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党史学习 >

以党史教育促进高校育人工作路径研究

时间:2023-06-14 12:35:05 来源:网友投稿

艾红梅 李睿潇

吉林建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吉林省长春市 130118)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历史是最好的鉴别器,也是最好的教学素材。高校要始终坚持把党史教育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任务,充分利用各种文字、实地化资源,切实加强对大学生的党史教育,发挥其育人功能,夯实学生的历史文化基础,增强学生的“四个自信”,树立“四个意识”,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筑牢大学生爱党、爱国、爱人民的理想信念,肯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积极为国家发展做贡献。

青年强则国强,青年兴则国兴。从唯物历史观的角度出发,通过对党百年的历史学习,教育引导大学生明确自己的立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深入学习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政策、方针,明白任何事物都是在曲折中前进发展的,中国共产党也不例外,增强对民族和国家的自豪感以及对党和政府的认同感;
教育引导大学生明确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处理好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明白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道理,自觉学习扎实的理论基础,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献身于国家发展的伟大事业。

1.1 筑牢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是精神之“钙”,无论对谁都至关重要,一个政党、一个人若没有坚定理想信念,就像一摊烂泥,终究扶不上墙[1]。要帮助大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离不开党史学习教育。党史中蕴含着丰富的教学资源,只有通过充分挖掘,深入了解学习党的历史,感受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艰辛历程,领悟党的精神谱系,才能充分发挥党史育人的功能,增强大学生对党的信任感,使青年才俊从内心深处认可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领导。同时落实好大学生的党史教育,使其掌握系统的历史知识,千万学子凝聚一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树立正确的三观,即使在毕业后也可以坚定崇高的理想信念,最大限度挖掘自身潜能成为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中坚力量,终身奋斗于中华民族的伟大事业。

1.2 厚植爱国情怀

加强高校的党史教育就是要将学生爱党、爱国、爱人民统一起来,厚植大学生的爱国情怀,这才是当代发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体现,也是使爱国主义教育和党史教育相得益彰。党领导我们摆脱封建专制主义,建立起伟大新中国,带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逐步至强起来,成为21 世纪在国际上享有重要话语权的大国,这百年历史征程无疑向人民证明了党的能力,使每个青年学生从中汲取了最有说服力的爱国主义教育,也使他们体会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如今美好的生活。以史为鉴,加强高校党史教育,使大学生深刻体会到新中国的成功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靠代代先辈同心并力、咬紧牙根奋斗出来的。通过发扬党的百年历史征程中一系列模范榜样,让他们的事迹变成最生动的“教科书”,触动青年学生的内心深处,激发爱国热情,厚植爱国情怀,我们要将这种情怀升华为对祖国、对民族、对人民的热爱,时刻以国家利益为重,将思想上的热爱转化为实际行动,时刻捍卫祖国的名誉与利益。

1.3 振奋民族精神

回顾党成立以来的百年峥嵘岁月,这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引领党不断走向成功的史实教材,是伟大民族精神与优秀革命传统的集中体现,并且于2021 年党中央批准构成了属于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精神谱系,其中包括东北抗联精神、抗美援朝精神、延安精神、抗疫精神等45 种有明确阐述概括的伟大精神,这些精神锤炼出党员鲜明的政治品格,彰显了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2]。通过对大学生的党史教育,将这些精神化成联系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纽带,让他们不断深入了解掌握并感悟每一种精神的本质内涵、实际意义,对大学生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成为他们不断前进的精神动力。高校只有做好大学生的党史教育,才能更好的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将其培养成为伟大精神的传播者、践行革命的行动者,并将这些伟大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面对艰难险阻时始终不畏挑战、迎难而上。

1.4 防范历史虚无主义

高校进行党史教育,就是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正确的看待历史遗留问题,粉碎西方国家的不轨意图。****指出,历史虚无主义本质上是一种反动的政治思潮,它诋毁中国共产党从根本上否定了根本上否定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和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试图扰乱我们的内心,企图达到破坏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目的[3]。大学生正处于青年时期阶段,自身认知能力和明辨是非的能力还没有达标,不能分辨清楚历史虚无主义的真面目,更无法有效抵御其给我们带来的负面影响,容易导致思想混乱、立场不坚定。因此对于大学生来说,高校加强党史教育是时代的必然要求,这样能够帮助他们既可以及时认清和避免掉入其圈套,防止造成不可弥补的政治危害,又可以体会党一路走来的艰辛,理清近现代我党历史的脉络,认识到我党为人民幸福、民族复兴做出的努力与成就,认识到坚定拥护党的领导的重要性,进而坚定的抵制历史虚无主义带来的消极作用,确立正确的价值导向和人生方向,端正态度,树立正确的党史观,做一名合格的新时代的有志青年。

2.1 增强课改,讲好史实

史实是开展党史教育的理论基础,高校要做好党史教育的首要前提就是讲好史实。思政课教师居于党史教育的主导地位,要想教好党史自身专业素质必须过硬。思政课教师要提前系统的学习史实,对史实材料有全面准确的分析,找到党史知识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切入点,有效结合史实,确保党史教育的基础性与适切性,并与其他学科课程建立一定的联系,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价值观,使其领悟党为什么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真谛,提高其历史思维能力。其次开设与“四史”相关的思想政治课程,深入挖掘各类课程资源,找到史实中最触动人心的关键点,引起学生的共鸣,比如在音乐类课程中,可以通过将红色音乐与国外优秀经典音乐对比,分析当时的创作背景以及政治历史环境,了解中国共产党党史;
或者可以根据红色音乐改编成歌舞剧,通过学生自身演绎,结合史实,切实领悟作品的创作精神和情感表达,在艺术实践中践行党史教育[4]。落实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加大党史教育与其结合的力度,采取多元化教学方式,激发大学生学习党史教育的热情,是促进党史教育育人工作的关键一步。

