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党史学习 >

微党课:“名场面”中学党史

时间:2024-03-28 13:00:03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微党课:“名场面”中学党史,供大家参考。

微党课:“名场面”中学党史

同志们,今天这堂课的名字叫“‘名场面’中学党史”,顾名思义,我们从电影中的一个令观众印象深刻的“名场面”切入,来学习背后的党史知识,下面请观看“名场面”:

(播放《建军伟业》中共五大片段)

大家刚才看到的这段场景,刻画的就是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时任党的总书记的陈独秀与时任湖南代表毛泽东的一次“正面交锋”,虽不至于叫作剑拔弩张,但也可以说是唇枪舌战。影片将紧张的局势氛围与双方互不相让的冲突感营造的十分到位,使得这个“名场面”深深地植入了观众人心。

一、学习问题导入

我们大家都知道,中共五大召开于1927年4月27日,坐标武汉,彼时建党已有五年了,武汉则是当时全国革命的中心。那么,这次大会召开的目的何在?在如此重大严肃的场合,为何毛泽东会不顾大会规程和纪律,贸然起身发表这样一番慷慨陈词?一位是当时的中共中央核心领导、一位是名不见经传的湖南省党代表,既是党内同志又是职位悬殊的上下级,更是昔日师友,为何要在公开的大会上如此针锋相对、互不相让呢?带上这些耐人寻味的问题,我们就此踏上寻找答案的旅途,正式开始今天的学习吧。首先,我们必须得了解一下这次大会召开的背后,中国革命舞台上的风云起伏,以及那场惨白恐怖的悍然屠杀……

二、大会背景介绍

1927年4月12日,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新右派一众叛变革命分子,在上海悍然发动了反对国民党左派、共产党及革命群众的武装政变,即历史上臭名远扬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三天之内,上海的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被杀害有300多人,被捕者500多人,失踪者5000多人。悲惨的流血牺牲,伴随着的是轰轰烈烈革命事业的挫败——反动派掀起的这场血雨腥风,扑灭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火炬,中国革命事业和中国共产党的前途命运陷入了风雨飘摇之中。那次地,堪可谓“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就是在这样的大局背景之下,4月27日,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武汉召开,陈独秀、瞿秋白、蔡和森、毛泽东等82人,代表着当时全国57967名党员出席了大会。在这里,请同志们注意到,反革命政变事发后时隔了整整15日,才召开了这次大会,这中间又发生了什么呢?

也许会有同志猜测这也是某种决策上的错误造成的,事实上并非如此,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爆发后,国民党反动派在上海开展了持续三天之久的搜捕、屠杀共产党员和武装镇压革命群众游行请愿的活动。就在4月12日当日,作为中共中央主要领导人的周恩来同志都被反动派设下谈判骗局扣押,经过组织的全力营救方才在千钧一发之际化险为夷。而在同一天,工人运动领袖、上海总工会委员长汪寿华死于非命。可以说,在这个时候,但凡沾一个“共”字,都会被列入处决的黑名单,而这还仅仅只是上海一城之局势,反革命政变爆发后的第四天,也就是4月15日,广州的国民党反动派也发动反革命政变,相继地,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广西等省份也开始“清共”,一时间,举国笼罩在“白色恐怖”之下。

在这种危机关头,召集全国党代表开会,确实需要大量的时间进行工作筹备,更何况,这次特殊的大会还第一次邀请了国民党代表团参加,这期间的谈判、决策、计划等等活动,我们难以想象是一个多么复杂的博弈过程,当然,还需要来自共产国际对召开会议的具体指示。虽无从考证,我也坚信,在这15日里面,中共党员们必然在度日如年、度分如年、度秒如年中等待着,等待着组织召开一次会议,分析判断当前形势,提出正确的对策,挽救革命事业于水火;
他们也必然有一些活跃分子,或憋了一肚子的情绪,或憋了一肚子的言语,亟待着这场大会的召开,亟待着在这场大会上一吐为快。而在这部分人里面,必然有那个时年33岁,一腔热血,风华正茂的奇男子——毛泽东。

三、会上风云思辨

通过以上对中共五大召开背景的深入了解,相信很多同志便认为不难再揣摩其召开的目的和任务所在。毫无疑问,中共五大的召开将会总结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以来的教训,分析客观因素和主观原因,针对客观因素研究对策,针对主观原因纠正错误,并提出科学可行的方针政策来决定未来的道路该如何前行。而从岌岌可危的局势来看,中共五大必须要承担起挽救中国共产党、挽救中国革命的重任,这一点责无旁贷。在大会上,陈独秀代表第四届中央执行委员会向大会作了《政治与组织的报告》。这里的“中央执行委员会”指的是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的常务执行机构,是中国共产党最高权利机关,也就是后来的中央委员会,由于中共一大时选举产生的是临时中央机构,中共二大才选举产生了第一届中央执行委员会,因此中共五大上为第四届中央执行委员会。

回过头来讲一下陈独秀所作的这篇报告,这篇报告涉及到中国各阶级、土地、无产阶级领导权、军事、国共两党关系等11个问题。然而,通篇报告既没有正确地总结经验教训,又没有提出挽救时局的方针政策,反而为过去的错误进行辩护,继续提出一些错误的主张。于是,就出现了电影所演绎出来的场景:陈独秀情绪激动地向众参会代表解释“为什么交枪?”以及代表们的纷纷质疑。事实上,据中国共产党历次全国代表大会数据库记载,在大会上,代表们对陈独秀的错误进行了批评。昔日的那场众代表轮番上阵的批评活动,在我们今天看来依然是感到鲜有耳闻。首先是瞿秋白同志,他早在大会前,针对陈独秀的机会主义理论和政策,写了一本书进行观点论述,大会上他将该书发给大家,并做了发言来系统阐述。而后蔡和森同志发言指出正因寄希望于小资产阶级政党而使革命产生了不该有的犹豫和动摇,提出必须坚决地以无产阶级的领导来取得革命的胜利。毛泽东批评了陈独秀在对待农民问题上的错误,主张把农民组织起来,武装起来,迅速加强农民的斗争。

