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策划方案 >

灌溉方案(精选文档)

时间:2023-06-20 11:40:04 来源:网友投稿

灌溉方案第1篇打井施工工艺及注意要点:1、根据水井出水量要求,井孔结构设计井深、井径,结合地层情况选好钻探机型以及相应的辅助设备。2、钻孔之前应做好机台调平,设备布置,器材堆存,塔架竖立,钻机安放等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灌溉方案,供大家参考。

灌溉方案

灌溉方案 第1篇

打井施工工艺及注意要点:

1、根据水井出水量要求,井孔结构设计井深、井径,结合地层情况选好钻探机型以及相应的辅助设备。

2、钻孔之前应做好机台调平,设备布置,器材堆存,塔架竖立,钻机安放等工作。

3、在松散地层中钻探成孔,最好采用冲击式钻机清水水压逐级扩孔法施工工艺。

4、在基岩含水层中钻孔成孔,最好采用回转式岩心钻进,在钻进过程中,应进行地下水水位和循环液孔内消失量等水文地质观测。

5、钻探成孔的过程中,应根据技术要求进行描述、分层取土样、取水样、测温等。还要保证取样质量和数量。

成井工艺:

1、下井管前,应对钻孔孔壁,孔径、孔深进行校核,查明孔壁是否规则圆滑,发现有缩径等不规则孔壁时必须及时修整,以保证后续工序的顺利实施,并实测孔深。

2、换浆。用稀浆或清水压入孔底,自下而上将原成孔时的浓浆换出孔。当井内返上泥浆与压入的稀浆水的浓度基本相同时,换浆即已完成。

3、下管。下管必须按技术要求进行。要安装井管找中器,焊工作业,并加焊2-4块拉板,必要时管内须加浮板,管底必须用钢板焊封。

4、填砾料。将选好的砾料投入井管过滤器及孔壁之间的环状空间内。根据地质技术要求和地层情况选用静止投砾法,管外返水投砾法,抽水填砾法等工艺。

5、止水。常用方法为粘土球止水法。必须保证粘土球质量,并保证分层填入,逐层填满,填实。

6、洗井。洗井的目的是彻底清除钻井过程中孔内岩屑等对含水层的封堵,同时抽出滤水管周围含水层中泥浆、粉、细砂等沉淀,以保证含水层出水通畅。

7、井孔在验收前,必须进行简易抽水试验,测定井的实际可开采水量,在开泵后30min取水样测量含沙量和进行水质分析采样。而后编写凿井工程报告。

8、井孔验收

井孔验收时必须具有的资料和技术标准

井孔验交单(包括井结构、施工工艺、及水量、含沙量等资料)

井孔尺寸与验交单一致并符合设计要求

井的出水量100T/H

井水中的含沙量,少于达1/20万(体积比)

9、回灌井的施工工艺与抽水井基本相似,对过滤器、水的回灌试验有相应的要求,

3、水井系统(供水、回水)

取水井

(1)成井设计

根据此次空调用水要求,本次开凿井的`目的,就是要达到每小时100T(单井),含砂量按国家标准,深井孔垂直度在1度之内,井深50米左右(见基岩)。井径600mm,一径到底,管径300mm,按此要求设计井壁后6mm,实管暂设30m,滤管暂设20m,滤水管设置在含水层部位,井材料选用钢板卷管而成,管与管之间均打成坡口,焊后并用4-6块200×800×6mm拉板焊固以达到每节管头电焊牢固。滤水管采用穿孔垫筋缠丝包网,其穿孔方法是在井管上呈梅花形圆孔,孔径18mm,滤水管孔隙率为30%,井管底部用6mm厚的钢板封底。滤料直径记录位置,保证将井孔的各部位填密实后,用直径40-60mm 粘土球从井下20m封至地面,使成井不受地面及外界水源的污染。成井后用活塞洗井。

(2)施工方法

A、深井井孔采用清水冲击法施工,用直径219mm抽筒钻井一径到底,以后每1.5mm为一加助型护孔器钻井,达到设计孔径600mm,深度50m左右(具体深度钻探后确定)。

B、钻机到位后,钻机绝对安装稳定,钻孔开凿圆,正直,钻孔下管时采用于扶正器下管,使井管位于所钻凿孔中心,钻凿孔施工是严格按照丰收250型冲击钻机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施工的。

C、深井施工严格按甲方要求和合同施工。井管焊接接头绝对焊接牢固,井上至地面标高0.5米。

D、下管前我方做好了一切下管准备,尽量缩短下管成井时间,并严格检查滤水管的完好,投放滤料时应沿井管外侧连续均匀填入,将井的部位填密后,投放直径40-60mm粘土球在施工下管前进入了施工现场。

回水井

(3)设计

本次开凿井的主要目的就是要使使用后的水源回灌于地下,保持地下水资源的动态平衡,减少对周围建筑物的影响,按此要求设计回灌井深50m ,井径700mm(增大回灌的渗透面积),进壁管15m,井滤管350m,(增大渗透面积),井管口径300mm井管材料选用钢板卷管而成,管与管之间均打成坡口,焊后并用4-6块200×800×6mm拉板焊固以达到每节管头电焊牢固。滤水管采用穿孔垫筋缠丝包网,其穿孔方法是在井管上呈梅花形圆孔,孔径18 m滤水管,孔隙率为30%(详见图2-1,2-2)井管底部采用6mm厚的钢板封底。滤料直径记录位置,保证将井孔的各部位填密实后,用直径40-60mm粘土球从井下20 m封至地面,使成井不受地面及外界水源的污染。成井后用活塞洗井。用水回灌,确定回灌效果。

(3)回灌井采用成井设计工艺和施工方法及布署,区别成井是增大回灌井径(ф700mm),增加滤水管长度,因地层在13m下有较强渗透系数,且承压水头越向上承压水头越小。

回灌井从热交换率能充分发挥地下水温度场当年能得以平衡以及环境影响等方面考虑,采取抽水井与回灌井分离的原则。图书馆东侧布置深抽水井,夏天供水;
图书馆西侧布置较浅回灌井,夏季作回灌。两类井的宏观间距在100-150m之间,图书馆东侧称为冷库区,图书馆西侧称为热库区。无论是冬季或夏季回灌井均应布在抽水漏斗之内。

