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幼师读书心得体会14篇

时间:2023-07-26 11:05:01 来源:网友投稿

幼师读书心得体会14篇

幼师读书心得体会篇1

假期我在“读一本好书、来一场旅行”的约定中,选读了《童年的秘密》这本教育名著。本书由意大利当代教育最伟大的幼儿教育思想家和改革家玛利亚.蒙台梭利撰写,书中从生理学、心理学、社会学和教育学的角度为我们提示了儿童发育和成长的秘密。

捧读此书使我受益匪浅,进一步提升我在幼儿教育方面的知识,也让我得以更深刻地了解和理解儿童。现在让我们在这本书的带领下一起来探索儿童的秘密吧!

全书分为三大部分,介绍了儿童生理、心理各阶段的发展,儿童的教育,爱的智慧,成人与儿童的冲突等。书里充满爱的语言,充满爱的教育方式,因此我感受最深的是作者在“爱的智慧”章节中关于爱的理解——“爱不是原因,而是结果,它像一颗行星,得到了太阳的光辉!它的动力就是本能,是生命的创造力量,在创造过程中,他产生了爱,这种爱充满了儿童的意识,并影响着儿童的自我”。

爱是降生于世界上每一个儿童的禀赋,要是儿童爱的潜能得以发挥,或者其全部价值都得以发展,我们就会取得无法计量的成就。但丁把这种儿童的本能为动力的爱,这种对一切的热爱称之为“爱的智慧”,它是一种精神能量,伴随着创造力的得到。

这种爱也是:当一个孩子发现桌布歪了,他就会想到桌布应该怎么铺,并且调动他的所有热情,慢慢地试图把它弄平整。对这个孩子来说,这是一种令他狂喜的行为。我们也许会认为,孩子的这种行为是多么的幼稚。但或许,这正体现了我们对孩子的不理解。

孩子可以不厌其烦重复做一件他们认为有意思的事,甚至完成后会有一种幸福喜悦的感觉,我们成人眼里的无聊但对于一个正处在认识世界的儿童来讲,这些社会法则是不适用的,当一件事完成的步骤越精细,孩子重复的次数就会越多。只有爱与理解才会让我们发现更多独属于孩子世界的精彩。

这种爱是:早晨孩子进去唤醒他的父母,这是一件极讨厌的事情。但是,如果不是爱,还有什么东西会促使一个儿童一醒过来就去寻找他的父母呢?孩子来了并触摸他的父母,父母抱怨孩子的打扰,孩子却回答说:“我并没有叫醒你们,我只是要给你们一个吻。”我想任何父母听到这样的话都会给孩子一个吻。

这就是孩子与成人的不同,我们往往以自己固有的观念来评价孩子,认为孩子不懂事、便会和孩子发生冲突,正是这种不理解、不尊重孩子的行为,给孩子的心理无形烙上伤痕,根本没有意识到孩子对我们成人深深的爱。自以为是为了孩子好,但其实却造成相反的结果。

发生矛盾冲突时,我们需要正确地移情,即感人之所感,并知人之所感,接受其感情,不一定接受其中的行为。我们应该从孩子的立场和角度出发,换位思考,如:“假如我是孩子”来建立移情。只有相信孩子,这样才会让我们更能贴近孩子的心,就像我们的教育理念一样,遵循自然,静待成长。

通过这些事例对内心世界的描绘,使人油然想起童年的特征,想起童年吸收的心理,它爱一切吸收一切,并使其在未来的成年人中得到体会。还记得初做妈妈给孩子讲《猜猜我有多爱你》绘本故事时,我总认为我们成人对孩子的爱是无私、伟大并多于孩子的。但读完这本书后我明白,其实孩子爱我们胜过其他的一切。

如何才能将我们对儿童的爱化为滋润的雨露来灌溉儿童的心灵?我认为,最重要的是给他们创造一个充满爱的安全的环境,尊重并理解孩子的行为,对他们的行为尽量做最少的限制和“指导”。孩子自然会知道自己想做什么,该如何做。在一次又一次的探索中,他们会逐渐成长起来。这就要求我们选择合适的爱的表达方式、方法,寻求合适的表达时机和教育环境。”

教育是一种充满爱的工作,爱的智慧需要身体力行、春风化雨。是一颗树摇动另一颗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爱的智慧需要我们始终保持一颗敏感的心,保持对孩子的全神贯注,对孩子的细微行为也有所预期,并迅速做出反应。

我们努力为了孩子那份爱!为了爱的明天!

