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学位论文工作计划第1篇一、培养目标博士生教育是我国教育制度中对专门人才培养的层次,以培养教学、科研方面的高层次创造性人才为主。博士生的培养应强化素质教育,要求博士生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与邓小平理论。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博士学位论文工作计划,供大家参考。
博士学位论文工作计划 第1篇
一、培养目标
博士生教育是我国教育制度中对专门人才培养的层次,以培养教学、科研方面的高层次创造性人才为主。博士生的培养应强化素质教育,要求博士生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与邓小平理论。博士生不仅要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的能力,具有主持较大型科研、技术开发及工程项目的能力,在科学研究上做出创造性成果,治学态度严谨。
二、学习年限和培养环节的进度
1、博士生学习年限为三到四年。原则上第一、第二学期修完培养计划所规定的公共课和专业课程,第三学期进行学科综合考试,第四学期进行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第六学期进行学位论文答辩。
2、至第六学期结束时博士生已完成课程学习、学科综合考试、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但未完成学位论文答辩者,必须按常规学制时间(三年)离校,待学位论文准备好后再申请回校答辩。博士生学位论文的答辩需在六年内完成。
相关事宜请按照《关于博士研究生申请学位论文延期答辩和有关研究生学籍管理的若干补充规定》执行。
三、个人培养计划的制订要求
博士生在入学后三个月内,指导教师应按照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要求,结合博士生本人的知识结构、科研特长和科研的需要,指导博士生制订个人培养计划。内容包括:研究方向、课程学习、必读书目、科学研究计划。博士生个人培养计划经二级学院主管研究生工作的主任审核批准后报送研究生处备案。博士生个人培养计划既是导师指导博士生学习的依据,也是管理部门对博士生培养计划完成情况审查的依据。
四、课程设置和管理要求
(一)课程设置
博士生的课程设置为:政治理论课、外语课、数量分析方法课、学科前沿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
政治理论课――文科为“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思潮”工科为“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社科学院为该课主办单位。该课是全校或者外请各学科教授、专家以讲座形式授课。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在中国社会主义实践中运用和发展的具体过程,完整准确掌握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中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解决好坚持与发展,继承与创新的问题。
2、外语课
(1)第一外国语语种为:英语、日语、俄语。
(2)外语课必修语种应与博士生入学考试语种一致。
(3)从1999级博士生开始,外语课程学习为一个学期。考试成绩达70分以上为合格,未达到要求者则安排重修。
(4)外籍博士生本国语言不能作为第一外语,应以汉语为第一外语。
具体事宜按照《研究生外语课程补充规定》执行。
3、数量分析方法课
为了提高博士生的数量分析能力,开设以下三种方法课:
A、优化方法
B、数学模型
C、科学与逻辑方法
博士生根据所学专业参照《博士生选课表》必修其中一门课程。
4、学科前沿课
该课由媒体管理学院、社科学院、文学院、播音主持艺术学院承担学科前沿课的主讲单位。负责安排组织本校或校外的知名教授,以讲座的形式授课,增加博士生对国内外最新研究动态、学术信息以及学科前沿成果的了解,使博士生开阔视野,并能及时追踪学科前沿。目前开设的四门前沿课为:
A、经济学和管理学前沿
B、哲学前沿,
C、美学前沿
D、语言学前沿
博士生根据研究方向按照《博士生选课表》选修一门。
5、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
为了提高博士生的专业理论水平,拓宽博士生的专业知识,由培养单位或指导教师组织开设专业课,要求对学习范围、内容、基本要求及阅读书目作出明确的规定,使用博士生达到我国学位条例规定的“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成果”的要求。
6、选修和补修课程
涉及与研究课题有关的专门知识,由导师指定选修相关专业课程,并列入博士生个人培养计划。同时,导师根据博士生特点和论文写作要求,指定参考文献。
(二)管理要求
1、博士生入学后,均应按照研究生处安排教学进度计划完成相应的培养环节。博士生因各种原因不能参加必修学习和考试者,应提交缓修、缓考申请,经二级学院主管领导审核后,申请书由教务秘书送交研究生处批准备案。申请批准后的博士生可随下一年级的课表选修相应课程。
2、外语课,由外语系统一组织课程教学和考核博士生入学英语考试分数在60分以上者,可参加由外语系组织的英语水平免修考核,成绩合格者,准予免修。
3、全校博士生外语课由外语系统一安排。
4、第二外国语是否列入必修课,由各二级学院和导师根据博士生学习需要自行决定,确定后列入博士生个人培养计划。
