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对照材料 >

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对照材料(13篇)

时间:2022-11-24 12:35:04 来源:网友投稿

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对照材料(13篇)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对照材料  浅谈马克思主义民族观  摘要: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是无产阶级政党关于民族和民族问题的基本认识和观点,它为无产阶级政党制定和实施民族政策提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对照材料(13篇),供大家参考。

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对照材料(13篇)

篇一: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对照材料

  浅谈马克思主义民族观

  摘要: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是无产阶级政党关于民族和民族问题的基本认识和观点,它为无产阶级政党制定和实施民族政策提供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系统梳理和把握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基本内容,对于今天正确认识和看待民族问题,处理相关具体事务有着重要指导价值。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民族观;考察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是无产阶级政党关于民族和民族问题的基本认识和观点。这是对民族和民族问题发展规律进行科学分析的产物,是长期以来人们了解和认识民族和民族问题的经验总结和理论升华,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和实施民族政策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一、民族是一个历史范畴马克思主义认为,民族的产生、发展和消亡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民族是人类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时才产生的;人类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时,民族就会自行消亡。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讲,首先是阶级消亡,尔后是国家消亡,尔后是民族消亡。民族一经出现就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直到民族的消亡。人类从原始社会到共产主义社会,民族从产生到消亡,这是人类历史两个并行的过程。当然,并非所有的民族都要经历和走完社会发展的每一个阶段和过程。有的民族从未经历过奴隶社会,而直接进人封建社会,甚至社会主义社会。历史上曾经发生过一个民族同化于另一个民族或分化发展为几个民族的现象;也有几个民族结合成一个新的民族的现象。不同民族在发展过程中有这样那样的差别,是民族发展总过程中的必然现象,也是民族发展规律性的表现。二、社会主义阶段是各民族共同繁荣兴旺的时期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废除了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从而为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和全面进步开辟了广阔前景。在社会主义时期,民族之间的差别将长期存在。社会主义阶段并不是民族融合和民族消亡的时期,而是各民族共同繁荣和全面进步的时期。在中国,许多少数民族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较低层次,更加需要充分利用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加速各民族共同发展,以便达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即使到了社会主义的高级阶段,各民族经济文化高度发展了,要实现民

  族差别的消失和各民族的全面融合,仍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同时应该看到,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民族之间共性的东西不断增多,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马克思主义坚决反对人为地去消灭民族差别,同时欢迎和提倡民族间相互亲近,相互学习,大力促进和加强相互的经济文化联系和兄弟情谊。对马克思主义者来说,在密切联系本民族群众,热爱本民族,及时反映本民族要求和意见的同时,也要积极联系其他民族群众,热爱社会主义大家庭中的所有成员,做促进民族团结的模范。在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了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各民族和睦相处,充分享有平等和自由发展的权利。随着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将会为各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和繁荣创造坚实的物质基础。三、民族不论人口多少、历史长短、发展程度高低,都应该一律平等自从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就成为无产阶级处理民族问题的根本原则。马克思主义所主张的民族平等与资产阶级所宣扬的民族平等有本质的区别。它的基本含义是:第一,主张一切民族的平等。各民族没有高低优劣之分,每个民族所以能够成为一个民族并长期生息繁衍,都有自己生存发展的能力、优点和特点;第二,要求各民族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完全平等。一方面要禁止任何民族享有特权,另一方面要保护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并帮助他们实现平等权利;第三,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坚决反对任何民族歧视,反对大民族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坚持民族平等,是为了实现民族团结,而各民族团结是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胜利的基本保证。民族平等是保证民族团结实现的前提,如果没有各民族之间的真正平等,就达不到民族团结的目的。四、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是社会主义时期民族工作的根本任务马克思主义认为,在现实生活中各民族在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发育阶段上的差别,是由历史、自然条件等多种因素形成的。发达民族应努力为不发达的少数民族提供更多更好的发展机会和条件,动员社会各方的力量真心实意地帮助他们发展经济和文化,这是发达民族的无产阶级应尽的义务。实际上这种帮助也是相

  互的,是互利互惠的,而不是单方面的给予或负担。一个民族的发展水平,取决于这个民族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所达到的程度。因此,在阶级压迫与民族压迫消除以后,发展经济,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就成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当然,要消除历史遗留下来的各民族发展水平上的差距,实现共同繁荣,需要各民族长期共同的努力。五、民族问题和宗教问题往往交织在一起,在处理民族问题时要注意及时妥善地解决宗教问题民族和宗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有本质的区别。两者之间又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自民族、宗教产生以来,没有哪一个民族不与宗教相联系,只是联系的程度不同而已。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宗教对许多民族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等各方面,都产生过不同程度的影响。在中国,有一些少数民族的大多数群众信仰同一种宗教,宗教对这些民族的社会生活产生相当广泛的影响。有些属于宗教的内容和形式,经过长期的发展,变成了某些民族的风俗的重要内容。由于这些原因,现实生活中的民族问题与宗教问题不仅往往交织在一起,而且容易相互转换,或者是民族问题变成宗教问题,或者是宗教问题变成民族问题,使民族、宗教问题变得更加敏感,更加复杂。因此,在处理民族和宗教问题时,一定要谨慎从事,要全面科学地把握其中蕴涵的民族因素和宗教因素,充分运用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及时妥善地予以化解。

  参考文献:徐玉圻《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简明读本》**人民出版社1999-12-1沈桂萍《马克思主义民族观与党的民族政策》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08-01青觉《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形成与发展》2004

篇二: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对照材料

  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和党的民族政策

  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民族观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历史现象,是人们的一种特殊

  的社会存在方式,民族问题是社会历史开展的长河中,具有重大的影响。所以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是研究人类社会形态,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的过程中,高度重视民族和民族问题现象,研究了民族和民族总的规律,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

  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就是指无产阶级与其政党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认识民族和民族问题的根本观点,以与处理民族问题的纲领和政策。

  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容极其丰富,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自己民族纲领、方针和政策的指导思想、理论依据。其根本容包括:民族是一个历史畴,“和任何历史现象一样,是爱变化法那么支配的,它有自己的历史,有自己的始末〞;民族问题是社会开展总问题的一局部,其容、性质是随社会开展而开展变化的,绝不是“独立自在的、一成一变的问题〞;民族压迫的根源是生产资料私有制,“人对人的剥削一消灭,民族对民族的剥削就会随之消灭〞;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是处理民族问题的根本原那么,坚持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精神,支持一切被压迫民族争取独立、解放的斗争,并依据时

  1/9

  代条件区分两种不同性质的民族运动;认为社会主义是各民族的共同道路,“一切民族都将走到社会主义,这是不可防止的,但一切民族的走法都不完全一样,……每个民族都会有自己的特点〞,无产阶级取得政权后,应坚持国家的集中统一和化,这是解决民族问题的一个重要根底;承认并实行民族自决,认为这是为了彻底地反对民族压迫、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要根据各国的历史条件、无产阶级和整个社会开展的利益正确运用自决权,民族自决权“并不是什么绝对的东西〞,“绝不允许把民族有权自由别离的问题和某一个民族在某个时期实行别离是否适当的问题混为一谈〞;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统一多民族国家解决民族问题的一项普遍原那么,坚持建立各民族统一的工人阶级政党要求把“各民族一切工人组织统一起来〞,这是解决民族问题和“社会主义胜利的唯一保证〞。

  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坚持马克思主义同我国实际相结合,创造性运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观点,逐步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民族理论体系。1992年同志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对此给予了深刻总结:“我国民族工作所以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最根本的经验,就是我们党始终把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原那么,坚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建设社会主义事业中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走出了

  2/9

  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并且对这些根本经验进展了概括,形成我们党在民族观上的八个根本观点:

  一是民族的产生、开展和消亡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民族问题将长期存在。

  二是社会主义阶段是各民族共同繁荣兴旺的时期,各民族的共同因素在不断增多,但民族特点、民族差异将继续存在。

  三是民族是社会问题的一局部,民族问题只有在解决整个社会问题的过程中才能逐步解决,我国现阶段的民族问题只有在建设社会主义的共同事业中才能逐步解决。

  四是各民族不分人口多少、历史长短、开展程度上下,都对祖国的文明作出了贡献,都应该一律平等,应该加强各民族的大团结,维护祖国的统一。

  五是大力开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时期民族工作的根本任务,各民族要互相帮助,实现共同进步和繁荣。

  六是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民族理论的重大贡献,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根本制度。

  七是努力造就一支宏大的德才兼备的少数民族干部队伍,是做好民族工作和解决民族问题的关键。

  八是民族问题和问题在一些地方往往交织在一起,在处理民族问题时,还要注意全面正确地贯彻落实党的政策。

  3/9

  以上八个观点对民族、民族问题开展规律,与其在社会主义时期的表现,我们党和国家解决民族问题的纲领和政策,作了全面阐述和概括。当前,我们要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民族观,就应该认真学习和掌握这些根本观点。

  二、党的民族政策有哪些容?我国有56个少数民族。民族问题的处理,关系着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经济开展。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中国民族的实际结合起来。制定出一套的民族政策。几十年来的实践证明,党的民族政策反映了我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愿望,是处理我国民族关系的唯一正确的政策。党的民族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六项:第一,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保障各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民族区域自治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一方面,由实行自治的少数民族的人民对本民族自治地方的事务当家作主,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社会主义道路;另一方面,实现民族区域自治的地方,是在中央政权统一领导之下的地方行政区域,国家同自治地方的关系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一项根本政治制度。根据中央人民政府195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的规定,从各民族“大杂居、小聚

  4/9

  居〞分布特点的实际出发,在1952年先后建立了焉耆回族自治县、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等6个自治县,以与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克孜勒柯尔克孜自治州、昌吉回族自治州等5个自治州。在此根底上,1955年10月1日成立了维吾尔自治区。

  根据《中华人民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现在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州长、县长都是由实行区域自治民族中的公民选举产生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在自治地方又是自治机关。各族人民选出自己的代表,参与管理国家事务和管理本民族部事务,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维吾尔自治区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共540名,其中少数民族代表357名,占代表总数的66.11%;出席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共58名,包括11个民族成分。其中少数民族代表36名,占代表总数的62.07%。这就从组织上切实保障了各族人民行使管理国家事务和本民族部事务的权利。

篇三: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对照材料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第三章民族与国家

  第一节民族与国家的关系一、世界各国的民族结构

  单一制单一民族结构:即主体民族占全国总人口在95%以上的单一制主权国家。例:德国、葡萄牙、意大利、丹麦、冰岛、爱尔兰、匈牙利、希腊、日本、朝鲜、孟加拉、马耳代夫、也门等。

  单一制多民族结构。即众多的民族生活在统一的单一制国家内。例如:中国、越南、巴基斯坦、菲律宾、缅甸、土耳其、沙特阿拉伯、肯尼亚、坦桑尼亚、阿尔及利亚、泰国、法国、罗马尼亚、瑞士、西班牙等等。

  联邦制多民族国家。即分立的单民族国家联合,在国家结构上实行联邦制的多民族国家。例如:英国、美国、俄国、瑞士、印度等。二、民族与国家的相互关系

  民族与国家既相联系又相区别,国家对民族的形成起了重要推动作用,民族则是国家存在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础。它们之间的关系既密切又复杂,既相互影响又相互促进。一)民族与国家联系性第一,民族与国家都是人类社会发展一定阶段的社会历史现象,都属历史范畴。第二,民族和国家都是人们共同体。民族与国家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互动关系。(二〉民族与国家的区别性

  民族与国家既有联系性、相互作用的一方面,同时在它们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又有很大的区别性。第一,民族与国家形成的要素不完全相同。第二,国家比民族更具政治性。第三,国家的稳定性比民族更容易受社会治乱的影响。第四,民族的共同语言、地域、经济生活和心理素质,对国家来说有共性一面,也有特殊性一面。第二节多民族国家与民族问题一、多民族国家及其特点

  当代世界近190个国家中,绝大多数是属于多民族国家,单一民族国家占不到其中的1/10。

  绝对的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情况几乎不存在。多民族国家一般都地域辽阔、人多势众,在国际上往往有较大影响。多民族国家,经济、文化的多元性、互补性特点突出。二、多民族国家的民族问题第一,国家的整合性与民族个性发展的矛盾。第二,多民族国家保持国家与各民族问权益、利益合理分配,是民族与国家关系问题的主要内容。第三,国家的民族政策及其贯彻实施是否正确,也是影响民族与国家关系问题的重要内容。第三节牢固地树立马克思主义国家观一、国家及其形成和发展演变我国是一个统一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各族干部群众树立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正确处理民族问题,对于

  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国家的统一和兴盛,都具有重要意义。一、树立马克思主义国家观

  当代世界,西方发达国家推行强权政治、霸权主义,他们往往以民族冲突、宗教自由、人权侵害等为借口,破坏主权原则、主权平等原则,肆意干涉别国内政,甚至诉诸武力。他们还通过各种方式散布和鼓吹"民族分离主义"、"主权过时论"、"人权高于主权"等思想,以达到其干预别国内政、"分化"、"西化"他国之目的。所以,树立牢固的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正确认识经济全球化、区域化的挑战,反对霸权主义,对于维护祖国统一,增强民族团结篝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要着重树立以下几个基本思想观念:第一,我国是统一多民族的国家。第二,各民族共同缔造了祖国。第三,近代后中华民族在拯救祖国危亡的爱国主义斗争中,维护了祖国统一。第四,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意识其核心内容包括:

  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中国各民族共同缔造了祖国,共同创造了祖国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中国任何一个地区,包括台湾在内,都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国是社会主义的统一多民族国家,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指引下,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国家,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中国各民族间是平等、团结、互助的,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维护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国家加快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的发展,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所有的国民必须遵循。国民意识的基本内容包括:

  凡是拥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公民都享有宪法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相应的义务。公民的基本权利有:选举和被选举权,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有宗教信仰的自由;有人身自由不受侵犯的权利;有对任何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有劳动、休息、受教育的权利等等。同时,公民还必须尽自己的义务,如行使自由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及其他公民合法的自由权利;维护国家统一和各族人民团结的义务;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机密,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有保卫祖国、反对侵略的义务;有劳动、受教育、纳税的义务等等。第四章中国的民族和民族问题第一节中华民族及其发展一、中华民族的含义

