“相互喂饭”的时代。有一则“天堂与地狱”的佛教故事,讲“天堂”与“地狱”的生活场景对比,同样是一群人围着一大锅煮熟的肉食,地狱里的人每个人都拿着比手臂还长的汤勺,每个人都无法把食物送进自己的嘴里,个个都瘦骨伶仃、愁眉苦脸,大家苦苦煎熬;而天堂里的人,虽然每个人也拿着长柄汤勺,但是学会了互相喂饭给对方,个个身宽体胖、脸色红润,大家幸福快乐。这个故事恰好印证了弥尔顿在《失乐园》里的一句话:人可以把地狱变成天堂,也可以把天堂变成地狱。回顾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就是一个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历史,社会发展到今天,没有协作更是寸步难行。
越是在经济全球化时代,疫情防控越需要形成合力,国际社会只有共同努力有效遏制疫情扩散,才能护佑各国人民共同的福祉,使全人类共享健康安宁。中国是新冠肺炎疫情的受害国,在疫情蔓延到世界各国的时候,自觉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承诺,主动承担负责任大国的重任,共享抗击疫情的经验与教训,力所能及地为受害国家提供人力物力的支援,展示出高水平的国际信任和合作,体现了打造人类健康命运共同体的胸襟与气度。
病毒提醒我们,人类的命运都是联系在一起的,影响一个人的事情同时也会影响到另一个人。我们已经进入命运共同体的时代,面对疫情应保持理性与担当,意识到如何面对危及人类健康的共同“敌人”,众志成城,同仇敌忾,才能共同打赢这场人类与病毒的战役。
作者系杭州市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
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篇6
2021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主题征文800字最新5篇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主题征文【篇一】
在生活中,我们要保护人类在生活中所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但是,随着科学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逐渐提高了,可是,我们的生活周围的环境却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水资源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自然资源,但是,人类不但不保护它,还破坏水资源。在我的家乡有条河,大家称它为“黑河”,之所以称为黑河是因为河面漂浮着垃圾、水果皮、剩的蔬菜叶,还有腐烂的小动物尸体,河水已经变成黑色的了,每当人们从那里这去,都会捂着鼻子走。水资源在枯竭,小河在哭泣,你们看到了吗?我们不要让最后一滴水成为人们的眼泪,我们要珍惜水资源。大气资源也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如果没有了大气资源人类就无法呼吸,至终死亡。我们要保护大气资源,但是还有一些人们在破坏大气资源,他们把塑料袋垃圾焚烧,冒出的烟就会把空气消灭掉,人们就会无法呼吸,地球上的所有生物都会死亡,我们要保护大气资源。
森林资源也是很重要的。你别看不起那小小的花草树木,他们的作用可大了,它们不仅能吸收人们呼出的二氧化碳,还能呼出氧气,维持人们的生命。但是森林资源也在逐渐减少,有些人们把大权砍掉做家具,把树砍掉卖,却不知道栽,他们把这些树木砍掉其实是在摧残自己的生命,如果没有了树木,就没了氧气,人类该如何活下去呢?我们要保护环境。
保护环境吧,人类地球母亲已经遍体鳞伤了。我们病了需要营养,地球病了,上哪吸收营养呢?我们要唤醒那些污染环境的人类,我们要珍惜生命资源,共营生命绿色。
地球母亲在生病,人类如果再不采取措施为地球治病,人类将走向灭亡。我们大家要齐心协力,共同保护环境,我们要象爱护自己的身体一样爱护地球母亲,爱护自然资源。
人类是自然之子,人与环境息息想关,地球是我们美好的家园,爱护环境,就等于爱护我们的家园,爱护我们的生命。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主题征文【篇二】
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它就像母亲一样,为我们带给着生存的资源和
1
条件。我们是地球的主人,我们要像善待自我一样去保护它。
谁不想让自我的家园变得更完美,更漂亮?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五花八门的生活垃圾越来越多,其中大多数垃圾都是会造成环境污染的。比如说我们常用的电池,如果用完后不进行适当的处理,那么将会造成极大的环境污染。据研究,一节废的纽扣电池能使60万升的水不能饮用。如果每人丢弃一颗废电池,那么到了那时,水,将成为奢侈品。所以,为了保护环境,请将垃圾分类。
我国于2015年6月1日起实行“限塑令”,这一做法,使我国每年节省三千七百万桶石油。塑料袋,这种东西对于普通家庭来说再普通但是了,但是你明白吗,塑料袋却是污染环境的一大因素。塑料袋以石油为原料,不仅仅消耗了超多资源,而且还需要500年的时光才能被自然分解。所以,为了保护环境,请减少使用塑料袋。
最近在哥本哈根召开的全球气候变化大会使我们再一次敲响了警钟。虽然最终未能到达预定的效果,但是如果我们没有做到,开再大的会议也只是形同虚设。会议上说,此刻全球平均气温正逐渐升高,大部分冰山已经开始融化。如果再这样下去,那么世界将被水淹没。此刻的全球平均气温较以前已经升高了1。1℃,别看只是小小的1。1℃,可这是“全球平均气温”啊!如果全球平均气温升高4℃,那么北极和南极的气温将升高16℃,到那时,北极和南极也能够看到大树了。你想一想,到那时,世界将会成为什么样?