5、导师应指导博士生阅读大量外文资料,以提高外文阅读能力。其他要求按照《研究生外语课程管理补充规定》执行。
6、博士生公共课均采取考试形式进行考核。
五、科学研究和学术论文的发表
1、科学研究计划:博士生入校后,在导师的指导下,拟定合理的科研计划。博士生的科研工作计划应对研究的课题、科研进展的步骤、各个阶段的内容和要求等作出明确的规定。有条件的二级学院应把博士生的培养与其承担的重大科研项目相结合。
2、学术论文的发表:为了加强博士生的培养工作,不断完善博士生培养质量的保证和监督机制,研究生处建立了对博士生发表科研论文情况定期进行统计通报制度。要求博士生在校期间,必须有与学位论文选题内容相关的科研论文,发表在本学科领域中具有较大影响、能够代表该学科学术发展水平的核心刊物上(具体要求请见《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科研论文的暂行规定》)。否则,不得申请学位论文答辩。研究生处将以学年为时限,按学生的学号顺序,定期将博士生发表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的科研论文情况进行统计,并在全校范围内进行通报。
六、综合考试和开题报告
1、学科综合考试
学科综合考试是对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进行中期筛选,考察其是否能够进入博士学位论文写作阶段的参考依据。学科综合考试须根据“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的.要求命题,全面考核其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及相关知识和学科前沿知识掌握的程度,还要考核其作为博士研究生应该具备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科综合考试安排在博士研究生课程全部结束且成绩合格后进行(一般在第三学期或第四学期初进行)。
考试采取口笔兼试形式(但笔试必须以博士点为单位统一组织)。有关事宜按照《中国传媒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学科综合考试暂行规定》执行。
2、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博士生学科综合考试合格后可进入学位论文开题报告阶段。为保证学位论文的写作及答辩质量,进行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的学期与进行学位论文答辩的学期之间至少间隔一个完整的学期(例如:第四学期完成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第六学期进行学位论文答辩)。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一般在本年级第四学期进行,通过者,可进入学位论文写作阶段,第六学期进行学位论文答辩,不能按期履行开题报告的博士生,其开题报告和学位论文答辩时间按上述间隔顺延。
开题报告会应吸收有关教师和研究生参加,跨学科的学位论文选题应聘请相关学科的专家参加。如论文写作中题目和内容有重大变动,应重新做开题报告,以保证课题的前沿性和创造性。由专家评审通过的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合格后,将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书和原始记录本交研究生处主管部门备案。
具体事宜请按照《中国传媒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暂行规定》执行。
七、提前毕业
博士研究生在学制三年期内按照个人培养计划要求提前学完全部课程,各门必修课程的考试成绩均在良+以上并其他课程考试通过者;
有较强的科学研究能力,在本专业或相关专业内取得较好的科研成果;
学位论文已完成者;
可申请提前毕业。
1、博士研究生申请提前毕业须具备以下科研条件之一:
(1)申请提前毕业的博士生须在“核心期刊”或“专业期刊”上发表论文不少于3篇,要“其他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不少于2篇;
在“核心期刊”、“专业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不少于4篇。
(2)在可检索的国际学术刊物上了表2篇以上学术论文。
(3)在本学科领域内取得重大科研成果,获得全国性科学成果奖。
2、申请时间:每年3月25日以前办理申请提前一年、10月25日以前办理申请提前半年毕业研究生的手续,过期不再办理。
3、经审批同意办理提前毕业手续的博士生(已列入该年度毕业分配计划),但因故不能提前毕业者,不得撤消提前毕业的申请,未能进行学位论文答辩或答辩未通过者,按结业处理,颁发结业证书。
详细事宜按照《中国传媒大学关于研究生提前毕业的暂行规定》执行。
八、学位论文
1、博士学位论文是博士生培养质量和学术水平的集中反映,应在导师指导下由博士生独立完成。
2、博士学位论文应体现出博士生具备坚实宽广的理论基础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备独立从事教学或科学研究能力,论文具有创新性。
博士学位论文工作计划 第2篇
一、培养目标
博士生教育是我国教育制度中对专门人才培养的层次,以培养教学、科研方面的高层次创造性人才为主。博士生的培养应强化素质教育,要求博士生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与邓小平理论。博士生不仅要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的能力,具有主持较大型科研、技术开发及工程项目的能力,在科学研究上做出创造性成果,治学态度严谨。