  中华民族既是我国历史上存在过的各民族的总称,更是指今天中国疆域内各个民族的总称,我国民族多元的共同体;我国56个民族中无论哪个民族的成员,都认为自己是中国人,是中华民族的一员。56个民族是多元,中华民

  族是一体。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正是中华民族的内涵。二、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江泽民同志在1992年1月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

  "我国历来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经过长期的锤炼,形成了具有强大的内聚力的中华民族。把我国各民族维系于一个统一的大家庭中而又世代传承的纽带,主要有三个;一是国家的长期统一;二是各民族相依共存的经济文化联系;三是近代以来各民族在抵御外来侵略和长期革命斗争中结成的休戚与共关系。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是历史的必然。〈一〉地理环境多元基础上的单元性(二)中华民族的多元起源与交融汇集〈三〉各民族以坚韧不拔的精神,开拓、捍卫了祖国疆域,促进了祖国统一(四〉各民族以自己开拓进取、勤劳勇敢的精神,共同创造了我国古代的物质文明,为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牢固的物质基础(五)各民族以其聪明智慧,在发展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共同创造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六)近代以来,反帝反封建的共同历史使命,把各族人民的命运更加紧密地联结在一起,开创了中华民族解放事业的新纪元。第二节中国民族概况

  一、中国民族及人口在中国辽阔的土地上,居住着56个民族,总人

  口13、4亿人。各民族的族称,在历史古籍上早就有了记载,只是由于历史时代不同而有不同的称呼。据统计,出现在史书上的古代民族族称达100余种。新中国成立后,进行民族识别,到目前为止,国家已识别56个民族。一、中国民族分布及特点

  中国的汉族人口遍布于全国,主要居住在黄河、长江、珠江三大流域和松辽平原等内地各省、市。55个少数民族人口虽少,但分布的地区很广,他们分布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60%以上。主要分布在边疆各省、区的**、内蒙古、西藏、广西、宁夏、黑龙江、吉林、辽宁、甘肃、青海、四川、云南、贵州、广东、福建、台湾等地。另外,还有近二千万的少数民族人口散居在全国各省、市的大小城镇和农村。由于历史上朝代更迭,屯田或逃避战乱、自然灾害、经商等原因,使中国形成各民族大杂居的格局,并有着十分显著的特点。一、中国民族分布及特点第一,以汉族为主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互相交错居往。第二,各少数民族地区,地广人稀,大多位于边疆和国防要冲地带。第三,民族地区幅员辽阔、资源丰富。三、中国各民族的社会历史发展

  历史上中国各民族经济文化发展很不平衡。不仅各民族所处社会发展阶段有别,而且在一部分民族内部不同地区之间社会经济、阶级结构也有很大差别。新中国成立

  以前,一般说来,汉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不但有发达的封建农业经济,而且近代资本主义工商业也有相当程度的发展。少数民族仅有一部分地区经济获得较快发展,居住在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经济文化则比较落后,而且发展水平各不相同。第三节**多民族格局的演变发展一、**多民族格局及演变

  **是祖国的西北边陲,总面积165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6。**与蒙古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等八国接壤。边界线长达5400余公里,约占全国边界线总长度的1/4。**多民族格局及演变

  维吾尔族,是**的自治民族。分布于全疆各地,人口825万多人,其中80%聚居在南疆的和田、喀什、阿克苏和库尔勒地区。

  汉族,是以我国古代华夏族为核心,并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融合周围其他民族而形成的一个全国人口最多的民族。

  哈萨克族,主要居住在伊犁晗萨克自治州、木垒和巴里坤两个哈萨克自治县及北疆沿天山一带,人口130余万人。回族,主要聚居在昌吉回族自治州和焉番回族自治县,人口79万余人。柯尔克孜族,主要聚居在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人口16万余人。

  蒙古族,主要聚居在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人口16万余人。**多民族格局及演变塔吉克族,主要聚居地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人口3万余人。锡伯族,主要聚居在伊犁河南岸的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人口3万余人。满族,散居在全疆各地,其中以居住在乌鲁木齐、伊犁地区的人数较多,人口1.8万余人。乌孜别克族,居住在全疆各地,人口1.4万余人,主要分布在乌鲁木齐市、伊犁地区、塔城、喀什、莎车、叶城等地,以伊宁最多。塔塔尔族,主要居住在伊宁、塔城和乌鲁木齐,人口4800余人。达斡尔族,主要分布在塔城地区,人口5000余人。除了以上13个主要民族外,**还有其他民族8万余人。他们分布在全疆各地。**这种13个世居民族及众多民族成分的格局,是长期历史演化的结果。第一,远古时期**就有人类活动、生存了。第二,西汉及其以后,四面八方不断有新的民族迁入**,或加入**民族过程,或凭借**这块历史舞台演出雄壮史剧,对中国、世界历史产生影响。第三,以回鹊西迁为标志,**历史上出现的突厥语化、回鹊化和伊斯兰化的巨大文化变迁,其影响深远。二、**自古以来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很早就与内地有了密切联系,大量的考古文化证明**同陕西、甘肃以及黄河流域等地的先民的联系性。

  当历史进入距今两千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从战国时记录成文的《山海经》、《穆天子传》等古籍中,有许多关于西域的早期传说和对**山川、河流、物产等方面的描写。继秦统一全国之后,汉朝是巩固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重要时期。

  公元前60年,匈奴发生内乱,理应继承"单于"(王)位的日逐王先贤掉率属归汉。西汉任命"护部善以西使者"郑吉为"西域都护",驻乌垒城(今轮台县东策大雅〉,治理西域全境,西域各国首领接受西汉政府的册封。二、**自古以来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东汉建立初,匈奴重新控制了西域。公元499年高昌人拥立掬嘉为高昌王,"纳氏高昌"政权,前后经历九世,将近一个半世纪。隋朝(公元581-618年〉的炀帝巡视到甘肃武威时,高昌玉和西域各国使者都前往朝贺。唐朝是封建经济高度繁荣昌盛的强大王朝。唐灭亡后,五代至宋、辽、夏、金时期,这时西域形成高昌回鹊汗国,喀喇汗朝和李氏王朝鼎立局面,但他们都与内地政权保持着密切联系。中国共产生成立后极关注**人民的解放事业,从30年代起就不断派遣共产党员来**工作。**自古以来就成为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有其深厚的

  社会历史基础的。第四节中国的民族问题一、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民族问题近代中国民族问题的基本内容是:对外反对帝国主义的压迫,求得中华民族解放,对内推翻封建主义的压迫,实现各民族的一律平等;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各族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三、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民族问题四、新时期的民族问题四、新时期的民族问题第一,少数民族地区与发达地区经济发展上的差距问题。第二,在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中的问题。第三,在民族传统文化发展和提高中的问题。第四,民族意识普遍增强中的问题。第五,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的任务繁重,国际敌对势力、民族分裂主义的破坏和渗透,往往影响到民族关系。

篇四: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对照材料

  .

  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和党的民族政策

  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民族观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历史现象,是人们的一种特殊

  的社会存在方式,民族问题是社会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具有重大的影响。所以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是研究人类社会形态,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的过程中,高度重视民族和民族问题现象,研究了民族和民族总的规律,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

  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就是指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认识民族和民族问题的基本观点,以及处理民族问题的纲领和政策。

  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容极其丰富,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自己民族纲领、方针和政策的指导思想、理论依据。其基本容包括:民族是一个历史畴,"和任何历史现象一样,是爱变化法则支配的,它有自己的历史,有自己的始末";民族问题是社会发展总问题的一部分,其容、性质是随社会发展而发展变化的,绝不是"独立自在的、一成一变的问题";民族压迫的根源是生产资料私有制,"人对人的剥削一消灭,民族对民族的剥削就会随之消灭";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是处理民族问题的根本原则,坚持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精神,支持一切被压迫民族争取独立、解放的斗争,并依据时代条件区分两种不同性质的民族运动;认为社会主义是各民族的共同道路,"一切民族都将走到社会主义,这是不可避免的,但一切民族的走法都不完全

  1/9

  .

  一样,……每个民族都会有自己的特点",无产阶级取得政权后,应坚持国家的集中统一和化,这是解决民族问题的一个重要基础;承认并实行民族自决,认为这是为了彻底地反对民族压迫、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要根据各国的历史条件、无产阶级和整个社会发展的利益正确运用自决权,民族自决权"并不是什么绝对的东西","绝不允许把民族有权自由分离的问题和某一个民族在某个时期实行分离是否适当的问题混为一谈";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统一多民族国家解决民族问题的一项普遍原则,坚持建立各民族统一的工人阶级政党要求把"各民族一切工人组织统一起来",这是解决民族问题和"社会主义胜利的唯一保证"。

  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坚持马克思主义同我国实际相结合,创造性运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观点,逐步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民族理论体系。1992年同志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对此给予了深刻总结:"我国民族工作所以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最基本的经验,就是我们党始终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原则,坚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建设社会主义事业中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并且对这些基本经验进行了概括,形成我们党在民族观上的八个基本观点:

  一是民族的产生、发展和消亡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2/9

  .

  民族问题将长期存在。二是社会主义阶段是各民族共同繁荣兴旺的时期,各民

  族的共同因素在不断增多,但民族特点、民族差异将继续存在。

  三是民族是社会问题的一部分,民族问题只有在解决整个社会问题的过程中才能逐步解决,我国现阶段的民族问题只有在建设社会主义的共同事业中才能逐步解决。

  四是各民族不分人口多少、历史长短、发展程度高低,都对祖国的文明作出了贡献,都应该一律平等,应该加强各民族的大团结,维护祖国的统一。

  五是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时期民族工作的根本任务,各民族要互相帮助,实现共同进步和繁荣。

  六是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民族理论的重大贡献,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制度。

  七是努力造就一支宏大的德才兼备的少数民族干部队伍,是做好民族工作和解决民族问题的关键。

  八是民族问题和问题在一些地方往往交织在一起,在处理民族问题时,还要注意全面正确地贯彻落实党的政策。

  以上八个观点对民族、民族问题发展规律,及其在社会主义时期的表现,我们党和国家解决民族问题的纲领和政策,作了全面阐述和概括。当前,我们要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民族观,就应该认真学习和掌握这些基本观点。

  3/9

  .

  二、党的民族政策有哪些容?我国有56个少数民族。民族问题的处理,关系着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中国民族的实际结合起来。制定出一套的民族政策。几十年来的实践证明,党的民族政策反映了我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愿望,是处理我国民族关系的唯一正确的政策。党的民族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六项:第一,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保障各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民族区域自治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一方面,由实行自治的少数民族的人民对本民族自治地方的事务当家作主,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社会主义道路;另一方面,实现民族区域自治的地方,是在中央政权统一领导之下的地方行政区域,国家同自治地方的关系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根据中央人民政府195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的规定,从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分布特点的实际出发,在1952年先后建立了焉耆回族自治县、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等6个自治县,以及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博尔

  4/9

  .

  塔拉蒙古自治州、克孜勒柯尔克孜自治州、昌吉回族自治州等5个自治州。在此基础上,1955年10月1日成立了维吾尔自治区。

  根据《中华人民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现在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州长、县长都是由实行区域自治民族中的公民选举产生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在自治地方又是自治机关。各族人民选出自己的代表,参与管理国家事务和管理本民族部事务,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维吾尔自治区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共540名,其中少数民族代表357名,占代表总数的66.11%;出席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共58名,包括11个民族成分。其中少数民族代表36名,占代表总数的62.07%。这就从组织上切实保障了各族人民行使管理国家事务和本民族部事务的权利。

篇五: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对照材料

  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和党的民族政策

  LT

  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和党的民族政策

  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民族观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历史现象,是人们的一种特殊

  的社会存在方式,民族问题是社会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具有重大的影响。所以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是研究人类社会形态,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的过程中,高度重视民族和民族问题现象,研究了民族和民族总的规律,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

  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就是指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认识民族和民族问题的基本观点,以及处理民族问题的纲领和政策。

  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内容极其丰富,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自己民族纲领、方针和政策的指导思想、理论依据。其基本内容包括:民族是一个历史范畴,“和任何历史现象一样,是爱变化法则支配的,它有自己的历史,有自己的始末”;民族问题是社会发展总问题的一部分,其内容、性质是随社会发展而发展变化的,绝不是“独立自在的、一成一变的问题”;民族压迫的根源是生产资料私有制,“人对人的剥削一消灭,民族对民族的剥削就会随之消灭”;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是处理民族问题的根本原则,坚持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精神,支持一切被压迫民族争取独立、解放的斗争,并依

  据时代条件区分两种不同性质的民族运动;认为社会主义是各民族的共同道路,“一切民族都将走到社会主义,这是不可避免的,但一切民族的走法都不完全一样,……每个民族都会有自己的特点”,无产阶级取得政权后,应坚持国家的集中统一和民主化,这是解决民族问题的一个重要基础;承认并实行民族自决,认为这是为了彻底地反对民族压迫、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要根据各国的历史条件、无产阶级和整个社会发展的利益正确运用自决权,民族自决权“并不是什么绝对的东西”,“绝不允许把民族有权自由分离的问题和某一个民族在某个时期实行分离是否适当的问题混为一谈”;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统一多民族国家解决民族问题的一项普遍原则,坚持建立各民族统一的工人阶级政党要求把“各民族一切工人组织统一起来”,这是解决民族问题和“社会主义胜利的唯一保证”。

  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坚持马克思主义同我国实际相结合,创造性运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观点,逐步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民族理论体系。1992年江泽民同志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对此给予了深刻总结:“我国民族工作所以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最基本的经验,就是我们党始终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原则,坚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建设社会主义事业中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走出

  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的规定,从**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分布特点的实际出发,**在1952年先后建立了焉耆回族自治县、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等6个自治县,以及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昌吉回族自治州等5个自治州。在此基础上,1955年10月1日成立了**维吾尔自治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现在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州长、县长都是由实行区域自治民族中的公民选举产生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在自治地方又是自治机关。各族人民选出自己的代表,参与管理国家事务和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维吾尔自治区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共540名,其中少数民族代表357名,占代表总数的66.11%;**出席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共58名,包括11个民族成分。其中少数民族代表36名,占代表总数的62.07%。这就从组织上切实保障了各族人民行使管理国家事务和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利。