井孔位置:由于回灌试验未作,回灌井的数量也不能最终确定,根据其它工程比拟,按40m3/h回灌量的经验值,回灌井需布置6口。分布在图书馆的西侧绿化区一带。待下一步成井时,安排一次联合试验,取得回灌第一手资料后,再和设计单位共同研究确定具体井数和井群位置以及切换运行等问题。

4、石沙处理方式

至于砂石控制,只要在成井施工中严格控制成井施工标准,达到试验井含砂1/20万的标准。水源系统中的砂石基本可不考虑。但为保护水井系统使用寿命和保护系统设备,在井水进板式换热器进水管前加装一80目Y型过滤器。

5、水垢处理方式

根据业主提供的抽水井报告,当地地下水质量为碳酸钙镁型水,PH为7.1,为中性水。硬度为9.72毫克当量/升,极硬水。CL-+SO42-为59.9毫克/升。对钢管结构具有弱腐蚀性,极易使系统结垢。因此我公司在板式换热器前加装全程水处理仪。

6、对主机采取的保护措施

根据业主提供的抽水井报告,当地地下水质量为碳酸钙镁型水,PH为7.1,为中性水。硬度为9.72毫克当量/升,极硬水。CL-+SO42-为59.9毫克/升。对钢管结构具有弱腐蚀性,因此该水质极差,如进入机器极易使系统结垢,并且对设备产生腐蚀,造成热交换器老化或损坏,无法长期使用。虽然采用化学办法可以减少这部分不利因素。但效果较差。如果要处理到合乎使用标准。就差不多要建一个小型的水处理站,投资很高,而且运行费用极贵。因此,设计采用了在系统上加设板式热交换器的闭式循环系统,采用板式热交换器间接换热。井水不进主机,能量由板式换热器进行交换后,井水直接回灌,保证了的使用寿命及机组安全。

镇域总面积9937.3公顷,大约70%为山区,30%为平原和丘陵。林地面积6.4万亩,林木绿化率2008年达到77.2%,高于全县平均水平。镇域具有丰富的地形地貌和动植物资源,东南部群山连绵,生态优良,地势险峻,八达岭长城风景名胜区、八达岭国家森林公园位于镇域范围内

1.3自然条件

1.3.1地形地貌

延庆县地处燕山沉降带西端、延怀盆地东部,地形复杂,地貌类型多样,主要分山地和盆地两大部分。山区面积占总面积的72.8%;
平原面积占总面积的26.2%;
水域面积占总面积的1%。

全境北、东、南三面环山,向西朝向官厅水库,形成向西南开放的环抱地势。延庆盆地是四周高中间低的缓倾斜冲积平原,地势开阔平坦。妫水河由东北向西南穿越,古称“妫川”,这里集中了全县80%以上的耕地。盆地内局部地区有岛山分布,外围群山连绵,有80座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最高处为张山营境内的海坨峰,海拔2241米,为北京市北部第二高峰,山地与平原之间的过渡地带形成洪积扇及洪积扇群。

1.3.2工程地质

延庆县地震地质环境属于冀北山地内部新生代强烈下陷的北东—西南向展布的延怀断陷盆地,盆地边缘多有断层,与山地截然分开,界线清晰,见右图。

延庆盆地是典型的山间盆地,第四系堆积物的粒度从山前至盆地中部有粗变细,,透水性由强逐渐变弱。山前洪积扇发育完好,连接成带,以古城、康庄、西拨子、大榆树、井家庄、张山营等地洪积扇较大,南部山前有较厚的次生黄土堆积。

1.3.3气候水文

延庆县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属温带与中温带、半干旱与湿润带的过渡连带,冬季寒冷,春季多风干旱,夏季多雨,秋季凉爽少雨。多年平均气温8.5℃,最高气温39℃,最低气温-27.3℃,年无霜期平原区为152-175天,冻土1米左右。延庆县是北京的上风区,多年平均风速2.6米/秒,主导风向为西南西风,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康庄地区是北京市风口之一。

延庆县多年平均降水量493毫米,年际变化大,主要集中在6-8月份,大约占全年总降水量的72%。陆面蒸发量400毫米/年,水面蒸发量1666.2毫米/年。

延庆县总属海河流域,分属于潮白河、永定河、北运河水系上游,属独立水系。境内有四级以上河流18条,三级河流2条。潮白河水系分成白河干流和白河支流,白河干流是北部山区的主要过境河流,入境水量为2.24亿立方米,较大支流黑河的入境水量为1.20亿立方米。永定河水系分成妫水河干流河支流,妫水河发源于东北部山区,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18亿立方米。主要水利设施有官厅水库、白河堡水库、古城水库(即龙庆峡)、佛峪口水库以及白河南干渠、白河北干渠。

扣除重复计算部分,全县水资源总量达3.3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2.40亿立方米,地下水0.90亿立方米。

另外延庆是北京市四个地热带之一,地下热水面积约100平方公里,分布于县境西部。已知的地热点有塘子庙温泉松山热水井、西胡家营热水井、东五里营热水井、西五里营热水井、三里河热水井。

1.3.4土壤植被

延庆县的土壤有机质含量为1.17%,养分较高。土壤分成五个土类:山地草甸土、棕壤、褐土、潮土、水稻土,以褐土、棕壤为主。山地草甸土主要分布在海拔1800米以上地带,宜于牧业利用;
棕壤主要分布在阳坡1000米以上,阴坡800米以下的山地,部分褐土分布在低山丘陵,适宜于林、牧业;
分布在平原区的褐土以及水库、河流两岸的潮土和水稻土,农、牧、林均适宜。

延庆县属于暖温带针阔混交林的过渡植被类型,受地形地貌、气候以及土壤等因素的影响,植物种类繁多,植被类型丰富。天然林主要分布在海拔800-1000米阴坡,人工林主要分布在海拔600-1000米地区以及山川交汇地带的果树。

植被与地貌相关性明显。中山植被保护较好,恢复较快;
浅山和丘陵区破坏严重,大部分阳坡植被稀疏,覆盖度很小,在石灰岩山地以及坡度35度以上陡坡岩石裸露,少灌无草,水土流失严重。