幼师读书心得体会篇2

某日在电脑上看了《怎样做一名好的幼儿教师》文章,让自己又学习了一些知识,教师一直是人们所尊崇的事业,这个职业被称为太阳底下最崇高的是职业。教师要怀着崇高的爱去传授知识,要用满腔的热情去启迪人生,春雨润物般的言传身教不仅能使孩子获得渊博的知识,还能使幼儿拥有丰富而高尚的灵魂。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应具备对人真诚、心地善良,有爱心,要热爱幼儿,还应不断补充自己的知识储备量。这就说明我们教师应该具备求知的精神,要学而不厌,要掌握渊博的文化知识,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在学以致用。幼儿教师还应具有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的崇高品质,凡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必须先做到做好。

幼儿教师读书心得

教师还要有耐心,面对不听话的幼儿要耐心的教导他们,不能侮辱他们,这不仅会伤害幼儿感情,而且会使矛盾激化,在幼儿心中失去威信,教师的劳动是十分艰苦、复杂的,教师只有保持愉快平静的心境,才能使幼儿产生一种愉快的感情体验,提高积极性,并因此创造一种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只有用自己的言行品格去影响幼儿,才是为人师表。还有教师教书育人应是面对全体幼儿,要对班级里所有幼儿关心,不过在平常的教学中,我还是比较喜欢那些听话乖的小朋友,往往忽略了那些调皮的幼儿,在这一点我想在今后工作中应该要注意。

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我想我以后一定会努力,多读一些幼教文章。争取做一名让孩子开心,让家长放心的幼儿教师!

幼师读书心得体会篇3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说明中指出:教师应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要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如何在日常工作中更好的完成这个目标,我们每个人都在寻找有效的方法。

看了《幼儿行为的观察与记录》这本书,我觉得它很好的诠释了《指南》的这句话。这本书阐释了幼儿教师科学有效观察孩子们行为的重要性。教师可以从孩子的行为中分析出许多信息并针对这些信息及时的调整教育的目标、方法等,从而更加专业地剖析幼儿、引导幼儿,做到了解幼儿、尊重幼儿,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而这样做的过程,也使教师自身能力得到提升。

观察记录是我们教师日常工作主要工具,在教育实践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我以前的观察记录过于简单、粗糙。原因出在哪里?当然与当初教学经验匮乏有直接关系,但观察记录方法不得要领是重要原因,比如《幼儿行为的观察与记录》中对记录的语言做出阐释,应该用什么样的词类,比如多用动词、形容词等,记录幼儿动作语言及其他幼儿反应,少用归纳性,教师臆想性话语等。

有人说爱一行干一行,我觉得更应该干一行爱一行,做幼儿教师,就要做得像模像样。“幼师不能只当孩子王,更要理论硬技能强,做幼儿领域的研究者”。

幼师读书心得体会篇4

对于成长于文化断层年代的我们,胡适先生似乎只是历史的一个符号,他曾经走在文字改革的先端,是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等,由于种种原因,难得看到胡先生的文字,对于他的了解多来自片段性的轶事或宏大感受。近日于南图觅得一本《胡适的声音》,虽然只是一册不同时期的演讲集,但也足以窥见胡先生博大精深学养的沧海一粟。