  第二、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和各类专业人才大力培养、选拔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和各类专业人才,是党和国家的一贯方针,也是贯彻民族区域自治法、解决好民族问题的

  关键。40多年来,**维吾尔自治区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培养了一大批少数民族干部27万多人,占干部总数的48.16%,其中少数民族各类专业人才17万人,占专业人才总数的47.21%,2.1万多人具有中、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培养造就了少数民族第一代硕士、博士生,形成了一支各类专业人才队伍。

  第三、重视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对发展本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学技术事业起着重要的作用。40多年来,**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一是各民族语言文字的使用得到了保障,已经成为各级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执行职务、行使权力的工具。二是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电影事业广泛使用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发挥了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特有功能。据统计,1995年自治区内公开出版的87种报纸中,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文字出版的有20多种;157种期刊中,有50%以上是用少数民族文字出版的;**人民出版社、**教育出版社用维吾尔、汉、哈萨克、蒙古、柯尔克孜、锡伯6种文字出版各种图书和教材;**人民广播电台和36个地方广播电台分别也用维吾尔、汉、哈萨构、蒙古、柯尔克孜、锡伯语广播;**电视台和28个地方电视台也用维吾尔、汉、哈萨克、蒙古、柯

  尔克孜、锡伯6种语言文字播映节目;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电影、电视译制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三是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和科学研究规范化、标准化、电子计算机处理取得突破性进展,丰富和发展了各民族的语言文字。四是在学校教育中,分别用维吾尔、汉、哈萨克、蒙古包、柯尔克孜、锡伯、俄罗斯7种语言文字授课。目前,从小学到大学,维吾尔教育自成体系。五是语言文字立法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1993年9月25日,自治区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维吾尔自治区语言文字工作条例》,并颁布实施。从此,自治区的语言文字工作纳入了法制化的管理轨道。

篇六: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对照材料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试析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几个特征

  作者:于非来源:《报刊荟萃(下)》2017年第07期

  摘要: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含义在于解构“资本”统治人的逻辑悖论,实现每个人的自由个性和全面发展的社会理想,其内容主要体现在民族的历史性、特征性、平等性和发展性等四个方面。关键词:民族观;马克思主义;和谐社会民族观是人们对民族和民族问题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及处理民族问题的纲领和政策,是世界观在民族和民族问题上的反映。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是无产阶级对民族和民族问题的根本看法,是无产阶级处理民族问题的指导思想。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核心,对正确认识和处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民族问题,对推动各民族的发展繁荣,有着深刻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一、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内容自有民族以来,历代政治家、思想家从维护统治阶级利益出发,为调适民族关系,解决民族问题,对民族和民族问题提出了各自的观点和看法。在此基础上,统治阶级制定了适宜的民族政策,对良好民族关系的构建功不可没。历史地看,中国传统民族观念确有诸多糟粕,但其中所蕴涵的合理内核却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养分。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上个世纪40年代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础上,在领导无产阶级争取社会主义的革命斗争实践中,运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民族和民族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和理论创造,同时继承和发展了以前各种民族观的合理成分特别是资产阶级民族革命时期资产阶级民族观的优秀成果后,逐步形成的。首先是关于民族共同体的认识。民族是一种社会现象,又是一个历史范畴,这是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一个重要内容。马克思民族观包括,依据民族发展的客观规律制定民族政策,内容涵盖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体系中,民族发展问题是一个重要的内容,但如何实践,还没有更多的涉及。民族发展的客观规律告诉我们,民族的消亡是非常久远的事,它是以人类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为基础的。其次是关于民族问题发展规律的认识。民族一经出现,民族问题也就随之产生。在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前,人类社会解决民族问题的理论与实践都是以阶级压迫为实质的,即使是在资产阶级革命时期也是如此。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民族问题作为人类社会总问题的组成部分,在马克思主义对人类社会的总体认识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马克思主义认为,民族问题不是孤立存在的问题,而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不断变化的,民族问题只有在解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决整个社会总问题的进程中才能得到解决。同时,民族问题解决的好坏,对社会革命总问题的解决又有着重大的作用。再次是关于民族区域自治的认识。马克思主义坚持主张建立民主集中制大国的原则,无产阶级在革命胜利取得政权后,必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政权,作为由阶级社会向无阶级社会的过渡。在过渡形式上,建立“集中统一大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一贯主张。在无产阶级国家政权建设的形式问题上,马克思恩格斯早在19世纪中叶就认为革命的活动只有在集中的条件下,才能发挥出自己的全部力量。列宁在《关于民族问题的批评意见》中也认为:“中央集权制的大国是从中世纪的分散状态走向将来全。世界社会主义的统一的一个巨大的历史步骤”。中国共产党在马列主义的思想指导下,结合中国国情实际,创造性的发展马克思民族自治理论。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体现的是国家坚持实行各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发展的原则,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与地方性事务权利的精神。最后,关于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认识。民族关系是民族问题的重要表现形式,它是不同民族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相互关系。马克思曾多次指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要展现阶级性和统一性相结合的原则,要随着是的的发展而不断推进。中国共产党人结合马克思民族理论,在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理论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三个离不开”的观点。“三个离不开”思想,是对现阶段我国民族关系发展的基本规律、基本格局的高度概括和深刻揭示,突显的是56个民族的相互依存关系。在当今的国际局势下,信守并坚持这一点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二、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特征马克思对民族问题的思考所体现出来的民族观的思想实质,从总体上说是一个旨在实现超越民族政治共同体的“自由人联合体”的理想社会。马克思对民族问题的思考,既非像伯林所说的是一种“民族虚无主义”的立场,也并非是一种“欧洲中心主义”的立场。马克思民族观的理论实质,恰恰是要揭示出资产阶级对待民族问题的虚假性。首先,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是人们对民族、民族问题的看法,是世界观在民族问题上的反映。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内容十分丰富,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基本内容。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和民族共同繁荣的基础和前提。各民族联合团结是争取民族平等、民族解放、实现民族繁荣的重要条件和途径。其次,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是由无产阶级肩负的历史使命决定的马克思主义民族观不仅承认各民族一律完全平等,而且更重视各民族的联合和团结,这是由无产阶级本质和肩负的历史使命决定的。马克思也曾指出:“国际合作者只有在平等者之间才有可能”。再次,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是由民族发展的必然趋势决定的。在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之间差异性以及相互接近和相互排斥的因素仍然存在,但其内容和性质,表现形式和运动机制都与资本主义社会有着根本的区别,民族联合和团结成了矛盾的主要方面,成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为了民族发展的主要趋向,它主要表现在各民族之间社会主义一致性日益增多,随着各民族之间经济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各民族人民进一步增进理解,消除阂隔,相互学习。第四,各民族的民族特点和相互之间的民族差异将长期存在,各民族由于历史等方面原因在经济文化发展上形成的差距也很难在短期内得到解决。这是对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的正确把握,是对各民族特点和民族差异的客观尊重,同时也说明了民族和民族问题的长期性和做好民族工作的艰巨性和复杂性,以及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这一民族工作的主题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性,丰富了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内容。正确把握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特性,对我们解决好民族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最后,“民族问题”在马克思思想中并非是单一的人口学和政治学话语,而是体现为以无产阶级社会革命和解放为表征的全人类解放的实践话语(下转第页)(上接第页)和理论诉求。“民族”在马克思思想中具有丰富的人类学和哲学内涵。马克思对民族问题的思考,贯穿其理论研究的各个方面(阶级问题,人类解放、全球化问题和社会历史观及其对资本主义的分析)和始终,并鲜明体现了马克思生活的那个年代由资本主义工业所催生的各国民族运动的社会历史现实及其发展趋势。三、小结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观点与中国民族结构特点相结合的产物,是历代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基于民族实践经验的总结,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今天,针对我国民族实际状况,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族观为指导,相信经56个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局面定能实现。总之,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形成、发展起来的,是中国共产党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正确解决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族问题的基本认识和观点;是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族和民族问题发展规律进行科学分析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制定和实施民族政策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民族观,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今后正确认识和处理我国民族问题的指南。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又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还将随着我国解决民族问题实践的推进和经验的积累进一步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创新。参考文献:[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428页.

篇七: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对照材料

  作者:王希恩作者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100081出版物刊名:中国边疆史地研究页码:1-12页年卷期:2017年第3期主题词:民族主义马克思主义民族运动无产阶级革命

  摘要: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于民族主义的完整立场是批判、借助和吸纳,这在马克思和恩格斯那里已表现得非常鲜明。他们对“狭隘的民族主义感情”和“利己的民族主义情绪”的批评,对“民族沙文主义”和“泛斯拉夫主义”的揭露和批判,对1848年革命、波兰、爱尔兰和亚洲民族运动的支持等,都贯穿着这一点。然而,无论批判还是借助吸纳经典作家始终着眼的都是无产阶级革命这一根本利益。反对民族压迫,推动建立和维护统一的民族国家是19世纪中期欧洲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中心环节,也是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使命。马克思恩格斯一分为二对待民族主义的态度,决不能视其为机会主义,因为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民族主义的论述始终坚守的是无产阶级革命立场,也始终充溢着社会正义和人类道义。无产阶级可以与民族主义有合作、有借助,但绝不能丧失自己的立场、放弃根本的阶级利益,这在马克思恩格斯那里做得无可挑剔。

篇八: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对照材料

  .

  -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第三章民族与国家

  第一节民族与国家的关系一、世界各国的民族结构单一制单一民族结构:即主体民族占全国总人

  口在95%以上的单一制主权国家。例:德国、葡萄牙、意大利、丹麦、冰岛、爱尔兰、匈牙利、希腊、日本、朝鲜、孟加拉、马耳代夫、也门等。

  单一制多民族结构。即众多的民族生活在统一的单一制国家。例如:中国、越南、巴基斯坦、菲律宾、缅甸、土耳其、沙特阿拉伯、肯尼亚、坦桑尼亚、阿尔及利亚、泰国、法国、罗马尼亚、瑞士、西班牙等等。

  联邦制多民族国家。即分立的单民族国家联合,在国家结构上实行联邦制的多民族国家。例如:英国、美国、俄国、瑞士、印度等。二、民族与国家的相互关系

  民族与国家既相联系又相区别,国家对民族的形成起了重要推动作用,民族则是国家存在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础。它们之间的关系既密切又复杂,既相互影响又相互促进。一)民族与国家联系性第一,民族与国家都是人类社会发展一定阶段的社会历史现象,都属历史畴。第二,民族和国家都是人们共同体。民族与国家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互动关系。(二〉民族与国家的区别性民族与国家既有联系性、相互作用的一方面,同时在它们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又有很大的区别性。第一,民族与国家形成的要素不完全相同。第二,国家比民族更具政治性。第三,国家的稳定性比民族更容易受社会治乱的影响。第四,民族的共同语言、地域、经济生活和心理素质,对国家来说有共性一面,也有特殊性一面。第二节

  .

  -可修编-

  .

  .

  -

  多民族国家与民族问题一、多民族国家及其特点当代世界近190个国家中,绝大多数是属于

  多民族国家,单一民族国家占不到其中的1/10。绝对的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情况几乎不存在。多民族国家一般都地域辽阔、人多势众,在国际

  上往往有较大影响。多民族国家,经济、文化的多元性、互补性特点

  突出。二、多民族国家的民族问题第一,国家的整合性与民族个性发展的矛盾。第二,多民族国家保持国家与各民族问权益、利益合理分配,是民族与国家关系问题的主要容。第三,国家的民族政策及其贯彻实施是否正确,也是影响民族与国家关系问题的重要容。第三节牢固地树立马克思主义国家观一、国家及其形成和发展演变

  我国是一个统一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各族干部群众树立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正确处理民族问题,对于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国家的统一和兴盛,都具有重要意义。一、树立马克思主义国家观

  当代世界,西方发达国家推行强权政治、霸权主义,他们往往以民族冲突、自由、人权侵害等为借口,破坏主权原则、主权平等原则,肆意干涉别国政,甚至诉诸武力。他们还通过各种方式散布和鼓吹"民族分离主义"、"主权过时论"、"人权高于主权"等思想,以达到其干预别国政、"分化"、"西化"他国之目的。所以,树立牢固的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正确认识经济全球化、区域化的挑战,反对霸权主义,对于维护祖国统一,增强民族团结篝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要着重树立以下几个基本思想观念:

  .

  -可修编-

  .

  .

  -

  第一,我国是统一多民族的国家。第二,各民族共同缔造了祖国。第三,近代后中华民族在拯救祖国危亡的爱国主义斗争中,维护了祖国统一。第四,我国是人民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华人民国的国家意识其核心容包括:

  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中国各民族共同缔造了祖国,共同创造了祖国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中国任何一个地区,包括在,都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国是社会主义的统一多民族国家,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国的根本制度,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马克思主义、思想和理论指引下,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国家,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中国各民族间是平等、团结、互助的,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维护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国家加快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的发展,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中华人民国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所有的国民必须遵循。国民意识的基本容包括:

  凡是拥有中华人民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国公民,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公民都享有宪法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相应的义务。公民的基本权利有:选举和被选举权,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有信仰的自由;有人身自由不受侵犯的权利;有对任何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失职行为,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有劳动、休息、受教育的权利等等。同时,公民还必须尽自己的义务,如行使自由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及其他公民合法的自由权利;维护国家统一和各族人民团结的义务;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

  .

  -可修编-

  .

  .

  -

  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有保卫祖国、反对侵略的义务;有劳动、受教育、纳税的义务等等。第四章中国的民族和民族问题第一节中华民族及其发展一、中华民族的含义

  中华民族既是我国历史上存在过的各民族的总称,更是指今天中国疆域各个民族的总称,我国民族多元的共同体;我国56个民族中无论哪个民族的成员,都认为自己是中国人,是中华民族的一员。56个民族是多元,中华民族是一体。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正是中华民族的涵。二、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同志在1992年1月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

  "我国历来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经过长期的锤炼,形成了具有强大的聚力的中华民族。把我国各民族维系于一个统一的大家庭中而又世代传承的纽带,主要有三个;一是国家的长期统一;二是各民族相依共存的经济文化联系;三是近代以来各民族在抵御外来侵略和长期革命斗争中结成的休戚与共关系。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是历史的必然。〈一〉地理环境多元基础上的单元性(二)中华民族的多元起源与交融汇集〈三〉各民族以坚韧不拔的精神,开拓、捍卫了祖国疆域,促进了祖国统一(四〉各民族以自己开拓进取、勤劳勇敢的精神,共同创造了我国古代的物质文明,为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牢固的物质基础(五)各民族以其聪明智慧,在发展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共同创造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六)近代以来,反帝反封建的共同历史使命,把各族人民的命运更加紧密地联结在一起,开创了中华民族解放事业的新纪元。第二节中国民族概况一、中

  .

