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况是一个名词,读音为qíng kuàng,是指情形,情景。出自《堕及妻赵氏墓志》。情况也有指事情的来龙去脉等意思,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2021党史教育工作情况报告5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2021党史教育工作情况报告5篇
【篇一】2021党史教育工作情况报告
乡镇教育工作情况报告
**、各位**团成员:
我代表乡人民政府,向乡人大**团作“**乡人民政府关于教育工作情况的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列席的各位同志提出宝贵意见。
一、教育基本情况
全乡共有中小学校12所,私立幼儿园1所,其中完全小学11所,初级中学1所。有58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025人,其中小学1488人、中学537人。全乡在册教职工130人,其中有7人借调、借用,实际在**教学第一线教职工仅有123人。小学教师学历合格率为100%,初中教师学历合格率%。中学高职1人,中职职称34人,初职职称89人,以工代技2人,工人3人。
二、各项教育工作开展情况
(一)、教师选拔任用工作
在教师的选拔任用上,我们始终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一是精心选好各完小校长。一个好的校长就是一所好的学校。所以,在完小校长的选拔上我们通过认真考察、研究,并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广泛征求当地村委会领导和教师意见,选出了一批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高的完小校长,为提高教育质量和强化学校管理打下了基础。二是合理任用教师。我们根据教师的考核结果,并结合各学校、各学科实际,科学合理的对教师进行了分配。
(二)学校安全工作
安全工作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始终抓好安全工作不放松。
一是落实责任人。为了使安全责任落到实处,我乡明确了一名领导分管安全生产工作,同时,中心校也有一名领导负责抓好学校安全工作。
二是加强学校安全检查。在节假日前期乡人民政府都要组织派出所、安监所、司法所等部门对学校安全工作情况进行检查,同时要求中心校对各村完小进行检查。
三是完善安全生产措施。年初乡人民政府与中心校签订了安全生产责任状,同时,中心校也与各校校长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并要求各学校成立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制定相应措施和应急预案。
四是加强安全知识宣传,特别加强“防交通事故、防火、防电、防溺水、防疾病、防食物中毒”的指导教育。并做好安全生产 “痕迹”工作管理。
(三)教学工作
教学工作是学校工作的中心和重心,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教学质量的高低取决于教学工作的全过程。
一是结合本乡教育教学实际,确定教育教学目标。
二是重视教研活动。一年来,全乡开展各层次教研活动共计53次,参加283人次。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教研活动,取人之长,为已所用,教师们的教学思想、教学观念逐步适应了新的教材。
三是强化师资培训。今年我乡先后外派培训教师共45人次,乡内培训教师126人次。
四是重抓教学常规。一学年来,中心校多次到各完小督查教学常规落实情况,先后听了全乡80%教师的课。督查中,对常规工作做不到位的教师通报批评,并令其即时补上。把常规工作纳入年终考核的重点之一。
(四)师德师风建设
我乡始终坚持将师德师风建设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要求教师不但要有过硬的教学业务能力,同时还要求有较高的思想道德水平,广大教师要关爱学生,增强服务意识,多与学生及其家长交流,听取他们的意见,不断改进工作作风,坚决杜绝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现象的存在。帮助教师建立服务意识,转变观念,抓住机遇,以提高教师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努力创建一支政治素质优良、创新意识浓郁、整体结构合理的教师群体。年内制定了《**乡中心学校进一步强化师师风工作实施方案》,签订了《师德师风承诺书》。并以解放思想大讨论为契机,认真学习各级“禁令”、“教师职业道德”等,全乡教职工的工作态度、工作作风有明显好转,服务意识大大提高。
(五)教育建设投入
通过多渠道争取资金,维修房屋约4000余平方米,硬化道路220余米(约900平方米),支砌挡墙约250余立方米,架设水管1700余米,修地坪1400余平方米,新建教室597平方米,新建卫生厕所40个蹲位,新安装防盗门窗100余平方米。购买打印复印机8台,数码相机7台,篮球版2付,少队鼓号3套,腰鼓80支,室外乒乓球桌10张,图书6000余册,学生床架70张,各类体育器材若干。共计投入资金约万元,其中乡级财政投入13万元。
(六)其它工作
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建成了乡中学教学楼,并投入使用;完成了政府至中学的道路硬化建设。
完善了财务制度,加强了对教育资金的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率。严格执行收费制度,同时,足额按时发放了各种补助资金。
加强了校园周边环境的治理,使广大青少年能在积极、健康、良好的社会环境中成长。
抓好学生的减负工作。以开展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开展多种形式的主题实践活动,切实解决学生实际生活中存在的困难。
三、取得的成绩
通过各种努力,我乡学校未发生安全事故,教学质量也有了进一步提高。今年我乡中考再一次有了新突破,成绩喜人。被县一中录取 48 人,市一中、二中、思茅一中录取7 人。总分600分以上(不计体育分)2人。小学六年级质量检测,总分190分以上10人,180—189分以上33人,语文平均分分,数学平均分分。
四、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一是教育资金不足。我乡教育基础设施仍然十分落后,教育欠账也较大,而乡级财政又十分困难,对教育的投入显的力不从心。
二是教师不足。按照编制,我乡应有教师 人,而实际在教育工作第一线的教师只有123人,无形中加大了教师负担。
三是自然条件的限制。我乡中心完小和乡中学连在一起,学生较多,教室和学生宿舍拥挤,但因没有足够的土地导致上级的一些建设项目无法实施。
**、各位**团成员,虽然我乡的教育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和不足。我们将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克服困难,进一步搞好我乡的教育教学工作,使我乡的教育水平更上一个新的台阶!