“宁鸣而生、不默而死”,是《胡适的声音》一书的卷首语,这是胡先生一生主张并奉行的人生格言,由此看来,不论在什么语境下先生都会是一个“大右派”。作为一个有深厚旧学背景,在完善的西学教育中成长起来的学者,胡先生在文学、哲学、史学、考据学、教育学、伦理学等诸多领域均有建树,是真正学贯中西的大家。他的文字晓畅明白,朴实自然,没有精英意识,即使现在阅读也有极强亲近感,很符合他倡导的白话文应该是“活”的文字。

书中涉猎的领域与年代跨度很大,从“五四”时期到五十年代,几乎收录了胡先生一生中不同时期的各种演讲内容,让我们看到胡先生历经学者到官员(驻美大使)直至“中央研究院”院长等不同角色转化中为人,治学的态度,可以充分体现他毕生倡言的“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言必有证”的治学方法以及"认真的作事,严肃的作人"的为人之道。

对书中感触颇深的是一篇对“五四”事件的回顾演讲稿,具体而详尽的过程描述让我们身临其境。一方面,他承认“经过了这次轰动全国青年的大解放,方才有中山先生所赞叹的思想界空前之大变动”。另一方面,他坚持说,五四运动“实是这整个文化运动中的一项历史性的政治干扰。他明确表达了:对抗争政府的同情与对运动方式的拒斥。胡先生作为独立知识分子,一贯坚持以自己的方式“宁鸣而生”。

另一篇极具特色的演讲稿是关于中国禅宗的发展史,从中国哲学史的角度系统讲述了佛教在中国成长发展的过程。胡先生关于禅宗发展史的研究考证翔实,表述客观风趣。胡先生本人没有宗教信仰,他的佛教研究完全从学问的视野进入。胡先生的禅宗研究源于他编著的《中国哲学史大纲》,到他离世只完成《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卷,禅宗史是研究的不足之处,他一直在进行这方面的弥补。胡先生对禅宗史下过很多功夫,颇有心得,在研究的基础上专门为影响很大,成为一代宗师却不识字的六祖慧能的弟子,作了一部《神会与尚传》;晚年,又花很多时间去考证《虚云与尚年谱》。虽然禅宗史只是胡先生治学一隅,但严谨的态度足以描述中国佛教发展的历史,他的研究甚至曾引发日本禅宗学者铃木大拙与他的一翻论战。胡先生对于禅宗史的研究体现了他在治学中的“不默而死”。

多看看胡先生的研究,会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交融,感受到他作为独立知识分子,用独立、理性、责任、正见、负责的言论来发表个人思考的行为特点。

如何深入的探寻与认同自己的文化,如何以独立知识分子的思维来“宁鸣而生、不默而死”,是我们需要一生探寻的问题。

幼师读书心得体会篇5

莫源秋教授的《做个幸福快乐的幼儿教师》,她教会我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应该具有积极乐观的心态、如何确立正确的幸福观、怎样学会安排工作与休闲、如何做个高效率的幼儿教师等。其中在“如何做个高效率的幼儿教师”提到:“要做个会‘偷懒’的幼儿教师”让我最有体会,怎样才能做到呢?这就需要我们深思。

我们要“偷懒”,让家长配合我们,将做好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放在首位。1.在家可以让孩子从做家务做起,例如:让孩子自己洗袜子,拿牛奶,买东西,穿衣服、袜子等。家长在吩咐孩子做家务时要有耐心,孩子主动帮助做家务应得到鼓励。由于孩子年龄小,认识水平不高,考虑问题不周全,力气小,在做事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失误。大人不应因此指责孩子,更不能惩罚孩子,而应首先鼓励孩子做得对的地方。对于孩子有失误的地方,要帮助他们分析原因,找到问题所在,以提高操作的技能和水平。2.在园能让幼儿自己做的,就让他们自己做,如果孩子真的不会,老师应该在旁给予适当的指导,还可以安排“值日生”的活动,让全班孩子轮流做值日,训练他们的动手能力,培养责任心和集体荣誉感。

