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总结 >

市教育体育局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全文完整)

时间:2023-09-13 16:20:03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市教育体育局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全文完整),供大家参考。

市教育体育局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全文完整)

2022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委教育体育工委、市教育体育局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关于教育体育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视重要讲话精神,紧扣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主线,锚定加快教育强市建设主题,咬定“作示范、勇争先”目标定位和“五个推进”重要要求,聚焦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教育体育问题,按照“围绕一个目标、把握两项原则、坚持三管齐下、突出四大重点、实现五个突破”的基本思路,加快推进教育强市建设。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2022年工作总结

1.党建引领开创新局面。一是打造清廉系统,争创“双模范”。扎实推进“六个一”行动,着力打造让人民满意模范机关,委局主要领导接受*新闻联播“打造模范机关”专访;
在“*教育体育”微信公众号开设“模范党支部”创评专栏,刊登了各学校党支部创评案例33篇,部分优秀案例被人民网、*教育、学习强国等媒体转载;
*市第二实验学校中学党支部等20个党支部被市委命名为“模范党支部”,市委教育体育工委评出36个“模范党支部”,形成了“一校一特、一校一品”的党建特色。二是深化“八扬八治”,坚决转作风。认真开展“八扬八治”深化作风建设,严格查摆问题,每位公职人员形成“负面清单”;
召开专题调度会2次,编发简报7期,在市活动办发布报道2篇,编制“八扬八治”应知应会知识在微信公众号上刊发;
出台“六个一”行动方案,收集到“为群众办实事”20件;
委局主要领导接受*新闻联播《*》专访。三是加强阵地建设,切实增活力。组织180人参加第六期全国中小学校党组织书记网络培训示范班;
组织6所学校参加全市首届党务技能大赛,2所获一等奖,1所获三等奖;
市第二实验学校韩茜茜同志获评“新时代赣鄱先锋”之“一心为民好支书”,*一中查本治同志获评“新时代赣鄱先锋”之“群众身边好党员”。全年发展党员指导性计划205名,目前已发展党员110名。四是牢记初心使命,带头强示范。深入*党建文化园开展“3·23”警示教育活动,通过参观“一面初心长墙 、一艘红船雕塑 、一组中国精神 、一段历程长廊、一个宣誓广场、一个聚才筑梦园、一个百年纪念园”和重温入党誓词等方式,汲取百年党史奋进正能量,时刻保持“赶考”的清醒;
市第二实验学校组织党员教师周末进社区义务开展周末托管服务,已为社区提供义务托管20周次、40余天,服务周边小区学生达1000人次。

2.服务社会尽显新格局。一是常态化推进疫情防控。组织43名党员干部在西湖社区两个检测点,帮助完成共计1676人的核酸检测工作,组织35名党员干部志愿者深入社区帮助进行疫情防控应急演练;
先后在微信公众号上发布了《致家长的一封信》《关于师生家长同步开展核酸检测的倡议书》,阅读量达到24.26万,发放书面资料46.24万份,引导广大师生家长共同维护疫情防控大局;
创新建立“四哨”机制,切实做好“哨卡”检查、“哨情”排查、“哨点”监测、“哨兵”预警等工作;
严格按照每天抽取20%师生进行核酸检测,已完成12轮全体师生员工抽检工作,抽检人数达73万余人次;
落实“场所码”全覆盖,做到“逢进必扫,不漏一人”;
闭环接送外地返*学子,先后开通了南昌、北京、上海、辽宁等外省市学生返*专线,实行点对点闭环接送,护送146名学子安全返乡。二是统筹推进乡村教育振兴和教育振兴乡村。今年以来,全市教体部门争取艰苦边远地区中小学教师特殊津贴资金4150万元,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教师特殊津贴资金464.88万元;
*、*两县积极实施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按每生每天5元标准为农村义务教育学生(不含县城)提供营养膳食补助;
市第二实验学校与*县戴坊中学、横江小学开展一对一“专递课堂”教育帮扶,让城区优质教育资源延伸到农村一线。三是深入推进教育公平。扎实做好控辍保学工作,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全市无一人因贫失学辍学;
督促做好送教上门,对全市408名需送教上门学生做好跟踪服务,提升送教质量;
指导*一中与*十六中和崇仁二中、*一中与*三中、*二中与东乡实验中学形成结对帮扶,帮助提升县(区)高中教学质量;
认真开展学生资助,2022年全市共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91502人,发放资助金5287.7万元,其中脱贫户家庭经济困难学生28840人,发放资助金1423.5万元;
认真实施阳光招生,出台了《2022年*教育集团公办学校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工作实施方案》和《2022年*市实验学校和市第二实验学校免试就近入学实施方案》,确保“零择校”“零条子”。四是扎实推进校企合作。积极对接汽车实业有限公司联合培养技能型人才,指导8所职业院校开展设了汽车大类专业,招收学生2237人,协调2所中职学校扩招200人;
*商贸中等职业学校已与汽车公司签订合作协议;
对全市11家申报产教融合型企业进行备案,并牵头向省里申报省级产教融合型企业。