【篇二】2021党史教育工作情况报告
沈阳市教育工作情况简介
伴随着老工业基地的全面振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特别是在2005年市委、市政府出台“十七条”的直接推动下,经过全市教育系统的不懈努力,沈阳教育走出了发展的困难期,实现了快速发展,并迈上科学发展、建设教育强市的振兴之路。
一、基本情况
沈阳是一个教育大市。截止2010年,我市共有各级各类普通学校1867所、在校生134.8万人,其中普通高校41所,中等职业学校89所,普通中学321所,普通小学415所,幼儿园950所、在园幼儿14万人,共有教职工12万人。学前教育入园率91%,小学入学率100%,初中入学率99.99%,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3%,高等教育毛入学率50%。全市人均受教育年限11.5年。
二、教育工作情况
1.建立了现代完备的教育体系。我市实施了教育兴市战略,确立教育在城市建设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优先发展教育、促进教育公平,依法推动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基本形成了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构成的完善的教育体制,以公办教育为主体、民办教育为补充的良性发展格局,注重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各级政府为责任主体,保证义务教育法定“三个增长”的经费保障机制,以《沈阳市九年义务教育条例》为龙头的教育法规体系。
2.实现了教育投入的快速增长。教育总投入从2005年的47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05多亿元,5年增长了1.2倍。全市教育投入实现了从保运转、保安全、保工资,走向了保发展。
3.完成了教育的普及任务。基本完成从学前三年到高中阶段15年教育的普及任务,普及水平均居全省首位。12个区、县(市)通过省政府“双高普九”验收,义务教育跨上了高水平、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4.形成了各级各类教育的协调发展。一是学前教育实现跨越发展。通过设立专项资金和政府办实事项目,投入1.2亿元,完成了210所城乡幼儿园标准化改造,办园条件得到全面改善,学前三年儿童毛入园率达到91%,学前教育位居全省前列。
二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绩显著。在农村建成了104所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实施了九年一贯制学校质量再提升工程;在城区实施了薄弱学校综合改革,通过大学区管理制度、教师交流等,对106所学校进行了改造,城乡差距明显缩小。通过政府办实事,对200所接收农民工子女学校进行了综合改造,实现了农民工子女和城里孩子接受教育同城同待遇。启动了以安全校园、绿色校园、数字校园、人文校园为内容的学校标准化建设,优质学校和相对薄弱学校的委托管理和一体化办学,以及名师共享工程,积极推进高水平均衡发展。
三是普通高中教育质量逐步提升。我市省、市级重点高中占普通高中总数的59%,24所高中被评为省示范普通高中,占全省总数的近20%。2009年启动了普通高中标准化建设工程,完成20所普通高中建设;2010年利用市发改委提供的,向开发行贷款机会,又确定了29所学校,分三年推进完成。积极推进小班化教学、精细化管理等创新举措,推进学校特色发展。普通高中教育质量逐年提升,高考升学率不断提高,位居全省前列。
四是职业教育形成沈阳模式。伴随着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步伐,以打造沈阳职教品牌、全国技工高地为目标,抓整合,建成6所万人规模职业学校;抓校企合作,建立10大职教集团;抓队伍建设和专业建设,职业教育走上了全面振兴的新阶段。2010年,成功申办国家装备制造业职业教育沈阳试验区。目前,我市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规模达到10.74万人,就业率达到98%以上。
五是高等教育服务经济发展的能力不断提升。沈阳高校拥有中国科学院、工程院院士13人,国家重点学科21个,省部级重点学科170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7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222个。博士后流动站32个、硕博点831个。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内涵建设的不断强化,科技创新能力的不断提高,服务沈阳的贡献日益显现。每年有3.6万名大学生留沈,直接参与我市经济发展;为我市提供技术培训、决策咨询、项目论证、技术改造,每年达3万余人次;获得省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占全市获奖总数的近60%;充分发挥大学文化的示范和辐射功能,通过举办大学生文化节、大学生“三下乡”等活动,极大地提升了沈阳的城市品位。沈阳高校还不断扩大对外交流,成为沈阳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
六是终身教育体系日趋完善。在城区,形成了以30所社区学院为龙头的三级教育网络;在农村,形成了以区县职业教育中心为龙头的县、乡、村成人技术教育办学网络;在网络,公共文化共享工程和以沈阳电视大学为依托的沈阳数字化学习港工程已经启动。2010年成功举办了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全国总开幕式。每年接受成人教育、继续教育、远程教育和其他各种形式的教育培训200余万人次。全市人均受教育年限达10.7年。
5.构建了完备的扶困助学体系。建立了从小学到大学的扶困助学体系。2005年,在全省率先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和城市贫困家庭学生实行“两免一补”,累计为171万人次的学生减免和发放生活补贴5.17亿元;2003年以来,共对10.6万余名高中阶段和当年考入大学的贫困家庭学生,资助1.5亿元,实现了“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贫困而失学”的目标。
6.形成了高水平的教育信息化。不断加强教育现代技术建设,推进现代科技手段在教育教学之中的应用,仅2009年,我市就投入1.01亿元,为全市中小学4506个班级安装了“班班通”设备。2010年,又完成了700多个教室建设。至此,全市所有中小学的每一个教室都实现了“班班通”,现代教育技术走进了城乡每一所学校的每一个教室。
7.打开了教科研工作的新局面。经过深入调研,整合全市教科研资源,组建成立了沈阳市教育研究院,以新单位、新职能、新水平和新机制,积极推进全市教研、科研工作,成为引领全市教育内涵发展的强有力支撑。
8.教育改革影响力日益扩大。推行的以教师交流、大学区管理等制度,在全国引起了积极反响。推进万人规模职业学校建设,创建试验区,职业教育走在了全国前列。特别是教师培训改革探索,实施了教育专家评选“以训代评”、农村教师“顶岗实习大学进修”、普通高中学科教师培训基地建设等项目,得到了全省的普遍认可。建立的督导检查归口管理制度,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赢得了兄弟城市的肯定。
【篇三】2021党史教育工作情况报告
教育工作情况报告
主任、副主任、各位委员:
我县2004年的教育工作,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各级各部门切实落实“科教兴县”战略,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增投入,夯基础,重管理,提质量,抓改革,谋发展,全县的教育事业获得了长足的进步,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现在,我受县人民政府的委托,向县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报告2004年全县的教育工作情况,请予审议。
一、2004年的主要工作成就
(一)教育教学质量显着提高
