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确立心得体会17篇两个确立心得体会 一国两制实现后我国港澳达台地区存在比较发达的资本主义条件下的覃资产阶级也加入爱国统一战线我国的多夼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使港澳台阶层腓人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两个确立心得体会17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两个确立心得体会
一国两制实现后我国港澳达台地区存在比较发达的资本主义条件下的覃资产阶级也加入爱国统一战线我国的多夼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使港澳台阶层腓人士及其政治代表都在爱国统一战线的旗去臶下团结起来其代表人物参加到全国人呕民代表大会和政治协商会议等政治机构之疽中这样无论是祖国大陆还是我国港燎澳台的所有公民都有决定国家制度和管汹理国家事务的平等权利从而赋予人民民妹主专政的阶级联盟以新的内容和形式有阌利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振兴中华实现强瘁国富民也有利于促进和扩展社会主义一国两制对我国社会主义法制镉建设以及法学理论的促进丰富深化和拓展还比较集中地表现在以下诸多方20第一在法的性质和规律性方面充龅分体现出法的阶级性与社会性的统一并剡使法的类型和更替呈现出复杂性关于一国两制心得体会
关于一国两制心得体会随着香港、澳门的陆续回归以及海峡两岸统一大势的不可抗逆,一种罕见的政治法律现象就将呈现在世人面前,因为“一国两制”的国家结构必然导致“一国两法”和出现多个法域的奇特法制体系的建立和形成。它的基本构架是:以宪法为龙头,以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为纽带,以社会主义法为主干,以上述特区的资本主义法为支干,并以它们彼此相互间的区际冲突法为胶合剂的,两种性质的法律相得益彰,各法域共促共生的,多层次、多色调、多板块,结构复杂,内容和形式异常丰富多彩的法制体系。这在中外法制史上都是史无前例的.对它的深入研究不仅将大大地丰富和更新我们的政治和法学理论、而且将促进我国的政治体制和法制建设的发展和创新,从而对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本文愿试作一些法哲学的思考和探究,以期能有助于中国法制发展的这一跨世纪战略任务的解决。一、“一国两制”的法律意义和特征“一国两制”即“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就是一个统一的主权国家根据自己的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在本国的部分地区实行不同于国家主体部分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及生活方式。由此可见,“一国两制”的确定和实施,必须具有宪法
和法律的依据和保证,而且也只有通过法律的手段和法制的形式,才能建立起祖国大陆与我国港、澳不同的社会制度地区间的稳定联系,并妥善解决其间发生的某些纠纷和矛盾。“一国两制”既涉及到国体,又涉及到国家结构和政体,既涉及到我国的经济制度也涉及到我国的政治和法律制度。法与国家,法律与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总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法制是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广义的政治制度就包括了法律制度,经济制度的稳定建立和发展,也离不开法律。因此,“一国两制”的确立和实施,必然会引起我国法律制度或体制发生重大变化,这种变化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从单纯的社会主义性质的法律演变为祖国大陆社会主义法与港、澳资本主义法并存,即“一国两制”必然导致“一国两法”;第二,从单一法域国家变成多法域国家,即形成祖国大陆和我国香港、澳门等辅法域。由此派生出“一国两制”法制体系下的诸多复杂现象和关系,也决定了其间所存在的法律冲突的复杂性及其解决的繁难度。值得注意的是,上述两个方面中第一方面是首要的和基本的,也是最能体现我国“一国两制”法制体系特色的。也就是说,我国“一国两制”法制体系的基本特征,并不在于其多法域,而在于“一国两法”。即在于两种性质不同的社会制度和法制制度的并存。这正是决定我们的“一国两制”以及“一国两法”在理论上和实践中具有特殊复杂性的根本
原因,也是同世界上其他一些多法域但却仍是“一国一制”的国家结构和法制体系国家的最大区别。例如美国、瑞士、澳大利亚等都是这样的多法域国家。美国有50个州,每个州都有自己的民法,然而它们都属于在资本主义制度范围内的法制区别和法律冲突。这些多法域国家由于实行“一国一制”,因而各地区的法律其阶级本质和基本原则相同,法律体系之间的共同点是主要的,不同点是次要的,出现的法律冲突也是浅层的,不能与我们“一国两制”下祖国大陆同我国香港、澳门之间基于不同性质的法制区别和法律冲突相同日比拟。当然,我国“一国两制”下的法制体系也有一般多法域国家法律冲突的某些共同特征,如所属法系的不同与冲突,各法域之间的差异和冲突等,这就更增加了其复杂性和繁难度。从纵向上看,“一个国家、两种制度”虽然历史上也不乏其例,但还没有进展到建立起较稳定的法制体系并妥善解决其法律冲突的地步。我国历史上社会制度形态比较落后的少数民族以武力征服了社会制度和形态比较先进的汉民族地区后,如蒙古族、满族征服汉族,都出现过两种不同社会制度并存的情况。公元646年大化革新以后的日本,也存在过类似的情况。美国独立战争后至南北战争以前,则出现过在北方发展资本主义的同时,在南方的几个州保留奴隶制的状况。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在西藏等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暂时保
留其原有制度至民主改革之前,实际上也是属于“一国两制”的特殊情况。上述这些情况由于是在改朝或改制的过渡时期出现的暂时现象,没有具备充足的法律依据和保证,因而,缺乏稳定性和典型意义,虽可作为我们现今实行“一国两制”的历史依据,但却不能与其深刻涵义和重大意义相比拟。二、“一国两制”法律体系的要素和构成“一国两制”法律体系的法权基础探析“一国两制”法制体系是以主权与治权既相统一又相对分离的法权关系为基础的。所谓统一,意即无论是香港、澳门或是台湾,都不是一个独立的政治实体,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家庭中的一员,都是中央政府下辖的一个行政单位或行政特区。因而国家主权都归于并集中于中央,中央政府都对它们行使主权,与它们的关系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而不是平列的关系,更不是“一国两府”或“一国两区”的关系。特别行政区直辖于中央政府,其一切权力都是由中央授予并由国家宪法和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所规定的,关系到国家主权和国家安全的外交和国防事务则统一由中央处理,中央还行使由宪法和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所规定的应当在这些地区行使的其它权力。所以从这种主权统一以及主权与治权也相统一的根本意义上讲,中央政府与特别行政区的关系相似于中央政府与其它行政省及民族自治区的关系。这种不仅主权统一,不容分离及转让,而且主权与治权也本质上相统一的原
则,是实行“一国两制”的根本前提,是统一祖国大业中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的原则,也是各主权国家政制和法制建设中不可移易的一条基本准则。相对分离,意即我国香港、澳门作为特别行政区之所以“特别”,是指它们具有高度的自治权。也就是说,这种自治权不仅大于民族自治区的自治权,而且在某些方面甚至超过了联邦制国家中成员邦的权力和权利,而决不交给任何外国人。《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就规定:“香港特别行政区应自行立法禁止任何叛国、分裂国家、煽动叛乱、颠覆中央人民政府及窃取国家机密的行为,禁止外国的政治性组织或团体在香港特别行政区进行政治活动,禁止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政治性组织或团体与外国政治性组织或团体建立联系。”这就表明了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也是特别行政区的神圣职责。“一国两制”法制体系的基本构架及辩证关系剖析如前所述,“一国两制”法制体系是以“一国两法”及多法域为显著特征,那么组构成这一庞大复杂的法制体系的应包括祖国大陆和我国港、澳、台的所有符合“一国两制”要求的法律部门和领域。而按照它们在“一国两制”法制体系中的特定地位和作用,就可以把它们归纳为以下几个层次:l)作为祖国大陆和我国港、澳、台这些特别行政区共同母法的宪法;2)联结祖国大陆和各特别行政区的特别行政区
基本法;3)居于主体地位的祖国大陆社会主义法;4)作为辅助的我国港、澳、台各特别行政区的资本主义法;5)用以解决祖国大陆和各特别行政区及特别行政区相互之间的法律冲突的区际冲突法。这样,我们就可以勾画出“一国两制”法制体系的基本构架:即以宪法为龙头,以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为纽带,以祖国大陆社会主义法为主干,以各特别行政区的资本主义法为支干,并以它们相互彼此之间的区际冲突法为胶合剂的,两种社会性质的法律并存且相得益彰,四大法域共促共生的,多层次、多色调、多板块,结构十分复杂,内容和形式都异常丰富多彩的法制体系。这不仅在中外法制史上是史无前例的,而且在当今世界也是独一无二的。其中,存在着如下几种重要关系,正确认识和处理好这些关系,有助于我们把握住“一国两制”法制体系的本质特征及其规律性。1.祖国大陆社会主义法与特别行政区资本主义法的对立统一关系。它是“一国两制”法制体系中的基本矛盾,“一国两制”法制体系的基本特征--“一国两法”,就集中地体现于此,并由此派生其他的矛盾关系。所以处理好这对基本矛盾,对于实现和稳定“一国两制”,建立和完善“一国两制”法制体系,具有关键性意义。其基本原则就是既坚持以祖国大陆的社会主义法为主体,以特别行政区的资本主义法为辅助和必要补充;又要充分认识和正确估价适合于这些特
别行政区的资本主义法的特殊地位和作用,从而不但不能以大陆的社会主义法加以排斥甚至吞灭,而且应看到它们两者之间除了有相拒斥性一面之外还有可以相互借鉴和吸收的一面。其根本的原因就在于“一国两制”范围内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并存、互促和相得益彰,这是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多种所有制和分配方式并存相对应的,即都是与现阶段我国不同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平衡状况及其历史原因相关联的。而其更深刻的原因就是发展和繁荣市场经济、提高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保持社会安定这一共同需要。它有利于我们借鉴和利用发达市场经济已有成就和经验,也有利于我们加强国际联系,吸取、借鉴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先进的技术、管理经验和法制手段等。同时祖国大陆的社会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法制不仅是我国港、澳、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后盾,而且也必有其可以认同之处,从而产生相向吸收、借鉴的效用。当然对这种相互借鉴和吸收不能作简单化、机械化的理解,因为不仅有制度性质和意识形态的分野甚至对立,而且有经济和社会发展程度之差距和异质文化的冲突。所以既不能简单移植,更不能动辄就搞什么“西化”或“中化”、应经过非常细致的分析取舍和不断探索试验的过程,权衡利弊,损益其优劣,使对方之所长有机融合进自身的制度发展和主体文化中,特别是注意把那些体现人类制度建设共同经验和法律文明发展普遍规律性
的东西尽可能地加以利用和吸收,来促进和完善本身的制度建设和法制建设。2.分属不同法系的法律之间的关系。祖国大陆与我国香港、澳门及我国台湾的法律分属于社会主义法系、英美法系、大陆法系,但他们都有中华法系的传统,我国台湾法又受到英美法系的影响,祖国大陆法也含有大陆法系的因素和成分。它们之间既相区别,又相联系。固然,法系的不同使法律在立法方式及立法技术、法律形式及渊源、司法程序及制度等许多方面都各有其特点,因而法律的结构、体例、术语以及法律事实和行为的定性也往往不同。但由于我国香港、澳门及我国台湾同祖国大陆固有的历史联系,特别在“一国两制”的条件下这种联系将进一步得以强化和巩固,这就为它们之间的法律的相互借鉴和吸收以便取长补短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和更有利的条件。充分认识到这些,能使我们更客观、全面地看待我国港、澳、台的法律及其与祖国大陆的关系。包括一方面既有利于我们认识和把握住属于英美法系的香港法的特征,并便于我们通过比较而借鉴、吸取其有益于我们法制建设的那些成分;另一方面可以使我们清醒的认识到属于大陆法系并有中华法系传统的我国台湾法在法律形式、法律体系和体例、法律心理结构以及法律文化传统上同我们更为接近,并有某种同根同源的关系,互相借鉴和吸取有益成分就更有必要,也更为直接。我们不能因为我国台
湾法承袭了所谓“民国法”,我们又早已明令废除了国民党统治时期的旧“法统”,而对我国台湾现行法律完全采取拒斥态度。事实上,我国台湾法律自1949年国民党退台以来40多年已有了很大变化,不仅对民国时期的法律作了诸多修定,还重新制定了大量法律和法规。我国台湾现行法律中未有作过修改的民国法仅存不多,它们事实上有的早已过时,有的已名存实亡,有的已通过特别法、判例、解释例替代,有的仅仅因政治需要而苛延残喘。这都说明,我国台湾法律与所谓“民国法”不能同日而语,它已经适应我国台湾资本主义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而有了重大的变化和发展,并早已自成体系,其立法完备、体系周全、规范详尽、许多法律和法规又不断与时更新,其中许多都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吸收的。特别是民商法和经济立法,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尤值得我们采撷。至于那些过时的、徒具虚名的法律,当然必须废止,这随着“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的实现自是应有之义。3.各特别行政区法之间的关系。包括我国香港法、澳门法同我国台湾法之间的关系,我国香港法与澳门法之间的关系等。它们虽然都同样属于资本主义性质的法,因而异中之同可能会更多;然而仍因有属于不尽相同的法系之区别,以及不同历史、文化背景的差异,使之在法律结构、法律体系、立法技术和司法程序等方面仍各有其特点。注意到这些,对于我们加深对各特别行政区法的认识,无疑是有意义的。
“一国两制”法制体系中的法律要件分析“一国两制”法制体系中最具特殊性的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和区际冲突法。前者是联结祖国大陆和特别行政区的纽带,后者是协调祖国大陆主法域和各特别行政区辅法域及辅法域相互间各部门法关系的胶合剂。它们是“一国两制”法制体系中的特殊构件,尤其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完全是一种崭新的法律现象,中外法制史上未曾有过,是当代中国对人类法律文化的独特贡献。1.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是体现“一国两制”国策的最主要的法律形式和最集中、直接的法律表现,是祖国大陆社会主义制度和法律体系同我国港、澳、台等资本主义制度和法律体系的结合部和衔接点。它并具有以下特点:第一,从它的地位和法律效力来看,它具有仅次于宪法而又高于一般法律的效力。既含有宪法性法律的特征和属性,以至有人称它是“小宪法”,尤其是在结构上与宪法相似。如《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都包括序言、总则、居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政治体制、经济、文化和有关社会事务等章节。但它又是根据宪法制定的,是我国宪法关于“一国两制”方针在法律上的具体化、系统化。也就是说,从法律渊源体系上讲,它是从属于国家根本法之下的国家基本法律,其效力仅次于宪法而又高于其他法律。第二,从它的适
用范围和在特别行政区的作用来看,它既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全国性法律,因而在全国范围内都有效,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级国家机关,各个部门和团体都必须遵守,全国人民和各级干部都必须了解、熟悉和不得违背;但又主要是适用和实施于特别行政区的特殊性的法律。而在特别行政区它又是一项根本性法律,是特别行政区的立法基础,是国家主权在这些地区的法律表现,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效力,特别行政区的各项制度和政策,都必须以它为根据,特别行政区的任何法律都不得与之相抵触。第三,从它的任务和内容上看,主要是“一国两制”的法律体现和法律保证,而且主要是调整中央与特别行政区的关系以及特别行政区内部的关系,同时它所调整的这类社会关系主要是一些最基本的关系,而同调整具体关系的其他部门法有所不同。第四,从性质上看,虽然基本方面具有社会主义性质,根本目的也是为了有利于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但又是对特别行政区资本主义制度的确认和规范化。从立法动机、程序和成员方面来看,它既反映了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者的意志;又反映了爱国统一战线中资产阶级的意志。而且,随着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实施和特别行政区的建立,就会出现在特殊单一制国家中享有高度自治权的崭新的自治形式和新型的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而与内地的各行政省、自治区、直辖市相殊异。并会建立起独特的政治体制、司法
制度和法律体系,以行使其立法权、行政管理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等。这一切都充分表明了它的独创性。由于学术界对《基本法》的重要特征及其内容和意义已有了较充分,深入的研究和讨论,故此只作简略述及。2.区际冲突法我国区际冲突法产生和存在的必然性、必要性,是为了解决我国香港、澳门、台湾等特别行政区建立后与祖国大陆之间以及这些特别行政区彼此之间所必然产生和存在的区际法律冲突。区际法律冲突是一个主权国家领土范围内具有独特法律制度的不同地区之间在同一平面上的法律冲突。一国内部各个具有独特法律制度的地区一般称为“法域”,各法域之间法律地位是平等的。而其内部具有数个法域出现区际法律冲突的国家称为“复合法域国家”或多法域国家。“一国两制”实现后的我国就是这样的多法域国家,无论是我国香港、澳门及我国台湾或是祖国大陆,从区际冲突法的视角看,都是相对独立的法域。也就是说在“一国两制”的国家结构和法制体系下,一方面,就行政关系而言,中央人民政府与特别行政区之间的关系是中央与地方的隶属关系;另一方面,从区际法律冲突关系而言,祖国大陆、我国香港等法域都是相对独立的法域,都允许保持性质不同,各具特色的法律制度。在这种情况下,随着各地区人民间的交往就会产生大量涉外法律因素和法律关系,从而要求各法域互相承认
外法域人的民事法律地位以及外法域的法律在自己区域内的域外效力。这就使区际法律冲突的产生具备了主客观条件,而区际法律冲突的存在,又使以解决区际法律冲突为宗旨的区际冲突法具有了客观必然性。3.宪法在“一国两制”法制体系中,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一国两制”的根本法律依据,是“一国两制”具有合宪性、合法性、稳定性和国家主权统一的基本象征。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一国两制”的全面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最终完成,不仅将大大地发展、丰富我国的宪政实践和理论,而且必将促进我国现行宪法的进一步修改和完善,乃至于会出现制定一部“大宪法”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为此,笔者特提出一些探索性意见,以尽可能地为“一国两制”的全面实施寻求更充分、完备的宪法依据,并就教于学术界。若有不当之处,权当一孔之见。实现“一国两制”后,就将使我国的国家结构从一般单一制变为多法域的特殊单一制,法制体系也将因大陆的社会主义法与特别行政区的资本主义法并存,以及出现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和区际冲突法等崭新的法律现象而趋于十分复杂。这样,随着我国香港、澳门的回归祖国以及海峡两岸统一大业的完成,“一国两制”所引起的如此极其复杂而丰富多彩的政治法律现象,就必然使现行宪法第31条的有关规定:“国
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在特别行政区内实行的制度按照具体情况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法律规定。”就显得远远不够。它既不能反映全面实现“一国两制”后我国政治、经济以及文化发展状况的全貌,又还不足以作为在此情况下诸特别行政区及其独特法律体系存在之充分而完备的最高法律依据。而且如果更严格讲来,从第31条的这一规定中,还不能必然得出“在特别行政区内可以实行与大陆地区的社会制度和法律制度性质不同甚至相矛盾的制度”的结论,还必须要靠正式的宪法解释或配套立法,才可能具有这样的涵义。然而即便是辅以宪法解释,并对宪法第31条作出补充,明确规定“在特别行政区可以实行和保留其原有资本主义的社会经济制度”等,也还是不够。因为最关紧要的是在什么情况下才允许保留和允许在多大限度内予以保留,以及怎样构设特别行政区的经济、政治、法律制度及其权限。这些关系到国家根本政治结构和体制的重大问题,不能简单、笼统地涉及,必须有极其明确、系统和普遍性的规定。也不能使这些重大任务,概由根本法之下的各个《基本法》来承担,而应当率先在宪法中予以高度概括和总结。并还需要对“一国两制”全面实现后我国的整个政治、经济以及文化发展、变化作出根本法的规定和概括。为此,就需要对现行宪法作出重大修改和变动,使之无论在国家结构、国体和政体等重要方面都充分而明确地体现
出“一国两制”的重大国策及其全面实现。这必将引起我国宪政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变化和发展,乃至有必要和实际可能制定出一部体现和确认祖国统一、并巩固统一成果的“大宪法”来,以作为大陆和各特别行政区均一体遵行、普遍实施的共同母法,为“一国两制”及其全面实现提供更充分、明确、完备的根本法依据,从而改变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基本上不在特别行政区实施的状况。制定这部“大宪法”的总的指导原则就是坚持“一国两制”,即在坚持“一国”的大前提和根本基础上认真地实行“两制”。坚持“一国”,即强调国家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以及各民族团结平等,实行中央政府统一领导下的地方分权,坚持国家结构形式的单一制,不搞联邦制,坚持规定统一的国旗、国徽、国都、国歌等。实行“两制”,即既应坚持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体部分实行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制度,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又要允许特别行政区保留资本主义的经济、政治制度,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即求同存异,在国家利益至尚和主权统一的大前提下承认不同地区制度发展的特殊性、不平衡性。为此,就应在宪法中从总体上较系统地规定特别行政区共同条款,以作为定立和实施各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更充分的法律依据;还应就解决祖国大陆和各特别行政区彼此间的区际法律冲突的总的指导原则作出规定,以便定立和实施区际冲突法有所依循。
三、“一国两制”对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拓展和促进我们的理想目标是要建设高度民主、文明且法制完备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没有民主也就没有社会主义,而社会主义民主要靠社会主义法制来保证,这是本世纪社会主义发展豪迈而艰辛历程留下的最重要经验和教训之一。值此世纪之交和迈向21世纪之际“一国两制”的历史创举,不仅给法学研究带来了一系列全新的理论和实践课题,而且对我国民主和法制建设既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又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既是巨大的冲击,又是有力的促进。关键是我们要有科学的态度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从而勇敢地迎接挑战,善于抓住并利用这种机遇,就可能成为我国民主、法制建设新的发展契机和驱动力。“一国两制”对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影响和促进是多方面的,除了以上所涉及到的之外,现专就下述系列问题作些探究和分析。“一国两制”对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拓展和促进,主要还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一国两制”为我国的国体和政体建设增添了新内容,使社会主义民主和资本主义民主两种民主制度通过和平竞赛,互相取长补短,从而有利于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我们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我国的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其政体是采取民主集中制
的人民代表大会制,这都是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表现和形式。“一国两制”实现使特别行政区各阶级在社会中的地位和政权组织形式将和国家主体部分不相同,在这些地区政权的性质是资本主义的,政权组织形式基本上是采用资产阶级议会制,即实行资本主义民主制,从而使我国的国体和政体在特别行政区出现不一致,但又为整个国家的国体和政体服务,即形成国家主体部分的社会主义民主与特别行政区的资本主义民主并存,使这两种民主制度在服从于共同目的--国家统一和富强的大前提下,可以通过和平竞赛、互相取长补短、共存共荣,最终将有利于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我们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因为民主作为一种制度乃是人类社会政治文明和制度文明发展的重要内容,它们除了有阶级属性和阶级基础的不同之外,还包含着人类社会政治文明和制度文明发展中的一些普遍要求和共同规律。特别是现代民主制度乃是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政治条件和保证,体现了市场经济发展的普遍政治要求。例如自由平等原则,分权制衡原则、以法治国原则等等,这些无论是资本主义民主或是社会主义民主都不可回避,其经验和成就是人类社会政治文明发展的共同财富。经过几百年发展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和民主制度已积累了这方面的若干经验,于我们的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不无启迪作用。例如香港与****作斗争的产物--廉政公署制度,就是其法治原则的重要体现,是维护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和民主
制度的有力武器,其峻法以反腐倡廉之经验,很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当然,我们社会主义民主的真实性和广泛性,也值得他们学习和借鉴。第二,“一国两制”引起了我国国家结构的新变化,是对国家高度集权的重大突破,便于发挥地方的积极性和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从而在一种新的构架上使国家权力得以合理分解、运行和制约,从而推进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一国两制”的实行,将使我国从一般单一制国家变成为特殊单一制国家,从而开创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结构新模式。因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这些权利和权力既大大超过了我国省级以及民族自治区政府的权力,又在许多方面甚至超过了某些联邦制国家中成员邦政府的权力。从而使我国的国家结构具有了某些复合制的特征,但她仍然是单一制而不是联邦制,更不是邦联制,乃是一种特殊单一制。在这种特殊单一制下,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在中央政府统一领导下将由三种地方行政单位构成,即普通行政单位、民族区域自治单位和特别行政区的高度自治单位,,由原来的两种地方分权形式发展为三种地方分权形式,突破了单一制下地方政府传统权力的范围。这是符合当代国家结构发展的基本趋势--是朝着深化国家权力分解程度的总方向发展的,即需要降低国家权力集中程度,改变国家权力过分集中,以便于发挥地方行政单位的积极性、主动性,有利
于中央政府简政放权,进行宏观调控。这也是一种民主化的趋势,便于在一种新的层面和构架上探寻如何使国家权力得以更科学、合理地分解、分配、运行、使用和有效监督及制约。而且享有高度自治权的特别行政区的行政、立法、司法经验同内地行政单位之间可以互相借鉴和参考,以便建立一种高效率的,充满生机活力的政治体制,促进我国的政治体制建设和改革。第三,“一国两制”扩大了我国爱国统一战线,进一步发展了多党合作制度,赋予人民民主专政阶级联盟新的形式和内容,有利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强国富民。“一国两制”实现后,我国港、澳、台地区存在比较发达的资本主义条件下的资产阶级也加入爱国统一战线,我国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使港、澳、台阶层人士及其政治代表都在爱国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团结起来,其代表人物参加到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政治协商会议等政治机构之中,这样,无论是祖国大陆还是我国港、澳、台的所有公民都有决定国家制度和管理国家事务的平等权利,从而赋予人民民主专政的阶级联盟以新的内容和形式,有利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振兴中华、实现强国富民,也有利于促进和扩展社会主义民主。“一国两制”对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以及法学理论的促进、丰富、深化和拓展,还比较集中地表现在以下诸多方面:
