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策划方案 >

有限空间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时间:2022-07-21 15:40:02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限空间事故现场处置方案,供大家参考。

有限空间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1

 有限空间 事故 现场处置方案

 1 事故风险分析 有限空间是指存在危险有害因素(如缺氧、硫化氢、一氧化碳、甲烷、有毒气体中毒危险)且受到限制和约束的封闭、半封闭设备、设施及场所。

 1.1 有限空间事故类型 (1)中毒,主要有硫化氢等造成急性中毒。中毒者一般会出现紫绀、昏迷、惊厥、呼吸困难、休克等。引起全身各系统与组织(皮肤粘膜、呼吸、消化、循环、泌尿、血液、神经等)的损害,甚至造成中毒者死亡。

 (2)缺氧窒息,主要由于有限空间中空气含氧量低,发生缺氧窒息事故,其危害范围主要涉及到在有限空间作业环境中的作业人员、监护人员、救援人员;其危害后果主要会导致中毒人员昏迷、造成作业人员缺氧窒息。

 1.2 有限空间设备设施及分布 进入有限空间设备设施及场所、均存在中毒、窒息事故的危险,公司主要有限空间设备设施基本情况见表 1-1。

 表 1 公司有限空间设备设施及场所分布 序号 分类 主要设备及设施 分布场所 1 密闭设备 剥离液储罐、刻蚀液储罐、ITO刻蚀液储罐、醋酸储罐、NMF储罐、BDG 储罐、NMP 储罐、剥离液添加剂储罐、磷酸储罐、CF 显影液储罐 罐区 2 地上有限空间 污水处理站、应急事故池、消防水池、循环水池 厂区 3 地下有限空间 罐区初期雨水收集池、包装厂房污水收集池、混配污水收集池、生活污水收集池、应急事故池、雨水井、污水井 厂区 1.3 有限空间事故危险因素 有限空间是指存在危险有害因素(如缺氧、硫化氢等有毒气体中毒危险)且受到限制和约束的封闭、半封闭设备、设施及场所。有限空间的空气中的氧气浓度低于 18%或者存在其它有毒有害气体时,可能造成中毒事故、缺氧窒息事故。

 1.4 有限空间事故的条件 (1)未办理有限空间作业证。

 2

 (2)作业人员缺少个体防护用品。; (3)作业前未采取送风设备对有限空间送风。; (4)虽送风但未检测有限空间氧气含量而进入作业。; (5)监护人员与作业人员未约定或缺少联络方式; (6)未配戴防护用具抢救。

 2 应急工作职责 根据本公司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为保证公司、职工生命和财产的安全,预防突发事故发生,并能做到在事故发生后得到迅速有效地实现控制和处理,最大程度地减少事故所带来的损失。公司成立应急救援指挥部。合肥格林达电子材料有限公司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图见图。

  图

 应急组织机构图

 指挥机构及职责 总指挥:公司总经理——负责公司应急救援的全面工作。

 副总指挥:公司分管安全领导——负责事故发生时现场应急救援的全面组织、指挥、决策,是紧急情况发生后总指挥尚未到达时应急救援工作的最高领导,当总指挥到场后,向总指挥移交指挥权,并在随后的救援工作中密切配合总指挥的工作。

 综合协调组职责:

 对事故原因进行初步调查并提供调查结果;查明事故性质和责任,总结事故教训,提出整改措施;配合、协助上级部门开展事故调查工作; 负责本厂事故应急预案的制订、修订; 组织建立应急救援专业队伍,组织实施和演练。

 应急领导小组 总指挥 副总指挥 现场处置组 应急监测组 应急保障组 综合协调组

 3

 现场处置组职责:

 根据现场情况,制定现场应急措施和抢修抢险及工艺控制技术方案并监督落实,随事态发展及时修改方案。

 负责应急抢险抢修工作,落实指挥部抢险指令和实施抢险方案。

 将受伤害者转移到安全的地方,并对其实施紧急救护工作,协助医疗救护部门将伤员护送到相关单位进行抢救和安置。

 应急监测组职责:确定危险物质的成分、浓度及相应扩散模式,确定污染区域范围。

 应急保障组职责:

