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党课下载 >

加强党性修养党课讲稿:加强党性修养永葆党员本色

时间:2022-06-22 11:50:03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加强党性修养党课讲稿:加强党性修养永葆党员本色,供大家参考。

加强党性修养党课讲稿:加强党性修养永葆党员本色

 

 加强党性修养党课讲稿:加强党性修养永葆党员本色

 目录 一、共产党员的党性和党性修养

 .............................

 1 1

 (一)什么是党性 ...................................... 2 (二)什么是党性修养 .................................. 2 (三)党性修养的提出及发展 ............................ 3 二、当前为什么要特别强调加强党性修养

 .....................

 5 5

 三、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党性修养

 ...........................

 7 7

 同志们:

  大家好!按照统一安排,今天上午这堂课,我们共同度过,交流、探讨的内容是加强党性修养,永葆党员本色。在座的同志,党龄都很长,长期从事领导工作,应该说对党性和党性修养的理解、实践,都深有体会。下面,我就个人的理解和思考,谈一些粗浅的认识,同大家交流、探讨,不对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共产党员的党性和党性修养

  我们要探讨“加强党性修养,永葆党员本色”这一课题,

 首先必须明确什么是党性,什么是党性修养,以及党性修养的提出、发展和内在要求、外在表现。

  (一)什么是党性

  从政治角度讲,党性就是一个政党固有的本质属性。世界上有很多政党,共产党的党性是什么?就是无产阶级政党固有的本质属性,是区别于其他政党最本质的特征,是阶级性的升华。列宁同志最早指出:“党性是高度发展的阶级对立的结果和政治表现。”刘少奇在《论共产党人的党性》中也指出:“共产党的党性就是无产阶级阶级性最高而集中的表现,就是无产者本质的最高表现,就是无产者阶级利益最高而集中的表现”,刘少奇同志对党性的阐述比列宁同志更加具体,更加符合中国国情。党性是一个政党固有的本性,是阶级性最高而集中的表现。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它所固有的区别于其他政党的特性,就构成了我们党的党性。所以说,党性是什么?就是阶级性,是一定的政治形式在党员身上体现出来的固有的本性。

  (二)什么是党性修养

  党性修养是指通过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锻炼、自我改造而达到共产党员党性的某种程度,或者可以理解为用共产党员的党性改变自我的过程。党性修养的内容主要包括:政治理论修养、组织纪律修养、思想作风修养、文化知

 识修养、领导艺术修养和管理能力修养等等。这就是说,要加强党性修养,就要从这几方面来提升,才能真正体现出一名共产党人的先进性,才能体现出共产党的执政能力和水平,才能够在改造自己客观世界的同时,不断地改造主观世界,使自己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成为一名优秀合格的共产党员。中国共产党是肩负实现共产主义伟大使命的党,每一位共产党员,只有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不断努力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自觉加强党性修养,才能成为合格的共产党员。

  (三)党性修养的提出及发展

  党性修养的提出及发展经历了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因为一个政党建立之初,不可能对党性有一个高度的认识,认识是一个深化和渐进的过程。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和领袖历来十分重视共产党员的修养。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对无产阶级政党的党员必须加强自我教育和世界观改造都曾有过论述,列宁第一次使用了“修养”这一概念。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针对中国革命和党的自身建设的特点,明确提出着重从思想上建党的重要思想,并把加强党的思想教育,作为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重要问题和中心环节,而思想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思想修养。早在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毛泽东同志就特别强调党的队伍的“无产阶级的思想领导”,强调加强对党员的思想改造与

 党员的自我改造。抗日战争初期,毛泽东同志更加明确的指出,全党要更加普遍、更加深入地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修养。刘少奇同志 1939 年专门撰写了《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对党员修养的必要性、内容和方法等作了科学、深刻和全面的阐述,有力地推动了全党,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党性修养,正因为我们党重视党的自身建设,特别是始终注重从思想上建党,注重党员修养,尤其是党性修养,就把占党员队伍大多数的出身于小生产者的农民和来自非劳动者阶层的革命分子,在斗争实践中教育成为共产主义战士,成为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的优秀指战员和坚定的党的干部,解决了保持党员先进性的途径问题,从而成功地解决了在中国这样一个无产阶级人数很少、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国家建设一个具有广大群众性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我们党能够经受住各种困难和风险的考验,这同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党员和修养,从而保持了党员队伍的先进性是密不可分的。历史和现实充分证明,共产党加强世界观改造和思想修养,决不是一件可有可无的事情,而是共产党员与时俱进、始终保持先进性的根本途径。什么时候我们党重视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党员修养搞得好,党员队伍素质就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就强,党的事业就兴旺发达;什么时候忽然或放松了党的思想教