兴教研,强管理,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一年来,我们坚持“德育为首,教学为中心”的办学思想,以“讲质量,求效益”为根本目的,充分利用各级教研组织所形成的教研网络,积极发挥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才智,自上而下广泛深入开展课堂教学评比、教师论文评比、专项课题研究、小学生文化素质测试、中考试题研究、中高考质量分析等教学研究活动,制定了教育教学质量目标奖惩实施办法,加大奖惩力度,加强质量管理,极大地促进了全县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2004年,全县受省、州、县各级表彰的三好学生有321人,优秀学生干部90人;中小学生品德评定合格率为99.9%;中考600分以上达343人,比去年增加225人,最高分672人,荣获全州中考状元;高考上线人数693人,比去年增加286人,其中,达到重点线137人,比去年增加63人,达到一般本科线271人,比去年增加130人,达到专科线285人,比去年增加93人;高考最高分612分,居全州文科第6名,荣获“红烟桃李奖”,中考、高考成绩均跃居全州第三位。
(二)校长和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
2003年8月调整充实了县属中学的领导班子后,按照德才兼备的原则,于今年7月,对全县乡镇中学和中心学校的领导班子进行了考核、选拔和任命;对全县140位中心学校校长、副校长和完小校长进行校长岗位业务培训。一支年轻有为、结构合理、富有朝气与活力的学校干部队伍正在形成。
为了提高师资素质,增强教育发展后劲,县人民政府拨款30万元,大力实施教师素质提高工程,通过引、培结合的方式,使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素质不断提高。全年共引进语文、数学、英语本科生22人,招考聘用师范类大专以上毕业生88人;全方位开展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培训中小学教师2838人;选派5批629位教师参加省、州举办的新课程培训,推荐55位骨干教师参加州举办的英语、物理等6个学科的培训,举办计算机运用培训13期963人;邀请全国着名教育家魏书生等6人到我县培训教育管理干部和语文、数学、英语教师861人;组织中小学教师24人到国家级课改实验区石林县学习考察新课程,组织语文、数学、英语“三基科”和文综、理综高中教师11人到全国名校湖北黄岗中学、武昌实验中学考察学习。通过采取多种举措,广大教育管理干部和骨干教师更新了观念,增长了见识,开阔了思维,提高了自我发展、自我丰富、自我完善的意识水平。
(三)教育综合改革稳步推进
今年7月,州教育改革发展工作三级干部会议结束后,我县认真贯彻会议精神,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县委副书记许翔、副县长韩天识等6位县领导为副组长,13个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教育综合改革领导小组,领导、指挥和协调全县的教育综合改革,积极稳步地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工作。县委、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通过认真调研,广泛征询,反复研究,结合我县实际制定出台了《中共天城县委、天城县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加快教育事业发展工作实施意见》、《天城县直属中学校长公选方案》、《天城县乡镇中小学校长公选方案》、《天城县中小学校长目标考核奖励制与年薪制实施方案》及《教师聘任制和绩效分配制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教育改革文件,以指导全县的教育综合改革工作。年内,圆满结束了在天城三中和西二中学试行的校长公选工作,在全县各学校启动实施了校长目标考核奖励制,教师聘任制和绩效分配制。
(四)教育资源配置不断优化
认真实施《天城县中小学校点布局调整意见》,在总结县内外校点调整试点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加大撤校并点的资金扶持力度,加快校点布局调整的步伐。今年,县财政投入资金150万元,启动了天城二中、天城三中、朋普中学教学楼的建设,以扩大办学规模,为中学合并创造条件。教育局筹措资金10多万元,为朋普、江边、东山等乡镇10个村委会的集中办学点购置床架100余张,行李、洗漱用品300余套,电视机10台,办公桌椅50余套。年内撤销了中学7所,小学15所,小学校点56个,较好地完成了学校布局调整计划,大大提高了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率。
(五)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空前
为了打牢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提高办学水平,扩大办学效益,认真贯彻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把学校布局调整与校舍建设结合起来,积极争取省州支持,多方筹集经费,全面启动了校舍建设工程,加快了教育教学设施设备的配套建设。2004年,全县规划投入改善办学条件资金5000万元,对乡镇政府所在地以上的中小学进行改造,扩建和新建教学楼、学生宿舍楼24幢,年内已开工建设的学校有4所,即天城二中、天城三中、西山民族中学、朋普中学,完成招投标工作的学校有3所,即天城四中、新哨镇中心学校、弥阳镇古城小学,其它学校的建设项目也相继进入了地质勘探、场地规划和图纸初设阶段;年内还争取了省级危改项目6个,各级投入危改资金1536万元,完成中小学危改项目7个,新建校舍面积5489平方米;向州级争取了现代信息技术设备配置款30万元,远程教育设备补助款40万元,建成了远程教育卫星站6个,教学光盘播放点35个;西山民族中学青少年活动中心的省级投资项目和民族团结示范校的国家级投资项目申报工作已完成,申报项目资金共计390万元。
(六)高中“瓶颈”制约有所突破
积极按照“合理规划、统筹全盘、重点突出、兼顾一般、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高效管理、提质增效”的高中教育发展基本方针,压缩天城一中招生规模,向精品型高中转变,扩大天城二中、天城三中、天城四中办学规模,在职教中心尝试办好综合高中,同时引导、鼓励和配合社会力量参与兴办高中教育,不断扩大招生规模。今年9月,天城一中完成高中招生10个班415人,天城二中完成高中招生6个班334人,天城三中完成高中招生4个班240人,天城四中完成高中招生7个班415人,职教中心完成高中招生2个班118人,庆来学校完成高中招生12个班384人,全县普通高中招生1906人,超额完成了州下达的高中招生任务。
(七)职成教育发展态势良好
坚持职成教育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思想,规范和加强了对职成教育的管理,建立起了以县职教中心为龙头,各乡镇中学为支撑,乡村两级成技校为补充的职成教育体系。职教中心充分发挥其办学优势,开展对在职干部职工的业务培训和从业人员的技能培训,全年开展干部职工计算机培训963人,普通话培训1期1010人,输送职高中专生198人;各乡镇中学在开设好劳动技术课的同时,实行了初三年级的职教分流教学,对1160名学生进行了职业技术教育培训;乡村两级成技校以扫盲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为重点,扫除文盲161人,扫盲提高班结业898人,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79184人次,为地方经济建设提供了有效的智力支持。
(八)民办教育生机凸现
坚持“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依法管理”的方针,切实加强了对社会力量办学的领导和管理。县人民政府制定了对社会力量办学投资的税收优惠政策,民办学校在征地、房产税、土地使用税等方面与公办学校享有同样的优惠待遇。教育主管部门在招生政策、学籍管理、教师培训等方面把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同等对待,对民办学校实行了年检审查制度,加强了对民办学校在办学方针、教育信息、课程标准、教研教改等方面的工作指导,形成了以庆来学校和滇南文武职业学校为代表的民办教育示范性窗口学校。2004年,全县有民办中等职业学校1所,普通完全中学1所,普通初中3所,普通完全小学6所,幼儿园41所;在校职高生7个班530人,普高生12个班384人,初中生23个班906人,小学生39个班986人,幼儿学生2412人;教职工309人。民办教育的发展呈现了欣欣向荣的局面。
(九)企业办学改制移交工作基本完成
积极按照省州有关国有企业分离办学的意见要求,主动同辖区内的企业协调配合,做好学校改制移交工作,除东风农场所辖4所学校暂未移交外,东风氮肥厂、巡检司电厂、天城糖厂、朋普糖厂所办的4所学校已顺利移交,其学生全部安排到地方学校就读,学校教职工由企业安排,学校设施归企业使用,教学设备由政府接管。