二、学习年限和培养环节的进度
1 、博士生学习年限为三到四年。原则上第一、第二学期修完培养计划所规定的公共课和专业课程,第三学期进行学科综合考试,第四学期进行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第六学期进行学位论文答辩。
2 、至第六学期结束时博士生已完成课程学习、学科综合考试、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但未完成学位论文答辩者,必须按常规学制时间(三年)离校,待学位论文准备好后再申请回校答辩。博士生学位论文的答辩需在六年内完成。
相关事宜请按照《关于博士研究生申请学位论文延期答辩和有关研究生学籍管理的若干补充规定》执行。
三、个人培养计划的制订要求
博士生在入学后三个月内,指导教师应按照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要求,结合博士生本人的知识结构、科研特长和科研的需要,指导博士生制订个人培养计划。内容包括:研究方向、课程学习、必读书目、科学研究计划。博士生个人培养计划经二级学院主管研究生工作的主任审核批准后报送研究生处备案。博士生个人培养计划既是导师指导博士生学习的依据,也是管理部门对博士生培养计划完成情况审查的依据。
四、课程设置和管理要求
(一)课程设置
博士生的课程设置为:政治理论课、外语课、数量分析方法课、学科前沿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
政治理论课――文科为“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思潮”
工科为“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马克思主义”
社科学院为该课主办单位。该课是全校或者外请各学科教授、专家以讲座形式授课。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在中国社会主义实践中运用和发展的具体过程,完整准确掌握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中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解决好坚持与发展,继承与创新的问题。
2 、外语课
(1)第一外国语语种为:英语、日语、俄语。
(2)外语课必修语种应与博士生入学考试语种一致。
(3)从1999级博士生开始,外语课程学习为一个学期。考试成绩达70分以上为合格,未达到要求者则安排重修。
(4)外籍博士生本国语言不能作为第一外语,应以汉语为第一外语。
具体事宜按照《研究生外语课程补充规定》执行。
3 、数量分析方法课
为了提高博士生的数量分析能力,开设以下三种方法课:A 、优化方法,B 、数学模型,C 、科学与逻辑方法。博士生根据所学专业参照《博士生选课表》必修其中一门课程。
4 、学科前沿课
该课由媒体管理学院、社科学院、文学院、播音主持艺术学院承担学科前沿课的主讲单位。负责安排组织本校或校外的知名教授,以讲座的形式授课,增加博士生对国内外最新研究动态、学术信息以及学科前沿成果的了解,使博士生开阔视野,并能及时追踪学科前沿。目前开设的四门前沿课为:A 、经济学和管理学前沿,B 、哲学前沿,C 、美学前沿,D 、语言学前沿。博士生根据研究方向按照《博士生选课表》选修一门。
5 、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
为了提高博士生的专业理论水平,拓宽博士生的专业知识,由培养单位或指导教师组织开设专业课,要求对学习范围、内容、基本要求及阅读书目作出明确的规定,使用博士生达到我国学位条例规定的`“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成果”的要求。
6 、选修和补修课程
涉及与研究课题有关的专门知识,由导师指定选修相关专业课程,并列入博士生个人培养计划。同时,导师根据博士生特点和论文写作要求,指定参考文献。
(二)管理要求
1 、博士生入学后,均应按照研究生处安排教学进度计划完成相应的培养环节。博士生因各种原因不能参加必修学习和考试者,应提交缓修、缓考申请,经二级学院主管领导审核后,申请书由教务秘书送交研究生处批准备案。申请批准后的博士生可随下一年级的课表选修相应课程。
2 、外语课,由外语系统一组织课程教学和考核
博士生入学英语考试分数在60分以上者,可参加由外语系组织的英语水平免修考核,成绩合格者,准予免修。
3 、全校博士生外语课由外语系统一安排。
4、第二外国语是否列入必修课,由各二级学院和导师根据博士生学习需要自行决定,确定后列入博士生个人培养计划。
5 、导师应指导博士生阅读大量外文资料,以提高外文阅读能力。其他要求按照《研究生外语课程管理补充规定》执行。
6 、博士生公共课均采取考试形式进行考核。
五、科学研究和学术论文的发表
1 、科学研究计划:博士生入校后,在导师的指导下,拟定合理的科研计划。博士生的科研工作计划应对研究的课题、科研进展的步骤、各个阶段的内容和要求等作出明确的规定。有条件的二级学院应把博士生的培养与其承担的重大科研项目相结合。
2 、学术论文的发表:为了加强博士生的培养工作,不断完善博士生培养质量的保证和监督机制,研究生处建立了对博士生发表科研论文情况定期进行统计通报制度。要求博士生在校期间,必须有与学位论文选题内容相关的科研论文,发表在本学科领域中具有较大影响、能够代表该学科学术发展水平的核心刊物上(具体要求请见《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科研论文的暂行规定》)。否则,不得申请学位论文答辩。研究生处将以学年为时限,按学生的学号顺序,定期将博士生发表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的科研论文情况进行统计,并在全校范围内进行通报。
