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天宫课堂”观后心得体会

时间:2022-06-22 09:15:05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天宫课堂”观后心得体会,供大家参考。

“天宫课堂”观后心得体会

 

 “天宫课堂”观后心得体会

 3 月 23 日下午,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相互配合,在距离地面 400 公里的中国空间站讲授“天宫课堂”第二课。本次太空授课活动继续采取天地对话方式进行,由航天员在轨演示太空“冰雪”、液桥演示、水油分离等实验。

  “伟大事业都始于梦想,梦想是激发活力的源泉,中华民族是勇于追梦的民族。”人类始终保持对太空的敬畏和向往,在仰望星空的执着下遐想银河九天发生的故事。开设“天宫课堂”,向全社会传播普及空间科学知识,就是给广大同学们播下一颗“科学梦”“航天梦”的种子,去见证从“未知”到“未来”的生根发芽。

  心底有诗,自在远方;九天揽月,如你所愿。“嫦娥”月球探测器、“天宫”空间站、“天问”火星探测器、“墨子号”科学实验卫星、“神舟”载人飞船……带着浓厚色彩的神话故事和年深岁久的历史人物,航天事业专属名词与高精尖现代科技擦出火花,使中国航天有了传统和现代的双向意蕴。这不仅有着专属中国式的浪漫内涵,也

 有着专属中华文化的博大深邃,带着这份自信和诗意奔赴追梦之路,更能让我们跨越千山万水,去拥抱星辰大海。

  积跬步以行千里,在文化自信的背后,更是中国科技的笃行不怠,是中国梦想的薪火相传。“天宫课堂”的开课再次彰显出中国科技自立自强的伟大精神,中国空间站将给中国和全世界带来更多的惊喜。

  从“飞天圆梦”到“天宫征程”,从载人飞船到空间站,在遨游浩瀚宇宙中标注着“中国高度”。此外,中国桥、中国车等超级工程的恢宏屹立描摹着“中国密度”,复兴号高铁的不断提速见证着“中国速度”,“蛟龙”入海的深海探测刷新着“中国深度”,人造太阳实验装置炽热着“中国温度”……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在满溢不朽伟业使命的背后,是我们将更多的梦想与期许倾注于实际行动。“天宫课堂”蕴含着科技自信的“中国密码”,广大科技工作者披星戴月、勇于创新,打破了技术封锁和垄断,致力于走出中国独有的科技道路。唯有我们坚定强大的科技自信,依靠自己的力量努力攻克一系列科技难题,才能迈出更为坚实的步伐,取得更为辉煌的成就。

 身临其境的“天宫课堂”不常有,但其传递的教育理念和方式,应得到推广和效法。让教育阵地得到拓展,让教育形式得到创新,才能更好地提升同学们的大国认同感,以稚嫩的声音发出对“星辰”“远方”的叩问和热爱,不断延续中国的追梦之路。

  品读追逐星辰大海的精神密码,我们有着更多的梦想与期许;征途漫漫,聆听科技与文化的自信之音,大国的追梦之路未来可期!

推荐访问:“天宫课堂”观后心得体会 天宫 心得体会 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