森林资源丰富,植被保护完整,森林覆盖率达60%。由于地处暖温带,受地理位置和特殊气候影响,形成的地带性植被为暖温落叶阔叶林、针叶林。植物群落有大果榆次生疏林亚群丛,暴马丁香次生疏林亚群丛,山杏次生灌丛亚群丛,蒙古栎次生阔叶林亚群丛,杂木次生阔叶林亚群丛,杂木次生、人工针叶林亚群丛,黑桦次生阔叶林亚群丛,油松次生针叶林与针阔混交林亚群丛,白杨次生阔叶林亚群丛9类。共有植物700余种,资源植物总计有412种,占应保护植物总数的57.8%,其中有3种以上用途的植物达64种。但是延庆县林分质量低,材质差,幼林多,单位面积林地的蓄积量仅为11.09立方米/公顷,远远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78.06立方米/公顷。

问题分析

处于北京的上风上水地区,生态与环境保护将一直是延庆的第一要务。

从水系上看,延庆县域内有三大流域,分属于川区及西部北部中部流向官厅水库,属永定河水系。该水系主要供给北京石景山地区,作为工业用水;
东部及北部流向密云水库,属潮白河水系,是北京饮水水源地;
南部局部地区流向十三陵水库,向南流入温榆河。

从气流方向上看,自康庄至南口河谷是北京西北的最大风廊。

2.发展症结分析

2.1保护与发展的矛盾是以往制约延庆发展的最大问题

保护与发展的矛盾在各地经济发展中都普遍存在,但在发展的方式上,无论是“先污染后治理”式的发展道路,还是排污总量控制下的“三同时”发展选择,都给了工业一定的发展空间。在延庆,由于要确保北京的水源供给,工业发展空间很受限制,造成延庆目前经济发展落后的局面。于是,寻找另外的发展道路是延庆的必然选择,这一发展模式必须强调对环境的绝对保护,还能促进经济的发展。对于工业发展而言,产业选择的类型受到限制、标准和条件相应地提高,吸纳产业的难度加大。

同一保护政策下,北京北部各区县所受影响不一,与同为北京北部、东北部、西部山区地带的密云、平谷、房山、怀柔、昌平相比,这些区县的主体部分都在山前地带,保护政策对这些地区有影响,但其影响主要在水源地附近,是这些区县中的山地等欠发达地区。而延庆的主体部分处于延庆盆地,是北京的上风上水地区,保护政策对延庆的发展限制是首位的。这些因素是使延庆的经济增长速度相对缓慢的根本原因。

2.2特殊的区位使延庆难以实现与北京的空间直接对接

延庆县城作为北京的卫星城,是延庆城镇发展的主体部分。延庆县城到北京中心城的距离为78公里。由于有山体的阻隔,延庆与北京的空间联系就不如这些地区通畅,与北京主体城区的联系不可能形成空间上的整体。昌平、密云、怀柔、房山等能够在空间上与北京城区进行对接,而延庆不能。

故延庆在发展策略的选择上,不具备与相似于其它区县传统产业的发展优势,而应成为北京大都市功能的一个组成部分,作为北京最有特色的区域来错位发展其独特的优势资源。

2.3经济基础薄弱与外部拉动乏力是发展的重要限制因素

延庆在行政管辖上曾属河北省,1956年后才划归北京市,历史上一直是农业大县,经济基础薄弱,经济总量小,难以实现规模总量的突破和经济质量的提升。

延庆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需要外力拉动,但由于不处于北京的重点发展地带,又受到环境保护的限制,外来投资少,没有强大的外部机遇,缺乏强有力的外部拉动,是发展速度慢的重要原因。

2.4优势资源的粗放开发阻碍了延庆支柱产业的强化

延庆特殊的区位使其拥有北京其它区县所没有的塞外异域环境,形成了延庆独特的自然和文化资源优势。然而,一方面,因为对这些优势资源的开发过于简单和粗放,品质和深层产业链挖掘不够,使延庆独特资源的优势没有充分发挥,造成以旅游服务业为支柱的延庆经济一直相对落后;
另一方面,优势资源的开发不利促使延庆产业发展重点摇摆不定,造成延庆产业一、二、三齐头并进但都不突出的现状,没有形成强有力的支柱产业。

因此,充分发挥延庆优势、明确支柱产业发展方向并强化资金、技术的投入,造就强有力的支柱产业体系拉动延庆经济整体增长,是延庆经济振兴的当务之急。

灌溉方案 第2篇

为完成我县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任务目标,经县委、县政府同意,申报了**年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农村灌溉水源置换项目,该项目已经石家庄市水利局批复实施。为加快前期土地征收占地青苗补偿工作,确保项目建设顺利实施,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等规定,结合项目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

一、征收补偿实施范围

项目涉及后塔底、前塔底、村10894亩农田、229眼机井,乡村2106亩农田、37眼机井,泵站占地2.96亩,坑塘占地30.3亩,铺设泵站与各机井连接管道施工临时占地560亩,其中:球墨铸铁管道长10946米,占地按10米宽,PE管道长43901米,占地按6米宽。

土地征收及拆迁补偿范围为:泵站及坑塘内涉及到的土地及地上所有建筑物、构筑物、附着物;
泵站与各机井连接管道铺设范围涉及到的青苗等临时占地。

二、实施主体

水利局

三、实施单位

1.财政部门尽快落实征占迁费用,并安排对树木、青苗等地上附着物的评估评审工作。

2.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按照地类性质安排对泵站及废旧坑塘进行边界的测定,并办理相关占地手续及树木采伐证。

3.供电部门。配合电力设施的架设及相关手续的办理。

4.、南楼乡是本次工程的受益乡镇,积极配合做好前期征占迁及群众的协调工作,依据补偿标准和评估、评审结果签订补偿协议和兑付补偿资金,确保按时开工和顺利施工。

5.县水利局负责完成公共设施(电力通信天然气等)拆迁。依据评审或审计结果,与公共设施改迁施工单位签订拆迁协议、拨付拆迁资金,协调项目建设相关工作,依法依规履行设计、招标、施工、监理、安全生产等基建程序,为顺利施工和按时竣工提供基础保障。