要做一名高效率并且具有幸福感的幼儿教师,适当地“偷懒”也是有策略和技巧的。

幼师读书心得体会篇6

《教师应该做到的和能够做到的》这是一本由美国琳达·达林-哈蒙德,和约翰·布兰斯福德共同撰写的教育专著。它是美国中小学教师指定培训教材。

序言中说到:从前,教师只需要培养少数精英去从事脑力劳动,而现在却要培养几乎所有的学生去进行过去只有少数精英才从事的高级思维活动,完成出色的业绩。这也说明了现在社会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

读了这本书,我受益匪浅。作为一个教师,需要具备怎样的知识和技能不仅收获了一些理念,同时我也对自己提出了要求:

1.幼儿园教师要具备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

责任心是做好幼师的必备要素,要把幼儿园教师当作事业来做,要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无论在任何情况下,我们都要竭尽全力把幼教工作做好。

2.幼儿教师要平等并尊重每一位幼儿,肯定鼓励他们成长

作为幼儿教师,我们要熟悉每一个幼儿的个性化特点,明白他们的需求,客观认知他们身上的优点和缺点。幼儿教师要对所有的孩子一视同仁,不能偏爱任何一个,要公平公正。

3.幼儿园教师要有一颗爱心和耐心

幼儿教师只有把自己的爱心奉献给孩子,才能成为真正的教育者。不含有爱的教育是没有效的教育。

4.幼儿教师要善于表扬和鼓励幼儿,正向引导其言行

5.幼儿教师一定要善于与家长沟通,做好家长的工作

家长是幼儿园教师的重要合作伙伴,家长和幼儿教师要共同携起手来,一起做好育儿工作。幼儿园应该本着尊重家长、与家长合作的原则和态度开展工作。

综上所述,遵循了教师应该做到的就能够做到一名合格的幼儿园教师,就是要具备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肯定并尊重每一位幼儿,鼓励他们向上成长,做正向引导,还要经常与家长沟通,做好家长各方面的工作,常保一颗爱心和耐心,以身作则,立师德,铸师魂,练师功,树师表,将爱和责任集于一身,做一名孩子喜欢的幼儿园教师。

幼师读书心得体会篇7

我是一位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青年教师,需要学习的地方有很多。读完《幼儿行为的观察与记录》之后,我发现观察是了解孩子的第一步。

观察幼儿行为时,我们需要重视观察幼儿的游戏过程。青年教师常常重结果、轻过程,如这样一份观察记录:“某某小朋友到数学区随意拿了几样玩具,没怎么玩就到别的区域去了。”这句话说明,这位教师只注意了孩子的游戏结果,对孩子在游戏过程中的动作、表情、语言等没有详细记录。我们不仅要了解孩子的行为,更要了解他们行为背后的原因。在游戏分享环节,老师请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问问孩子最喜欢玩什么,让孩子真正成为游戏的主人。教师通过观察分析幼儿的兴趣点、最喜欢的游戏区域和材料等。

有时我在撰写观察记录时,对如何观察、观察的目的是什么、用什么方法记录等无从入手。这本书告诉我们,要学会耐心观察,等等孩子。集体活动、区域游戏、户外游戏等一日生活,都可以成为我们观察记录的重点。通过观察,我们可以更好地为孩子提供支架,投放更加适宜的游戏材料。

幼儿行为观察和记录最终目的是为了让观察更有针对性,记录更细致,我们要不断实践、反思、改进、创新,把自身的专业成长与幼儿的发展联系在一起,随时随地捕捉孩子的亮点,找到共性问题以便及时解决。

幼师读书心得体会篇8

读了《教师应该做的和教师能够做的》这本书感受很深,我们要了解怎样组织适合孩子成长规律的课堂教学,以便吸引孩子参与有意义的活动。

我对书中的小标题“在错误中不断进步”感触也很深。俗话说: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更何况是年幼无知的幼儿。孩子自然会犯很多错误,我们不要怕孩子犯错误。作为教师,只要知道孩子平时可能会犯什么样的错误,并能够及时地指出错误,耐心的帮助孩子找出犯这些错误的原因,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犯错是学习的一部分,可谓是“失败乃成功之母”。今后,当我的孩子犯错误的时候,我要用更加宽容的心去原谅他们,允许孩子犯错误,重要的是犯错误后如何积极、有效地开导他们,使孩子们能“吃一堑,长一智”。