一年来,我县的教育工作虽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在推行教育综合改革过程中,由于县财力有限,学校自身创收少,实行校长年薪制条件还不成熟;改革打破了长期稳固的“铁饭碗”、“大锅饭”体制,少数教师在思想上一时难以接受,报有抵触情绪。二是部分学校领导和教师放松了对法律法规的学习,忽视了自我教育,自律性差,教育法制观念淡薄,依法治教,依法执教的水平低。三是农村中小学危房面积大,全县还有20000平方米的危房面积,排危资金难以落实,基础教育设施的改造任务还很艰巨。四是部分地区的群众对校点布局调整的意义和作用认识不到位,加之资金扶持力度小,校点布局调整还存在一定阻力。五是在实行以县为主的农村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后,部分乡镇领导的思想意识跟不上,政策把握不准,对改制后地方政府的责权不清楚,不能切实认真履行政府的教育责任。
二、2004年教育工作的启示
总结我县2004年教育工作的得与失,我们对如何促进全县教育事业的健康协调发展有以下几点认识和体会:
(一)发展教育事业,必须树立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总结中国若干年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其含义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它的本质核心是以人为本,是历史尺度和价值尺度的高度结合,这是我们抓好教育工作的理论基础和基本原则。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教育事业的发展当然也必须是全面的、协调的、可持续的,因此,我们在谋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大计时,既要重点突出,又要兼顾一般;既要抓升学率,也要抓普及率;既要重视普通教育,也要重视职成教育;既要搞好硬件建设,也要搞好软件建设;既要正视当前的现实状况,又要考虑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只有这样,我县的教育事业才会全面、稳步、协调、可持续发展。如果不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教育发展就会顾比失彼,失去平衡,大起大落,缺乏稳定。
(二)发展教育事业,必须有正确的思路
2004年,我们按照县委提出的“小学打基础,初中求巩固,高中提质量”的教育发展原则,确定
[1][2]下一页
【篇四】2021党史教育工作情况报告
中小学教育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全区中小学艺术教育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全区中小学艺术教育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摘要: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20 年) 》和 __《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要求,准确 掌握我区中小学艺术教育现状,认清学校艺术教育工作新形势,进一 步明确学校艺术教育工作目标任务, 加强和改进我区中小学艺术教育 工作,教育局德育 为贯彻落实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20 年) 》 和 __《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要求,准确掌握我区中小学艺术 教育现状,认清学校艺术教育工作新形势,进一步明确学校艺术教育 工作目标任务,加强和改进我区中小学艺术教育工作,教育局德育科 近日对全区中小学艺术教育工作进行全面深入细致的调研。
调研采取 实地查看、召开座谈会、个别交谈交流、查阅相关等方式进行。
现调研结束,经梳理归纳,有关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中小学艺术教育基本情况 现有中小学 70 所(小学 41 所,中学 29 所) ,学生 5 万余名,艺术 专任教师 296 名(音乐教师 144 名、美术教师 152 名) ,外聘管乐、 京剧等艺术教师 72 人。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和对艺术 教育重要性认识的不断提高,加之实施各项有效措施,中小学艺术教 育取得了快速发展。
二、中小学艺术教育取得的成效 (一)中小学艺术教育管理机制不断完善 教育局成立艺术教育领导小组,在深入调研掌握情况的基础上,结 合中小学实际情况,制定艺术教育工作方案。以 抓普及人人享有, 抓重点打造特色 为指导思想,紧紧围绕普及艺术教育和创建特色活 动项目两项工程,以形式多样艺术主题活动为载体,以评选奖励机制 为推动力,不断深化提高中小学艺术教育工作水平。各中小学校结合 实际情况,制定完善艺术教育管理制度,成立学校艺术教育工作领导 机构,由分管校长负责,中层干部和教研组长具体抓落实,有计划开 展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学生艺术培养和艺术特长生选拔、升学机制不 断完善。
(二)中小学艺术教育普及性高、形式丰富 中小学积极组建校园艺术团和文艺社团,现有合唱队、舞蹈、京剧 等近十个种类 152 个校园艺术团队,有 573 个学校文艺社团(音乐 137 个社团,美术 128 个社团,动漫、摄影、飞镲等其他类型 308 个 社团) ,专用教室 231 个(音乐 93 个,美术 84 个,篆刻、版画等其 他 54 个专用教室) ,2 万多名学生参加艺术社团(其中音乐 4700 名 学生美术 4800 名学生其他 12000 名学生) ,学生参与度近 50%。
中小学每年以艺术展演、文艺比赛、校园艺术节等多种形式开展校 园艺术活动,师生参与率达到 100%。近三年来,学生艺术团先后参 加了世界华人艺术节钢琴大赛、全国青少年书法绘画大赛、全国中小 学生健美操大赛等活动。在第十八届 海门艺术节 游园活动中,中小 学艺术特色校、幼儿园和青少年宫书画院的 200 名师生共同参加 艺 术蓓蕾绽滨海 少儿艺术才艺展示 活动, 师生共同展示了书法、 篆刻、 版画、藏书票、剪纸、刻瓷、刮色画、面塑、丝网花、集邮等才艺, 得到游园领导和群众的高度赏。
(三)中小学艺术教育特色初步形成 近年来,德育科积极推动校园艺术教育特色品牌建设,各中小学校 结合实际情况,坚持艺术教育特色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得到学生、 家长、社会广泛认可。目前,一中心小学、上海道小学、实验中学和 六中分别成立了铜管乐队,盐场小学的飞镲队、河头小学的落子队、 浙江路小学的腰鼓队、向阳三小的秧歌队、桂林路小学和馨桥园小学 的版画社等校园艺术社团初步形成规模。
德育科组织部分学校艺术教师到北京观摩学习,学习之后,各校借 鉴先进的训练和管理经验,积极对各自的队伍进行节目的改进和创 新。一中心小学在短短的一个月内,将传统的铜管乐坐式演奏改编为 行进表演,使表演更具观赏性;浙江路小学的腰鼓和向阳三小的秧歌 不仅保留了原有广场舞蹈健身的功能,而且经过艺术加工搬上了舞 台,形成了普及与提高的有机结合。各校结合校情积极开展艺术特色 品牌项目建设,涌现出了青少年宫的小海螺艺术团、一中社团、六中 铜管乐、实验学校民乐团、草小京剧、浙小腰鼓、馨桥园小学篆刻、 中心庄小学楹联、贻成小学藏书票、徐州道小学集邮等一批在全区、 全市、甚至全国都有一定影响的艺术教育学校。截止目前,全区已建 成艺术教育特色项目学校 30 多所,占中小学校 40%,其中小学达到 20 多所,接近 70%。
(四)艺术特长生培养机制日趋完善 校园艺术教育立足全面普及,整体提升中小学生艺术素养,重点培 养艺术特长生。各中小学校积极推进 体育艺术 2+1 项目,坚持开展 丰富多彩的校园艺术活动,使每个学生至少参加一项艺术活动,培养 学生的艺术爱好和艺术特长。今年,通过教育局组织考核认定的小学 艺术特长生有 797 人,比去年增加 241 人,增幅 43%,这也是连续第 三年保持 40%以上增长。共有 133 人通过市级中学艺术特长生认定, 居滨海新区首位,实现连续三年 10%以上的增长。今年共有 31 名小 学毕业生通过初中艺术特长生考核录取,有 13 名初中艺术特长生被 高中校预录。应届高考艺术类录取数量逐年攀升,今年有 92 名艺体 类考生考入二本以上高等院校(** 年有 43 名,** 年有 54 名, ** 年 85 名) 。小学全面普及,初高中、大学有效衔接的艺术特长 生培养机制日趋完善。