四、征地赔偿及施工期限

1.征地赔偿期限:**年3月1日-**年4月15日

2.施工期限:**年3月15日开工,**年12月30日竣工

五、评估机构确定

由财政局从评估入围机构选定一家作为该项目的合法评估机构。

六、占地、青苗及拆迁补偿

地上附着物、全部树木、青苗按照石政办函〔**〕6号文评估、评审并给予补偿。

建筑物、构筑物有合法手续的按照石政办函〔**〕6号文,无合法手续的按照正政〔**〕39号文进行评估、评审并给予补偿。

七、签订协议的规定

政府、南楼乡政府要依据评估评审结果订立完备的占地拆迁补偿手续,及时足额兑付补偿费用,不得擅自或变相提高补偿标准,不得截留、挤占、挪用占地拆迁、青苗补助资金,确保资金的管理和使用依法合规、安全高效。

被征收户在签订征收补偿协议后,之后土地上所有建筑物、构筑物、附着物均由水利局处置,被征收人不得干预。

八、具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不予补偿:

(一)其他不当增加补偿费用的行为;

(二)违反土地管理法律法规,非法占用土地进行建设,或者违反村(镇)规划进行建设的;

(三)其他因当事人有违法行为不应当给予补偿的。

九、组织领导

为确保项目建设各项工作顺利进行,县政府成立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农村灌溉水源置换项目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如下: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灌溉方案 第3篇

根据省、市、区要求,按照“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方针,为了切实做好20**年街道防汛工作,确保街道安全渡汛,保持街道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结合街道实际情况,提早动手,扎实准备,现将20**年防汛方案通知如下: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一)成立街道防汛领导小组。组长由主任担任,副组长由部长担任,其他站办所长为成员。

(二)成立村、社区级防汛领导小组,组长:由村、社区书记主任担任,成员:由村、社区两委干部委员及村、社区小组组长担任。

(三)成立街道、村、社区两级防汛抢险队。

(四)畅通信息。各村、社区小组确定预警人员、监测人员、转移人员、出现汛情及时向村、社区防汛领导小组汇报,由村、社区上向街道防汛领导小组上报。

(五)加强防汛值班。汛期实行领导带班制,带班领导全盘负责,值班人员具体负责,值班人员必须按时到岗到位,保持电话24小时畅通。

二、重点工作

(一)认真开展防汛安全检查和汛前准备工作。

(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街道防汛领导小组安排本辖区村、社区及各成员单位进行汛前培训和相关防汛部署工作。

(2)街道社区及各村要对库存防汛物资进行一次全面清点,并组织好20**年防汛物资,按防洪防汛应急预案的要求,确保储备数量充足、质量合格的防洪防汛物资(落实好石材、木材等抢险物资的充足供应及取得的灵活性)。

(二)做好防汛宣传和思想工作,采取有效方式方法大力宣传防汛工作,提高全民防汛意识,走群防群策之路,深入开展街道防汛工作。

(三)做好汛前、汛期、汛后检查工作。街道防汛领导小组组织有关人员对辖区内的防汛工作分阶段进行检查工作,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一时无法处理的要落实责任上报上级有关部门。

(四)开展汛期危房排查登记工作。各村各社区要对辖区内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的危房,在有较大雨情时坚决予以撤离,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五)加强本辖区内的水库、淤地坝、滑坡体、尾矿库、学校等人员密集场所及危险区域进行定期不定期巡查监测,健全组织机制、完善防汛制度;
若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上报街道防汛领导小组并同时组织群众撤离危险区域。

三、抢险措施

(一)大雨或暴雨持续2小时以上,全体街道干部(含公益性岗位人员)在街道办公室集中待命,村、社区干部必须在自己辖区内待命,随时准备参加防洪抢险工作。

(二)大雨或暴雨持续3小时以上,全体街道、村、社区干部听从街道防汛指挥部命令,到各负责的区域进行防洪防汛抢险工作。

(三)防汛期间街道、村、社区干部24小时保持通讯畅通,一旦接到命令无条件迅速赶到要求现场,如因监控不力,措施不到位,不服从安排未及时到岗到位造成重大灾害的要严肃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四)发生洪灾时一切服从抢险工作,防汛所需物资和相关材料必须及时得到调配,以确保人力、物力、财力的保障。

(五)街道和各村、社区要组建好本辖区抢险队伍,与街道各站办所人员一起,要听从街道防汛指挥部统一调派。

灌溉方案 第4篇

一、防汛抗旱工作总的要求

20**年我省防汛抗旱工作总目标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重在持续、重在提升、重在统筹、重在为民,立足于防大汛、抗大旱、抢大险、救大灾,确保在规定防洪标准内主要河道堤防不决口、大中型水库不垮坝、平原排水畅通、大中城市安全度汛、主要交通干线正常通行、工矿企业正常生产,遇超标准洪水时有应对措施,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城乡居民生活用水安全,千方百计满足生产和生态用水需求,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损失。

(一)水库防汛。

对大型和重点中型水库,各地要严格执行《**省大型及重点中型水库20**年汛期调度运用计划》。对中型及重点小型水库,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安全责任制,落实地方行政首长防汛责任制。对小型水库特别是位置重要的病险小型水库,汛期必须有专人看管,落实通信、预警措施,制定险情发生时及时抢护和安全转移群众的预案,做好随时应对突发情况的准备。对正在建设和进行除险加固的水库,由水库所在地省辖市防汛部门制定度汛方案并严格执行。各级政府和防汛部门要认真排查并逐项消除各类水库存在的隐患,针对隐患和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应急度汛方案。

(二)河道防汛。

要在规定防洪标准内确保河道安全,遇超标准洪水全力抢险,必要时经省防汛抗旱指挥部批准,相机破堤分洪,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损失。

要根据不同情况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对淮河、洪汝河、沙颍河、卫河共产主义渠、惠济河、涡河、伊洛河、唐白河等主要防洪河道,要严格按照《**省主要河道20**年防洪任务》要保证平原地区各级排水沟河畅通,做到设计标准内降雨不成灾,遇超标准降雨时及时抢排、提排。要组织群众及时清除沟河内的路埂、堵坝及其他阻水建筑物,保证排水出路畅通。对排涝沟河上修建的各类设施要认真检修,保证涵闸等启闭灵活。