好教师和差教师的区别不在于他们懂得多少,而是在于他们如何行动。今后,我要努力摒弃慵懒与懈怠,勤学敏思、锐意创新。我要永葆对教育的一颗赤诚之心,继续苦练扎实的基本功,学习优秀的教育教学经验,永葆对孩子真诚的关爱与教诲,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付出情感,付出汗水,付出青春,才能收获充实,收获信任,收获尊重。

幼师读书心得体会篇9

《童年的秘密》其中一段是这么说的:人们对儿童心理上的创伤仍然知之甚少,但是他的伤痕大多数是由成人无意识地烙上去的。这些创伤,几乎全部都是因为我们不了解儿童的心理所造成的,我们自以为是为了孩子好,但其实却造成了相反的后果。而《童年的秘密》里,或者指出常识性做法的谬误,或者提出了一些我们未曾想到过的地方。其实有一个敏感期我们大家都知道,就是儿童的语言敏感期。在儿童的某个阶段,学语言的能力是非常惊人的,所有人都是他们的老师,他们只是沉默的聆听,直到某一天说出他们的第一个字。但是除此之外,儿童的敏感期还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敏感期,就是对秩序的敏感。一个很重要和神秘的时期是儿童对秩序有极端敏感的时期。这种敏感在儿童出生后第一年就出现,并一直持续到第二年。

蒙台梭利说这种敏感期的存在也许更清楚地表现在儿童所遇到的障碍上,在大多数情况下儿童发脾气很可能都是由于这种敏感性秩序感在于认识到每样物品在它的环境中所处的位置,记住每件东西应该放在哪里。这意味着一个人能够适应自己的环境,在所有的细节方面都能支配它。心灵的适宜环境是这样的:一个人能闭着眼睛到处走动,仅仅只要伸手就能拿到他所要的任何东西。这样的环境是平静和快乐所不可少的。很明显,儿童对秩序的热爱不同于成人对秩序的热爱。秩序给成人某种外在的快乐,但对幼儿来讲就完全不同了。它好像动物漫步的大地,或鱼儿游憩的水。不过这一点,再深入想一想,是可以理解的。比如我们新到了一个环境,也是会经历很不适应的时期,所谓的水土不服,但是儿童却更加的敏感,敏感到桌子上放了一把没见过的雨伞也会生气的地步。而儿童的这个敏感期,据说一直会持续到五岁。

每一个在孩子成长道路上的成人,都是他们的教师,所以,并非孩子的父母亲和老师,当一个成人看到儿童端了一杯水,他就开始害怕这只杯子可能会摔破,当他感觉到这一点时,他的贪婪就使他把这杯子看作一件珍宝,并从儿童手中把它夺过来。另一方面,儿童还必须形成他的行为习惯,但是,他从来也没有得到许可,去展现连续的行为过程。当儿童工作时,他并不是为了获得某些进一步的目的而如此做的,他工作的目的就是工作本身,当他重复一项练习,使自己的活动达到一个目的时,这个目的是不受外界因素支配的。就儿童个人的反应而言,他停止工作跟劳累没有联系,因为使他的工作完全更新,充满精力是儿童的特征。

幼师读书心得体会篇10

《教师应该做到的和能够做到的》这是一本由美国琳达·达林-哈蒙德,和约翰·布兰斯福德共同撰写的教育专著。它是美国中小学教师指定培训教材。

序言中说到:从前,教师只需要培养少数精英去从事脑力劳动,而现在却要培养几乎所有的学生去进行过去只有少数精英才从事的高级思维活动,完成出色的业绩。这也说明了现在社会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

读了这本书,我受益匪浅。作为一个教师,需要具备怎样的知识和技能不仅收获了一些理念,同时我也对自己提出了要求:

1.幼儿园教师要具备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

责任心是做好幼师的必备要素,要把幼儿园教师当作事业来做,要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无论在任何情况下,我们都要竭尽全力把幼教工作做好。

2.幼儿教师要平等并尊重每一位幼儿,肯定鼓励他们成长

作为幼儿教师,我们要熟悉每一个幼儿的个性化特点,明白他们的需求,客观认知他们身上的优点和缺点。幼儿教师要对所有的孩子一视同仁,不能偏爱任何一个,要公平公正。

3.幼儿园教师要有一颗爱心和耐心

幼儿教师只有把自己的爱心奉献给孩子,才能成为真正的教育者。不含有爱的教育是没有效的教育。

4.幼儿教师要善于表扬和鼓励幼儿,正向引导其言行

5.幼儿教师一定要善于与家长沟通,做好家长的工作

家长是幼儿园教师的重要合作伙伴,家长和幼儿教师要共同携起手来,一起做好育儿工作。幼儿园应该本着尊重家长、与家长合作的原则和态度开展工作。

综上所述,遵循了教师应该做到的就能够做到一名合格的幼儿园教师,就是要具备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肯定并尊重每一位幼儿,鼓励他们向上成长,做正向引导,还要经常与家长沟通,做好家长各方面的工作,常保一颗爱心和耐心,以身作则,立师德,铸师魂,练师功,树师表,将爱和责任集于一身,做一名孩子喜欢的幼儿园教师。

幼师读书心得体会篇11

我是一位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青年教师,需要学习的地方有很多。读完《幼儿行为的观察与记录》之后,我发现观察是了解孩子的第一步。

观察幼儿行为时,我们需要重视观察幼儿的游戏过程。青年教师常常重结果、轻过程,如这样一份观察记录:“某某小朋友到数学区随意拿了几样玩具,没怎么玩就到别的区域去了。”这句话说明,这位教师只注意了孩子的游戏结果,对孩子在游戏过程中的动作、表情、语言等没有详细记录。我们不仅要了解孩子的行为,更要了解他们行为背后的原因。在游戏分享环节,老师请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问问孩子最喜欢玩什么,让孩子真正成为游戏的主人。教师通过观察分析幼儿的兴趣点、最喜欢的游戏区域和材料等。

有时我在撰写观察记录时,对如何观察、观察的目的是什么、用什么方法记录等无从入手。这本书告诉我们,要学会耐心观察,等等孩子。集体活动、区域游戏、户外游戏等一日生活,都可以成为我们观察记录的重点。通过观察,我们可以更好地为孩子提供支架,投放更加适宜的游戏材料。

幼儿行为观察和记录最终目的是为了让观察更有针对性,记录更细致,我们要不断实践、反思、改进、创新,把自身的专业成长与幼儿的发展联系在一起,随时随地捕捉孩子的亮点,找到共性问题以便及时解决。

幼师读书心得体会篇12

假期我在“读一本好书、来一场旅行”的约定中,选读了《童年的秘密》这本教育名著。本书由意大利当代教育最伟大的幼儿教育思想家和改革家玛利亚.蒙台梭利撰写,书中从生理学、心理学、社会学和教育学的角度为我们提示了儿童发育和成长的秘密。

捧读此书使我受益匪浅,进一步提升我在幼儿教育方面的知识,也让我得以更深刻地了解和理解儿童。现在让我们在这本书的带领下一起来探索儿童的秘密吧!