2.2 依托实践,创新教学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动力,是将思想转化为行动的现实力量,是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高校开展党史教育离不开社会实践。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除了要重视对文本资源的开发,更要注重对实地资源的利用,充分发挥当地特色资源和红色资源的教育功能。一是将历史遗迹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载体,依托课外实践活动组织大学生定期参观,通过阐述历史遗迹的时代背景,讲述革命先辈的英勇事迹等,使学生感悟遗迹背后的深层内涵。例如以吉林建筑大学为例,本校积极开展思修课“伪皇宫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纲要课“重走抗联路党史教育基地”、概论课“金达莱村四个自信教育基地”等多个社会实践基地,在参观中通过红色资源的生动形象和感染力激发了学生的家国情怀,使党史教育更具代入感,触动了大学生的内心深处,促进了思想上质的飞跃。二是积极开展实践活动,倡导师生共同参与,构建师生共同体。比如在此次疫情防控中,吉林长春作为疫情重灾区,全市皆进入全面备战阶段,我校师生众志成城,踊跃参与志愿者服务,同舟共济筑防线。通过实践活动,可以提升党史教育的效果,学生在实践中忠于自己的责任担当,凝聚民族之魂,万众一心,不仅在精神上产生共鸣行动上也积极落实。同时,在社会实践中也可以通过倡导大学生积极入伍、下乡,参加“西部计划”、“选调”等基层服务项目,在基层磨练心志,砥砺自我,成就自我,为党和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2.3 筑牢新阵地,树立正确史观

大学生历史观的正确与否决定着国家的未来和命运,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充分发挥网络媒体的积极作用,筑牢党史育人新阵地。首先,高校要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注重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使学生明白网络不是法外之地,加强网络信息管理,筛选健康向上的网页信息,大力宣扬与社会主旋律相一致的言论,加强正面教育,引导学生有序参与网络生活,切不可被虚假信息蒙骗随意发言。其次,高校要创新学生接受党史教育的途径,学校可以依托本校新媒体中心和微信、微博等网络平台,紧紧围绕党史教育的主题,构建“线上+线下”的教学模式,线上征集优秀学生作品,如微视频、文章、朗诵等形式呈现的系列作品展览,设置不同等级的奖项以激励学生踊跃参与;
线下课堂教师可搜集系列革命烈士、榜样人物的事迹,播放相关影视作品或者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打造3D 立体式模拟场景,通过自身在场景中近距离的体会和感悟当时历史人物的心理活动,减少党史学习的枯燥性,增强党史学习的感染力,增加学生对学科的喜爱[5]。最后,全体师生要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积极学习地方推行党史教育平台的内容,认真钻研探讨疑难问题,培养健康的心理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总之,利用好网络媒体这把“双刃剑”,可以切实提高党史教育的实效性,帮助大学生系统的学习党史知识,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2.4 打造专业队伍,提升教学质量

思政课教师在高校党史教育中居于主导地位,学生们接受教育的质量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水平,当下要想以党史教育促进高校的育人工作就必须重视思政师资队伍和学术梯队的培养和建设,首先,要加强师风、师德建设,培养教师队伍科学的历史思维和坚定的政治立场,将思想政治表现作为教师评奖评优的首要指标,引导教师牢记人才培养使命。同时教师要用科学的理论、扎实的知识武装头脑,用辩证的眼光分析历史遗留问题,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深入的学习和理解,增强对中国共产党卓越领导力的认可以及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引导同学们明白中国为什么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领导、为什么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究竟好在哪里的道理,帮助大学生在逐步解惑中领悟其中之真谛,营造敢讲、讲真、讲好党史的学习氛围。其次,要重视对党史骨干的培养,全面引进思政人才,严格把控思政教师门槛,造就一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专业且有影响力的思政队伍。专家、教师之间要不定时开展专家座谈会,围绕党史教育这一主题展开讨论,拓展教育路径,寻找最佳教育方案。最后,也要培养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高校的育人工作要始终贯彻“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接受程度,教师不能只是一味的注重传授知识的量更要注重质的飞跃。教师要把自身与学生放在同等位置,通过课下谈心或者课上结合自身实际经历以及亲身感悟,有感而发的与同学交流讨论,在讨论过程中碰撞出思想上的火花,拉近与同学之间的距离;
此外还要重视语言艺术的运用,在讲授相关历史时,要注重创设讨论情景,采用形象生动的言语或其它教具,启发式引导教学,调动大学生学习主动性。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增强课改、社会实践、筑牢新阵地、打造思政队伍这四方面阐述了党史教育的重要性,揭示了思政课程与党史教育融合的育人价值,拓宽了高校育人工作的路径,旨在培养符合我国社会道德发展要求的人才。

猜你喜欢党史育人思政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中国德育(2022年12期)2022-08-22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教育家(2022年18期)2022-05-13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新班主任(2022年4期)2022-04-27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第一次学党史小学生优秀作文(低年级)(2021年12期)2022-01-12党史告诉我们什么?当代陕西(2021年13期)2021-08-06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活力(2021年6期)2021-08-05百年党史的重要启示湘潮(上半月)(2021年3期)2021-07-20党史上的今天海峡姐妹(2021年12期)2021-01-01思政课“需求侧”当代陕西(2019年15期)2019-09-02

推荐访问:党史 育人 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