(三)城镇防汛。

进一步加强对城镇防汛工作的领导,城镇的行政首长是防汛责任人,对整个城镇的防汛工作负全面责任。各城镇汛前要对防汛除涝设施、防洪道路、交通车辆、通信和预警器材、抢险物资和工具进行全面检查,解决存在的问题;对城市河道、排涝沟、排水管道、进出水口要进行全面疏挖,确保畅通。要保证设防城镇在设计洪水标准内不成灾,遇超标准洪水时有应急保安措施,保证能源、交通等重要生活设施正常运行和居民正常生活。

(四)铁路、交通防汛。

铁路、交通运输部门要在汛前对桥涵、路基及山坡等重点地段进行检查,对影响安全的要抓紧整修处理,并将防汛责任落实到单位和个人;汛期要坚持昼夜巡查,随时监测和报告情况,做到在设计洪水标准内保证安全通行,遇超标准洪水时有迂回通行方案和应急抢修措施。一旦遭遇洪水威胁和破坏,要及时向各级防汛抗旱指挥部通报情况,通力合作,全力抢险,保证在最短时间内完成抢修任务,尽快恢复正常通行。

(五)工矿企业防汛。

工矿企业防汛工作由其主管部门具体负责,主管部门和企业要成立防汛组织,建立健全防汛制度和体系,制定完善防汛方案;汛前要认真检查防汛安全设施,落实责任到人,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避免恶性事故发生,保证职工人身安全和生产安全。工矿企业一旦遭遇洪水威胁和破坏,除按正常的行业管理渠道上报情况外,要及时向省及当地防汛抗旱指挥部通报情况。

(六)山洪灾害防御。

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山洪、滑坡、泥石流等山洪灾害危险点的监测,制定预警、防御预案,把防御山洪灾害的责任制落实到乡镇、村、组。一旦发生山洪灾害,要全力做好预警和群众安全转移工作,尽量避免人员伤亡。

(七)抗旱工作。

抗旱工作坚持全面规划、城乡统筹、以防为主、防抗结合的方针;坚持开源、节流和保护并重,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各地要加强抗旱设施建设,优化资源配置,大力推广节水先进技术,积极推行节约用水的生产生活方式;坚持满足生活用水与生产用水需求相结合,统一管理,科学调度,优先保障生活用水,协调生产生态用水,努力提高抗旱水源利用效率。

二、认真落实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各项防汛抗旱责任制

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各成员单位要按照《**x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关于印发**省防汛抗旱指挥部成员单位职责的通知》要求,认真抓好落实。各级防汛抗旱指挥部要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切实承担对本地防汛抗旱工作的检查督促和组织指挥职责。

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真正做到组织到位、人员到位、措施到位,坚决执行抗洪抢险和抗旱救灾指令,确保完成任务。

三、安全度汛和抗旱工作的主要措施

(一)加大投资力度,确保防汛抗洪需要。

各级政府要按照“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加大投资力度,进行河道治理和水库除险加固,提高抗御洪涝灾害能力。对影响度汛安全的问题,要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在汛前予以解决。各地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国务院令第441号)规定,将所需正常防汛经费列入各级财政预算,保证防汛工作正常开展。

(二)做好工程检查、整修,确保安全度汛措施落实。

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要认真组织汛前检查,积极整修防洪排涝工程设施。水行政主管部门主要检查水库、河道、滞洪区、涵闸、提排站等工程设施;城建主管部门主要检查市区排水沟、下水道、泵站、涵闸等工程设施;铁路、交通运输部门检查桥涵、路基、站场等工程设施;工矿企业主管部门检查矿山、油田及工业企业自身的防洪设施。其他有防汛任务的部门、行业要按照职责分工搞好汛前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和薄弱环节,要提出切实可行的处理措施,限期解决,保证安全度汛。

(三)抓紧完成度汛应急工程,确保工程质量。

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按计划完成重点防洪工程。发展改革、财政部门要优先安排工程资金,加强监督检查,管好、用好资金。水利部门要强化项目建设管理,加强施工质量监督,确保工程质量。对正在施工的沙涡河、燕山水库及正在除险加固的石山口、鲇鱼山、南湾、宋家场、薄山、窄口等各类水利工程,要制订安全度汛方案,落实度汛措施,确保安全度汛。

(四)抓紧清除河道阻水障碍和工程管理范围内的违章建筑,确保行洪安全。

各级政府和防汛抗旱指挥部要加强河道安全检查,确保河道行洪安全。要把本辖区内的河道乱挖河砂、破堤种植、行洪滩地植树等行为和阻水障碍作为重点进行检查,按照“谁设障、谁清除”的原则,明确清障责任人,限期组织清除,并严格禁止修建新的违章建筑。任何单位和个人在河道、水库管理范围内进行开发和修建各种工程设施,都必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号)和《水利部国家计委关于颁发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管理的有关规定的通知》《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要求,报有关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河道采砂要严格按照批准的开采范围和作业方式进行。要严厉打击非法采砂活动,确保河道工程安全。

(五)进一步落实防御超标准洪水措施,认真做好蓄滞洪区和洪水淹没区的迁安救护工作。

各省辖市、县(市、区)防汛抗旱指挥部要落实省防汛抗旱指挥部下发的水库、河道防御超标准洪水预案,对分洪运用的组织领导、技术措施、器材准备及分洪后的可能淹没范围、安全转移等作出详细周密的部署。在淮河干流、洪汝河、沙颍河、卫河、唐白河、伊洛河、涡河及惠济河,遇超标准洪水时,要严格落实防洪预案中关于处理超标准洪水的措施。

需要启用蓄滞洪区或爆破分洪时,要及时组织群众撤退转移,并妥善安排群众的生活和防疫问题。蓄滞洪区按照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命令运用后,所在地的县级政府应当及时组织有关部门和乡镇政府核查蓄滞洪区居民损失情况,按照规定的补偿标准提出补偿方案,经省水利、财政、统计部门核实后由省政府上报国务院。