全书分为三大部分,介绍了儿童生理、心理各阶段的发展,儿童的教育,爱的智慧,成人与儿童的冲突等。书里充满爱的语言,充满爱的教育方式,因此我感受最深的是作者在“爱的智慧”章节中关于爱的理解——“爱不是原因,而是结果,它像一颗行星,得到了太阳的光辉!它的动力就是本能,是生命的创造力量,在创造过程中,他产生了爱,这种爱充满了儿童的意识,并影响着儿童的自我”。

爱是降生于世界上每一个儿童的禀赋,要是儿童爱的潜能得以发挥,或者其全部价值都得以发展,我们就会取得无法计量的成就。但丁把这种儿童的本能为动力的爱,这种对一切的热爱称之为“爱的智慧”,它是一种精神能量,伴随着创造力的得到。

这种爱也是:当一个孩子发现桌布歪了,他就会想到桌布应该怎么铺,并且调动他的所有热情,慢慢地试图把它弄平整。对这个孩子来说,这是一种令他狂喜的行为。我们也许会认为,孩子的这种行为是多么的幼稚。但或许,这正体现了我们对孩子的不理解。

孩子可以不厌其烦重复做一件他们认为有意思的事,甚至完成后会有一种幸福喜悦的感觉,我们成人眼里的无聊但对于一个正处在认识世界的儿童来讲,这些社会法则是不适用的,当一件事完成的步骤越精细,孩子重复的次数就会越多。只有爱与理解才会让我们发现更多独属于孩子世界的精彩。

这种爱是:早晨孩子进去唤醒他的父母,这是一件极讨厌的事情。但是,如果不是爱,还有什么东西会促使一个儿童一醒过来就去寻找他的父母呢?孩子来了并触摸他的父母,父母抱怨孩子的打扰,孩子却回答说:“我并没有叫醒你们,我只是要给你们一个吻。”我想任何父母听到这样的话都会给孩子一个吻。

这就是孩子与成人的不同,我们往往以自己固有的观念来评价孩子,认为孩子不懂事、便会和孩子发生冲突,正是这种不理解、不尊重孩子的行为,给孩子的心理无形烙上伤痕,根本没有意识到孩子对我们成人深深的爱。自以为是为了孩子好,但其实却造成相反的结果。

发生矛盾冲突时,我们需要正确地移情,即感人之所感,并知人之所感,接受其感情,不一定接受其中的行为。我们应该从孩子的立场和角度出发,换位思考,如:“假如我是孩子”来建立移情。只有相信孩子,这样才会让我们更能贴近孩子的心,就像我们的教育理念一样,遵循自然,静待成长。

通过这些事例对内心世界的描绘,使人油然想起童年的特征,想起童年吸收的心理,它爱一切吸收一切,并使其在未来的成年人中得到体会。还记得初做妈妈给孩子讲《猜猜我有多爱你》绘本故事时,我总认为我们成人对孩子的爱是无私、伟大并多于孩子的。但读完这本书后我明白,其实孩子爱我们胜过其他的一切。

如何才能将我们对儿童的爱化为滋润的雨露来灌溉儿童的心灵?我认为,最重要的是给他们创造一个充满爱的安全的环境,尊重并理解孩子的行为,对他们的行为尽量做最少的限制和“指导”。孩子自然会知道自己想做什么,该如何做。在一次又一次的探索中,他们会逐渐成长起来。这就要求我们选择合适的爱的表达方式、方法,寻求合适的表达时机和教育环境。”

教育是一种充满爱的工作,爱的智慧需要身体力行、春风化雨。是一颗树摇动另一颗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爱的智慧需要我们始终保持一颗敏感的心,保持对孩子的全神贯注,对孩子的细微行为也有所预期,并迅速做出反应。

我们努力为了孩子那份爱!为了爱的明天!

幼师读书心得体会篇13

到现在为止,这本书我读了两遍,第一遍读的时候只是浅浅的了解了一下,可是,到第二边读的时候,作者对于生命的理解深深的震撼着我的心灵,也深刻的影响了我的内心思想。

读《完整的成长》,“完整”两个字首先触动了我的心弦,在书的背面,对“完整”做了件的解释。何为“完整”这里的完整不是完美,人,不会完美,也无需完美,完整是表明一个人是丰满的、立体的、多个层面的人。人的完整需要一个人完整的成长过程,而这个过程即是儿童自我创造的过程。

儿童的成长应该是完整的,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幼儿的成长却是不完整的,如何使幼儿做到完整的成长,这需要家长、老师的共同努力,更需要那我们运用正确的方法。而这本书,通过大量的例子来告诉我们如何使一个儿童从出生到成年完整的发展给了我很大的启迪和思考。