其实导致这些灾难的罪魁祸首就是我们人类。据研究,我们每一天使用的电器或其他东西会排放超多的二氧化碳,而二氧化碳却是使气温升高的一大因素。如果减少使用电器,那么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也会随之减少。汽车尾气中也内含超多的二氧化碳,应随时提醒爸爸妈妈上班或外出旅游时,应乘坐地铁或公共汽车,尽量少开私家车,这样能减少超多二氧化碳的排放。
所以,为了保护环境,请减少使用电器,少开私家车上班或旅行。作为社会的主人,改善地球环境,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职责和义务。如果世界人人环保、天天环保,就能够创造一个崭新、美丽的世界!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主题征文【篇三】
这些年来。我们国家受到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特大沙尘暴在我国一次又一次
2
发生,严重地影响了人民的生活,使我们难以生存。
绿色的草地将会变成沙漠,大树将会永远倒在地上,而我们也不会快乐生活:幸福没有了,亲人没有了,连我们生存的地球也会在茫茫宇宙中消失。然而这不仅仅是沙尘暴带来的灾难。此刻,连南极也遭到了污染破坏。因此,地球上失去了最后一块净土。泰山原先是被人们观赏的好地方,居然也成了保护区。而我们,难道就只能袖手旁观吗,难道我们只能看着这美丽而脆弱的地球永远消失在人间吗?从此,我们能看到风吹草地见牛羊,白云下方马儿跑的那种景象吗?虽然我们只是小学生,但是我们还能够为家乡做出一点贡献,让定西在期望中崛起。
听我爸爸说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有个罗布泊,那是一个生机勃勃的绿洲,一年四季都会有新鲜的空气,令人向往的环境,绿茵环绕、丛林掩蔽的环境,让那里的生活人对着一片沙漠中的绿洲重新燃起了生活的期望。但是有谁能够明白,长达几百甚至几千年的圣地,竟然被那里愚蠢的人们将它消失了、毁灭了。死亡人数陆续增加,更因为腐烂的尸体没有埋葬,森林已经受到了严重的空气污染,森林一天一天地消失。透过罗布泊几乎烤焦地皮的阳光,我们能够看见罗布泊的痛!它在怀念,怀念昔日的牛马成群,青山绿水;它在叹息,叹息今朝的黄沙万里,枯树残枝;它在渴望,渴望生命之源,万物之根。然而,人类这个巨大的吸水鬼,断绝了它的最后一丝期望。于是,用对生命的渴望搭起的绿色长堤轰然倒塌……每当4月22日,这是地球的节日,至今已经30年了,就因为“三废”污染(废水、废气、废渣和“十大污染”,每年造成了全世界的一大部分人患病、残废、甚至死亡。然而,白色污染已经有了自由,它在天空中胡作非为,把空气哥哥和臭氧层弟弟的衣服扎破,他让沙漠上的沙子飞得永远不得停息,搅乱了人民的生活。大自然叔叔不敢与它作对,匆匆忙忙的离开了人们。如果我们再不能够制止,白色污染会给人类严重的惩罚,到了最后,不仅仅是珍稀的动植物,就连我们人类,最终将会灭绝在沙漠上。
同学们,我们离不开生存的地球,共同的命运把我们联系在一齐,大自然叔叔多么盼望它能回到家园,地球母亲把重任托付在人类的身上,因为只有我们才能挽回地球和人类的幸福:让绿色不再叹息,大自然不再哭泣,让地球母亲的伤痕消失,让明天的地球更加美丽、坚强、可爱!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