(五)中小学艺术教育取得显著成绩 中小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狠抓艺术教育,逐年增加艺术教育经费, 本学年达到 112 万元 (教师培训费用 12 万元、 专业团队建设 53 万元、 购置图书及用品 24 万元、参加比赛经费 23 万元) ,为深入开展艺术 教育工作提供了经费保障。通过这些扎实有效的措施,使得全区中小 学艺术教育逐年发展,变化很大,取得显著成绩,近 3 年来在各类艺 术活动中获得 116 个国家级、
我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调研报告一、概况 ㈠ 教师继续教育管理机构概况1、市级教师继续教育领导管理机构 ⑴ 广州市教师继续教育行政管理机构是广州市教育局组织人事处,业务指导机构是广州市教育局内设机构广州 市教育评估和教师继续教育指导中心。
该中心内设教师继续 __, 具体负责教师继续教育和 校长培训的方针政策 __;协助教育行政部门制订全市 教师继续教育和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规划;负责普通中学、 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岗前培训、继续教育、专项培训和校长培 训的具体组织实施工作;负责市级骨干教师和市、区两级培 训者培训的具体组织实施工作;具体负责全市教师继续教 育、中小学校长培训及基地建设的业务指导;负责教师继续 教育和校长培训的调查研究工作;负责《广州师训》的 出版和发行工作。
⑵ ① 市级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机构 广州大学教育学院内设师培中心, 下设广州市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和广州市中小学校长培训中心。
具体负责全市中小学教师和中小学校长培训的业务工 作,如课程开设、培训和管理。 ②广州市远程教育中心负责全市中小学教师远程教育培训的业务工作, 其中包 含“广州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的门户网站、网络教育平 台、综合管理平台的建设、维护与管理。
③ ④ 广州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考核中心 市继续教育基地主要有广州市教研室、广州市教科所、广州市教育信息 中心、广州市幼儿师范学校、广州书画专修学院、广州市中 学特级教师协会等。
负责全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课程的开设和授课。
2、区级教师培训机构的建制状况 全市 12 个区、市(县级市)中,有 6 个以“中心”名称 建制,有 6 个区市以“教师进修学校”冠名,还有些区是独立 建制,或与中职、成人中专、电大、党校合办。
到目前为止,国家( __) 、省、市对县级教师培训 机构的建设没有一个硬性的统一标准,但是 __在 2000 年规定:在机构调整的过程中,政府不能撤消县级教师培训 机构,必须保留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县级教师培训机构,机构 建设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因此,县级教师培训机构的建制形 式多种。
3、我区的概况 我区于 ** 年 5 月成立了荔湾区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内设培训部,其职能是:具体负责教师继续教育和校长培训 的方针政策 __;协助区教育局制订区教师继续教育和 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规划;负责区属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岗前 培训、继续教育、专项培训和校长培训的具体组织实施和管 理工作;负责区级骨干教师培训的具体组织实施和管理工 作;负责区属中小学幼儿园校本培训的业务指导;负责教师 继续教育和校长培训的调查研究工作。
随着教师继续教育的深入开展,培训形式的多样化,例 如广州市实施中小学教师现代远程教育培训等,至今已 7 年 多了,其培训力度还在继续加大,因此,区级院本面授培训 的量相应的逐步减少,区级教师培训机构的职能也随之作了 调整,区教师培训机构要按照 __“小实体、多功能、大服 务”的原则进行建设,承担起区教师培训的管理职能、组织职 能、培训职能、指导职能和服务职能,成为教师学习与资源 中心,成为我区教师继续教育的培训中心、研究中心、服务 中心、 政策咨询中心和业务指导中心。
为开展现代远程教育、 校本培训和教师终身学习,提供有效的学习支持。
㈡ 我区教师继续教育概况 1、基本概况 我区有公办中小学、幼儿园 80 多间,教师共有 5200 多人。每学年,我区教师参加广州市网络远程培训约 6000 人次;培训部开设区级面授课程约 60 门,参加培训约 5000 人次;中小学、幼儿园基本开展了校本培训,共开设校本培 训课程约 100 门。
2、主要的做法和经验 ⑴ 全面规划,分步实施 根据上级有关精神,结合我区实际,制定各培训周期我 区教师继续教育规划和校长培训规划,分步实施。
⑵ 着力建设培训者队伍 机构调整后, 中心的教研员和教师都参与继续教育培训 工作,壮大了培训者队伍,满足了课程开设的需要。
⑶ 培优扶弱,促进校本培训的均衡开展 按市继续教育规划的要求,我区全面开展校本培训工 作。对于校本培训开展得好的学校,我们帮助他们认真 经验,全区推广,推荐评选示范基地;对于开展校本培训有 困难的学校,我们则派出教师进行“一对一”的对口帮扶,深 入了解情况,帮助解决困难。
⑷、深入调查研究,提高工作水平 近期,我们到中小学校进行校本培训专项调研,分别到 了沙面小学、坑口小学、培真小学不同层次等学校,通过开 座谈会,个别谈心、视导听课等方法,全面了解各校校本培 训的实施情况。我们认真总结校本培训的经验,推广校本培 训的典型;学校遇到困难,我们想办法,出点子帮助解决。
对于我们工作中做得的不足地方马上改进,提高服务质量。 这样的调研受到学校的欢迎,收到一定的效果。
最近,我们在区属中小学教师中就“教师继续教育实施 情况”进行问卷调查, 共有 1833 名中小学教师参加。
有近 90% 的教师对中心的教师继续教育的管理工作表示满意和基本 满意。
3、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⑴ 存在的主要问题 部分教师参加继续教育重视不够,积极性不高,还有一 些怨言,表现为两个“度”不高。
一是教师个人完成继续教育任务的达成度不高。根据对 “十五”期间, 中小学幼儿园参加继续教育培训达成度的统计, 全区只有 70%的学校达成度在 60%及以上。
二是学校校本培训完成度不高。根据对“十五”期间中小 学幼儿园参加继续教育培训达成度的统计, 只有 25%的学校 完成校本培训 5 学分及以上,离上级的要求相差较远。
⑵ 原因通过到学校调研,我们了解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实际情 况,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方面,教师个人的原因: ① 部分教师对参加继续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 足,没有把教师继续教育作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
② 人事制度改革后,教师的工作量普遍增大, “工学矛 盾”显得较为突出。
第二方面,培训机构的原因: ① 市、区培训机构开设的继续教育课程针对性不够强, 内容的广度、深度不足,不能适合教师的“口味”和需求。
② 区开设的院本培训课程主要还是以班级形式面授为 主,没有发挥计算机网络平台优势开设课程进行网络远程培 训。
③ 区培训机构对学校开展校本培训在师资、 课程资源方 面支持力度不够。
第三方面,激励机制的原因: 激励机制不完善和执行不力。一方面,我区有效激励机 制还不够完善,位能很好激发教师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另一 方面,有些规定没有严格执行。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 划》中规定“在本周期内,有 10%以上的教师未能领取〈完 成继续教育任务证明书〉的,该校(单位)负责人两年内不 能参加综合性评先。
”我区也有这样的规定: “凡没有完成上年 度继续教育任务的教师,当年年度考核不能评为优秀等次, 不能评为先进教师和优秀教师。