 育,忽视了党员修养,党员素质就下降,党的形象就要受到损害,党的事业就要受到影响甚至挫折。注重党的修养,是我们党自身建设的一个鲜明特色,也是保持党员先进性的一条成功经验。

  二、当前为什么要特别强调加强党性修养

  在当前新的形势下,之所以要突出强调加强党性修养,我感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自古以来中国传统文化就非常注重修养。“修身为本”,是古代思想家一直注重倡导的基本观念。古人云:“修犹切磋琢磨,养犹涵育熏陶,修以求其粹美,养以期其充足。”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把修身作为第一准则。为此,古代思想家设计了不同的修养标准,比如孔子提出了三级标准,第一是君子,就是心肠好,心底坦荡;第二是仁人,就是自己成功,让别人也成功;第三是圣人,就是内有盛德,外有功绩。其实,中国儒、道、佛三教都非常强调自身修养。我国古代思想家总结出了多种方法:一是为学,就是注重学习,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强调学思结合,乐学、勤学、善学;二是慎独,就是自己独处时,用高尚的道德约束自己,不做越轨的事情;三是自省,吾日三省吾身,反思自己哪些做得对,哪些做得不对,不对的怎样进行修正;四是改过,就是发现问题,立即改正;五是知耻,知耻近乎勇。如果一个人没有羞耻心,任何事情都会做出来,所谓“知

 耻才能知止”,就是只有知道哪些是耻辱的事不能干,才能知道到哪为止。清朝有一本书叫《围炉夜话》,讲“仁者从人,义者从我”,也特别强调要从自身做起。

  (二)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要求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加强党性修养。当今世界发生重大变化,产生了三大趋势,一是科学技术突飞猛进。19 世纪人类知识科技翻一倍需要 50年,到上世纪 80 年代需要 3 年,当前仅需 3 天。发达国家正是掌握了最先进的大量的前沿科学技术、尖端产品,才能在世界舞台上占据强势地位。二是经济全球化向纵深发展。市场上有一本书非常畅销,就是《世界是平的》,讲的就是地球变小了,成了地球村。在这种形势下,全球经济发展以发达国家为主导,所以人们很容易受到西方思想文化的影响。可以讲,我们党正面临着如何正确应对国际环境变化,抓住我国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实现和平崛起的考验。

  (三)党情现状迫切要求加强党性修养。特别是在新形势下,人的主体意识、社会格局、利益格局等各方面都在发生变化,社会问题必然会波及每个人的思想变化,对党性修养产生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在加强党性修养和党性教育方面也出现一些普遍性的问题。这些问题,概况起来就是“四化”:一是对党性教育的弱化。现在都过多地强调人性化要求,无形中弱化了党性、原则性的要求。人性化要求提出来了,党性要求退后了,这样就使一些党员干部对党性锻炼得

 不到有效重视。二是对党性教育的淡化。就是党性的共性要求和党员的个性需求,没有有机统一起来,人为的割裂开了,甚至把共同的理想和具体的行为规范混为一谈,在某些程度上也是对党性的一种淡化。三是对党性教育的简单化。这种简单化,主要表现在工作状态方面,现在很多党员干部认为,只要我把工作干好就行了,对加强党性修养以及个人的修为、品德就有所放松,这是对党性简单化的理解。同时,现在各级组织对党员领导干部的要求,对工作具体要求的多,思想上的神圣感、自豪感强调的偏少,而且好多人认为这些道理不需要讲,谁都清楚,自认为自己讲的比领导还要好、理解的还要深,导致一些党员对党性的简单化理解。四是对党性的理解庸俗化。这与社会大环境、大气候有关系,现在社会上弥漫着一种浮躁之气,导致一些党员干部贪图享乐、不思进取,这在好多人身上都有体现,这些都是不对的,也是党性不纯或没有党性的表现,都需要我们通过加强党性修养来克服和抵制。

  三、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党性修养

  首先,要培养德性。古人说:“德者本也”,德,乃人性之回归,是人存身立世之根本,也是人性的最本质的特征。德性是基础,党性是德性的升华和最高阶段。要加强党性修养,就必须首先加强德性修养。实践证明,当个好官,必须首先做一个好党员,而做一个好党员,则必须首先做一个有