第一,在法的性质和规律性方面,充分体现出法的阶级性与社会性的统一,并使法的类型和更替呈现出复杂性。因为很明显,“一国两制”法制体系中的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区际冲突法等的阶级属性非常复杂,既不能把它们完全归于社会主义性质的法律,又不能完全归于资本主义性质的法律,也不能简单地说是两者廉而有之,或者概念化地称为两者的对立统一。这种复杂而奇特的法律现象,充分表明法既具有阶级性,又具有其社会性,是阶级性和社会性之不同形式的统一。固然很多情况下法律的阶级性特别明显,但以上这几种跨法域的法律又是其社会性的突出表现,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法律与资本主义性质的法律发生交叉、渗透、重叠的结果。可见,法的阶级性和社会性两者相生相成,共同演现出人类社会丰富多彩的种种法律现象。“一国两制”结构下的法制体系及其构成要件,就是法的阶级性和社会性相生相成的生动体现。不仅如此,在“一国两制”的情况下,社会主义类型的法和资本主义类型的法将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的相当长一个时期内合法地并存,都统一于有中国特色的当代法制的框架之内,成为其不可割裂的组成部分,而且还发生交叉、重叠出现一些新的法律现象。这也是人类法制史上的一种奇特景象。它表明不能把法的历史类型和更替简单化,既不必然是非此即彼,也不一定是纯而又纯,虽然其总的历史
发展趋势不可规避,但在某种特定情况下,无论是剥削阶级法之间以及剥削阶级法与社会主义法之间都可能在时间和空间中并存,并会有所交叉和重叠。从而以新的事实证明法不仅具有历史的继承性,而且同一时空内不同类型的法也可以相辅相成。第二,在法的体系方面,使法律体系既具有统一性,又具有差异性,多样性,并大大丰富了我国法律体系。在“一国两制”的情况下,这种差异性和多样性表现在:其一,各法域的法律体系所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的性质不同,祖国大陆法域建立于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基础之上,其他三法域建立于资本主义私有制经济基础之上。其二,祖国大陆法域和其他三法域所反映的阶级意志不同,前者主要反映工人阶级的意志,后者主要反映资产阶级的意志,当然也包括反映有其他阶层和劳动者的意志。其三,它们各自的指导原则也不同,祖国大陆法域的指导原则主要是“四项基本原则”,同时也是“一国两制”;而其他三法域的指导是“一国两制”,不实行“四项基本原则”。其四,它们所属法系及其所体现的法律文化背景和条件也殊有不同。这样,我国的法律体系就会出现多样性和多层次性,不仅有作为主体的祖国大陆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和特别行政区作为辅助的资本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区分,还有我国港、澳、台各特别行政区之间基于现状和历史传统的不同其各自的法律体系也有区别并相对
独立,而且这些自成体系的法律体系的内部又有其各具特征的层次结构性,以及不同部门法之间的分野。因此,“一国两制”情况下我国法律体系的统一性和协调性问题就更加复杂并具有了新的意义。这种统一和协调乃是在具有极其多样性和丰富差异性的情况下的统一、协调,是在“一国两制”和发展市场经济的基础上的统一和协调。所以各法律体系之间既相互对立又统一,既相互冲突和独立,又彼此联系参照。因此如何解决它们之间的冲突,协调其间的矛盾,就是“一国两制”情况下急待解决的重要法律问题。其中,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就起着统一和联结的特殊作用,区际冲突法和区际司法协助就发挥协调的机制和功能。第三,在立法体制以及法律解释和法的渊源方面,都出现了多样性、复杂性和特殊性。由于享受有高度自治权的特别行政区享有立法权,这种立法权不完全同于祖国大陆的地方权力机关所行使的地方性法规的制定权。特别行政区的立法权只受中央权力机关的有限监督,它显然比祖国大陆地方权力机关的立法权的权限要大些,范围也要宽些,因为特别行政区权力机关还可以制定自己的民法、刑法,凡属自治范围的事项均可立法,制定的法律只要符合其《基本法》和法定程序均属有效。这样,我国的立法体制除了原有的在中央国家权力机关统一行使国家立法权的前提下,并赋予最高国家行政机关和地方机关
制定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等权限的体制外,又赋予了特别行政区享有相当大的立法权;虽然这种立法权仍然属于中央授予的地方立法权的范畴,但它是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区的重要内容和体现。因而使我国立法体制具有了新的形式和特点。依此道理,在法律解释方面也出现了新情况、新特点。以香港为例,由于香港的法律制度遵循英美法系的判例原则,法律解释一律由司法机关即法院在审判案件中作出。也就是说,我国香港只存在司法解释,而不存在立法解释和行政解释;即不是象祖国大陆现有法律解释体制那样,在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立法解释权为主导的情况下,再由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行使司法解释权,以及由国务院及其主管部门行使行政解释权。因此,“一国两制”实现后,香港特别行政区法院也行使法律解释权,不仅可以解释由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而且也被授权可对全国人大制定的《基本法》依法进行解释。突破了内地只有最高人民法院可以就审判工作中具体应用法律问题进行解释,而地方各级人民法院无法律解释权的状况。可见“一国两制”实现后,我国的法律解释体制也将有所变化。由于“一国两制”的实现,将使我国的法律体系就其法律传统而言,从单一的社会主义法系成为同时还存在大陆法系和英美普通法系,就会引起法的渊源从单一的制定法向同
时还包括判例法、习惯法扩展。所以“一国两制”实现后,我国法的渊源体系就颇具有复杂性、多样性。它既是一元化的,又是多体系的和多层次、多样性的。这无疑将有利于各具特色的法的渊源体系之间的相互比较、借鉴和吸收,从而促进我国法制的发展。第四,在司法体制和法律适用方面,更出现了许多引人注目的新情况、新特点。这是很明显的。例如,按照《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之规定及其精神,两个特别行政区均各自享有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设立终审法院,法院都独立进行审判,不受任何干涉,司法人员或法官履行审判职责的行为不受法律追究。香港特别行政区司法机关实行陪审制度和无罪推定原则,采取抗辩式诉讼模式,并遵循判例的原则;原在香港实行的司法体制,除因设立香港特别行政区终审法院而产生变化外,予以保留。澳门特别行政区也建立起独立的、摆脱葡萄牙司法机关系统的,比较完备的司法制度,并设立行政法院,澳门原有刑事起诉法庭制度仍继续保留。这些均表明两个特别行政区都各自建立起独立的司法制度和独特的司法体制。不仅如此,由于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其法律体系也具有独立性和独特之处,全国性法律基本上不在这些地区实施,香港原有法律和澳门原有法律均基本保留。这样,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实行的法律为:其
《基本法》及其附件三所列,香港原有法律,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在澳门特别行政区实行的法律为:其《基本法》及其附件三所列,澳门原有法律、法令、行政法规及其他规范性文件,澳门特别行政区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这些也会给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在法律适用方面带来若干不同于内地的新情况、新特点。这种独特的司法体制和法律体系及其运行机制,对我国司法体制的建设和改革以及法律适用的理论和实践,亦不无启迪和促进。四、“一国两制”实现过程中的“港澳模式”和“台湾模式”的区别和联系所谓“港澳模式”,即香港和澳门是通过签定中英和中葡联合声明这种国际协议为启动,以制定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这种宪法性国内法律文件来完成其法律依据,同时要伴之以一系列相应的法律改革以及适时的区际冲突法和司法协助以完善之。并要到1997年和1999年“一国两制”及其法制体系才在该两地区从事实上相继得以实现和实施。因此,这种“港澳模式”具有以下特点:1.它适用的是国外用武力霸占和武力威胁强租了我国领土后回归祖国的这种历史和现实情况。因而是通过签定国际协议导向制定国内基本法的途径,从而使之具有国内立法的约束力和可操作性,完成其回归祖国的法律依据。2.它是以中英、中葡相互承认从而约束中方和香港、
澳门之间政府和法律承认为前提,而且在这些地区的所谓“三通”、“四流”也早已进行。3.它有一个我国在这些地区收回主权的确定的期限,从基本法生效到收回主权有一个明确的过渡时期。正是在这三点上它与“台湾模式”相区别:1.我国台湾问题是一国内的统一问题,而不是收回主权问题,属于我国内政,不牵涉任何外国,也不容许任何国家插手,就谈不上什么国际协议。当然也可以在条件成熟的时候,通过协商签定关于两岸统一问题的联合声明,以便为制定我国台湾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创造气氛和前提。但这种方式只是一种预测和预期。2.这些年来尽管我们党和政府作了很大努力和让步,采取了许多措施和“高姿态”致力于和平统一,我国台湾方面也由于形势逼迫采取了一些措施和姿态以缓和改善两岸关系;但两岸关系仍没能有多少重大突破和实质性的进展。台湾当局长期坚持以“三不”对“三通”,限制双方的双向交流,坚持以“三民主义”统一中国,还制造了各种事端,给祖国统一设置了种种障碍。台湾当局虽然已宣布从1991年5月1日起终止所谓“动员戡乱时期”,同时废除“动员戡乱时期临时条款”;可是台湾当局一些头面人物依然声言,这决不表示他们的政策有所改变,仍坚持敌视大陆的立场。尤其令人气愤和需要高度警惕的是,这些年来,由于李登辉
等人的纵容和支持乃至亲自登台表演,“台独”势力和“独台”倾向日益嚣张猖狂,就更增加了我国台湾问题的复杂性和和平统一的繁难程度。3.实现对我国台湾的和平统一虽然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是历史的必然,但这至今仍难以界定一个确切的期限,远未进入已完成了法律依据的过渡时期,只能说还处于酝酿、准备时期、处于最初步的阶段,远未进入“一国两制”的实现过程中,更未进入实际操作阶段。而且两岸关系还不断有所反复和曲折。因此,如果从最积极的意义上讲,双方也仅还在探索和试探可以接受的实现统一的途径、方式、条件和可能性。这就使我们对海峡两岸关系法律问题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也处于探索阶段,并不能不带有某种超前和预测的性质,即最多也只能是在探寻可供选择的具有一定可行性的方案。而不可能进入实质性过程和程序,更不可能进入实际操作阶段。当然就难以界定确切的期限。这也是“台湾模式”和“港澳模式”的一个显著区别。当然,“港澳模式”和“台湾模式”也都有共同点和同一性,这除了它们都是在“一国两制”方针指导下的产物以及都是“一国两制”法制体系的动态环节之外,还具有以下共同性:1.根据解决香港问题和澳门问题的可行办法和经验,一般说来,似都要通过制定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或采取其他法
律形式来完成其法律依据,否则我国台湾和祖国大陆的统一问题就不可能进入实质性的阶段。当然,由于我国台湾问题更具有复杂性,解决我国台湾问题的方式和途径都可能会更灵活些,而且允许统一后我国台湾方面保留更大权力。因此,在法律形式上也会更具有其特殊性,既可能通过制定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方式来完成其法律依据,又可能采取其他形式来完成这种依据。2.也都需要有区际冲突法和司法协助来解决大陆法域和特别行政区法域的法律冲突和协调问题,而且我国台湾和祖国大陆之间的区际冲突法和司法协助尤其必要,并且数量会更大,内容和形式都会更为丰富和多样。这不仅因为我国台湾的面积、人口远远超过我国香港和澳门,而且是由于长期的隔绝、封闭更需要通过法律手段来沟通和协调。3.都必然要引起相应的法律改革,即一系列法律法规的废、改、立。例如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必会引导起香港现行法律的改革。首先,香港现行宪制性文件《英王制诰》和《王室训令》将因基本法的存在而逐步被废除。其次,香港部分原有法律,包括英国国会立法及香港立法中含殖民色彩的内容,如《英国法律确定法》、《英国殖民地法》、《引渡法》、《殖民地边界法》等,也将被废除。《人权法案》中不符合《基本法》精神的也要予以修改。目前,香港特别行政区临时立法会正在对香港现行法律进行全面检审。在这个问
题上,我国台湾现行法律的改革就更为必要,特别是那些早已过时,或名存实亡,或仅作苟延残喘的所谓民国法,包括民国宪法以及适应“动员戡乱”体制的法律和法规,均须废除。同时,还应有适应“一国两制”的对法律的修订和立定。当然,祖国大陆方面也应有相应的法律的立、改、废,如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制定,宪法中有关“一国两制”的规定的进一步完善,区际冲突法的应运而生,以及其他法律改革事宜等。然而这些都只能在条件成熟的时候逐步地实行。当然,由于未来的我国台湾特别行政区也将享有高度的自治权,那么也会象香港、澳门一样建立起独特的政治体制、司法制度和法律体系,从而享受独立的司法权、终审权以及比内地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更大的立法权;其原有法律除与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相抵触外,也会基本保留;全国性法律除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及特别规定的少量法律外,也不在我国台湾地区实施;其司法体制除一些不合时宜者需要改变之外,也会基本保留下来。在此,还有必要谈及曾一度成为解决海峡两岸关系法律问题的一个热门话题的“两岸关系法”的有关意见。这些年来,我国台湾和祖国大陆有关方面都曾各自先后提出了多起“两岸关系法”的草案或建议,以为解决海峡两岸人民交往关系中的法律问题作尝试和寻求一个可能的方案,无疑是含有其积极意义的。然而,一方面,由于我国台
湾方面提出的多个草案虽也体现了务实性、灵活性、兼容性,但又明显地具有防御性、歧视性以及单向性和片面性的特征;祖国大陆方面有关研究机构提出的草案也未尽如人意。另一方面,也是最主要的,正如前所述,由于和平统一我国台湾问题的复杂性和繁难程度,现还未进入在我国台湾实现“一国两制”的实质性阶段,还处于酝酿、预备时期,因此,“两岸关系法”本身还带有探索、试验的性质,即使可行,也是一种处于过渡时期之前的准过渡性法律。所以,还很难断定它能否成为“一国两法”法制体系中的稳定构件。现在所设想的“两岸关系法”的许多内容,有的可以被将来的我国“台湾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所规定,有的可以被那时的区际冲突法所规定,有的还可以被一些专门法规和特别法规所容纳。关键的问题是这类“两岸关系法”不仅存在着“现有”和“应有”的矛盾,而且存在着可能性和现实性的矛盾。不仅很难达到符合各方面要求,为各方所接受和认可的程度,而且能否发生应有的法律效力且有效地实施,亦颇成问题。但这并不意味着制定这类“两岸关系法”的努力意义不大,但它们作为探索解决两岸关系的法律问题的一种方案,并非不可以试验。通过这种试验,我们可以总结其中的经验和教训,以提出更加切实可行的方案,找到真正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办法。而且通过这些努力,还可以为两岸交流与合作创造一种气氛,进行法律上的对话,甚至可能找到进一步改善两岸关系的新
的突破口和路径。
关于一国两制心得体会
一、“一国两制”的伟大构
想,是邓小平同志对和平共处思想的创造性发挥和发展,为我们重新认识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相互关系,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思路。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趋势。但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这两种社会制度却在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时代条件下,呈现出两制间并存竞争、联系制约、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借鉴扬弃等态势。这种对两制关系的富有前瞻性的认识,成为“一国两制”伟大构想得以产生的逻辑起点和坚实的支点,使社会主义理论在此基础上得到了相当的深化。大家知道,和平共处是处理国家与国家之间尤其是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之间关系的原则,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呼唤建立新的国际政治秩序的最根本的指导原则。根据中国自己的实践,邓小平同志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办法来解决中国的统一问题,这也是一种和平共处。尽管在和平共处期间仍免不了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甚至发生矛盾,但在一个国家内部解决,可以充实和发展彼此间的相互需要,抑制和消除资本主义制度带来的消极因素的影响,使实行不同社会制度的地区可以在一国内共享“两制”间和平共处带来的好处。今天的港澳地区,有中国社会主义
作坚强的后盾,有港澳同胞的奋进努力,讲团结、重协商,大家在维护长期繁荣稳定的大目标下相互尊重、求同存异、加强沟通、顾全大局,社会经济发展稳定繁荣,蒸蒸日上。台海两岸人民,密切合作,相互支援,解决了农副产品的销售、金融危机带来的经济困难,保障了社会稳定和人民的生活稳步提高,这是台海两岸合作,携手发展,最终统一的宝贵经验。二、“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是邓小平同志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创造性发展,进一步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一国两制”的构想,是从我国国情的实际出发,为了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由处于执政地位和领导地位的中国共产党主动提出来的。这种国家结构把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对立的制度包容于一个统一的国家之中,是一个新事物,是一种带有某些复合制特征的单一制国家的结构形式。这种国家结构是对单一制下地方政府权力范围的一种突破,也是对传统国家结构学说的一个突破,是邓小平同志适应国家统一需要而做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创造。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国家理论进行的创造性发展,必将载入科学社会主义的史册,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提供非常好的范例。今天的港澳地区,严格遵守本地区的基本法,依法治区,政治稳定,社会安宁,为我国的最终统一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当前两岸地区,两岸人民,加强密切接触,海
协会和海基会定期会谈,合作协商,经济文化交流迅速发展,为政治协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三、“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是邓小平同志对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中的战略和策略原则的创造性运用,充分体现了无产阶级政党原则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的辩证统一。战略和策略原则都是指导无产阶级进行革命和建设的科学理论。其中战略是带有全局性的东西,带有根本性的原则问题,而策略规定的是各斗争形式的交替和配合,体现出一定的灵活性。策略是服从和服务于战略的。“一国两制”构想中的战略原则是:争取港、澳、台地区统一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权之内,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争取中华民族的大团结,组成历史上空前规模的浩浩荡荡的爱国大军。这是原则性的问题,必须坚持。“一国两制”构想中的策略原则是:在统一的国家内部,实行不同的政治法律制度、经济制度、生活方式、意识形态等,允许各个方面存在差异,只要这些差异不损害祖国的统一、民族的团结和振兴,都允许存在。可以看出,“一国两制”的构想所体现出来的策略的灵活性。这种灵活性,在港澳回归后的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很好的体现出来了。有社会主义大陆的强有力的支持和后盾,港澳的社会经济发展,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能够稳步向前推进。这说明,只要我们团结携手,求同存异,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
四、“一国两制”的构想,是邓小平同志为爱国主义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提供了更为明确更为一致的奋斗目标,使和平与发展的世界主题更加深化。这个奋斗目标就是:争取整个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尽快实现民族的振兴、国家的富强。邓小平同志从中国的历史和现实出发,从中华民族共同的根本利益出发,在“不能损害统一的国家利益”这个基本前提下,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的。这一构想使爱国主义在更广阔的视野上、以更新颖的视角,在中华民族的腾飞和振兴的历史大潮面前,显得格外醒目和照人。团结进取,努力拼搏,振兴中华的奋斗目标,激发起了饱受分离之苦的中国人民更为高涨的爱国热情;使得饱受强国欺凌的炎黄子孙形成更为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使得不管穿什么服装、持什么立场的中华儿女都能扬起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起码的民族自豪感;使得在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拥有几千万希望中国兴旺发达的海外同胞都能找到报效祖国的大门和机会。港澳地区的发展和繁荣的社会实践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这一奋斗目标已经激励亿万中国人民将自己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全部倾注到为祖国的尊严和荣誉、为国家的繁荣和昌盛而努力的奋斗之中,使得强国富民、振兴中华这个几代中国人为之追求、奋斗不息的伟大爱国理想,逐步成为
生动的现实。五、“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使对外开放成为爱国主义在当代中国拓展的一个格外醒目的内容。历史证明:闭关自守只能导致落后挨打、受制于人,甚至山河破碎、民族衰亡。因此,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一个最鲜明的特点就是坚持在独立自主的基础上,牢牢地坚持对外开放的政策。“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充分表明:中国人民有信心有决心在坚持独立自主的基础上牢牢地坚持对外开放的政策。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不是保守主义,而是胸襟博大,乐于学习,善取人长的爱国主义;中华民族不会给自己设置障碍,不会孤立于世界之外。我们坚持对外开放政策,保证港、澳、台地区的繁荣和稳定,使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焕发出生机和活力。用“一国两制”的和平方式统一中国,这不仅有利于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的繁荣和稳定,符合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台湾是中国的神圣领土的组成部分。完成祖国完全统一,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篇二:两个确立心得体会
优秀范文:学习两个《条例》的心得体会在中国,共产党是拥有6600万党员的唯一合法执政党。执政55年来,尤其是面对改革开放的新形势,如何发展党内民主,增强党内监督;如何增强党的纪律,保护党的团结统一;如何推动党风廉政建设,维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是摆在全党眼前关系到党的前途命运的一件大事。在这个时候,两个《条例》的及时发布实施,是新时期党的建设的重大举措,条例中不乏创新的地方,充分表现了我党实事求是的优良作风和与时俱进的时期精神,是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新的实践,其一路的主线就是保护党内团结和统一,但两个《条例》又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表现了惩办与防范并举,自觉性与强制性统一,关爱与制约结合的特色。下面就两个条例谈谈我个人学习后的熟悉。从第一次发布的《党内监督条例》来看,条例对党内监督的指导思想、监督内容、监督职责、监督制度、监督保障都作了明确的规定。从防范的角度上讲,我以为每一个党员应该理解和掌握以下几点新的内容:一、党内监督,实质在于监督权利,根本目的在于保证权利的正确行使。而在党内,主要的党政负责人的权利集中是致使****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对党内的“一把手”,条例初次以党内法规的形式确立党内监督的重点对象是党的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条例要求各级领导干部不仅要自觉抓好监督,严以律己,也要从严管好配偶、子女,增强对亲友的教育,从严要求身旁的工作人员,确保配偶、子女、身旁工作人员不出问题。为将监督落实到位,条例规定了一系列的制约办法,其中外部办法有巡视制度、谈话和诫勉制度等,内部办法有民主生活会、述职述廉制度、集体领导制度等,避免了条例的空洞性和执行难的问题。
二、没有以制度为载体的监督是软弱的监督。要落实监督,首要工作就是把制度建设放在特别重要的位置,条例第三章用10节的篇幅,别离对集体领导和分工负责、重要情况通报和报告、述职述廉、民主生活会、信访处置、巡视、谈话和诫勉、舆论监督、询问和质询、罢免或撤换要求及处置等10种监督制度做出了具体规定,进行了斗胆的创新。这里的斗胆创新就是指初次将舆论监督写入了条例,条例同时还就如何保证新闻舆论监督的健康开展作出了相应规定。这些表明了咱们党在强调增强党内监督的同时,欢迎并主动接受党外监督。表明了咱们党对这种监督重要性的熟悉达到了新的高度,使舆论监督与党内监督的结合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新层面。这不仅有助于咱
们党克服缺点、纠正错误、减少失误、防范****,而且必将对推动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起到踊跃的增进作用。
三、条例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实践性。条例充分吸收最近几年来各地的许多成功经验和作法,再也不停留在原则的规定,而是很具体,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这样一来大大减小了条例在执行中不该该出现的各类弹性。例如如何召开党内民主生活会、各类重大决策如何制订、上下级之间和平级之间如何进行权利和权利的监督等等。《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通过修订以后,内容加倍全面和具体,本着“三个代表”思想与时俱进的精神,结合了新的形势,坚决贯彻“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把咱们党以往纪律处分方面的一些规定进一步条例化、制度化、规范化、具体化。与以往相较,我以为应该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一、新的条例通过实践并修改以后,对违纪的界限加倍清楚,违纪的定性加倍准确。明确指了作为一个党员,一个党员领导干部,应该知道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能做的,若是做了不该做的,将会受到什么样的惩罚。纪律作为处在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之间的一种规范,应当起到拾漏补缺,弥补法律和道德之间空当的作用。在新条例中,很多条款注意了和法律法规的衔接,避免在操作中出现矛盾和抵
触。如涉及到“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的”、对失职、渎职人员的认定,都考虑的国家法律的规定,并具体明确了违背党纪后接受处分的流程和纪律处分和法律制裁之间的界限和操作规程,使纪律处分条例在实践中有很强的操作性。
二、条例坚持了从严治党,党员在党纪眼前人人平等的原则。针对社会反映严重的一些违纪行为,如党员从事有偿服务、重婚、包养情妇等行为,从严从重处置。但条例同时注重保护每一个普通党员的权利,强调在定性量纪上对党员的处置要定性准确、证据充实,从事实起身,办成铁案,强调在程序上保护受处分党员的民主权利,不允许任何个人或少数人决定和批准,对于扩大党内民主生活具有深远的意义。不断增强广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的纪律观念,自觉做到遵守党的纪律不动摇,执行党的纪律不走样。12内容。
篇三:两个确立心得体会
个人学习两个条例心得体会这一显著特点,制定了科学完整的内监督体系,解决了长期以来内监督
的薄弱环节。条例第三章是重点,用了十节的篇幅,分别对集体领导和
月-日在校参加了为期天的《两法》、《两个条例》培训班学习,通分工负责、重要情况通报和报告、述职述廉、民主、信访处理、巡视、
过通过老授课、个人自学,收获很大。现就学习《中国共产内监督条例》,谈话和诫勉、舆论监督、询问和咨询、罢免或撤换要求及处理等十个方
谈谈自己粗浅的体会。
面作出了明确规定。这些规定,填补了过去内监督方面的缺陷,形成了
年月日中发号文件颁布的《中国共产内监督条例(试行)》,是我建相互配套、科学、严密的内监督体系,使内监督有了坚实的制度保障。
立以来一部十分重要的内法规。它的颁布实施,对于我们坚持要管、从可以说,内监督条例的出台,给我们共产人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只
严治、发挥内民主、加强内监督,维护的团结统一,保持的先进性,始要我们认真学好条例,重在落实,就能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永葆共产
终做到立为公、执政为民,必将起到重要作用。
人先进性的本色。因此,内监督条例是保持的先进性的核心。
在当前深化、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下,如何使我们始终保持其先
二、强化对权力的监督,特别是对一把手的监督,是保持的先进性
进性,充分发挥共产人的先锋模范作用,加强内监督,显得尤为重要。的关键
内监督条例的出台,是与时俱进的产物。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好条例,是