  -可修编-

  .

  .

  -

  国民族及人口在中国辽阔的土地上,居住着56个民族,总人口

  13、4亿人。各民族的族称,在历史古籍上早就有了记载,只是由于历史时代不同而有不同的称呼。据统计,出现在史书上的古代民族族称达100余种。新中国成立后,进行民族识别,到目前为止,国家已识别56个民族。一、中国民族分布及特点

  中国的汉族人口遍布于全国,主要居住在黄河、长江、珠江三大流域和松辽平原等地各省、市。55个少数民族人口虽少,但分布的地区很广,他们分布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60%以上。主要分布在边疆各省、区的XX、、、XX、、、、、、、、、、、、等地。另外,还有近二千万的少数民族人口散居在全国各省、市的大小城镇和农村。由于历史上朝代更迭,屯田或逃避战乱、自然灾害、经商等原因,使中国形成各民族大杂居的格局,并有着十分显著的特点。一、中国民族分布及特点第一,以汉族为主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互相交错居往。第二,各少数民族地区,地广人稀,大多位于边疆和国防要冲地带。第三,民族地区幅员辽阔、资源丰富。三、中国各民族的社会历史发展

  历史上中国各民族经济文化发展很不平衡。不仅各民族所处社会发展阶段有别,而且在一部分民族部不同地区之间社会经济、阶级结构也有很大差别。新中国成立以前,一般说来,汉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不但有发达的封建农业经济,而且近代资本主义工商业也有相当程度的发展。少数民族仅有一部分地区经济获得较快发展,居住在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经济文化则比较落后,而且发展水平各不相同。第三节XX多民族格局的演变发展一、XX多民族格局及

  .

  -可修编-

  .

  .

  -

  演变XX是祖国的西北边陲,总面积165万平方公里,

  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6。XX与蒙古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等八国接壤。边界线长达5400余公里,约占全国边界线总长度的1/4。XX多民族格局及演变

  维吾尔族,是XX的自治民族。分布于全疆各地,人口825万多人,其中80%聚居在南疆的和田、喀什、阿克和库尔勒地区。

  汉族,是以我国古代华夏族为核心,并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融合周围其他民族而形成的一个全国人口最多的民族。

  哈萨克族,主要居住在伊犁晗萨克自治州、木垒和巴里坤两个哈萨克自治县及北疆沿天山一带,人口130余万人。回族,主要聚居在昌吉回族自治州和焉番回族自治县,人口79万余人。柯尔克孜族,主要聚居在克孜勒柯尔克孜自治州,人口16万余人。蒙古族,主要聚居在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人口16万余人。XX多民族格局及演变塔吉克族,主要聚居地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人口3万余人。锡伯族,主要聚居在伊犁岸的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人口3万余人。满族,散居在全疆各地,其中以居住在乌鲁木齐、伊犁地区的人数较多,人口1.8万余人。乌孜别克族,居住在全疆各地,人口1.4万余人,主要分布在乌鲁木齐市、伊犁地区、塔城、喀什、莎车、叶城等地,以伊宁最多。塔塔尔族,主要居住在伊宁、塔城和乌鲁木齐,人口4800余人。达斡尔族,主要

  .

  -可修编-

  .

  .

  -

  分布在塔城地区,人口5000余人。除了以上13个主要民族外,XX还有其他民族8万余人。他们分布在全疆各地。XX这种13个世居民族及众多民族成分的格局,是长期历史演化的结果。第一,远古时期XX就有人类活动、生存了。第二,西汉及其以后,四面八方不断有新的民族迁入XX,或加入XX民族过程,或凭借XX这块历史舞台演出雄壮史剧,对中国、世界历史产生影响。第三,以回鹊西迁为标志,XX历史上出现的突厥语化、回鹊化和伊斯兰化的巨大文化变迁,其影响深远。二、XX自古以来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XX很早就与地有了密切联系,大量的考古文化证明XX同、以及黄河流域等地的先民的联系性。

  当历史进入距今两千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从战国时记录成文的《山海经》、《穆天子传》等古籍中,有许多关于西域的早期传说和对XX山川、河流、物产等方面的描写。继统一全国之后,汉朝是巩固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重要时期。

  公元前60年,匈奴发生乱,理应继承"单于"(王)位的日逐王先贤掉率属归汉。西汉任命"护部善以西使者"吉为"西域都护",驻乌垒城(今轮台县东策大雅〉,治理西域全境,西域各国首领接受西汉政府的册封。二、XX自古以来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东汉建立初,匈奴重新控制了西域。公元499年高昌人拥立掬嘉为高昌王,"纳氏高昌"政权,前后经历九世,将近一个半世纪。隋朝(公元581-618年〉的炀帝巡视到时,高昌玉和西域各国使者都前往朝贺。唐朝是封建经济高度繁荣昌盛的强大王朝。唐灭亡后,五代至宋、辽、夏、金时期,这时西域形成高昌回鹊汗国,喀喇汗朝和氏王朝鼎立局面,

  .

  -可修编-

  .

  .

  -

  但他们都与地政权保持着密切联系。中国共产生成立后极关注XX人民的解放事业,从30年代起就不断派遣共产党员来XX工作。XX自古以来就成为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有其深厚的社会历史基础的。第四节中国的民族问题一、中国旧主义革命时期的民族问题近代中国民族问题的基本容是:对外反对帝国主义的压迫,求得中华民族解放,对推翻封建主义的压迫,实现各民族的一律平等;二、新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各族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三、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民族问题四、新时期的民族问题四、新时期的民族问题第一,少数民族地区与发达地区经济发展上的差距问题。第二,在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中的问题。第三,在民族传统文化发展和提高中的问题。第四,民族意识普遍增强中的问题。第五,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的任务繁重,国际敌对势力、民族分裂主义的破坏和渗透,往往影响到民族关系。

  .

  -可修编-

  .

篇九: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对照材料

  《马克思民族主义、宗教观》理论学

  习交流

  发言材料

  通过**党委组织学习党的民族理论,我了解马克思关于民族主义和民族宗教问题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我国的民族情况和民族问题,党和国家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理论和政策,以及和民族问题有关的宗教问题。学习后,让我知道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创立、发展及其伟大意义,认识民族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规律,民族问题及其由来,民族问题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影响,以及怎样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另一方面让我进一步了解国情、省情、民情,认识少数民族在中国历史上所起的作用及其在社会主义四化建设中的战略地位,我国在社会主义时期要解决好民族和民族问题所制定的一系列政策和具体措施。通过学习《马克思民族主义、宗教观》从而提高我们执行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的自觉性,正确处理好民族关系,做好民族工作,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

  结,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为加速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民族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它不同于阶级,不同于国家,不同于政党,也不同于种族,而是一种稳定的人们共同体,是一个社会实体,并有着自身的矛盾特殊性,同样由于民族存在引起的民族问题,即民族与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问题,也不同于阶级问题、国家问题、政党问题和种族问题而有着自身的特殊性。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是在新世纪坚持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马克思在不同时期就不同问题所发表的有关宗教的论述,当代人有着不同的解读和阐发。这很正常,因为时间、场景和人都已有了很大的变化。但无论怎样解读和阐发,一是要在理论上讲得通,即要有理有据;二是要在实践上行得通,即合乎国情,合乎实际,合乎民心。宗教是个复杂的多面体,它有着不同于其他社会意识形态、其他社会事物、其他文化传统的独特维度。宗教发展既有内因亦有外因,宗教发展的内因与外因的互动使宗教创新层出不穷。时至今日,我们对宗教的认知,与##年前相比,与##年前相比,都已大不相同。即使如此,我们的认知还会发展变化,因为社会的发展变化仍旧继续,宗教的存在、发展和变化没有终结,我们的认识发展也就不会有终点,因此以发展的眼光发展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始终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在中国这样一个多民族多宗教共存的社会里,人们将宗教视为文化这种价值取向会营造一种宽容的社会心理氛围,这也表达了一种强烈的善良愿望和社会舆论,即在动乱不安的当代世界里,宗教不能成为偏执、欺诈、怨恨、误解和冲突的根源,而要成为善良、宽容、精神升华与社会和谐的动力。认同这一共识的人,既有归属不同宗教或教派的人士,也有不信奉任何宗教的人士。这种社会认知与心理底线,有利于社会和谐氛围的形成和扩展,无形中也减少了社会各方面将宗教作为政治武器的可能性,而且随着新世纪世界格局与国内形势的复杂变化,认同这一点的人正日益增多,而将宗教作为第二种意义上的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则越来越不受欢迎或引起人们的反感、质疑和警惕。认识我国各民族问题,解读中国宗教,可能有多种角度。但不论怎样的认识和解读,都不能背离基本事实,不能离开群众路线与实践检验这两个尺度。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建树有中国特色的民族观、宗教学。

  -3-

篇十: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对照材料

  浅论马克思主义民族观——读《共产党宣言》

  在没有读<<共产党宣言>>之前,我一直以为它只是一本索然无味的经典,但当我翻开这本小册子时,我汗颜于自己的无知,犹如沧海一粟,我只感觉到自己的渺小。字里行间,虽说得上是通俗易懂,却又觉得其深邃,博大精深,我所懂得不够透彻,这就是经典之所以百年不衰的缘由吧。马克思和恩格斯带给人类的震撼以及那些无与伦比的财富在时间的考验下显得弥足珍贵。“这部篇幅不大的著作用透彻而鲜明的语言描述了新的世界观。”这便是列宁对它的描述。徜徉在马克思主义的伟大著作中,我们每个人都会用不同的方式去理解马克思主义。即使是同一段话,每一个人亦有对它的不同理解。这里我只是从狭隘的角度简单谈述下对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几点个人感悟。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就是以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的关于民族和民族问题以及如何科学地认识和正确地处理民族问题的一系列基本观点、原则和方法的总和。在《共产党宣言》一书中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人对人的剥削一消灭,民族对民族的剥削就会随之消灭。民族内部的阶级对立—消失,民族之间的敌对关系就会随之消失。”也就是说民族问题是与阶级问题联系在一起的。阶级剥削和压迫是民族剥削和压迫的社会根源。这句话揭示了民族问题产生的根源、民族压迫的阶级实质、民族问题的实质以及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道路,并将解决民族问题与阶级问题和无产阶级革命结合起来了。按我的理解,换句话说就是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是关键。当一个民族的内部矛盾得到合理的解决,那么它就足以抵抗其他民族的侵略。从历史上看,抗日战争的胜利也许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虽然抗战期间,国民党掌握着全国政权,但是仅靠国民党,中国不可能取得抗战的胜利。在国民党与共产党对峙的情况下,胜利也是不可能的。当这些国家发生领土争端即这些民族之间发生生存空间的争夺时,在民族利益面前,只有合作,团结,全民族统一战线,整个民族一致对外,同仇敌忾,才迎来胜利。当然,在和平年代,我们不通提倡用武力来解决所有问题,但是我们仍需要保持高度的警惕,通过建立并维持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来巩固中华民族的强大,避免用武力解决与外来势力的矛盾。虽然在各民族劳动人民之间的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无法避免地会存在一定的矛盾。例如各民族之间因为语言文字、生活条件、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的不同而产生的矛盾,民族之间经济发展程度不同而产生的矛盾,等等。但这些矛盾主要是由于民族差别、民族特点以及经济文化发展上的差距引起的。对于各民族之间的人民内部矛盾,我们应该采用团结、教育、疏导、化解的办法去解决。充分理解各民族之间的差异性。充分尊重各名族发展的自由性。只有各民族团结互助,才有欣欣向荣的和谐社会,才能促进国家的稳步发展,抵御一切外来势力。必须长期坚持民族利益原则,才能消除民族间因利益矛盾而导致冲突的根源。“只有对各个民族的利益极其关心,才能消除冲突的根源,才能消除互不信任,才有助于建立各民族之间和睦相处的关系。”在社会主义社会各民族之间

  的不信任心理的存在是影响民族关系的一个重要因素。各民族应加强彼此间各种交往,消除民族隔阂,建立信任。在对待民族问题上,必须坚持各民族是平等的。我们要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民族压迫、民族歧视和民族特权。种族是没有优劣性的,无论是黑人,白人还是黄人,都是人类社会文明的共同创造者,在智慧上没有高低之分。各民族是平等的,在平等的原则下保护一切少数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语言文字等各个方面的权利,对其进行一定的帮助与扶持。如果少数民族在经济上不发展,生活上不改善,教育上不提高,历史遗留下的落后问题就会一直延续下去,就达不到真正的平等。我们要实现的是各民族共同繁荣,全国人民共同富裕。民族问题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国际性、敏感性和重要性。“民族、宗教无小事”,对民族问题处理是否得当,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命运;对于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来说,能否创造性地把列宁主义的民族理论与本国实际相结合,关系到社会主义的兴衰成败。进一步说,其实,民族问题是社会总问题的一部分,只有在真正解决整个社会问题的过程中才能逐步解决民族问题。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是科学的民族观。它的科学性就在于它不仅是来自实践的,而且又是回到实践,被实践证明了的。国际歌中有一句最为著名的话语“世上从来没有救世主”救世主就只能是自己。有了正确的理论的指导就可以少走弯路,有了一个可行的计划和未来的理想图景,一步步走下去,最终会到达光辉的顶点。只要我们坚持按照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去认识和处理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我国各民族的关系必将愈来愈融洽,各民族的团结必将愈来愈巩固,我们社会主义民族大家庭就能够经得起任何风浪的考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并对世界的和平与进步事业作出更大贡献。回到经典文本《共产党宣言》,我们会发现马克思其实远远地走在我们的前面。马克思博大精深的理论远远还未过时,它闪耀出来的思想光芒仍然是照耀人类社会前进的璀璨明灯。,马克思主义在当前中国所取得的成功无疑雄辩的印证了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预言:“他的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