 保证现场秩序,安全快速地疏散现场无关人员至安全区域。确定警戒范围,标明警戒区域,保证救援通道顺畅、抢险物资和伤员的顺利进出,禁止无关人员通行或靠近。

 对受伤人员进行运送、初步救护处理、治疗、转院等工作。

 负责组织抢险救援物资的供应,组织车辆运送抢险救援物资。

 合理安排车辆调度,保障抢险救援生活物资的供应、确保应急救援的通讯畅通及其他后勤保障工作。

 核实伤亡人员数量、姓名、身份等基本情况,并及时上报。负责受灾人员的安置,伤员及家属的安抚、抚恤、赔偿等善后处理工作。对事故造成的财产损失进行清点、核算。

 3 应急处置措施 3.1 现场应急处置程序 3.1.1 有限空间内作业突发事件发生后,事故现场的作业人员,应及时将现场情况报告部门负责人及应急管理办公室(安环部)报告。部门负责人及应急管理办公室(安环部)应及时报告应急救援指挥部的正、副总指挥。事故现场的其他作业人员也可直接报告应急救援指挥部的正、副总指挥,同时将情况报告安环部及部门负责人。

 3.1.2 该方案由应急救援总指挥宣布启动。总指挥或副总指挥接到报告后,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是否启动本预案。

 3.1.3 应急处置组成员接到通知后,立即赶赴现场进行应急处理。

 3.2 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3.2.1 信息报告事故发生后,作业现场负责人、监护人员立即停止作业,了解受困人员状态,组织开展安全施救,禁止未经培训、未佩戴个体防护装备的人员进入有限空间施救。作业现场负责人及时向本单位报告事故情况,必要时拨打“119”“120”电话报警或向其他专业救援力量求救,单位负责人按照有关规定报告事故信息。

 4

 3.2.2 事故警戒作业现场负责人、监护人员根据救援需要设置警戒区域(包括通风排放口),设立明显警示标志,严禁无关人员和车辆进入警戒区域。

 3.2.3 救援防护 1.个体防护。救援人员必须正确穿戴隔离式空气呼吸器开展救援行动。

 2.安全隔离。有限空间内存在可能危及救援人员安全的有毒有害物质输入,采取可靠的隔离(隔断)措施。

 3.持续通风。使用机械通风设备向有限空间内输送清洁空气,通风排放口远离作业处,直至救援行动结束。

 3.2.4 救援行动事故发生后,被困人员积极主动开展自救互救,配合救援人员实施救援行动,救援人员针对被困人员所处位置、身体状态、个体防护装备穿戴等不同情况,采取应急救援行动。

 1.非进入式救援。被困人员所处位置、身体状态、个体防护装备穿戴等情况,具备从有限空间外直接施救条件的,救援人员在外部通过安全绳等装备将被困人员迅速移出。

 2.进入式救援。被困人员所处位置、身体状态、个体防护装备穿戴等情况,不具备从有限空间外直接施救条件的,救援人员进入内部施救。

 3.2.5 保持联络救援人员进入有限空间实施救援行动过程中,按照事先明确的联络信号,与外部人员进行有效联络,并保持通讯畅通。

 3.2.6 轮换救援救援人员进入有限空间实施救援持续时间较长时,应实施轮换救援,保持救援人员体力充足,能够持续开展救援行动。

 3.2.1 撤离危险区域出现可能危及救援人员安全的情况,救援人员立即撤离危险区域,安全条件具备后再进入有限空间内实施救援。

 3.2.7 医疗救护被困人员救出后,立即移至通风良好处,具备急救技能的人员,及时采取正确的院前医疗救护措施,并迅速送医治疗。

 3.2.8 清理现场等后续工作救援行动基本结束后,及时清点核实现场人员、装备,清理事故现场残留的有毒有害物质,同时尽可能保护事故现场,便于后续事故调查及救援评估。必要时开展事故现场环境检测和人员、装备洗消,对参与救援行动人员进行健康检查。

 3.3 事件报告 3.3.1 应急救援办公室立即向总指挥汇报事故情况以及现场采取的急救措施情况。

 3.3.2 事件扩大时,由总指挥向上级主管单位汇报事故信息,如发生重伤、死亡、重大死亡事故,应当立即报告当地人民政府应急管理部门,最迟不超过 1 小时。

 3.3.3 事件报告要求:事件信息准确完整、事件内容描述清晰;事件报告内容主要包括:事件发生时间、事件发生地点、事故性质、先期处理情况等。

 3.3.4 相关单位联系方式

 5

 5 注意事项 一旦发生有限空间作业事故,作业现场负责人应及时向本单位报告事故情况,在分析事发有限空间环境危害控制情况、应急救援装备配置情况以及现场救援能力等因素的基础上,判断可否采取自主救援以及采取何种救援方式。

 若现场具备自主救援条件,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非进入式或进入式救援,并确保救援人员人身安全;若现场不具备自主救援条件,应及时拨打 119 和 120,依靠专业救援力量开展救援工作,决不允许强行施救。

 受困人员脱离有限空间后,应迅速被转移至安全、空气新鲜处,进行正确、有效的现场救护,以挽救人员生命,减轻伤害。

推荐访问:有限空间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处置 事故现场 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