保持的先进性,关键在于对组一班人的监督,特别是对班长的监督。
我们共产人的首要任务。
一级组织,一把手尤为重要。按他所处的位置,他的所作所为,对全局
一、建立健全内监督制约机制是保持的先进性的核心
工作影响重大。记得XX省贪官、原XX胡建学在反省其犯罪的原因时说
中国共产自年建立以来,在历次的会议和文件中都提出过监督问题过:到我们这一级别的就没人管了。XX省贪官、原XX李成龙也坦言:
并做了一些内监督的规定,但是与这次内监督条例相比,显得层次低、我的权力太大,稍不注意,权力就会转化成金钱,监督机制对我来说形
不系统、不规范、操作困难。实践证明,制度的可行性、规范性和约束同虚设。实践证明,没有监督的权力往往导致腐败。没有强有力的监督
力,决定着监督工作的质量和效果。没有规矩,难成方圆。加强内监督,制约机制,像胡建学、李成龙这样的人走向犯罪是不可避免的。领导,
没有制度就难以监督。单靠以往提倡怎样做,很显然,已造成了一种软特别是一把手,往往都掌握着相当大的权力,如果权力使用不当,必然
弱的监督局面。要保持的先进性,核心就是要加强内监督,就要有一套会给和人民的事业造成重大损失,败坏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因此,必
监督体系,使之规范化、制度化,形成比较完备的互相配套、互相制约、须要有切实可行的监督制约机制,才能有效防止滥用职权、以权谋私甚
互相提高、有章可依、便于操作的内监督体系。中国共产人在总结了建至贪赃枉法、腐败变质(更多精彩文章来自“秘书不求人”),特别是
年来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适应、发展的新形势需要,为确保的先进性对一些有权管人、管钱、管市场的重要岗位、敏感部位以及关键人员,
实行有效监督,防微杜渐,这是内监督的重中之重。内监督条例以规的能增强各项工作的透明度,而这个透明度正是我们需要的监督过程。内
形式确立内监督的重点对象是的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特别是各级主要监督条例的核心章节第三章监督制度一章明确规定:的各级主要负责人
负责人即一把手,充分体现了以同志为的对遏制权力滥用和权力腐败、应当带头执行民主集中制。并根据性、国情,规定了发展内民主的具体
保持的先进性的富有胆识的重大决策。内监督条例针对一把手的监督问措施和要求。第三章第四节单列了民主,规定:组织应当坚持和健全员
题,强调主要领导要自觉接受监督,并规定了一系列的监督和制约措施。领导民主制度。要按照规定开好民主。民主要切实保证质量。民主的主
为把内监督落到实处,内监督条例还明确规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员都有题要按照上级组织的要求,针对性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确定。民主上
权监督一把手。内监督条例第二章规定,各级委、委、、、员和代会的代反映的情况和整改措施要及时在一定范围内通报。员有权了解本人所提
表,都有权按照条例的规定对的成员特别是一把手进行监督。第四章的意见和建议的处理结果。上级组织认为下级民主不符合规定要求,可以
监督保障中又规定了责任追究制度,对检举、控告员、组织严重违纪违责令重新召开。为了确保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内监督条例明确规定,
法问题经查证属实的,给予表扬或奖励;对打击报复监督者,依纪依法凡属方针政策性的大事,凡属全局性的问题,凡属重要推荐、任免和奖
严肃处理。这些规定,从制度上保障了内监督的有序进行,对于接受内励,都要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由的
监督,减少权力腐败,必将起到积极的作用。我们一定要在工作中认真会集体讨论作出决定。这些规定,对于增强主要责任人发扬内民主、坚
抓好落实,以求真务实、公开公正的态度,自觉接受内外的监督,使监持民主集中制原则的自觉性,具有重要意义。
督不流于形式。
内监督条例的颁布实施,对我们保持先进性是十分重要的,我们要
三、发扬内民主,是保持的先进性的重要保障
在学好条例的同时,在落实上狠下功夫,切实增强接受内外监督的自觉
内民主是的生命,是内监督的基础,也是保持的先进性的重要保障。性,主动接受组织和全体员的全方位监督。同时,还要教育全体员进一
早在时期,民主人士黄炎培就历朝历代跳不出“建立—兴盛—衰亡”这步提高认识,明确自觉履行内监督职责是每个员的权利和义务,都要恪
个周期率问题同毛泽东同志探讨。毛泽东同志肯定地回答:我们共产人尽职守,以对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荣誉感去正确行使自己的权利。
找到了解决周期率的最好办法,就是民主。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无论只有这样,我们的才能兴旺发达,我们的国家才能繁荣昌盛,我们的人
内监督和外监督,其关键都在于发展和国家的民主生活,发扬的传统作民才能安居乐业。共产人就能够在践行“”重要思想中始终起到先锋队
篇四:两个确立心得体会
挺立时代潮头走在时代前列顺应人民期待自觉主胙动强起来党这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吨就能更加坚强国家强起来人民强起来就充满希望奋力实现
我们的人民要强起来。社会由人构成,事业由人来干。人民是我们国家的主人,中国特色社会事业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国家要强起来,人民必须强起来。同物质文明建设领域一样,我们在精神文明建设领域也存在大而不强的问题。当前社会中存在的信仰缺失、价值扭曲、道德失范、人的文明素质不高乃至消极腐败现象,实际上就是人还不强的反映。同国家不仅要增强硬实力而且要增强软实力一样,人也不仅要强健身体,而且要强健魂魄,挺起精神的脊梁,彰显道德的力量。人民强起来,国家强起来才有坚实支撑和不竭动力。我们每个人都强起来,强本领、强素质、强作风,中华民族才能真正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我们的党要强起来。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这是历史的结论。一个13亿多人口的大国,不能没有坚强的领导核心;处在决胜阶段的中国,更加需要凝聚团结奋进的力量。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发展的“火车头”。我们的国家要强起来、人民要强起来,关键是党要强起来。然而,随着党所处环境和党自身状况的不断变化,管党治党的难度空前加大,把拥有8700多万党员的大党建设好并不容易。打铁还需自身硬。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面对长期存在的“四大考验”和依然突出的“四种危险”,我们的党尤其要强起来。一切无所作为的观点、一切自满懈怠的情绪、一切等待观望的行为,都与强起来的要求相背离。挺立时代潮头、走在时代前列、顺应人民期待,自觉主动强起来,党这个中国特色社会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就能更加坚强,国家强起来、人民强起来就充满希望。
奋力实现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到2021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这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这个宏伟目标,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
上,普遍过上比较殷实富足的生活。这将是中国历史上亘古未有的伟大跨越,也是中国对人类社会的伟大贡献。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基础、关键一步。全面小康和民族复兴是两个相互联系、相互交融的阶段。没有全面小康的实现,民族复兴就无从谈起。今天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就是在为实现民族复兴而奋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标志着我们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迈出了至关重要的一步。同时要认识到,作为拥有13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我国发展仍面临着不少困难和挑战,特别是到2021年全国7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时间十分紧迫,任务相当繁重。要使全体人民都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还需要付出长期不懈的艰辛努力。全党同志必须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认清形势,坚定信心,继续顽强奋斗,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十三五”规划纲要根据新形势新情况,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规划和设计了未来美好生活的宏伟蓝图。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在提高发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基础上,到2021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21年翻一番,主要经济指标平衡协调,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农业现代化进展明显,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成长,服务业比重进一步提高。
创新驱动成效显著。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创业创新蓬勃发展,全要素生产率明显提高。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创新要素配置更加高效,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核心技术取得重大突破,自主创新能力全面增强,迈进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行列。
发展协调性明显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继续加大,投资效率和企业效率明显上升。城镇化质量明显改善,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加快提高。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基本形成,发展空间布局得到优化。对外开放深度广度不断提高,全球配置资能力进一步增强,进出口结构不断优化,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就业、教育、文化体育、社保、医疗、住房等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教育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劳动年龄人口受教育年限明显增加。就业比较充分,收入差距缩小,中等收入人口比重上升。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中国梦和社会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爱国、集体、社会思想广泛弘扬,向上向善、诚信互助的社会风尚更加浓厚,国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全社会法治意识不断增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中华文化影响持续扩大。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低碳水平上升。能资开发利用效率大幅提高,能和水资消耗、建设用地、碳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主体功能区布局和生态安全屏障基本形成。
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各领域基础性制度体系基本形成。人民民主更加健全,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明显提高。人权得到切实保障,产权得到有效保护。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基本形成。中国特色现代军事体系更加完善。党的建设制度化水平显著提高。这些新的目标要求,与党的十六大以来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要求相衔接,与中国特色社会事业总体布局相一致,进一步明确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内涵,体现了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相统一,体现了坚持战略性和操作性相结合。实现到2021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经济必须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十三五”时期,国内生产总值每年平均增长速度需保持在6.5以上,主要经济指标平衡协调,才能实现翻一番目标。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是新一轮大干快上,不能靠粗放型发展方式、靠强力刺激抬高速度实现“两个翻番”,否则势必走到老路上去,带来新的矛盾和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考虑更长远时期的发展要求,加快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经济发展方式,这样才能建成高质量的小康社会,才能为实现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更重要、更难做到的是“全面”。“小康”讲的是发展水平,“全面”讲的是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强调,如果到2021年我们在总量和速度上完成了目标,但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更加严重,短板更加突出,就算不上真正实现了目标。
全面小康,覆盖的领域要全面,是五位一体全面进步的小康。全面小康社会要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这是一个整体性目标要求,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不可分割。任何一个方面发展滞后,都会影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要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协调发展。
全面小康,覆盖的人口要全面,是惠及全体人民的小康。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全面小康才能真正造福全体人民。***指出:“没有全民小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没有人掉队的小康。我们到时候不能一边宣布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另一边还有几千万人口的生活水平处在扶贫标准线以下,这既影响人民群众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满意度,也影响国际社会对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认可度。当前,影响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突出因素主要集中在民生领域,发展不全面的问题很大程度上也表现在不同社会群体的民生保障方面。要持续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注重机会公平,保障基本民生,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全体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全面小康,覆盖的区域要全面,是城乡区域共同发展的小康。***强调:“没有农村的全面小康和欠发达地区的全面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全面小康。”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的力度,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把努力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不仅是缩小国内生产总值总量和增长速度的差距,而且是缩小居民收入水平、基础设施通达水平、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的差距。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发展差距较大,生产力发展水平多层次,不可能是“同一水平小康”,完全没有差距是不可能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针对全国讲的,不是每把相关指标简单套用到各省区市,那样不科学,也不现实。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既要坚持一定标准,又要防止好高骛远;既要考虑到2021年这个时间节点,又要立足于打基础、谋长远、见成效。
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策略,也是解决前进道路上各种矛盾和问题、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发展面对新的风险和挑战,各种矛盾和问题比较多地显现出来。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是否还存在?***指出,尽管国际国内环境发生了深刻复杂变化,但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的重大判断没有改变。一定要全面把握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不断推动我们的事业取得新的更大胜利。这一重要论述,为我们落实好“十三五”规划纲要、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奠定了战略基石。
从国际看,世界政治经济形势总体上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大局,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全球治理体系深刻变革,国际力量对比趋向平衡,我国发展具有相对稳定的外部环境。从国内看,我国物质基础雄厚、人力资本丰富、市场空间广阔、发展潜力巨大,经济长期向好基本面没有改变。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在增长速度不可避免换挡的同时,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发展动力持续转换,改革开放释放出新的发展活力,良好发展态势可以保持。
“知其事而不度其时则败。”党中央作出重要战略机遇期这一重大判断以来,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世情国情不断变化,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内涵也相应变化。一是国际金融危机破坏了世界经济增长动力,新的自主增长动力没有形成,世界经济增长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带动力减弱,我们利用世界经济较快增长加快自身发展的条件发生深刻变化,必须更多依靠内生动力实现发展。
二是主要国家去杠杆、去债务,全球需求增长和贸易增长乏力,保护抬头,市场成为最稀缺的资,利用国际市场扩张增加出口的条件发生深刻变化,必须把发展的立足点更多放在国内,更多依靠扩大内需带动经济增长。
三是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发达国家推进高起点“再工业化”,发展中国家加速工业化,我国要素成本快速提高,利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原有比较优势的条件发生深刻变化,必须加快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四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增强,发达国家经济实力相对下降、危机感上升,新的经贸规则制定处在激烈的利益折冲之中,我们利用原有规则招商引资、促进发展的条件发生深刻变化,必须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保护和扩大我国发展利益。五是随着我国综合国力持续增强,国际社会期待我国在更多领域承担更多责任,一些国家同我国发展的摩擦上升,而那些不愿意看到中国发展壮大的势力对我国的戒备和防范心理加重,联手对我国进行牵制和遏制,我们集中力量发展经济的条件发生深刻变化,必须统筹国际国内事务、统筹政治经济外交等各方面工作,在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中努力维护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
总之,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正在由原来加快发展速度的机遇转变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机遇,正在由原来规模快速扩张的机遇转变为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机遇。要准确把握战略机遇期内涵的深刻变化,更加有效地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在改革开放以来打下的坚实基础上,坚定信心,锐意进取,奋发有为,继续集中力量把自己的事情办好,不断开拓发展新境界。
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了决胜阶段。***指出:“这个时跨本世纪头20年的奋斗历程到了需要一鼓作气向终点线冲刺的历史时刻。完成这一战略任务,是我们的历史责任,也是我们的最大光荣。”必须清醒看到,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既具有充分条件,也面临艰巨任务,前进道路并不平坦,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挑战依然严峻复杂。如果应对不好,或者发生系统性风险、犯颠覆性错误,就会延误甚至中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
过去有一种看法认为,一些矛盾和问题是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低、老百姓收入少造成的,等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了、老百姓生活好起来了,社会矛盾和问题就会减少。现在看来,不发展有不发展的问题,发展起来有发展起来的问题,而发展起来后出现的问题并不比发展起来前少,甚至更多更复杂了。比如,如何解决好发展质量和效益问题,如何解决好发展不平衡问题,如何增强风险防控意识和能力问题,等等。下大气力**制约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问题,这既是必须完成的任务,也是必须迈过的一道坎。
要着力转方式、补短板。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是影响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因素。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要通过着力转方式解决发展质量和效益问题,通过着力补短板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要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不动摇,同时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加大结构性改革力度,提高发展的协调性和平衡性,把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尽快补上,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要把防风险摆在突出位置。困难不容低估,风险要高度关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可能是我国发展面临的各方面风险不断积累甚至集中显露的时期。我们面临的重大风险,既包括国内的经济、政治、意识形态、社会风险以及来自自然界的风险,也包括国际经济、政治、军事风险等。如果发生重大风险又扛不住,国家安全就可能面临重大威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就可能被迫中断。要着力增强风险防控意识和能力,力争不出现重大风险或在出现重大风险时扛得住、过得去。各种风险往往不是孤立出现的,很可能是相互交织并形成一个风险综合体。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增强责任感和自觉性,把自己职责范围内的风险防控好,不能把防风险的责任都推给上面,也不能把防风险的责任都留给后面,更不能在工作中不负责任地制造风险。要加强对各种风险的调查研判,提高动态监测、实时预警能力,推进风险防控工作科学化、精细化,对各种可能的风险及其原因都要心中有数、对症下药、综合施策,出手及时有力,力争把风险化解在头,不让小风险演化为大风险,不让个别风险演化为综合风险,不让局部风险演化为
区域性或系统性风险,不让经济风险演化为社会政治风险,不让国际风险演化为国内风险。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社会现代化建设
篇五:两个确立心得体会
奋力实现我们的人民要强起来。社会由人构成,事业由人来干。人民是我们国家的主人,中国特色社会事业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国家要强起来,人民必须强起来。同物质文明建设领域一样,我们在精神文明建设领域也存在大而不强的问题。当前社会中存在的信仰缺失、价值扭曲、道德失范、人的文明素质不高乃至消极腐败现象,实际上就是人还不强的反映。同国家不仅要增强硬实力而且要增强软实力一样,人也不仅要强健身体,而且要强健魂魄,挺起精神的脊梁,彰显道德的力量。人民强起来,国家强起来才有坚实支撑和不竭动力。我们每个人都强起来,强本领、强素质、强作风,中华民族才能真正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我们的党要强起来。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这是历史的结论。一个13亿多人口的大国,不能没有坚强的领导核心;处在决胜阶段的中国,更加需要凝聚团结奋进的力量。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发展的“火车头”。我们的国家要强起来、人民要强起来,关键是党要强起来。然而,随着党所处环境和党自身状况的不断变化,管党治党的难度空前加大,把拥有8700多万党员的大党建设好并不容易。打铁还需自身硬。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面对长期存在的“四大考验”和依然突出的“四种危险”,我们的党尤其要强起来。一切无所作为的观点、一切自满懈怠的情绪、一切等待观望的行为,都与强起来的要求相背离。挺立时代潮头、走在时代前列、顺应人民期待,自觉主动强起来,党这个中国特色社会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就能更加坚强,国家强起来、人民强起来就充满希望。
奋力实现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到2021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这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这个宏伟目标,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的又一座重要里程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居于引领地位。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行了总体部署,发出了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冲刺的新的动员令。当前,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最重要的是树立起攻坚克难的坚定信心,凝聚起推进事业发展的强大力量,把“十三五”规划描绘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蓝图变成现实。
1.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小康社会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追求的理想社会状态。使用“小康”这个概念来确立中国的发展目标,既符合中国发展实际,也深得人民群众的认同和支持。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首先用“小康”来诠释中国式现代化,明确提出到20世纪末“在中国建立一个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下,邓小平同志提出的目标在20世纪末如期实现,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在这个基础上,党的十六大提出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目标;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党的十八大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进行了充实和完善,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调整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顺应了人民的新要求。30多年来,我们党始终紧紧扭住这个奋斗目标,一茬接着一茬干,一棒接着一棒跑,推动小康社会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顺应我国经济社会新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新期待,赋予“小康”更高的标准、更丰富的内涵。2021年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无论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还是在世界发展史上、在社会发展史上,都具有极为重大的意义。回顾几千年的历史,丰衣足食一直是中国老百姓最朴素的追求和愿望。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从救亡图存到推翻三座大山,从改变一穷二白面貌到建设社会现代化、不断推进改革开放,一直在为过上幸福美好生活而努力奋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时,中国经济总量将达到近17万亿美元,中国人民将在全面解决温饱问题的基础