篇十一: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对照材料

P>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与他的民族观

  ——马克思思想研究中一个被忽略的重要问题Marx'sWorldHistoryTheoryandHisEthnicOutlook:ANeglectedImportantIssueintheStudyofMarxistThoughts

  作者简介:叶险明,浙江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与全球化研究中心教授。《天津社会科学》2015年第20155期第4-11页内容提要:马克思的民族观隶属于他的世界历史理论。马克思对民族问题研究的深入和其民族观的创立,在其世界历史理论的构建和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而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构建和发展内含着马克思民族观基本构架的确立及其创立的完成。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构建和发展与马克思对民族问题研究的深入和他的民族观创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蕴含着重要的现代启示,即:以对“民族问题全球化”的深入考察来带动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研究,以对把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正确运用于“民族问题全球化”的方法论的深入探讨来带动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研究。关键词:马克思/世界历史/世界历史理论/民族问题/民族观标题注释:本文系教育部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历史唯物主义超越‘西方中心论’的逻辑和方法”(项目号:12YJA720030)、浙江省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重大资助项目“全球化背景下的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与中国社会发展道路研究”(项目号:14MKSZ02ZD)的阶段性成果。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构建和发展与马克思对民族问题研究的深入和他的民族观的创立是分不开的。从“现实的历史发展”看,一方面,近代意义上的民族主义和国家主义是与全球化相伴而生的,全球化必然催化出近代意义上的民族主义和国家主义,因此,人们今天所说的包括民族主义等在内的民族问题从来都属于全球化问题;另一方面,全球化的发展又与近代意义上的民族主义和国家主义的变化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现实的历史发展”逻辑决定理论构建和发展的逻辑。马克思的民族观隶属于他的世界历史理论,但马克思对民族问题研究的深入和他的民族观的创立,在其世界历史的构建和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当然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与其民族观并非尽美尽善,不过,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构建和发展与马克思对民族问题研究的深入和他的民族观的创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及其所包含的方法论意义,迄今仍然值得我们深思。这里先从学术界关于马克思主义史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中的一个误解说起。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学术界关于马克思主义史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中一直存在着这样一种流行的观点,即:在作为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马克思那里,其思想发展有个从“世界历史”走向“各国历史”、从“普遍史观到特殊史观”的过程①。这种观点给人们两个方面的误导:其一,似乎马克思在其思想发展的很长

  一段时期内没有注重过对民族问题和各国历史的研究;其二,似乎马克思在其晚年以前从来没有关注过作为“世界历史性”事业的社会主义在各国民族和国家的发展。这里侧重于对第一种误导的批判,以澄明在马克思那里根本不存在所谓从“世界历史”走向“各国历史”、从“普遍史观到特殊史观”的过程,而只存在着对世界历史的认识不断深入和拓展的过程。持上述观点的人首先在概念的使用方面犯了一个逻辑错误,即:把“世界历史”(或“普遍史”)视为一种抽象的单位,而将所谓“各国历史”(或“特殊史”)视为一种具体的单位。或许持上述观点者本来想把马克思对世界历史的认识在逻辑上概括为从抽象不断上升到具体的过程(应当说这并不错),但是,由于上述这种逻辑错误,他们也就走向了其反面。首先,“世界历史”(或“普遍史”)不是逻辑认识过程中的“抽象”,“各国历史”(或“特殊史”)也不是逻辑认识过程中的“具体”。笔者以为,上述这种逻辑错误产生的方法论方面的原因就在于:没有搞清楚“世界历史”范畴的哲学内涵特别是一般历史学内涵。“世界历史”本身就是由各国历史构成的,但不是各国历史的简单叠加。它以“人类文明在不同地区的产生、发展、交往、对抗、融合、扩散等过程”为研究对象,揭示人类社会不断从相对离散向有机整体发展的机制和规律。不过,世界史研究与地区史和国别史研究有所不同。世界史研究也必然要关注地区史和国别史,但其主旨在于探讨不同地区的文明、民族和国家的特点及其相互影响,以及在这种影响中所体现的人类社会运行的法则。因此,说从“世界历史”走向“各国历史”、从“普遍史观到特殊史观”,如同说从“世界历史”走向“世界历史”、从“普遍史观”到“普遍史观”,这是典型的同义反复。由以上辨析我们可以得出两个结论:其一,世界史研究本身就包括各国历史的内容(马克思在其晚年关于俄国农村公社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有可能“不通过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思想,是他世界历史理论一个构成部分),离开“各国历史”(或“特殊史”)的内容,就无所谓世界历史和世界史研究②,虽然“世界历史”并不等于“各国历史”(或“特殊史”);其二,在史学界就根本没有所谓“各国历史”这门学科。因此,“从‘世界历史’(学科名称)走向‘各国历史’(‘世界历史’学科所涉及的具体内容)的过程”,至少是一个很不严肃的论断。可见,断言在马克思那里有个从“世界历史”走向“各国历史”、从“普遍史观到特殊史观”的过程,在逻辑上就是不能成立的了。事实也的确如此。在马克思那里,对世界史的研究从来没有脱离开各国历史的内容③。这一点应是不言而喻的。笔者这里并不想简单地叙述马克思在其思想发展的各个时期所展开的世界史研究本身所包含的各国历史的内容,而仅想就此指出:“各国历史”的内容是与民族和国家发展的内容重合的,当然也是与民族问题分不开的。正因为如此,马克思对民族问题研究的深入在其世界历史理论的构建和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而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构建和发展则使马克思完成了民族观的创立。这里通过对1848年革命前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构建和发展过程与马克思对民族问题研究的深入和他的民族观创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的分析,来印证笔者上述观点。对民族问题的关注是马克思构建其世界历史理论的重要动因之一,而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构建又推进了马克思对民族问题的研究。目前学界在相关研究中往往忽略了这一点。众所周知,犹太人问题是早在欧洲中世纪就存在的民族问题。在19世纪30年代,犹太人争取公民权的斗争随着资产阶级政治自由主义的发展,在西欧特别是德国愈演愈烈。在《莱茵报》时期,基于激进的革命民主主义立场的青年马克思就强烈谴责对犹太民族的歧视和压迫,但他与当时也同情和支持犹太人反歧视和压迫的斗争的“青年德意志”分子在一系列相关原则上又有所不同。1842年8月,他在给《莱茵报》发行人奥本海默的信中写道:“请您把海尔梅斯所有反对犹太人的文章都寄来。然后,我尽快给您寄一篇文章,这篇文章,即使不能彻底解决这后一个问题,也要把它纳入另一条轨道”④。马克思这里所说的“另一条轨道”就是指他感到必须要系统提出与“青年德意志”分子在犹太民族解放等方面的不同观点和思路。1843年3月科伦的犹太公会会长向马克思提出请求,希望他为犹太人写一份给当地议会的请愿书。虽然马克思欣然允诺,但仍没有马上履行诺言。其根本原因还在于“理论准备”方面的局限性。这正如马克思自己所言:“不管我多么讨厌犹太人的信仰,但鲍威尔的观点在我看来还是太抽象。应当在***国家上面打开尽可能多的缺口,并且尽我们所能塞进合理的东西。至少,应当试一试——而愤怒将随着请愿被一次一次地拒绝而增长起来。”⑤批判鲍威尔的犹太教观,“在***国家上面打开尽可能多的缺口”,这需要一个理论准备的过程。马克思所说的“应当试着去做”就是这一“理论准备”过程。这个过程内涵在马克思于1843年3~9月撰写的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特别是于1843年5~10月撰写的《克罗茨纳赫笔记》中。马克思于1843年秋撰写的《论犹太人问题》标志着这一“理论准备”的完成。《克罗茨纳赫笔记》是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构建的历史起点和逻辑起点。关于这一点,笔者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就已作了系统的阐释,故不赘述,这里仅想就此指出的是:虽然不能将《克罗茨纳赫笔记》仅仅视为《论犹太人问题》的理论准备,但在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构建的历史起点和逻辑起点中的确有上述“理论准备”方面的内容。这部笔记涉及欧美主要国家的历史,其跨度达2500年,其内容主要包括所有制及其结果、阶级与阶级特权以及国家与法的产生、形成等。作为《论犹太人问题》理论准备的支撑,《克罗茨纳赫笔记》从封建社会的发展过程、资产阶级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以及法国大革命的历史经验这三个维度,验证和发展了市民社会决定国家的观点。马克思正是由此在“***国家上面”打开了缺口,“把最合理的东西偷运进去”的。在《论犹太人问题》中,一方面,马克思批评鲍威尔不懂得政治解放,并充分肯定犹太人获得政治解放的可能性和现实性(虽然,在马克思看来,犹太人在德国的政治解放已经落后于资本主义世界历史时代的发展),认为政治解放不是以消灭任何一种宗教为前提的,从而把宗教问题还原为世俗问题,把犹太教问题视为“现代问题”;另一方面,他又指出,犹太人所追求的政治解放还不是社会解放,它只是走向社会解放的一个阶段。“只有当现实的个人把抽象的公民复归于自身,并且作为个人,在自己的经验生活、自己的个体劳动、自己的个体关系中间,成为类存在物的时候,只有当人认识到自身‘固有的力量’是社会力量,并把这种力量组织起来因而不再把社会力量以政治力量的形式同自身分离的时候,只有到了那个时候,人的解放才能完成”⑥。笔者以为,从一定的意义上也可以说,《论犹太人问题》是马克思民族观开始形成的标志:撇开民族问题上的宗教外衣,把民族问题与资本主义世界历史时代的发展、资产阶级革命和“人类解放”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可见,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构建的历史起点和逻辑起点的确立是与马克思民族观的开始形成分不开的。近代意义上的民族问题的世界历史性,要求马克思研究包括民族主义等在内的民族问题的视野必须是世界历史性的,即:不是从一定民族和国家的利益出发,也不是从一定地区的关系结构出发,而是从世界历史性联系的特性和世界历史的走向出发来把握包括民族主义等在内的民族问题。这里需要指出的是,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构建的历史起点和逻辑起点与马克思民族观的形成过程不是并列的。马克思的民族观是隶属于他的世界历史理论的。虽然马克思对民族问题的研究促进了他的世界历史理论构建的逻辑起点和历史起点的确立,但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构建过程在整体上决定了马克思民族观的形成过程,而不是相反。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构建的初步展开过程推动了他对民族问题研究的进一步深入。《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神圣家族》标志着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构建逻辑的延伸⑦。而这种延伸必然在方法论上包含着马克思对民族问题研究的进一步深入。笔者这里侧重阐释《神圣家族》的相关思想。在这部著作中世界历史理论构建的初步展开与马克思对民族问题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可被视为一个整体;其根据是:除了继续展开对鲍威尔的犹太人观深入批判并进一步阐释自己对政治解放和人类解放间关系的看法外,马克思还对“自由人”和德国“真正的社会主义”的狭隘的民族观,以及“自由人”关于民族利己主义的错误观点进行了深刻的剖析,从世界历史的高度昭示了各个民族间的关系以及民族主义的作用与社会结构演变发展间的关系,从而使其对民族问题的研究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准。“自由人”和德国“真正的社会主义”的狭隘的民族观,是一种披着世界主义外衣并具有浓厚思辨色彩的文化偏见。马克思将其称为“傲慢的和无限的”民族主义。在《神圣家族》中,马克思对其进行了尖锐、深刻的批判。为了炫耀自己的“唯灵论即思辨唯心主义”具有“全世界历史意义”,赋予自己脱离现实的纯思辨的学说至高无上地位,“傲慢的”民族主义炫耀自己的学说在精神上是超越民族狭隘性的。这种“超越”当然不是克服了民族的局限性,更不是消除了民族偏见,而是把自己置于其他民族之上,批判其他民族,为其他民族指点迷津,并认为只有他们自己才具有这种批判能力和“精神优势”。所以,马克思说:“现实人道主义在德国没有比唯灵论或者说思辨唯心主义更危险的敌人了。”⑧关于马克思对“傲慢的”民族主义的批判,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古往今来世界上各个民族没有总体上的优劣之分;“批判自己和其他民族”并不能作为区分民族优劣的标准;“精神优势”不仅在逻辑上说不通,而且只能证明“自由人”和德国“真正的社会主义”被德国民族的狭隘性所束缚⑨。所谓“精神优势”不过是民族狭隘性的一种表现形态。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马克思还在《神圣家族》中批判了“自由人”把民族主义在法国革命中的作用“神秘化”的观点,阐释了民族主义的作用与国家特别是社会结构间的关系。近代意义上的民族主义的作用是复杂的,而“自由人”则把民族主义及其作用简单化和宗教化。“自由人”把民族主义称为“民族的利己主义”或“民族的纯洁的利己主义”,它“通过确认利己主义、而且由宗教上确认利己主义(即承认它是超人的,因而是摆脱了人的约束的存在物),来抑制利己主义”。据此,“自由人”在总结法国革命失败的教训时说:“在革命由此而消灭了人民生活中的封建屏障以后,它就不得不满足于民族的纯洁的利己主义,甚至煽起这种利己主义。而另一方面它又不得不抑制这种利己主义,抑制的办法就是对它加以必要的补充,承认最高的存在物”⑩。马克思对此讥讽道:“最高存在物的创造者(指鲍威尔等‘自由人’——引者注)对自己这种批判的意图是一无所知的。”并进而指出:“罗马和希腊曾经由于民族问题而失败。因此,当批判(指鲍威尔等‘自由人’——引者注)说法国革命由于民族问题而失败的时候,批判并没有说出有关法国革命的任何独到见解。当它把民族的利己主义定义为纯粹的利己主义时,它同样也没有说出有关民族的任何东西。如果把这种纯粹的利己主义同费希特的‘自我’的纯粹的利己主义加以对照,这种纯粹的利己主义反倒表现为非常阴暗的、掺杂着血和肉的、自发的利己主义。如果说这种利己主义的纯粹性只是相对的,因而与封建主义界限所体现的利己主义截然不同,那就没有必要对‘革命’(指法国革命——引者注)进行‘新的考察’,以便发现以民族为内容的利己主义比以特殊等级和特殊团体为内容的利己主义更普遍或更纯粹”(11)。这就是说,“自由人”在法国民族主义对法国革命作用的问题上除去同义反复,什么新东西也说不出来。在马克思看来,民族主义的具体作用是依具体的社会结构的变化而定的。民族主义在法国革命中的作用受当时法国社会结构的变化以及由此决定的社会政治结构的变化的制约。就拿破仑的“革命的恐怖主义”失败原因,马克思做了进一步探讨,他指出:“拿破仑进行的是革命的恐怖主义对同样也是由这场革命宣告诞生的资产阶级社会及其政治的最后一次战斗。拿破仑当然已经有了对现代国家的本质的认识;他已经懂得,现代国家是以资产阶级社会的顺利发展、私人利益的自由运动等等作为基础的。他决定承认并保护这一基础。他不是一个狂热的恐怖主义者。但与此同时,拿破仑还是把国家看做目的本身,而把市民生活仅仅看做司库和他的不许有自己意志的下属。他用不断的战争来代替不断的革命,从而实施了恐怖主义。他满足法兰西民族的利己主义要求,直到它完全餍足为止;但是他也要求,只要他的征服行动的政治目的需要,就立即牺牲资产阶级的生意、享乐、财富等等。当他专横地压制资产阶级社会的自由主义(即资产阶级社会的日常实践的政治理想主义)的时候,只要资产阶级社会的最重要的物质利益(即商业和工业)同他的政治利益发生冲突,他就不再顾惜这些物质利益了。他对实业家的鄙视是他对意识形态家的鄙视的补充。在内政方面,他也把资产阶级社会当做国家的对头来加以钳制”(12)。这就是拿破仑失败的根本性原因。由上可见,民族主义是不能单独起作用的。民族主义的作用超越不了一定时代的经济、政治结构给其所规定的范围。法国民族主义作用的复杂性归根结底是由法国经济、政治结构决定的。当然,民族主义的作用与社会结构间的关系不是线性式的。《德意志意识形态》标志着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创立的基本完成,同时也标示着马克思民族观基本构架的确立。这一点应是毋庸置疑的。在这部著作中,马克思和恩格斯进一步批判了鲍威尔等“自由人”思辨唯心主义观点的“纯粹民族的性质”以及德国“真正的社会主义”的“虚假的普遍主义和世界主义”,在基本完成世界历史理论构建过程中确立了民族观的基本构架。所谓马克思民族观的基本构架是指:由马克思关于民族问题的研究方法以及关于民族的起源、民族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民族的意识形态、民族发展的动力、民族间的交往形式、民族发展的方向等方面的观点所构成的民族观的基本原则。这里简要概括如下:1.民族问题研究的“世界历史”方法。这是马克思民族观一以贯之的基本方法。马克思说:“为了正确地评价这种甚至在可敬的德国市民心中唤起怡然自得的民族感情的哲学叫卖,为了清楚地表明这整个青年黑格尔派运动的狭隘性、地域局限性,特别是为了揭示这些英雄们的真正业绩和关于这些业绩的幻想之间的令人啼笑皆非的显著差异,就必须站在德国以外的立场上来考察一下这些喧嚣吵嚷。”(13)虽然马克思这里直接讲的是写作《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目的,但其中包含着他研究民族问题的最重要的方法:超越“地域局限性”,从世界历史的角度来考察民族问题。所谓超越“地域局限性”就是指:不被特殊的民族利益所束缚,而把特殊的民族利益置于世界历史发展过程中来认识。因此,“必须站在德国以外的立场”值得我们深思。