六、综合考试和开题报告
1 、学科综合考试
学科综合考试是对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进行中期筛选,考察其是否能够进入博士学位论文写作阶段的参考依据。学科综合考试须根据“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的要求命题,全面考核其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及相关知识和学科前沿知识掌握的程度,还要考核其作为博士研究生应该具备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科综合考试安排在博士研究生课程全部结束且成绩合格后进行(一般在第三学期或第四学期初进行)。
考试采取口笔兼试形式(但笔试必须以博士点为单位统一组织)。有关事宜按照《中国传媒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学科综合考试暂行规定》执行。
2 、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博士生学科综合考试合格后可进入学位论文开题报告阶段。为保证学位论文的写作及答辩质量,进行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的学期与进行学位论文答辩的学期之间至少间隔一个完整的学期(例如:第四学期完成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第六学期进行学位论文答辩)。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一般在本年级第四学期进行,通过者,可进入学位论文写作阶段,第六学期进行学位论文答辩,不能按期履行开题报告的博士生,其开题报告和学位论文答辩时间按上述间隔顺延。
开题报告会应吸收有关教师和研究生参加,跨学科的学位论文选题应聘请相关学科的专家参加。如论文写作中题目和内容有重大变动,应重新做开题报告,以保证课题的前沿性和创造性。由专家评审通过的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合格后,将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书和原始记录本交研究生处主管部门备案。
具体事宜请按照《中国传媒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暂行规定》执行。
七、提前毕业
博士研究生在学制三年期内按照个人培养计划要求提前学完全部课程,各门必修课程的考试成绩均在良+以上并其他课程考试通过者;
有较强的科学研究能力,在本专业或相关专业内取得较好的科研成果;
学位论文已完成者;
可申请提前毕业。
1 、博士研究生申请提前毕业须具备以下科研条件之一:
(1)申请提前毕业的博士生须在“核心期刊”或“专业期刊”上发表论文不少于3 篇,要“其他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不少于2 篇;
在“核心期刊”、“专业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不少于4 篇。
(2)在可检索的国际学术刊物上了表2 篇以上学术论文。
(3)在本学科领域内取得重大科研成果,获得全国性科学成果奖。
2 、申请时间:每年3月25日以前办理申请提前一年、 10月25日以前办理申请提前半年毕业研究生的手续,过期不再办理。
3 、经审批同意办理提前毕业手续的博士生(已列入该年度毕业分配计划),但因故不能提前毕业者,不得撤消提前毕业的申请,未能进行学位论文答辩或答辩未通过者,按结业处理,颁发结业证书。
详细事宜按照《中国传媒大学关于研究生提前毕业的暂行规定》执行。
八、学位论文
1 、博士学位论文是博士生培养质量和学术水平的集中反映,应在导师指导下由博士生独立完成。
2 、博士学位论文应体现出博士生具备坚实宽广的理论基础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备独立从事教学或科学研究能力,论文具有创新性。
博士学位论文工作计划 第3篇
根据《关于公布的通知》(西交研[20**]59号)文件精神,即日起开始启动我校20**年“优秀博士生培养计划”,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1.优秀博士生培养计划,旨在提高我校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鼓励高年级优秀博士生继续安心于科学研究,力争在学位论文研究方向上取得突破性进展,产出高水平科研成果。
2.申报条件:
(1)申请人必须是我校在读博士生,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学风严谨,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和严谨认真的科研作风。
(2)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在本门学科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和一定的科研创新能力;