(六)加强军民联防,确保防洪安全。

各地防汛部门要加强与当地驻军的联系,主动搞好衔接,共同搞好抗洪抢险。出现重大险情,确需解放军或武警部队支援的,当地防汛部门要及时报告、请示,认真做好后勤服务工作。

解放军、武警部队和民兵预备役在黄河防汛中主要担负重点堤段和防洪工程的抢护、分洪爆破、滩区和滞洪区群众的迁安救护等任务,在淮河防汛中主要担负坚守重点圩区围堤和部分河道险工、分洪爆破、机动抢险、抢救受灾群众等任务,在其他内河、水库防汛中主要担负大坝和重点堤段的抢护、分洪爆破、抢救受灾群众等任务。

解放军、武警部队防汛布防由省军区统筹安排部署。

(七)加强防汛抢险队伍建设,备足备好防汛抢险物资。

各级政府要研究建立有效的机制,引导农村青壮年劳力在汛期回乡参加抗洪抢险,组织落实以民兵为骨干的群众防汛抢险队伍,做到定领导、定任务、定人员,针对可能发生的险情种类和出险地段对防汛抢险队伍进行抗洪抢险技术培训和演练,不断提高抢险水平。要加强防汛机动抢险队的建设和管理,充实抢险机具,并进行专业训练和实战演练,把防汛机动抢险队建设成为熟悉情况、掌握技术、装备优良、纪律严明、反应快捷和遇险时拉得出、抢得上、守得住的队伍。

各级政府、各部门要按照防汛物资储备及经费管理办法,落实经费,备全备足防汛抢险、救护物资,做到存放有序、调度灵活。省和各省辖市储备的防汛物资要按规定登记造册,实行专库、专人管理,完善调运管理办法,严格调运程序。有关部门储备的物资,要服从同级防汛抗旱指挥部的调用。群众储备的梢秸料、编织袋等,由县(市、区)、乡镇政府采取“号料登记、备而不集”的办法储备,并向群众讲清调用、结算办法,多层次、多渠道备足备好抗洪抢险物资。

(八)加强防汛通信、汛情预报和测报工作,确保信息畅通。

通信管理部门要确保省防汛抗旱指挥部与各省辖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及各大型水库、主要防洪河道、行滞洪区的通信畅通。要确保省防汛抗旱指挥部领导在抗洪抢险时的移动通信需要。防汛部门要检查、检修自建的防汛通信网,保证畅通。中小型水库、河道和其他防洪工程所需通信报汛设施,由当地政府组织有关部门负责解决。防汛部门要与通信管理、电力、公安、广电等部门加强衔接,保证传递汛情信息,必要时利用电视、广播发布汛情通报和调度命令。气象、水文部门要及时提供气象、水情预报,尤其要做好较大范围内降雨的短期预报和大型水库、主要防洪河道的洪水预报、测报工作,充分利用现有科技手段,努力提高预报、测报速度和精度。

(九)做好山洪灾害防御工作。

各地要进一步修订完善防御山洪灾害预案,汛前按照预案落实各项措施,明确预警标准和“防、抢、撤”的范围、地点、方式,进行必要的宣传和演练,提高防御山洪灾害预案的可操作性。要切实抓好群测群防工作,发动群众对山洪、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的危险点进行普查和监测,增强群众的防灾和主动避灾意识。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加强对山洪灾害多发区的管理和山区城乡建设的指导,坚决防止人为诱发山洪灾害。

(十)抓好抗旱工作。

要加大抗旱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完善抗旱工程体系。要加快抗旱应急水源建设,保证山丘区群众饮水安全,确保城乡居民生活用水,保障生产用水。要加强对抗旱设施、水源的管理和保护,搞好水库、闸坝等水利工程的科学调度,合理利用洪水资源,尽可能多拦多蓄,增加抗旱用水。要进一步优化完善抗旱服务组织体系,有条件的地方要积极组建具有多种功能的防汛抗旱应急服务队伍,做到有旱抗旱、有汛防汛。要加强抗旱减灾基础研究和科技创新,提升综合抗旱能力。要加快抗旱指挥系统建设,加强对旱情监测、分析、预警、会商和评估,提高抗旱决策能力。

(十一)做好灾情统计工作。

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洪涝干旱灾情统计、减灾效益分析和防汛抗旱评价工作,严格按照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关于印发水旱灾害统计报表制度的通知》要求,明确灾情统计工作的领导和责任人,对统计报表实行严格执行审查、签批制度,确保灾情上报不漏、不错、不虚,做到及时、准确、可靠。灾情发生后,要及时深入灾区,核实灾情,并进行减灾效益分析和防汛抗旱评价。

灌溉方案 第5篇

一、总体目标

确保全省8000万亩小麦实现夏粮总产300亿公斤。

一要确保5080万亩水源有保证、灌溉设施齐全、灌溉周期较短的麦田适时灌溉;

二要采取应急措施提高1351万亩麦田灌溉保证率;

三要对无水源、无灌溉设施的1600万亩麦田通过抓好雨后保墒和趁墒追肥等关键措施力争少减产;

四要解决山丘区因干旱造成的农村居民饮用水困难问题。

针对1351万亩有灌溉设施但因缺乏灌溉水源、灌溉设施损坏和不配套等原因出现灌溉困难的麦田,采取在建、拟建和新建工程并举的办法,加大资金投入,加快建设步伐,尽快建成并发挥工程灌溉作用。

1、加快在建的工程建设进度。加快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国家新增千亿斤粮食规划田间工程、新增农资综合补贴、度中低产改造、度现代农业、中央补助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省级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等项目建设进度,完成投资50.62亿元,确保715万亩灌溉工程在3月底前如期完工并投入使用。

2、提前安排拟建的的工程项目。20**年度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农业、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等项目23.4亿元建设资金,力争尽早发挥项目区356万亩工程灌溉效益。

3、抓好新建的应急工程项目。省级财政筹措3.2亿元资金新建一批投资省、工期短、见效快的应急灌溉工程,重点用于引黄灌区清淤、灌区水毁工程应急修复、山丘区临时饮水困难、引黄灌溉水费补助,解决279万亩灌溉问题,其中引黄灌溉186万亩。