”但是这几年激励机制执行得 不够。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 教师继续教育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国家、省和市 都有一系列的明确规定,既有“强迫性”又有“自主性” 。所谓“强 迫性” ,就是规定你一定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学习某些课程或取 得规定的学分。例如:专业职务晋升,你必须完成规定的继 续教育课程内容和取得相应的学分,不然你就晋升不了;公 共必修课、教育技术等课程教师必须参加学习并取得相应的 学分,不然,你就通过不了继续教育验证等。所谓“自主性” , 就是教师在一个周期内自主安排学习时间、选学除必修课外 的任何课程和选择远程或面授的授课形式。因此,教师继续 教育同时存在着“要我学”和“我要学”两种状况。
如何解决上述 存在问题,进一步推进教师继续教育健康深入的开展呢?我 们认为: ㈠ 进一步提高教师对参加继续教育重要性和必要性的 认识。
1、提高教育质量关键是提高教师质量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的希望在教师,教 育要发展,教师是关键,教师专业化发展,继续教育是必由 之路。教师的继续教育是指:在教师学历达到国家 __要 求的标准后继续提高的教育。学校深化教育改革和提高教育 质量依赖于教师质量的提高,而教师质量提高的根本出路在 于师范教育的改革以及职后的继续教育。因此,教师职后的 继续教育培训对高质量教师队伍的建设起着十分重要的作 用。
2、教师继续教育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 __ 从继续教育的内容看, __ 1999 年 9 月 13 日颁布的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的要求: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 要以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为重点。中小学教 师继续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和师德修养;专 业知识的更新与扩展; 现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教育科学研究; 教育教学技能训练和现代教育技术;现代科技与人文社会科 学知识等。
”对于每一个教师在成长过程的不同阶段,根据当 前教育教学的要求和自身的需求,选择参加继续教育课程培 训,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因此,在新的继续教育周期里,我们要继续加强教师的 思想政治教育和师德修养,按教师专业化成长的不同阶段分 层分类有的放矢的进行强化教育。
从最近的问卷调查来看,被调查的教师中,有 88%的教 师认为当前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实施体制是合理或基本 合理的。有 65.4%的教师认为教师继续教育工程的实施,对 教师专业成长有帮助或有一定帮助。这说明大多数教师对参 加继续教育的意义是有一定认识的。
㈡ 提高继续教育的实效性 1、课程开发与远程培训 作为市培训课程的补充,区级培训课程的开设,要根据 我区教育改革的实际情况,大力开发区级继续教育精品课 程,提高培训课程质量。同时充分利用信和网络平台逐步开 展区级网络远程培训。因为网络远程培训是最受教师欢迎培 训形式。
⑴ 坚持“两条腿”走路的方针抓好我区院本课程开发, “一 条腿”是依靠中心的教师开发课程,另“一条腿”是聘请部分专 家开发课程。开发的课程要做到:注重质量,体现精品;适 应基础教育发展的需要和切合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具有较 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具有一定的前沿性和前瞻性。从内容 上,要多开设受教师欢迎的课程,如教学案例分析、教学基 本功、现代教育技术和教师与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等课程。
⑵ 为了解决教师的“工学矛盾” ,提高办学效益,不断创 新区级教师培训模式,尝试利用信和网络平台开展区级网络 远程培训。开始阶段在骨干教师培训、骨干班主任培训、科 研骨干培训等人数比较多的培训班实施,然后逐步扩大。
2、继续探讨创新教研、科研和培训一体化的培训模式。
⑴ 把部分区教研和科研的培训活动纳入继续教育课程 进行管理。
⑵ 指导学校把校本教研、 学校科研和校本培训有机的结 合在一起,使校本培训的内容更充实、更有实效。
3、加强对校本培训工作的指导、管理和服务,提高培 训实效。
每学期派出教师到学校调研和指导学校开展校本培训工 作,继续加强对薄弱学校的帮扶,向学校推荐和培训师资, 建立区校本培训课程资源库,供学校选用。
㈢ 政策措施 1、建立区继续教育激励机制 区和学校建立有效激励机制,调动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培 训的积极性。制定相关制度,进一步明确教师培训与实施人 事制度改革、教师年度考核、聘任、晋升、评先评优、奖励 的联系。
2、落实校本培训经费 每学期根据学校经批准开设的校本培训课程,按一定的 数额,由教育局在继续教育专项经费中下拨到学校,作为专 款在校本培训中使用。学校要把校本培训的经费用到刀刃 上,发挥培训经费的最大效益,切实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 水平。二〇〇九年四月十日
中小学教师编制使用情况调研报告中小学教师编制使用情况调研报告根据市人大常委会 ** 年工作安排,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韦瑞灵为组 长、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姚美兰为副组长的市人大常委会调研组于 ** 年 4 月 13-17 日开展了全市中小学教师编制使用情况的专题调研。调研组深入到田东、平果、靖西、 田林等县的部分县城高中、初中、小学和乡镇初中、小学(包括中心校、村小和教学点), 进行实地查看,与学校领导和教师详细了解中小学教师编制使用情况。在**市、田东、 平果、靖西、田林县召开了座谈会,听取市、县人民政府和教育、编制、人力资源和社 会保障、财政等部门的工作,征求市、县城各高中、初中、小学校长及教师代表和 部分乡镇初中、小学校长、教师代表的意见建议,对全市中小学教师编制使用情况得到 了较为全面的了解。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我市中小学教师编制使用的情况和成效 (一)加强领导,把中小学教师编制使用当作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近年来,市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高度重视中小学教师编制使用,把它当作一项重要任务 来抓。具体表现在:一是把中小学教师编制使用当作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来抓;二是把中小学教师编制使用当作整个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的战略突破口来抓;三 是把中小学教师编制使用当作推动全市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努 力办人民满意教育来抓。全市中小学教师编制使用总体良好,推动了义务教育的均衡发 展。(二)落实编制总量,确保中小学教师编制使用稳步推进加强中小学教师编制使用,合理配置,优化教职工队伍,对提高教育质量,促 进基础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市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加强领导, 统筹规划,搞好组织协调,认真做好了本市中小学教师编制核定工作。
目前,全市共有中小学校 2142 所,其中,高中 22 所、初中 166 所、小学 1814 所(含教 学点 536 个),特殊教育 11 所、中职学校 20 所、公办幼儿园 109 所。
全市共有中小学生 645089 人, 其中, 高中 58638 人、 初中 141197 人、 小学 342374 人(含 教学点 12178 人);特殊学校学生 921 人, 中职学校学生 58236 人, 公办幼儿园学生 43723 人。
全市共核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共 33319 名。基本编制 30451 个,其中,高中 3614 个, 初中 8340 个,小学 16154 个,特殊教育 224 个,中职 1047 个,幼儿园 1072 个;附加编 制 2860 个,其中高中 152 个,初中 421 个,小学 2238 个,特殊教育 8 个,中职 32 个, 幼儿园 9 个;后勤人员控制数配置数 8 个,均核定在中职学校。(三)做好编制使用,确保中小学教学正常运行编制使用按照 《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实施办法(修订)》 (桂编发 〔**〕 5 号)规定的标准来执行。