篇六:两个确立心得体会
学习两个《条例》的心得体会在中国,共产党是拥有6600万党员的唯一不合法执政党。执政55年来,金融业发展尤其是面对改革开放的新形势,如何发展党内民主,加强党内监督;如何切实加强党的纪律,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如何大力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是摆在全党眼前关系到党的前途命运的一件大事。在这个时候,两个《条例》的及时颁布实施,是新时期党的建设的重大政策措施,条例中不乏创新之二处,充分体现了我党实事求是的优良作风的与时俱进和时代精神,是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新的实践,其共同的主线就是维护党内和统一,但两个《条例》又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体现了惩治与防范并举,主动性与强制性统一,关爱与制约结合的特色。下面就两个条例管理办法谈谈我个人学习后的认识。从初次颁布的《党内监督条例》来看,条例指导思想对党内评议的指导思想、监督内容、监督职责、监督制度、监督保障都作即便了明确的规定。从防范的角度上讲,我认为掌握每一个党员干部应该理解和掌握以下几点新的内容:
一、党内监督,实质在于监督权力,王权根本目的在于保证权力的正确行使。而在党内,主要的党政军负责人的权力集中是导致腐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对党内的“一把手”,条例首次以党内法规的形式确立党内监督的重点对象是党的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条例要求工作部门领导干部不仅全面落实要自觉抓好监督,严以律己,也富科管好配偶、子女,加强对亲友的教育,从严要求身边的工作人员,确保配偶、子女、身边工作人员不出风险问题。为将监督落到实处到位,条例规定了一系列的制约措施,其中外部措施有巡视制度、谈话和诫勉制度等,内部措施有民主生活会、述职述廉制度、集体领导制度等,避免了条例的空洞性和执行难的问题。
二、没有以并无制度为载体的监督是软弱的监督。要落实监督,首要工作就是把制度建设放在特别重要的位置,条例第三章用10节的篇幅,分别数量质量对集体领导和分工负责、重要情况通报和报告、述职述廉、民主生活会、信访处理、巡视、谈话和诫勉、舆论监督、询问和质询、罢免或撤换要求及处理等10种行政监督做出了具体作出反应规定,或进行了大胆的创新。这里的创新就是指首次将舆论监督写入了条例,条例同时保证就如何还新闻舆论监督的健康开展作出了相应规定。这些表明了我们党在强调加强党内监督同时指出的同时,欢迎并自已接受党外监督。表明了我们党对这种监督重要性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并使提高舆论监督与党内监督的结合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新层面。这不仅不利于我们党克服缺点、纠正错误、减少失误、防范腐败,而且积极对推动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起到必将的促进作用。
三、条例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实践性。条例充分释放出来国内外近年来各地的许多成功经验和作法,绝不停留在原则的规定,而是很具体,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这样一来大大减小了条例在执行降低中不应该出现的各种弹性。例如如何召开党内民主生活会、各种重大决策如何制订、上下级之间自由民主级之间如何进行权利和权力的监督等等。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经过修订以后,内容更加全面和具体,本着“三个代表”思想与时俱进的精神,结合了新的形势,坚决贯彻“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把我们党以往纪律处分方面的一些规定进一步条例化、制度化、规范化、具体化。与以往相比,我五方面认为应该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一、新的条例经过实践从此以后并修改以后,对违纪的界限愈发清晰,违纪的定性更加精确。明确指称了作为一个党员,一个党员领导干部,除非知道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能做的,如果做了不该做的,将会受到什么样的处罚。纪律作为处在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之间的一种规范,应当起到拾漏补缺,弥补法律和道德之间空当的作用。在新条例中,很多条款注意了和法律法规的衔接,避免在排斥操作中出现矛盾和抵触。如涉及到“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的”、对失职、渎职
人员的认定,都考虑的国家法律的有关规定,并具体明确了违反惩处具体后接受处分的流程以及纪律处分和法律制裁之间的界限和操作规程,使纪律处分法例在实践中有很强的以使操作性。
二、条例坚持了从严治党,党员在党纪中央组织部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针对社会反响严重的恶评一些违纪行为,如党员从事有偿相关服务、重婚、包养情妇等行为,从严从重处理。但条例同时注重保护每一个普通党员的权利,重申在定性量纪上对党员的处理要定性上才准确、证据充实,从事实出发,办成铁案,强调在程序上保护受处分党员的民主权利,不允许任何个人或者少数人逼不得已和不会批准,对于扩大党内民主生活具有的意义。不断增强广大党员特别更重要是党员领导干部的纪律观念,动摇自觉做到遵守党的路线不动摇,执行党的纪律不会走样。
篇七:两个确立心得体会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学习两个纲要心得体会(三)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树立正确的政绩观,首先要解决创造政绩的价值目标问题。创造政绩的目标取向是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是正确政绩观的集中体现。坚持以实践、群众和历史为标准衡量政绩,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态度,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群众观和历史观的具体运用,是党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和工作路线的具体体现,是客观的、科学的检验标准。正确的政绩观本质上是求真务实的政绩观,就是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态度看待政绩,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指导政绩,用兢兢业业、真抓实干的良好作风创造政绩。___指出‚要把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作为新时期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内容,通过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深化干部制度改革予以切实保证。‛政绩观直接反映领导干部从政的价值取向,反映对待党的事业和人民利益的态度,是领导干部创造政绩的思想基础。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迫切要求,也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一、创造政绩的目标取向是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树立正确的政绩观,首先要解决创造政绩的价值目标问题。为谁创造政绩是为个人谋私利,还是为党和国家、为人民群众谋利益,这是每一个领导干部首先需要回答的问题,是衡量领导干部政绩观正确与否的分水岭。我国封建王朝的一些___早就知道‚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的道理。而西方资产阶级,正如___在《___》中所讲的,则要求官吏们‚满足一些关键选民对他们政绩的期望‛,以维护‚___合法性‛。有的总统竞选人喊的竞选口号就是‚你们比四年前生活得更好吗。‛这些富于民本色彩的宣示,对于封建帝___就霸业,对于资产阶级维护统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___区别于剥削阶级的任何政党,其执政地位是历史和人民选择的结果,各级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人民赋予的。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的中国___,对各级领导干部政绩观的要求归结为一句话,就是立
党为公、执政为民。也就是___在西柏坡所作重要讲话中所提出的‚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这是正确政绩观的集中体现。遵循这一基本要求,才能解决好‚政绩为谁而树‛的问题,将树政绩的根本目的确立在‚为人民谋利益‛之上。
政绩观与所有的思想意识一样,既是特定社会存在的反映,又给予社会发展以特有的能动作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对中国___党员的政绩观提出了历史性的新要求。___人创造政绩,在新世纪新阶段其价值目标就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源出《诗经》的‚小康‛,是两千多年来中国人对衣食无忧、稳定安乐生活的向往。___创造性地将它同‚中国式的现代化‛联系起来,使其成为中国特色___的重要内容的直观表述。经过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人民生活总体上已达到了小康水平。党的___大进一步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即在本世纪头___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成为党确立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阶段性目标,体现了___人的长远目标与现实实践的有机统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和国家、人民和民族的根本利益之所在。只有以此作为创造政绩的价值目标取向,才能保证我们的政绩观体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并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客观规律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相统一的过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在于党,在于各级领导干部。各级领导干部的关键又在其思想观念,尤其是其政绩观。政绩观是领导干部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政绩观决定着一个人的工作态度、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领导干部有什么样的政绩观,就会追求什么样的政绩。哪个地方、部门和单位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政绩观正确,哪里的发展就有活力,就能够做到全面、协调、可持续,老百姓就受惠;反之,就会大起大落,就片面、畸形、代价沉重,老百姓就受苦。不但如此,政绩观还直接决定着每一个领导班子、每一位领导干部的成长,政绩观正确,其成长就健康;反之,就会出问题。
这些年来,绝大多数领导干部按照__***和‚___‛重要思想的要求,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然而,也有一些领导干部的政绩观比较模糊、片面,甚至错误,不适应新时期
新阶段的要求,不符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影响和阻碍了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这些模糊、片面乃至错误的政绩观,主要有以下一些表现:
一是偏。即片面理解‚政绩‛,将政绩只视为经济增长、等同于城市发展,尤其是等同于gdp增长;忽略了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忽略了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忽略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尤其是忽略了人本身的发展。结果,加重了___、城市与农村、区域之间、人与自然等方面的失衡。
二是散。即只求局部、不求全局的政绩,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各自为政、以邻为壑,盲目攀比、一哄而上,导致重复建设、恶性竞争,经济结构不协调。
三是急。即急功近利、好大喜功,只求眼前政绩,不管身后‚洪水滔天‛。有的急,还是急于改变落后面貌;有的急,却是急于个人升迁。但只要一急,就容易只重当前、不顾长远,只重速度、忽视质量,只重发展、不计污染,吃祖宗饭、砸子孙碗。有的甚至板凳还没坐热,就‚新官上任三把火‛,今天一个大规划,明天一个大思路,大搞‚___‛‚___‛。四是虚。即华而不实,虚报浮夸,用‚水分‛制造‚政绩‛。这是急功近利的政绩观恶性膨胀的必然归宿。一些领导干部重名利、轻政德,‚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领导不注意‛,心浮气躁、做表面文章,重‚显绩‛、轻‚潜绩‛,善于包装、精于造势,甚至欺上瞒下,编造‚gdp神话‛,制造虚假‚政绩‛,为个人树碑立传。
五是混。即当官做老爷,不思进取,认定‚无过便是功‛,不冒风险、抱残守缺、得过且过,敷衍了事、庸碌无为、怨天尤人。这也是个人主义支配政绩观的一种结果。
篇八:两个确立心得体会
两个条例学习心得体会(二)精选范文:学习两个条例心得体会(共___篇)学习贯彻好两个《条例》是当前党内政治生活中的大事,特别是党内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深刻学习领会,自觉遵守纪律,带头接受监督,模范执行条例。《党内监督条例》是中国___建党___年、执政___年来,第一个全面、成熟的党内监督法规,是开展党内监督工作的基本依据。《纪律处分条例》对党的纪律处分作出了科学、严密的规定。实施《条例》是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举措,对于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发展党内民主,加强党内监督,维护党的团结统一,保持党的先进性,始终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对于严明党的纪律,纯洁党的___,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教育党员遵纪守法,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推动___倡廉工作的深入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党内监督条例》尤其加大了普通党员群众的监督权力。群众是对领导干部进行监督的主要渠道。落实党内监督机制的根本,就必须将监督权还给普通党员和广大群众。《条例》明确规定:凡向党___检举党员或下级党___违法问题的以及党员控告侵害自己合法权益行为的,党___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及时调查处理;党员群众有权申诉、控诉、检举、揭发有关部门和人员,有关部门和人员不能破坏、压制、打击、报复,否则将受到党纪国法的处罚。《条例》还对___会进行了明确规定,意在发挥党员对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的监督作用;对信访处理进行了明确规定,意在保障和发挥党员、群众对党的领导机关和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的违纪违法问题进行___控告的权利和作用。,《党内监督条例》的诞生,使党内监督有了制度层面的保障,是我们党依“法”治党精神的集中体现,标志着党内监督从此走向制度监督,具有十分重要的里程碑意义。[学习两个条例心得体会(共___篇)]篇一:学习两个《条例》心得体会
学习两个《条例》心得体会___公布了《中国___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和《中国___纪律处分条例》,并发出通知,要求党的各级___和党员干部严格遵照执行。根据学校党委部署,我总支在本学期___广大党员干部集中学习,采用逐章研读、讨论,___收看网上辅导
报告,对照___所发的宣传材料,认真回顾复习等方式,加强学习。此外,在工作之余我还注重通过电视、报纸等媒体学习,从不同角度体会两个条例的精神实质。现就学习情况谈一点心得体会:
两个条例作为我们党内的法规,在内容上是相互补充,相互配合的。两个条例总的共同点就是要贯彻从严治党的方针,加强我们党的法规和制度建设,同时,两个条例又各有侧重点:党内监督条例侧重于事先的监督,则侧重于事后的处理。党内监督条例首次以党内法规形式,确立了党内监督的重点对象是党的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纪律处分条例的适用范围主要是违___纪,应该受到纪律追究的党的各级___和党员。
没有以制度为载体的监督是软弱的监督,没有严格正确的监督,处分就不可能有充分的依据;没有必要的处分,监督也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党内监督条例属预防机制,侧重治本;纪律处分条例属惩戒机制,注重治标,二者结合体现了“预防为主、惩防结合”的原则。两个条例的颁布和实施一方面体现了我们党以民主监督的形式,保证党的队伍的纯洁性,保证党的纪律的严肃性,另一方面通过将法律机制引入到党的队伍建设中,使执政党的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加强。
作为一名___员,我要通过不断的学习,全面、准确地理解和把握两个条例的精神实质,提高认识,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思想素质。要根据两个条例的规定和要求,坚定自己的政治立场,提升自己的判断能力和思想觉悟,进一步增强___纪律观念,自觉做到遵守党的纪律不动摇,执行党的纪律不走样。加强自我约束,自觉遵守两个条例,能够正确运用两个条例在监督别人的同时也要约束自己,把自己的言行举止规范到两个条例之中,做一名廉洁正直的党员,始终牢记自己是一名___党员,要用实际行动保持___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今年我被学校推荐为___省“优秀___员”,这是党___对我的最大鼓励和帮助,我决心一直努力地做下去,并且争取做到更好。
[学习两个条例心得体会(共___篇)]篇二:学习“两个条例”的心得体会
学习“两个条例”的心得体会
《中国___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和《中国___纪律处分条例》这两个条例的颁布实施,其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是非常重大的。我理解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两个条例”的实施,对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干___伍建设,全面提升中国___的执政水平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所以,我们每个___员要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不仅要认真学习好“两个条例”,而且更要身体力行“两个条例”,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实现___对广大党员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的“政治”要求。下面我想通过自己初步的学习,《就“监督的层次与效果”浅谈一点体会。记得市局孙文德___在今年初一次党风廉政建设会议上指出,过去的“监督”存在四大弊端,“一是上级监督太远,二是同级监督太浅,三是下级监督太软,四是法律监督太晚”。这我们可以从李真等一批“落马”者的身上找到答案。___省国税局原局长李真,当时可谓是政界首屈一指的正厅级年轻领导干部,但他却因___[学习两个条例心得体会(共___篇)]___被判处死刑。李真走上犯罪的道路,这固然与他自己主观上私欲膨胀、放弃共产主义信念有直接的、主要的原因外,客观上分析,我们又不能说与制度的约束、___的监督不力就没有一点的关系。李真历任___省政府___秘书、___省委___秘书和副主任、___省国税局副局长和局长,他从一个仕途辉煌的领导干部滑进犯罪的深渊,绝非一两天和一蹴而就的事,他所在的党___、各级领导(无论是上级还是下级)、甚至是同事,对他的“所作所为”,要说是一点觉察都没有,那绝对是不现实的。这就在客观上给我们提出了对党员领导干部如何监督的问题。新颁布的《中国___党内监督条例》,在监督的层次结构上,我理解由高到低分为四个层次。
篇九:两个确立心得体会
维护了消费者利益就能够稳定烟草的客户群就稳定了烟草的未来维护国家利益是我们烟草专卖法的立法宗旨是我们烟草行业在新形势下的航标它告诉我们如何才能正确处理好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俗话说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只有维护了国家利益烟草行业才能得到可持续的发展国家利益至上要求我们全体烟草同仁在行业正处于体制改革和职能转变的今天在面临企业兼并重组工商分离经营体制转变的过程中始终能够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尽可能地去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而不去计较行业和个人太多的成败得失从而为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以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这样才能够保证烟草的可持续性发展消费者是烟草行业的衣食父母是我们决战终端市场时候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如果没有消费者在选择使用我们的产品烟草行业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就不可能有一代又一代的新产品问世和一拨又一拨的管理与经营机制创新只有维护了消费者利益烟草行业才能在市场经济发展中和市场竞争大潮中站稳脚跟生存的更好走的更快更稳烟草在过去的几年中也正是按照两个维护的指导思想开展两烟经营工作取得了不俗的业绩的烟叶种植面积达到了10万亩以上烟叶收购量达到了24万担左右2003年2004年产值均超过亿元大关连续三年顺利实现了购销同步尽管是贫困山区县但卷烟年销售量和销售额也分别达到了9000箱左右及5000万元以上两烟年实现税后利润达到了2500万元以上经营效益在全市乃至全省都处于领先地位烟草自组建至今的21年间共向国家交纳特产税收2亿多元实现农民增收12亿元成为县域经济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点支柱产业这些足以表明我们在维护国家利益和维护消费者烟农利益方面是做出一些成绩的在维护了国家利益和消费者利益的基础上才有了行业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从理论和实际两个层面的分析与对比不难看出维护国家利益和消费者利益是烟草行业的现实选择只有切实维护好国家利益和消费者利益并把它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才会取得更大成绩也只有站在国家利益消费者利益至上的前提下才能够做精做大做强烟草才能够实现烟草盈利能力竞争实力和发展潜力的跃升实现三门峡烟草平稳较快发展实现河南烟草商业走在中西部发展前列的宏伟目标三身体力行地做维护国家利益和消费者利益的忠实实践者牢固树立维护国家利益和消费者利益至上的共同价值观不是只停留在口头上的一句时髦名词关键是要落实在具体行动中通过提高思想认识端正工作态度规范经营行为提高服务质量切实维护国家利益和消费者利益切实维护树立安全价值观的心得体会两个利益至上价值观大讨论活动心得体会
按照市局(分公司)的安排部署,我于6月下旬至9月底,参加了##县局(公司)组织开展的"牢固树立国家利益消费者利益至上的共同价值观"大讨论活动.通过动员部署,学习讨论两个阶段的学习教育,特别是在深入学习《烟草专卖法》,国家局及省,市局领导的有关讲话后,结合近几年来的工作实践,我对《烟草专卖法》的立法宗旨,牢固树立国家利益,消费者利益至上的价值观,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鞭策和激励我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端正工作态度,规范经营行为,提高决策服务质量和驾驭全局的本领,带领烟草职工锐意进取,做大做强企业,保持##烟草平稳较快发展的决心和勇气.
一,对行业开展的"牢固树立国家利益消费者利益至上的价值观"大讨论活动的认识
国家局提出的国家利益至上和消费者利益至上的共同价值观,是引领行业持续稳定协调健康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首先,行业共同价值观是指导中国烟草发展的重要理论.行业共同价值观的提出,是对中国烟草20多年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抓住了行业发展的本质特征,也为今后烟草行业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是指导中国烟草改革与发展的主要理论.这种指导性突出表现在行业共同价值建立在"五个基础"之上,具有丰富的科学内涵和全新
的时代意义.一是"两个至上"的价值观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二是"两个至上"的价值观具有深厚的政治基础,是巩固完善烟草专卖制度的根本要求;三是"两个至上"的价值观具有深厚的经济基础,是我们努力提高对国家经济建设贡献率的内在动力;四是"两个至上"的价值观具有深厚的利益基础,是我们承担烟草企业历史使命的重要前提;五是"两个至上"的价值观具有深厚的思想基础,是凝聚人心不断超越的精神支柱.
其次,行业共同价值观体现了烟草行业作为特殊行业所应有的内在价值取向.当前,深刻理解这一共同的内在要求,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一是"两个至上"的价值观是每个公民都要遵守的社会道德要求;二是"两个至上"的价值观是国有企业应尽的
关系到烟草行业的生存与发展.我们应站在国家利益和消费者利益至上的全局高度,站在严格行业自律,维护专卖体制的战略高度,以国家利益,消费者利益至上的行业共同价值观为指导,以"两个维护"为已任,以国家赋予的权力扎实推进行业改革与发展,为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才能保持全行业持续稳定协调健康发展.
二,树立和培养"国家利益和消费者利益至上的共同价值观"是烟草行业的现实选择.
当前,烟草行业正面临着两大挑战,来自国内市场上的和来自国际市场上的.国内市场上主要针对的是社会和政府对烟草行业能否在提供较好的经济效益的同时,又能够提供良好的社会效益,而这两者恰恰正是互相矛盾的;国际市场上指的是烟草行业正面临着三大压力:WH0,WTO和国外烟草巨头.WHO每年对禁烟的呼声都很高,给卷烟生产和销售带来了非常大的阻力;应WTO的要求,中国一旦取消了关税壁垒,首当其冲的就是工业企业要面临巨大的挑战,进而会幅射影响到商业企业;国外烟草巨头如英美公司,美国菲莫公司等都会虎视眈眈地瞄准中国这么庞大的卷烟消费市场,一旦机会来到,他们绝不会放过机会进军中国市场.
在各种挑战交织和各种压力风云际会的今天,烟草行业若不在理论上创新,行动上贴近市场,贴近实际,与市场经济发展规律接轨,顺应历史潮流,那么就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形势下处于秃势,甚至会走上倒退和衰败的边缘.把烟草行业推向市场的一浪高过一浪的呼声,不久就会变成实实在在的行动.基于此,国家局为了做精,做大,做强中国烟草,
审时度势地提出了树立国家利益,消费者利益至上的行业共同价值观.这不仅是历史的选择,我认为,这更重要的是现实的选择.
应该说,世界上没有哪一个行业像烟草行业一样,自从诞生以来就倍受争议,在吸烟与反吸烟的矛盾中,在人类健康与国家税收的冲突中,烟草行业以其特殊性承担起了沉重的社会责任.特别是烟草专卖制度确立的那一天起,烟草人就成为了国家利益和消费者利益的守护神,维护国家利益和消费者利益就成为烟草行业义不容辞的责任.
我认为,维护了国家利益,就是奠定了烟草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维护了消费者利益,就能够稳定烟草的客户群,就稳定了烟草的未来.
维护国家利益是我们烟草专卖法的立法宗旨,是我们烟草行业在新形势下的航标,它告诉我们如何才能正确处理好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俗话说:"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只有维护了国家利益,烟草行业才能得到可持续的发展.国家利益至上要求我们全体烟草同仁在行业正处于体制改革和职能转变的今天,在面临企业兼并重组,工商分离,经营体制转变的过程中,始终能够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尽可能地去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而不去计较行业和个人太多的成败得失,从而为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以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这样才能够保证烟草的可持续性发展.
消费者是烟草行业的衣食父母,是我们决战终端市场时候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如果没有消费者在选择使用我们的产品,烟草行业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就不可能有一代又一代的新产品问世和
一拨又一拨的管理与经营机制创新.只有维护了消费者利益,烟草行业才能在市场经济发展中和市场竞争大潮中站稳脚跟,生存的更好,走的更快更稳.