以上各项工程按照部门分工组织实施,要求在3月底前完成,确保春季灌溉需要。

二、抗旱措施

(一)确保现有水利设施抗旱的措施

各级水利部门迅速组织技术人员,对本地区现有的抗旱工程和水源进行排查和分析,进一步摸清各类水源现状和工程运行情况,督促各地加强对抗旱设施的维护保养,对引水渠、排水河沟、节制闸等各类控制设施进行全面排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对老化失修的水利工程要抓紧时间修复,工程设施不配套的要尽快完善,保证水利工程和灌溉设施全面处于良好运行状态,对引黄灌区要加大引水渠道清淤疏通力度,保证渠道畅通,使有限水资源发挥最大灌溉效益,为全面春灌做好充分的准备。

(二)新增抗旱能力建设的措施

投资7725亿元,用于新增、改善、恢复灌溉面积1351万亩,采取以下工程措施:

(1)井灌区建设:主要分布地下水埋藏浅且较为丰富区的黄淮海平原区、南阳盆地、傍河滩地等区域。新打机井64930眼,更新、维修机井37252万眼。新增、改善、恢复灌溉面积711.49万亩。

(2)引黄灌区建设:主要分布在沿黄的灌溉补源地区,安排枢纽工程、引水渠、输水渠的清淤和整修,加大引水、输水和储水能力。疏挖引水渠76.8千米,清淤渠沟1280千米,延伸渠道2072千米,恢复渠道696千米,建移动泵站1930座。新增、改善、恢复灌溉面积346.78万亩。

(3)河库灌区建设:主要分布在水源可靠、有灌排设施但不完善、短期内能够修复的灌区。清淤整修渠沟710千米,延伸渠道1539千米,恢复渠道358千米,建移动泵站830座。新增、改善、恢复灌溉面积292.85万亩。

(三)解决山丘群众饮水困难的措施

全省目前已出现了较为严重的人畜吃水困难,这部分农村群众居住特别分散,饮用水水源缺乏,采取工程措施解决困难大,耗时长,需要采取应急措施,保证大旱之年灾区群众有水吃,购置运水设备,提水设备,临时性饮水水量供给能力,对地下水位相对较浅、具备打井条件的地区,通过应急打井、引山泉、截潜流,增加供水能力。

(四)加大引黄灌区灌溉面积的措施

一是对具备引水条件的引黄灌区,引水闸门要全部开启,最大限度的加大引水量,努力扩大灌溉和补源面积。

二是对因黄河河势变化引起的引水口门脱离主河槽,无法引水的灌区,可采用统一调配挖泥船,疏挖延伸引水渠,以保证引黄水量。

三是对黄河加大下泄流量后,引水量仍无法满足灌溉水量的灌区,可购置大功率移动泵站,加大引水能力,满足灌溉需求。

四是对于扩大引黄灌溉、补源效益明显、工程建设任务重的大功、马庄引水工程请解放军部队参与建设。五是河务部门的引黄工程水费1000万元由省财政统一负担。

(五)提高抗旱服务队应急抗旱能力的措施

一是选择机构比较健全、管理比较规范、有一定应急抗旱能力的126支省、市、县级抗旱服务队,补充购置部分应急抗旱设备。补助资金全部用于购置应急拉水车、打井洗井设备和移动抗旱浇地设备等,实施应急水源工程建设、提供抗旱设备维修养护,并重点解决部分群众因旱饮水困难和缺乏灌溉条件的坡岗地的应急浇地问题。

二是按照抗旱条例要求,为提高应对干旱灾害的应急响应能力,新建1处中央级抗旱物资储备库,应急采购一批拉水机具、水泵、发电机组、找水打井设备、节水灌溉设备、输水软管、移动净水设备、净水药剂、化学抗旱剂等抗旱物资。

(六)实施抗旱浇地直补的措施

为减轻农民抗旱负担,调动农民投入抗旱浇地的积极性,按谁浇地补给谁的原则,中央财政每亩地春灌浇水补贴10元。

(七)加强农田水利管理体制改革的措施

围绕这次抗旱工程建设,要进一步加快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明确所有权和使用权,落实管护主体和责任,县级财政对公益性小型水利工程管护经费给于安排,采取以奖代补、奖补结合等形式给管护主体进行补助,确保小型水利工程的持续效益。

三、资金筹措

各级政府要加大对于抗旱工程的投入力度,引导群众投资投劳,鼓励企业和社会各界建设灌溉工程,支持全省的抗旱工作。从财政、发改、农业、水利、农开、国土等部门涉农项目资金当中统筹安排,投资在建、拟建和新建工程资金77.25亿元,新增灌溉、改善、恢复灌溉面积1351万亩,其中:

1、在建工程资金50.62亿元。包括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5.78亿元、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9.3亿元、国家新增千亿斤粮食规划田间工程6.88亿元、新增农资综合补贴6.4亿元、度中低产改造7.5亿元、度现代农业1.75亿元、中央补助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4亿元、省级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9亿元,工程建设资金按原项目管理办法进行安排。

2、拟建工程资金23.4亿元。包括20**年度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9.35亿元、农业综合开发7.5亿元、现代农业1.75亿元、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4.8亿元,工程建设资金按原部门、原性质、原渠道的项目管理办法进行安排。

3、新建工程资金3.2亿元。用于引黄灌区清淤和水毁工程应急修复1.86亿元、河库灌区水毁工程应急修复0.96亿元、引黄水费0.1亿元、解决山丘区农村临时性饮水困难0.3亿元。资金从省土地出让收益中筹措,由水利厅负责制定项目建设管理办法并实施。

四、建设任务及责任分工

(一)加快推进在建工程建设进度

1、全省37个大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总投资5.78亿元,其中:中央投资3.96亿元,地方配套1.18亿元。项目新增灌溉面积14万亩,改善灌溉面积67万亩,恢复灌溉面积12万亩。

责任单位:省水利厅、省发改委。

2、度46个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和20个专项县项目。总投资9.3亿元,其中:中央财政扶持资金4.04亿元,地方财政配套4.32亿元。项目新增灌溉、改善、恢复灌溉面积94.73万亩。