市级和各县(区)均能按照核定的编制限额, 为各中小学校设置 岗位,使用编制,配备教师。全市实有在编教职工 30702 人。其中:高中 3378 个,初 中 8473 个,小学 16924 个,中职 834 个,特殊教育 185 个,幼儿园 906 个。严格按照 文件规定的编制使用,保证了全市中小学校教学工作的有序运转。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中小学教师编制空编现象比较严重全市共有 2600 多个空编,其中:小学空编 1468 个,情况尤为突出,而小学又是义务教 育的基础,是最重要的环节。从县区来看,右江区、德保县、靖西县、凌云县、乐业县、 隆林县、西林县空编数量都在 200 个以上,空编最多靖西县、隆林县、西林县,空编达 400 个以上。一方面,有 2600 个空编没有用,另一方面,全市中小学缺少教师共 3874 人。调研中普遍反映,各县(区)教师编制在同系统内不能互相调剂使用,教师在同系统 内不能互相流动,是造成空编的主要原因。(二)自然减员和调动后教师补充不及时一是老师退休或调动后,没有及时进行招聘补充,造成教师补充“断档”。二是中小学 教师编制没有进行动态管理, 对短缺的、 急需的老师没能做到“退一补一”, 及时补充。
由于教师队伍补充不及时,出现了“一个教师跨任多职、兼上多班”现象,每天从早忙 到晚,超负荷工作,影响到老师的健康。同时,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教师老龄化加重,年 龄层出现“断层”。全市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中 40 岁以上 11178 人,占农村教师 65.8%;50 岁以上 4555 人,占农村教师 26.8%。三是有部分老、弱、病教师及借调人员 占编不在岗,致使补充不了教师。(三)学科结构性缺编较多一是小学阶段的音乐、美术、体育、信息技术(含通用技术)等学科专业教师严重短缺。
二是初中和高中阶段的英语、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生物等科目教师缺乏。有的学 校由于缺乏相应的学科教师,规定的课程未能正常上课;有的学校由于学科教师紧缺, 只能跨年级教学,或由其它学科教师兼任,影响了教学质量,影响了学生德、智、美、 体、劳的全面发展。(四)中小学教师岗位有编制但招录不到教师一是招聘方式不够灵活,门槛太高,特别是目前中小学教师招聘模式为定点、定岗、定 校,偏远的乡镇中学和村级小学难以招聘到教师,造成中小学编制出现空编。二是农村 教师工作生活环境较差,待遇低,每年的计划招考岗位都有部分岗位无人报考或报考比 例不足 1:3,招考计划无法完成。三是教师岗位设置不尽合理,晋升难,边远学校教师 积极性严重受挫。(五)后勤服务人员没有配备或配备不足,加重了老师的工作量和学校的经济负 担农村学校营养餐实施以后,后勤人员编制和配备跟不上,工作由老师去做,由于农村学 校地处边远,采购困难,增加了老师许多的工作量;有的学校反映,应配备的校医没有 配,学生生病需要老师送去医院,但医院离学校又远,来回不便;有的学校反映,后勤 人员配备不足,学校被迫从公务经费或学校的小卖部收入出钱来请保安、食堂后勤服务 人员等,否则,很多学校后勤工作根本无法开展。(六)大班额问题比较突出一是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不断推进,进城务工人员不断增多,城区中小学的生源逐年 扩大,形成了“大班额”很严重的现象,不少小学一个班学生超过了 80 人。二是现行 中小学教师编制标准过低, 教师配备不够, 许多学校不得不合并教学班, 造成“大班额” 教学普遍存在,而大班额的存在,使学生患上近视等疾病,给校园安全带来诸多弊端, 不仅影响教育教学工作效果,而且危害到学生的身心健康。三、意见建议 (一)提高认识,开拓创新,把教师空编用好、用活中小学教师编制工作事关我市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事关广大教师的切身利益,是一项 系统工程,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工作难度大,社会关注程度高。市人民政府及其教育、 编制、人社、财政等部门,要提高认识,把我市中小学教师编制使用当作教师队伍 建设的重要内容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结合实际,开拓创新,督促指导有空编的县 区人民政府拿出解决 2600 个空编(含中职、特教、公办幼儿园)的方案或办法,逐步消 化空编,使现有编制用好、用活,发挥编制应有的作用。(二)重核编制,动态管理,努力均衡教师资源一是根据近年来教育形势的发展和变化, 编制、 教育、 人社等部门应综合考虑师生比例、 边远乡村学校班级的实际、乡镇中心校承担对村完小(教学点)的管理等实际情况,来重 新核定各县区中小学教师编制,不搞一刀切。二是严格按照桂编发〔**〕5 号文件要 求,在总编不突破的情况下,由市、县(区)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在校学生数的变化和义务 教育发展的需要,对所辖各中小学校的教师编制进行动态管理,统筹和灵活调剂教师编 制,使教师编制能从富余地区向紧缺地区调剂、从空编学校向缺编学校调剂、从城区学 校向乡镇学校调剂;使教师由“学校人”变为“系统人”,在县域内合理流动,进一步 促进均衡发展。三是积极探索和推行教师轮教制度,建立县城学校与农村学校 之间、优质学校与相对薄弱学校之间的联盟交流,使富余教师合理公平地流动到师资紧 缺学校。 (三)拓展乡村教师补充渠道,建立有效的教师补充机制一是 __门要准确把握每年自然减员的数量、结构,做好每年的招考招聘计划,同时 联合编办、人社、财政等有关部门做好招聘工作,并形成制度,避免出现教师编制空编 现象,保证教师队伍的新老交替。二是探索通过适当降低门槛和多次招考的办法招聘教 师。三是继续落实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招聘新的特岗教师到农村 任教, 改变目前农村学校教师年龄偏大, 学历层次偏低, 部分学科教师配套不足等状况。
四是做好顶岗教师的审批和管理, 确保教师因脱产学习、 产假、 病假离岗期间顶岗工作。
五是加大农村小学全科教师的定向培养力度, 尽量将更多的师范类院校全科教师生 吸纳到教师队伍中来。六是建立学科富余教师转岗制度,通过转岗,补充短缺学科 师资。七是进一步完善中小学教师因病退休服务工作机制,使因病因伤无法正常工作的 中小学教师的出口更为顺畅,以腾出编制相应岗位教师,确保不再出现教师“断 档”和年龄“断层”的现象。(四)加大资金投入,改善办学环境,提高乡村教师待遇各级政府要加大投入,努力改善教师的工作、生活环境。一是进一步加大教师周转房建 设力度,满足到乡下轮岗交流教师的周转住宿,为促进师资均衡提供保障;在县城建设 教师保障性住房,努力解决教师的住房需求。二是进一步落实上级对义务教育阶段农村 教师每人每月 200 元生活费补贴,并力争扩大范围,提高标准;同时,按不同情况再安 排一些差异化补助。三是在晋级晋升、评先评优等方面向农村学校倾斜,将职务(职称) 评聘向农村教师倾斜,将教师到农村学校、薄弱学校任教 1 年以上的工作经历作为申报 评审高级教师职务(职称)和特级教师的必备条件等,建立乡村教师荣誉制度,大力营造 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造就一支素质优良、甘于奉献、扎根乡村的教师队伍。(五)做好学校后勤服务人员控制数核定,切实减轻学校和教师的负担在重新核定学校教师编制时,同时核定学校后勤人员控制数,根据核定的实际情况,尽 量采取政府向社会购买服务的方式解决聘请学校后勤人员, 切实减轻学校的经济负担和 任课老师的工作负担。(六)做好学校布局调整,努力缓解“大班额”的问题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并逐步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大班额”问题。要 根据工业化、城镇化的不断推进,进城务工人员不断增多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做好学校 布局调整,努力新建、扩建、改建一些学校,努力解决城区学校大班额的问题,使学校 班额符合国家标准。对较好学校的“大班额”问题,要通过实施学区管理、建 立学校联盟、探索集团化办学等措施,扩大优质覆盖面,合理分流学生。(七)加强请示汇报,如实向上级提出增编计划《左右江革命老区振兴规划》第八章第一节明确提出了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的指示,给** 教育事业发展带来了有利的机遇。针对调研中群众普遍反映的中教师编制标准不 足、 按师生比例在边远农村小学难操作、 以及调研中发现教师超负荷工作、 老龄化严重、 大班额现象等等问题,各级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以实施左右江革命老区振兴规划为契 机,从统筹城乡、促进均衡发展、科学发展出发,充分考虑农村中小学校区域广、 生源分散、教学点多等特点,如实向上级提出增编,努力争取上级给予增编,以此 推进全市中小学教育事业均衡协调繁荣发展。