3.改革创新激发新动能。一是强化顶层设计。市委、市政府出台《加快教育强市建设实施方案》,梳理形成100项任务清单,指导推进全市教育事业发展。制定教育领域年度改革计划,理清思路,突出重点,明确节点,分项推进各项改革任务。二是把握关键环节。结合工作实际,确定了八大改革任务,在新高考改革、强基计划、教师评价改革试点、深化新时代思政教育改革、探索普职融通育人模式改革、建好基础教育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推广应用示范区、深化全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示范区建设、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等方面作出探索。三是增进民生福祉。积极推进“双减”工作落地见效,全市769所义务教育学校均已出台作业管理细则和实行作业公示制,45.2万名学生参与课后服务;
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由176家压减至2家。组织4.2万余名教师签订《*市“双减”公开承诺书》,查处违反“双减”政策规定的教师29人;
深化“放管服”,统一市、县、乡三级事项审批标准,提升政务服务事项办事指南的准确性、规范性和实用性。认真落实“双一号改革工程”,积极打造“四心”教体营商环境,与*市政务服务中心共同制定教师资格现场认定工作方案,开通代办服务,方便群众办事。

4.教育事业迈向新征程。一是打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攻坚战。2022年,全市中心城区新增公办园7所,增加公办园学位2700个,新增普惠性幼儿园3所,新增普惠性民办学位390个,不断提高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
出台《*市推进幼小双向衔接工作实施方案》,大力开展“学前教育宣传月”“走进小学”“同课异构”等相关活动,推进幼小双向衔接;
积极构建“联片互动”机制,形成市带县联盟、县与乡结对运行模式,划分6大联盟片区,有效整合优质资源,规范和引领各级各类幼儿园提升办园水平。二是打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主动战。不断加大财政投入,今年1-5月,全市一般公共预算安排的教育经费为35.28亿元,同期增加3.5亿元,增幅11%。大力改善办学条件,2022年计划新建、改扩建校舍10.97万平方米;
全市新建、扩建公办义务教育学校共57所,预计新增学位87810个;
争取到特殊教育项目专项资金185.8万元,重点支持县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和设备购置。深入推进项目建设,*区投入资金近2亿元,实施东区学校建设、*一小改扩建等;
高新区投入资金2.9亿元,新建曾巩学校,改扩建高新二小。扎实推进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工程,2022年规划建设资金20439.1万元,建设校舍面积83188.5平方米,购置设施设备6837.9万元。严格规范办学行为,抽调专门力量,围绕“党的建设、办学条件、依法治校、财务及资产管理、办学行为、师生权益保障”等六方面内容,对14所民办中小学校进行年度检查,确保规范运行。切实提升教学质量,举办全市2022年义务教育“联动教研”活动,吸引了县(区)600余名教师代表现场观摩;
开展全市教师优质课竞赛活动,评选出一等奖87名,二等奖134名;
开展全市基础教育录像课评比,评出一等奖344节,二等奖447节,三等奖329节。三是打好高中教育才乡品牌保卫战。组织全市40090人参加高考,高考成绩再上新台阶。组织开展2022年市级普通高中特色学校评估认定工作,计划评选出科技创新、人文特色、体艺特色高中、普职融通高中,打造全市标杆高中。稳步推进“公参民”学校转设工作,“一公两民”转设模式得到社会认可。四是打好职业教育部省共建突破战。深入开展“1+X”证书制度试点,指导*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南丰中等专业学校、*旅游商贸中等专业学校、资溪中等专业学校、东乡机电中等专业学校、*县职业技术学校等6所院校共25个专业开展了“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
*职业技术学校在省级“1+X”证书试点院校中获“良好”等次;
支持*职业技术学院申报2022年度省级公共实训基地项目,破除我市无一所省级公共实训基地的局面;
大力推进综合中学筹建,制定完善了《*市综合中学试点工作方案》,省教育厅、市委编办均已批复同意我市设立综合中学,目前正在办理事业单位法人证书。五是打好高等教育扩容提质翻身战。推动东临新区高教园区建设工作,赣东学院、赣东职业技术学院、*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落户*;
南丰县正在沟通引进*人工智能职业技术学院(筹)入驻办学。赣东学院新校区建设进展顺利,1028亩新校区正在规划、设计和推进,由市投资公司负责,实施“交钥匙”工程。*医学院(筹)与乐平市人民医院就教学医院进行合作,筹建学校直属附属医院。东华理工大学*新校区建设有序推进,正在推动建设用地周边的道路、标高、电力、给排水等内容设计。*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办学能力提升工程”稳步推进,联合*中医药大学开设中医药、中医学、针灸推拿3个本科专业,预计今年9月份增设护理本科专业,学校办学规模达1万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由招收初中毕业生转为以高中毕业生为主,由面向本市招生为主辐射到面向全国招生,由2个专业增加到8个专业、在校生规模达9000多人。*职业技术学院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新增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健康管理2个专业。目前共开设28个专科专业、13个五年一贯制专业,办学规模达到11500人。