##烟草在过去的几年中也正是按照"两个维护"的指导思想,开展两烟经营工作,取得了不俗的业绩:##的烟叶种植面积达到了10万亩以上,烟叶收购量达到了24万担左右,20**年,20**年产值均超过亿元大关,连续三年顺利实现了购销同步,尽管是贫困山区县,但卷烟年销售量和销售额也分别达到了9000箱左右及5000万元以上,两烟年实现税后利润达到了2500万元以上,经营效益在全市乃至全省都处于领先地位.##烟草自组建至今的21年间,共向国家交纳特产税收2亿多元,实现农民增收12亿元,成为县域经济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点支柱产业.这些足以表明,我们在维护国家利益和维护消费者(烟农)利益方面是做出一些成绩的,在维护了国家利益和消费者利益的基础上,才有了行业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从理论和实际两个层面的分析与对比不难看出,维护国家利益和消费者利益是烟草行业的现实选择,只有切实维护好国家利益和消费者利益,并把它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才会取得更大成绩,也只有站在国家利益,消费者利益至上的前提下,才能够做精,做大,做强烟草,才能够实现##烟草盈利能力,竞争实力和发展潜力的跃升,实现三门峡烟草平稳较快发展,实现河南烟草商业走在中西部发展前列的宏伟目标.
三,身体力行地做维护国家利益和消费者利益的忠实实践者.
牢固树立维护国家利益和消费者利益至上的共同价值观,不是只停留在口头上的一句时髦名词,关键是要落实在具体行动中,通过提高思想认识,端正工作态度,规范经营行为,提高服务质量,切实维护国家利益和消费者利益,切实维护烟草专卖法体制,切实维护行业健康发展,切实维护行业良好形象,促进两烟经营协调稳定健康发展,保证行业的改革与发展进一步向前推进,保证行业"做精做强主业,保持平稳发展"基本方针的落实,不断提高烟草行业的总体竞争实力.
具体讲,维护国家利益和消费者利益应当在三个层面上下功夫:
草,维护稳定,促进发展,为企业再做贡献.
照国家局,省局和市局加强内部管理会议的要求和部署,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切实加强企业内部管理监督工作,从而确保国家财产安全.一要加强两烟生产经营过程监管,严格执行"七条要求"和"五条纪律",杜绝体外循环和违规操作.二要加强财务管理监督,认真执行预算管理,健全内控制度,规范资金管理,严格支出行业,增强费用盈利能力,提高经营效益和企业经济运行质量.三要严格执行资质认证,招投议标,比质比价采购办法,杜绝暗箱操作.四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抓好重点岗位,重点环节廉洁自律监督工作,对违纪违法人员给予严肃处理,杜绝腐败事件发生.五要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原则,建立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提高生产经营决策的科学性,降低经营风险.六要自觉依法按时纳税,决不偷漏国家税收.
总之,在上级的正确领导下,只要我们牢固树立起国家利益和消费者利益至上的共同价值观,切实维护好国家利益和消费者利益,脚踏实地地把各项工作做好,我们就会取得更大成绩,为实现烟草行业的平稳较快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篇十:两个确立心得体会
贯彻落实两个条例心得体会新时期如何利用贯彻落实《机关事务管理条例》和《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的有利契机,抓住机关事务管理工作比较有利的外部环境和发展机遇,正确处理好管理、保障、服务的辩证关系,建立健全集中统一、权责明确的管理体制,科学规范、系统完善的保障制度,市场导向、多元并存的服务机制,是摆在各级机关事务管理部门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和实践思考。因此,我们必须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大胆创新、积极作为,从贯彻落实两个《条例》、健全体制机制、强化监管考评、争创服务品牌入手,及时打造机关事务工作统一管理服务平台,不断提升机关事务工作管理、保障和服务水平。
要打造平台升级版、打响品牌知名度,就必须始终坚持服务宗旨,夯实真诚服务、高效服务、优质服务这个根本,积极开展“争创服务品牌”活动,持续推进“一个主品牌、八个子品牌”创建,进一步增强创新意识、品牌意识、窗口意识,进一步提升服务大局、服务机关、服务群众能力,进一步规范服务设施、服务标准、服务流程,凑响平台升级版主旋律。
(一)持续开展机关事务主品牌创建活动。紧紧围绕局“工作提速、行政提效、服务提质”目标,积极拓展“真诚服务、优质服务、高效服务”主品牌新内涵,不断延伸辐射效果,形成上下联动、全局互动、全员行动的“争创服务品牌”生动局面。
(二)持续推进服务子品牌争创活动。用主品牌带动子品牌升级增效,用子品牌助推主品牌行稳致远。综合服务中心要进一步确立“快速、热情、细致、周到”服务品牌,扩大服务广度,加大服务深度,完善服务评价和信息反馈机制,努力做好幼儿教育保障、医疗保障、会务保障、卫生保洁等工作,确实把优质的服务保障奉献给服务对象,体现服务有力。生活服务中心要进一步确立“吃得健康、吃得放心”服务品牌,及时了解就餐人员需求,强化膳食营养搭配,提供科学服务、人性化服务和温馨服务。财务核算中心要进一步确立“精准核算、用心服务、创新创优”服务品牌,提升服务质量与水平,高效热忱做好财务服务保障工作。安防监控中心要进一步确立“平安机关、和谐机关”服务品牌,抓好保卫、保密、消防、交通安全管理,不断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严格落实安全制度和预防措施,建立健全安全工作常态化管理和应急处置机制,实现治安、刑事、消防案件“三零”目标,着力构建平安和谐机关。文印服务中心要进一步确立“快速、优质、准确、保密”服务品牌,全日制一条龙服务,高效落实“保质、保量、保密”工作要求。房屋设备维管中心要进一步确立“机关满意、社会认可”服务品牌,做到急修15分钟内到达现场查看处理,一般维修不超过24小时,零修合格率100%。物业管理中心要进一步确立“东恒物业、服务无限”服务品牌,坚持标准化管理,人性化服务,服务对象满意率不低于95%。质量监管中心要进一步确立“服务态度好、工作协调好、质量监管好”服务品牌,实行热心、细心、真心、耐心、暖心“五星级”服务,履行监管职责,坚持问题
导向,强化整改落实,着力提高监管水平。(三)持续推进物业管理达标创优活动。我们要在物业管理创省
优达标的基础上,持续推进物业管理创优工作向国优目标发力,以“国优”目标为牵引,对标找差,顺势而为,激励干部职工争创一流服务单位、争树一流服务形象、争建一流服务队伍,带动服务保障品质升级。
管理无止境,服务无终点,满意无极限。我们要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两个《条例》,积极学习和借鉴兄弟省市的经验,进一步凝聚发展共识,创新服务理念,优化管理模式,克难奋进,迎难而上,积极创新作为,在厉行勤俭节约、推进公车改革、规范资产管理、优化社会化服务中彰显价值、展示风采、续写新篇。
篇十一:两个确立心得体会
学习两个条例心得体会学习两个条例的心得体会
两个条例的颁布实施,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部十分重要的党内法规,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党内监督从此进入规范化、制度化的新阶段。能不能始终保持警醒和自励,不断加强党内监督,永葆党的蓬勃生机,关系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我党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党内现实的状况,着眼于解决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制定了比较完善的党内监督制度体系,形成了便利管用、科学规范、有约束力的党内监督机制,解决了中国共产党开展党内监督的基础问题,把它学习好贯彻好,有利于以下问题的解决:
一、进展党内民主,维护党的团结统一
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也是党内监督的基础,重视进展党内民主,重视在党内建立一个健康、规范的权力运行机制,对人民民主起着力重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根据党情、国情,条例规定了进展党内民主的具体措施和要求,为保证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条例明确规定,凡属方针政策性的大事,凡属全局性的问题,凡属重要干部的介绍、任免和奖惩,都要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由党的委员会集体讨论作出决定。
二、对“一把手”加强监督
党内监督条例首次以法规的形式确立党内监督的重点对象是党的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非凡是各级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强调对“一把手”的监督,并将其列为监督的重点。条例禁止出现不受制约的“一把手”,强调主要领导干部要自觉接受监督,并规定了一系列的制约措施,其中外部措施有巡视制度、谈话和诫勉制度等;内部措施有民主生活会、述职述廉制度、集体领导制度等,这些都是对“一把手”的制约。“一把手”要以权谋私搞腐败,首先要破坏党内民主,破坏监督制度。近年来条例针对“一把手”的监督问题,出台了许多非常具体的规定,进展党内民主,弥补制度缺陷,确实抓住了要害。
三、重视权力与义务的平衡
条例在处理监督者与被监督者之间的平衡的关系时,既重视保护监督者的合法权益,又重视保护被监督者的合法权益,较好地体现了权利与义务相平衡的思想。坚持监督制约与保护支持相结合,既是开展党内监督的重要原则,又是贯穿条例的一个重要精神。条例一方面通过严格的制度和切实有效的措施监督制约被监督者,保护支持监督者的合法权益和工作主动性,防止被监督者滥用权力打击报复监督者;另一方面也使监督者受到必要的监督制约,保护支持被监督者的合法权益和工作主动性,以防监督者借监督之名而行诬陷之实。
总之,两个条例颁布实施是党的制度建设与时俱进的体现,是深化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全面推动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大举措。对于维护党的章程,纯洁党的组织,贯彻“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教育党员遵纪遵守法律,保证我们党始终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和切实实现好、维护好、进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必将起到重要作用。
篇十二:两个确立心得体会
李红军讲话心得体会我认真学习了市委李红军书记在全市县处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辅导班上的讲话,有三点感悟:
一是要坚决拥护“两个确立”。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两个确立”,这是历史、人民和时代的选择。作为街道人大工委主任,紧跟党的理论创新步伐,把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全过程人民民主”重要论述当作首要政治任务,时刻做到思想上同心、目标上同向、行动上同行。
二是要坚持争当“四有”干部。李红军书记分析挑战、机遇、优势,归纳总结了忠诚干净担当“四有”干部还需具备的六种鲜明特质“人品过硬、干劲十足、实在实干、认真较真、果敢坚韧、团结包容”,对于基层人大干部,要结合目前西湖区人大系统正在开展的“打头阵、当先锋、作表率”大讨论活动,加以认真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
三是要坚守为民服务宗旨。街道(社区)人大工作站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与纽带,通过开展“幸福圆桌会人民来作主”主题活动,大力弘扬“脚上有土、心中有谱”的工作作风,始终依法依规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为努力建设让人民满意的现代化“幸福西湖”贡献力量。
篇十三:两个确立心得体会
学习两个《条例》的心得体会心得体会在中国,共产党是拥有6600万党员的唯一合法执政党。执政55年来,尤其是面对改革开放的新形势,如何开展党内民主,加强党内监视;如何加强党的纪律,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如何推进党风廉政建立,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是摆在全党面前关系到党的前途命运的一件大事。在这个时候,两个《条例》的及时公布实施,是新时期党的建立的重大举措,条例中不乏创新之处,充分表达了我党实事求是的优良作风和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是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新的实践,其共同的主线就是维护党内团结和统一,但两个《条例》又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表达了惩治与防范并举,自觉性与强制性统一,关爱与制约结合的特色。下面就两个条例谈谈我个人学习后的认识。从初次公布的《党内监视条例》来看,条例对党内监视的指导思想、监视内容、监视职责、监视制度、监视保障都作了明确的规定。从防范的角度上讲,我认为每一个党员应该理解和掌握以下几点新的内容:一、党内监视,实质在于监视权力,根本目的在于保证权力的正确行使。而在党内,主要的党政负责人的权力集中是导致腐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对党内的“一把手”,条例首次以党内法规的形式确立党内监视的重点对象是党的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条例要求各级领导干部不仅要自觉抓好监视,严以律己,也要从严管好配偶、子女,加强对亲友的教育,从严要求身边的工作人员,确保配偶、子女、身边工作人员不出问题。为将监视落实到位,条例规定了一系列的制约措施,其中外部措施有巡视制度、谈话和诫勉制度等,内部措施有民主生活会、述
职述廉制度、集体领导制度等,防止了条例的空洞性和执行难的问题。二、没有以制度为载体的监视是软弱的监视。要落实监视,首要工作就是把制度建立放在特别重要的位置,条例第三章用10节的篇幅,分别对集体领导和分工负责、重要情况通报和报告、述职述廉、民主生活会、信访处理、巡视、谈话和诫勉、舆论监视、询问和质询、或撤换要求及处理等10种监视制度做出了详细规定,进展了大胆的创新。这里的大胆创新就是指首次将舆论监视写入了条例,条例同时还就如何保证新闻舆论监视的安康开展作出了相应规定。这些说明了我们党在强调加强党内监视的同时,欢迎并主动承受党外监视。说明了我们党对这种监视重要性的认识到达了新的高度,使舆论监视与党内监视的结合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新层面。这不仅有助于我们党克服缺点、纠正错误、减少失误、防范腐败,而且必将对推动党的建立新的伟大工程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三、条例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实践性。条例充分吸收近年来各地的许多成功经历和作法,不再停留在原那么的规定,而是很详细,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这样一来大大减小了条例在执行中不应该出现的各种弹性。例如如何召开党内民主生活会、各种重大决策如何制订、上下级之间和平级之间如何进展权利和权力的监视等等。《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经过修订以后,内容更加全面和详细,本着“三个代表”思想与时俱进的精神,结合了新的形势,坚决贯彻“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把我们党以往纪律处分方面的一些规定进一步条例化、制度化、标准化、详细化。与以往相比,我认为应该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一、新的条例经过实践并修改以后,对违纪的界限更加清晰,违纪的定性更加准确。明确指了作为一个党员,一个党员领导干部,应该知道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能做的,如果做了不该做的,将会受到什么样的处分。纪律作为处在道德标准和法律法规之间的一种标准,应当起到拾漏补缺,弥补法律和道德之间空当的作用。在新条例中,很多条款注意了和法律法规的衔接,防止在操作中出现矛盾和抵触。如涉及到“巨额财产不明的”、对失职、渎职人员的认定,都考虑的国家法律的规定,并详细明确了违反党纪后承受处分的流程以及纪律处分和法律制裁之间的界限和操作规程,使纪律处分条例在实践中有很强的操作性。二、条例坚持了从严治党,党员在党纪面前人人平等的原那么。针对社会反响严重的一些违纪行为,如党员从事有偿效劳、重婚、情妇等行为,从严从重处理。但条例同时注重保护每一个普通党员的权利,强调在定性量纪上对党员的处理要定性准确、证据充实,从事实出发,办成铁案,强调在程序上保护受处分党员的民主权利,不允许任何个人或者少数人决定和批准,对于扩大党内民主生活具有深远的意义。不断增强广阔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的纪律观念,自觉做到遵守党的纪律不动摇,执行党的纪律不走样。
篇十四:两个确立心得体会
学习两个《条例》的心得体会在中国,共产党是拥有6600万党员的唯一合法执政党。执政55年来,尤其是面对改革开放的新形势,如何开展党内民主,加强党内监视;如何加强党的纪律,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如何推进党风廉政建立,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是摆在全党面前关系到党的前途命运的一件大事。在这个时候,两个《条例》的及时公布实施,是新时期党的建立的重大举措,条例中不乏创新之处,充分表达了我党实事求是的优良作风和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是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新的实践,其共同的主线就是维护党内团结和统一,但两个《条例》又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表达了惩治与防范并举,自觉性与强制性统一,关爱与制约结合的特色。下面就两个条例谈谈我个人学习后的认识。从初次公布的《党内监视条例》来看,条例对党内监视的指导思想、监视内容、监视职责、监视制度、监视保障都作了明确的规定。从防范的角度上讲,我认为每一个党员应该理解和掌握以下几点新的内容:一、党内监视,实质在于监视权力,根本目的在于保证权力的正确行使。而在党内,主要的党政负责人的权力集中是导致腐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对党内的“一把手”,条例首次以党内法规的形式确立党内监视的重点对象是党的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条例要求各级领导干部不仅要自觉抓好监视,严以律己,也要从严管好配偶、子女,加强对亲友的教育,从严要求身边的工作人员,确保配偶、子女、身边工作人员不出问题。为将监视落实到位,条例规定了一系列的制约措施,其中外部措施有巡视制度、谈话和诫勉制度等,内部措施有民主生活会、述
职述廉制度、集体领导制度等,防止了条例的空洞性和执行难的问题。二、没有以制度为载体的监视是软弱的监视。要落实监视,首要工作就是把制度建立放在特别重要的位置,条例第三章用10节的篇幅,分别对集体领导和分工负责、重要情况通报和报告、述职述廉、民主生活会、信访处理、巡视、谈话和诫勉、舆论监视、询问和质询、或撤换要求及处理等10种监视制度做出了详细规定,进展了大胆的创新。这里的大胆创新就是指首次将舆论监视写入了条例,条例同时还就如何保证新闻舆论监视的安康开展作出了相应规定。这些说明了我们党在强调加强党内监视的同时,欢送并主动承受党外监视。说明了我们党对这种监视重要性的认识到达了新的高度,使舆论监视与党内监视的结合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新层面。这不仅有助于我们党克服缺点、纠正错误、减少失误、防范腐败,而且必将对推动党的建立新的伟大工程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三、条例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实践性。条例充分吸收近年来各地的许多成功经历和作法,不再停留在原那么的规定,而是很详细,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这样一来大大减小了条例在执行中不应该出现的各种弹性。例如如何召开党内民主生活会、各种重大决策如何制订、上下级之间和平级之间如何进展权利和权力的监视等等。《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经过修订以后,内容更加全面和详细,本着“三个代表”思想与时俱进的精神,结合了新的形势,坚决贯彻“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把我们党以往纪律处分方面的一些规定进一步条例化、制度化、标准化、详细化。与以往相比,我认为应该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一、新的条例经过实践并修改以后,对违纪的界限更加清晰,违纪的定性更加准确。明确指了作为一个党员,一个党员领导干部,应该知道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能做的,如果做了不该做的,将会受到什么样的处分。纪律作为处在道德标准和法律法规之间的一种标准,应当起到拾漏补缺,弥补法律和道德之间空当的作用。在新条例中,很多条款注意了和法律法规的衔接,防止在操作中出现矛盾和抵触。如涉及到“巨额财产不明的”、对失职、渎职人员的认定,都考虑的国家法律的规定,并详细明确了违反党纪后承受处分的流程以及纪律处分和法律制裁之间的界限和操作规程,使纪律处分条例在实践中有很强的操作性。二、条例坚持了从严治党,党员在党纪面前人人平等的原那么。针对社会反响严重的一些违纪行为,如党员从事有偿效劳、重婚、包养情妇等行为,从严从重处理。但条例同时注重保护每一个普通党员的权利,强调在定性量纪上对党员的处理要定性准确、证据充实,从事实出发,办成铁案,强调在程序上保护受处分党员的民主权利,不允许任何个人或者少数人决定和批准,对于扩大党内民主生活具有深远的意义。不断增强广阔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的纪律观念,自觉做到遵守党的纪律不动摇,执行党的纪律不走样。
篇十五:两个确立心得体会
如何确定教学目标心得体会(共8篇)【心得体会】
第1篇: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目标的确定大家知道,教学目标是教学的依据,是一篇课文教学的起点和归宿,是教学活
动的核心和灵魂,优秀教师都是根据教学目标来组织和推进教学进程的,学生也是在目标框架内去积累、去体验、去感悟、去成长的。因为教学目标决定着教学内容的确定与安排、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教学效果的高低与优劣。所以,在教学准备过程中,教学目标的确立,必须建立在准确把握《课程标准》之上,建立在学生的学习需要之上,建立在深入解读文本之上,做到明确、具体,可操作,可检测。因为有了明确的教学目标,才能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
但是回过头来看我们的阅读教学,教学目标究竟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很多时候,教学是有目标而不尊重目标,学生不明白今天这节课要完成哪些学习任务,听课的教师更不知道教学的走向是什么。在上课之前,我们很少有老师考虑:教学这一课,我的目标是什么;学生通过这一课的学习,知识、能力,情感态度有什么发展、变化等等。不少老师平时备课的程序是很奇怪的,他首先不是看教材,而是看教参。看教参是怎么分析教材,怎么确定目标,提供了哪些教学建议,安排了哪些课堂练习,甚至还会去查有哪些教师上过这课,有哪些现成的教案、教学设计。然后,才跟教材“见上一面”,而且是匆匆的。因为很多时候,教学目标的制定是教师自己的事;更有很多时候,教学目标就是照抄《教师用书》,因为课堂教学不需要把教学目标拿出来展示给学生看、展示给教师看,这就造成了目标制定的盲目性与随意性,造成了课堂教学评价的模糊。欣赏语言的,设计时着力于课堂语言的优美、有诗意;喜欢思维的,把精力放在问题的难易程度上;关注生成的,注意力集中于意外生成,等等。可以说是萝卜、白菜,各有所爱。这就使教学目标失去了导向、激励、考查功能。火车运行,如果方向错了,动力越足,离目标就越远。南辕北辙的错误其实在我们的课堂上并不鲜见。
我这样说,有老师可能不以为然,认为小题大做。不就是教学目标吗?《教师用书》上现成的,专家早就为我们准备好了,有必要作一个话题来说嘛。是的,《教
师用书》上是写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但那是专家解读教材后确定的目标,是仅供参考的,我们说再漂亮的衣服也要看穿在什么人身上,得体的才是好的。我们反对“教教材”,更反对“教教参”,教师应静下心来,在深入解读文本的基础上,确立你自己的教学目标,这样的教学目标才会为你的教学提供具有实际意义的“指南”,而不是一种摆设。教学目标不光要写在纸上,还要写进心里,只有在明确而科学的目标导引下的教学才可能是最高效的。
所以,今年7月_日-_日,全国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在辽宁省大连召开了第七次阅读教学研讨会,会议的主题就是“找准年段目标,力求教有特色”。
在这次研讨会上,专家们一致认为: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普遍问题是对于教学目标把握不准确,存在教学目标越位、缺位、不到位现象。
这一点,我感觉在低年级的阅读教学课上尤为明显,听低年级的课,我们常感到“低段教学高段化”,低年级向中年级靠。教学中,识字、写字没有摆在突出位置,缺少时间保证、指导保证、练习保证,忽视
1朗读教学和词句教学;课堂上教师没有目标意识、学段意识,阅读教学花很多精力进行频繁的问答,理解课文内容,而用在识字、学词、写字上的时间很少,用在指导学生正确地朗读课文上的时间很少,没有依照《课程标准》的年段目标,明确学什么,不学什么;教什么,不教什么;重形式,轻实效,该读该写的字词落实不到位,不该落实的句义、课文品读却在艰难进行,真是“种了别人的田,慌了自家的园”。
举个例子:二年级有篇课文——《浅水洼里的小鱼》,我们老师是怎么组织第二课时教学的呢?第一步,由复习词语引入;第二步,自由读课文,找找课文是怎么描写浅水洼里的小鱼的;第三步,自由读2-6自然段,看看哪些句子是写小男孩救小鱼的?第四步,回顾全文;第五步,思想教育:谁是爱心大使。在第二到第四步里有这样的环节或引导语:
1、“困”在字典中有三个意项,应选哪一个?2、谁能把这句话读成一个词?(成百上千)。(此问,意在结合中、高段阅读教学任务,提前渗透概括能力的训练。)我们班有三十几个同学,能说“成百上千”吗?那么我们学校呢?你在那儿看到过“成百上千”的人?