在读博士期间学位课成绩优良,学位论文开题并已经做出了较高水平的学术成果;
具备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和良好的发展潜质,愿意继续深入开展科学研究,扩大已有成果。
(3)身心健康,年龄在40周岁以下、博士入学时间满3年且攻博身份为国家统招统分。
(4)已公开发表了较高水平的研究成果,理工医类申请人应已在最有学术影响力的国际知名学术刊物上至少发表2篇论文,或已在国际知名学术刊物上至少发表4篇论文;
经管人文类申请人应已在SCI/SSCI/AHCI源刊至少发表2篇论文,或已在所属学科期刊上至少发表4篇论文。
3.优秀博士生培养计划每年申报一次,全校选拔名额20名左右,本次不具体分配各学院推荐名额。请在读博士生积极申报,于20**年10月26日(周一)前将申报材料报送至研究生院学位办。
需报送的电子版材料为:《西安交通大学“优秀博士生培养计划”申请表》
需报送的书面材料为:
(1)《西安交通大学“优秀博士生培养计划”申请表》
(2)申请人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获得的代表性成果清单及其证明材料
代表性成果为申请人攻博期间获得的与博士学位论文选题密切相关的、并能反映学位论文水平的成果,如学术论文、专著、专利、奖励等。
证明材料只提供:公开发表学术论文的刊物封面、目录及论文首页复印件;
专著封面和版权页复印件;
获奖证书或专利证书复印件。与之无关的其余材料一律不要提供。
(3)申请人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成绩单(学院研究生教务出具即可)
博士学位论文工作计划 第4篇
一、培养目标
博士生教育是我国教育制度中对专门人才培养的层次,以培养教学、科研方面的高层次创造性人才为主。博士生的培养应强化素质教育,要求博士生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与邓小平理论。博士生不仅要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的能力,具有主持较大型科研、技术开发及工程项目的能力,在科学研究上做出创造性成果,治学态度严谨。
二、学习年限和培养环节的进度
1 、博士生学习年限为三到四年。原则上第一、第二学期修完培养计划所规定的公共课和专业课程,第三学期进行学科综合考试,第四学期进行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第六学期进行学位论文答辩。
2 、至第六学期结束时博士生已完成课程学习、学科综合考试、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但未完成学位论文答辩者,必须按常规学制时间(三年)离校,待学位论文准备好后再申请回校答辩。博士生学位论文的答辩需在六年内完成。
相关事宜请按照《关于博士研究生申请学位论文延期答辩和有关研究生学籍管理的若干补充规定》执行。
三、个人培养计划的制订要求
博士生在入学后三个月内,指导教师应按照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要求,结合博士生本人的知识结构、科研特长和科研的需要,指导博士生制订个人培养计划。内容包括:研究方向、课程学习、必读书目、科学研究计划。博士生个人培养计划经二级学院主管研究生工作的主任审核批准后报送研究生处备案。博士生个人培养计划既是导师指导博士生学习的依据,也是管理部门对博士生培养计划完成情况审查的依据。
四、课程设置和管理要求
(一)课程设置
博士生的课程设置为:政治理论课、外语课、数量分析方法课、学科前沿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
政治理论课――文科为“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思潮”
工科为“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马克思主义”
社科学院为该课主办单位。该课是全校或者外请各学科教授、专家以讲座形式授课。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在中国社会主义实践中运用和发展的具体过程,完整准确掌握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中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解决好坚持与发展,继承与创新的问题。
外语课
(1)第一外国语语种为:英语、日语、俄语。
(2)外语课必修语种应与博士生入学考试语种一致。
(3)从1999级博士生开始,外语课程学习为一个学期。考试成绩达70分以上为合格,未达到要求者则安排重修。
(4)外籍博士生本国语言不能作为第一外语,应以汉语为第一外语。
具体事宜按照《研究生外语课程补充规定》执行。
3 、数量分析方法课
为了提高博士生的数量分析能力,开设以下三种方法课:A 、优化方法,B 、数学模型,C 、科学与逻辑方法。博士生根据所学专业参照《博士生选课表》必修其中一门课程。
4 、学科前沿课
该课由媒体管理学院、社科学院、文学院、播音主持艺术学院承担学科前沿课的主讲单位。负责安排组织本校或校外的知名教授,以讲座的形式授课,增加博士生对国内外最新研究动态、学术信息以及学科前沿成果的了解,使博士生开阔视野,并能及时追踪学科前沿。目前开设的四门前沿课为:A 、经济学和管理学前沿,B 、哲学前沿,C 、美学前沿,D 、语言学前沿。博士生根据研究方向按照《博士生选课表》选修一门。
5 、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