  2.民族的起源。“城乡之间的对立是随着野蛮向文明的过渡、部落制度向国家的过渡、地域局限性向民族的过渡而开始的,它贯穿着文明的全部历史”(14)。这里,马克思通过考察城乡对立由以发生的历史过程,把超越地域局限性的民族的起源同有文字记载的历史的形成以及阶级和国家的产生联系起来。虽然,就今天的人类学和历史学的研究成果来说,马克思关于民族起源的观点需要进一步的修正、丰富和完善,但其思路和基本观点没有过时。3.民族的功能和作用。“市民社会包括各个个人在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上的一切物质交往。它包括该阶段上的整个商业生活和工业生活,因此它超出了国家和民族的范围,尽管另一方面它对外仍然需要以民族的姿态出现,对内仍然需要组成国家的形式。”(15)就功能和作用而言,民族与国家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其主要区别之一就在于:民族是基于个人生产力和物质交往的一定的人群在对外部交流中对自身确认的共同体形式,而国家则是基于个人生产力和物质交往的一定的人群在对内控制中对自身确认的共同体形式。虽然这两者的功能和作用不完全一样,并在一定的条件下发生矛盾,但民族的发展必然要追求国家形态的确认,而稳定形态的国家必须要具有民族形式的确认。4.民族的内部结构及其发展。“一个民族内部的分工,首先引起工商业劳动同农业劳动的分离,从而也引起城乡的分离和城乡利益的对立。分工的进一步发展导致商业劳动同工业劳动的分离。同时,由于这些不同部门内部的分工,共同从事某种劳动的个人之间又形成不同的分工。这种种分工的相互关系取决于农业劳动、工业劳动和商业劳动的经营方式(父权制、奴隶制、等级、阶级)”(16)。马克思这里揭示了民族内部的经济结构及其发展。虽然民族内部结构及其发展绝不能简单地归结为生产力和分工及其发展,但生产力和分工及其发展的确是民族内部结构及其发展的基础。氏族、部落之所以能发展成部族,再由部族发展成为民族,其根本动力就是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发展。民族共同体的各个发展阶段受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制约,随着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变换,按一定顺序向前发展。5.民族间关系的发展动力。“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取决于每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分工和内部交往的发展程度。这个原理是公认的”(17)。各个民族的生产力、分工和内部交往的发展是民族间关系发展的根本动力。这种动力不仅仅决定民族间关系发展的范围和程度,而且决定各民族间关系的性质。6.民族间的交往形式。民族间交往的形式是随着各个民族的生产力和分工的发展而发展的。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谈到多种民族交往的形式。不过,笔者以为,这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马克思在该书中论及的某一民族的意识与另一民族的实践间的交往问题。他说:“在一定民族的各种关系的范围内,这种现象的出现也可能不是因为在该民族范围内出现了矛盾,而是因为在该民族意识和其他民族的实践之间,亦即在某一民族的民族意识和普遍意识之间出现了矛盾(就像目前德国的情形那样)——既然这个矛盾似乎只表现为民族意识范围内的矛盾。”(18)这种交往形式一般出现在相对发达民族或国家与相对落后的民族或国家间。7.民族发展的方向。“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越是扩大,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19)。由于把民族发展方向的研究与“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紧密联系起来,所以,马克思为科学把握民族对立和民族隔阂的最终消除问题提供了科学世界历史观基础。由上可见,《德意志意识形态》标志着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创立的基本完成,同时也标志着马克思民族观的基本构架的确立。不过,这两者的发展不完全是同步的。讲“马克思民族观的基本构架的确立”是指:由马克思关于民族问题的研究方法以及民族的起源、民族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民族的意识形态、民族发展的动力、民族间的交往形式、民族发展的方向等方面的观点构成的科学民族观的基本原则已经形成。但“马克思民族观的基本构架的确立”并不等于马克思民族观创立的完成。其原由在于: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尚未全面展开对资本主义世界历史时代民族问题的考察。马克思民族观的创立完成于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应用和丰富的过程中。《论波兰》、《共产党宣言》等,既标志初步创立的世界历史理论在马克思革命实践活动和其对重大历史事件分析中的应用和丰富,也标志马克思民族观创立的完成。也可以说,正是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在马克思革命的实践活动中和对重大历史事件分析中的应用和丰富,使马克思民族观的创立得以完成。而马克思的民族观创立的完成也在逻辑上体现着他的世界历史理论的应用和丰富。如果说,《德意志意识形态》还只是在最一般的方

  法论原则上标志着马克思民族观基本结构的确立,那么,《论波兰》、《共产党宣言》等则标志着马克思对民族问题研究的触角进一步深入到资本主义世界历史时代复杂的民族关系中(并由此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民族问题的新的论断),从而使他的民族观的构建得以完成。马克思1847年11月29日在伦敦举行的纪念1830年波兰起义17周年的国际大会上有个简短演说,虽寥寥不过六七百字,但在其民族观的创立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主要内容包括:“各国的资产者虽然在世界市场上互相冲突和竞争,但总是联合起来并且建立兄弟联盟以反对各国的无产者”;“现存的所有制关系是一些国家剥削另一些国家的条件”;“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的胜利也就是对民族冲突和工业冲突的胜利,这些冲突在目前使各国互相敌视。因此,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的胜利同时就是一切被压迫民族获得解放的信号”(20)。马克思在这里揭示了资本主义世界历史时代民族压迫的根源,并把民族解放与无产阶级革命紧密联系起来。由马克思恩格斯起草的《共产党宣言》补充并进一步发挥了《论波兰》的相关思想,其内容主要包括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首先,明确指出近代意义上的民族是在资本主义历史时代形成的。只有在资本主义历史时代,各个分散的地区才能“结合为一个拥有统一的政府、统一的法律、统一的民族阶级利益和统一的关税的统一的民族”(21)。其次,揭示了消除民族剥削和压迫的根本路径,即铲除人剥削人的制度。“民族内部的阶级对立一消失,民族之间的敌对关系就会随之消失”(22)。因此,“在无产者不同的民族的斗争中,共产党人强调和坚持整个无产阶级共同的不分民族的利益”(23)。如果我们对马克思以上观点稍作逻辑延伸的话,那么就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近代意义上的民族产生于资本主义世界历史时代,决定了近代意义上的民族问题只能是资本主义世界历史时代的民族问题,从而彻底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路径只能存在于从根本上变革资本主义的过程中。笔者之所以认为《论波兰》、《共产党宣言》等标志着马克思民族观创立的完成,其主要根据就在于:基于世界历史理论的初步创立和民族观基本构架的确立,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性质的世界历史中民族问题的认识基本上完成了由现实中的具体到思维中的具体的过程。这里所说的“思维中的具体”是指对资本主义性质的世界历史中民族问题的总体的科学把握。虽然马克思的民族观在19世纪40年代末期以后不断有所发展(24),并在具体的环节上有所变化,但这种发展和变化是在马克思所创立的民族观的逻辑规定范围内的发展和变化。这里需要提及的是,恩格斯在1848年以后对马克思民族观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其主要表现之一是强调了民族独立对真正的“国际联合”的意义,如他提出:“真正的国际主义无疑应当以独立的民族组织为基础”(25);“压迫其他民族的民族是不能获得解放的”(26);“一个大民族,只要还没有民族独立,历史地看,就甚至不能比较严肃地讨论任何内政问题„„无产阶级的国际运动,无论如何只有在独立民族的范围内才有可能”(27);“国际联合只能存在于国家之间,因而这些国家的存在、它们在内部事务上的自主和独立也就包括在国际主义这一概念本身之中”(28),等等。当然,恩格斯的这些创新性论述与马克思和他以往所创立的民族观是息息相通的。首先,马克思对“自由人”和德国“真正的社会主义”狭隘的民族观批判本身就包含着对民族独立和各民族平等相处原则的肯定。其次,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也注意到了不同民族国家的共产主义活动的特殊性。例如,他说: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应采取的措施“在不同的国家里当然会是不同的”。这说明马克思尊重国际组织中各个民族国家的独立性,恩格斯以后则更注意在不同的场合从不不同的角度强调和发挥这一点。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与他的民族观之间关系发展的历史和逻辑表明:一方面,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构建和发展离不开马克思对民族问题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他的民族观的创立;另一方面,马克思的民族观是隶属于他的世界历史理论的,其创立也离不开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构建和发展,虽然,马克思的民族观有其自身特定的意义和发展特点。因此,在马克思那里根本就不存在什么从“世界历史”走向“各国历史”的过程。在当今时代,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和民族观需要根据新的历史条件和思想资源而不断丰富和发展,但是,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与他的民族观之间关系发展的历史和逻辑所蕴含的方法论是具有现代启示意义的。笔者以为,当代全球化包括“民族问题全球化”。因此,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在当代的发展不能离开对当代民族问题的深入研究。所谓“民族问题全球化”有多重相互联系的含义:(1)国内民族问题的国际化,国际性的民族问题本土化;(2)民族问题几乎成为每个民族国家都面临亟待解决的问题;(3)世界上不同种类的民族问题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纠缠在一起;(4)民族问题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成为世界性的经济、政治和文化问题,它直接影响和制约当代全球化的发展进程。长期以来,我们对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的研究与对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研究在整体上是相分离的,而这种分离既阻碍了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的发展,也阻碍了马克思主