3、理解“蒸”:你觉得小鱼可怜吗?你同情他们吗?来,我们一齐用“同情”的语气来读。
4、出示句子进行比较,这一设计意在提前渗透“文章表达”,引导学生关注语言文字,关注表达形式。但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要从“走得慢”,“用力”中体会到更多,难度太大,要求偏高。
5、看看谁是我们班的“爱心大使”。6、课件出示多个句子引导学生品读。整个课堂结构、模式,高段语文教师似曾相识,一般说来,实施这样一个过程,如果要做得充分的话,得要两课时,而我们教师用的是一课时,这一课时,学生从课堂上能获得什么呢?除了小鱼可怜,除了小男孩有爱心,还能有什么?学生的朗读没有看到提高,该积累的规范语言没有积累,至于花大力气重点品读训练的句子,一旦走出课堂,学生也没有什么印象。也许有人会说,课堂讨论问题的本身,就是学生思维训练的过程,不是完全没有价值的。当然,但是如果语文课只留下思维训练,那还叫语文课吗?天长日久,这些学生失去的不仅仅是几节课,而是语文素养。再如《我多想去看看》,执教老师对学段目标、重点很明确,前25分钟左右,都在进行字词教学,抓得很好,但在学生初读课文以后,老师仍提出了中、高学段才常提的“谁能告诉老师,你读懂了什么?”等问题,没有把精力用在指导学生读书上,用在语言的积累上。小学低段教材中主体内容(拼音除外)是两类课文——识字课文和阅读课文。教材编者将这两类课文交替编排,其宗旨就是为了增强字词教学的灵活性和趣味性,让小学生在规范的书面语言环境中认字、学词、学句,发展书面语言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说,低段的课文阅读,只是为识字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语言环境,以便学生随着语境的变化进行立体识字。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对小学低段孩子来说,课文中的语言主要分为两种:一是适合儿童现实交流的伙伴式语言(如儿歌、童谣、童话故事等),这种语言学生多数一读便懂,也能自由运用表达;二是适合儿童发展的日常语言(如叙述语言、描写语言、人物对话等),这种语言学生通过认真阅读,也会学懂。那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什么呢?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识字写字,学词学句,发展书面语言。所以,教师在小学低段教学中,一定要遵循孩子
语言发展的规律,准确把握教材编写的真正意图,不管是教授哪类课文,都必须紧紧扣住识字写字和学习规范的书面语言,培养语感,大
2量积累语言材料这个重点不放松;要把注意力放在指导学生正确认读,读得连贯,形成顺畅的语流上;要注意培养学生认真地阅读态度和优良的注意品质。这是小学阶段,尤其是低段语文教学的根本所在,绝不能马虎,绝不能忽视或偏离。
崔峦老师在第六次阅读教学研讨会的总结发言中就明确指出:“识字、写字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工程、基本任务,绝不能马虎。‘基础不牢,地动山摇’,‘重点不重,后患无穷’。重点不重就会严重地导致出现写字质量滑坡,错别字增多,词汇量下降,语言贫乏,用词不当、词不达意等严重情况。现在高考就规定作文卷错一字扣一分。”这就是对识字写字教学的重视。
关于教学目标越位、缺位、不到位的原因,上海师范大学吴忠豪教授这样认为:目标不清的原因在于不少教师确定教学目标都是凭借个人经验,语文课程内容是零散的、经验性的、随意的,而不是结构性的。语文课应该教授哪些必要的知识、哪些语文学习的方法,并不明晰。小语会崔峦认为:吃准教学目标,应该逐级明确语文课程在小学阶段的总目标,不同学段、年级的阶段目标,单元教学目标以及课时教学目标。在学段目标的把握上,教师首先应该明确课程标准对于不同学段不同课型的要求。年段不同,教学重点也应该不同,相同的教学内容在不同年段的教学侧重点也不相同。就阅读教学而言,在低年级,识字、写字无疑是教学目标的重中之重,同时还包括词和句的训练,初步的朗读训练。中年级是低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阶段,要继续进行词句训练,理解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是教学的重要目标,同时要加强段的训练,注重段的理解、积累与运用。高年级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内容,品味文章的语言,领会表达的方法上。这一阶段,揣摩并运用表达方法是需要加强的一个训练重点。各年段教学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但是不能彼此割裂。像识字写字、学词学句、朗读默读等教学内容,应贯穿于小学阶段语文学习的始终,其教学内容和要求在不同年段循环往复、螺旋上升。例如,识字写字教学,低年级要培养识字兴趣,做到读准确、写正确,达到识字写字的基本要求。中年级则要运用在低年级学到的识字、
写字方法,自主识字,教师有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加强对易错、易混字词的比较与辨析。高年级要进一步提高识字、写字的速度与质量。又如,阅读教学,低年级侧重训练朗读,重点是读正确、读流利,声音响亮;在老师的指导下知道一些重点词句的意思。中年级要加强朗读,学习默读,掌握多种理解词句的方法;读一段文字,能抓住主要内容。高年级要求做到言、意、法兼得。
有人说,目前阅读教学的问题是:一个模糊、两个无度、三个一样。一个模糊是:教学目标模糊:让人看不出课堂教学目标是什么?想让学生学到什么;两个无度是:综合无度,拓展无度;三个一样是:课型几乎一样,前几分钟是第一课时,后面像是第二课时;目标设定都很随意,有跟着感觉走的味道;第三个一样是低、中、高教学手段几乎一样。我们经常看到这样一种不正常的教学现象——许多观摩课、展示课、竞赛课、研讨课,把第一课时上得不伦不类,说它是第一课时吧,我们没有看到学生识字学词、读通文本的教学环节,但从课的起点看呢——学生当时对文本是一无所知,应该是不折不扣的第一课时;说它是第二课时吧,可是第二课时的教学又不可能建立在学生对文本的“零”起点上,但从教学过程看——学生经历了对文本的理解与品读,这无3疑是第二课时。这样的教学安排,有人称为教学内容“前置”或“越位”,即本该第二课时学习的教学内容被提前到第一课时,而应该在第一课时落实的目标却没有落实。这就使得第一课时被上得“太胖”。这种“太胖”了的第一课时,给一线老师带来了诸多的误导与困惑:第一课时可以这样上,因为观摩、展示课上,“名师们”就是这样上的;第一课时不能这样上,这样上了,那第二课时干什么?识字学词?作业?拓展?(因为家常课不会这样上)听这样的课,我们仿佛看到一群站在环形跑道起跑线上的选手,在“啪”的一声枪响后,原本都应该围绕环形跑道前进的,结果是大家都不遵守规则,溜出跑道,各跑各的。导致这种不正常现象的深层原因,是语文教师没有目标意识,缺乏明确的课时观所致。我以为,阅读教学应该是有起点有重点的,每一课时除了执教者依自己的理解而定的个性目标外,应有它固有的教学目标和板块,从我们的家常课看,识字学
词读通文本,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应是第一课时的份内目标;读懂课文,品味词句,体会情感,领悟表达无疑是第二课时的主要追求。我们既不能把本该第二课时才学习的教学内容提前到第一课时,也不能使第一课时该落实的教学目标遭到旁落或匆匆走个过场。
记得有一次到区里面听课,下课后听到这么一段对话:(对话的两个人,一个是当时执教的老师,一个是那个班的任课老师)
“_老师,你好,我是刚才和你一起学习的那些孩子的语文老师,你执教的《月光曲》像月光一样的美。”
“谢谢!”“不过,我有一个疑问。”“请讲”“这篇课文,你就这样教完了吗?”“哦„„不是的。”“那你觉得我第二课时该带孩子们学点什么?怎么做呢?”“这个„„”“你觉得,你的教学设计科学吗?课时容量合理吗?”“今天是公开课,所以我把课文最精彩的部分拿出来了。至于字词啊,段落啊,我就没有安排。”“你把肉心都吃了,我怎么办呀?”“不好意思,打乱了你的教学,其实„„其实平时我也不这样上!”听听,“平时我也不这样上!”那么现时“为什么这样上?”如果平时那样上是给学生看,是为了学生,那么“现时”这样上是为了给谁看?是为了谁?我们说,一篇课文的内容很多,课时目标也不止一个,一项项目标列出来,往往平分秋色,没有重点,没有主次,目标与目标之间缺乏联系,工具性目标与人文性也常常油水分离,于是就出现目标多、花时多4而效率低的情况。对此,如何解决?我认为要分清主次,合理分配,整合重点目标。因为面面俱到其实是面面不到,是“蜻蜓点水”,是“水过地皮湿”,要勇于放弃。因为暂时的放弃,是为了长远的取得。古语说“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作为语文教师,要有“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的气魄,当目标精了,重点准了,教学效率自然就高了。那么,如何整合重点目标呢?基本思路是:第一步,根据教材的要求和课文的特点,拟定若干教学目标;第二步,在若干目标中选定一个以培养语文能力为核
心的重点目标;第三步,将其他目标渗透在重点目标中协同达成。如《地震中的父与子》第二课时,老师们在备课时往往拟定以下几个目标: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体会重点句子的含义;3、体会父子之间的深沉的爱;4、学习作者人物描写的方法。这些目标,其实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可以把1、2、3、4整合为一个重点目标:“学习作者通过神态、语言和动作的描写表现父子
之爱。”教学时,可以把品味人物描写作为重点,在“品”的过程中,必然要朗读,必然要抓重点句,必然会品出父子之间深沉的爱。这样教,牵一发动全身,重点突出,主线分明,工具性与人文性有机统一,读与写有机结合,学生将终生受益。
确定一篇课文的重点目标,从本质上来说,就是确定为什么教、教什么的问题,这比怎么教更为重要。因此,教师备课,首先要在这个关键问题上下工夫。
确定重点目标,有以下四个依据:一是课标拟定的阅读教学学段目标。二是教材的编写意图。教材的意图一般体现在单元提示、文中引导(泡泡)、课后练习以及“语文园地”的“我的发现”之中。三是课文的特点。一篇篇课文如同一个个人,其特点是十分鲜明的,每一篇课文所承载的教学目标都应该带有该文本特有的印记。教材内容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教学内容隐藏在教材内容之中。教师要深钻研教材,充分把握文本突出的特点,找出在语言表达上具有某种规律性、可迁移、可概括类化的语言现象。四是学生的实际。即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认识和学习能力,寻找最近发展区,但不可过分强调学生实际而把课标拟定的学段目标丢在一边。
教学目标模糊的另一个原因是教师缺乏对三维目标的正确理解,“目标设定随意,有跟着感觉走的味道”。
大家知道,语文学科不像其他学科那样知识点非常明确、清晰,这就给设计教学时的目标制定带来困难,这就需要我们教师根据新课程提出的知识和能力、过
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目标,根据教材特点,根据班级学情,规范地制定与叙写出每课时的教学目标。但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发现教学目标的确定极不规范。主要表现在:表述形式杂乱,盲目套用,随意性大;表述内容宽泛,语文本体性不足,抽象概括有余,缺少准确性。以语文版第九册《西风胡杨》教学目标为例,大致就有以下三种形式:
第一种: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_个生字。2、掌握“坚韧、炙热、摧肝裂胆、蒸熬、祈求”等词语的意思。3、抓住段落特点指导背诵。4、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了解课文中介绍的胡杨的特点,体会作者对胡杨的热爱、赞扬之情。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理清课文脉络,给课文分段。2、组织学生搜集有关胡杨、塔里木、罗布泊、西域等有关资料,培养积累材料的能力。3、继续培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引导学生体会课文语言的生动,感悟词句表达的感情。2、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第二种:学习目标:1、认识_个生字;掌握“坚韧、炙热、摧肝裂胆、蒸熬、祈求”等词语的意思。2、整体感知课文的大致内容;了解课文中介绍的胡杨的特点;抓住段落特点指导背诵。3、体会作者对胡杨的热爱、赞扬之情;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第三种:教学目标:1、基础性目标:小组合作,搜集有关胡杨、塔里木、罗布泊、西域等有关资料,培养积累材料的能力。2、发展性目标: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交往的能力以及信息检索、处理、重组、应用的能力。除了以上所列的几种表述形式以外,有的教师还将课时教学目标分为“认知目标、技能目标、情感目标”三类依次分列。另外,“教学目标”的称呼也比较繁
杂,有的称为“学习目标”,有的称为“教学目标”,有的称为“教学要求”,有的称为“预设目标”等等。更有甚者,有个别喜欢标新立异的教师,则将“教学目标”更名为“设计理念”,用一个语段的形式表述;也有部分教师的设计,教学目标只字不写,开门见山就开始阐述“教学过程”。可谓五花八门,不一而足。我们知道,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前期准备工作的重要内容,目标如此不清不明,将大大削弱和影响课时教学目标对课堂教学行为的导向功能、调控功能和评价功能。当教学目标成了一种摆设,必然使教学随意性增大,教学效果得不到保证。
到底怎样才是规范的,是新课程提倡和要求的?崔峦老师曾经指出:“备课时对教学要达到的目标进行整体思考,既要明确三维目标的达成度,又要确定实现目标的方法、手段、策略,而后用简明的、条分缕析的、策略与目标相联系的语言加以描述。”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不能简单地将“语文课程目标”
6的三个维度的划分领域套用在“课时教学目标”上。实际上有些课时教学是纯知识和能力的学习和培养,很难融入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再说,新课程的三个维度目标,本是紧密联系,相互渗透的,三维目标是以知识和能力为载体,其他两维融于其中,整体推进、相互渗透、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不能人为地割裂成三大块。有的可能以知识与能力为主,有的注重学习过程与学习方法的传授,有的则重在培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还有的则融合了两个或三个维度,呈综合态势,是很难截然分离的,对于一课的教学而言,根据课程目标体系的阶段安排与教材等课程资源的特点,其目标有可能是单维的、两维的,也有可能是三维的。因此,不能不顾课程目标体系与教材特点,面面俱到,把“三个维度”当作模式来硬套。而应有所侧重,一切从课时教学内容及其活动的实际需要出发制定。很明显,上述列举的第一种课时目标是不规范的,具体有五:其一,这位教师在确定三维目标时三重并举,把三维目标分列开来,当成三个目标,这是错误的。其二,目标中的三个目标彼此纠缠。“过程与方法”目标中“继续培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应该含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内容;“知识和技能目标”中的“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了解课文中介绍的胡杨的特点,体会作者对胡杨的热爱、赞扬之情。”则含有第二维“方法”与第三维“情感”的内容;“情
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中的“引导学生体会课文语言的生动,感悟词句表达的感情。”亦包括“过程和方法”的内容。“三维目标”混为一体,相互纠缠。其根本原因是教师采用了“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种分开陈述的形式来设计与表述的缘故。其三,上述案例课时目标的叙写主体不规范。教学目标的表述主体应该是学生,许多教师在表述教学目标时随意转换主体,比如“组织学生搜集有关胡杨、塔里木、罗布泊、西域等有关资料,培养积累材料的能力”“引导学生体会课文语言的生动,感悟词句表达的感情”“抓住段落特点指导背诵”“培养学生环保意识“,上述表述方式均以教师为主体。其四,上述案例教学目标的叙写缺少“默写、说出、列举、辨认、辨别、认读、复述、理解、体会”等表现学生外显行为的动词、可检测的目标指向,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是否达标就不容易检测、指导和调控,评价教学实效的价值就不大。其五,虽然三维目标在宏观上是等重的,但在目标定位上,要有重点,在不同的学段、不同的课文、不同的班级都应该各有侧重,不需要每一节课都有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样的三维目标,即使有,也要以“知识与能力”为主线,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并充分地体现在过程和方法中。并且,要简单,不能繁杂。第三种教学目标的表述形式,将基础性目标与发展性目标分开表述,先有基础,后有发展,目标分类是清晰的。教师在设计目标时,应该明确哪些是基础的,哪些是着眼于学生发展的。遗憾的是此目标没有具体的表述。
这样的错误不仅我们普通老师会犯,就连代表各省参赛的名师也会犯。在南昌第七届全国青年教师阅读教学大赛上,崔峦老师指出:(在这次活动中)有的老师,或者说更多的老师,过于强势,教师强势,学生必然弱势,教师挖了坑,引着学生往里跳;教师说前半句,引着学生答后半句,也就是被批评的一堂课80接。尽管表现形式不同,但是出现在相当多的课上,使学生失去了主动性,失去了思维的创造性。教师强势了,学生就没有学习的空间,思维的空间了。这种现象为什么7在课程改革进入第9个年头,还这么严重呢?这也与我们制定的教学目标有关。以下摘录的是在第七届阅读教学大赛上部分参赛老师教学设计时确定的教学目
标:◆引导学生质疑,在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活动中,通过品读重点词句、
感情朗读、想象说写话等语言实践活动,体会胡杨的情感,感受它高尚的情怀。——湖南·刘亚雄·《西风胡杨》
◆引导学生梳理文章脉络,初步领悟文章表达特色,潜心会文,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吉林·孙世梅·《秋天的怀念》
◆体会留心观察事物的作用,初步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广西·钟惠《花·钟》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内心变化,引导学生学习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黑龙江·刘佳琦·《掌声》
这些教学目标反映了一些教师的学生观的陈旧,或者说对目标表述的不重视——不愿意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不愿意放弃教师权威的地位。大家知道:“教学目标”描述的是:通过教学,学生发生的行为变化,陈述的主语是“学生”,如果我们将“学生”这个主语补充到以上的教学目标上,这些教学目标都成了病句。以上的这些教学目标的主语,只能是“教师”。一心只想着教师自己我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做,如何教,而不是如何组织学生展开学习活动,不是“强势”是什么?因为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是学习活动的主人;我们教学要追求的结果是学生的行为变化,而不是教师教什么和怎样教。
再看人教版《教师教学用书》对教学目标的表述人教社的编辑老师们辛勤工作,不断改革,使《教师教学用书》越编越好,成为广大教师实施教学的良师益友。人教版的《教师教学用书》在教学目标的表述上是起示范作用的,从总体上来说,准确、精当,但是也有不足的地方。如:五年级下册《桥》一课的教学目标是这样表述的:1.认识6个生字,会写_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咆哮、狂奔、狞笑、拥戴、清瘦、沙哑、放肆、豹子、呻吟、搀扶、祭奠、乱哄哄、势不可当、跌跌撞撞”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4.领悟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应该说,目标1按照《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准确而具体地提出了这一课识
字写字的目标,表述恰当有个性,有操作性和可检测性。目标2也做到了这一点。那么目标3和目标4呢?虽然准确,但是说得很笼统,操作性和可检测性就比较差了。学生学习这一课,的确要做到“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但是“理解”和“体会”都是内隐性行为动词,只有通过学生的外显行为才能知道,才能检测,才能评价学生是否理解到位了、体会到位了。而且这样表述目标几乎是万能的,在阅读教学中,哪一课都可以用得上。都可以说“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这没有什么个性可言?