一、儿童自己创造自己

人的成长都将从身体开始,经历情绪、感觉上升到心理认知,然后有精神升华。这些奇妙的内在部分,将协助儿童创造一个独一无二的自我。儿童总是绕过或躲过成人有意无意设置的障碍,一步步创造自己一步步完整自己,这是儿童成长的开始,也贯穿幼儿发展的始终。因此,在幼儿自己创造自己的同时,我们成人要给于儿童充分的自由,让儿童自己找到创造自己的方法。

二、儿童是自己身体的"主人

儿童要成为自己身体的主人之前必须唤醒自己的身体,而唤醒自己身体的前提便是对儿童的“爱和自由”。

爱可以把各种场所变成儿童的家,在儿童自己家中,大多数孩子可以自由的支配自己的身体,他依靠身体来探索外界以此上升到头脑,这是发展他未来一切发展的开始。因此,身体的自由对于孩子来说尤其重要。

反复的活动四肢,让身体自由这是儿童的第一个自由,这一阶段四肢的活动就是快乐就是成长就是一切。

三、隐藏在儿童身体内的生命力

儿童体内天生就隐藏着生命力,我们不被儿童发现,是因为我们缺少生命力。然而,我们想要做好教育工作,就必须让儿童发现自己,那最好的方法就是“发挥我们体内的生命力”来吸引孩子的眼球。幼儿天生对“生命力”有着敏感的嗅觉。孩子的生命力指引着孩子身体的自由,如果身体被他人支配就会产生截然不同的结果,所以,我们要更加都懂尊重孩子的身体自由,使其生命力延续下去。

四、儿童是自己情绪的主人

情绪在儿童完整发展中是个不可缺少的部分,我们要理解孩子就,要了解孩子的情绪;我们要接纳孩子,就要接纳孩子的情绪;我们爱孩子,就要包容他的情绪。

幼儿刚刚进入幼儿园,难免会有害怕的情绪,最直接的反应便是哭,孩子为什么哭呢?是因为这时的她心里有种强烈的不安感这种不安是他感到很难过,这时候老师应该了解幼儿心理的情绪,才会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法。

幼师读书心得体会篇14

莫源秋教授的《做个幸福快乐的幼儿教师》,她教会我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应该具有积极乐观的心态、如何确立正确的幸福观、怎样学会安排工作与休闲、如何做个高效率的幼儿教师等。其中在“如何做个高效率的幼儿教师”提到:“要做个会‘偷懒’的幼儿教师”让我最有体会,怎样才能做到呢?这就需要我们深思。

我们要“偷懒”,让家长配合我们,将做好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放在首位。1.在家可以让孩子从做家务做起,例如:让孩子自己洗袜子,拿牛奶,买东西,穿衣服、袜子等。家长在吩咐孩子做家务时要有耐心,孩子主动帮助做家务应得到鼓励。由于孩子年龄小,认识水平不高,考虑问题不周全,力气小,在做事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失误。大人不应因此指责孩子,更不能惩罚孩子,而应首先鼓励孩子做得对的地方。对于孩子有失误的地方,要帮助他们分析原因,找到问题所在,以提高操作的技能和水平。2.在园能让幼儿自己做的,就让他们自己做,如果孩子真的不会,老师应该在旁给予适当的指导,还可以安排“值日生”的活动,让全班孩子轮流做值日,训练他们的动手能力,培养责任心和集体荣誉感。

要做一名高效率并且具有幸福感的幼儿教师,适当地“偷懒”也是有策略和技巧的。

推荐访问:幼师 心得体会 读书 幼师读书心得体会10篇 幼师读书感想 读书心得幼师方面 幼儿园教师读书心得体会30篇 幼儿教师读书心得体会简短 幼儿园教师读书心得感悟 幼师读书笔记心得 幼儿园教师读书感悟 幼师读书心得8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