  义民族观的发展。笔者认为,从方法论上看,这种状况是由两个相互联系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其一,忽略了马克思对民族问题的研究在其世界历史构建和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意义,忽略了马克思的民族观是隶属于他的世界历史理论的。其二,“全球化是民族国家削弱过程”的观念深深地影响着学术界。实际上,迄今为止,全球化的过程也是近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的过程。近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是全球化最基本、最重要的主体,其发展过程是全球化发展的主线索,也是全球化发展的基本动力,虽然民族国家的发展形态会在全球化发展的不同阶段上有所变化。而有民族国家的存在及其发展就必然会有民族问题,虽然民族问题的具体内容和表现形式也会在全球化发展的不同阶段有所变化。至于所谓“全球化是民族国家削弱过程”,实际上只是西方国家的“一厢情愿”罢了。在全球化过程中占据优势地位的西方国家自然希望自己的国家主权“全球化”。所以,我们不能把民族国家的发展形态在全球化不同发展阶段中的变化视为民族国家的削弱。当然,就其最终的发展趋势来看,民族国家是要消亡的,但消亡的必要条件是民族问题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解决。进而言之,只要不平等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没有彻底改变,阶级和民族没有在世界历史范围内消亡,民族国家就不会削弱。现实的社会历史的发展形态决定理论的发展形态。所以,对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来说,将民族观排除在外是不可想象的。应当承认,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和民族观也是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与马克思那个时代的全球化过程中的民族问题相比,当今时代的全球化过程中的民族问题要复杂得多。在马克思那个时代的全球化过程中,民族国家的普遍建立刚刚开始,故民族问题的核心是摆脱殖民统治、建立近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从世界历史的角度看,这一核心的民族问题一直持续到20世纪60年代才算是基本解决。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民族问题的彻底解决,恰恰相反,民族问题由此愈演愈烈,其主要表现是:民族问题日趋凸现其复杂性。例如,随着冷战的结束,在现今的全球化过程中,民族自决权、民族平等与民族分裂主义的关系问题,大民族与小民族间的民族问题,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的民族问题,社会主义国家间的民族问题,社会主义国家与非社会主义国家间的民族问题,主权国家内部的民族问题与主权国家间民族问题,社会主义国家内部的社会主义与民族主义的关系问题,世界社会主义与民族主义的关系问题,民族主义与国际主义的关系问题,等等,这些多种形态的民族问题相互渗透,并与国际格局的变迁、新殖民主义的出现以及世界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冲突纠缠在一起。然而,尽管如此,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和民族观间的内在逻辑联系所蕴含的方法论启示,对于我们在今天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和民族观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的。这一方法论启示就是:以对“民族问题全球化”的深入考察来带动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研究,以对把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正确运用于“民族问题全球化”的方法论的深入探讨来带动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研究。这是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和隶属于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的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在当代丰富和发展的重要切入点。注释:①学界持这一观点的人所提出的主要论据之一就是马克思晚年关于俄国农村公社“不通过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思想。笔者以为这是个“假论据”。其一,早在19世纪50年代马克思就开始关注资本主义世界历史时代中的东方国家的历史命运,关注东方国家与西方国家的关系。其二,作为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他始终关注作为“世界历史性”事业的社会主义和工人运动在各国民族和国家的发展。早年他主要关注的是欧美各国社会主义的发展;而在其晚年,他在继续关注欧美各国社会主义和工人运动发展的同时,根据资本主义世界历史时代的发展和俄国农村公社的特殊性,提出了俄国村社发展的一种可能性。如果仅仅根据这一点,就断言在马克思那里有个从“世界历史”走向各国历史的过程,那就是很不严肃的了。②马克思在其一生的历史学研究中一共作了7个编年史摘录,分别是:克罗茨纳赫笔记中关于法国和德国的2个编年史,《巴黎笔记》中关于古罗马的简短编年史,1857年1月关于俄国的编年史,1860年6月关于欧洲历史的编年史,1879年关于印度的编年史,以及1881~1882年关于公元前1世纪初至17世纪中叶世界各国特别是欧洲各国的编年史(即“历史学笔记”)。这7个编年史摘录就是马克思一生对世界史研究的一条线索。这一条线索并没有体现马克思所谓从“世界历史”走向“各国历史”的过程。③在马克思的全部著述中,其生前公开发表的部分所占比重不到三分之一,而这其中很大一部分是马克思发表在报刊上的时事评论。这些评论从特有的立场和角度评述了19世纪中下叶发生的一系列事件,其范围涵盖了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论及了社会结构的各个层次和方面,由此展示了马克思把握时代脉搏、透视社会现象、

  把握社会发展趋向的强烈意向。这是作为学者和革命家的马克思自觉审视理论学说的普遍方法论意义的重要体现。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4页。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第54页。⑥《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6页。⑦参见叶险明:《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与现时代》第二章,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⑧《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第253页。⑨叶险明:《马克思哲学革命的文化逻辑及其现代启示》,《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⑩《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第320页。(1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第321页。(1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第325~326页。(1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第513页。(1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第556页。(1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第582页。(1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第520页。(1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第520页。(1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第535页。(19)《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第540页。(20)《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第694页。(2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6页。(2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第50页。(2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第44页。(24)如:在《共产党宣言》以后,马克思(和恩格斯)通过对泛斯拉夫主义问题等的研究,提出了两种民族和两种民族运动的思想;通过对印度和中国问题的研究以及对英国社会革命与爱尔兰民族独立运动关系的再认识,提出了民族解放运动和社会主义革命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的观点,等等。(2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8卷,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第87页。(2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55页。(2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5卷,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260~261页。(2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84页。

篇十二: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对照材料

P>  论马克思主义民族观

  摘要:本文从马克思主义民族的定义、内涵、发展形成和马克思主义民族的中国化内摘要容以及它在理论和实践等方面讨论了马克思主义民族。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民族观;中国化;理论与实践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民族观,从其基本含义上来说,就是以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的关于民族和民族问题以及如何科学地认识和正确地处理民族问题的一系列基本观点、原则和方法的总和。也可以说是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在民族和民族问题领域中的具体运用和体现,是马克思主义在观察、研究和处理民族和民族问题上的根本立场、观点和方法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不可分离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含义一般又可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狭义的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是指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斯大林关于民族和民族问题的一系列科学观点和方法论体系;广义的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则除此之外,还包括马、恩、列、斯同时代的和以后的马克思主义者、共产党人提出的关于民族和民族问题的一系列科学观点原则和方法论体系的总和。在人们的习惯上,一般是从广义上来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马克思主义民族观,也和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一样,有着两个最显著的特点:一个是它的党性、阶级性,即公然申明它是无产阶级的民族观,是为全世界各民族的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服务的,并最终使他们获得彻底解放。它同资产阶级利己主义的民族观是根本对立的。第二个是它的实践性,强调它对实践的依赖性,而它的基础是实践,来自实践又转过来为实践服务和接受实践检验,并随着实践的不断发展而发展。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上个世纪40年代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础上,在领导无产阶级争取社会主义的革命斗争实践中,运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民族和民族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和理论创造,同时继承和发展了以前各种民族观的合理成分特别是资产阶级民族革命时期资产阶级民族观的优秀成果后,逐步形成的。这个过程大约经历了半个世纪,其中大致又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初创阶段,时限为从19世纪40年代初至19世纪40年代末,即《共产党宣言》的正式问世。1848年以前,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创立自己的无产阶级革命理论的初期,就非常注意对民族和民族问题的学习和研究,撰写了《论犹太人问题》(1844年)、《德意志意识形态》(1845年-1846年)等著作,不仅提出了犹太人的民族平等问题,而且还开始对民族的形成问题、对民族与生产力发展的关系问题进行了初步研究,并提出了“三个过渡”的科学论断,即从野蛮向文明的过渡、从部落制度向国家的过渡、从地方局限性向民族的过渡。[1]第二个阶段为确立阶段,时限为从1848年至19世纪70年代。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即马克思主义的创立。马、恩在《共产党宣言》中第一次系统、全面地阐明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体系时,也阐明了他们对民族和民族问题的基本观点。。1848年欧洲革命以后,由于受到波兰、捷克、匈牙利、罗马尼亚、南斯拉夫等民族解放运动的鼓舞,以及中国、印度、波斯等农民革命的影响,马、恩对民族和民族问题又撰写了一系列著作,主要有《论波兰》《论波兰问题》《德国的革命、、和反革命》《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支持波兰》《反杜、、、、林论》等,进一步深刻地阐明了民族解放运动发展的历史根源和阶级根源,分清了两种不同性质的民族运动,揭露了资产阶级民族解放运动的局限性,提出了民族问题的彻底解决,只有依靠无产阶级,而不能把希望寄托于剥削阶级等观点,从而明确了民族和民族问题与无产

  阶级革命的关系,建立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解放运动的学说,标志着系统的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形成。第三个阶段为深入研究阶段,时限为从上个世纪80年代至恩格斯逝世。在这个阶段,马、恩又根据历史发展所积累的大量的民族和民族问题的素材,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抽象思维,撰写了《自然辩证法》《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等基础扎实的研究专著,特别是恩格斯执、行马克思的遗言所写的这后一本研究专著,对民族的形成和发展作了科学的论述,从而使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奠定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这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础之上,成为有史以来唯一科学的民族观。20世纪初至20世纪三四十年代,列宁和斯大林在领导俄国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建立苏维埃政权以及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在与第二国际修正主义、机会主义的斗争中,以自己对民族和民族问题的新发展新贡献使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把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推进到一个新阶段。列宁还从世界观的高度概括了资产阶级的民族主义与无产阶级的国际主义是两种根本对立的世界观。他说:“资产阶级的民族主义和无产阶级的国际主义——这是两个不可调和的敌对的口号,它们同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两大阶级营垒相适应,代表着民族问题上的两种政策(也是两种世界观)”[2]。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人民送来了马列主义,同时也送来了马列主义民族观。随着民族问题在中国革命和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各族人民的革命斗争实践中,结合中国民族和民族问题的实际,不断继承、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民族观,并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自己特色的毛泽东思想民族观,成为毛泽东思想不可分离的有机组成部分。总的看来,在马克思主义民族观下的中国化内容极其丰富而深刻,它大致包含以下七个方面:1.关于民族形成、民族发展和中国的民族识别;2.关于坚持民族平等,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的统一;3.关于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保障各少数民族的自治权利;4.关于少数民族社会制度必须逐步实行有区别的改革;5.关于大力培训少数民族干部,诚心诚意地积极地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和文化建设;6.关于尊重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7.关于反对大汉族主义和狭隘地方民族主义,广泛持久地进行马列主义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教育,高度重视民族工作。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思想路线,认真全面地总结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民族观发展的经验教训,初步肃清了在民族问题上的“左”的流毒,从理论和实践上进行了具有历史意义的拨乱反正工作。而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在当代中国民族的发展中更是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方面都充分展现出了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对我国民族事业发展的积极意义。1981年,党中央在讨论和解决**民族关系问题时正式提出来“两个离不开”,即“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1990年,江泽民在**视察时指出:。“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是由56个民族构成的,在我们祖国的大家庭里,各民族之间的关系是社会主义的新型关系,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3]“三个离不开”思想,精辟概括了我国56个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结成的休戚与共、互助合作的紧密联系,集中体现了各族人民的共同意志和愿望。“三个离不开”思想,成为新时期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加强各民族大团结的重要指导原则。胡锦涛在2004年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六次集体学习会上进一步指出:“我国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不断发展和巩固,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

  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观念深入人心,民族地区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策,是中国共产党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典范。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关键是培养一大批德才兼备的少数民族干部队伍。我们党历来重视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江泽民多次强调,培养民族干部是“一项事关大局的重要工作”,民族干部的状况是衡量一个民族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5]他对做好这项工作提出了四个方面的要求:第一,要扩大数量;第二,要提高素质;第三,要改善结构;第四,要提高层次。胡锦涛强调要把做好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选拔工作作为管根本、管长远的大事,制定周密计划,认真组织实施,持之以恒地抓紧抓实抓好。总之,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有一个创立、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它是唯一科学的民族观。它的科学性就在于它不仅是来自实践的,而且又是回到实践被实践证明了的。它并没有穷尽民族和民族问题方面的真理,只是开辟了不断认识民族和民族问题方面真理的道路。历史已经证明,今后还会证明,只要我们坚持按照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民族观去认识和处理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我国各民族的关系必将愈来愈融洽,各民族的团结必将愈来愈巩固,我们社会主义民族大家庭就能够经得起任何风浪的考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并对世界的和平与进步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5页[2]《列宁全集》第20卷,第9页[3]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新时期民族工作文献选编[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0:149.[4]胡锦涛。做好新形势下的民族工作,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N].人民日报,2004-10-23[5]"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民族问题的理论学习纲要[M]北京:学习出版社,20041691

篇十三: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对照材料

P>  第三教育和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综合素养掌握为人民服务的本领为投身于西藏全面小康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好准备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马克思主义四观教育课的基本内容第一马克思主义祖国观

  马克思主义

  祖国观民族观宗教观文化观

  教育概论考点

  绪论

  马克思主义祖国观、民族观、宗教观、文化观简称马克思主义“四观”,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马克思主义“四观”教育课的任务和基本内容(一)马克思主义“四观”教育课的任务第一,教育学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牢固树立祖国观念,培养深厚的爱国情感和强烈的民

  族自豪感、民族自信心,坚定正确的思想信念,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第二,教育学生认清反分裂斗争的长期性、尖锐性和复杂性,掌握反分裂斗争的思想武器,戳穿**集团的支持他们的国际敌对势力所散布的种种谬论,自觉抵制**集团的政治渗透和影响,坚定不移地维护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第三,教育和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综合素养,掌握为人民服务的本领,为投身于西藏全面小康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好准备,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二)马克思主义“四观”教育课的基本内容第一,马克思主义祖国观。正确的祖国观是大学生热爱伟大祖国,维护祖国统一,坚决反对分裂势力的政治基础。第二,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正确的民族观是大学生自觉地维护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的理论基础。第三,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正确的宗教观是大学生正确对待宗教问题、树立科学世界观的认识基础。第四,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正确的文化观是大学生正确对待民族传统文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基础。第五,反对分裂,维护稳定,促进发展,是西藏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西藏当代大学生的历史责任。二、学习马克思主义“四观”教育课的重要意义(一)是提高西藏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有效途径(二)是西藏大学生承担建设社会主义新西藏历史使命的必然要求(三)是西藏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现实需要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祖国观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关于祖国问题的基本观点一、马克思主义祖国观的基本概念

  考点:1、祖国:祖国是一个国家的国民或公民对自己国家的敬称。祖国

  所体现的是特定人群共同体与他们世代生息的地域之间的关系,是自己世世代代、祖祖辈辈居住的国家。任何国家都是由人口、领土、政府、主权等若干要素构成的,是一个复杂的有机整体。

  2祖国观:祖国观是指一个国家的国民或公民对自己国家的基本看法和根本观点。祖国

  观的具体内容包括:对祖国的历史、文化、自然、地理的感情;对各民族共同缔造的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认同感;对祖国的领土、主权的责任感;对祖国的政治、经济制度所持的立场和态度等。

  3、马克思主义祖国观:马克思主义祖国观是指马克思主义对祖国的基本看法和

  根本观点。二、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主要内容

  4、国家的起源:在国家起源的问题上,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这个人类社会特有的现

  象,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国家是人类社会分化为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的时候产生的,也就是说(国家是随着阶级的产生而产生的)。恩格斯指出:“国家是社会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产物;国家是表示:这个社会陷入了不可解决的自我矛盾,分裂为不可调和的对立面而又无力摆脱这些对立面。而为使这些对立面,这些经济利益相互冲突的阶段,不致在无谓的斗争中把自己和社会消灭,就需要有一种表面上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这种力量应该缓和冲突,把冲突保持在“秩序”的范围内;这种从社会中产生但又居于社会之上并且日益同社会脱离的力量,就是国家。