为了提高博士生的专业理论水平,拓宽博士生的专业知识,由培养单位或指导教师组织开设专业课,要求对学习范围、内容、基本要求及阅读书目作出明确的规定,使用博士生达到我国学位条例规定的“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成果”的要求。
6 、选修和补修课程
涉及与研究课题有关的专门知识,由导师指定选修相关专业课程,并列入博士生个人培养计划。同时,导师根据博士生特点和论文写作要求,指定参考文献。
(二)管理要求
1 、博士生入学后,均应按照研究生处安排教学进度计划完成相应的培养环节。博士生因各种原因不能参加必修学习和考试者,应提交缓修、缓考申请,经二级学院主管领导审核后,申请书由教务秘书送交研究生处批准备案。申请批准后的博士生可随下一年级的课表选修相应课程。
2 、外语课,由外语系统一组织课程教学和考核
博士生入学英语考试分数在60分以上者,可参加由外语系组织的英语水平免修考核,成绩合格者,准予免修。
3 、全校博士生外语课由外语系统一安排。
4、第二外国语是否列入必修课,由各二级学院和导师根据博士生学习需要自行决定,确定后列入博士生个人培养计划。
5 、导师应指导博士生阅读大量外文资料,以提高外文阅读能力。
其他要求按照《研究生外语课程管理补充规定》执行。
6 、博士生公共课均采取考试形式进行考核。
五、科学研究和学术论文的发表
1 、科学研究计划:博士生入校后,在导师的指导下,拟定合理的科研计划。博士生的科研工作计划应对研究的课题、科研进展的步骤、各个阶段的内容和要求等作出明确的规定。有条件的二级学院应把博士生的培养与其承担的重大科研项目相结合。
2 、学术论文的发表:为了加强博士生的培养工作,不断完善博士生培养质量的保证和监督机制,研究生处建立了对博士生发表科研论文情况定期进行统计通报制度。要求博士生在校期间,必须有与学位论文选题内容相关的科研论文,发表在本学科领域中具有较大影响、能够代表该学科学术发展水平的核心刊物上(具体要求请见《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科研论文的暂行规定》)。否则,不得申请学位论文答辩。研究生处将以学年为时限,按学生的学号顺序,定期将博士生发表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的科研论文情况进行统计,并在全校范围内进行通报。
六、综合考试和开题报告
1 、学科综合考试
学科综合考试是对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进行中期筛选,考察其是否能够进入博士学位论文写作阶段的参考依据。学科综合考试须根据“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的要求命题,全面考核其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及相关知识和学科前沿知识掌握的程度,还要考核其作为博士研究生应该具备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科综合考试安排在博士研究生课程全部结束且成绩合格后进行(一般在第三学期或第四学期初进行)。
考试采取口笔兼试形式(但笔试必须以博士点为单位统一组织)。有关事宜按照《中国传媒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学科综合考试暂行规定》执行。
2 、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博士生学科综合考试合格后可进入学位论文开题报告阶段。为保证学位论文的写作及答辩质量,进行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的学期与进行学位论文答辩的学期之间至少间隔一个完整的学期(例如:第四学期完成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第六学期进行学位论文答辩)。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一般在本年级第四学期进行,通过者,可进入学位论文写作阶段,第六学期进行学位论文答辩,不能按期履行开题报告的博士生,其开题报告和学位论文答辩时间按上述间隔顺延。
开题报告会应吸收有关教师和研究生参加,跨学科的学位论文选题应聘请相关学科的专家参加。如论文写作中题目和内容有重大变动,应重新做开题报告,以保证课题的前沿性和创造性。由专家评审通过的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合格后,将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书和原始记录本交研究生处主管部门备案。
具体事宜请按照《中国传媒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暂行规定》执行。
七、提前毕业
博士研究生在学制三年期内按照个人培养计划要求提前学完全部课程,各门必修课程的`考试成绩均在良+以上并其他课程考试通过者;
有较强的科学研究能力,在本专业或相关专业内取得较好的科研成果;
学位论文已完成者;
可申请提前毕业。
1 、博士研究生申请提前毕业须具备以下科研条件之一:
(1)申请提前毕业的博士生须在“核心期刊”或“专业期刊”上发表论文不少于3 篇,要“其他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不少于2 篇;
在“核心期刊”、“专业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不少于4 篇。
(2)在可检索的国际学术刊物上了表2 篇以上学术论文。