责任单位:省水利厅、省财政厅。

3、全省89个产粮大县国家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田间工程,总投资9.89亿元,其中:中央投资7.92亿元,地方配套1.97亿元;
项目用于田间小型水利工程的建设资金为6.88亿元。项目建设规模198.96万亩,其中新增灌溉面积14.11万亩,改善灌溉面积58.01万亩,恢复灌溉面积17.33万亩。

责任单位:省发改委、水利厅、农业厅。

4、全省78个新增农资综合补贴项目。中央总投资8亿元,项目用于田间小型水利工程的建设资金为6.4亿元,建设规模100万亩。

责任单位:省财政厅、农业综合开发办。

5、度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建设规模152.89万亩。

责任单位:省农业综合开发办。

6、度25个现代农业项目,中央投资1.75亿元,建设规模81.24万亩。

责任单位:省财政厅。

7、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补助项目

中央补助资金项目。总投资8.24亿元,项目用于田间小型水利工程的建设资金为4亿元。建设规模93.01万亩,其中灌溉效益46.5万亩。

省级补助资金项目,总投资18.5亿元,项目用于田间小型水利工程的建设资金为9亿元,建设规模155.46万亩,其中灌溉效益77.8万亩

责任单位:省国土资源厅。

(二)抓紧组织实施20**年计划建设项目

1、20**年度46个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重点县项目。总投资9.35亿元,其中:中央财政扶持资金3.68亿元,地方财政配套5.08亿元。

责任单位:省水利厅、省财政厅。

2、20**年度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建设规模113.9万亩。

责任单位:省农业综合开发办。

3、20**年度25个现代农业项目,中央投资1.75亿元,建设规模78.56万亩。

责任单位:省财政厅。

4、20**年24个大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总投资4.81亿元,其中:中央投资3.35亿元,地方配套1.46亿元。

责任单位:省水利厅、省发改委、省财政厅。

(三)实施新建的抗旱应急工程

1、引黄灌区清淤和水毁工程应急修复。对引黄灌区闸前引水渠和输水干渠进行清淤,修复水毁工程。省级财政筹资1.86亿元。新增、改善灌溉面积186万亩。

责任单位:省水利厅。

2、河库灌区水毁工程应急修复。修复河库灌区水毁工程。总投资0.966亿元,其中:省投资0.77亿元,省辖市配套0.19亿元。新增、改善灌溉面积93万亩。

责任单位:省水利厅

(四)解决山丘群众饮水困难

解决山丘区45万人临时性吃水困难,省财政筹资0.3亿元。

责任单位:省水利厅。

(五)抗旱服务队应急能力建设

完善126支省、市、县级抗旱服务队,新建1处中央级抗旱物资储备库,中央财政补助资金2.52亿元。

责任单位:省水利厅。

(六)抗旱浇地直补政策及引黄灌区水费

按全省1685万亩受旱面积,中央财政每亩地春灌灌溉补贴10元,共1.69亿元。为满足引黄灌溉和补源的需要,引黄河水10亿立方米,省财政安排补助灌溉水费0.1亿元。

责任单位:省财政厅、省水利厅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强对抗旱应急灌溉工程的领导,立足于抗大旱、抗长旱、防大灾,对抗旱应急灌溉工作进行动员、部署、落实,真正抓紧、抓实、抓细、抓好。要强化责任,将抗旱应急灌溉工程任务纳入年度考核指标体系,分解到市、县(市、区)、乡镇、村,落实到田间地块,工程进度、质量、成效作为“红旗渠精神杯”先进单位评选的重要依据。各级领导班子成员要逐级分包市、县(市、区)、乡镇、村,为确保抗旱灌溉工程建设提供有力的组织保证。启动省直“百厅(局)包百县(市、区)”活动,做到一包到底、包出成效。对急难险重的工程任务要积极争取驻豫部队的支持和帮助。

(二)明确任务。抗旱应急工程要求在3月底前完成。项目建设实行政府负责制,县级政府为责任主体,以县级政府为平台进行统筹运作。要落实目标管理责任制,各部门涉及农田水利的在建工程实行“钱粮挂钩”,对分解的灌溉面积负责。在建和拟建的项目按原部门、原性质、原渠道的项目管理办法进行建设管理,新建的工程项目由水利厅负责制定项目建设管理办法并实施。项目完成经验收合格后要及时将项目建设总结报告和相关资料报省政府,并要将完成的项目名称、地点、效益面积、建设内容建档上图,标在县、乡地图上,报省政府备案。省财政、发改、国土、农开、水利等部门要有专人负责掌握本部门实施的应急灌溉工程进度和建设信息,从2月20日起每5天将工程进度报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汇总。

(三)加快进度。抗旱应急灌溉工程时间紧,任务重,要按照特事特办、急事急办、抢险救灾的原则,比照12月15日省政府专题研究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度田间工程招投标工作形成的会议纪要(豫政阅〔〕15号),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的有关规定,简化招投标手续,可以不进行招标。各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密切配合,加强协作,把加快建设进度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财政部门要积极筹措资金,及时拨付到位;
水利部门要加强对工程建设的指导,科学调度、合理配置水源;
各项目主管部门和建设单位要加快方案制定、审批的进度,合理调配施工力量,科学安排工期,确保工程如期完工。要实行工程项目进度定期通报制度,财政、发改、国土、农开、水利等部门要向省辖市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通报所实施项目的工程建设情况。

(四)严格监督。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对抗旱应急灌溉工程建设的督导,确保人员到位、责任到位、工作到位。实行阳光作业,各级财政、监察、审计部门要督促责任制的落实,对建设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全程监督检查,确保资金到位、人员到位、工作到位。

(五)营造氛围。新闻宣传部门要充分发挥舆论导向作用,开辟专栏、专题,精心组织新闻宣传报道,积极宣传抗旱灌溉工程建设的先进典型,把方方面面力量凝聚到工程建设上来,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抗旱灌溉工程的浓厚社会氛围,齐心协力打一场抗旱攻坚战,为确保全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推荐访问:灌溉 方案 灌溉方案 灌溉方案(合集5篇) 灌溉方法及优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