内容仅供参考
【篇五】2021党史教育工作情况报告
开展党史教育工作情况汇报
按照县委的统一部署,根据党史教育办公室的具体要求,X镇自开展党史教育以来,领导高度重视,多次研究部署,周密组织实施,学习教育扎实,征求意见广泛,批评与自我批评深刻,整改落实稳步有序。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科学安排,统筹谋划,扎实推进党史教育开展。
(一)强化领导,明确方法步骤。全县党史教育动员大会召开后,X镇迅速将教育党史教育作为中心工作进行部署,成立了以镇党委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教育党史教育领导小组,同时抽调27名同志成立了9个督导组,分别对全镇29个支部进行指导。同时结合X实际,制定了《X镇党史教育方案》和《X镇深入开展党史教育总体工作进度表》,将教育党史教育各环节日程安排,从工作内容及要求、完成时限、具体服务、督办、承办责任人等方面进行明确和规范,为各支部扎实开展教育党史教育提供了指导依据。
(二)抓好学习,提升党性修养。活动开展以来,组织全镇党员干部有针对性地抓学习、求实效、促进步。一是每个党员干部在业余时间,自觉开展学习,认真做好学习笔记,并对学习笔记定期抽查检查。二是组织大家观看了《焦裕禄》、《第一书记》、《苏联亡党亡国二十年祭》等,通过党员干部自学和集中学习相结合,为更好开展工作增启发、树模范。同时要求每名党员撰写心得体会并上墙公示,将自己在学习中的体会进行深入剖析,并通过学习,认识到自己在思想和工作中应改进的地方,使广大干部在学习中接受了教育,启发了思路,提高了认识,拓展了视野,进一步增强了全镇党员领导干部转变作风、服务百姓的理想信念。
(三)开门纳谏,梳理意见建议。首先在班子成员内部学习讨论的前提下自查自纠,收集起自身的问题,其次是广泛听取党员、干部、群众、服务对象、老干部、“两代表一委员”、“三万”活动联系点村组干部的意见建议,通过发放调查问卷、民主测评、召开座谈会、设置意见箱、交心谈心等形式,集中听取和征集党员干部的“四风”问题意见和建议26条,涉及民生问题的意见和建议20条。主要有:(一)“四风”方面:基层调研不深入,听汇报、看材料较多,掌握情况不清,对村级工作的指导不深入。比如:有些同志到村只是简单看看档案、查阅记录,到农户少。部分干部工作作风飘浮,照搬硬套,措施不切实际;部分同志对群众冷漠,对群众咨询或者要求办理的合理事项,不能一次告知或者及时办理;工作缺乏主动性,习惯于在办公室等指示,习惯当工作的“二传手”等。关于民生方面:1、加大农村安全饮水、农村道路等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合理调配资金;2、建议在危险路段设置防护栏及警示标志;3、建议加强集镇管理,彻底改变集镇“脏”、“乱”、“差”现象,对集镇违规建筑展开排查,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4、建议加大文体活动的投入;5、建议加快对四街古民居的修缮;6、建议加大农村环境整治力度,为村上配垃圾桶、垃圾车,定期对垃圾进行清理;7、对留守儿童、孤、老、病、残人员要多加关心,尽量创造就业机会,让群众能够就近就业。
二、突出重点,立查立改,通过实践检验教育成效。
(一)明察暗访,惩防结合。收集到的意见和建议,只有落到实处,党的群众路线才能不走过场,开展党史教育才能出实效。针对部分镇直单位上班不在岗及时间观念不强,参会不及时等现象,镇纪委组织暗访,共通报了10个单位19人次,并以镇纪委文件的形式下发了工作作风专项整治通知和暗访情况通报,干部作风得到进一步转变。同时,镇纪委坚持不定期进行暗查,确保“四风”问题不反弹。
(二)关注民生,解决诉求。3月初活动开展伊始,X村村民反映高速路口脏乱差,影响环境且很不卫生,镇党委立即组织政府干部及村干部调运大车4辆,挖掘机2辆,连续奋战3天3夜,填土方3万立方米,栽植红叶石楠、女贞等观赏植物数千株,将昔日的一个垃圾场变成了生态绿地,使高速路口的环境污染得到彻底解决。在收集到众多的建议中,反映农村环境需要整治的占了很大一部分,镇政府经过实地走访座谈,迅速行动,对X、X、X、X四个村沿公路的房屋进行绿化,共修建花坛279个2151米,种植观赏类植物和果树五万余株,新建两座垃圾中转站,安装太阳能路灯30盏,农村环境得到较大改观。
针对部分老干部提出加强集镇管理的建议,镇党委已将政府干部、镇直单位划分专班,包片负责,重点整治乱停乱放、出店经营、违章建房、环境卫生等问题,并落实日常值班巡查,发现问题,随时解决,展示集镇整洁卫生的良好形象。
针对X村村民反映X村通村公路安全隐患突出,需要修建防护栏的建议,X镇积极向交通局反映,目前该村防护栏已全部安装好。
针对X村村民反映农村电压低,电器不能正常使用的问题,镇政府迅速协调变电所,投入10多万元为X、X等偏远村增加变压器,解决了末端电压低的现象。
针对群众反映部分村吃水难、行路难的问题,我镇多方争取项目,在X、X、X等村实施安全饮水16处,在X、X、X、X等村新修公路5公里,拓宽、硬化21公里。
针对X村民反映九组需架设桥梁的问题,我镇一方面积极向交通局申报项目,一方面聘请专业设计人员实地勘测设计,目前施工设计图纸已完成,预计明年上半年可完工,届时将解决300余人出行问题。
(三)建章立制、长效管理。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六条意见和市委五项整治以及县委八项专项整治,坚持自查自改和督促整改相结合,坚持集中检查与日常监督相结合,坚持边查边找与边整边改相结合,坚持纠正问题与建章立制相结合,我镇先后制定了《关于开展工作作风专项整治的通知》、《党史教育专项整治方案》、《X镇差旅费、会议费、培训费报销办法》、《关于对干部“走读”问题进行重点整治的通知》等制度,进一步正风肃纪,提高效能,优化环境,实现了党员干部工作作风、履职效能和整体形象根本好转。
三、下一步打算
通过X党史教育开展,凝聚了党员干部思想共识,明确了整改方向,坚定了打造为民务实清廉的政府形象,促进了全体党员干部继续保持良好的精神面貌和工作状态。但是我们也看到,个别单位和个人还是存在着活动结束了,放松要求的想法,有些制度还需要完善和修订。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坚持抓好作风建设,在整改落实上下功夫。
(一)坚持树立群众观点,走好群众路线。坚持群众路线是我们做好基层工作的不二法门,只有多到一线了解真实情况,用群众观点去思考,牢固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观念,从解决群众最现实、最急迫的问题入手,积极为群众办好事、做实事、解难事,把“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根本标准,才能将党的正确方略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二)坚持抓好班子建设,带好干部队伍。坚持作风整顿高压态势,深入整顿庸懒散、不作为、乱作为,把作风建设纳入干部日常考核、选任考核、年度考核中,并作为奖惩的重要依据。对干部作风考核,要按照八项规定的要求,涵盖工作圈、生活圈和社交圈,深入了解干部的作风表现、群众基础和社会形象。在干部使用上,认真贯彻“三严三实”要求,让有为者有位。在村“两委”换届完成以后,我镇将对16个村的村干部进行美丽乡村建设、农村扶贫开发、农业技术、旅游、现代科技、党风廉政建设等方面培训,使村干部能力得到提高,适应新形势下农村工作的需要。
(三)进一步理清群众诉求,着力解决民生问题。党的X大报告指出:“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民生问题关乎社会治乱与政权兴亡。为此,我们将以X党史教育为契机,进一步挖掘整理民生问题,进行分类处理,制定落实计划,对于条件成熟的,尽快解决;条件不成熟的,积极创造条件逐步解决;一时难以解决的,要向群众做好解释工作,争取理解。
党史教育有期限,贯彻群众路线无休止,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我们将始终坚持问题导向,从思想上、标准上、落实上严格要求,以高度负责的态度,真查真改,以抓铁留痕的作风,务实高效,从严上要求,向实处着力,以实际行动不断巩固和扩大教育党史教育的成果。坚持常抓不懈,继续深化群众路线工作,最终在全镇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为打造省际边贸口子镇提供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