5.队伍建设呈现新气象。一是教师队伍不断壮大。2022年,市直属学校招聘硕士研究生和部属公费师范生34人,计划通过全省统一招聘招聘教师957名,招聘特岗教师110名;
安排定向培养农村教师指导计划403名。春季选派116名高校音体美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二是师德师风持续向好。创新推行“师德教育固定活动日”,常态化抓好教师师德教育,规范教育教学行为;
严肃处理师德问题,认真开展师德考核,确保教师队伍师德高尚。三是师资水平有效提升。2022年381名教师参加了“国培计划”培训项目;
432名教师(校长)参加了“省培计划”培训项目;
向省厅推荐全国教师育人楷模候选人3人、第四届感动*年度教育人物候选人4人及团体1个、赣鄱名师名校长候选人8人、全国乡村优秀青年教师候选人2人;
开展市中小学“同上一堂思政课”活动,组织全市47名教师参与展示大赛,在展示交流中提升育人水平。四是机关用人择优选强。始终坚持任人唯贤、德才兼备、群众公认、注重实绩的原则,做好干部选拔任用工作。2022年,市委从委局提拔5名科级干部至县处级岗位,1名县处级干部晋升二级调研员;
工委提拔正科级干部1名,提拔副科级干部8名,2人晋升四级调研员,2人晋升一级主任科员,2人晋升二级主任科员。

6.体育工作实现新跨越。一是群众体育蓬勃开展。市体育中心场馆对外免费低收费开放达160天,每周对外开放达70小时,接待健身群众超10万人次。先后举行“润田翠杯”男子篮球联赛,“庆新春迎冬奥”长跑比赛、气排球邀请赛,*市三人制男子篮球挑战赛,*市龙狮闹元宵活动,数十万名群众参与其中。线上举办全民围棋团体赛*赛区选拔赛,*围棋代表队勇夺地市组冠军,代表*省参加全国总决赛;
*省第一届成人业余围棋段位赛在*举行,吸引各地围棋爱好者来*参赛观光。二是学校体育精彩纷呈。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中小学音体美“晒课表”活动,13个县(区)864所学校在网上公示课表,接受社会监督;
市实验学校每天利用大课间时间,组织开展各类体育项目,全面提升学生体质水平;
市第二实验学校举办了“体育节”,培养学生对体育的浓厚兴趣;
*二中开展了篮球联赛、校园阳光跑操活动,激发了同学们热爱体育、崇尚健康意识和集体团结精神;
举办了2022年*市中小学生体育运动会暨全市青少年羽毛球锦标赛,60余名学生参与其中;
组织42名学生参加*省“迎北京奥运”冰雪活动营,共赴冰雪运动之约;
选派12名青少年业余体校教练员、29名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教练员、9名广播体操教师参加各类培训班,提升了学校体育工作水平;
积极开展中小学生游泳教育工作,*、*被列为省级游泳教育试点县,引导学生学习游泳安全知识、掌握游泳技能、增强身体素质。三是竞技体育成绩喜人。2022年,市体校9个项目确认和新注册运动员总人数达368人,目前在校训练人数124人,向省队输送7人;
*籍运动员程灵芝、胡琪、付颉等运动员在首届世界龙舟联赛(福州站)获得1个第三名、3个第五名的好成绩。四是体育产业蓬勃发展。积极申报重点项目,先后申报了2022年度*省体育产业基地、2022年中国体育旅游精品项目和中华体育文化优秀项目、2022年省级彩票公益金支持残疾人事业(体育)发展项目;
认真做好体育场地设施建设项目入库工作,36个项目成功完成入库审核。