(3)在本学科领域内取得重大科研成果,获得全国性科学成果奖。
2 、申请时间:每年3月25日以前办理申请提前一年、 10月25日以前办理申请提前半年毕业研究生的手续,过期不再办理。
3 、经审批同意办理提前毕业手续的博士生(已列入该年度毕业分配计划),但因故不能提前毕业者,不得撤消提前毕业的申请,未能进行学位论文答辩或答辩未通过者,按结业处理,颁发结业证书。
详细事宜按照《中国传媒大学关于研究生提前毕业的暂行规定》执行。
八、学位论文
1 、博士学位论文是博士生培养质量和学术水平的集中反映,应在导师指导下由博士生独立完成。
2 、博士学位论文应体现出博士生具备坚实宽广的理论基础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备独立从事教学或科学研究能力,论文具有创新性。
博士学位论文工作计划 第5篇
一、培养目标
博士生教育是我国教育制度中对专门人才培养的层次,以培养教学、科研方面的高层次创造性人才为主。博士生的培养应强化素质教育,要求博士生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与邓小平理论。博士生不仅要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的能力,具有主持较大型科研、技术开发及工程项目的能力,在科学研究上做出创造性成果,治学态度严谨。
二、学习年限和培养环节的进度
1 、博士生学习年限为三到四年。原则上第一、第二学期修完培养计划所规定的公共课和专业课程,第三学期进行学科综合考试,第四学期进行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第六学期进行学位论文答辩。
2 、至第六学期结束时博士生已完成课程学习、学科综合考试、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但未完成学位论文答辩者,必须按常规学制时间(三年)离校,待学位论文准备好后再申请回校答辩。博士生学位论文的答辩需在六年内完成。
相关事宜请按照《关于博士研究生申请学位论文延期答辩和有关研究生学籍管理的若干补充规定》执行。
三、个人培养计划的制订要求
博士生在入学后三个月内,指导教师应按照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要求,结合博士生本人的知识结构、科研特长和科研的需要,指导博士生制订个人培养计划。内容包括:研究方向、课程学习、必读书目、科学研究计划。博士生个人培养计划经二级学院主管研究生工作的主任审核批准后报送研究生处备案。博士生个人培养计划既是导师指导博士生学习的依据,也是管理部门对博士生培养计划完成情况审查的依据。
四、课程设置和管理要求
(一)课程设置
博士生的课程设置为:政治理论课、外语课、数量分析方法课、学科前沿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
政治理论课――文科为“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思潮”
工科为“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马克思主义”
社科学院为该课主办单位。该课是全校或者外请各学科教授、专家以讲座形式授课。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在中国社会主义实践中运用和发展的具体过程,完整准确掌握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中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解决好坚持与发展,继承与创新的问题。
2 、外语课
(1)第一外国语语种为:英语、日语、俄语。
(2)外语课必修语种应与博士生入学考试语种一致。
(3)从1999级博士生开始,外语课程学习为一个学期。考试成绩达70分以上为合格,未达到要求者则安排重修。
(4)外籍博士生本国语言不能作为第一外语,应以汉语为第一外语。
具体事宜按照《研究生外语课程补充规定》执行。
3 、数量分析方法课
为了提高博士生的数量分析能力,开设以下三种方法课:A 、优化方法,B 、数学模型,C 、科学与逻辑方法。博士生根据所学专业参照《博士生选课表》必修其中一门课程。
4 、学科前沿课
该课由媒体管理学院、社科学院、文学院、播音主持艺术学院承担学科前沿课的主讲单位。负责安排组织本校或校外的知名教授,以讲座的形式授课,增加博士生对国内外最新研究动态、学术信息以及学科前沿成果的了解,使博士生开阔视野,并能及时追踪学科前沿。目前开设的四门前沿课为:A 、经济学和管理学前沿,B 、哲学前沿,C 、美学前沿,D 、语言学前沿。博士生根据研究方向按照《博士生选课表》选修一门。
5 、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
为了提高博士生的专业理论水平,拓宽博士生的专业知识,由培养单位或指导教师组织开设专业课,要求对学习范围、内容、基本要求及阅读书目作出明确的规定,使用博士生达到我国学位条例规定的“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成果”的要求。
6 、选修和补修课程
涉及与研究课题有关的专门知识,由导师指定选修相关专业课程,并列入博士生个人培养计划。同时,导师根据博士生特点和论文写作要求,指定参考文献。
(二)管理要求
1 、博士生入学后,均应按照研究生处安排教学进度计划完成相应的培养环节。博士生因各种原因不能参加必修学习和考试者,应提交缓修、缓考申请,经二级学院主管领导审核后,申请书由教务秘书送交研究生处批准备案。申请批准后的博士生可随下一年级的课表选修相应课程。