这一课课后习题2是:“课文里的老汉是个怎样的人?你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只要学生能说出答案,不是就知道了他是不是理解了课文内容,是不是体会到了文章的思想感情?所以这一条目标不妨改为:
◆能理解课文内容,说说课文里的老汉是个怎样的人,自己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
如果再加上方法和过程目标,还可以表述为:◆能认真读书和进行交流,说说课文里的老汉是个怎样的人,自己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同样道理,目标4也可以改为:◆能找出并说说课文表达上的特色,和同学交流这样写的好处。这样表述的教学目标具体明确,可测、可评,具有可操作性。像这样的目标,在五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里还有。◆例如《祖父的园子》一课的目标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心情,感悟作者的表达方式。◆《金色的鱼钩》一课的目标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受到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品质的教育。我列举这些是想说明什么呢?是想说明老师们对教学目标的确定和表述存在的问题。虽与目标意识不强有关,与语文意识不强有关,但也与《教师教学用书》的现状有关。那么,如何规范地表述教学目标呢?一般情况下,一个完整的教学目标由四个基本要素构成: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和表现程度。1.陈述主体必须是学生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目标应是学生在学习中的行为与结果,不能是教师的行为。例如《黄河是怎样变化的》一课的技能目标可以这样陈述:1.学习理清课文脉络,给课文分段,粗知文章大意;2.搜集有关黄河的资料,养成积累材料的习惯;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培养”、“组织”之类描述教师教学行为的动词不应该出现在教学目标中。
2.陈述内容必须具体、明确,可观察,可检测。陈述教学目标是为了使教师把握教什么,怎么教,学生明确学什么,怎么学。如果是公开课,还应该使听课教师能根据教学目标来评价教学过程。因此,教学目标的表述应该具体、明确,可观察,可检测的。比如《黄河是怎样变化的》的情感目标中说:“引导学生体会课文语言的生动,感悟词句表达的感情”不如说“朗读课文,读出语言的生动和词句表达的感情”。后者所用词语是可观察可检测的,如“朗读”、“读出”等。而前者所用的词语“体会”、“感悟”则是模糊、不易操作和检测的。3.“三维”目标必须体现融合,层次清楚。新课程提出三维目标的整合,因此不能单独分列出“知识与技能目标些”、“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目标”。此外,工具性是多方面的,人文内涵也是十分丰富的。课文不同,特点不同,学生学习的重9点也不同。一般地说,一篇课文教学目标的设计应该有一个主目标或基本目标。例如,《黄河是怎样变化的》一课的主目标就是“抓住黄河的过去和现在,通过反复有感情地朗读,理解课文内容,知道黄河变化的原因及其内在联系。”4.必须立足学情,体现学段目标。例如:阅读教学中“解词”这个教学目标,在第一学段定位为“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提出的是“了解”;在第二学段定位为“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提出的是“理解”、是“体会作用”;第三学段定位为“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提出的是“推想”、是“体会表达效果”。因此,我们在设计教学目标的时候,既要着眼学段目标的达成,又考虑原有目标的基础,还
要兼顾与下一个学段目标的接轨,因此,我们提倡“学期备课”、“单元备课”与“课时备课”要相结合,对课程目标要有长远规划,对学段目标做到心中有数。
当然,课堂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但是这个旅程,这种通道与图景必须与旅游的终点目标相一致,否则用时越多,花力越大,离目标越远。同样,预设的目标在实施过程中也可根据需要,随着课堂情景的变化,适时调整与纳入,但这种调整与纳入必须是“语文的”,必须是文本的。如教学《鹬蚌相争》,两位老师遭遇了相同的问题“老师,我觉得课文有问题。你看,书上写鹬威胁蚌说:‘你不松开壳儿,就等着瞧吧。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没有了水,你就会干死在这河滩上!’你想呀,鹬的嘴正被蚌夹着呢,怎么可能说话呀?”因其对待目标的态度不同,效果也不同。教师甲认为这是生成课程资源的好时机,于是抛开原计划,让学生围绕疑问,展开讨论“鹬与蚌到底能不能说话”。十多分钟后得出两种结论:赞同的认为课文真的有问题,鹬的嘴正被蚌夹着呢,怎么能说话;反对的认为课文是根据古文改编的,没什么问题,再说这是一篇寓言,是在借这个故事说明道理,总不能说鹬夹住蚌的嘴巴吧就不能说话吧。教师乙也把它当成生成课程资源的好时机,当他看到这个问题在全班引起反响时,不是引导学生讨论“鹬与蚌到底能不能说话”,而是轻轻一点“同学们,鹬和蚌虽然嘴不能说,但它们心可以想啊,大家看看它们心里会怎么想呢,它们这样想的结果会怎样”,刚刚偏向的航船又被教者拨上了航道。新课程提倡生成,但这种生成必须是紧扣教学目标的,必须是“语文方面的”,必须能有效促进学生对文本的学习,那种游离教学目标的生成是不可取的,而抓住这种生成进行目标放大更是不规范的。
当然,规范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任何绝对的规范最终都会导致机械与僵死。我们希望老师们在教学实践中,对教学目标的制定,不断地改进与完善,尽可能科学、合理地确定相对规范的教学目标,从而更好地发挥其在课堂教学中的应有功能。
第2篇:怎样确定教学目标怎样确定教学目标教学要围绕目标,可是这个目标究竟是什么?怎么来确定呢?这是我们每个老
师应该深思的一个问题,也是我们在上课前应该很清楚的一个问题。只有这样,我们所采取的教学行为才能始终围绕目标进行,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提高学生学习生活的质量。在新的课程标准下,如何确定课堂教学目标,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新课题。
一、对教学目标的理解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教师对学生达到的学习成果或最终行为的明确阐述。一切教学活动都是围绕教学目标来进行和展开的。就其本身而言,它具备支配教学实践活动的内在规定性,起着支配和指导教学过程的作用,也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依据。教学目标的分析与确定是教学设计的起点,它首先确定教学对学生学习内容所达水平程度的期望,使教学有明确的方向;其次它给教学任务是否完成提供测量和评价的标准。1、教学目标的层次性教学目标是一个多层次的系统,是由一系列大小不等的教学目标组成。它包括:国家培养总目标——学科(课程)教学目标——阶段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课时教学目标。在教学目标系统中,各个层次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为:国家课程总目标——是期望学生达到的最终结果,它与教学目的是统一的,对其他层次的教学目标起着指导作用。(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学科(课程)教学目标——是总体教学目标在本学科教学中的具体化,是课程标准中所具体规定的各门课程的目标。阶段教学目标——是各门课程在不同阶段(小学阶段、中学阶段;小学低年级、小学中年级、小学高年级;学年、学期等)的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是各门课程中相对完整的教学单元的教学目标。课时教学目标——是教学目标体系中最具体的教学目标。是教师期望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所要实现的行为变化,故也称为学习目标。这里所阐述的怎样确定教学目标特指课时教学目标的确定。2、教学目标的三个领域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姆(B.•)等人把人类学习分为三个主要的领域,即认知
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我国中小学生新课标的教学目标分类,也主要是根据布鲁姆等人的分类方法来分类的。学科教学也同样包括这三个领域,教学目标的内容范围与课程目标应该是一致的。“九义”教育阶段_个学科的_种课程标准,尽管各有特色,但结构上都是一致的,在目标的表述上,都包括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领域,也称“三维目标”,并作为教师设计教学目标、衡量学生学习水平时重要参考依据。在这三个领域中,知识是指事实、概念、原理、规律等,技能是指动作技能以及观察、阅读、计算、调查等技能;过程与方法是指认知的过程和方法,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认知过程中人际交往的过程和方法。特别强调在过程中获得和应用知识,学习和运用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一般包括对己、对人、对自然及其相互关系的情感、态度、价值判断以及做事应具有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确定教学目标的内容范围时,一定要全面考虑三个领域,不可有所偏废,而在具体的每节课中,教学目标又要有不同的侧重点。
课堂教学中要实施、落实教学目标,不仅要求教师首先设计出合理的教学目标,而且还必须紧紧围绕着教学目标来精心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设计相应的教学策略和进行教学评价,这样,才能保证教学目标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另一方面,教学目标设计是以分析的方式进行的,即按照三个领域分别设计出若干个目标,在实施教学目标时,往往是将目标综合在一起进行的,分析的目的是为了全面具体地把握教学目标,综合地实现教学目标,促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得到发展。
3、教学目标与教学目的的区别教学目标与教学目的是一种特殊和一般的关系、具体结果与普通要求的关系。教学目标是一种现实,是指在具体情境下,学生行为变化的结果,是可观察、可测量、可评价的,是教学目的的具体化。而教学目的是一种理想,是教师教学工作的方向与指针、是普遍的、统一的、抽象的,是教学目标的概括和总结。制定教学目标要在课程标准中规定的知识内容和教学要求基础上,进一步订出执行课程标准的结果会在学生身上出现哪些变化,学生应该掌握哪些知识,学生的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方面应取得什么发展。因此,课程标准和计划中的目的要求不能代替教学目标,而只能是制定教学目标的依据。
二、课堂教学目标确定的依据基础教育的各学科应该有教学目标,但问题是目标设定的依据是什么。如果按照过去的观点,老师应主要根据教材和教参确定教学目标。这样是否符合学生实际是无法顾及到的。以新课程理念来看,这种设定显然是错误的。因为,教师和学生都是课程的主体,课堂教学目标的设定必须依据《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目标”,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计,而且设定的过程固然应该考虑教科书提供的内容及其所能训练的能力体系,但是更应该考虑学生的状况,学生也是设计目标的主要依据之一。必须充分了解学生,准确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和认知水平,尤其要紧紧围绕有利于学生终身发展而设定目标。日本著名数学家米山国藏曾指出:“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在进入社会后,几乎没有什么机会应用……然而不管他们从事什么工作,唯有深深钻刻于头脑中的数学精神、思维方法、研究方法、推理方法和着眼点等,都随时随地地发挥作用,使他们终身受益。”这段话耐人寻味,值得我们深思。课程目标是既定的,但教学的具体目标是生成性的。所谓生成性就是说既定目标要在教学实际过程中动态变化,是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相互交流逐步形成的。因为教学是一个动态过程,因此,随着课堂教学的进展情况对教学目标进行适当的调整是完全正常的,其正确与否取决于是否符合学生实际,取决于有没有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与热情。就像下围棋,棋手总是“胸有大局”,不拘泥于一子的得失,总是根据“盘面”的具体情形,随时灵活调整每个棋子的落子方位。有时,他想在“此”布一小局,可对手干扰,不得不调整到“彼”布局,教学亦如是。三、确定课堂教学目标应遵循的原则课堂教学目标至少应分出两个层面,一层是总目标,即课程目标;一层是具体目标,即课时目标。一切具体教学目标的设定,都应该考虑课程目标的要求,但课时目标则是应由教师开发。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主体性原则。学生既是教师施教的对象,更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学生的一切,学生的未来,如果课堂教学忽视了学生的存在,学生没有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去扮演主角,教学目标又何以能够得到实现?因
此,教师的职责就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帮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2.开放性原则。如果说创新是现代教育模式的灵魂,那么开放性则是必然的表现形式。教学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学生自由的思想,独立的精神,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塑造学生的崇高人格。因此,课堂教学目标一定要目中有“人”。当然,教师的“导”也不应忽视,即使是放羊也应把羊引到水草丰茂处,而不是贫瘠的黄土地,更不是把他们围在水泥场里。“导”就是启发、点燃。
3.多样性原则。虽说教学的终极目标一致,由于施教内容不同,施教班级的差异,每堂课的教学目标自然也就不尽相同。其实,就是同一堂课教学目标也应是多样的,同样的班级在同一堂课中,不同的学生欲达的教学目标也不应相同,承认差异,因材施教;因人设标,分类推进,才是科学之原则。
4.渐进性原则。新课改设置的每门学科,都有明确的课程目标,但是这样一些目标,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一堂课中也不能定这么多、这么高的目标,面面俱到。因此,课堂教学目标也有一个由低到高、循序渐进、分类实施的过程,“高大全”式的课必会弄巧成拙。
5.生成性原则。每一位老师在上课前都要反复斟酌确定教学目标,但是智者千虑,难免一失,当他走进那充满生气和变数的课堂的时候,往往会发现有的既定目标是“闭门造车”。因此,课堂教学目标不是刻板的东西,应该适时调整,这种调整便是一种灵动、一种机智。
6.激励性原则。学生能否在课堂上发挥主体作用,积极参与探究性学习,除了有教师的引导,更离不开教师的及时点评和激励。曾有这样一则发人深省的报道:一个初始极为一般的小孩,在幼儿园、小学乃至中学阶段,成绩平平,甚至屡遭挫折,但是他的母亲从未放弃,每一次挫折后这位伟大的母亲都要从孩子身上找到闪光点并予以放大,帮助孩子抛却自卑,捡回自信,最终,在母亲的不断激励中,这孩子考取到梦寐以求的清华大学。事实上,学生的成长离不开自尊心的保护、自信心的激励,只有遵循既注重结果,也注重过程的基本原则,灵活运用各种科学有效的评价和激励手段,才能保证次目标和终极目标的实现。
四、教学目标设计的基本步骤
1、目标分解:任何一级的教学目标的确定,必须以其上一级目标为依据,下位目标是为上位目标服务的。教学目标自上而下的分解过程,是一个不断具体化的过程。课时教学目标是教学目标中最为具体的目标,要确定课时目标,就必须明确其上位目标——单元教学目标及其相互关系;要设计单元教学目标,就必须明确其上位目标——年级教学目标及其相互关系;要设计年级教学目标,就必须明确其上位目标——课程教学目的及其相互关系。这就涉及到一个教学目标的分解过程。这样才能从整体上把握教学目标,为正确教学目标的确立打下基础。
2、任务分析:单元目标或者课时目标确定后,我们就可以根据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进行任务分析。这里的任务分析,实际上就是指对学生为了达到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规定的知识以及能力、情感态度等进行具体的剖析。通常的做法是,从已确定的教学目标开始提问和分析:如果我们要求学生获得教学目标所规定的能力,那么根据目前学生的认识水平、知识基础,他们必须具备哪些次一级的从属能力?而要培养这些次一级的能力,又需具备哪些更次一级的能力?……这种提问和分析一直进行到教学起点为止。
3、起点确定:教学目标不仅是对教师的教学行为的要求,更是对学生预期的学习结果的要求。既然如此,要设计出合适的教学目标,就不能忽视对学生的分析,就需要对学生的学习起点能力进行分析,即确定教学的起点。
教学起点的确定,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的作用发挥。教学起点定得太高,则可能导致课时教学目标过高,超过了一般学生的能力,并且导致学生产生畏难心理。教学起点定得太低,则会在学生已掌握的内容上或教学活动上浪费时间和精力,并可能导致学生厌学心理。一般说来,确定教学起点,主要应对学生进行学习习惯、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学习态度以及学生目标技能的分析,
五、教学目标的表述进行教学目标设计时,必须对学生通过每一项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以后应达到的行为要求作出具体、明确的表述,再将这些表述进行层次化处理。如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等。教学目标的表述问题,规范的教学目标应该包含四个要素:1、行为主体必须是学生而不是教师,因为判断教学有没有效益的直接依据是学
生有没有获得具体的进步,而不是教师有没有完成任务。如“拓宽学生的知识面”、“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与争辩能力”等,这些写法都是不规范的,因为目标行为的主体是教师,而不是学生。
2、行为动词必须是可测量、可评价、具体而明确的,否则就无法评价。如有位教师在写《海燕》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时,写了“培养学生革命的大无畏精神;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这种写法不仅主体不对,而且也无法评价“革命的大无畏精神”和“学生的写作技巧”到底“进步”了多少。
3、行为条件是指影响学生产生学习结果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围,为评价提供参照的依据。如“根据地图,指出我国的首都北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了解„环境保护要从我做起‟的道理”。或“在十分钟内,学生能完成_道简单计算题”。
4、表现程度指学生学习后预期达到的最低表现水准,用以评量学习表现或学习结果所达到的程度,如“就提供的一道应用题,学生至少能写出三种解题方案”,“通过这一堂课的学习,学生至少能记住四个单词”等。目标表述的是基本的、共同的、可达到的教学标准,而不是无法实现的最高要求(理想)。
各课程标准是如何描述课程目标的课程标准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基本依据,课程目标是最核心的部分。课程目标的描述应具体明确、可操作性强。
第3篇:如何确定教学目标如何确定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和标准,是教学总要求在教学活动中的具体化,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它关系到课堂教学模式的选择、教学策略和教学多媒体的运用。可以说,历史教学目标对教学具有指导意义,可以指导控制教学过程。准确、科学的教学目标,是实施有效课堂教学的前提和基础。那么该如何确定历史教学目标?首先制定教学目标的基本要求有:1.具体性,有明确而具体的教学目标;2.全面性,教学目标要反映课程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差异性,教学目标要顾及学生各方面的差异;4.可操作性,所制定的教学目标应便于操作和检测。其次,教学目标应遵循三个实用性原则:1.教学目标必须指向学生。教师设计教学目标的时候要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设计。2.课堂教学目标必须具体明确。目标表述应该是具体明确
的,指向清晰、主次分明、联系紧密;目标表述的内容是集中精细的,即明确指出学生应该了解什么、理解什么、掌握什么等。甚至可以直接指出应该记住什么历史事件的时间地点等。3.教学目标必须可以达成。即一节课下来,学生要有所收获。最后,确定教学目标的基本步骤:1.阅读课标和课标解读,明确课标要求;2.认真钻研课本,分析学情,做到有的放矢;3.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最新学术成果;4.教学目标的陈述是明确的、具体的,5,确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总之,历史课堂教学目标必须是一种有目的、讲求效益的活动。我们教师只有潜心专研,把握准确的教学目标,并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教学设计和灵活运用教学方法,使我们的课堂精彩纷呈,扎实有效。
第4篇:教学目标如何确定在语文教学中,学生的发展是第一位的,知识的获得是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语文教学的出发点,也是语文教学的归宿。以学生为本,这是我们设计语文课文教学目标的一个总目标。如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少年闰土》一课的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_个生字,认识3个生字。2.有感情地读课文,背诵第一自然段。3.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理解全文深刻的句子,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4.了解闰土是个活泼可爱、聪明能干、见识丰富的农村少年,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5.朗读说话训练:“我”的外貌描写。这些目标的设计都体现了“学生”这一中心,都是以学生为主体,从基础到运用,从字词到句子,从课文到想象,从课内到课外,“人”是这一活动的主线,很好地体现了学习这篇课文的目标。
以突出语文实践性、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来设计如。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综合性学习《鸟的天堂》一课的教学目标:1.利用网络展开多层面的拓展阅读,进一步了解“鸟的天堂”的相关资料。2.能较好地对搜集的信息进行加工整理,尝试写简短的“解说词”。3.在自主探究的网络读写活动中培养兴趣,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感受祖国河山之美。4.通过小组分工协作和信息成果集体共享,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5.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了解利用网络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6.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利用网络等现代信息媒体获取资料解决与学习、生活相关问题的主动性和习惯,拓展语文学习的渠道。这种目标设计突破了以往单调封闭的“知”、“能”互动,代之以鲜活开放的综合实践,把语文的实
践由原来简单的知识、能力训练项目变为真正意义上的语言交际活动,使学生在语言交际活动中理解语文知识、运用语文知识,提高了语文能力。
总之,语文教学目标设计,是以获得优化的教学效果为目的,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修改方案的过程,要使学生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真正成为学习语文的主人。
以体现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融合来设计如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的教学目标:1.掌握本课生字新词,从理解重点词句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2.从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所看到的种种幻象中体会她的悲惨生活和作者想象的合理。3.能理解课文思想内容,激起对资本主义社会里贫苦儿童悲惨生活的同情。4.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最后三个自然段含义深刻的语句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这样设计目标涵盖工具和人文的内容,把两者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在工具中体现着人文,在人文追求中运用着工具,如人的灵魂与肉体一样不可分割。
第5篇:如何确定教学目标如何确定教学目标,请你结合具体实例简要阐述。教学目标是教师和学生通过教和学的活动所预期要实现的学生行为的变化,是教学过程所依据的指标,同时也是评价教与学活动的依据。因此其目标阐明一方面是将教学内容分解为若干知识点,确定每个知识点要达到的学习水平等级并用行为动词加以描述,另一方面则是确定要训练的技能目标。在阐明目标时,应遵循以下几点要求:1)教学目标和训练目标都要明确具体;2)便于测量和评价教学目标和训练目标;3)具有可行性,便于训练操作。就语文教学这一块来看,参照别人的经验,我是这样来确定教学目标的:第一,语文教学目标应该分类分层表述。确立语文教学目标的基础是一篇篇课文,每一篇课文都是一个独立的复合系统。在这个系统里面包含着多种层次和多个要素,其间的关系纵横交错,形成了一个立体网络:从语文素养方面来看,有字词句篇语修逻文的知识素养听说读写的能
力素养、思想感情的态度素养、方法技巧的策略素养;从层次方面来看,各类素养并不处在一个平面之中,而是有高低之分,共同构成了有诸多层级的“宝塔”。例如阅读能力就有认读能力——释义能力——解析能力——鉴赏能力——研读能力层级。有些意蕴丰厚的语句,不同能力的人阅读会出现不同层级的理解结果,教学目标只有将课文中的不同因素以及某些因素的不同层级反映出来,才能给人以泾渭分明、脉络清晰之感;如果不加分析,或者仅仅分类而不分层,必然是眉目不清,一团乱麻。
第二,语文教学目标的陈述应该反映行为和心理的变化。从本质上讲,语文教学目标是对一个单元、一篇课文或一个课时的教学活动之后学生行为和心理变化的预期。因而,教师要在教学目标中反映出学生的行为和心理将有怎样的变化,有什么样的表现,应该达到什么程度等。要做到这些,教师必须弄清楚内在能力、情感态度同外在行为之间的关系(直接的和间接的);在此基础上力求通过描述行为的变化来反映心理的变化,使教学目标既不会抽象笼统,又能够充分体现学生学习语文的特点。因为对语文学科来讲,心理变化是根,行为变化是叶。俗话说“根深叶茂”,叶之茂也反映了根之深。语文教学目标就是通过描绘“叶”的变化来反映“根”的变化的。第三,语文教学目标的措辞必须明确具体。模糊的语言必然使陈述的内容模糊不清,使用“认识、领会、把握”等抽象笼统的动词,是导致语文教学目标陈述含糊的一个重要原因,应避免使用这类动词。而“说出、指出、写出、找出、解释、复述、读准、默写、背诵、划分、使用”等行为动词,对学习结果能作出明确具体的规定,可操作性强,便于观察和测量,应该在课堂教学目标的陈述中多加使用。至于“辨别、区别、分析、比较、概括”等词虽反映内心活动但亦有相对应的外显行为的动词,可以使用一些。陈述教学目标的语句固然要简洁精练,但是必要的限制性词语不可随便省略。例如,对行为方式、活动条件、学习程度与数量等方面作出严格规定所需要的词语是不可少的。第四,语文教学目标必须陈述学生的学习结果。教学目标应陈述学生通过教学活动之后,他们在智育和情感方面的变化。但我
国大量公开出版的教学参考书往往以“教学要求”代替教学目标,在陈述教学目标时,仍然习惯于陈述教师应该做什么。“教学要求”陈述的是教师的行为,而不是学生通过学习后的行为变化。如“培养学生细致、严谨的科学态度”“引导学生认真体会作者对旧社会无比憎恨和愤怒的感情”之类。这些都是对教师行为的描述,是要求教师做什么,不利于课堂教学的操作,不利于教学结果的检测与评价。现在,广大一线教师在教案上也喜欢把这类教学要求写成“教学目标”,混淆了两者之间的差别,影响了课堂教学任务的分析与教学行为的运作。笔者以为,教学目标必须陈述通过一定的学习活动后,学生内在的能力或情感的变化,而不应该陈述教师的行为。
第五,语文教学目标应该是学生能够达到的,基本目标。新课程标准告诉我们,教学目标是基本目标,是广大学生学习的底线,具有较强的可完成性。一般说来,教学目标所规定的对学生学习的期望水平是所有学生无需特殊帮助都能达到的,是合格标准,并非优秀标准,它适用于基础教育的全体学生。语文教学目标的制定应该以全体学生都能达到为原则,以保证所有学生平等地获得当代社会生活必需的语文素养,要求不能高,难度不宜大,应该以新颁布的高中语文教学大纲与初中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当然并不反对部分学生在实际学习中起过这样的标准。对于《荷塘月色》的教学目标。也许有人会问:你对《荷塘月色》的目标进行了几次修改,将你所修改的“认知与行为相结合的目标”与“表现性目标”合并起来,怎么样?简单的合并不妥,应该进行适当的融合。认知目标与情感目标常常难以分开,像《荷塘月色》这篇文质优美的抒情散文更是如此。可以根据教材特点、教学容量与学生学习的特点,将两者整合起来。加上本来渗透其中的技能目标,经过整合过的目标则是认知目标、技能目标、情感目标的统一体:1.知识:了解作家作品,掌握生字新词。(内在心理变化,可以不写)阅读有关参考资料,陈述朱自清简况及其主要作品,其中包括“民主战士”、四一二与《欧游杂记》;会读会解_个词语,不少于_个。(外在行为自样例)2.理解:理解景物描写的美感。(内在心理变化,可以不写)在诵读课文的基础上,找出描写优美的语句,至少有重叠词与通感句:陈述其美妙之处,其中应有叠韵美与移觉美。(外在
行为样例)3.综合:掌握本文的情感情脉络(内在心理变化可以不写)。在朗诵与默诵的
基础上,依据课文的自然顺序列出作者抒发的感情,并进行概述;其中应有“‘幻想超脱现实’与‘无法超脱现实’的矛盾心理”。(外在行为样例)4.运用:把握情景交融的特点。(内在心理变化可以不写)在确定文章感情脉络的基础上,选几段文字,其中应有第4至第6段;陈述笔下之景能够表达心中之情的理由,其中应有“抑郁苦闷,朦胧之间的协调美”。(外在行为样例)5.活动:体验与感受景物描写的和谐美。(内在心理变化,可以不写)课后举办一次“‘如刚出浴的美人’放在‘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之后,是否更好?”的辩论会,可以上台做辩手,也可以在台下做观众。(表现性目标)