二、2023年工作计划

2023年,我们将继续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继续以“打好一个强攻战、实现五个新跨越”为主线,以教育强市方案为行动指南和目标任务,加快推进*教育体育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1.围绕一个目标。紧盯“教育强市建设”总目标,通过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教师队伍素养优化工程、教育服务能力提升工程等“十大工程”,推进30个项目建设,落实100项任务清单,努力建成校园书香浓郁、学生健康成长、教师职业幸福、系统和谐稳定、人民群众满意的“美好*教育”,以强市建设支持强省建设。

2.把握两项原则。一是把握“质量第一”原则。不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遴选一批优秀课堂教学、作业设计、课后服务等案例在全国全省推广应用;
完善市县乡校四级联动教研体系,组织实施好示范课引领和精品课研发计划,提高“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实施水平,着力推进同课异构和联动教研活动;
推广以强带弱、教育共同体、教育联盟等集团化办学模式,打造多个教育集团(联盟),促进教育质量共同提高。二是把握“公平为重”原则。更加关注教育起点、过程和结果公平,在网点布局、资金分配、入园入托、考试招生、分班排位、扶贫资助等各方面落实公平要求,科学配置资源;
坚持有教无类、面向人人,保障随迁子女、留守儿童、残障儿童入学权利,努力让每个孩子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

3.坚持三管齐下。一是抓党建带队伍。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落实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做优“五引领”党建品牌,推进基层党建“三化”建设提质增效;
开展学校党建示范点创建工作,打造一批“模范党支部”;
加大“三违”整治力度,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学校延伸;
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更加注重教师专业成长。二是抓改革促发展。深入推进教育评价改革,实施好省级教师评价改革试点,为全省提供*经验;
用活用好国家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验区先行先试权,深入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创新过程性评价办法,引领学生全面发展。三是抓作风强精神。以贯彻落实省委易炼红书记《关于抓工作落实的调研与思考》文章精神和“八扬八治”深化作风建设为契机,进一步转变广大干部、教师作风,着力**干部队伍中存在的“应付了事”“有名无实”“折扣变通”“变样走形”“虎头蛇尾”“推诿扯皮”问题,弘扬“八种正气”、整治“八种风气”,引导党员干部、教师职工埋头苦干、勇毅前行。

4.突出四大重点。一是全力维护系统安全。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坚决守住校园防控关卡,慎终如始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
更加重视学生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继续实施好游泳教育行动计划,推动“浪花工程”走深走实;
持续实施“润心工程”,打造一批市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升抗挫折能力,养成积极、阳光、向上、崇善、向真、尚美的良好心态。二是全方落实“双减”政策。强化协同共治,大力推进现有的2家学科类培训机构转型;
鼓励开展丰富多彩的兴趣小组及社团活动等,有效实施各类课后育人活动,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
积极推广使用“智慧作业”,组织优秀教师参与微课制作,扩大全市“智慧作业”应用覆盖面,促进双减工作提质增效。三是全心抓好“五项管理”。推动全市中小学校聚焦手机、睡眠、读物、作业、体质五方面内容“照镜子”“动脑子”“迈步子”,坚决在常规方面抓“好”、在细节方面从“严”、在过程方面求“实”;
压实学校、家庭、社会多方责任,引导广大家长理解并共同参与,发挥社会监督功能,凝聚家校携手育人合力。四是全面规范民办教育发展。严格执行《民办教育促进法》等法律法规,规范公办学校参与举办民办学校行为,全面完成“公参民”学校转设工作;
规范民办幼儿园管理,坚决遏制“小学化”倾向;
建立健全校外培训机构管理的长效机制,加强资金监管,完善年审制度和黑白名单制度,组织规范民办学校进行分类登记。

5.实现五大突破。举全局之力,力争在学前教育普及普惠、义务教育优质均衡、高中教育特色发展、职业教育扩容提质、高等教育升级发展等五个方面实现新突破,以教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推动*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推荐访问:体育局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市教育体育局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 市教育体育局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计划 市教育体育局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