2 、外语课,由外语系统一组织课程教学和考核
博士生入学英语考试分数在60分以上者,可参加由外语系组织的英语水平免修考核,成绩合格者,准予免修。
3 、全校博士生外语课由外语系统一安排。
4 、第二外国语是否列入必修课,由各二级学院和导师根据博士生学习需要自行决定,确定后列入博士生个人培养计划。
5 、导师应指导博士生阅读大量外文资料,以提高外文阅读能力。
其他要求按照《研究生外语课程管理补充规定》执行。
6 、博士生公共课均采取考试形式进行考核。
五、科学研究和学术论文的发表
1 、科学研究计划:博士生入校后,在导师的指导下,拟定合理的科研计划。博士生的科研工作计划应对研究的课题、科研进展的步骤、各个阶段的内容和要求等作出明确的规定。有条件的二级学院应把博士生的培养与其承担的重大科研项目相结合。
2 、学术论文的发表:为了加强博士生的培养工作,不断完善博士生培养质量的保证和监督机制,研究生处建立了对博士生发表科研论文情况定期进行统计通报制度。要求博士生在校期间,必须有与学位论文选题内容相关的科研论文,发表在本学科领域中具有较大影响、能够代表该学科学术发展水平的核心刊物上(具体要求请见《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科研论文的暂行规定》)。否则,不得申请学位论文答辩。研究生处将以学年为时限,按学生的学号顺序,定期将博士生发表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的科研论文情况进行统计,并在全校范围内进行通报。
六、综合考试和开题报告
1 、学科综合考试
学科综合考试是对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进行中期筛选,考察其是否能够进入博士学位论文写作阶段的参考依据。学科综合考试须根据“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的要求命题,全面考核其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及相关知识和学科前沿知识掌握的`程度,还要考核其作为博士研究生应该具备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科综合考试安排在博士研究生课程全部结束且成绩合格后进行(一般在第三学期或第四学期初进行)。
考试采取口笔兼试形式(但笔试必须以博士点为单位统一组织)。有关事宜按照《中国传媒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学科综合考试暂行规定》执行。
2 、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博士生学科综合考试合格后可进入学位论文开题报告阶段。为保证学位论文的写作及答辩质量,进行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的学期与进行学位论文答辩的学期之间至少间隔一个完整的学期(例如:第四学期完成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第六学期进行学位论文答辩)。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一般在本年级第四学期进行,通过者,可进入学位论文写作阶段,第六学期进行学位论文答辩,不能按期履行开题报告的博士生,其开题报告和学位论文答辩时间按上述间隔顺延。
开题报告会应吸收有关教师和研究生参加,跨学科的学位论文选题应聘请相关学科的专家参加。如论文写作中题目和内容有重大变动,应重新做开题报告,以保证课题的前沿性和创造性。由专家评审通过的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合格后,将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书和原始记录本交研究生处主管部门备案。
具体事宜请按照《中国传媒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暂行规定》执行。
七、提前毕业
博士研究生在学制三年期内按照个人培养计划要求提前学完全部课程,各门必修课程的考试成绩均在良+以上并其他课程考试通过者;
有较强的科学研究能力,在本专业或相关专业内取得较好的科研成果;
学位论文已完成者;
可申请提前毕业。
1 、博士研究生申请提前毕业须具备以下科研条件之一:
(1)申请提前毕业的博士生须在“核心期刊”或“专业期刊”上发表论文不少于3 篇,要“其他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不少于2 篇;
在“核心期刊”、“专业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不少于4 篇。
(2)在可检索的国际学术刊物上了表2 篇以上学术论文。
(3)在本学科领域内取得重大科研成果,获得全国性科学成果奖。
2 、申请时间:每年3月25日以前办理申请提前一年、 10月25日以前办理申请提前半年毕业研究生的手续,过期不再办理。
3 、经审批同意办理提前毕业手续的博士生(已列入该年度毕业分配计划),但因故不能提前毕业者,不得撤消提前毕业的申请,未能进行学位论文答辩或答辩未通过者,按结业处理,颁发结业证书。
详细事宜按照《中国传媒大学关于研究生提前毕业的暂行规定》执行。
八、学位论文
1 、博士学位论文是博士生培养质量和学术水平的集中反映,应在导师指导下由博士生独立完成。
2 、博士学位论文应体现出博士生具备坚实宽广的理论基础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备独立从事教学或科学研究能力,论文具有创新性。