第6篇:如何确定教学目标如何确定教学目河北省承德县三沟初中李淑侠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教师对学生达到的学习成果或最终行为的明确阐述。一切教学活动都是围绕教学目标来进行和展开的。它既是教师教学行为的依据,也是教师课堂教学的一个标尺。没有具体的、可测量的目标,就会影响到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确定好教学目标。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确定教学目标?确定目标时应该注意什么呢?下面就结合我听的这两节课以及在暑假期间进行的国培计划培训来谈一谈自己的粗浅体会和收获。首先,我们要明确设计教学目标应该考虑的因素。如果按照过去的观点,老师主要根据教材和教参确定教学目标是不符合新课程理念的,因为,教师和学生都是课程的主体,课堂教学目标的设定必须依据《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目标”,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计,而且设定的过程固然应该考虑教科书提供的内容及其所应该达到的能力,但是更应该考虑学生的实际状况,学生也是设计目标的主要依据之一。所以,(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教材内容是设计教学目标是必须要考虑的主要因素)我们老师在设计教学目标的时候,要根据学科课程标准,根据教材,另外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确定。这样才能符合新的教育理念。
其次,我们要明确制定教学目标应该注意的问题。如设计的目不可过于笼统、模糊,要具体、明确,具体到可以检测的程度。例如在讲解课文时,如果把“理解课文内容”作为教学目标就显得比较模糊,教师无法知道学生是否理解。如果改为“能复述课文大意”就比较容易确认学生是否理解了。这就要求我们合理使用描述各方面目标的常用行为动词。再如,目标的设计要有层次性。对于一个新学的内容,我们可以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来设定目标,例如在英语中讲解动词be的过去式,我们可以按照“在具体语境中识别、理解、运用”等目标来掌握它,这种循序渐进地方法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另外,层次要清晰,简明扼要,不要太长,好听好记。同时,要加强学生的注意,可默记,可生读,切记一带而过。并且,老师要引导学生追求目标,如用一些激励性的语言等。
总之,我们每上一节课之前都应该深思:“这节课的目标究竟是什么?怎么来确定呢?”这是我们在上课前应该弄清楚的问题。只有这样,我们所采取的教学行为才能始终围绕目标进行,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
第7篇:如何确定教学目标如何确定教学目标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段教学目标、学年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课时教学目标这些已深深地印广大体育教师的脑海中,但是,如何有效地达成这些目标,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完成这些目标,需要我们做的依然很多。一、明确体育教学目标。初中体育教学目标如下:(1)初步形成良好的体育意识,自觉积极地参与体育活动。(2)理解体育锻炼对身体形态和技能的影响,能对健康的营养食品进行简单的选择,在运动中注意安全的问题。(3)了解所学项目的简单战术知识竞赛规则,发展运动技战术能力,发展速度、有氧耐力和灵敏性。(4)学会调节情绪的方法,通过体育树立自尊、自信和团结协作精神。(5)理解并担当不同的运动角色,形成良好的体育道德行为,并能做出简单的评价。二、体育教学目标的确定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我们要
先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如: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已有的学习状态,以及学生对体育的兴趣、态度等,在这样的基础上,制定出一个让所有的学生都得到发展的教学目标,而且要经过不断地努力学习才能达到得目标。
三、体育教学目标的确立要依托于教学内容,也是由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所具有的教学价值体现在教学目标上。教学实践中,老师要深入研究,充分发挥教材的价值,为达到课堂教学目标服务。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不等于课程目标,也就说老师备课时不能把体育课程目标直接搬来作为某一节课的目标。如初二篮球教学目标:了解篮球运动的锻炼价值,培养学生参加篮球运动的兴趣和爱好;能在篮球的游戏和比赛中运用所学的篮球的基本技术和简单战术;通过篮球活动,发展学生的灵活,机敏、反应快捷,以及速度、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促进身体的全面发展;在篮球游戏和比赛中,培养学生自尊、自信、与同伴合作及友好相处的精神,提高适应能力;这一个目标是通过整个初中阶段的学习才能达到的目标,在备课时不能简单的作为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如在教学生原地单手肩上投篮内容时,第一节课堂教学与下节课的教学目标也不是相同的,我们不能简单的把每一节课教学目标都是定为学会和掌握单手肩上投篮动作。这样的结果势必导致课堂教学目标的空洞和模糊。
四、体育教学目标的设计离不开学校体育资源。主要是指学校的场地、器材、设施等要满足于体育教学,以便使所设计的教学目标更符合实际,更具可行性。
总之,教学目标的确立不仅要求体育教师明确教学目标,掌握教学内容,了解学生自身条件,还要受到学校物质条件的限制。
第8篇:确定语文教学目标确定语文教学目标的三个注意点福建省三明刘菊春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灵魂,它决定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取舍、对教学程序的设计、对学习活动的组织以及对作业的布置。因为文本解读的多元性,语文教学目标的确定在实践中是个难点。怎样准确定位语文教学目标?怎样让目标中正而不偏倚、集中而不宽泛、明确而不含糊?下面就案例进行微观分析。一、目标中正而不偏倚【案例1】《看云识天气》(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的教学目标:1.了解云
和天气的密切关系。2.体会科普说明文的语言优美、结构严谨的特点。3.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能力(解读此类文章的基本能力),培养语言品读能力。这一单元的教学目标是“丰富科学知识,激发求知欲,培养科学精神”,具体
到这一课,应是通过解读课文,了解自然奥秘,积累文体知识,培养阅读科学小品文的基本能力。目标这样定位是准确的:“了解”而不是“理解”或“掌握”云和天气的密切关系,不是掌握气象的科学知识,“了解”,是为了体会科普说明文语言的逻辑性。不少老师明里暗里将教学目标之一锁定在“理解云和天气的密切关系”上,结果上成“地理课”,丧失了语文味。
将说明文阅读课上成科学课而不是语文课,以传授科学知识为主,忽略语言学习,致使目标出现偏差,在说明文教学中屡见不鲜。
【案例2】《大道之行也》(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的教学目标:1.背诵积累
2.理解“世界大同”的文化内涵目标的偏倚直接体现在教学上:老师检查学生口头背诵、自己口译课文后,大讲“世界大同”的文化内涵。对初中生而言,文言文接触少,背诵积累是必需,对文句的理解是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目标,无此,理解“世界大同”的文化内涵就是空话。再者,对八年级学生而言,理解“世界大同”的文化内涵是次要的,是拓展,是深度挖掘,教师应根据学情来确定讲否,学生程度好,讲,程度差,可不讲,重点应放在背诵积累和文句理解上。这样的教学目标如果改成如下的内容,是否会更好些呢?1.背诵课文2.准确翻译课文3.积累古汉语词语4.理解“世界大同”的文化内涵目标出现偏差,在古文教学中也较多,主要是文意理解、文化体验两者之间把握不准度,要么只讲文意,把语文课上得毫无生趣;要么花大力气讲文化,虚而不实。语文课堂教学目标首先必须是“语文的”,是侧重于言语表达式的学习,是以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为旨归的,才算中正。聚焦于“言语表达式的学习”并不排
斥人文性、思想性。言语表达式的学习绝不是一个单纯的使用语言的技术、技能、技巧问题,其中必然渗透着言说者的思想情感,在言语表达式的学习的同时,学生也必然接受作者心灵和课文内容的陶冶。文章内容的了解、理解是与“言语表达式的学习”相伴相随的,是为“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服务的。
有效教学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教师要目中有学生,语文课堂教学目标切合学情,才可能是中正的。
二、目标集中而不宽泛【案例3】《鼎湖山听泉》(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学习吟哦讽诵的要领,通过诵读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2.了解一般写景散文的写作思路和构思方法。3.学习和应用从不同角度描写景物和变换角度表现景物的方法。4.学习作者在选材上的详略安排。◆过程与方法1.体会作者如何抓住“听”来组织材料。2.领会文章写泉声的各种层次,并帮助学生领悟话语中蕴含的哲理。3.激起学生诵读的兴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鼎湖山的优美景色,提高审美能力。2.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这样的目标,最大特点就是宽泛。我们大致可将上述九条目标分为三个方面:1.诵读;2.内容把握(写景散文的写作思路,领会文中深含的哲理);3.写作方法学习(构思方法、写景角度、详略安排、写泉声的各种层次)。诵读是解读文本的初步,是起点,不是目标;把握文章思路,领悟其中哲理,是必需,是为“语言学习”服务的,但还不是目标的重点,因为这种哲理可以在其他学科得到实现;“写作方法学习”最逼近“语文”,可是因为目标太多而泛化,等于没有目标。九条目标,涉及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分条陈述,这样的教案书写格式曾被相关教育部门规定为课改教案的模式,要求老师们照此撰写教案,以致于在网上搜索语文教案,这样的“教学目标”大行其道。时至今日,不少教师仍是如此这般绞尽脑汁机械地、一一对应地照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来陈述课时教学目标,致使教学目标宽泛而不集中。
症结之一在于老师将课程标准的上位目标混同于下位的课时目标。华师大崔允漷教授曾撰文说:
“教育目的的具体化是课程标准,而课程标准的具体化就是教学目标;即使是教学目标,也有不同的层级:由学年/学期目标到单元/主题目标,再到课时目标。由于上位目标决定下位目标,在确定教学目标时,教师必须清楚它的上位目标是什么,才能把握住下位目标的基本定位。”
“尽管课程标准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来陈述,教学目标是课程标准的下位目标,但是教师不能机械地、一一对应地照搬上位目标的格式,每堂课都按三个维度来陈述。应该把它当作思考教学目标的一条重要原则,然后根据具体的内容、学生与情景,来确定目标的重点。”
的确,教师要研究课时目标与上位目标的关系,把握教学目标的适切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只是思考教学目标的一条重要原则,要处理好三个维度的关系,确定目标的重点,三个维度融合在课时目标中,而不是机械地分列。这样,目标才不至于宽泛而不集中。
症结之二在于教师对文本解读不够深入,无法准确把握“这一课”的重点,贪多求全,结果丢城失地。《鼎湖山听泉》最精华的部分就在第8段对鼎湖山泉声的描写,作者怎么写是学习重点,作者为了写好泉声,前边用了7个自然段,相当多的篇幅,为什么?不这样写行吗?这些才是教师“这一课”最该引导学生学习的地方。因此这一课的教学目标,可以设为:
1.学习描写听觉形象,2.写文章学会铺垫(蓄势)即体会作者如何抓住“听”来组织材料。研究课标,明确“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研究教材,特别是要提高文本解读的能力,较好地把握文本语言学习的重点,确定语文课时目标才会集中而不宽泛。三、目标明确而不含糊【案例4】《一双手》(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学习抓住特征表现人物的写法。2.学习圈点批注的读书方法,逐步养成读书动笔的习惯。3.学习并发扬劳动光荣、乐于奉献的精神品质。
这样确定教学目标基本准确,第3条是渗透在教学中的,不一定单列。可是,听完课,就发现目标的达成遭遇问题。请看教学过程:◆导入新课
以音乐《手牵手》为背景,同桌之间相互握手,感受同学手的特点。◆整体感知课文
放声齐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惺忪、镐、老茧、垧、裹等)◆读书动笔1.在你印象深的地方做上记号。2.给张迎善同志的“手”建立一个档案。◆精读研讨1.梳理内容2.讨论写法:课文从手的哪些方面进行描写?表现了手的什么特点?◆拓展延伸借鉴_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辞,联系课文内容,为张迎善写一段颁奖辞。◆学生展示课前准备的作文:为爸爸(妈妈)洗手同桌之间相互握手,感受同学手的特点,以此导入新课,未尝不可,但要有过渡语如:“同学们感受同桌的手或小、或大,或温暖或冰冷,它们会让你产生握一下就终身难忘的感觉吗?不会!但,有一个人,他的手让人握过之后,就再也忘不掉!这又为什么呢?”如果握手后硬生生开始学习课文,握手的环节就会变成多余,教学无效。展示_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辞两则,让学生仿写,这偏离此课的目标。颁奖辞的特点是用精致语言高度概括事实,与“抓住特征表现人物”的目标是不同的,而且写颁奖辞对该班学生而言属“高空作业”,不合学情(该班学生整体能力较弱)。学生展示课前准备的作文这一环节中,写爸爸(妈妈)的手,固然可以从课文得着仿写的启迪,但作文偏于写感受,它更多指向情感教育,教育学生感恩父母而不是“抓住特征表现人物”。况且,有的孩子父母的手没有特征,其他方面可能有特征,写手,限制了学生的写作空间。教师在制定目标时,定位基本准确,可是实施起来,却三次走了岔路,并没有奔目标而去,这说明目标意识还不够强,明里明确,暗里模糊。切合语文、切合课标、切合这一课、切合这一班学生,这一切的一切都综合考
虑,语文教学目标才会中正而不偏倚、集中而不宽泛、明确而不含糊。准确定位目标之后,紧紧围绕目标展开教学,教学的有效性才能得保障。
如何确立教学目标心得体会如何定制教学教学目标心得体会(共9篇)温红霞《如何确定单元学习目标》学习心得如何定制教育教学目标心得体会(共3篇)教学目标明确学习心得体会
篇十六:两个确立心得体会
两个维护心得体会参考国家局党组总结烟草二十多年的实践经验,观察分析市场经济全球化对烟草自由民主已产生和必将产生的影响,提出了牢固树立“国家利益、消费者利益至上”共同道德观念价值观和加强内部监管、严格行业自律,这是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行业的具体体现。只有真正落实“两个维护”,才能推动烟草行业步入科学管理、科学发展的轨道,才能推动烟草行业持续稳定协调健康发展。
一、“两个维护”是烟草行业稳定与产业发展的基石“维护国家利益,维护消费者利益”的共同价值观是烟草行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石。不能维系国家利益,烟草作为专卖专营的就没有存在的理由。
二十多年的发展历程,烟草行业从年税利不足百亿增长到两千多亿,累计税利达一万多亿,烟草行业令人瞩目改革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其中固然有行业全体干部职工集体智慧和共同努力的成果,但更重要的是经销我们坚持了一个符合烟草行业改革与发展实际的专卖制与度和管理体制。没有国家赋予烟草行业专卖专营专营的经营管理体制,就没有行业为国家做出贡献的可能,没有行业持续健康的发展,也不可能有切实维护国家利益的制度保障。换言之,烟草行业能够取得今天的成绩,主要应当归功于国家赋予的烟草专卖制度。
烟草行业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坚持国家利益至上的行为准则,尽自己最大的能力提高对经济建设的贡献率。不能维护消费者公共利益,烟草作为专卖专营的行业就丧失了存在的基础。烟草行业存在的的功能和作用就是在维护国家利益社会同时,做好社会分工产品服务,满足吸烟人群的特殊嗜好。烟草制品尽管是一种纯粹特殊商品,但仍属商品范畴,需要遵循产品的一般规律,更需要遵循商品流通法则。要在减少烟草制品危害性、不断提高安全性的同时,维护广大消费者的权利,不断提高行业产品与服务的服务效率和服务水平,满足消费需求,引导消费者健康的、理性的消费。
一滴水只有融入浩瀚的大海才能波澜,一个企业只有担负起对社会的责任才能创造更的业绩。在早期市场经济社会中,“社会制度是企业的依托,企业是社会的细胞”,暂且不论烟草的特殊性,单从金融机构的角度来看,企业只有投资过程在自身发展过程中所,关注社会自决权,推出措施有利于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实际举措,才能有足够多的发展空间,才能真正毫无疑问实现科学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而烟草企业作为国有企业,国家是企业的唯一自然人,而北欧国家的主人是人民,这就直接决定了“短果没有自身的特殊自身利益利益”,截叶决定了烟草行业从诞生之日起,其宗旨就是维护国家利益和消费者利益。烟草行业必须站在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的角度相应的社会责任。
烟草二十多年的改革与发展已充分证明:烟草人不辱使命,维护了烟草专卖法的尊严,维护了国家和消费者的商业利益。新世纪新阶段,我们面临“深化改革,推动重组,走向联合,共同发展”的行业主要任务,又深陷市场经济全球化、《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等利空因素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这种时候,更需要我们坚持“两个维护”,切实担负起“维护国家利益、维护消费者利益”的历史使命。
由于烟草实行国家专卖,因此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和责任感,增强专卖意识,切实使烟草执法环境获得根本改善,真正发挥其保驾护航的作用。对此,要牢固树立国家利益、消费者利益至上利益的团结合作价值观和守土有责的责任意识,密切关注和当前卷烟市场的新形势、新动向、新问题,掌握市场监管的主导权,充分利用《烟草专卖法》这个有力武器,严厉打击不法卷烟经营行为,保护合法经营,营造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强化市场观念,树立竞争意识。面对市场化进程的不断大力推进和入世以后烟草行业面临的严峻考验,烟草企业必须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和现代商业流通企业的一般要求,进一步转变经营以人为本和经营方式,层次结构建立适应市场的企业内部运行机制。运用经济手段来增强企业适应市场、当面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通过优化服务、细化管理、推进改革、积极创新来建设新型
的现代商业企业,通过竞争市场竞争来确立保险机构地位,促进企业的全面健康发展。强化进取观念,树立创新意识。要做到锐意进取,不断创新,需要处理好两个关系:
一是处理好客观规律和主观意识的关系,既要坚持实事求是、遵循客观规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集体主义,增强其他工作的主动性、进取性;
二是时代精神处理好贯彻国家局精神和创造性开展工作的关系,既要在国家局、省局的领导下,融入到本地区改革发展中,又要坚持从实际出发,根据本单位的特点落实各项任务,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抢抓、应对挑战,不断解决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问题。强化自律观念,抓好内部管理监督。国家利益、消费者利益至上既是全行业共同的价值追求,也是加强内部管理监督工作监督的纲领。烟草行业要做到平稳健康地发展,就要增强自律意识。
落实这一要求,烟草企业必须真正对国家负责、对消费者负责,决不搞有损于国家、消费者的事。树立行业共同价值观,抓好“两个维护”的落实,是检验领导干部检查在国家自身利益、消费者利益调适与企业利益取舍上才的“试金石”,能保持是来判断领导干部保持先进性、是否发展中国家做到个人利益服从国家个人利益、消费者利益的一把“标尺”。面对猛烈的市场竞争与严峻的市场环境,面对行业改革和发展肩负的重任,能否真正做到维护国家利益,同时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能否真正做到维护消费者自身利益,为消费者提供服务优质的产品和服务;能否真正看清楚提高效率、注重自律,关系到烟草行业的发展和稳定,为此,我们烟草人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强化观念,全面落实“两个维护”,为保持行业平稳健康发展,打造和谐烟草作出应有的贡献。
[两个维护心得体会参考]
篇十七:两个确立心得体会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学习两个纲要心得体会按照上级党委的统一部署,最近集中学习了《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14通过学习,我感到,贯彻落实“两个纲要”,党员干部要加强自身修养,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所谓政绩观,就是指领导干部对如何履行自身职责及取得何种政绩的根本认识和态度。领导干部的政绩观是否正确,不仅会影响到一个单位或地方的发展,也会影响到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的建设,乃至影响到党的事业兴衰成败。因此,胡锦涛同志强调:“要把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作为新时期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内容”,这是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意义的。能否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归根到底取决于领导干部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就会有什么样的政绩观。因此共产党人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就必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必须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和荣辱观,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增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自觉性。
一、树立忠于理想,坚定信念的世界观。
人应当有理想和信念,理想是人生追求的目标,信念是人生实现追求的动力。理想和信念是世界观、人生观的核心内容。毛泽东同志曾经以明确的语言概括了共产党人的理想,“我们共产党人从来不隐瞒自己的政治主张。我们的最高纲领,是要将中国推进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去的,这是确定的毫无疑义的,我们党的名称和我们的马克思主义的宇宙观,明确地指明了这个将来的,无限光明的,无限美妙的最高理想”。共产主义这一人类社会最高理想,激励了几代共产党人前赴后继,不惜赴汤蹈火而为之奋斗。在今天,对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坚定信念,仍然是我们各级领导干部的精神支柱。树立共产主义理想,决心为之而奋斗终身,是我们各级领导干部坚定自身理想信念的首要条件。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处在这一历史使命,必须把理想同现实的奋斗目标结合起来,把坚定的信念同踏实的工作结合起来,既要坚信共产主义事业胜利的历史必然性,又要充分认识到共产主义前进道路上的曲折性和长期性。我们领导干部唯有树立远大理想和信念才能够在胜利时不骄不躁,谦虚谨慎,才能够在挫折和困难面前不悲观失望,才能够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砥砺意志,坚定信念,奋斗不息,不断前进。共产党人的理想和信念是建立
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上的。我们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和处理问题,反对一切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思想,用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去支撑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去指导我们的改革实战,从而推动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发展。
二、树立甘于奉献,淡泊名利的价值观。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尤其是经济和分配上多元化的现状,促使人生价值成为人们思考和争论的热点问题。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特别是领导干部的价值观错位的状况屡见不鲜。他们把人生价值定位在权力之中或金钱之中或享乐之中或绝对自由之中等等。显然这些都是错了位的价值方向。马克思主义以为,价值是一种关系,它体现的是一种主客观之间的关系,价值观是人们对外界事物能否满足个人和社会某种需要的评判标准。党的干部无论职位高低,其自身价值必须体现在甘于奉献,淡泊名利之中。党员干部应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鞠躬尽瘁,先人后己。任长霞和牛玉儒二位同志是我们新时期党员领导干部的楷模,他们的事迹虽然不同,但他们所表现出的心系人民群众,用满腔的热情和高度的责任感为民排忧解难,置个人安危于不顾,用生命的代价换取人民的利益,他们都表现出了领导干部真心为民的高尚的思想品德。相比之下,有些领导干部对共产党人的价值观产生了动摇,甚至怀疑否定,产生了极端个人主义思想,他们片面强调个人价值的实现,以是否对个人有利作为处理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唯一标准,争名于朝,争利于市。他们置党纪国法不顾,只顾自己名利官位,以权谋私。王怀忠,肖作新等都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三、树立立党为公,掌权为民的权力观。以权谋私行为的发生,都是对权力的滥用。而造成滥用权力的一个很重要原因,是缺乏正确的权力观。腐败分子之所以有腐败行为。关键在于他们脱离了立党为公,掌权为民的权力观,视权力为谋私的手段和工具。于是大权在握,头脑发昏,权欲膨胀,胡作非为,结果必然自食其果,在官位上摔下来,落个被世人唾弃的下场。权力观是世界观的一部分,是指对权力的性质,作用和运行机制的基本看法。受不同权力观的支配,必然产生不同的行为结果。共产党人的权力观是立党为公,掌权为民。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但由于我国现在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没有发展到由社会成员的大多数或全体来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程度,人民只能通过少数代表来掌握和行使国家权力。由于我们党是工人阶级先锋队,是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和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是以全心全意
为人民服务为分配宗旨的,人民便把这些权力赋予我们党,委托我们各级领导干部来行使权力,也就是说权力的主体是人民群众,如果说领导干部对人民给予的权力拥有使用权的话,那么,这种权力只能用来为人民服务。这是我们每一位领导干部必须掌握的常识。权力既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义务。作为领导干部,人民给予的权力越多,职位越高责任也就越大。因此,各级领导干部无论在什么岗位上掌权,用权,都要想人民所想,急人民所需,为人民谋利益,坚定不移地维护人民群众的权益,无私无畏地同一切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作斗争,永葆人民公仆的本色。
四、树立艰苦奋斗,廉洁奉公的荣辱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共产党人的荣辱观,主要体现在艰苦奋斗,廉洁奉公之中。以艰苦奋斗,廉洁奉公为光荣,以侈奢浪费,以权谋私为耻辱。励精图治,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我们党密切群众的法宝。邓小平同志多次强调:“艰苦朴素的教育今后要抓好,一直要抓60—70年”。“我们国家越发展,越要抓艰苦创业”。“提倡艰苦创业精神,也有助于克服腐败现象”。然而,改革开放以来,在相当一部分党员干部中丢掉了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出现了讲排场、摆阔气,追求奢侈豪华的不良风气。有的人沉溺于灯红酒绿之中,狂吃豪赌;有的人全身珠光宝气,豪华在年年翻新,招摇过市,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一个比一个威风,已经使一部分领导干部意志衰退,有的甚至跌入了犯罪的泥坑,我们应当引以为戒,人民群众对我们党的态度如何、关系亲疏,主要是看领导干部是否为群众谋利益,关心群众的疾苦,解决群众的困难,改善人民的生活,是否与群众风雨同舟,有福同亨。我们的党员干部做到了这些,群众就与党亲近,就拥护党,党指向哪里就奔向哪里,否则就离心离德,甚至产生对抗。从我们党走过的80多年艰难历程也可以看出,艰苦奋斗,廉洁奉公能够密切群众,贪图享乐,奢侈浪费就脱离群众,因此,我们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只有树立和发扬艰苦奋斗,廉洁奉公精神,才能够在思想上、感性上热爱人民,关心群众,在工作上努力拼搏,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作风上虚心听取群众的意见,与群众打成一片;在生活上不搞特殊化,与群众同甘共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