讲到这里,同志们也许觉得:这一下党的革命事业总算是有救了。是啊,既然发现并指出了错误,那么接下来只要改正错误,亡羊补牢,悬崖勒马,那样自然是为时未晚。但是,事情接下来并没有向我们大家想象的方向发展。今天,我们已经明确地认识到,当时,在陈独秀的领导下,作为党的最高领导机关的中央执行委员会犯下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但还有一点我们也需要认识到,那就是,全党对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的认识也是“右倾”的,也就是说,党内并没有准确认识到陈独秀同志错误的危害性。虽然,当时党内已有一定量的党员认识到错误所在,但就像陈独秀寄希望于国民党收手、汪精卫同情革命那样,党内的大部分同志也寄希望于陈独秀能够迷途知返,做出正确的、能够挽救时局的决策。也许,就像电影中毛泽东说的那样——“你和大钊先生走在革命的最前列”,大家彼时还对这位先驱领袖怀着敬仰、抱有一丝希望。情感就这样占据了理智,而一错再错却要付出代价。对“右倾”的“右倾”态度导致结果就变得难以控制了。最终,陈独秀虽然受到了众多代表的严厉批评,却仍然在选举下连任了党的***。依然能够进行最权威的领导和决策。

影片中演绎出了这样一句台词,陈独秀指着毛泽东的鼻子,质问:“你算老几?”并将毛泽东赶出大会现场。大家在这里请先不要觉得电影桥段用词为了刺激观众而极力诙谐夸张,理性地认真翻阅一下历史记录,我们就会发现,当时的毛泽东“算不得老几”,上文提到的蔡和森与瞿秋白在随后举行的五届一中全会选举中和陈独秀一起位于中央政治局委员之列,蔡和森更是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员,而那时的毛泽东仅仅是一个候补委员。事实上,那时只有在中共三大上,由于陈独秀和共产国际代表马林的力推,毛泽东当选过一次中央委员,也是他第一次进入了党中央的领导层。而中共六大之前,他在绝大多数时间里一直游离于党的核心领导层之外,中共一大上,他只是担任会议记录;
中共二大,他因忘记会议地点未能参会;
中共四大,他因积劳成疾回到家乡养病未能参会。直到中共六大,未能出席的毛泽东也被选为了中央委员,这一段历史,感兴趣的同志们可以在课后自行去研究学习

再次回到中共五大,我们已经发现,此时不顾自己身份和个人感情的毛泽东毅然决然地站出来批评陈独秀,确实冒着自己被陈独秀针对的风险。果不其然,在大会上,毛泽东提出了农民运动决议案,主张解决农民亟需解决的土地问题,建议广泛地重新分配土地,但是这个提案大会并没有采纳,甚至未予以讨论。多年以后的延安窑洞里,毛泽东曾同美国记者斯诺谈到这段历史时说:我到达武汉的时候,各省农民联席会议正在举行。我出席会议并讨论了我的文章中提出的建议——广泛的重新分配土地。出席会议的还有彭湃,***等人和约克、沃伦两个俄国共产党员。会议通过了决议,采纳我的主张并提交共产党第五次代表大会考虑,但是中央委员会把它否决了。中共五大通过了土地革命纲领,但对于毛泽东要求迅速加强对于农民斗争的主张却没有进行讨论,归根究底,毛泽东后来的一句话可能说明了原因,“因为中央委员会也在陈独秀支配之下,拒绝把我的意见提交大会考虑。”那么回到我们课程开始时,提出的问题上——作为是党内同志又是职位悬殊的上下级,更是昔日师友,毛泽东为何要站出来批评陈独秀?

其实原因很简单,八个字“坚持真理,修正错误”,这就是毛泽东的原则。历史往往是个圈,18年后,同样是四月份,党的六届七中全会通过《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包括陈独秀在内的党内若干重大历史问题作出结论,而毛泽东在中共七大预备会议上的报告中说:“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经过三番四复的研究,现在还是基本通过”、“但这样是不是还会有漏洞呢?还可能有”、“有漏洞就改,原则是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就是本着毛泽东这种“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原则,使得党内修改对陈独秀的评价,从“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变更为今天的“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正如毛泽东1956年这篇报告中所说的一段话:“事情总是不完全的,这就给我们一个任务,向比较完全前进,向相对真理前进,但是永远也达不到绝对完全,达不到绝对真理。所以,我们要无穷尽无止境地努力。”就这样,虽然在革命的危急关头我党召开了中共五大,但中共五大最终却没有承担起挽救革命的任务。大家只是把问题摆在了台面上,红着脸说了出来,但是对于无产阶级如何争取领导权,如何领导农民进行土地革命,如何对待武汉国民政府和国民党,特别是如何建立党的革命武装等迫在眉睫的重大问题,都没有给出切实可行的答案。

就这样,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没有得到彻底地纠正,就像电影里演绎那样,毛泽东下江游泳这一桥段的设计更像是一种隐喻,值此革命危亡时刻,却似乎无处可去,无路可走,失意无奈的寻路者只能潜入深水,等待光明。直到三个月后,八七会议的召开……

由于时间关系,我们今天的课程就到这里,在下一节课里,我们会重点对八七会议如何真正结束了错误路线、制定正确的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方针进行学习。

推荐访问:微党课:“名场面”中学党史 党课 党史 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