  5、国家恶的实质:国家的阶级本质体现为:国家是阶级社会特有的组织,是阶级

  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

  6、国家的职能: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由于生产方式和经济基础不同,产生过

  不同社会形态的国家形式,有奴隶制国家、封建制国家、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职能是指国家在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中的职责和功能。一般分为对内职能和对外职能。第一,国家的对内职能,包括对内的阶级职能和社会管理职能。第二,国家的对外职能,是国家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与其他系统发生联系时,为协调和处理它们之间各种矛盾而具有的功能。

  7、国家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规律:国家是历史的产物。

  生产力发展(根本原因)→剩余产品→私有制产生→剥削出现→阶级出现(直接原因)→国家产生(p4)一、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继承和发展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人民民主专政是无产阶级专政在我国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人民民主专政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专政国家学说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根据这一理论,我国确定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它在我国国家制度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决定着我国的整体和国家机构的形式。建立单一制的共和国:国家的结构形式是指国家的内部构成形式,即国家的整体与部分之间、中央于地方之间的相互关系。国家结构形式分为单一制和复合制。单一制是指由若干不享有独立主权的一般行政区域单位组成统一主权国家的制度。在当代国家结构中,单一制于联邦制(复合制的一种)是主要形式。第一,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结构形式的基本观点。恩格斯指出:“无产阶级只能采取单一

  而不可分割的形式”。列宁也指出:中央集权制的大国是从中世纪的分散状态走向将来全世界社会主义的统一的一个巨大的历史步骤。第二,单一制国家的主要特点。一是大国只有一部宪法,由统一的中央立法机关根据宪法制定法律。二是国家只有一个最高立法机关,一个中央政府,有一套完整的司法系统。三是实行中央统一集权,地方政府的权力由中央政府授予,接受中央政府的统

  一领导。整个政府实行层级控制,对地方政府不适当的行政行为,中央政府有权撤销。四是中央集权的同时也实行某种程度的地方自治。五是中央政府统一行使外交权,地方政府机关对外不具有独立性。第三,我国实行单一制的国家形式。原因:1、我国政治、经济、民族发展的现实需要所决定;2、是我国历史上单一制国家机构的延续。特点:1、建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解决单一制下的民族问题;2建立特别行政区制度解决单一制下的历史遗留问题。实行单一制的国家机构形式是我国历史发展的必要趋势,是全国各族人民长期奋斗的结果。我国实行单一制的国家结构形式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创造性的运用和发展。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与成功实践: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即:“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概括地说,是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一国两制“没有改变我国的单一制结构,成为单一制的新模式。实践证明,“一国两制“既符合中国的实践,也是祖国统一的最佳方式,是中国共产党在解决国家统一问题上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丰富和发展。

  我国多民族国家长期统一的启示年:第一,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则政通

  人和、百业兴旺;国家分裂、民族纷争,则社会动乱、人民遭殃。第二,建立一个强大的中央集权是中国长期统一的政治保证。第三,各民族在经济上相互依赖、相互促进是保持国家统一的前提条件。第四,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为保持国家的长期统一、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第五,“三个离不开“的意思,为国家统一、民族强盛、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提供了坚实的思想基础。第六,中华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活动中,创造了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构成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形成了今天我们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

  爱国主义的含义:爱国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祖国观的核心。

  爱国主义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在五千多年的发展

  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爱国主义是实现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这三大历史任务的强大精神动力。爱国主义是西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p17)爱国主义在当代中国的集体体现是热爱社会主义祖国:(p17)爱国主义在当代中国的集中表现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p18)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爱国主义的最基本的要求。(p19)爱国主义的最高原则是国家利益高于一切。(p20)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各民族和个人的利益都应服从于国家利益,这是爱国主义的最高原则。(p21)西藏成为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历史的必然选择:(p21)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p21)第一,远古时期,西藏文化于祖国内地的联系。在西藏高原上,自古就有人类活动。考古发现证明,西藏出土的大量新旧石器时期的文化一存与内地同时期的远古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存在着共同的文化因素。第二,唐朝时期,吐蕃与祖国内地的联系。第三,元朝时期,西藏地区成为中央王朝下属的一个行政区域。第四,明清时期,西藏与中央王朝的归属关系日渐稳固。第五,中华民国时期,中央对西藏的主权地位写入宪法。第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西藏获得和平解放。(p25)历代中央政府对西藏地方有效行使主权:第一,历代中央政府十分重视对西藏地方的治理,在中央专设机构或者直接由中央管理西藏地方的军政事物。第二,中央政府在西藏地区设立管理地方军政事物的机构。第三,中央政府任命西藏地方政府高级官员。第四,中央政府依例管理藏传佛教,规定其主要教派首领地位的确定须经中央册封、任命才能有效。第五,中央政府规定西藏地方有义务向中央政府缴纳赋税,并保证西藏与中央之间的

  驿路畅通。第六,中央政府统一部署西藏地方的防务,西藏地方政府在中央政府的领导下尽安土守疆之责。第七,西藏地方一切涉外事宜处置权均归中央政府。(p25~26)民主改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和西藏人民的迫切愿望:第一,民主改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第二,民主改革是西藏人民的迫切愿望。(p29~30)民主改革的主要:第一,废除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政权,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政权。第二,废除剥削阶级制度,建立劳动者个体所有制。第三,废除寺庙中的封建政权,实现政教分离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p31~32)民主改革的重大意义:第一,民主改革开启了西藏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时代。第二,民主改革开辟了西藏生产力发展的新天地。第三,民主改革开创了西藏人权事业的新境界。民主改革以来取得的辉煌成就:第一,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第二,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第三,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第四,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第五,人民充分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第六,生活局势保持基本稳定。第七,党的建设不断加强。第二章马克思主义民族观考点:1、民族:民族是一个历史范畴,是人类在一定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一般来说,民族是由生产方式、语言、文化、风俗习惯以及心理认同等方面具有共性的群体组成。2、民族观:是指人们对民族和民族问题的基本态度和看法,是人们的世界观在民族问题上的反映和体现。3、马克思主义民族观: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是指马克思主义对民族、民族问题的基本看法和根本观点。(p39)4、民族的基本特征:第一,共同语言。第二,共同地域。第三,共同经济生活。第四,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p40~41)5、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民族政策的基本原则:民族平等原则;民族团结原则;民族自治原则;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p47~50)6、民族区域自治的涵义和主要内容:涵义: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的地方实现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主要内容:一是任何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央和国家统一领导下的一级行政单位,必须服从中央和国家的统一领导,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二是建立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三是设立自治机关。四是自治机关有自治权利。(p52)7、民族区域自治的巨大优越性:第一,民族区域自治,既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又能有效地保障了少数民族人民平等的民主权利和管理本民族内部事物的权利;第二,民族区域自治,有力地促进了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第三,民族区域自治,进一步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结论:新中国成立60年来的实践表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政治制度。它既保障了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又维护了国家统一有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有利于我国各民族的团结进步。(p53~54)8、实现民族区域自治的主要依据:政治基础:爱国主义优良传统;现实基础:大杂居、小聚居;历史依据: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p63)9、党的民族政策在西藏得到贯彻落实:民族平等与团结原则;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经济文化教育事业发展政策;重视和培养少数民族干部政策。(p63~66)10、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基本要求:坚持各民族根本利益一致的思想做新西藏的建设者;坚持“三个离不开“的思想,做民族团结的坚定执行者;认清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做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坚定捍卫者;“三个离不开“: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离不开。**集团是打着“民族利益“、“人权“等旗号,妄图分裂国家,破坏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危害国家安全,危害各民族人民利益的犯罪团伙。(p70~71)

  第三章马克思主义宗教观考点:1、宗教:宗教是一种社会意识、社会现象和文化现象。(p73)

  2、宗教观:宗教观是人们对宗教的基本认识和看法,以及在这种认识基础上形成的对宗教的态度和提出的解决宗教问题的方式、方法。(p73)3、马克思主义宗教观: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是指马克思主义对宗教和宗教问题的基本看法和根本观点。(p74)4、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基本内容:宗教的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规律:第一,宗教的产生。第二,宗教的发展。第三,宗教的消亡。宗教的本质:马克思、恩格斯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科学地提示了宗教的本质,认为宗教是一种“颠倒的社会意识“,是对人们现实生活幻想的反映;是剥削阶级维护自己统治秩序、奴役和麻醉人民的精神工具,“宗教是人民的鸦片“(p74~79)5、正确认识宗教的社会作用:宗教的消极作用:第一,宗教麻醉人们的精神。第二,在阶级社会,宗教为剥削制度辩护。第三,宗教阻碍社会的发展。宗教的阶级作用:在中外历史上,都曾有过被压迫群众利用宗教形式和某些教义、口号,组织群众进行反抗统治者的斗争,对社会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宗教的思想和宗教活动对于哲学、文学、音乐、舞蹈、绘画、雕塑、建筑的发展有过一定的推动作用;宗教的教义、教规,宗教道德中的某些积极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对引导、约束人们的行为和调整人际关系能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宗教教职人员在学习宗教和传播宗教的活动中,对文化的传承和促进各国文化交流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p79~80)6、马克思主义对待和处理宗教问题的基本原则:宗教与科学社会主义在世界观上对立;不能用行政命令和强制手段禁止宗教;宗教对国家来讲是私事,但对工人阶级政党不是私事;实行国家同教会分离、学校同教会分离;要慎重周密,要服从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任务;要实行真正的宗教信仰自由;坚持对党员和群众进行无神论教育。(p81~82)我国社会主义时期宗教的基本特点:宗教的长期性;宗教的群众性;宗教的复杂性。(p83~84)

  7、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理论基础:第一,中国共产党人是无神论者,坚信马克思主义,坚持科学的世界观。第二,宗教信仰问题是思想领域的问题。第三,马克思主义认为,信教群众在思想信仰上的差异是比较次要的,他们在政治上、经济上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基本内容:第一,公民既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有信仰这种宗教的自由,也有信仰那种宗教的自由;在同一宗教里面,有信仰这个教派的自由,也有信仰那个教派的自由;有过去不信教而现在信教的自由,也有过去信教而现在不信教的自由。第二,实行政教分离的原则。第三,保护一切正常的宗教活动。第四,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p85~86)8、“划清两个界限,尽到一个责任”:划清正常的宗教活动和利用宗教从事分裂活动的界限。划清群众有宗教信仰自由和党员不得信仰宗教的界限。尽到引导群众崇尚科学文明、追求社会进步的责任。(p99~100)9、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一、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意义:是正确认识宗教和宗教现象的需要是确立无神论和科学精神的需要是反对分裂和维护社会主义稳定的需要二、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基本要求:掌握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基本观点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崇尚科学文明(四有: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不信仰宗教,积极引导群众崇尚科学文明(规范遵守政治纪律。做到不信仰宗教,不佩戴宗教标准物,不悬挂宗教宣传品,更不准悬挂**像。)第四章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考点:1、文化:文化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范畴,可以分为广义文化和狭义文化。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改造自然和改变社会的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是指作为观念形态的、与政治、经济并列的思想理论、道德风尚、文学艺术、教育和科学等精神方面的内容。(p104)2、文化观:文化观是人们对文化的看法和观点,即人们认识、理解、对待精神生活及其成果等文化现象的基本态度和根本观点。文化观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3、马克思主义文化观: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是指马克思主义对文化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它是马克思主义对文化的本质、文化的社会功能和地位、文化发展的规律以及文化具体内容的认识和文化建设思想的总和。它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4、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基本内容:劳动人民的生产实践是文化产生的源泉和基础;文化的民族性是民族存在的重要形式;在阶级社会,文化具有阶级性;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为一定阶级的经济和政治服务,又对经济、政治有反作用;文化具有开放和交流的特征,文化会被不断地继承和发展等。5、文化的产生和发展:第一,文化的产生。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创造了文化,不论物质形态的文化还是观念形态的文化,都是劳动的创造物。劳动不仅创造了人本身,也创造了文化。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文化的创造者社会中的一切物质文化都是广大人民群众创造出来的。第二,文化的发展。马克思主义认为,文化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产物,它伴随着人类的出现和发展而产生的发展。6、文化的特征:第一,民族性。第二,阶级性。第三,继承性。第四,开放性。7、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第一,社会的经济、政治对文化有决定作用。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第二、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反作用。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为一定的经济和政治服务。第三、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一是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二是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8、民族文化对民族发展的影响:第一,民族文化为民族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有利于民族凝聚力的形成。凝聚力是文化的精华,是文化最本质、最深刻的体现。第二,民族文化为民族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有利于开发民族的创造力。(p110)第二节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继承和发展9、一、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坚持文化建设的“二为“方向(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把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作为整个文化建设的根本方向。)坚持文化建设的“双百“方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的要求p(110~111)10、二、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高举先进文化的旗帜,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繁荣,最基本的就是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一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成果为统领,来审视、指导和规划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事业。p(112)11、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第一,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体现了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三个面向”是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内在的、基本的属性。第二、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p(113~114)12、中国文化的特性:一是中国文化的民族性二是中国文化的科学性三是中国文化的大众性p(114)13、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第一,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社会主义思想道德集中体现着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和方向,对社会主义经济政治的发展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p115)14、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核心价值体系的涵义:“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之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大厦的基石,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第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第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第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实现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推动力量。(p117~118)15、党和国家对西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学习、使用和发展藏语文:西藏自治区是藏族为主体的民族自治地方,藏语言文字是全区通用的语言文字。第一,藏语言文字在西藏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得到广泛使用。第二,藏语文学习依法得到保障。有效保护文物、典籍:第一,文物古迹得到有效保护的积极利用。第二,文物考古工作成效卓著。第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全面展开。第四,文献档案得到妥善保护。尊重和保护风俗习惯继承和发展民族文化艺术(p122~126)16、新西藏文化建设取得的成就:现代文学艺术事业得到巨大发展藏学研究全面展开科教事业实现历史性跨越思想道德水平不断提高新闻出版和广播影视事业发展迅速。(p127~130)

推荐访问: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对照材料 对照 马克思主义 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