 德性的好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古人把自身的修养放在第一位,做官先做人,为官重修德,古人尚且如此,我们共产党的领导干部更要注重提高自身思想道德修养,在立德、自律、修身上狠下功夫,努力起到道德表率的作用。一是要以大爱之心对人。常言道:人能感动,是因为有爱,有爱才有快乐。爱别人的同时其实也是爱自己,要有博爱的胸怀,要有“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的境界,需要有“念人之过必亡人之功”的意识,需要有“尚贤为政之本”的情怀。人一旦丧失了爱心,便失去了接受真实、真情、真爱的能力,也就失去了直立于人世间的精神骨架。二是要以无私之心对事。湖北江陵,清代为荆州府治所,文学家梁章钜曾为之题写了一副短联:“政惟求于民便,事皆可与人言”。上联道出了从政的要谛——于民便;下联则强调政务应公开、透明,要心底无私,不干见不得人的苟且之事。“心底无私天地宽”,无私便无畏,无私便心安理得,无私便光明磊落,无私便不怕半夜鬼叫门。三是要以感恩之心对党。就是总是心存感激,感激组织的培养、感激群众的支持、感激同事的帮助;最基本的,要感激党给了我们存身立世、谋生度日的岗位,多想想我们一个月几千元的工资,我们到底为单位做了些什么。四是要以自律之心对己。就是不论大事小情,都要行不失身份,为不损品格。党的干部慎于行,不仅要清醒地把握好自己每一个具体的行为,处处体现出党

 员干部应有的表率意识、规范意识、自律意识,展示出良好的精神面貌、作风素养和人生态度;而且要自觉做到慎独慎微,当面背后一个样,明里暗里一个样,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始终一身正气,坦坦荡荡。

  其次,要锤炼心性。心性是一个人的心理状态,是一个人思想、意志、性格、能力等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从一定意义上说,人类进步的历史,就是人类不断修身养性、不断完善自己的历史。注重个人修养,讲求内心调适,崇尚人格完善,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历代有作为的思想家政治家都注重“修身养性”,把修身看成是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根本,而修身的根本途径在于端正内心。明代吕坤《呻吟语》对保持良好心态作了具体阐述:“大其心,容天下之物;虚其心,受天下之善;平其心,论天下之事;潜其心,观天下之理;定其心,应天下之变。”可以说在一定的社会环境条件下和一定的个人能力基础上,心态决定命运,状态决定人生。心态不仅深刻地影响着个体的外在形象、事业发展、前途进步,而且更有可能透过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深刻地影响着周边和他人,影响着组织内部的氛围,影响着整个社会政治生态。

  第三,要修炼官性。俗话说:“做人必须象人,做官不可象官”。一个人对做官的态度,决定其“官性”、“官品”的好坏。在新的形势下,我们有些干部的宗旨意识淡薄了,

 放松了党性修养,把自己当成高高在上的“官老爷”,整日趾高气扬,指手划脚,“只做智叟,不当愚公”。修炼官性,一方面要牢固树立“为官一任,就要造福一方”的远大理想。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来的,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干部干事,往往是越干越会干,越干越想干,越干越有激情,越干越有成就;不干,于事无成,于己荒废,于组织和群众更是无法交待。作为领导干部,就是要做到“身无半亩,心忧天下”,开阔大视野,以求大作为,要跳出个人和局部的“小我”,把眼光放宽到“围绕事业谋发展、围绕群众谋利益、围绕部门树形象”上。另一方面要正确对待政绩。提拔看政绩,政绩出干部,这是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一条基本原则,目的在于激励广大干部积极投身于干事创业的大潮之中,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不懈努力做出一番事业。但是,对于政绩如何理解、如何创造,持有什么样的政绩观,则在不同的干部心目中有着不同的结果,甚至存在天壤之别,成为测试一个干部“官性”的“试金石”。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必须站高望远,深谋远虑,把当前与今后结合起来,既讲实效、更重长效。切实防止创造那些当前有“甜头”、今后吃“苦头”,表面看似“有作为”、其实质是“坏作为”“乱作为”的“病政绩”。有的干部做事只搞“短期行为”,热衷于做“表面文章”,对领导和群众一眼就看得见的“显绩”干得轰轰烈烈,对领导和群众一时看不见的“潜绩”刻意掩盖,

 对一时完不成甚至吃力不讨好的事情搁置一边。这实质上是急功近利的思想在作怪,是私心在膨胀,不仅与党的宗旨观念格格不入,而且对干部本人的成长非...

推荐访问:加强党性修养党课讲稿:加强党性修养永葆党员本色 党性修养 党课 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